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 C S 6 5.0 2 0.2 0C C S B 2 2DB42湖 北 省 地 方 标 准D B 4 2/T 1 5 7 4 2 0 2 0虾 稻 共 作 模 式 下 稻 田 养 分 管 理 及 水 稻 主 要病 虫 害 防 治 技 术 规 程T e c h n i c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n u t r i e n t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c o n t r o l o f m a i n d i s e a s e sa n d i n s e c t p e s t s i n r i c e f i e l d u n d e r t h e m o d e o f r i c e-c r a y f i s h s y s t e m2 0 2 0-0 9-2 2 发 布 2 0 2 0 1 1-2 2 实 施湖 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4 2/T X X X X X X X X X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养 分 管 理 原 则.25 肥 料 质 量 要 求.26 肥 料 用 量.27 施 肥 方 法.38 水 稻 主 要 病 虫 害 种 类 与 发 生 条 件.39 水 稻 主 要 病 虫 害 综 合 防 控 技 术.3附 录 A(资 料 性 附 录)虾 稻 共 作 不 同 年 限 水 稻 氮、磷、钾 施 用 量.5附 录 B(资 料 性 附 录)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水 稻 主 要 病 害 发 生 条 件.7附 录 C(资 料 性 附 录)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水 稻 主 要 虫 害 发 生 条 件.8附 录 D(资 料 性 附 录)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水 稻 主 要 病 害 药 剂 防 治 措 施.9附 录 E(资 料 性 附 录)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水 稻 主 要 虫 害 药 剂 防 治 措 施.1 0D B 4 2/T X X X X X X X X XI 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给 出 的 规则 起 草。本 文 件 由 湖 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植 保 土 肥 研 究 所 提 出。本 文 件 由 湖 北 省 农 业 农 村 厅 归 口 管 理。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湖 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植 保 土 肥 研 究 所、湖 北 省 生 物 农 药 工 程 研 究 中 心、湖 北 省 农 业科 学 院 粮 食 作 物 研 究 所、湖 北 省 耕 地 质 量 与 肥 料 工 作 总 站、潜 江 市 农 业 农 村 局、潜 江 市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心。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夏 贤 格、彭 成 林、姚 经 武、袁 家 富、杨 利、游 艾 青、曹 春 霞、戴 志 刚、佀 国 涵、胡 洪 涛、赵 书 军、程 建 平、贾 平 安、徐 祥 玉、余 礼 涛、张 志 毅、汪 本 福、张 枝 盛、李 金 华、张 再 起、黄大 野、郑 娇 莉。本 文 件 实 施 应 用 中 的 疑 问,可 咨 询 湖 北 省 农 业 农 村 厅,联 系 电 话:0 2 7-8 7 6 6 5 8 2 1,邮 箱:h b s n a b 1 2 6.c o m;湖 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植 保 土 肥 研 究 所,联 系 电 话:0 2 7-8 8 4 3 0 5 5 1,邮 箱:h b z t s 1 2 6.c o m。