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精表处技术规范DB50/T 1047-2020.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沥青路面精表处技术规范DB50/T 1047-20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沥青路面精表处技术规范DB50/T 1047-20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沥青路面精表处技术规范DB50/T 1047-202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沥青路面精表处技术规范DB50/T 1047-202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沥青路面精表处技术规范DB50/T 1047-202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 C S 9 3.0 8 0.2 0R 1 8DB50重 庆 市 地 方 标 准D B 5 0/T 1 0 4 7 2 0 2 0沥 青 路 面 精 表 处 技 术 规 范2 0 2 0-1 0-1 9 发 布 2 0 2 0-1 2-3 0 实 施重 庆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5 0/T 1 0 4 7 2 0 2 0I目 次前 言.I I引 言.I 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符 号 和 缩 略 语.25 材 料.25.1 通 用 要 求.25.2 高 性 能 胶 结 料.25.3 集 料.46 设 计.56.1 通 用 要 求.56.2 铺 装 结 构 选 择 原 则.66.3 材 料 用 量 确 定.87 施 工.1 07.1 通 用 要 求.1 07.2 施 工 机 械.1 07.3 施 工 前 准 备.1 07.4 试 验 段.1 07.5 施 工.1 17.6 养 护.1 18 施 工 质 量 控 制 与 验 收.1 18.1 施 工 前 质 量 控 制.1 18.2 施 工 过 程 质 量 控 制.1 18.3 质 量 验 收.1 2附 录 A(规 范 性)原 路 面 技 术 要 求.1 3附 录 B(规 范 性)材 料 用 量 确 定 方 法.1 4附 录 C(规 范 性)同 步 封 层 车 标 定 方 法.1 7附 录 D(规 范 性)现 场 黏 结 强 度 试 验 方 法.1 9D B 5 0/T 1 0 4 7 2 0 2 0I 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一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 起草。本 文 件 由 重 庆 市 交 通 局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重 庆 诚 邦 路 面 材 料 有 限 公 司、交 通 运 输 部 科 学 研 究 院、重 庆 交 通 大 学、昆 明 理 工大 学、重 庆 通 力 高 速 公 路 养 护 工 程 有 限 公 司、重 庆 市 交 通 规 划 和 技 术 发 展 中 心。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刘 帮 银、吴 祥 燕、黄 维 蓉、田 苗 苗、谢 德 龙、谌 香 玲、李 亚 非、杨 建 萍、杨 光、王 志 美、冉 龙 飞、魏 道 新、陈 景、罗 代 松、曾 超。D B 5 0/T 1 0 4 7 2 0 2 0I I I引 言近 年 来,随 着 交 通 流 量 的 增 加,道 路 在 投 入 运 营 后 易 出 现 沥 青 老 化、微 小 裂 缝、松 散、抗 滑 力 不 足等 病 害,道 路 使 用 性 能 逐 渐 衰 减,道 路 养 护 及 交 通 安 全 问 题 日 益 突 出。精 表 处 技 术 经 过 多 年 的 研 究 和 实践,在 重 庆、四 川、广 东、陕 西、江 西 等 十 余 省 市 进 行 了 成 功 应 用,是 目 前 道 路 有 效 的 预 防 养 护 技 术 之一。为 规 范 沥 青 路 面 精 表 处 技 术 的 设 计、施 工 和 验 收,确 保 精 表 处 的 工 程 质 量,编 制 组 结 合 重 庆 的 气 候、地 理 特 点 及 精 表 处 技 术 的 工 程 应 用 情 况,遵 循 现 行 相 关 法 律 法 规 和 标 准 的 规 定,通 过 广 泛 的 调 查 研 究、征 求 意 见、总 结 工 程 经 验、吸 收 有 关 研 究 成 果,编 制 了 重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沥 青 路 面 精 表 处 技 术 规 范。