铈镨钕氧化物技术要求DB45/T 2147-2020.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铈镨钕氧化物技术要求DB45/T 2147-20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铈镨钕氧化物技术要求DB45/T 2147-20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铈镨钕氧化物技术要求DB45/T 2147-202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铈镨钕氧化物技术要求DB45/T 2147-202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铈镨钕氧化物技术要求DB45/T 2147-202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77.1 20.99 H 65 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21472020 铈镨钕氧化物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eriu m-praseodymium-n eodymium oxides 2020-10-12 发布 2020-11-2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45/T 2 14 7 2 0 20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要求.2 4 试验方法.3 5 检验规则.3 6 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4 附录 A(规范 性)产品中的氧化铈、氧化镨、氧化钕、氧化镧、氧化钐、氧化铕、氧化钆、氧化铽、氧化镝、氧化钬、氧化铒、氧化铥、氧化镱、氧化镥、氧化钇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 射光谱法.5 DB 45/T 2 14 7 2 0 20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 B/T 1.12 0 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 准化文件的 结构和起草 规则的规 定 起草。本文件由贺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宣贯。本文件起草单位:中稀(广西)金源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贺州市金利新材料有限公司、贺州市市 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朝扬、陈建彬、利天军、黄伟超、甘家毅、杜爱光、黄粟、陈 东雯、卢阶 主、唐桂新、邱波、李莉华、陈妙送、叶春燕、吴冬兰、黄伟兰、冉俊铭、黎翻、曾阳庆、肖传虎、龙植枝。DB 45/T 2 14 7 2 0 20 1 镨钕氧化物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铈镨钕氧化物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本文件适用于化学法制得的铈镨钕氧化物,供制稀土永磁材料等用途。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T 6 68 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 17 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 26 90.1 稀土金属及 其氧化物中 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 法 第1部分:碳、硫量 的测定 高 频-红外吸收 法 GB/T 1 26 90.2 稀土金属及 其氧化物中 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 法 第2部分:稀土氧化 物中 灼减量 的测定 重 量法 GB/T 1 26 90.3 稀土金属及 其氧化物中 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 法 第3部分:稀土氧化 物中水分量 的测定 重 量法 GB/T 1 26 90.4 稀土金属及 其氧化物中 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 法 第4部分:氧、氮量 的测定 脉 冲-红外吸收 法 脉冲-热 导法 GB/T 1 26 90.5 稀土金属及 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 5部分:钴、锰、铅、镍、铜、锌、铝、铬、镁、镉、钒、铁量的测定 GB/T 12 69 