对 本 文 件 的 有 关 修 改 意 见 建 议 请 反 馈 至 湖 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植 保 土 肥 研 究 所,联 系 电 话:0 2 7-8 8 4 3 0 5 6 5,邮 箱:c h l p e n g 1 6 3.c o m。D B 4 2/T X X X X X X X X X1虾 稻 共 作 模 式 下 稻 田 养 分 管 理 及 水 稻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虾 稻 共 作 模 式 下 稻 田 养 分 管 理 和 水 稻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 技 术 规 范,包 括 原 则、使 用 的 肥料 类 型、肥 料 用 量 和 使 用 方 法、水 稻 不 同 生 育 期 主 要 病 虫 害 种 类 与 发 生 条 件 及 防 治 技 术 等。本 文 件 适 用 于 湖 北 省 虾 稻 共 作 模 式 下 的 稻 田 养 分 管 理 和 水 稻 主 要 病 虫 害 的 防 治,长 江 中 下 游 地 区 虾稻 共 作 模 式 稻 田 养 分 管 理 和 水 稻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 可 参 考 使 用。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对 于 本 文 件 的 应 用 是 必 不 可 少 的。凡 是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所 注 日 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 文 件。G B/T 8 3 2 1.8 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八)G B/T 8 3 2 1.9 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九)G B/T 1 5 0 6 3 复 混 肥 料(复 合 肥 料)G B/T 1 8 8 7 7 有 机-无 机 复 混 肥 料G B/T 2 5 2 4 6 畜 禽 粪 便 还 田 技 术 规 范N Y/T 4 9 6 肥 料 合 理 使 用 准 则 通 则N Y 5 2 5 有 机 肥 料N Y/T 7 9 7 硅 肥N Y 8 8 4 生 物 有 机 肥N Y/T 1 2 7 6 农 药 安 全 使 用 规 范 总 则N Y/T 2 5 9 6 沼 肥N Y/T 3 4 4 2 畜 禽 粪 便 堆 肥 技 术 规 范H G/T 3 2 7 7 农 业 用 硫 酸 锌D B 4 2/T 1 1 3 7 湖 北 省 中 稻 平 衡 施 肥 技 术 规 程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虾 稻 共 作 模 式 t h e m o d e o f r i c e-c r a y f i s h c u l t i v a t i o n s y s t e m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是 我 国 长 江 中 下 游 地 区 一 种 新 兴 的 稻 田 种 养 复 合 生 态 模 式,即 在 稻 田 中 养 殖 克 氏 原 螯虾(以 下 简 称 小 龙 虾 或 虾)并 种 植 水 稻,一 般 在 6 月 至 1 0 月 以 种 植 水 稻 为 主,1 1 月 至 翌 年 5 月 以 养 虾 为 主;在 水 稻 种 植 期 间,小 龙 虾 与 水 稻 互 利 共 生,一 方 面 小 龙 虾 能 清 除 稻 田 中 的 杂 草、害 虫,同 时 其 排 泄 物 及残 饵 可 供 水 稻 生 长 利 用,另 一 方 面 稻 田 水 体 中 溶 解 氧 较 高,且 动 植 物 食 源 丰 富,为 小 龙 虾 提 供 了 良 好 的栖 息 环 境。