D B 5 0/T 1 0 4 7 2 0 2 01沥 青 路 面 精 表 处 技 术 规 范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公 路 与 城 市 道 路 沥 青 路 面 精 表 处 的 术 语 和 定 义、材 料、设 计、施 工、质 量 控 制 与 验 收要 求。本 文 件 适 用 于 采 用 精 表 处 进 行 沥 青 路 面 预 防 养 护 及 沥 青 路 面 抗 滑 性 能 恢 复 的 设 计、施 工 及 验 收。本 文 件 不 适 用 于 开 级 配 沥 青 路 面 的 预 防 养 护。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T 2 7 9 4 胶 黏 剂 黏 度 的 测 定 单 圆 筒 旋 转 黏 度 计 法G B/T 5 2 1 0 色 漆 和 清 漆 拉 开 法 附 着 力 试 验G B/T 1 6 7 7 7 建 筑 防 水 涂 料 试 验 方 法G B/T 2 7 8 0 6 环 氧 沥 青 防 腐 涂 料J T G E 2 0 公 路 工 程 沥 青 及 沥 青 混 合 料 试 验 规 程J T G E 4 2 公 路 工 程 集 料 试 验 规 程J T G F 4 0 公 路 沥 青 路 面 施 工 技 术 规 范J T G H 3 0 公 路 养 护 安 全 作 业 规 程J T/T 7 1 2 路 面 防 滑 涂 料J T G 3 4 5 0 公 路 路 基 路 面 现 场 测 试 规 程J T G 5 1 4 2 公 路 沥 青 路 面 养 护 技 术 规 范J T G 5 2 1 0 公 路 技 术 状 况 评 定 标 准J T G 5 2 2 0 公 路 养 护 工 程 质 量 检 验 评 定 标 准 第 一 册 土 建 工 程J T G 5 4 2 1 公 路 沥 青 路 面 养 护 设 计 规 范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精 表 处 f i n e-s u r f a c i n gD B 5 0/T 1 0 4 7 2 0 2 02采 用 施 工 设 备 将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和 集 料 以 层 铺 方 式 铺 洒(撒)到 沥 青 路 面 上,通 过 适 当 碾 压 快 速 成 型的 一 种 沥 青 路 面 养 护 技 术。3.2高 性 能 胶 结 料 h i g h-p e r f o r m a n c e b i n d e r高 聚 物 改 性 沥 青 材 料 的 总 称,具 有 高 黏 结 性、高 稳 定 性 等 特 点。按 材 料 类 型 分 为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和 I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4 符 号 和 缩 略 语下 列 符 号 和 缩 略 语 适 用 于 本 文 件。P C I 路 面 损 坏 状 况 指 数(P a v e m e n t S u r f a c e C o n d i t i o n I n d e x)P S S I 路 面 结 构 强 度 指 数(P a v e m e n t S t r u c t u r e S t r e n g t h I n d e x)P W I 路 面 磨 耗 指 数(P a v e m e n t S u r f a c e W e a r i n g I n d e x)R D I 路 面 车 辙 深 度 指 数(R u t t i n g D e p t h I n d e x)R Q I 路 面 行 驶 质 量 指 数(R i d i n g Q u a l i t y I n d e x)S R I 路 面 抗 滑 性 能 指 数(S k i d d i n g R e s i s t a n c e i n d e x)5 材 料5.1 通 用 要 求5.1.1 原 材 料 质 量 应 符 合 相 关 技 术 标 准 要 求,检 验 合 格 后 方 可 使 用。5.1.2 原 材 料 应 按 照 相 关 规 定 进 行 包 装 和 储 存,防 止 材 料 被 污 染,并 在 有 效 期 内 使 用。5.2 高 性 能 胶 结 料5.2.1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由 环 氧 复 合 改 性 剂、改 性 沥 青、固 化 剂、功 能 助 剂 等 组 成,其 技 术 要 求 应 符合 表 1 的 规 定。