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桑栽培技术规程DB45/T 2186-2020.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食用桑栽培技术规程DB45/T 2186-20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食用桑栽培技术规程DB45/T 2186-20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食用桑栽培技术规程DB45/T 2186-202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食用桑栽培技术规程DB45/T 2186-202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食用桑栽培技术规程DB45/T 2186-202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 20.20 B 39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21862020 食用桑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ood mulberry cultivation 2020-10-29 发布 2020-11-3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45/T 2 18 6 20 20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 义.1 4 产地环境.1 5 栽培技术.1 6 采收.2 7 生产档案.3 附录 A(资料 性)部分果桑和叶用桑品种.4 附录 B(资料 性)防治病虫害使用的农药清单.6 DB 45/T 2 18 6 20 20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 B/T 1.12 0 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 准化文件的 结构和起草 规则的规 定 起草。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宣贯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本文件起草人:吴婧婧、梁贵秋、董桂清、陆春霞、周晓玲、石韡韬、潘志新、毛洪斌、田智得、肖潇、黄正勇、刘开莉、蒋玉莲、陈枝、沈蔚。DB 45/T 2 18 6 20 20 1 食用桑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食用桑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采收方式和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境内食用桑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 1 56 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 土壤污染环境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2 95 73 热带亚热带 桑树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GB 2 76 3 食 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 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LY/T 2 75 5 果桑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 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食用桑树 f oo d mu lb err y 以食用为主要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栽培管理,具有开发食用产品特性的桑树。4 产地环境 土壤符合GB 15 61 8规定。5 栽培技术 5.1 果桑栽培技术 5.1.1 品种选择 果桑品种选择参见附录A.1。