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河流营养物基准制定技术DB21/T 3344-2020.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河流营养物基准制定技术DB21/T 3344-20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辽宁省河流营养物基准制定技术DB21/T 3344-20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辽宁省河流营养物基准制定技术DB21/T 3344-202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辽宁省河流营养物基准制定技术DB21/T 3344-202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辽宁省河流营养物基准制定技术DB21/T 3344-202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13.020.10 Z 50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344 2020 辽宁省河 流营养物 基准制定 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 deriving for nutrient criteria of streams and rivers in Liaoning province 2020-11-30 发布 2020-12-30 实施 辽 宁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2 4 营养 物基 准制 定技 术流 程.3 5 基准 制定 候选 指标 及选 取.3 6 数据 收集 与补 充监 测.6 7 基准 推 导 方法.6 8 基准 值审 核.10 9 基准 值后 续评 估.11 附录A(资料 性).12 附录B(资 料性).13 附录C(资 料性).14 附录D(资 料性).15 附录E(资 料性).16 附录F(资 料性).17 附录G(资 料性).18 ii ii 前 言 本标准 依 据 GB/T 1.1 标 准 化工作 导则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辽 宁省 生态 环境 厅提出 并归 口。本标准 主要 起草 单位:辽 宁石油 化工 大学 环境 与安 全工程 学院、上 海应 用技 术大学 生态 技术 与 工 程学院。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陈佳 勃、李 法云、王 艳杰 本标准 为首 次发 布。本标准 发布 实施 后,任何 单 位和个 人如 有问 题和 意见 建议,均可 以通 过来 电和 来 函等方 式进 行反 馈,我们将 及时 答复 并认 真处 理,根 据实 际情 况依 法进 行评估 及复 审。归口管 理部 门通 讯地 址:辽宁省 生态 环境 厅(辽 宁省沈 阳市 浑南 区双 园 路30 号),联系 电话:024-62788591 标准起 草单 位通 讯地 址:辽宁省 抚顺 市望 花区 丹东 路西 段 1 号,联 系电 话:18841310869 1 辽 宁省河 流营养物 基准制 定技术指 南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河 流营 养物 基准制 定技 术的 术语 和定 义、候选 指标 及选 取、数 据收集 与补 充监 测、基准推导 方法、基 准值 审核 和基准 值后 续评 估等 内容,本标 准适 用于 辽宁 省内 河流营 养物 基准 制定。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 下列文 件中 对于 本文 件的 应用是 必不 可少 的。凡 是 注日期 的引 用文 件,仅 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件。