表 1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技 术 要 求试验项目 单位技 术 要 求试验方法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黏度a(2 3)P a s 3 G B/T 2 7 9 4固体含量%8 8 8 0 G B/T 1 6 7 7 7黏结强度b2 3 M P a 1.2 或内聚破坏 1.0 或内聚破坏 G B/T 5 2 1 0D B 5 0/T 1 0 4 7 2 0 2 03表 1(第 2 页/共 2 页)试验项目 单位技 术 要 求试验方法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黏结强度b6 0 M P a 0.6 或内聚破坏 0.5 或内聚破坏 G B/T 5 2 1 0凝胶时间(2 3)m i n 2 0 J T/T 7 1 2干燥时间(2 3)h 1 2 G B/T 1 6 7 7 7耐介质性耐水性(浸入蒸馏水中 2 4 h)无龟裂、脱落现象,允许有轻微变色 G B/T 2 7 8 0 6耐盐水性(浸入 1 0%N a C l溶液中 2 4 h)耐酸性(浸入 1 0%H C l 溶液中 2 4 h)耐碱性(浸入 1 0%N a O H溶液中 2 4 h)冷热交替试验(5 次循环)无异常 G B/T 2 7 8 0 6注:当无具体约定 时,可只测试黏度、固体含量、凝胶时间、干燥时间、黏结强度(2 3)。a进行黏度测试时,应将 I 型高性能胶结料各组分原材料 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 恒温,再按比例混合均匀后,立即按规定的方法测试混合液的黏度。b在黏结强度测试中,应选择构造深度不大于 1.0 m m 的 A C-1 0 型沥青混凝土车辙板作试板。5.2.2 I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由 沥 青、S B S 高 聚 物 复 合 改 性 剂、水、功 能 助 剂 等 组 成,其 技 术 要 求 应 符 合表 2 的 规 定。表 2 I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技 术 要 求试验项目 单位技 术 要 求试验方法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蒸发残留物含量%6 0 J T G E 2 0 T 0 6 5 1蒸发残留物针入度(1 0 0 g,2 5,5 s)0.1 m m 4 0 1 2 0 J T G E 2 0 T 0 6 0 4软化点 6 3 6 0 J T G E 2 0 T 0 6 0 6延度(5)c m 3 0 2 0 J T G E 2 0 T 0 6 0 5D B 5 0/T 1 0 4 7 2 0 2 04表 2(第 2 页/共 2 页)试验项目 单位技 术 要 求试验方法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蒸发残留物 6 0 动力黏度 P a s 6 0 0 0 4 0 0 0 J T G E 2 0 T 0 6 2 0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2/3 J T G E 2 0 T 0 6 5 4常温贮存稳定性1 d%1J T G E 2 0 T 0 6 5 55 d 5低温抗裂性(5 次循环)无裂纹 J T/T 7 1 2注:当无具体约定时,可只测试蒸发残留物含量、软化点(蒸发残留物)、与矿料的粘附性和常温贮存稳定性。5.3 集 料5.3.1 集 料 应 洁 净、干 燥、无 风 化、无 杂 质。原 料 宜 选 用 坚 硬、耐 磨 的 碱 性 或 中 性 岩 石。集 料 的 技 术要 求 应 符 合 表 3 的 规 定。表 3 集 料 技 术 要 求试验项目 单位技 术 要 求试验方法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压碎值%1 8 2 0 J T G E 4 2 T 0 3 1 6洛杉矶磨耗损失%2 0 2 2 J T G E 4 2 T 0 3 1 7磨光值 P S V 4 2 J T G E 4 2 T 0 3 2 1表观相对密度 2.6 2.5 J T G E 4 2 T 0 3 2 8水洗法0.0 7 5 m m 颗粒含量%0.5 0.5 J T G E 4 2 T 0 3 2 7砂当量%7 5 7 5 J T G E 4 2 T 0 3 3 4坚固性(0.3 m m 部分)%5 8 J T G E 4 2 T 0 3 4 0棱角性(流动时间)s 3 0 3 0 J T G E 4 2 T 0 3 4 5D B 5 0/T 1 0 4 7 2 0 2 05表 3(第 2 页/共 2 页)试验项目 单位技 术 要 求试验方法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注1:当无具体约定 时,可只测试压碎值、表观相对密度、水洗法0.0 7 5 m m 颗粒含量、砂当量。注2:压碎值、洛杉矶磨耗损失、磨光值等试验项目是采用同种材质的粗集料进行试验。5.3.2 集 料 的 规 格 应 符 合 表 4 的 规 定。