5.1.2 栽植技术 按照LY/T 2 7 55规定执行。5.2 叶用桑栽培技术 DB 45/T 2 18 6 20 20 2 5.2.1 品种选择 选择耐剪伐、发芽率高、桑芽和桑叶产量高、持嫩性好、大小适中、适合加工、口感好的桑树品种(参见附录 A.2)。5.2.2 栽植管理 土地平整、栽植时间、种植规 格、树 型养 成、剪伐按照GB/T 29 57 3规定 执行。5.2.3 水肥管理 5.2.3.1 基肥 每 66 7 m 2 施有 机肥 1 00 0 kg 左右 作 基肥。5.2.3.2 春肥 春 肥 分 二次 施,第 一次在 3 月 中 旬,每 66 7 m 2 施 纯氮 8 kg 10 kg,P 2 O 5 6 kg 8 kg,K 2 O 6 kg 8 kg;第 二次在 4 月 中 旬,每 66 7 m 2 施 纯氮 6 kg 8 kg。5.2.3.3 夏肥 夏 伐 后 第 一次 施 夏肥,每 66 7 m 2 施 纯氮 10 kg 15 kg,P 2 O 5 8 kg 12 kg,K 2 O 8 kg 12 kg。5.2.3.4 追肥 每次 采 摘 桑芽和嫩叶 后,需追 施 一次肥 料,每 66 7 m 2 施 纯氮 8 kg 10 kg。5.2.3.5 灌水与排水 按照GB/T 2 9 57 3规定执行。5.3 病虫害防治 5.3.1 果桑病虫害防治 果桑的病虫害防治使用农药参见附录B.1。桑 果采 摘 时的农药残留量应符合GB 2 7 63的规定。5.3.2 叶用桑病虫害防治 叶用桑的病虫害防治使用农药参见附录B.1。减 少用药 次数,每次 采收桑叶 后交替轮换 用药,采收 前15 d停止 用 药,桑叶采收时的农药残留量应符合GB 2 76 3的 规定。6 采收 6.1 采收标准 6.1.1 桑果 按照LY/T 2 7 55规定执行。6.1.2 桑芽茶 采收 一 芽 一 叶和 一 芽 二 叶的桑芽和嫩叶。其中,春 季 可采 一 芽 二 叶,夏 秋 季 以采 一 芽 一 叶为主。DB 45/T 2 18 6 20 20 3 6.1.3 桑叶菜 采摘芽下第4 12片桑叶,去叶柄。桑叶应新鲜、无烂叶、无病虫叶、无黄叶、无霉变叶、无异味,不采过大或过小的叶。6.1.4 桑芽菜 采收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其中,春季可采一芽三叶,夏秋季以一芽二叶为主。6.1.5 桑叶粉 采摘芽下成 熟桑叶。叶 片应新鲜、无烂叶、无 病虫叶、无 黄叶、无霉 变叶、无异 味,不采过 大或 过小的叶。6.2 采收时间 6.2.1 桑果 按照LY/T 2 7 55规定执行。6.2.2 桑芽茶 春季采收三次。第一次,春季剪梢 发芽后,枝 条中下部的 桑芽长到一 芽二叶时采 收;第二次,到4 月上中旬,枝条中 上部的新梢,长到10 cm 15 cm时采收;第三次,当第二批萌发的新梢长到57 张 叶 时采收。夏秋季采收四次。第 一次,6 月中旬伐条 后,萌发的新梢长到40 cm 50 cm 时 采收;第二次,萌 发的新梢生长57张叶 片时采收;第三次,7 月 下旬伐条后,萌发的新梢长到40 cm 50 cm时采 收;第四 次,萌发的新梢生长5 7张叶片时采 收。6.2.3 桑叶茶 春季新梢枝条生长至140 cm15 0 cm后 采收,共采收三次。夏秋季采收四次。6月初采收一次,6 月 下旬伐条前采收一次,伐条后新梢枝条长至14 0 cm 15 0 cm 后再 采收两次。6.2.4 桑芽菜 桑芽菜与桑芽茶采收时间相同。6.2.5 桑叶粉 桑叶粉与桑叶茶采收时间相同。7 生产档案 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对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各环节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人力、物力投入 等进行详细记录。DB 45/T 2 18 6 20 20 4 附 录 A(资料性)部分果桑和叶用桑品种 表 A.1 给 出部 分果桑品种,表 A.2 给 出 部分叶用桑品种。表A.1 部分果桑品种 品种 来源 特点 粤椹大 10 广东省蚕业研究所育成的桑树品种 该品种为三倍体果用桑树品种。发芽早,属早生品种。树形稍开展,枝条细长而直,发条数多,皮青灰色至淡褐色,节间直。冬芽为三角形,淡棕色,尖离,副芽大而少。叶呈心脏形,叶形较大。坐果率 9296,果 形为圆筒形,长径 2.5 cm6.5 cm,横径 1.0 cm2.0 cm;黑紫色,汁多无籽。糖度 9.014.0。5 月上中旬 开始成熟,成熟期 30 d。左右。每 667 m 2 产桑 椹 1 000 kg 1 500 kg。