0.6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 中非稀土杂 质化学分析 方法 第6部分:铁量的 测定 硫氰酸 钾、1,10-二 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GB/T 12 69 0.7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 中非稀土杂 质化学分析 方法 第7部分:硅量的 测定 钼蓝分 光光度法 GB/T 12 69 0.8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 中非稀土杂 质化学分析 方法 第8部分:钠量的 测定 火焰原 子吸收光谱法 GB/T 12 69 0.9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 中非稀土杂 质化学分析 方法 第9部分:氯量的 测定 硝酸银 比浊法 GB/T 12 69 0.10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 物中非稀土 杂质化学分 析方法 第10部分:磷量 的测定 钼蓝 分光光度法 GB/T 12 69 0.11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 物中非稀土 杂质化学分 析方法 第11部分:镁 量 的测定 火焰 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 26 90.12 稀土金属及 其氧化物中 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 法 第12部 分:钍量的 测定 偶氮胂II I分光光 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DB 45/T 2 14 7 2 0 20 2 GB/T 12 69 0.1 3 稀土金属 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 13 部分:钼、钨 量的测定 电 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T 1 26 90.14 稀土金属及 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 14部分:钛 量的测定 GB/T 1 26 90.15 稀土金属及 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 15部分:钙 量的测定 GB/T 1 26 90.16 稀土金属及 其氧化物中 非稀土杂质 化学分析方 法 第16部分:氟 量的 测定 离 子 选择 性电极法 GB/T 1 26 90.17 稀土金属及 其氧化物中 非稀土杂质 化学分析方 法 第17部分:稀土金 属中 铌、钽 量的测定 GB/T 1 26 90.18 稀土金 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 1 8部分:锆 量 的测定 GB/T 1 26 90.19 稀土金属及 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 化学分析方法 第 19部分:砷、汞 量的测定 GB/T 1 28 05 实验室 玻璃 仪器 滴 定管 GB/T 1 28 06 实验室 玻璃 仪器 单标 线 容量 瓶 GB/T 1 28 08 实验室 玻璃 仪器 单标 线吸 量管 GB/T 1 46 35 稀土金属及 其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 稀土 总 量的 测定 GB 3 91 76 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3 要求 3.1 化学成分 铈镨钕氧化物的化学成分应 符 合表1 的规定。如需 方对产品有 特殊 要求,供 需双 方可 另行协商。表1 产品牌号及化学成分 产品 牌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REO 不小 于 CeO 2/REO Pr 6 O 11/REO Nd 2 O 3/REO 稀土 杂质/REO 非稀土杂质 灼 减 量 Fe 2 O 3 SiO 2 CaO Al 2 O 3 C l-S O 4 2-不大于(CeP rN d)x O y-68 Nd 99 10.0 1.0 22.0 2.0 68.0 2.0 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0(CeP rN d)x O y-60 Nd 99 20.0 2.0 20.0 2.0 60.0 2.0 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CeP rN d)x O y-53 Nd 99 30.0 2.0 17.0 2.0 53.0 2.0 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CeP rN d)x O y-45 Nd 99 40.0 2.0 15.0 2.0 45.0 2.0 1.0 0.05 0.05 0.05 0.05 0.05 0.05(CeP rN d)x O y-50 Ce 99 50.0 2.0 12.0 2.0 38.0 2.0 1.0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注:表中所有化学成分检测均为去除灼减后测定。