凡是 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于 本文件。GB 11893 水质 总 磷的测 定 钼 酸铵 分光 光度 法 GB 50179 河流 流量 测验规 范 GB/T 11891 水质 凯氏 氮 的测定 GB/T 13200 水质 浊 度的 测定 GB/T 6920 水质 pH 值 的测 定 玻 璃电 极法 GB/T 7480 水质 硝 酸盐 氮 的测定 酚 二磺 酸分 光光 度 法 GB/T 7489 水质 溶 解氧 的 测定 碘量 法 GB/T 7493 水质 亚 硝酸 盐 氮的测 定 分光 光度 法 水质 总有 机碳(TOC)燃 烧 氧化 非分 散红 外吸 收法 HJ 506 水质 溶 解氧 的测 定 电化 学探 头法 HJ 535 水质 氨 氮的 测定 纳氏试 剂分 光光 度法 HJ 536 水质 氨 氮的 测定 水杨酸 分光 光度 法 HJ 636 水质 总 氮的 测定 碱性过 硫酸 钾消 解紫 外分 光光度 法 HJ 84 水质 无 机阴 离子(F、Cl、NO2、Br、NO3、PO43、SO32、SO42)的测 定 离子 色谱法 HJ 897 水质 叶绿 素 a 的 测定 分光 光度 法 HJ/T 196 水质 凯 氏氮 的测 定 气 相分 子吸 收光 谱法 HJ/T 197 水质 亚 硝酸 盐 氮的测 定 气相 分子 吸收 光 谱法 HJ/T 346 水质 硝 酸盐 氮的 测定 紫外 分光 光度 法 HJ 494 水质 采 样技 术指 导 2 HJ 493 水 质采 样 样品 的 保存和 管理 技术 规定 HJ 710.7 生物 多样 性观 测 技术导 则 内陆 水域 鱼类 HJ 710.8 生物 多样 性观 测 技术导 则 淡水 底栖 大型 无 脊柱动 物 3 术语 和定 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营养物 nutrient 为维持 有机 体生 命活 动所 必须的 物质,是 评价 河流 水质营 养状 态的 重要 指标。3.2 营养物 基准 nutrient criteria 属于生 态学 基准,是 指对 水体产 生的 生态 效应 不危 及其功 能或 用途 的营 养物 浓度或 水平,可 体现 受人类开 发活 动影 响程 度最 小的地 表水 体富 营养 化情 况,应 体现 区域 特征 差异 和水体 类型。3.3 候选变 量 candidate variable 有助于 评估 或预 测水 体富 营养化 程度 的可 测量 的变 量指标,例 如总 氮、总磷 和藻类 生物 量等。3.4 参照状 态reference condition 未受人 类活 动影 响或 受人 类活动 影响 非常 小、在控 制人类 活动 情况 下可 达到 的最佳 状态,是 接近 河流生态 系统 的自 然营 养状 态。3.5 生态阈 值 ecological threshold 依据生 态系 统中 某一 个或 多个关 键生 态因 子(营养 物等)与生 物之 间的 胁迫 响应关 系确 定的 河流 生态系统 受损 发生 风险 较低 的生态 临界 条件。3.6 参照河 段reference reach 3 河段生 境(河床、堤 岸和 缓 冲带 等)和所 在流 域未 受或极 少受 人类 活动 影响,水环 境中 营养 物和 藻类生物 量水 平接 近自 然原 始状态 的河 段,可作 为区 域河流 生态 系统 自然 生物 完整性 的参 照。4 营养 物基 准制 定技 术流 程 技 术流 程见 图 1。图1 河 流营 养物 基准 制定 流程 5 基准 制定 候选 指标 及选 取 4 候选指 标包 括基 本变 量和 辅助性 响应 变量 两大 类。5.1 基 本变 量 包括营 养物 等基 本原 因变 量和着 生/浮 游藻 类生 物量、浊度 和透 明度 等响 应变 量。5.1.1 氮 水体中 总氮(TN)主 要包 括 所有溶 解性 无机 氮、颗粒 态 和溶解 性有 机态 组分,分 析 方法采 用 HJ636,单位 为 mg/L;溶解性无 机 氮(DIN)包括 硝酸 盐氮(NO3N)、亚硝 酸盐 氮(NO2N)、氨氮(NH3N);DIN、NO3N(分析方 法采 用 GB/T 7480、HJ 84 或 HJ/T 346,下 同)、NO2N(HJ 84、HJ/T 197 或 GB/T 7493)、NH3N(HJ 535 或 HJ 536)和总凯 氏氮(TKN,HJ/T 196 或 GB/T 11891)可 作为可选 指标。