表 4 集 料 规 格 技 术 要 求规格代号公称粒径m m通过下列筛孔(m m)的质量百分率/%9.5 4.7 5 2.3 6 1.1 8 0.3 0.0 7 5J S 1 0 1 1 0 0 9 0 1 0 0 0 5 0 0.5J S 2 1 3 1 0 0 9 0 1 0 0 0 1 0 0 0.5J S 3 2 4 1 0 0 0 2 0 0 0.5J S 4 3 5 1 0 0 9 0 1 0 0 0 1 0 0 0.5注:0 1 m m 规格集料应选用2 0 目 5 0 目金刚砂。6 设 计6.1 通 用 要 求6.1.1 设 计 前,应 根 据 现 行 J T G 5 2 1 0 的 有 关 规 定,对 原 路 面 技 术 状 况 进 行 检 测 评 定。城 市 道 路 路 面 技术 状 况 评 定 可 参 照 执 行。6.1.2 材 料 设 计 包 括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和 集 料 的 选 择、用 量 确 定。6.1.3 精 表 处 包 括 单 层 和 双 层 铺 装 结 构,应 根 据 路 面 技 术 状 况、道 路 等 级、交 通 荷 载 及 使 用 要 求 进 行选 择。6.1.4 精 表 处 铺 装 结 构 类 型 及 其 理 论 厚 度 见 表 5。表 5 精 表 处 铺 装 结 构 类 型 及 其 理 论 厚 度铺装结构 类型 理论厚度/m m单层细粒式精表处 J B C 1-1 0.3 1D B 5 0/T 1 0 4 7 2 0 2 06表 5(第 2 页/共 2 页)铺装结构 类型 理论厚度/m m单层中粒式精表处 J B C 1-2 3单层粗粒式精表处 J B C 1-3 5双层细粒式精表处 J B C 2-1 5双层中粒式精表处 J B C 2-2 6双层粗粒式精表处 J B C 2-3 86.2 铺 装 结 构 选 择 原 则6.2.1 单 层 铺 装 结 构6.2.1.1 单 层 铺 装 结 构 共 分 3 层,自 下 而 上 分 别 为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集 料、I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其结 构 如 图 1 所 示。标 引 序 号 说 明:1 原 沥 青 路 面2 第 一 层: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3 第 二 层:集 料4 第 三 层:I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图 1 单 层 铺 装 结 构 示 意 图6.2.1.2 单 层 铺 装 结 构 各 层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类 型 及 集 料 规 格 应 符 合 表 6 的 规 定。表 6 单 层 铺 装 结 构 各 层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类 型 及 集 料 规 格类型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J B C 1-1I 型高性能胶结料J S 1I I 型高性能胶结料J B C 1-2 J S 2D B 5 0/T 1 0 4 7 2 0 2 07表 6(第 2 页/共 2 页)类型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J B C 1-3 I 型高性能胶结料 J S 3 I I 型高性能胶结料6.2.2 双 层 铺 装 结 构6.2.2.1 双 层 铺 装 结 构 共 分 5 层,自 下 而 上 分 别 为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集 料、I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集料、I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其 结 构 如 图 2 所 示。标 引 序 号 说 明:1 原 沥 青 路 面2 第 一 层: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3 第 二 层:集 料4 第 三 层:I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5 第 四 层:集 料6 第 五 层:I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图 2 双 层 铺 装 结 构 示 意 图6.2.2.2 双 层 铺 装 结 构 各 层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类 型 及 集 料 规 格 应 符 合 表 7 的 规 定。