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栽培原料轻简化发酵技术规程DB45/T 1936-2019.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双孢蘑菇栽培原料轻简化发酵技术规程DB45/T 1936-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双孢蘑菇栽培原料轻简化发酵技术规程DB45/T 1936-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双孢蘑菇栽培原料轻简化发酵技术规程DB45/T 1936-201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双孢蘑菇栽培原料轻简化发酵技术规程DB45/T 1936-201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双孢蘑菇栽培原料轻简化发酵技术规程DB45/T 1936-201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 20.99 B 39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19362019 双孢蘑菇栽培原料轻简化发酵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simple f ermentation of raw materials for cultivation of Agaricus bisporus 2019-01-09 发布 2019-01-3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45/T 1 93 6 20 19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 义.1 4 基本原则.2 5 技术要求.2 6 技术方法.2 附录 A(资料 性附录)简易通风发酵法.3 附录 B(资料 性附录)简易机械翻堆发酵法.5 DB 45/T 1 93 6 20 19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 B/T 1.12 0 09 给出的规 则起草。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圣进、吴小建、王灿琴、陈雪凤、韦仕岩、陈丽新、陈振妮、黄卓忠。DB 45/T 1 93 6 20 19 1 双孢蘑菇栽培原料轻简化发酵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孢蘑菇(Aga ri cu s bi sp or us)栽培原料轻简化发酵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和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双孢蘑菇农法栽培中原料的一次发酵。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 27 28 食用菌术语 NY/T 4 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 则 NY/T 1 93 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 27 2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条垛式堆制 st ac k fe rme nt at io n 将培养料堆积成窄长条垛的发酵方法。3.2 轻简化发酵 si mp le f erm en ta ti on 通过改进和优化工艺措施,降低发酵操作劳动强度的培养料条垛式堆制一次发酵法。3.3 翻堆 t ur nin g 将堆积发酵中的培养料翻松、拌匀,并补充水分和辅助原料的工艺。3.4 简易通风发酵法 s im ple a er at io n f er me nt at ion 在条垛式一次发酵过程中,于堆垛底部中央设置通风管道,利用小型风机等设备向堆垛内送风增氧,促进培养料好氧发酵,减少翻堆次数,降低劳动强度的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轻简化发酵方法。3.5 简易机械翻堆发酵法 si mp le m ec han ic al t ur nin g fe rm en tat io n 利用小型翻堆机械代替手工进行培养料的翻堆,降低劳动强度的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轻简化发酵方 法。DB 45/T 1 93 6 20 19 2 4 基本原则 4.1 应根据原料类型和性状选择适宜方法进行发酵。4.2 简易设备的使用和设置应有利于用工减少和劳动强度降低。5 技术要求 5.1 草料和畜禽粪便原料应符合 NY/T 1 9 35 的规定。5.2 辅助原料的使用应符合 N Y/T 49 6 的规 定。5.3 培养料发酵前的碳氮比应为 30:1 3 3:1。5.4 发酵场地应给水便利、排水通畅,预 先石灰或漂白粉消毒。5.5 发酵建堆 时间桂北 地区宜在 9 月 中下 旬,桂南 地区宜在 1 0 月 中下 旬。5.6 发酵期 间 培养料应 避免被雨 水 淋泡,并定期 检查 堆内 温 度、湿 度,及 时 翻堆。5.7 翻堆 时 应将粪草充分 抖 松、拌匀,把 下 面 的培养料翻 到上面,外 围的培养料翻 到 中 间;偏干 和 较 生的培养料翻堆中 间,偏湿 和 较熟 的培养料翻 到外面。6 技术方法 6.1 简易通风发酵法 按附录A的规 定 执 行。6.2 简易机械翻堆发酵法 按附录B的规 定 执 行。DB 45/T 1 93 6 20 19 3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简易通风发酵法 A.