5.1.2 磷 水体中TP 包 括所 有 溶 解性 无机磷、颗 粒态 磷和 溶解 性 有机磷,分 析方 法采用GB 11893,单 位为 g/L 或 mg/L,溶解性 正磷 酸盐(SRP)和溶 解性 总磷 酸 盐(TSP)可 作为 可选 指 标。5.1.3 土地 利用 流域土 地利 用情 况在 河流 参照河 段选 取和 营养 状态 早期预 警方 面有 重要 指导 意义。可通 过收 集区 域近年土 地利 用类 型图 或解 译航空、航 天遥 感影 像获 取,应 用地 理信 息系 统(ArcGIS)软件 水文 分析 功能进行 流域 划分,生 成矢 量图并 进一 步计 算各 子流 域土地 利用 类型 百分 比。5.1.4 藻类 生物 量(叶绿 素a)叶绿 素 a(Chl a)是估 算藻 类生物 量及 水体 初级 生产 力的一 个重 要指 标,是 水 体富营 养化 相关 问题最重要 的生 物响 应变 量,包括悬 浮和 着生 藻类 Chl a,单 位分 别为 g/L 和 mg/m2,水质 Chl a 的分 析方 法采用 HJ 897。5.1.5 浊度 表示水 对光 的吸 收和 散射 程度,一般 是由 水中 泥沙、粘土、浮 游生 物、微细 的 有机物 与无 机物 和可溶的有 色有 机化 合物 等悬 浮物质 造成 的,分析 方法 采用 GB13200,单位 为 NTUs。5.1.6 透明 度 可作为 河流 藻类 爆发 的预 测指标。透 明度 需现 场测 定,分 析方 法采 用塞 式盘 法,单 位为 cm。5.1.7 流速 对河流 着生/悬浮 藻类、底 栖动物 等水 生生 物生 长有 影响。流速 通常 用横 断面 平均流 速表 示,测定 5 方法采 用 GB50179,单位 为 m/s。5.1.8 流量 影响河 流营 养物 的浓 度与 分布,测量 方法 采 用 GB 50179,单位 为 m3/s。5.2 辅 助性 响应 变量 辅助性 响应 变量 包括 河流 的物理、化 学和 生物 学参 数。5.2.1 溶解 氧 属敏感 型反 应变 量,可 作 为水体 营养 状态 变化 的指 示指标。分析 方法 采用 GB7489 或 HJ 506,单位为 mg/L。5.2.2 pH 值 是水化 学中 常用 的监 测指 标,藻 类生 物量 高于 有害 水 平的水 体通 常会 在 pH 值 上 产生较 大的 日变 化,该指标 需现 场测 定,分析 方法采 用 GB 6920。5.2.3 电导 率 对盐度 变化 非常 敏感,可 作为水 体营 养状 态变 化指 示指标,不 适用 于含 碳酸 钙或溶 解盐 浓度 高的 区域。分 析方 法为 电导 率仪 法,现 场测 定为 宜,标准 单位 为 S/m,一般 实际 使 用单位 为 S/cm。5.2.4 可溶 性有 机碳 水中可 溶性 有机 碳可 影响 河流的 藻类 生长 繁殖,可 溶性有 机碳 是水 化学 指标,水样 过 0.45m 微孔滤膜,分析 方法 采 用 HJ 501,单 位为 mg/L。5.2.5 着生 藻类 无灰 分干 重 无灰分 干重(AFDM)是 测量包 括细 菌、真菌、小 型动物 类群 和碎 屑等 有机 物质生 物量 的方 法,经干燥和 有机 物煅 烧成 灰之 后,测 量样 品质 量上 的变 化,单 位 为 mg/m2。5.2.6 碱性 磷酸 酶活 性 碱性磷 酸酶 是藻 类对 磷限 制响应 过程 中产 生的 一种 酶,碱 性磷 酸酶 的浓 度可 用 来评估 水体 磷限 制的程度。5.2.7 河床 着生 藻类 覆盖 度 河床着 生藻 类覆 盖度(%)是表征 藻类 生长 的重 要指 示指标,可评 价河 流(河 床基质 为砂 砾和 鹅卵石)中 藻类 繁殖 强度 和河 流美观 程度。6 5.2.8 水生 生物 群落 特征 指数 水生生 物群 落特 征指 数可 提供较 为可 靠的 河流 营养 状态指 示。测定 河流 着生 藻类、底栖 大型 无脊 椎动物及 鱼类 等水 生生 物物 种组成,计 算水 生生 物群 落特征 指数,包 括物 种丰 度、香 浓多 样性 指数、均 匀度指数 等。