表 7 双 层 铺 装 结 构 各 层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类 型 及 集 料 规 格类型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J B C 2-1I 型高性能胶结料J S 2I I 型高性能胶结料J S 2I I 型高性能胶结料 J B C 2-2 J S 3 J S 2J B C 2-3 J S 4 J S 36.2.3 选 择 原 则D B 5 0/T 1 0 4 7 2 0 2 086.2.3.1 公 路 与 城 市 道 路 精 表 处 结 构 类 型 选 择 应 符 合 表 8 中 的 规 定。表 8 铺 装 结 构 类 型 选 择路面技术状况 道路等级 交通荷载等级 铺装结构类型P C I 9 0,其他满足附录 A 中表 A.1 的要求 二级及以下公路、城市次干路、支路 中及以下 J B C 2-1P C I 8 5,其他满足附录 A 中表 A.1 的要求 各等级公路、城市道路 中及以下 J B C 1-2、J B C 2-2P C I 8 0,其他满足附录 A 中表 A.1 的要求 各等级公路、城市道路 重及以上 J B C 1-3、J B C 2-3注:交通荷载划分标准参照J T G 5 4 2 1。6.2.3.2 当 桥 面 沥 青 面 层 的 P C I 9 0,P W I 8 0,R Q I、R D I 等 符 合 附 录 A 中 表 A.1 的 规 定 时,结 合 恒载 影 响,选 用 适 当 的 精 表 处 结 构 类 型。6.3 材 料 用 量 确 定6.3.1 单 层 铺 装 结 构6.3.1.1 单 层 铺 装 结 构 各 层 材 料 用 量 应 符 合 表 9 中 的 规 定。表 9 单 层 铺 装 结 构 各 层 材 料 用 量铺装结构层 J B C 1-1 J B C 1-2 J B C 1-3第一层:I 型高性能胶结料k g/m20.3 5 0.5 0.4 5 0.6 5 0.6 1.0第二层:集料k g/m21.0 2.0 2.5 4.0 5.0 7.0第三层:I I 型高性能胶结料k g/m20.1 0.3 0.2 0.4 0.3 0.56.3.1.2 单 层 铺 装 结 构 的 材 料 用 量 设 计 应 依 据 表 9,按 附 录 B 的 方 法 确 定 各 层 材 料 最 佳 用 量,用 于 指导 施 工。6.3.1.3 单 层 铺 装 结 构 技 术 要 求 应 符 合 表 1 0 的 规 定。表 1 0 单 层 铺 装 结 构 技 术 要 求试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碎石剥落率/%5 J T G 5 1 4 2D B 5 0/T 1 0 4 7 2 0 2 09表 1 0(第 2 页/共 2 页)试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抗滑性能摩擦摆值/B P N 6 0 J T G 3 4 5 0 T 0 9 6 4构造深度 T D/m mJ B C 1-1 J T G 3 4 5 0 T 0 9 6 1J B C 1-2 0.6 0 J T G 3 4 5 0 T 0 9 6 1J B C 1-3 0.8 0 J T G 3 4 5 0 T 0 9 6 1渗水系数 m L/m i n 1 0 J T G 3 4 5 0 T 0 9 7 16.3.2 双 层 铺 装 结 构6.3.2.1 双 层 铺 装 结 构 各 层 材 料 用 量 应 符 合 表 1 1 的 规 定。表 1 1 双 层 铺 装 结 构 各 层 材 料 用 量项目 J B C 2-1 J B C 2-2 J B C 2-3第一层:I 型高性能胶结料k g/m20.3 0.5 0.3 5 0.5 5 0.4 0.6第二层:集料k g/m22.5 3.5 3.5 4.5 4.0 6.0第三层:I I 型高性能胶结料k g/m20.2 0.4 0.2 5 0.4 5 0.3 0.5第四层:集料k g/m22.0 3.0 2.5 3.5 3.0 4.0第五层:I I 型高性能胶结料k g/m20.1 0.3 0.2 0.4 0.3 0.56.3.2.2 双 层 铺 装 结 构 的 材 料 用 量 设 计 应 依 据 表 1 1,按 附 录 B 的 方 法 确 定 各 层 材 料 最 佳 用 量,用 于 指导 施 工。6.3.2.3 双 层 铺 装 结 构 技 术 要 求 应 符 合 表 1 2 的 规 定。表 1 2 双 层 铺 装 结 构 技 术 要 求试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碎石剥落率/%5 J T G 5 1 4 2抗滑性能 摩擦摆值/B P N 5 8 J T G 3 4 5 0 T 0 9 6 4D B 5 0/T 1 0 4 7 2 0 2 01 0表 1 2(第 2 页/共 2 页)试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抗滑性能 构造深度 T D/m mJ B C 2-1 0.5 0 J T G 3 4 5 0 T 0 9 6 1J B C 2-2 0.5 5 J T G 3 4 5 0 T 0 9 6 1J B C 2-3 0.7 5 J T G 3 4 5 0 T 0 9 6 1渗水系数 m L/m i n 1 0 J T G 3 4 5 0 T 0 9 7 17 施 工7.1 通 用 要 求7.1.1 原 路 面 或 病 害 处 治 后 路 面 的 路 况 指 数 应 符 合 附 录 A 的 规 定。