46C019 台湾引进的桑树品种 该品种树势强健,生长旺盛,主枝短粗,多层侧枝,枝 条细短,结果枝发达,产量高。皮灰棕褐色、皮孔粗大且密、冬芽肥大、呈椭圆形、黄褐色。叶片小、略 厚、有光泽。桑椹大而匀,紫褐色、果型整齐、口感好。可溶性固形物 9.214.5,pH 值 3.74.4,出汁率 7278。当年栽植当年结果,盛果期每 667 m 2 产桑果2 0003 000 kg,自然条件下,一般结果两次。72C002 台湾引进的桑树品种 该品种树势强健,生长旺盛,主枝短粗,多层侧枝,枝条细短,结果枝发达,产量高。皮灰棕褐色,冬芽肥大,黄褐色,叶形小,桑果大而匀,呈紫褐色,果型整齐,口感好,成熟齐。发芽率 98,平均单果重 4.5 g,果纵 径 2.5 cm3 c m。果横径 1.5 cm2 cm。糖 度 11.9。5 月下旬盛熟。成熟期 30 d 左 右。每 667 m 2 产桑果3 000 3 500 kg 左右。自然条件下,一年结果两次。白珍珠 韩国引进的桑树品种 该品种枝条长而直,叶片较小,花芽率高,果实乳白色,果长 3.0 cm3.5 cm,果横径 1 cm1.5 cm,长筒形,单 果重4 g8 g,果汁多,甜味浓,含糖量高,成熟期 30 d 左右,每 667 m 2 产桑果1 600 k g 左右。日本甜椹 日本引进的桑树品种 该品种枝条粗长而直,弱枝极少,生长旺盛。坐果率高,单芽果数 68 个,果纵径 3.0 cm3.5 cm,果横径 1 cm 1.5 cm,单 果重 4 g7 g,紫黑色,有籽,成熟期 2 8 d左右,每 667 m 2 产桑果1 500 k g 左右。DB 45/T 2 18 6 20 20 5 表A.2 部分叶用桑品种 品种 来源 特点 桂桑优 12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育成的桑树品种 该品种(组合)群体整齐、生长旺、长叶 快;壮枝多、节间密;发芽 早、落叶晚;抗旱力较强;再生能力强,一年可多次剪 伐;叶片较大、叶肉较厚,叶色浓绿;适合采片叶,也 适合割枝叶省 力化养蚕。是 目前两广省区产量最高的品种。全年片叶,每 667 m 2 产桑 叶 3 000 kg左右;全年条桑收获一年可割 5 造6 造枝叶。其适应 性较强,最适宜区域为广西、广东等亚热带地区。桂桑优 62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育成的桑树品种 该品种(组合)群体整齐、有效枝条数较多、生长势旺、节间较密;春 发芽较早、落 叶休眠较晚;较耐高温、较抗花叶病;耐 剪伐、再生能 力强;叶片大、叶肉厚,采片叶较省工,综 合 经济性 状 优 良。适合采 片叶,也适合条桑收获(即 割枝叶)养蚕。其产量高,桑叶产量达到 超高产品种指标 667 m 2 产量 4 000 kg 左右。桑特优 2 号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育成的桑树品种三倍体 杂交组合 该品种(组合)具有发芽早,发芽能力较强,群体整齐,生长旺盛,节 间密,叶片大,叶肉厚,产 叶量高,叶 质 较好等优良 特 性。热带、亚 热带水 肥条件 较好的地区均可推广种植。农桑1 4号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选育成的桑树 品种 该品种树形直立,树 冠紧凑,发条数多,枝条粗直而长,无侧枝,皮 色 灰褐色,节 距 3.5 cm 3.7 c m,皮孔小而多,冬芽正 三 角形,紧贴枝 条,棕褐色,副芽大而多,叶心脏形,墨 绿色,叶肉厚。该品种属早 生中熟品种,发芽期 2 月中旬末,成熟期 4 月下旬末,秋叶封顶迟、硬化迟。每 667 m 2 年产叶量 3 200 kg 左右。强桑 1 号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选育成的桑树 品种 该品种树形高 大紧凑,枝条 粗长;发条数 中等,长势旺盛,皮色青绿;冬芽长三角 形,深 褐色,贴 生 或 稍离;成熟叶深 绿色、长心形,叶 形大而叶肉厚,叶面 光 滑,光泽强,成年 树偶 有 雌 花。中生中熟,春 期发芽比对照早7 d 左右,下部黄落叶少,秋叶硬化明显比对照迟,适应性较强。DB 45/T 2 18 6 20 20 6 附 录 B(资料性)防治病虫害使用的农药清单 表 B.1 给 出 果桑和叶用桑防治病虫害的农药清单。