部分 水生 生物 群落特 征 指 标及 指数 计算 方法见 附 录 A、B 和 C。5.2.9 水温 水温可 以影 响水 体中 藻类 等水生 生物 的生 长繁 殖,指标需 要现 场测 定,单位 为。5.3 指 标选 取(1)总 氮、总磷、藻 类生物 量、透明 度和 浊度 为首选 指标,其 它为 参选 指 标;(2)优先 选取 有国 家标 准 分析方 法的 候选 指标;(3)尽量 增加 响应 变量 指 标(包 括指 示生 物种 类),使制 定的 营养 物基 准值 具有更 广泛 的适用 性。6 数据 收集 与补 充监 测 6.1 监 测点 要求 河流水 质监 测点 应分 布相 对均匀 且具 有代 表性,生 物指标 采样 点尽 可能 与水 化学监 测点 相一 致,以利于时 空同 步采 样。6.2 采 样频 率要 求 根据地 区河 流特 征、可用 数 据质量 和数 量及 对待 分析 指标时 间多 变性 的估 计来 确定最 佳的 采样 频率,若条件 限制 采样 频率 和/或 分析指 标数,则 应考 虑保 持更长 的监 测时 段。6.3 采 样方 法要 求 水质采 样 按 HJ 494 和 水 和废水 监测 分析 方法 执 行。河 流底 栖大 型无 脊椎 动物、鱼类 及着 生硅藻调查 方法 分别 采 用 HJ 710.8、HJ 710.7 和 河 流生态 调 查技 术方 法,水 生态 调 查记 录表 见附录 D、E、F 和 G。6.4 数 据质 量要 求 样品采 集、运 输、保存 和 分析等 过程 应采 用国 家统 一的标 准方 法且 具有 一致 性,没有 国家 标准 方法的应采 用行 业内 公认 的广 泛使用 的方 法;若使 用不 同方法 获得 的某 一变 量指 标数据,应 保证 不同 方 法 获得的数 据具 有可 比性。7 基准 推导 方法 主要分 为化 学方 法、生物 学方法 和公 开资 料法 三大 类方法,方 法与 适用 条件 详见 表 1。7 表1 河 流营 养物 基准 主要 推导方 法 分类 主要方法 适用条件 化学方法 参照河段专业判断法 该方法在区域内特定河流类别有参照河段时采用。参照河段频率分布法 该方法优先考虑,适用条件同上。河流群体分布二分法 特别是在区域特定类别河流缺少参照河段时采用。河流群体分布三分法 在基准制定方面希望拥有更大的灵活性时采用。Y 截距法 特别是在区域特定类别河流缺少参照河段时采用。生物学方法 线性回归分析法 响应变量有限值和响应变量与营养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用线性关系描述时使用。分类回归树模型法 响应变量(例如河流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等水生生物群落特征指数)没有 限 值 且 响 应 变 量 指 标 与 营 养 物 指 标 显 著 相 关 时(p 0.01;0.41 r 120 分,且 栖息地 质量 评价 中的 人类 干扰强 度为 最小,河岸带土 地利 用无 耕作 土壤。栖 息地 质量 综合 评估 指 数计算 参照 河流 栖息 地调 查评价 表(附 录 G),根据质量状 况优 劣程 度将 指标 分成 4 个级 别,分值 是通 过目测 评分 的方 法获 取,每个指 标 20 分,4 个级 别的分值 范围 为:2016(好)、1511(较 好)、10 6(一般)、51(差),采 取累 计求 和的 方式计算栖 息地 综合 指数,10 项指标 总和 的满 分 为 200 分。(2)上游 基本 无农 作物 和 村庄,无林 木采 伐。(3)样点 周围 人为 干扰 较 少,流 域内 没有 明显 的点 源污染。该方法 在区 域内 特定 河流 类别有 参照 河段 时采 用。7.1.2 参照 河段 频率 分布 法(1)数据 预处 理 参照河 段选 取方 法同 上,甄别选 取的 参照 河段 各指 标数据 的异 常值 和极 端值,对各 指标 数据 进行 正态分布 检验,对 不符 合正 态分布 的指 标数 据进 行对 数转化,以 提高 数据 的正 态性。8(2)基准 值估 算 将数据 进行 频率 分布 分析 并按水 质从 高到 低的 顺序 排列,选 择 75%点位 值(根据观 测值 的实 际分布情况 确定 合适 点位)作 为参照 状态(图 2)。该方法 优先 考虑,适 用条 件同 7.1.2。