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 20.20 B 05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20852019 桂北朝天椒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of pod pepper in northern of GuiLin 2019-12-25 发布 2020-01-3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45/T 2 08 5 20 19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 B/T 1.12 0 09给出的规 则起草。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宣贯监督。本标准起草单位:桂林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汤雪莲、高立波、管欢、伍永炎、李晓晖、廖红梅、刘广安、梁群、江发茂、蒙朝亿、蒋玉梅、唐学军、潘荣、于琴芝、陈忠林、蒋生发、李林超、韦荣敏、周六生、伍勇。DB 45/T 2 08 5 20 19 1 桂北朝天椒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桂北朝天椒生产技术的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采收及档案管理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桂北地区范围内的朝天椒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 32 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 1 67 15.3 瓜菜作物种 子 第 3部分:茄果类 NY/T 4 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 则 NY/T 5 01 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 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桂北朝天椒 p od p ep per i n no rt her n of G ui Lin 桂北的一个地方特色小果型红辣椒品种,该品种主茎直立,叶卵圆形互生,花瓣白色,株型高大较 紧凑,始花节位14 17 节。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顶内凹呈牛角形,朝天或斜向天生长,皮 光肉厚无褶皱,味辛辣,全生育期1 80 d1 90 d,适合制作泡椒、辣椒酱和干辣椒。4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 5 01 0的规定要求。5 生产技术 5.1 种子处理 5.1.1 种子质量 应符合GB 16 7 15.3的规定 要求。5.1.2 种子处理 5.1.2.1 晒种 DB 45/T 2 08 5 20 19 2 选择晴天晒种2 h 3 h,期 间每隔 30 m in翻动 1 次。5.1.2.2 温汤浸种 先将 种子 放入 30 3 5 温水中浸 泡15 mi n 3 0 mi n,然后放 入 50 5 5 热水中 15 mi n 2 0 mi n 并不 停搅动,捞 出 后 用 清水搓洗 干 净 种子 表面粘质,沥 干。5.1.2.3 药剂消毒 将温 汤 处 理 的种子 置 于75%百菌清 可 湿性粉剂 600 倍液 或7 0%甲基托布津 可 湿性粉剂 800 倍液浸 泡 15 mi n 2 0 mi n,然后 用0.3%高 锰酸钾溶 液浸 种30 m in捞 出 后 用 清水洗净 药 液,继续 用 清水浸 泡种子 8 h 1 2 h,每 5 h 8 h换 1 次水,捞 出 沥 干 备 用。5.1.2.4 催 芽 将处 理 好 的种子用 湿润 的 纱布 或 湿毛巾 包 好,盛 于 盘 内,置 于28 3 0 条件下 催芽,湿度 控 制 在 80%85%范围。催芽过程中每 天定期 查看 并用 温水清洗 1 2 次后甩 干种 子 表面水 分 继续催芽,有60%70%的种子 露 白 时即 可 待播。5.2 播种 5.2.1 播种时间 2 月 4 月上 旬。5.2.2 播种量 种植 66 7 m 2 大 田 用种 量 30 g 5 0 g。