D B 4 2/T X X X X X X X X X23.2稻 田 养 分 管 理 n u t r i e n t m a n a g e m e n t i n r i c e f i e l d实 施 虾 稻 共 作 模 式 的 水 田,其 养 分 管 理 是 根 据 水 稻 品 种 营 养 特 性、目 标 产 量、土 壤 肥 力 状 况,以 及虾 稻 共 作 年 限、秸 秆 还 田 量、投 入 品 等 因 素,确 定 使 用 的 肥 料 类 型、肥 料 用 量 和 使 用 方 法 的 一 种 施 肥 技术。3.3水 稻 主 要 病 虫 害 综 合 防 控 t h e c o m p l e x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o f t h e m a i n r i c e d i s e a s e s a n di n s e c t p e s t s从 虾 稻 田 生 态 系 统 的 整 体 性 出 发,应 用 生 物、化 学、物 理 等 技 术,将 有 害 生 物 控 制 在 允 许 范 围 以 内的 防 治 措 施。4 养 分 管 理 原 则虾 稻 共 作 模 式 下 的 稻 田 养 分 管 理 应 遵 循 以 下 原 则:(1)上 一 年 水 稻 收 割 后 秸 秆 全 量 还 田,并 泡 水 以 利 腐 解 和 浮 游 生 物 生 长;(2)有 机 与 无 机 相 结 合,大 量 元 素 与 中 微 量 元 素 相 结 合;(3)结 合 目 标 产 量 等 因 素 科 学 配 比、合 理 运 筹,平 衡 施 肥;(4)肥 料 减 量 施 用。随 着 虾 稻 共 作 模 式 年 限 延 续,适 当 下 调 肥 料 用 量。5 肥 料 质 量 要 求5.1 有 机 肥(生 物 有 机 肥)有 机 肥 应 符 合 N Y 5 2 5 的 规 定 要 求,生 物 有 机 肥 应 符 合 N Y 8 8 4 的 规 定 要 求。自 制 农 家 肥 需 腐 熟 后 方 能使 用,应 符 合 N Y/T 3 4 4 2 和 G B/T 2 5 2 4 6 的 规 定 要 求。沼 肥 应 符 合 N Y/T 2 5 9 6 的 规 定 要 求。提 倡 在 虾 稻 田 的外 围 田 埂 上 种 植 冬 季 绿 肥,以 提 供 小 龙 虾 食 源 和 补 充 土 壤 有 机 质。5.2 复 混 肥 料 或 有 机-无 机 复 混 肥 料肥 料 应 符 合 G B/T 1 5 0 6 3、G B/T 1 8 8 7 7 的 规 定 要 求。5.3 中 微 量 元 素 肥 料主 要 为 硅 肥、锌 肥 等,肥 料 施 用 应 符 合 H G/T 3 2 7 7、N Y/T 7 9 7 的 规 定 要 求。6 肥 料 用 量6.1 虾 季 肥 料 用 量在 1 1 月 至 翌 年 5 月 养 虾 期 间,稻 田 施 用 腐 熟 畜 禽 粪 便、沼 肥 7 5 0 k g/h m2左 右,亦 可 施 用 有 机 肥 或 生物 有 机 肥 1 2 0 0 k g/h m2左 右,另 外 可 施 过 磷 酸 钙 3 0 0 6 0 0 k g/h m2,石 灰 1 5 0 2 2 5 k g/h m2。6.2 稻 季 肥 料 用 量D B 4 2/T X X X X X X X X X3以 D B 4 2/T 1 1 3 7 为 基 础,根 据 肥 料 减 量 施 用 原 则,随 共 作 年 限 增 加 而 适 当 下 调 肥 料 用 量,虾 稻 共 作 1 5 年,每 年 施 氮 量 相 对 上 一 年 度 下 降 1 0%左 右,虾 稻 共 作 5 年 以 上 的 稻 田,水 稻 施 氮 量 基 本 维 持 稳 定,只占 常 规 稻 田 氮 的 4 0%左 右。磷 和 钾 按 相 同 比 例 减 量 施 用。氮 磷 钾(N:P2O5:K2O)三 要 素 施 用 比 例 以 1:0.3 0.5:0.4 0.6 为 宜,并 配 合 施 用 硅 肥 和 锌 肥。氮 肥 按 基 肥 占 4 0%、返 青 分 蘖 肥 占 3 0%、穗 肥 占 3 0%或 基 肥占 5 0%、返 青 分 蘖 肥 占 3 0%、穗 肥 占 2 0%的 比 例 运 筹 施 用;钾 肥 按 基 肥 占 6 0%、穗 肥 占 4 0%或 基 肥、穗 肥 各占 5 0%的 比 例 运 筹 施 用。肥 料 应 符 合 N Y/T 4 9 6 的 规 定 要 求。虾 稻 共 作 不 同 年 限 水 稻 氮、磷、钾 施 用 量 可 参 考 附 录 A。7 施 肥 方 法7.1 虾 季 施 肥 方 法水 稻 收 割 之 后 田 面 泡 水,所 有 肥 料(包 括 畜 禽 粪 便、沼 肥、有 机 肥、生 物 有 机 肥、过 磷 酸 钙 以 及 石灰 等)均 可 全 田 撒 施。