表B.1 果桑和叶用桑防治病虫害的农药清单 分类 病 虫害名称 药剂与 浓度(用量)使 用 方法 双翅 目 桑 瘿蚊 5 喹硫磷颗粒剂(每 667 m 2 120 g150 g 有效成 分)拌 细 土 40 kg50 kg,均匀 撒 至桑 园 地 表后淋湿 地 表 80 敌敌畏 乳 油 1 000 倍 液 40 辛硫磷 乳 油 1 500 倍 液 每 代卵 盛 孵 期,喷嫩梢 芽叶 缨翅 目 桑 蓟马 80 敌敌畏 乳 油 1 000 倍 液 在若虫 盛 孵 期前 1 d2 d 常规喷雾 同翅 目 桑 虱 20亚 胺硫磷 乳 油 1 000 倍 液 常规喷雾 桑 粉虱 桑白 蚧 20亚 胺硫磷 乳 油 1 000 倍 液 常规喷雾 机油 乳 剂 40 倍 液(夏 伐前 后)涂干 鳞翅 目 毛虫类 60 双 效 磷 乳 油 1 500 倍 液 90 敌百虫晶 体1 500 倍 液 80 敌敌畏 乳 油 1 000 倍 液 20亚 胺硫磷 乳 油 1 000 倍 液 40 辛硫磷 乳 油 1 500 倍 液 常规喷雾 野 蚕 桑 螟 桑 蟥 刺蛾类 桑 尺蠖 艾 枝 尺蠖 斜纹夜蛾 桑 蛀虫 50 杀螟硫磷 乳 油 50 倍 液 涂干 鞘翅 目 天牛类 50 杀螟硫磷 乳 油 50 倍 液 50 稻丰散 乳 油 200 倍 液 涂干 象虫类 50 杀螟硫磷 乳 油 1 000 倍 液 80 敌敌畏 乳 油 1 000 倍 液 60 双 效 磷 乳 油 1 500 倍 液 常规喷雾 桑 梢 小 蠹 叶 甲类 金龟子类 半翅 目 绿 盲蝽 80 敌敌畏 乳 油 1 000 倍 液 60 敌马 乳 油 1 500 倍 液 常规喷雾 DB 45/T 2 18 6 20 20 7 表 B.1 果桑和叶用桑防治病虫害的农药清单(续)分类 病 虫害名称 药剂与浓度(用量)使用方法 蜱螨目 螨类 73克螨特乳油 3 000 倍液 5尼索朗乳剂 2 000 倍液 15哒螨酮乳油 1 500 倍液 常规喷雾 植原体 桑黄化型萎缩病 土霉素 2 000g/L 土霉素 200g/L500g/L 四环素 2 000g/L 浸苗根 3 h 连续喷雾树体 2 次3 次 浸苗根 3 h 桑萎缩型萎缩病 病毒 桑花叶病型萎缩病 硫脲嘧啶 100 单位。(1g 硫脲嘧啶粉溶于 40 mL氨 水 中。兑水 10 kg)春季或夏伐后桑芽萌发刚刚呈现病症时喷 1 次;隔 10 d再 喷 1次 细菌 桑疫病 波尔多液 0.50.8 农用链霉素 100 单位 在苗地发现病苗,拔除烧毁后喷布苗地 铜铵液 0.1(50 g 硫酸铜+450 mL 氨水+50 kg 水)农用链霉素 100 单位 病害发生初期及时喷药,隔 1 周再喷雾,连续 1 次2 次 桑青枯病 福尔马林 24 有效氯制剂 0.1 土壤消毒,淋湿至湿润 真菌 桑里白粉病 石硫合剂波美 45 50硫磺胶悬剂 500 倍液 冬季喷树干、枝条 40多硫胶悬剂 800 倍液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 5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 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 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70甲基托布津 1 000 倍液 发病初期隔 10 d15 d 左右再喷雾 1次。连喷 2次。桑褐斑病 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900 倍液 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 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 发现 2030叶片上有 2 个3 个芝麻粒大小斑点 时喷雾。隔 10 d15 d 喷 1次,防治 2次 至3次 波尔多液 0.60.7 秋蚕结束后全面喷雾桑园 1 次2 次 波美 45石灰硫磺合剂 春 季桑树发芽前全面喷枝干 1 次2 次 DB 45/T 2 18 6 20 20 8 表 B.1 果桑和叶用桑防治病虫害的农药清单(续)分类 病 虫害名称 药剂与 浓度(用量)使 用 方法 真菌 桑 赤锈 病 25三 唑酮 可 湿 性 粉剂 1 000 倍 液 40 拌 种 灵 可 湿 性 粉剂 300 倍 液 45 代森铵水剂 1 000 倍 液 于 开始发 现 期,喷雾新梢,隔 1 周 1次 桑芽 枯 病 波美 4 5 石 灰 硫磺 合 剂 喷雾 树 干 桑 菌核 病 70 甲基托布津 1 000 倍 液 50多 菌灵 500 倍 液 50 乙基托布津 800 倍 液 开花期 喷 用,隔 1 周喷 1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食用桑栽培技术规程 DB 45/T 2186 20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