5.2.3 苗床准备与消毒 5.2.3.1 苗床准备 选择 背风 向 阳,土层 深厚 疏松,排灌 方 便,2 3 年未 种 过 茄 科 作物的 田块 作 为苗床。播 种 前 15 d,深 翻 20 cm 30 cm,整平 起 畦,畦面宽 10 0 cm 1 20 cm,畦 高2 0 cm,沟宽 40 cm。5.2.3.2 施肥 每 1 m 2 苗床 用0.2 5 kg复 合 肥(15:15:15)拌土混匀 整平,用1%硫酸铵水溶液均匀淋 1 次,再 用50%多菌灵 可 湿性粉剂 60 0 倍液 淋畦面,用 塑 料 薄膜密封 2 d 3 d,揭开薄膜松土,5 d 7 d 后 可 进行播 种。5.2.3.3 消毒 播 种 时覆盖 用的 营养土 可用50%多菌 灵 可 湿性粉剂 或50%甲基 托布津 可 湿性粉剂 8 g 10 g 与 细土 10 kg 1 5 kg 拌匀消毒,用 塑 料 薄膜密封 1 d 后待 用。5.2.4 播种育苗 播 种 时先将苗床浇透水,将 种子和 细沙泥混匀(籽沙比为 1:3 4),均匀撒播。播 种 后覆盖消毒好 的 细土,厚 度为 0.5 cm 1 cm,在苗床 上铺盖薄膜;待 20%3 0%子叶 拱土后 及 时揭膜,改用 塑 料 薄膜 小 拱棚覆盖。5.3 假植 DB 45/T 2 08 5 20 19 3 在幼苗23片真叶 时,进行假植或移栽至育 苗钵(穴盘),假 植 苗 株 行距为10 cm 10 cm 或8 cm 12 cm。5.4 苗期管理 5.4.1 水分管理 苗期水分需求少,假植前适当控制水分,假植后坚持见干见湿原则,适时浇水。5.4.2 定植前管理 定植前15 d,逐渐加大通风量和延长通风时间;定植前7 d,用0.2%复合 肥(1 5:15:15)水溶液均 匀 淋施1 次,并撤除塑料 拱棚;定植前 1 d,苗床浇透水并用70%甲 基托布津可 湿性粉剂700倍液喷淋1 次后待移栽。5.4.3 壮苗标准 苗粗壮,根系发达,叶色深绿,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叶龄79片真 叶,茎粗0.2 cm0.3 cm。5.5 大田移栽 5.5.1 选地整地 选择背风向阳、易排易灌、土壤肥沃疏松,23年未 种过非茄科作物的地块,移栽前深翻地块20 cm 30 cm,整平 起畦,畦面宽10 0 cm 120 cm,沟宽40 cm,畦高2 0 cm。5.5.2 基肥 符 合 NY/T 49 6 相关要求。每 667 m 2 用生物有机 肥 150 kg 2 0 0 kg 或 腐 熟农家 肥1 00 0 kg 1 50 0 kg、硫酸钾复合肥(17:17:1 7)6 0 kg75 kg、过磷酸 钙75 kg 1 00 kg,在畦中 央开深沟条施,随后混匀耙 平。5.5.3 移栽 选择晴天下午定植,每畦双行双株栽种,株距35 cm 4 0,行距 65 cm70,定 植 后浇足定根水。5.6 田间管理 5.6.1 查苗补苗 移栽后7 d 10 d及时检查 辣椒成活情况,缺株、死苗的要及时补栽。5.6.2 水分管理 定植后视天气情况浇缓苗水,雨季注意排涝,田间无积水;高温干旱或表土见白及时浇水;全生育 期水分管理以土壤湿润为度。5.6.3 施肥管理 5.6.3.1 返青肥 定植后5 d 7 d幼苗返青时,用0.2%复 合肥(15:15:15)水溶液 淋施1次。5.6.3.2 花蕾肥 DB 45/T 2 08 5 20 19 4 大 量现蕾时,用 2%复 合 肥(15:15:15)水溶液淋施 1 次。盛 花期 喷 0.2%硼 砂溶液 1 次;开 花 座 果期 喷 施 0.2%0.3%磷酸二氢钾 溶液 23 次,每 隔 10 d1 5 d 喷 1 次。5.6.3.3 壮果肥 盛 果期,每 66 7 m 2 追施 15 kg 2 0 k g硫酸 钾复 合肥(1 7:17:17);入秋初 期,每 66 7 m 2 用1 0 kg 1 5 kg 硫酸钾复 合肥(1 7:17:17)兑水追施 1 次,以后每 采 摘 12 批 果,用 5 kg 1 0 k g硫酸钾复 合肥(1 7:17:17)兑水追施 1 次。5.6.4 插杆与整枝 5.6.4.1 插杆 株高30 cm 35 cm 时,在距 离 主茎10 cm 处 用长10 0 cm 的 竹杆 或小 木棍插入土中 20 cm 深,再 用 绳 子 按“”形 将 主干 绑缚 于 竹杆 或小 木棍上。5.6.4.2 整 枝 摘除门 椒及其 以 下分 枝,及 时摘除 老叶、黄 叶及 病 叶。5.7 病虫害防治 5.7.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 主,综 合 防 治”的方 针。