资源描述
ICS 65.0 20.01 B 05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21782020 甘蔗产量现场测定操作规程 Operating regulation of sugarcane harvest yield field determination 2020-10-29 发布 2020-11-3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45/T 2 17 8 20 20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测产时间.1 4 测产人员 组成.1 5 测产步骤 与方法.1 6 测产记录.3 7 测产报告.3 附录 A(资料 性)测产记录.4 DB 45/T 2 17 8 20 20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 B/T 1.12 0 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 准化文件的 结构和起草 规则的规 定 起草。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提出并宣贯。本文件由广西糖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毅杰、王维赞、梁强、刘晓燕、谢金兰、李长宁、王泽平、李翔、林善海、邓智年、庞天、张荣华、黄成丰、覃文宪、吴凯朝、徐林、梁阗、罗亚伟、翁梦苓、李杨瑞。DB 45/T 2 17 8 20 20 1 甘蔗产量现场测定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甘蔗产量现场测定的测产时间、测产人员组成、测产步骤与方法、测产记录和测产报 告。本文件适用于甘蔗产量现场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T 1 04 98 糖料甘蔗 3 测产时间 甘蔗工艺成熟期。4 测产人员组成 由 35 名从事相关专业 且具有实践 经验的人员 组成测产小 组,并选出 一名组长。测产小组成 员为 本单位或本项目参与人员的应实行回避制。5 测产步骤与方法 5.1 田块选择及抽样方法 按连片面积小于或等于 6.67 hm2、6.6 7 hm2 6 6.67 hm 2、大 于 66.6 7 hm2 为基 准,分别随机划分成 5、10、20 个单 元。随机抽取其中的 3 5 个单元,每 个单元中随机抽取一块具代表性且面积不小于 66 6.67 m 2 的田块,在 该田块中随机抽取 1 个 5 10 行区且 面积大于或等于 66.6 7 m 2 的样点进行实收测产。测产 样点应距离田头地边 3 m 以上。5.2 面积测量 根据待测地块行长、行距、总行数、几何形状(选择正方形或长方形为宜)以及最低要求的实收面 积,决定实收的区域。按 几何公式计算样点实际收获区域的面积。砍收地头 3 m 以上 行长,测量和记录 待测地块行 距、行长和 种植行数。行 距和行长 用皮尺测量,行距每地 块量连续 10 行蔗行宽度,计算平 均行距。DB 45/T 2 17 8 20 20 2 5.3 理论测产 5.3.1 株高 用 皮尺 或 塔尺 测量蔗 株 基部由出 土处 起 至 最 高 可 见肥厚带处 的 高度。每个样点随机抽取 1 行 蔗行,在其中连 续调查 20 株 有 效株(株高 13 0 c m)的 株高,记录并 计算 平 均值,数值保留 1 位小 数。5.3.2 茎径 用 游 标 卡尺 测量蔗 株 中部的 直径,与 株高 测量 同 时进行。测量时 游 标 卡尺 应 置 于 茎段节 间中部并 正 对蔗 芽 方 向 的 两侧。每 个样点随机 抽取 1 行蔗行,在其中 连 续调查 20 株 有 效株(株高 130 c m)的 茎 径,记录并 计算 平 均值,数值保留 2 位小 数。5.3.3 有效茎数 调查待 测样点所有 株高超 过 13 0 c m 以上 的甘蔗 植株数。每公 顷 有 效茎数计算 按 式(1):S M M 10000=.(1)式 中:M 每公 顷 有 效茎数,单位为条每公 顷(条/hm 2);M 样点有 效茎数,单位为条;S 样点面 积,单位为平方 米(m 2)。5.3.4 单茎重 单 茎重计算 按 式(2):3 2 10)30(7854.0=d H R W.(2)式 中:W 单 茎重,单位为 千克(kg);R 茎径,单位为 厘米(c m);H 株高,单位为 厘米(c m);d 茎比重,一 般 在1.0 11.0 6 之 间,计算 时通 常 取 值 1.00。5.3.5 理论产量 理论 产量 计算 按 式(3):W M Y=.(3)式 中:Y 理论 产量,单位为 千克 每公 顷(kg/h m 2);M 每公 顷 有 效茎数,单位为条每公 顷(条/hm 2);W 单 茎重,单位为 千克(kg)。5.4 实收测产 DB 45/T 2 17 8 20 20 3 5.4.1 收获 采用人工收 获的方式,按 照 GB/T 10 49 8 收获测产样点的原料 蔗。用小锄 平地低砍,剥除蔗叶,削 除蔗尾,去除蔗茎上的杂质后将蔗茎分堆打捆,每捆10条。5.4.2 称重 将收获蔗茎运至指定地点,校准台秤,将捆扎好的蔗茎全部称重,记录每次所称重量与捆数,计算 样点实际收获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5.5 田间锤度、蔗糖分测定 5.5.1 田间锤度 先在田间用取汁钻钻取蔗茎中部节间的蔗汁,再用手持或数显折光仪快速测定蔗汁锤度。每个样点 连续测定 20 株无病虫害的正常生长有效株 中部茎段的锤度,记录并计算平均值(温度校正系数不计),数值保留 2 位小数。5.5.2 甘蔗蔗糖分 甘蔗蔗糖分计算按式(4):703.7 0825.1=x c B S.(4)式中:S c 甘蔗 蔗糖分,单位为百分率(%);B x 平均锤度,单位为百分率(%)。5.6 含糖量 含糖量计算按式(5):c s S Y Y=.(5)式中:Y s 含糖 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 m 2);Y 实收单 位面积产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 m2);S c 甘蔗 蔗糖分,单位为百分率(%)。6 测产记录 参见附录A。7 测产报告 按照测产程序、测产数据,形成测产报告,经测产小组签字后方可提交。DB 45/T 2 17 8 20 20 4 附 录 A(资料性)测产记录 见 表A.1。表A.1 甘蔗测产记录表 测产地点:样点编号:测产时间:记录人:品种:种植时间:样点面积(m 2):平均行距(m):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合计 平均 株高(cm)茎径(cm)锤度(%)样点有效茎数(条):每公顷有效茎数(条):单茎重(kg):理论产量(kg/hm 2):样点实收产量(kg):单位面积产量(kg/hm 2):甘蔗蔗糖分(%):含糖量(kg/hm 2):备注:_ _ _ _ _ _ _ _ _ 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甘蔗产量现场测定操作规程 DB 45/T 2178 20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