7.1.2 精 表 处 施 工 温 度 不 宜 低 于 1 5,不 得 在 下 雨 时 施 工。7.1.3 精 表 处 施 工 前 应 进 行 施 工 期 间 的 交 通 组 织 设 计。7.1.4 精 表 处 施 工 应 遵 守 J T G H 3 0 等 相 关 标 准 的 规 定。7.2 施 工 机 械7.2.1 应 配 置 具 备 洒(撒)布 单 组 分/多 组 分 反 应 型 胶 结 料 和 集 料 的 同 步 封 层 车、胶 轮 压 路 机 等 设 备。7.2.2 同 步 封 层 车 作 业 时,高 性 能 胶 结 料 喷 洒 量 和 集 料 撒 布 量 应 可 调 节,并 能 保 持 行 驶 速 度 和 材 料 用量 的 稳 定,在 整 个 施 工 宽 度 范 围 内 均 匀 布 料。7.2.3 胶 轮 压 路 机 宜 选 择 前 钢 轮 后 胶 轮 的 轻 型 组 合 式 压 路 机,工 作 质 量 3 t 5 t,压 实 宽 度 不 小 于 1 2 0 0m m,振 动 频 率 不 小 于 6 0 H z,激 振 力 不 小 于 3 0 k N。也 可 选 用 工 作 质 量 为 9 t 1 6 t 的 胶 轮 压 路 机。7.3 施 工 前 准 备7.3.1 应 对 施 工 人 员 进 行 培 训 和 技 术 交 底,设 备 操 作 人 员 应 经 过 专 业 培 训。7.3.2 应 清 除 原 路 面 车 道 标 线。7.3.3 应 对 交 通 附 属 设 施 进 行 保 护。7.3.4 应 将 原 路 面 清 扫 干 净、备 齐 材 料、保 持 施 工 机 具 工 作 状 态 良 好,同 步 封 层 车 应 按 附 录 C 进 行 标定。7.3.5 应 进 行 试 验 段 铺 筑。7.4 试 验 段7.4.1 应 按 照 本 文 件 6.3 确 定 的 材 料 用 量 铺 筑 试 验 段。7.4.2 试 验 段 总 长 度 不 宜 小 于 2 0 0 m。D B 5 0/T 1 0 4 7 2 0 2 01 17.4.3 铺 筑 试 验 段 时,应 采 用 2 组 3 组 同 步 封 层 车 行 走 速 度、胶 轮 压 路 机 碾 压 速 度 与 遍 数 等 参 数,确定 施 工 参 数。7.4.4 单 层 铺 装 结 构 施 工 工 序 如 下:a)第 一 道:将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和 集 料 同 步 铺 洒(撒)到 试 验 段 原 路 面 上。在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凝 胶 前,宜 采 用 胶 轮 压 路 机 缓 慢、匀 速 碾 压,碾 压 遍 数 不 少 于 2 遍。b)第 二 道:采 用 指 压 法 确 认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表 干 后,再 将 I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均 匀 喷 洒 于 第 一 道材 料 上。7.4.5 双 层 铺 装 结 构 施 工 工 序 如 下:a)第 一 道:将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和 集 料 同 步 铺 洒(撒)到 试 验 段 原 路 面 上。b)第 二 道:采 用 指 压 法 确 认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表 干 后,将 I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和 集 料 同 步 铺 洒(撒)到 第 一 道 材 料 上。待 I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破 乳 后,应 采 用 胶 轮 压 路 机 进 行 碾 压,碾 压 遍 数 不 应少 于 2 遍。c)第 三 道:将 I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喷 洒 于 第 一 道 和 第 二 道 材 料 上。待 I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破 乳 后,应 采 用 胶 轮 压 路 机 进 行 碾 压,碾 压 遍 数 不 应 少 于 2 遍。7.4.6 碾 压 时,可 在 胶 轮 上 以 雾 状 形 式 喷 洒 少 量 水 或 隔 离 剂,轮 迹 重 叠 不 小 于 1/3 轮 宽。