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稻草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蘑菇培养料一次性发酵。A.2 原理 在堆料底部设置通风管道,通过管道利用风机向料堆内送风,使培养料换气增氧,促进有氧发酵,减少翻堆次数。A.3 培养料配方 按栽培面积1 00 m 2 计算,培养料配方推荐如下:a)配方1:干稻 草1 20 0 kg,干牛粪1 20 0 kg,饼肥5 0 kg,尿素 5 kg,轻质碳酸钙 20 kg,过 磷 酸钙 35 kg,石膏 30 kg,石灰粉 40 kg60 kg,调节 培养料 pH 值 至 7.5 8.0;b)配方2:干稻草1 60 0 kg,干鸡粪7 0 0 kg,饼肥7 0 kg,轻质碳酸钙 20 kg,石膏 30 kg,石灰 粉40 kg6 0 kg,调节培养料 pH 值 至 7.5 8.0;c)配方3:干稻 草2 2 0 0 kg,饼 肥2 0 0 kg,尿素 30 kg,轻质碳酸钙 20 kg,过 磷酸钙 30 kg,石膏50 kg,石灰 粉 40 kg 6 0 kg,调节培养 料 pH 值 至 7.5 8.0。A.4 原料预堆 将秸秆置于1 石灰水中浸泡30 mi n以 上,捞起来后堆成高1.5 m 2.0 m的堆 垛;或边堆秸秆边喷 石 灰水,直至堆成高1.5 m 2.0 m的堆垛。牛粪和饼肥分别碾碎过1 0目筛,加水 拌匀,堆高0.8 m 1.2 m,含水量掌握在以手抓成团、落地松散即可。将堆积好的原料分别盖上薄膜,秸秆草料预堆2 d 3 d,粪肥料预堆1 d 2 d。A.5 通风管道设置 A.5.1 通风管道应采用PV C管,外径12 0 cm,厚1 cm,长 600 cm;于管口 50 cm处向内 在管壁上均匀打孔,孔间距10 cm,孔直径2 cm;管道一 端封 闭,另 一 端连接功 率1.5 kw、流量1 00 m 3/h 200 m 3/h的轻便 离 心风机。A.5.2 通风管道布 设方向与料堆 纵向平行,位置为料 堆正中;沿 管道两边铺 砖块,高度 略高于管道,防止管道塌陷。DB 45/T 1 93 6 20 19 4 A.6 建堆 A.6.1 按照长6.0 m左 右、宽 2.0 m左右 的规 格 建堆,先铺 一 层厚 0.3 m左 右 预 湿 好的 稻 草,再铺 一 层厚约 0.05 m 的粪 肥;建堆 至第 3 4 层后,分 层均 匀地将 尿素 和 饼 肥等氮肥辅料 撒入 料堆中 间,直至 料堆 高 约 1.8 m。A.6.2 根据草料 干 湿情况,边 堆料 边 分 层 补水,建堆 完 成 后,料 堆 四周 以有 少量水 流 出 为宜。料堆 建 好 后,用 绒毯或 双 层薄膜覆盖。A.7 简易通风 建堆 或 翻堆 后第 2 天 进行 通风,每隔 3 h 5 h启 动 风机通风 3 mi n 5 mi n。A.8 翻堆发酵 A.8.1 建堆 后 应翻堆3次,间隔 分 别 5 d 6 d、3 d 4 d 和4 d 5 d。A.8.2 前 两 次翻堆 时,应根据 培养料 干湿 情况,补 足 水分,并 均 匀 加入 过 磷酸 钙、轻质 碳 酸钙 和 石膏粉;后两 次翻堆 还 应 均 匀 加入石灰粉;第 3次翻 堆 后,应 继续 堆制3 d。A.8.3 每 次 重 新建堆 时,应根据培养料 体 积的减少,适 当缩 小新堆的料堆 宽 度 至 1.6 m 1.8 m、高 度 至 1.2 m 1.5 m;第 3次翻堆 后,检查 发酵料性状 指 标,符合发酵质量要求 后立即投入 使用。A.9 发酵料性状要求 发酵料应为 暗褐色,无明显氨味 和 异味,有 弹 性 而 易 拉断、不 粘 手,pH 值 为7.5 8.0,水分 含 量 68 72,氮 含 量1.8 2.0,C/N为1 8:1 20:1。DB 45/T 1 93 6 20 19 5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简易机械翻堆发酵法 B.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长度小于1 0 cm 的短秆或 颗粒状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蘑菇培养料的一次性发酵。B.2 培养料配方 按栽培面积1 00 m 2 计算,培养料配方推荐如下:a)配方 1:按附 录 A 中 A.3 配方1的 规 定;b)配方2:玉米 芯 1 20 0 kg,干牛粪1 20 0 kg,豆饼粉 10 0 kg,尿素 10 kg,轻质 碳酸钙 20 kg,过磷酸钙 35 kg,石膏 30 kg,生石灰粉 50 kg6 0 kg;c)配方3:杏鲍 菇菌渣 1 50 0 kg,玉米芯 50 0 kg,干牛 粪5 0 0 kg,轻质碳酸钙 20 kg,过磷酸 钙 20 kg,石膏 30 kg。菌渣 应预先打散成颗粒状。B.3 培养料预堆 按附录A的规 定执行。B.4 建堆 按附录A的规 定执行。B.5 翻堆发酵 B.5.1 宜采用轻便型自走式翻料机翻堆,根据用电便利与否选择4 kw电动机或 8 匹柴油机动力。B.5.2 建堆6 d后进行 第1次翻堆,以后每隔4 d 5 d翻堆1 次,共需翻堆4 5次。B.5.3 第1、2次翻堆时,应根 据培养料干 湿情况,补 足水分,分 次均匀加入 过磷酸钙、轻质碳酸钙 和 石膏粉,并加入石灰粉使培养料pH 值调整为7.5 8.0。B.5.4 翻堆前应先人工将料堆稍微耙平,使料堆高度低于1.2 m,再使用小型翻料机进行翻拌。B.5.5 翻堆后应集拢四周的培养料,使料堆成型,调整料堆宽度约为1.5 m、高度约为1.2 m。B.5.6 第4次翻堆后,应检查发酵料性状指标,符合发酵质量要求后立即投入使用。B.6 发酵料性状要求 发酵料应为暗褐色,无明显氨味和异味,有弹性、不粘手,pH值为7.5 8.0,水分 含量68 72,氮含 量1.8 2.0,C/N 为18:1 20:1。C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双孢蘑菇栽培原料轻简化发酵技术规程 DB45/T 1936 2019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