7.2 稻 季 施 肥 方 法7.2.1 基 肥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水 稻 种 植 过 程 中,磷 肥 全 部 用 作 基 肥,氮 肥 占 总 施 氮 量 的 4 0%5 0%,钾 肥 占 总 施 钾 量的 5 0%6 0%。基 肥 应 在 整 田 耙 田 时 全 部 撒 施,提 倡 机 械 侧 深 施 肥。7.2.2 追 肥分 蘖 肥 于 水 稻 移 栽 后 7 d 1 0 d、或 水 稻 直 播 后 2 5 d 3 0 d 撒 施,施 用 总 氮 量 3 0%的 氮 肥;穗 肥 于水 稻 幼 穗 分 化 初 期(晒 田 复 水 时)进 行,施 用 总 氮 量 2 0%3 0%的 氮 肥,施 用 总 钾 量 的 4 0%5 0%的 钾 肥。8 水 稻 主 要 病 虫 害 种 类 与 发 生 条 件8.1 主 要 病 害 种 类立 枯 病、稻 恶 苗 病、稻 瘟 病、稻 纹 枯 病、稻 曲 病、水 稻 细 菌 性 条 斑 病。8.2 主 要 虫 害 种 类稻 纵 卷 叶 螟、二 化 螟、褐 飞 虱、白 背 飞 虱、三 化 螟、稻 蓟 马、稻 水 象 甲。8.3 主 要 病 虫 害 发 生 条 件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水 稻 主 要 病 害 发 生 条 件 参 见 附 录 B,主 要 虫 害 发 生 条 件 参 见 附 录 C。9 水 稻 主 要 病 虫 害 综 合 防 控 技 术9.1 防 控 原 则遵 循“预 防 为 主,综 合 防 治”的 方 针,在 预 测 预 报 前 提 下 采 用 植 物 检 疫、农 业 防 治、物 理 防 治、生 物 防 治、无 害 化 化 学 防 治 等 综 合 防 控 技 术,防 治 原 则 应 符 合 G B/T 8 3 2 1.8、G B/T 8 3 2 1.9 和 N Y/T 1 2 7 6的 规 定 要 求。D B 4 2/T X X X X X X X X X49.2 水 稻 主 要 病 虫 害 综 合 防 控 技 术9.2.1 生 态 防 控在 虾 稻 种 养 区 的 机 耕 路 旁 或 地 势 较 高 的 外 埂 种 植 香 根 草,诱 集 螟 虫 成 虫 产 卵,减 少 螟 虫 种 群 数 量。穴 距 3 m 5 m,每 穴 5 株 以 上。9.2.2 物 理 防 控移 栽 后 3-5 d,在 田 间 安 装 诱 捕 器,及 性 引 诱 剂 诱 芯。二 化 螟 性 诱 剂 诱 芯 使 用 量 为 1 5-4 5 个/h m2,每 4-6 周 更 换 一 次。稻 纵 卷 叶 螟 性 引 诱 剂 诱 芯 使 用 量 为 1 5-4 5 个/h m2,6-8 周 更 换 一 次。性 信 息 素 诱 捕 器大 面 积 连 片 使 用。不 能 将 不 同 害 虫 的 性 信 息 素 挥 散 芯 置 于 同 一 诱 捕 器 内。在 水 稻 种 植 区 核 心 区 域 安 装 光 诱 杀 虫 灯,密 度 以 1-2 台/h m2为 宜,波 段 以 3 2 0 n m-3 9 0 n m,5 5 0 n m 为 主。9.2.3 药 剂 防 治9.2.3.1 主 要 病 害 药 剂 防 治 技 术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水 稻 主 要 病 害 药 剂 防 治 技 术 措 施 参 见 附 录 D。9.2.3.2 主 要 虫 害 药 剂 防 治 技 术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水 稻 主 要 虫 害 药 剂 防 治 技 术 措 施 参 见 附 录 E。D B 4 2/T X X X X X X X X X5A A附 录 A(资 料 性)虾 稻 共 作 不 同 年 限 水 稻 氮、磷、钾 施 用 量虾 稻 共 作 不 同 年 限 水 稻 氮、磷、钾 施 用 量 参 见 表 A.1 A.5。