不 得 在 已 施工 路 面 上 随 意 制 动 和 掉 头。7.4.7 检 测 试 验 段 施 工 质 量 并 确 定 合 适 的 施 工 工 艺,若 试 验 段 施 工 质 量 不 符 合 要 求,应 重 铺 试 验 段。7.5 施 工7.5.1 应 根 据 试 验 段 确 定 的 材 料 用 量、施 工 设 备 和 工 艺 参 数 进 行 施 工。7.5.2 当 同 步 封 层 车 无 法 施 工 时,可 采 用 小 型 布 料 器 施 工,布 料 应 均 匀。7.5.3 横 向 接 缝 宜 采 用 对 接 法 处 理,在 作 业 起 点 前 及 终 点 位 置,宜 在 现 场 铺 设 宽 度 不 小 于 3 0 0 m m 的 油毡 材 料。7.5.4 纵 向 接 缝 宜 采 用 搭 接 法 处 理,接 缝 应 顺 直,且 不 宜 位 于 轮 迹 带 区 域。7.5.5 施 工 完 成 后,应 立 即 撤 除 油 毡 等 保 护 材 料,清 理 作 业 现 场。7.6 养 护施 工 结 束 后,应 养 护 1 h 2 h,采 用 指 压 法 确 认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不 粘 手 后,方 可 开 放 交 通。8 施 工 质 量 控 制 与 验 收8.1 施 工 前 质 量 控 制施 工 前 应 提 供 原 材 料 检 验 报 告。各 种 原 材 料 均 应 在 施 工 前 进 行 检 验,不 符 合 本 文 件 技 术 要 求 的 材 料不 应 进 场。8.2 施 工 过 程 质 量 控 制施 工 过 程 中 质 量 控 制 要 求 应 符 合 表 1 3 的 规 定。D B 5 0/T 1 0 4 7 2 0 2 01 2表 1 3 铺 装 质 量 要 求检测项目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检查频次 检测方法外观 表面均匀、平整 随时 目测高性能胶结料用量k g/1.005.0-设计用量 1 次/日 总量检验法集料用量 k g/设计用量 0.5 1 次/日 总量检验法8.3 质 量 验 收8.3.1 施 工 完 成 后,应 进 行 路 面 质 量 检 查 和 验 收。以 每 车 道 公 里 作 为 一 个 检 测 单 元。8.3.2 质 量 验 收 应 符 合 表 1 4 中 的 规 定。表 1 4 质 量 验 收 要 求检测项目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检查频次 检测方法外观 表面均匀、平整 随时 目测抗滑性能横向力系数 S F C6 0a 5 4 全线连续 J T G 3 4 5 0 T 0 9 6 5摩擦摆值a/B P N单层铺装结构:符合表 1 0 的要求双层铺装结构:符合表 1 2 的要求3 处/(k m 车道)J T G 3 4 5 0 T 0 9 6 4构造深度 T D/m m J T G 3 4 5 0 T 0 9 6 1渗水系数 m L/m i n J T G 3 4 5 0 T 0 9 7 1黏结强度b/M P a 0.5 或内聚破坏 附录 D宽度/m m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a施 工段 长 度 大于 5 k m 的 高 速公 路、一 级 公路 及 城市 快 速路、主干 路 沥 青路 面 精 表处 养 护工 程,应 选 用横 向 力系数作为验收指标;施工段长度小于 5 k m,以及其他等级道路精表处养护工程,可采用摩擦摆值作为验收指标。b本 项目 为现 场测 试精 表处 对原 路面 的黏 结强 度 指标。双 层铺 装结 构 黏 结强 度测 试值 低于 0.5 M P a,其破 坏面 位于第一层以上时,应在原位置按附录 D 的检测方法重复检测一次;检测时,路面温度不宜超过 6 0。D B 5 0/T 1 0 4 7 2 0 2 01 3A A附 录 A(规 范 性)原 路 面 技 术 要 求A.1 通 用 要 求原 路 面 技 术 状 况 评 价 应 在 原 路 面 无 结 构 性 病 害 或 经 处 理 后,路 面 结 构 强 度 指 数 满 足 表 A.1 的 要 求 下进 行。A.2 原 路 面 技 术 状 况 要 求A.2.1 原 路 面 技 术 状 况 评 价 指 标 要 求 见 表 A.1。表 A.1 路 面 技 术 状 况 评 价 指 标 要 求道路等级评价指标P C I R Q I R D I S R I P S S I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8 5 8 5 8 0 实测 8 0其他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 8 0 8 0 8 0 8 0A.2.2 原 路 面 裂 缝、松 散 等 病 害 达 到 轻 度 以 上 时 应 按 J T G 5 1 4 2 的 规 定 处 治 合 格 后,再 实 施 精 表 处。