5.7.2 防治方法 5.7.2.1 农业防治 合理 轮 作,施足基 肥,每 23 年 与 非 茄 科 作物 轮 作1 次;深 翻 晒 田,精 细整 地,高 畦 高 栽,科 学合 理的 施 肥和 灌 溉;清 洁 田 园,及 时将摘除 的 病 叶、病 果、残 枝 和 拔 除 的 病 株 带 出地 块进行 无害 化 处 理。5.7.2.2 物理防治 采用 频振式杀 虫 灯诱杀趋 光 性 害 虫 夜蛾 类;用 粘虫黄 板诱杀蚜 虫、粉 虱 等;利 用大 棚、防虫 网 等 设 施隔离。5.7.2.3 生物防治 可选用 多粘 类 芽 孢 杆菌、苏云金 杆菌 等生物制 剂防 治 病虫 害或 在田间虫量 低 的 时 候释 放 异 色 瓢 虫 等 天 敌,控 制 蚜 虫 种群 数 量,兼 治 粉 虱。5.7.2.4 药剂防治 应符合GB/T 83 21的规定要求,不 得 使用 国 家 和地 方 明令禁 止 在 蔬 菜 上 使用的高 毒、高 残留 农药 及其 混 配 农药品种。在进行 化 学 防 治 时,应安全、合理用药,交替 使用不 同 类型的农药。严格 按 照 农药使 用 浓 度、使用方 式 和安全 间隔 期的要求使用。主要 病虫 害种类、防 治要 点、常 用药 剂 与用 法 见 附录A。DB 45/T 2 08 5 20 19 5 6 采收 6.1 采收标准 制泡椒用的在果实颜色由绿转酱红,果皮光亮且坚硬时采收;制辣椒干和制辣椒酱用的则待果实完 全红熟时采收。6.2 采收注意事项 选择晴天分批采收。采收过程应注意不要损伤枝、叶、花、果等。7 生产档案 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对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 法、用 量、始 停用日期;生产技术;病 虫 草害的发 生与防治等农事操作进行详细记录、整理和归档,生产档案由专人负责保管。DB 45/T 2 08 5 20 19 6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桂北朝天椒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 桂北朝天椒主要 病虫 害药 剂防 治方 法 见表 A.1。表A.1 桂北朝天椒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防治 标准 药剂名称 剂型 施用 方式 剂量 间隔期/d 猝倒病 霜霉噁霉灵 30%水剂 浸种 300400 倍 3 立枯病 噁霉灵 30%水剂 苗床 泼浇 2.5 mL/m 2 3.5 mL/m 2 10 多福 30%可湿性粉剂 拌土 每 667 m 2:10 g 15 g 5 井冈霉素 24%水剂 泼浇 每 667 m 2:0.4 mL0.6 mL 14 疫病 烯酰吗啉 50%水分散粒剂 喷雾 每 667 m 2:43 g 53 g 7 氟菌霜霉威 687.5 g/L 悬浮剂 喷雾 每 667 m 2:60 m L75 mL 3 炭疽病 咪鲜胺 45%乳油 喷雾 每 667 m 2:15 g 30 g 7 百菌清 75%可湿性粉剂 喷雾 每 667 m 2:150 g180 g 7 醚菌脂 250 g/L 悬浮剂 喷雾 每 667 m 2:32 m L48 mL 710 病毒病 宁南霉素 2%水剂 喷雾 每 667 m 2:300 mL417 mL 7 吗胍硫酸铜 20%水剂 喷雾 每 667 m 2:60 m L100 mL 710 氨基寡糖素 5%水剂 喷雾 每 667 m 2:35 m L50 mL 710 烯羟硫酸铜 6%可湿性粉剂 喷雾 每 667 m 2:20 g 40 g 710 蚜虫 虫害发 生初期 溴氰虫酰胺 10%悬浮剂 喷雾 每 667 m 2:30 m L40 mL 3 苦参碱 1.5%可溶液剂 喷雾 每 667 m 2:30 m L40 mL 10 氯虫高氯氟 14%微囊悬浮悬浮剂 喷雾 每 667 m 2:15 m L20 mL 5 茶黄螨 害螨发 生初期 联苯肼酯 43%悬浮剂 喷雾 每 667 m 2:20 m L30 mL 5 烟青虫 虫卵孵 化期 甲氨基阿维菌素 苯甲酸盐 3%微乳剂 喷雾 每 667 m 2:3 mL 7 mL 5 高效氯氰菊酯 4.5%乳油 喷雾 每 667 m 2:35 m L50 mL 7 疮痂病 氢氧化铜 46%水分散粒剂 喷雾 每 667 m 2:35 g 40 g 710 锰锌拌种灵 20%可湿性粉剂 喷雾 每 667 m 2:100 g150 g 15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桂北朝天椒生产技术规程 DB 45/T 2085 2019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