7.1.3 河流 群体 分布 二分 法 收集区 域内 特定 河流 类别 所有河 流(包括 参照 和非 参照河 段)数据,数 据处 理方法 同 7.1.2,按 水质从高 到低 的顺 序排 列,选取候 选指 标数 据频 率分 布的 5 25%点位 值(根 据 区域内 特定 类别 河流 营养物的分 布情 况和 参照 河段 的数量 确定 合适 点位)作为 区 域内 相应 类别 河流 营养 物 的参 照状 态(图 2)。图 2 两种 频率 分布 法确 定 河流候 选指 标(营养 物 和 Chl-a 等)参照 状态 该方法 特别 是在 区域 特定 类别河 流缺 少参 照河 段时 采用。7.1.4 河流 群体 分布 三分 法 收集区 域特 定类 别河 流所 有(包 括参 照和 非参 照河 段)数 据,数据 处理 方法 同 7.1.2,按水 质从 高到低的 顺序 排列,将 系统 分成参 照河 段、质量 可接 受河段 和受 损河 段,其中 质量可 接受 河段 水质 满 足 其指定用 途且 不会 导致 下游 水质恶 化。在基准 制定 方面 希望 拥有 更大的 灵活 性时 采用。7.1.5 Y 截距 法 建立人 类活 动影 响(土 地 利用类 型百 分比、人口 密 度和畜 禽废 弃物 排放 当量 密度等)和水 体营 养物浓度之 间的 线性 回归 模型,Y 轴 截距 为估 算的 区域 河流营 养物 的参 照状 态,线性回 归模 型公 式如 方 程 式(1)。n1=i(1)因变 量 y 是 入河 营养 物浓 度的对 数;独立变 量 xi是人 类活 动因 素等,包括 土地 利用 类型(农业 用地 和建 设用 地等)百分 比、人口 密度 和 9 畜禽废 弃物 排放 当量 密度(集水 区畜 禽废 弃物 排放 当量与 主要 汇 水 区面 积的 比值);截距(b0)为 估算 的区 域河 流营养 物的 参照 状态。该方法 特别 是在 区域 特定 类别河 流缺 少参 照河 段时 采用。7.2 生 物学 方法 该方法 又称 压力 反应 法。7.2.1 线性 回归 分析 法 响应变 量(如悬 浮和 着生 藻类 Chl-a)有 限值,通 过 回归分 析估 算河 流营 养物 阈值,线性 回归 模型的推导 步骤 如下:(1)数据 分析 与指 标筛 选 收集河 流各 指标 数据,甄 别异常 值和 极端 值,并将 各指标 数据 进行 正态 分布 检验(检验 候选 指标 数据是否 满足正 态分 布)和 分布范 围检验(对 候选指 标数据 进行频 率分 析,结 果是否 存在变 异性 过大),对不满 足以 上条 件的 数据 进行对 数转 化。对 候选 参 数进行 敏感 性检 验,应 用 单因素 方差 分析(One-way ANOV A),比 较各变 量指 标在参照 点与受 损点 间的 差异是否 达到显 著性 水平,选取对 河流营 养物 浓度响应显 著的 参数 作为 基准 制定指 标;(2)线性 回归 模型 建立 经检验 后的 数据 代入 线性 回归方 程式(2),采用 最 小二乘 法对 模型 进行 拟合,得到 a 和 b。(2)式中:为 Chl a 和 浊度 等响 应变量 估计 值;x 为营 养 物浓度 值,a 为截 距,b 为线性 回归 斜率,a 和 b均无量 纲。(3)生态 阈值 推导 采用决 定系 数(R2)和 残 差与拟 合值 的关 系等 参数 评估线 性回 归模 型拟 合度。考 虑国 际与 国内 河流营养状 态与 功能 要求,推 荐悬浮 藻类Chl a 上限 值为5 10g/L,着生 藻类Chl a 上 限 值为50 150mg/m2,以90%置信 区间 和预 测区 间计,运用 方程 式(2)推 导营养 物基 准值。该方法 在响 应变 量有 限值 和响应 变量 与营 养物 浓度 之间的 关系 可用 线性 关系 描述时 使用。7.2.2 分类 回归 树模 型法(1)响应 变量 候选 指标 筛 选 响应变 量候 选指 标(如生 物完整 性指 数的 候选 指标)筛选,经 过以 下步 骤:分布范 围检 验:对候 选变 量分布 频率 分析,剔 除分 布范围 过窄 或零 值过 多(95%)的响 应变 量;敏感性 检验:应 用单 因素 方差分 析(One-way ANOV A),比 较各 变量 指标 在 参照点 与受 损点 间的 10 差异是 否达 到显 著性 水平,选取 对河 流营 养物 浓度 响应显 著的 参数 作为 基准 制定指 标;独立性 的检 验:检 验候 选 参数独 立性 的方 法,应用Pearson 相关 性分 析(变量 符 合正态 分布)或Spearman 相关 性分 析(变 量不符 合正 态分 布),剔 除 响应变 量之 间相 关性 较高 的响应 变量(|r|0.75)。