D B 5 0/T 1 0 4 7 2 0 2 01 4B B附 录 B(规 范 性)材 料 用 量 确 定 方 法B.1 器 具 与 材 料B.2.1 仪 器:抗 剥 落 扫 刷 试 验 仪、摆 式 摩 擦 仪、构 造 深 度 仪、渗 水 试 验 仪。B.2.2 天 平 或 台 秤:量 程 不 大 于 1 0 k g,精 度 0.0 1 g。B.2.3 模 板:内 部 尺 寸(4 5 0 m m 1 m m)(1 0 0 m m 1 m m),外 部 尺 寸(5 0 0 m m 1 m m)(1 0 0 m m 1 m m),试 模 厚 度 3 m m 0.1 m m。B.2.4 三 合 板:尺 寸(5 0 0 m m 1 m m)(1 0 0 m m 1 m m)。B.2.5 其 他:烘 箱、喷 壶、胶 轮 等。B.2 试 验 方 法B.2.1 单 层 精 表 处 铺 装 结 构 的 材 料 用 量 确 定 方 法B.2.1.1 确 定 各 层 材 料 的 中 值根 据 表 9 中 的 规 定,按 选 定 的 单 层 精 表 处 铺 装 结 构 类 型 对 应 的 各 层 材 料 用 量 范 围,确 定 第 一 层 材 料用 量 范 围 中 值 P1、第 二 层 材 料 用 量 范 围 中 值 P2和 第 三 层 材 料 用 量 范 围 中 值 P3。B.2.1.2 材 料 用 量 设 计按(P1-0.0 5)、P2和 P3,P1、P2和 P3,(P1+0.0 5)、P2和 P3设 计 3 组 材 料 用 量。B.2.1.3 单 层 精 表 处 试 件 制 作B.2.1.3.1 将 三 合 板 放 在 操 作 平 台 上,再 将 模 板 放 在 三 合 板 上。B.2.1.3.2 按 设 计 的 材 料 用 量,采 用 称 重 法 将 第 一 层、第 二 层 和 第 三 层 材 料 依 次 均 匀 洒(撒)布 在 模板 上,要 求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和 I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均 应 采 用 喷 壶 洒 布,并 准 确 计 量。具 体 按 以 下 步 骤 进行:a)首 先 将 第 一 层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均 匀 洒 布 在 三 合 板 上;b)完 成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洒 布 后,应 及 时 将 第 二 层 集 料 均 匀 撒 布 在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上,并 采 用胶 轮 压 实,确 保 无 浮 石;c)待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表 干 后,再 将 第 三 层 I I 型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均 匀 洒 布 在 已 铺 材 料 上。B.2.1.3.3 取 走 模 板,将 试 样 放 入 6 0 3 的 烘 箱 中 烘 干 至 恒 重,一 般 不 少 于 1 6 h。B.2.1.3.4 从 烘 箱 中 取 出 精 表 处 试 件,冷 却 至 室 温,进 行 剥 落 率、摩 擦 摆 值、构 造 深 度 和 渗 水 系 数 试验。D B 5 0/T 1 0 4 7 2 0 2 01 5B.2.1.4 材 料 用 量 确 定在 剥 落 率、抗 滑 性 能、渗 水 系 数 均 满 足 要 求 的 前 提 下,以 第 一 层 高 性 能 胶 结 料 用 量 最 少 的 组,作 为最 佳 用 量。B.2.2 双 层 精 表 处 铺 装 结 构 的 材 料 用 量 确 定 方 法B.2.2.1 确 定 各 层 材 料 的 中 值根 据 表 1 1 中 的 规 定,按 选 定 的 双 层 精 表 处 铺 装 结 构 类 型 对 应 的 各 层 材 料 用 量 范 围,确 定 第 一 层 材 料用 量 范 围 中 值 Q1、第 二 层 材 料 用 量 范 围 中 值 Q2、第 三 层 材 料 用 量 范 围 中 值 Q3、第 四 层 材 料 用 量 范 围 中 值Q4和 第 五 层 材 料 用 量 范 围 中 值 Q5。B.2.2.2 材 料 用 量 设 计按(Q1-0.0 5)、Q2、Q3、Q4和 Q5,Q1、Q2、Q3、Q4和 Q5,(Q1+0.0 5)、Q2、Q3、Q4和 Q5设 计 3 组 材 料 用 量。B.2.2.3 双 层 精 表 处 试 件 制 作B.2.2.3.1 将 三 合 板 放 在 操 作 台 上,再 将 模 板 放 在 三 合 板 上。B.2.2.3.2 按 设 计 的 材 料 用 量,采 用 称 重 法 将 第 一 层、第 二 层、第 三 层、第 四 层 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