表 A.1 虾 稻 共 作 第 1 年 水 稻 氮、磷、钾 施 用 量 推 荐 表虾稻模式区域 N(k g/h m2)P2O5(k g/h m2)K2O(k g/h m2)江汉平原区 1 6 2.0-2 0 2.5 4 0.5-7 4.3 6 7.5-1 2 1.5鄂东/东南/东北低丘区 1 3 5.0-1 7 5.5 4 7.3-8 1.0 6 7.5-1 0 8.0鄂中丘陵区 1 3 5.0-1 7 5.5 4 0.5-8 1.0 6 7.5-1 0 8.0西南区 1 4 8.5-1 8 9.0 4 7.3-8 1.0 8 1.0-1 2 1.5表 A.2 虾 稻 共 作 第 2 年 水 稻 氮、磷、钾 施 用 量 推 荐 表虾稻模式区域 N(k g/h m2)P2O5(k g/h m2)K2O(k g/h m2)江汉平原区 1 4 5.8-1 8 2.3 3 6.5-6 6.8 6 0.8-1 0 9.4鄂东/东南/东北低丘区 1 2 1.5-1 5 8.0 4 2.5-7 2.9 6 0.8-9 7.2鄂中丘陵区 1 2 1.5-1 5 8.0 3 6.5-7 2.9 6 0.8-9 7.2西南区 1 3 3.7-1 7 0.1 4 2.5-7 2.9 7 2.9-1 0 9.4表 A.3 虾 稻 共 作 第 3 年 水 稻 氮、磷、钾 推 荐 表虾稻模式区域N(k g/h m2)P2O5(k g/h m2)K2O(k g/h m2)江汉平原区 1 3 1.2-1 6 4.0 3 2.8-6 0.1 5 4.7-9 8.4鄂东/东南/东北低丘区 1 0 9.4-1 4 2.2 3 8.3-6 5.6 5 4.7-8 7.5鄂中丘陵区 1 0 9.4-1 4 2.2 3 2.8-6 5.6 5 4.7-8 7.5西南区 1 2 0.3-1 5 3.1 3 8.3-6 5.6 6 5.6-9 8.4表 A.4 虾 稻 共 作 第 4 年 水 稻 氮、磷、钾 施 用 量 推 荐 表虾稻模式区域 N(k g/h m2)P2O5(k g/h m2)K2O(k g/h m2)江汉平原区 1 1 8.1-1 4 7.6 2 9.5-5 4.1 4 9.2-8 8.6鄂东/东南/东北低丘区 9 8.4-1 2 7.9 3 4.4-5 9.0 4 9.2-7 8.7鄂中丘陵区 9 8.4-1 2 7.9 2 9.5-5 9.0 4 9.2-7 8.7西南区 1 0 8.3-1 3 7.8 3 4.4-5 9.0 5 9.0-8 8.6D B 4 2/T X X X X X X X X X6表 A.5 虾 稻 共 作 5 年 及 以 上 水 稻 氮、磷、钾 施 用 量 推 荐 表虾稻模式区域 N(k g/h m2)P2O5(k g/h m2)K2O(k g/h m2)江汉平原区 1 0 6.3-1 3 2.9 2 6.6-4 8.7 4 4.3-7 9.7鄂东/东南/东北低丘区 8 8.6-1 1 5.1 3 1.0-5 3.1 4 4.3-7 0.9鄂中丘陵区 8 8.6-1 1 5.1 2 6.6-5 3.1 4 4.3-7 0.9西南区 9 7.4-1 2 4.0 3 1.0-5 3.1 5 3.1-7 9.7D B 4 2/T X X X X X X X X X7B B附 录 B(资 料 性 附 录)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水 稻 主 要 病 害 发 生 条 件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水 稻 主 要 病 害(稻 恶 苗 病、稻 纹 枯 病、稻 瘟 病、稻 曲 病)发 生 条 件 参 见 表 B.1。表 B.1 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水 稻 主 要 病 害 发 生 条 件病害名称 病原类别 循环条件有利发生条件及防治指标为害症状稻恶苗病r i c eb a k a n a ed i s e a s e无 性 型 为 串 珠 镰 孢 菌F u s a r i u mm o n i l i f o r m e;有 性 型为 藤 仓 赤 霉G i b b e r e l l a f u j i k u r o i带 菌 种 子 是 主 要 侵 染 源。水稻 浸 种 过 程 中,若 不 进 行 种子 处 理 或 种 子 处 理 不 好,病种 上 的 病 菌 可 污 染 无 病 种子,使得带菌种子大量增加,引起病害蔓。土 壤 温 度 3 0 C 3 5 C 时易 发 病,伤 口 有 利 于 病 原菌 侵 入。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 良,在 枯 死 苗 上 有淡 红 或 白 色 霉 粉 状物。稻纹枯病r i c es h e a t hb l i g h t无性型为立枯丝核菌R h i z o c t o n i a s o l a n i;有 性 型 为 瓜 亡 革 菌T h a n a t e p h o r u sc u c u m e r i s主 要 以 菌 核 在 土 壤 中 越 冬,成 为 次 年 或 下 季 的 主 要 初 侵染源。