(2)生态 阈值 推导 经过分 类回 归树 的生 成、剪枝和 选取 最优 树构 建模 型,最 优树 的节 点对 应的 原因变 量值 即为 生态 阈值。响应变 量指 标(例 如河 流 着生藻 类、底 栖大 型无 脊 椎动物 等水 生生 物群 落特 征指数)没有 限值 且响应变量 指标 与营 养物 指标 显著相 关时(p 0.01;0.41 r 0.66)采用。7.3 公 开资 料法 7.3.1 应用 文献 推荐 的具 有相似 地理 特征 区域 河流 营养物 阈值 建立 基准 可考虑 应用 文献 推荐 的具 有相似 地理 特征(气 候、土地利 用、降水、土 壤分 类和河 流底 质等)的 区域河流 的营 养物 阈值 帮助 制定特 定区 域河 流营 养物 基准。在难以 确定 区域 河流 参照 河段或 作为 参照 河段 充分 描述前 的临 时措 施时 采用。7.3.2 历史 数据 法 应用收 集的 区域 内没 有大 规模开 发前 的河 流水 质、水生态 数据(包括 采样 与 分析方 法等)帮助 建立基准。该方法 在区 域内 有可 靠的 历史数 据时 采用。7.4 基 准值 验证 应用多 种化 学方 法、生物 学方法 和公 开资 料法 估算 的基准 值相 互验 证。拟定 的基准 值 需 满足 河流 不对下游 接受 水体 产生 不良 影响,支撑 下游 水体 达到 和保持 相应 的水 质标 准。8 基准 值审 核 8.1 自 审核 为确保 基准 科学 准确,需 认真审 核基 准推 导所 用数 据及基 准制 定方 法,自审 核项目 包括:使用 的数据是否 符合 数据 质量 要求;所用 原因 变量(TN 和TP 等)与 响应 变量(Chl a 和 浊度等 指标)数 据 监 测断面是否 一致;是 否遗 漏其 它重要 数据;是否 存在 明 显异常 数据,是 否对 其进 行分析;拟 定基 准值 是否 满足河流 不对 下游 接受 水体 产生不 良影 响,支撑 下游 水体达 到和 保持 相应 的水 质标准 等。8.2 专 家审 核 对基准 进行 论证 的专 家审 核项目 至少 包括:基 准推 导所用 数据 是否 可靠;对 特定 类 别河 流 参 照河 段 11 选取的 科学 性进 行评 估;采用的 基准 推导 方法 与各 方法的 适用 范围、条件 的 一致性;对特 定区 域拟 定 的基准值(或范 围)进 行河 流 的适用 性评 估;拟 定基 准值 是否满 足受 保护 河流 所有 功能或 指定 用途 的要 求;拟定基 准值 是否 满足 河流 不对下 游接 受水 体产 生不 良影 响,支 撑下 游水 体达 到和保 持相 应的 水质 标准;基准推 导过 程的 准确 性,基准推 导过 程是 否符 合技 术指南;是 否有 背离 本标 准的内 容及 评估 该内 容 的 可接受性。9 基准 值后 续评 估 9.1 基 准值 修订 由环境 主管 部门 确定 的区 域特殊 情况 需要 修订 拟定 的基准 值,特殊 情况 包括 具 有独特 的河 流系 统特征的特 定点 或为 河流(河 段)核 准的 指定 用途。9.1.1 特定 点的 基准 与拟定 的 特 定类 别河 流 基 准值相 比,若有 足够 的数 据 支持不 同的 河流 营养 物管 理目标 值(或一 组值)更适合 区域 内某 些特 定的 河流系 统,则有 必要 咨询 论证,设定“特 定点”的基 准。9.1.2 指定 用途 基准 生态环 境主 管部 门可 应用 区域河 流营 养物 基准 为基 础,制 定当 地以 保护 河流 指 定用途 的营 养物 基 准。9.2 基 准值 后续 评估 在拟定 基准 并执 行相 应的 管理措 施后,应 继续 开展 河流水 生态 环境 监测,基 于监测 数据 重点 评估 拟定基准 值的 适合 性、河流 水 生态对 管理 措施 的响 应情 况和是 否能 够达 到生 态环 境管理 部门 确定 的水 质目标,若 管理 措施 得当,监 测 数据显 示仍 未达 到管 理目 标,应 对基 准制 定过 程进 行重新 审查 并进 一步 修订基准值。