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77.100 H 11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652020 代替 DB22/T 265-2001,DB22/T 271-2001 铬铁中硅和磷含量的测定 酸溶、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Determination of silicon and phosphorous content of ferrochromium acid dissolution、alkali fusion-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 2020-06-23发布 2020-07-10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265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和 GB/T 20001.4-2015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 DB22/T 265-2001高碳铬铁中硅、磷含量的测定(ICP-AES法)和DB22/T 271-2001低碳铬铁中硅、磷含量的测定(ICP-AES法)。本标准以DB22/T 265-2001为主,整合了DB22/T 271-2001的部分内容,与DB22/T 265-200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铬铁中硅和磷含量的测定 酸溶、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标准年代号(见2);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6682(见2);增加了标准曲线的绘制(见7.5);增加了试样溶液的测定(见7.6);增加了试验数据的处理和计算公式(见8);增加了精密度的要求(见9);增加了试验报告的要求(见10);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的仪器条件(见附录A)。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春海关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春海关技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墨浠、芦春梅、马书民、李浩、刘博阳、徐建舒、张伟东、王岩。本标准代替了 DB22/T 265-2001和DB22/T 271-2001。DB22/T 265 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22/T 265-2001。DB22/T 271 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22/T 271-2001。DB22/T 2652020 1 铬铁中硅和磷含量的测定 酸溶、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铬铁中硅和磷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铬铁中硅和磷含量的测定,方法的检测范围:硅为0.001%6.0%,磷为0.02%0.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010-2015 铁合金分析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 原理 试样用盐酸、高氯酸溶解或过氧化钠、无水碳酸钠碱熔后,在稀硫酸介质中,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4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本标准使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的化学试剂,实验用水应符合 GB/T 6682-2008中4.2 规定的二级水。4.1 过氧化钠。4.2 无水碳酸钠。4.3 过氧化氢,=1.10 g/mL,优级纯。4.4 盐酸,=1.19 g/mL。4.5 硝酸,=1.42 g/mL。4.6 高氯酸,=1.67 g/mL。4.7 硫酸溶液:1体积的硫酸和 1 体积的水混合。4.8 硫酸溶液:1体积的硫酸和 2 体积的水混合。4.9 铬铁系列标准物质,所选标样硅和磷的含量应尽量包含被测样品各元素含量。5 仪器设备 5.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仪器的参考工作条件参见附录 A)。5.2 分析天平,感量 0.1 mg。5.3 球磨机。DB22/T 2652020 2 5.4 马弗炉。5.5 电热板。5.6 镍坩埚,30 mL。6 样品 6.1 粒度0.088 mm。6.2 取制样按 GB/T 4010-2015中 6.5.2 规定的方法进行。7 试验步骤 7.1 试样量 7.1.1 称取 0.10 g试样,精确至 0.0001 g。7.1.2 对同一试料应独立进行至少 2 次测定,取其平均值。7.2 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7.3 试料溶解 7.3.1 酸溶法(适用于低碳、中碳铬铁):将试样(7.1)置于150 mL 的锥形瓶中,加入 5 mL 过氧化氢(4.3)、10 mL 盐酸(4.4),于电热板上低温(4060)加热,微热溶解试样至无明显反应。加入 12 mL高氯酸(4.6),加热至冒高氯酸烟,分数次滴加 5 mL6 mL 盐酸(4.4)。加入 8 mL 高氯酸(4.6),继续冒烟至近干,取下。加入 18 mL 硫酸(4.7),沿杯壁加入 3 mL 水,加热溶解盐类,取下。冷却至室温,移入 200 mL 容量瓶中用水定容,混匀,干过滤。弃去最初滤液,然后收集滤液作为测试溶液,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硅和磷的含量。7.3.2 碱熔法(适用于高碳铬铁):将试样(7.1)置于已经盛有 3 g 过氧化钠(4.1)、2 g 无水碳酸钠(4.2)的镍坩埚中,搅匀。再在上面覆盖 1 g过氧化钠(4.1)。置于750 马弗炉内熔融 10 min,取出。冷却至100 以下,用 80 热水浸提于 200 mL 塑料杯中。缓慢的边搅拌边加入 50 mL 硫酸(4.8)。冷却至室温,移入 2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硅和磷的含量。7.4 标准曲线溶液的制备 选择不同含量的铬铁标准物质5个以上,按照7.3中溶解方式进行处理,定容至200 mL,混匀,标准曲线浓度应涵盖检测范围。7.5 标准曲线的绘制 测定标准溶液空白的强度后,按设定顺序依次测定混合标准溶液系列中各元素的光谱强度,以净光强度为纵坐标,以各元素的浓度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绘制工作曲线,回归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应 0.999。7.6 测定 DB22/T 2652020 3 分别测定空白溶液和试样溶液中各被测元素的光谱强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被测元素的含量。若测定后发现试样的光谱强度超出标准曲线的范围,可以将试样溶液用与标准溶液相同的介质稀释后重新测定。8 试验数据处理 所测元素含量结果按式(1)计算:4-010)(mV C CXii.(1)式中:iX 分析试样中的被测元素含量,单位为百分含量(%);iC 试液中被测元素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L);0C 空白溶液中被测元素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L);V 试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m 试料质量,单位为克(g)。若计算结果大于等于0.1%,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若计算结果小于0.1%,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9 精密度 两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表1规定的限量值 表1 两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限量值 硅含量(%)相对标准偏差(%)磷含量(%)相对标准偏差(%)0.01 50 0.1 50 0.010.1 15 0.1 15 0.1 5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a)试验对象;b)所使用的标准(包括发布或出版年号);c)所使用的方法(如果标准中包括多个方法);d)结果;e)观察到的异常现象;f)试验日期。DB22/T 2652020 4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仪器工作条件 表A.1给出了仪器的参考工作条件 表A.1 仪器的参考工作条件 项目 工作参数 RF功率 1150 W 等离子体观测方式 垂直观测 蠕动泵冲洗泵速 100 rpm 蠕动泵分析泵速 50 rpm 辅助气流量 0.5 L/min 雾化器气体流量 0.70 L/min 冷却气流量 12 L/min 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