以菌核和菌丝体传播.典 型 的 高 温 高 湿 病 害,在2 8 C 3 2 C 和 相对 湿 度9 7%以 上 时 病 情 发 生 最 快。分 蘖 期 病 丛 率 达 5%,分 蘖末 期 病 丛 率 达 1 0-1 5%开 始用 药。主要侵害叶鞘,有时蔓延至叶片,严重时可 危 害 穗 部 和 茎 秆内部,通常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绿色或灰白色,呈不规则云纹形状。稻瘟病r i s eb l a s t无性型为灰梨孢P y r i c u l a r i a g r i s e a;有 性 型 为 灰 大 角 间 座壳M a g n a p o r t h e g r i s e a病 菌 主 要 以 菌 丝 体 和 分 生 孢子 在 病 稻 草 和 稻 谷 上 越 冬。其 中 病 稻 草 是 翌 年 病 害 初 侵染 的 主 要 来 源,发 病 期 间,病 菌 产 生 大 量 分 生 孢 子,以气流传播,不断进行再侵染。通常适温 2 5 C 2 8 C、高 湿 R H 9 0%条 件 有 利 病害 的 发 生 和 流 行。苗 瘟 及 叶 瘟 在 苗 期 出 现病斑时用药叶 瘟 在 发 病 中 心 3 片 叶片病叶率 3%开始喷药有 急 性 型 病 斑 时 立 即 用药。危害部位不同,有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等,以穗颈瘟危害最大。稻曲病r i c ef a l s es m u t无性型为绿核菌U s t i l a g i n o i d e av i r e n s;有 性 型 为 稻 麦 角 菌C l a v i c e p so r y z a e-s a t i v a e病 菌 主 要 以 落 入 土 中 菌 核 和附 于 种 子 上 或 土 中 的 厚 垣 孢子越冬。翌年菌核生出子座,子 座 内 形 成 子 囊 壳 和 子 囊 孢子;厚 垣 孢 子 萌 发 产 生 分 生孢 子。子 囊 孢 子 和 分 生 孢 子随 风 雨 传 播,主 要 在 孕 穗 末期至抽穗期侵入。氮 肥 用 量 大 和 抽 穗 前 后的低温(2 0 C)、多雨有利于发病。病菌侵入谷粒后,形成 膨 大 的 孢 子 球 包裹颖壳,呈黄绿色至墨绿色。孢子球最后龟裂,表面散布墨绿色粉末即厚垣孢子。有 的 病 粒 可 产 生 少数黑色菌核。D B 4 2/T X X X X X X X X X8C C附 录 C(资 料 性 附 录)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水 稻 主 要 虫 害 发 生 条 件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水 稻 主 要 虫 害(稻 纵 卷 叶 螟、二 化 螟、三 化 螟、稻 飞 虱、稻 蓟 马、稻 象 甲)发 生 条 件参 见 表 C.1。表 C.1 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水 稻 主 要 虫 害 发 生 条 件虫害名称 虫害类别 防治指标 为害症状稻纵卷叶螟R i c e l e a fr o l l e r鳞翅目,螟蛾科C n a p h a l o c r o c i sm e d i n a l i s G u e n e e分孽期百丛水稻束卷叶率 5%,孕穗后百丛水稻束卷叶率 3%,实施施药控害,生物农药宜在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开始施用。啃食上表皮叶肉,只留下下表皮,看上去是长短不一的条状白斑。二化螟C h i l os u p p r e s s a l is鳞翅目,螟蛾科C h i l o s u p p r e s s a l i s卵孵高峰至 1 龄幼虫高峰期,每亩 1 2 0卵块或 5 0 个为害团分蘖期出现枯心苗和枯鞘;孕穗期至抽穗期出现枯孕穗和白穗;灌浆期至乳熟期出现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增多。三化螟T r y p o r y z ai n c e r t u l a s鳞翅目,螟蛾科T r y p o r y z a i n c e r t u l a s每亩卵块或枯心团 6 0 个开始防治,生物农药在卵孵化盛期使用。破口期是防治白穗的最好时期。