3.2 外观 3.2.1 产品 为棕灰色粉末。DB 45/T 2 14 7 2 0 20 3 3.2.2 产品表面洁净、无目视可见夹杂物。4 试验方法 4.1 制样 每 件(袋)取样量不少 于1 0 0 g,将 试 样充分 混匀后,以四 分法迅速缩 分 至 所 需 量,装 入 试 样袋密封。4.2 化学成分 4.2.1 产品中稀土氧化物总量(R EO)的分析 方法按 GB/T 14 63 5 的规定 进行。4.2.2 产品中的氧化铈、氧化镨、氧化钕、氧化镧、氧化钐、氧化铕、氧化钆、氧化铽、氧化镝、氧 化钬、氧化铒、氧化铥、氧化镱、氧化镥、氧化钇含量的分析方法按附录 A 的规 定进行。4.2.3 产品中非稀土杂质含量及灼减含量的分析方法按 GB/T 1 26 9 0.1 GB/T 12 69 0.19 的 规定 进行。4.2.4 产品中灼减含量的分析方法按 GB/T 12 69 0.2 的规 定 进行。4.3 数值修约 按 G B/T 81 70 的 规 定 执行。4.4 外观 用目视法检查。5 检验规则 5.1 检查与验收 5.1.1 产品由供方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规定,并填写产品质量证明书。5.1.2 需方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符,可在收到产品之 日起 2 个月 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可 委托双方认可的单位进行,并 与 需方共 同取样。5.2 组批 产品应成批次检验,每批次应由同一牌号的产品组成。5.3 检验项目 每批次产品应进行化学成分和外观检验。5.4 取样 取样数量按表2规定进行。DB 45/T 2 14 7 2 0 20 4 表2 取样数量 件(袋)数 15 649 50100 100 取样件(袋)数 件(袋)数的100 5 件(袋)数的10,只进不舍取整数 件(袋)数的平方根,只进不舍取整数 5.5 判定 5.5.1 化学成分分析结 果 不 符 合本标准规定 时,则 从 该 批次 产品中 取双倍 试 样 对不合格 项目进行复 验,如仍 有 一项 不合格,则该 批次 产品 为 不合格。5.5.2 外观 检验结 果 不 符 合本标准规定 时,直接 判定该 批次 产品不合格。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按GB 391 76 的规定 执行。DB 45/T 2 14 7 2 0 20 5 附 录 A(规范性)产品中的氧化铈、氧化镨、氧化钕、氧化镧、氧化钐、氧化铕、氧化钆、氧化铽、氧化镝、氧化钬、氧化铒、氧化铥、氧化镱、氧化镥、氧化钇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A.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铈镨钕氧化物中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铈镨钕氧化物中氧化铈、氧化镨、氧化钕稀土分量、氧化镧、氧化钐、氧化铕、氧化 钆、氧化铽、氧化镝、氧化钬、氧化铒、氧化铥、氧化镱、氧化镥、氧化钇量的测定。测定各元素的范围分别见表A.1。表 A.1 测定范围表 A.2 总则 所用仪器均应在检定周期内,其性能应达到检定要求的技术参数指标;普通实验室仪器,包 括 滴定 管、单标线容量瓶、单标线吸量管,应分别符合GB/T 1 28 0 5、G B/T 12 8 06和 GB/T 1 2 80 8的规定。A.3 测定方法 A.3.1 原理 试样以盐酸溶解,在稀酸介质中以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进行测定。由工作曲线计算各元素含 量。A.3.2 试剂与材料 A.3.2.1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以上试剂,实验用水符合GB/T 66 82规定 的 二级水要 求。A.3.2.2 盐酸(1+1)。A.3.2.3 硝酸(1+1)。A.3.2.4 过氧化氢(3 0)。A.3.2.5 氧 化 镨 标准贮 存 溶液:称取 0.250 0 g经 950 灼 烧1 h 的 氧化镨(R EO9 9.5,Pr 6 O 11/REO 9 9.99)于10 0 mL烧杯中,加入10 mL盐 酸(A.3.2.2),低温加 热溶解完全,取下冷却后移入25 0 mL容量 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 mL 含1 mg 氧化镨。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浓度为 1.00 0 mg/mL 的氧化镨标准溶液。