12 附录 A(资料 性附 录)底栖大 型无 脊椎 动物 生物 指数的 计算 方法 汇总 表(常用)生物参数 计算方法 物种丰度 采样面积内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生物密度 单位面积的大型底栖动物个体数。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S 为物种丰度,Pi为第 i 种个体 数占样品总个体数 N的比例,下同 改进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B)Pielou 均匀度指数(J)Margalef 丰富度指数()Simpson 多样性指数 敏感性指数,其中 ni为第 i 种的个体数,NI为敏感性种类的种数,耐污值3 EPT 分类单元数 底栖动物群落中蜉蝣目、襀翅目、毛翅目的物种数目之和。EPT 相对丰度 指蜉蝣目、襀翅目和 毛翅目三类水生昆虫占该点位生物总数的百分比。修正 FBI 指数,ni为第 i 科的个体数,ti为第 i 科的耐污值。双翅目和非昆虫相对丰度 双翅目和非昆虫的个体数/该点位的大型底栖动物个体总数。13 附录 B(资料 性附 录)硅藻生 物指 数计 算方 法汇 总表(常用)硅藻指数 计算方法 运动性硅藻百分比 舟形藻属(Navicula sp.)+菱形 藻属(Nitzschia sp.)+双菱藻属(Surirella sp.)的相对丰度 敏感性硅藻百分比(敏感性硅藻细胞数/藻类总细胞数)(硅藻耐污值(1 4)大于等 于 3 的是敏感性硅藻)硅藻香农多样性指数 H=-(ni/N)ln(ni/N)ni是第 i 个物种的相对数量,N 是样品的总数量。硅藻污染耐受指数(PTI)PTI=ni ti/N ni是计算种类 i 的细胞数目,ti是种类 i 的耐污值(1 4),N 是计数细胞的总数。硅藻属指数(GI)曲 壳 藻 属(Achnanthes sp.)+卵形藻属(Cocconeis sp.)+小环藻属(Cyclotella sp.)相 对 丰度/桥弯 藻 属(Cymbella sp.)+直 链藻 属(Melosira sp.)+菱形藻属(Nitzschia sp.)相对丰度 硅藻商 硅藻中心纲个体总数/硅藻羽纹纲个体总数 富营养化硅藻指数(TDI)TDI=(WMS 25)25 WMS=aj vj i j/aj vj aj为样品中种 j 的丰度;vj为种 j 的富营养化敏感指示值,在 1 3 之间变化;i j为种 j 的污染敏感度,在 1 5 之间变化。IDP 硅藻指数 IDP=Iidp Aj/Aj Iidp表示种 j 的特定值 0 4,Aj表示种 j 的相对丰度。均匀度指数 E=S i/S S i为第 i 个位点的硅藻种(属)数,S 为硅藻总种(属)数。属的总数量 所鉴定到属的总数。14 附录 C(资料 性附 录)鱼 类生物 完整 性指 数候 选指 标 属 性 指 标 种类组成与丰度 鱼类总物种数 鱼类香农多样性指数 鲤科鱼类物种数 鳅科鱼类物种数 鲤形目鱼类物种数 雅罗鱼亚科个体数 鲈形目鱼类物种数 虾虎鱼科物种数百分比 底层鱼类物种数百分比 中下层鱼类物种数百分比 中上层鱼类物种数百分比 流水型鱼类物种数百分比 东北特有鱼类物种数百分比 营养结构 杂食性鱼类物种数百分比 植食性鱼类物种数百分比 肉食性鱼类物种数百分比 无脊椎动物食性鱼类物种数百分比 耐受性 广布性鱼类个体数百分比 耐受性鱼类个体数百分比 敏感性鱼类个体数百分比 繁殖共位群 产黏性卵鱼类物种数百分比 产沉性卵鱼类物种数百分比 软体动物外套腔产卵鱼类物种数百分比 资源与个体健康状况 鱼类个体总数 外来物种个体数百分比 畸形、患病个体数百分比 15 附录 D(资料 性附 录)河流水 质现 场采 样记 录表 编号:采样 地 点:采样时 间:_ 天气:记 录人:_ 地理坐 标:采样 点描 述:_ 水体理 化指 标:水体 水文情 况:水温():流速(m/s):_ DO 最 大日 变化(mg/L):流量(m3/s):_ pH 最大 日变 化:水深(m):_ SD(cm):_ 浊度(NTUs):_ EC(S/cm):_ Chl-a(g/L):_ 色:_ 嗅味:_ 藻类底 层覆 盖度():_ 其它:_ 16 附录 E(资料 性附 录)河 流底 栖大 型无 脊椎动 物调 查统 计表 编号:采样 地 点:采样时 间:_ _ 天气:地 理坐标:记 录人:_ 纲目(推荐分类 要求)数量 纲目(推荐分类 要求)数量 纲目(推荐分类 要求)数量 蜻蜓目(属或种)广翅目(属)除摇蚊科双翅目(属或种)属或种 1 属或种 1 属或种 1.