分蘖期造成枯心和枯梢;孕穗、抽穗期造成枯穗和白穗;灌浆、乳熟期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多。稻飞虱p l a n t h o p p e r同翅目,飞虱科褐飞虱 N i l a p a r v a t al u g e n s,白背飞虱S o g a t e l l a f u r c i f e r a,灰飞虱L a o d e l p h a x s t r i a t e l l u s以“治前控后”为防治策略。对孕穗期百丛虫量 6 0 0 头,穗期百丛虫量 9 0 0 头以上的稻田施药。生物农药宜提前 2-3天使用。虫量大时,受害稻子大量丧失水分和养料,上层稻叶黄化,下层稻叶粘附飞虱分泌的蜜露而孳生烟霉,严重时稻叶变黑枯死,并逐渐全株枯萎。稻蓟马r i c e t h r i p缨翅目,蓟马科C h l o e t h r i p s o r y z a e秧田秧苗 4-5 叶期卷叶株率 1 0%,大田2 0%进行防治。微细黄白色斑,叶尖两边向内卷折,渐及全叶卷缩枯黄。稻象甲p a d d y w e e v i l鞘翅目,象虫科L i s s o r h o p t r u so r y z o p h i l u s百丛 2 5 0 头开始防治。成虫蚕食叶片,幼虫危害水稻根部。危害秧苗时,可将稻秧根部吃光。D B 4 2/T X X X X X X X X X9D D附 录 D(资 料 性 附 录)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水 稻 主 要 病 害 药 剂 防 治 措 施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水 稻 主 要 病 害(立 枯 病、稻 恶 苗 病、稻 纹 枯 病、稻 瘟 病、稻 曲 病)药 剂 防 治 措 施 参 见表 D.1。表 D.1 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水 稻 主 要 病 害 药 剂 防 治 措 施名称 防治措施立枯病可以采用药剂浸种或药剂拌种。1 浸种时间为 2 d 3 d,每天翻种 2 次3 次,浸种后进行催芽。2 药剂浸种:在播种前使用 1 0 亿 C F U/g 多粘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稀释 1 0 0 倍浸种,药液种子比 2:1,浸剂拌种:采用活水浸种 3 d,再使用 1 0 亿 C F U/g 多粘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拌种,药种比为 1:1 0 0,催芽处理。水稻恶苗病在移栽前 3 d 5 d 使用送嫁药,使用 1 0 亿 C F U/g 多粘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稀释 1 0 0 倍或 3 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 5 4 0 m l 6 7 5 m l/h m 兑水喷雾。稻瘟病秧田发病初期,秧田出现 1 5 0 个/h m 以上发病中心,或有急性病斑出现时,使用1 0 0 0 亿 C F U/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7 5 0 g 1 5 0 0 g/h m 或者 4%春雷霉素水剂 6 0 0 m l 7 5 0 m l/h m 或 2 0%乙蒜素乳油 1 1 2 5 m l 1 4 0 0 m l/h m,连续喷施 2次,用药间隔期 7 d。从分蘖期开始,如发现发病中心或叶上急性型病斑,立即用药防治,药剂同苗瘟。预防穗颈瘟掌握在破口初期,使用 1 0 0 0 亿 C F U/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7 5 0 g 1 5 0 0 g/h m、4%春雷霉素水剂 6 0 0 m l 7 5 0 m l/h m、2 0%乙蒜素乳油 1 1 2 5 m l 1 4 0 0 m l/h m,间隔 7 d 1 0 d 再施药一次,共 2 次3 次。