稀土氧化物 测定范围()氧化镨 10.030.0 氧化钕 30.075.0 氧化铈 5.060.0 氧化镧、氧化钐、氧化铕、氧化钆、氧化铽、氧化镝、氧 化钬、氧化铒、氧化铥、氧化镱、氧化镥、氧化钇 0.010.20 DB 45/T 2 14 7 2 0 20 6 A.3.2.6 氧化钕标准贮存 溶液:称取 1.00 0 0 g经 95 0 灼烧 1 h 的氧化钕(REO 99.5,N d 2 O 3/RE O 99.99)于 10 0 mL烧杯 中,加入 10 mL盐 酸(A.3.2.2),低温加热 溶解完全,取 下 冷却后移入 10 0 mL 容量 瓶 中,以 水稀 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 1 mL 含1 0 mg 氧化钕。或经 国 家 认 证并 授予 标准物质证书的 浓度为 10.0 0 mg/mL 的氧化钕标准 溶液。A.3.2.7 氧化铈标准贮存 溶液:称取 1.00 0 0 g经 95 0 灼烧 1 h 的氧化铈(REO 99.5,D y 2 O 3/RE O 99.99)于 10 0 mL 烧杯 中,加入 20 mL 硝酸(A.3.2.3),5 mL 过氧 化 氢(3 0)低温加热 溶解完全,取 下 冷却后移入 10 0 mL 容量 瓶 中,以 水稀 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 1 mL 含1 0 mg 氧化铈。或经 国 家 认 证并 授予 标准物质证书的 浓度为 10.0 0 mg/mL 的 氧化铈标准 溶液。A.3.2.7.1 氧化铈标准 溶液(浓度为 1.00 0 mg/mL):移取 氧 化铈标准贮存 溶液(A.3.2.7)1 0 mL至 100 mL 容量 瓶 中,再加入 10 m L硝酸(A.3.2.3),以 水 定容,摇匀。A.3.2.8 氧化镧、氧 化钐、氧化 铕、氧化钆、氧化铽、氧化镝、氧 化钬、氧化 铒、氧化铥、氧化镱、氧化镥、氧化钇的单 独 标准贮存 溶液:经国 家 认 证并 授予 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 溶液,浓度 1 000 ug/mL。A.3.2.9 混合标准溶液(浓度均为1 00 ug/m L)A.3.2.9.1 氧化镧、氧化钐、氧化铕、氧化钆、氧化铽、氧化镝 混 合标准 溶液(浓度均为 10 0 ug/mL):分 别移取 标准贮存 溶液(A.3.2.8氧 化镧、氧化钐、氧化铕、氧化钆、氧化铽、氧化镝)各 10 mL 至 100 mL 容量 瓶 中,再加入 10 m L盐酸(A.3.2.2),以 水 定容,摇匀。A.3.2.9.2 氧化钬、氧化铒、氧化铥、氧化镱、氧化镥、氧化钇 混 合标准 溶液(浓度均为 10 0 ug/mL):分 别移取 标准贮存 溶液(A.3.2.8氧 化钬、氧化铒、氧化铥、氧化镱、氧化镥、氧化钇)各 10 mL至 10 0 mL容量 瓶 中,再加入 10 mL 盐酸(A.3.2.3),以 水 定容,摇匀。A.3.2.1 0 混合标准溶液(浓度均为1 0 ug/m L)A.3.2.10.1 氧化镧、氧化钐、氧化铕、氧化钆、氧化铽、氧化镝 混 合标准 溶液(浓度均为 10 ug/mL):移取混 合标 准 溶液(A.3.2.9.1)10 mL 至 100 mL 容量 瓶 中,再加入 10 mL 盐酸(A.3.2.2),以 水定容,摇匀。A.3.2.10.2 氧化钬、氧化铒、氧化铥、氧化镱、氧化镥、氧化钇 混 合标准 溶液(浓度均为 10 ug/mL):移取混 合标 准 溶液(A.3.2.9.2)10 mL 至 100 mL 容量 瓶 中,再加入 10 mL 盐酸(A.3.2.2),以 水定容,摇匀。A.3.2.11 氩气(9 9.9 9)。A.3.3 仪器及工作条件 仪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 仪,分 辨率 0.00 6 nm(20 0 nm 处)。A.3.4 试样 铈镨钕氧化物 将 试 样研磨后,在干燥箱 内于10 5 烘 1 h,并 置 于 干燥器 内 冷却至 室 温备 用。A.3.5 氧化铈、氧化镨、氧化钕分量的测定(以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进行测定。用归一的方法得出各氧化物含量)A.3.5.1 分析步骤 A.3.5.1.1 试料 称取 1.00 0 g 试 样(A.3.4),精确到 0.00 0 2 g。DB 45/T 2 14 7 2 0 20 7 A.3.5.1.2 测定数量 称取两份试料(A.3.5.1.1)进行平 行测定,取其平均值。A.3.5.1.3 分析试液的制备 将 试 料(A.3.5.1.1)置 于 150 m L烧杯中,加 10 mL 水,2 0 m L硝酸(A.3.2.3),低温 加 热至溶解完全,取下冷却后移入10 0 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分取10 m L溶液于1 00 mL 容量瓶中,加入5 m L硝酸(A.3.2.3),以 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待测。