属或种 n 属或种 n 属或种 n 襀翅目(属或种)脉翅目(属)摇蚊科(属或种)属或种 1 属 1 属或种 1.属或种 n 属 n 属或种 n 毛翅目(属或种)鳞翅目(属)寡毛类(属或种)属或种 1 属 1 属或种 1.属或种 n 属 n 属或种 n 蜉蝣目(属或种)膜翅目(属)软体动物门(属或种)属或种 1 属 1 属或种 1.属或种 n 属 n 属或种 n 鞘翅目(属)半翅目(属)其它 属 1 属 1 属或种 1.属 n 属 n 属或种 n 17 附录 F(资料 性附 录)河流硅 藻调 查统 计表 编号:采样 地 点:采样时 间:_ 测定时 间:记录 人 _ 硅藻类别 密度(104ind/L)各属种硅藻数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等片藻属 种 1.种 n 合计 针杆藻属 种 1.种 n 合计 桥弯藻属 种 1.种 n 合计 直链藻属 种 1.种 n 合计.总计 18 附录 G(资 料性 附录)河 流栖 息地 调 查评价 表 编号:采 样地点:采样时间:地理坐标:记录人:_ 序号 评价指标 好(分值 1620)较好(分值 11 15)一般(分值 6 10)差(分值 0 5)样点 1分值.样点 n分值 1 底质 75%以上是碎石、鹅卵石、大石,余为细沙等沉积物 50%75%以上是碎石、鹅卵石、大石,余为细沙等沉积物 25%50%以上是碎石、鹅卵石、大石,余为细沙等沉积物 碎石、鹅卵石、大石,少于 25%,余为细沙等沉积物 2 栖境复杂性 有水生植被、枯枝落叶、倒木、倒凹堤岸和巨石等各种小栖境 有水生植被、枯枝落叶、倒木、倒凹堤岸等小栖境 以 1 种或 2 种小栖境为主 以 1 种小栖境为主,底质多以淤泥或细沙为主 3 速度和深度结合特性 慢-深、慢-浅、快-深和快-浅 4 种类型均有出现且近乎平均分布 只有 3 种情况出现(若快-浅未 出现,分值比缺少其它的情况低)只有 2 种情况出现(若快-浅和 慢-浅未出现,分值要低)只有一种类型出现 4 堤岸稳定性 堤岸很稳定,无侵蚀痕迹,观察范围内(100m)有小于 5%的堤岸受到了损害 比较稳定,观察范围内(100m)有小于 5%30%的面积出现了 侵蚀现象 观察范围内有 30%60%的面积发生了侵蚀,且有可能会在洪水期间发生大的隐患 观察范围内有 60%以上的堤岸发生了侵蚀 5 河道变化 渠道化没有出现或很少出现,河道维持正常模式 渠道化较少,通常在桥墩周围处出现渠道化,对水生生物影响较小 渠道化较广泛,在两岸有筑堤或桥梁支柱出现,对水生生物有一定影响 河岸由铁丝和水泥固定,对水生生物影响很严重,使其生活环境完全改变 6 河水水量状况 水量较大,河水淹没到河岸两侧,或仅有少量的河道暴露 水量比较大,河水淹没 75%左右的河道 水量一般,河水淹没 25%75%左右的河道 水量很小,河道干涸 7 植被多样性 河岸周围植被种类很多,面积大。50%以上的堤岸覆盖有植被 河岸周围植被种类比较多,面积一般。50%25%的堤岸覆盖有植被 河岸周围植被种类比较少,面积较小。小于 25%的堤岸覆盖有植 被 河岸周围几乎没有任何植被,无堤岸覆盖,无植被 8 水质状况 很清澈,无任何异味,河水静置后无沉淀物质 比较清澈,有少量的异味,河 水静置后有少量的沉淀物质 比较浑浊,有异味,河水静置后有沉淀物质 很浑浊,有大量的刺激性气体溢出,河水静置后沉淀物很多 9 人类活动 无人类活动干扰或少有人类活动 人类干扰较小,有少量的步行者或 人类干扰较大,有少量的机动车通 人类干扰很大,交通要道必经 19 _ 强度 自行车通过 过 之路,经常有机动车通过 10 河岸土地利用类型 河岸两侧无耕作土壤,营养丰富 河岸一侧无耕作土壤,另一侧为耕作土壤 河岸两侧耕作土壤,需要施加化肥和农药 河岸两侧为耕作废弃的裸露的风化土壤层,营养物质很少 合 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