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辣椒基质育苗技术规程DB34/T 3667-2020.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夏季辣椒基质育苗技术规程DB34/T 3667-20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夏季辣椒基质育苗技术规程DB34/T 3667-20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夏季辣椒基质育苗技术规程DB34/T 3667-202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夏季辣椒基质育苗技术规程DB34/T 3667-202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夏季辣椒基质育苗技术规程DB34/T 3667-202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6672020 夏季辣椒基质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substrate seedling for pepper in summer 文稿版次选择 2020-08-03发布 2020-09-03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3667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亳州市年丰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淮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安徽源和谊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兴大种业有限公司、安徽徽农种苗有限公司、和县蔬菜技术指导服务站、亳州市谯城区绿色食品发展服务中心、长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寿县土壤肥料站、淮南市益农瓜果产销服务有限公司、阜南县会龙党氏蔬菜保鲜有限公司、安徽永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县市场监管稽查大队。本标准起草人:田红梅、王朋成、段玉校、杨晓刚、张金龙、夏新发、乔德玉、王传军、胡凤桂、高怀玲、刘松年、王家嘉、张建、陶珍、丁广礼、杨积冠、李青、俞家永、刘娟、黄银、张长坤、王飞。DB34/T 36672020 1 夏季辣椒基质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夏季辣椒育苗的产地环境、育苗准备、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成品苗标准和病虫害防治。本标准适用于辣椒的夏季基质育苗。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 GB/T 23416.2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2部分:茄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1107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 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4 育苗准备 4.1 设施 育苗棚应坚固,抗灾能力、通风能力强,棚门及棚裙四周设 50 目60 目防虫网。在高于育苗棚顶部 0.5 m0.6 m 处设置遮阳网,遮阳网的遮光率 50左右。遮阳网下方设置喷淋系统,每隔 1.5 m2.0 m 平铺一条塑料喷灌带。棚内宜设置湿帘风机、水肥一体化等系统。4.2 苗床 育苗棚内设置育苗床,苗床间距及与棚边间距 0.5 m0.8 m,床面应整平并铺设园艺地布。4.3 穴盘 选择 50 孔或 72 孔穴盘,盘长 54 cm、盘宽 28 cm、盘深5 cm。宜采用新盘育苗,采用旧盘育苗的应对穴盘进行消毒处理。4.4 基质 DB34/T 36672020 2 选用茄果类专用商品育苗基质,或采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物料和蛭石、珍珠岩等无机物按一定比例均匀混拌,质量应符合 NY/T 2118 的规定。于播种前 4 天5 天,用清水调整育苗基质含水量为 60左右,覆盖农膜,置于阳光下高温消毒后待用。4.5 品种选择 选择符合市场需求、优质、高产、抗性强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16715.3 中大田用种以上的规定。5 种子处理 5.1 阳光下晒种 6 h8 h,包衣种子直接播种,未包衣种子浸种后播种。5.2 未包衣种子用 55左右热水烫种 10 min,然后用 2530清水浸种 4 h5 h,及时清除漂浮水面上的秕子,洗净种壳表面粘液,凉干种子表面水分即可播种。6 播种 6.1 播期 根据定植时间,提前 30 天35 天播种。6.2 方法 穴盘装满基质,用刮板刮平穴盘表面,浇透水后,于每个穴孔中部打播种孔,孔深 0.5 cm1.0 cm;每孔播 1 粒种子,然后均匀覆盖基质或珍珠岩厚 0.5 cm1.0 cm。有条件的可采用机械播种。6.3 出苗前管理 6.3.1 催芽室 播种后的穴盘置入催芽室。催芽室湿度调控为 9095,温度调控为白天 2830、夜间 2023。当 6070种子的子叶拱土时,及时转入育苗棚内。6.3.2 苗床 播种后的穴盘摆放至棚内苗床上,覆盖无纺布或白色农地膜等保湿材料,然后再覆盖遮光率 5070的遮阳网。当保湿材料下温度超过 28时,利用棚外遮阳网、喷淋设备和湿帘风机等进行调控降温。当 6070种子的子叶拱土时,及时撤除覆盖物。7 苗期管理 7.1 温度 苗齐后至第 1 片真叶展开,白天适宜温度 2528、夜间适宜温度 1518;第一片真叶展开至移栽前,白天适宜温度 2730、夜间适宜温度 1820。当白天温度超过 30、夜间温度超过 20时,利用遮阳网、喷淋设备和湿帘风机等降低温度。7.2 空气湿度 DB34/T 36672020 3 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6070。湿度较小时,利用棚内喷淋系统间歇式洒水、弥雾,增加棚内湿度;湿度较大时,利用棚内通风系统排湿。7.3 光照 根据天气和温度情况进行光照调控。一般晴天 9:0016:00,覆盖棚外遮阳网;夜间以及阴雨天气,撤去棚外遮阳网。7.4 浇水施肥 7.4.1 保持基质含水量 6080。基质表层发白、幼苗子叶或叶片颜色暗淡,但不萎蔫时开始浇水。宜在晴天早晨浇水,每次均匀浇透。7.4.2 结合苗情和浇水进行施肥。苗龄 2片真叶后开始施肥,每次用浓度 0.20.3水溶性三元复合肥叶面喷淋。整个苗期施 2 次3 次,每次间隔 6 天8 天。7.4.3 肥料类别及使用应符合 NY 1107 和NY/T 496 的规定。7.5 植株调整 当棚室幼苗徒长时,在 2 片子叶展平期,喷施浓度为 20 mgKg-130 mgKg-1 矮壮素;第 2、3片真叶期,喷施浓度为 40 mgKg-150 mgKg-1 矮壮素。7.6 查缺补苗 第 1 片2 片真叶时,进行查缺补苗。8 成品苗标准 苗龄 30 天35 天,子叶完整,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株高 15 cm20 cm,具有 6 片7 片真叶,叶片绿色、肥厚、有光泽,茎粗壮,根系白色、发达。9 病虫害防治 9.1 按 GB/T 23416.2 的规定执行。9.2 重点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蚜虫、粉虱等。9.3 移栽前喷施 1 次保护性杀菌剂。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