A.3.5.2 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在3个10 0 mL 容量瓶中,分别加入氧化镨标准溶液(A.3.2.5)10.0 0 mL、20.0 0 mL、30.00 mL,氧 化 标准贮存溶液(A.3.2.6)3.0 0 mL、7.50 mL、4.50 mL以及氧化 铈标准溶液(A.3.2.7)6.00 mL、5.00 mL(A.3.2.7.1)、2.50 mL,配制成工作曲线系列。工作曲线浓度见表 A.2。表A.2 标准系列溶液/()A.3.5.3 测定 A.3.5.3.1 推荐分析线见表A.3。表A.3 分析线波长的选择 A.3.5.3.2 将分析试液(A.3.5.1.3)与标准 系列溶液(A.3.5.2)同时进行 测定。对应各氧化物浓度,绘制工作曲线,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不小于0.99 9。A.3.5.4 分析结果的计算 计算结果以质量分数 W计,数值以百 分含量()表示,按式(A.1)计算。氧化 物 配分量 W=()()100 j i.(A.1)式中:(i)-待 测稀土元素 的氧化物量;(j)-各 稀土元素 氧化物量之和。氧化物 Ce O 2 Pr 6 O 11 Nd 2 O 3 标准 1 60 10 30 标准 2 5 20 75 标准 3 25 30 45 氧化物 Ce O 2 Pr 6 O 11 Nd 2 O 3 波长/nm 413.765 410.075 445.157 DB 45/T 2 14 7 2 0 20 8 A.3.6 氧化 镧、氧化钐、氧化铕、氧化钆、氧 化铽、氧化 镝、氧化钬、氧化铒、氧化铥、氧 化镱、氧化镥、氧化钇含量的测定 A.3.6.1 分析试液的制备 分析试 液(A.3.5.1.3)。A.3.6.2 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 按 表 A.4 的 浓度 要求 加入 适量的 各 氧化物标准 溶液(A.3.2.5 A.3.2.1 0)于 4 个 100 mL 容量 瓶 中,并 加 5 mL 硝 酸(A.3.2.3),以 水稀 释至刻度,摇匀。氧化铈、氧化镨、氧化钕 基 体 浓度 尽 量与 样 品 一 致,制 得标准 系 列 溶液。表 A.4 混合标准溶液/(ug/m L)A.3.6.3 测定 A.3.6.3.1 推荐 分析 线见 表A.5。表 A.5 推荐分析线 标液 标号 氧 化 镧 氧 化 钐 氧 化 铕 氧 化 钆 氧 化 铽 氧 化 镝 氧 化 钬 氧 化 铒 氧 化 铥 氧 化 镱 氧 化 镥 氧 化 钇 基体 合计 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按被测样品的 氧化铈、氧化 镨、氧化钕含 量 配制 1 000 2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1 000 3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1 000 4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 000 元素 分析线/nm La 333.749 Ce 442.434 Pr 272.778,412.970 Nd 310.051 Sm 350.917,332.440 Eu 345.600,353.171 Gd 341.646 Tb 337.275,369.265 Tm 313.126,384.802 Yb 328.937,369.420 DB 45/T 2 14 7 2 0 20 9 表 A.5 推荐分析线(续)A.3.6.3.2 将分析试液(A.3.6.1)与标准 系列溶液(A.3.6.2)同时进 行氩等离子体光谱测定。对应各元 素浓度,绘制工作曲线,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不小于 0.9 99。A.3.6.4 结果计算 计算结果以质量分数 W计,数值以百分含量()表示,按式(A.2)计算。W=100 m 10 V C 6.(A.2)式中:W-被测氧 化物的质量分数,单位为;C自工作 曲线上查得被测氧化物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L);V试液总 体积,单位为毫升(mL);m试料的 质量,单位为克(g)。A.3.7 允许差 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 A.6 所 列允许差。表 A.6 允许差 元素 分析线/nm Lu 261.542 Y 371.029 元素 含量范围()允许差()氧化镨 10.030.0 0.40 氧化钕 30.075.0 0.50 氧化铈 5.060.0 0.50 氧化镧、氧化钐、氧化铕、氧化钆、氧化铽、氧化镝、氧化钬、氧化铒、氧化铥、氧化镱、氧化 镥、氧化钇 0.010.20 15(相对误差)_ _ _ _ _ _ _ _ _ _ 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铈镨钕氧化物技术要求 DB 45/T 2147 20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