纹枯病分蘖末期稻丛发病率 5%1 0%,使用 1 0 0 0 亿 C F U/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1 0 5 0g 1 5 0 0 g/h m,或 1%申嗪霉素悬浮剂 7 5 0 m l 1 0 5 0 m l/h m,间隔期 7 d 1 0 d再施药一次;3 0%己唑醇悬浮剂 2 4 0 m l 2 7 0 m l/h m,间隔 7 d 1 0 d 再施药一次,共 2 次3 次;2 0%井岗霉素可溶性粉剂 7 5 0 g 9 4 0 g/h m 兑水喷雾。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 2-3 天,用拿敌稳(肟菌 2 5%,戊唑醇 5 0%)1 5 0 g/h m 兑水喷雾,间隔期 7 d 1 0 d 再施药一次。D B 4 2/T X X X X X X X X X1 0E E附 录 E(资 料 性 附 录)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水 稻 主 要 虫 害 药 剂 防 治 措 施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水 稻 主 要 虫 害(二 化 螟、稻 纵 卷 叶 螟、稻 飞 虱、三 化 螟、稻 象 甲、稻 蓟 马)药 剂 防 治措 施 参 见 表 E.1。表 E.1 虾 稻 共 作 模 式 水 稻 主 要 虫 害 药 剂 防 治 措 施名称 防治措施二化螟分蘖期枯鞘株率达到 3%、孕穗后期至抽穗期卵块数达 7 5 0 个/h m 时进行防治,使用 3 2 0 0 0 I U/m g 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3 3 3 5 0 0 倍液、或 8 0 0 0 I U/L 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 3 0 0 0 m l 6 0 0 0 m l/h m,或 2 0 0 g/L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 5 0 m l 2 2 5 m L/6 6 7 m2,若虫情偏重,间隔 7 d 1 0 d 再施药一次。稻纵卷叶螟在卵孵化高峰期至 2 龄幼虫高峰期用药进行生物防治,使用 8 0 0 0 I U/L 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 2 2 5 0 m l 4 5 0 0 m l/h m,或 2 0 0 g/L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 5 0 m l 2 2 5m l/h m,间隔 7 d 1 0 d 再喷一次。褐飞虱、白背飞虱幼虫初发期,使用 1 0 0 亿孢子/g 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 9 0 0 m l 1 2 0 0 m l/h m,若虫情偏重,间隔 7 d 8 d 再喷一次。三化螟破口期卵块数达到 3 6 0 0 块/h m 时进行防治,使用 3 2 0 0 0 I U/m g 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2 2 5 0 g 3 0 0 0 g/h m、或采用 8 0 0 0 I U/L 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 3 0 0 0 m l 4 5 0 0m l/h m,2 0 0 g/L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 5 0 m l 2 2 5 m l/h m 兑水喷雾,若虫情偏重,隔 7 d 8 d 再喷一次。稻水象甲在水稻移栽后 5 d 7 d 使用 1 0 0 亿孢子/m l 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 9 0 0 m l 1 2 0 0m l/h m 或 4 0 0 亿孢子/g 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 6 0 0 g 9 0 0 g/h m 兑水喷雾。稻蓟马水 稻 移 栽 后 8 d 1 0 d,于低 龄若 虫期,使 用 1 5 0 亿 孢子/g 球 孢白 僵菌 可湿 性粉剂 1 8 0 0 g 3 0 0 0 g/h m 兑水喷雾,间隔 7 d 1 0 d 再使用一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