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40 B 64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5402019 香果树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Emmenopterys henryi 文稿版次选择 2019-12-25发布 2020-01-25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3540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旌德县庙首林场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旌德县庙首林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旌德县林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育龙、柳卫斌、宋丽莉、陈喜友、濮维嵘、何晓斌、程林、刘超。DB34/T 35402019 1 香果树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果树种子采收和贮藏、苗木培育、苗木出圃、造林、幼林抚育、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档案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香果树人工林培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23473 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规程 LY/T 1829 林业植物产地检疫技术规程 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 2290 林木种苗标签 LY/T 2648 林用药剂安全使用准则 LY/T 2842 林业常用药剂合理使用准则(一)DB34/T 1267 造林技术规程 3 种子采收和贮藏 3.1 种子采收 3.1.1 母树选择 选择生长良好近、成熟林中的优良单株作为采种母树。3.1.2 采种时间 每年 10月11月,果熟后立即采收。3.1.3 采种方法 宜采用竹竿敲打或用高枝剪剪取果枝的方法采收。3.2 种子贮藏 果实采收后,稍微晾干,连果干藏或放在通风处阴干,待蒴果开裂后,选取饱满的种子晾干,常温下贮存;如需贮藏 2 年及以上的需在 24低温保存。DB34/T 35402019 2 4 苗木培育 4.1 圃地的选择 圃地应选择地势平缓,交通便利,背风湿润,排灌方便的地方,灌溉用水参照 GB 5084 的规定执行。土壤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中、轻壤土为宜,选用栽过一年以上水稻的田更佳。4.2 整地作床 每 666.7 m2 施腐熟有机肥 1000 1500 和复合肥 50,拌施 5辛硫磷颗粒 1 2,旋耕后作床,苗床宽 1.1 m1.2 m、高 15 20,沟宽 30,宜东西走向,在床面上铺垫 3 5 黄心土,撒施 60代森锌粉剂 2 kg。4.3 播种时间 3月上旬。4.4 种子催芽 播种前用 3040温水浸种 68 h。4.5 播种方式 每 666.7m2 播 0.3 0.4 种子,拌沙撒播,种子播下镇压,用火烧土或过筛的黄心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宜,覆土宜薄不宜厚,覆草保湿。4.6 揭草和遮荫 4.6.1 揭草 出苗约 20 株/时,即可分 23 次揭草,宜在傍晚进行。4.6.2 遮荫 出苗前搭好棚架,揭草后覆盖遮荫网,遮光度控制在 4050;入秋后,中午温度低于 30时需揭开遮荫网。4.7 苗期管理 4.7.1 肥水管理 当苗木子叶张开、真叶出现时,应及时追肥,通常情况下追施 23 次 0.3尿素水溶液;立秋前,喷施 1 次 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立秋后,不再追肥。雨季时务必防止苗床积水,土壤干旱时应及时浇水。4.7.2 松土除草 参照 GB/T 6001 的规定执行。4.7.3 间苗 幼苗出齐后 1015 d,及时间苗,在苗木生长过密的地方,除去弱苗、病苗,保留壮苗,且分布均匀。间苗应结合移植补缺,一般间苗 23 次,定苗保留约 30 株/,间苗补苗后浇水定苗。DB34/T 35402019 3 5 苗木出圃 5.1 起苗 按照 GB/T 6001 的规定执行。5.2 苗木分级 参照 GB 6000 按表1 进行苗木分级。表1 苗木质量等级表 苗木种类 苗龄 级苗 级苗 综合控制指标、级苗百分率 地径 苗高 地径 苗高 播种苗 1-0 0.7 70 0.50.6 5070 苗干通直,色泽正常,顶芽饱满,充分木质化,无损伤 80 5.3 苗木检疫 调运检疫、产地检疫分别按照 GB/T 23473、LY/T 1829 的规定执行。5.4 包装、运输与标签 5.4.1 包装 按照 GB/T 6001 的规定执行。5.4.2 运输 按照 GB/T 6001 的规定执行。5.4.3 标签 按照 LY/T 2290 的规定执行。6 造林 6.1 造林地的选择 宜选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湿润、排水良好的阴坡、半阳坡的中下部或山谷。6.2 整地 按 DB34/T 1267 的规定执行。栽植穴规格 0.5 m0.5 m0.4 m。6.3 施基肥 穴施 0.5 过磷酸钙和 2 无公害化腐熟的有机肥,或施 0.3 0.5 的复合肥;施肥后回填表土。DB34/T 35402019 4 6.4 造林时间 宜在 2-3 月栽植。6.5 造林方法 采用穴植法栽植,按照 DB34/T 1267 的规定执行。6.6 造林方式与密度 6.6.1 造林方式 香果树宜营造混交林,可与杉木、红豆杉、华东楠、青冈栎等树种带状或块状混交。6.6.2 造林密度 其中:与杉木、红豆杉等针叶树种混交,混交比例以 12 为宜,香果树株行距 4 m6 m,杉木、红豆杉株行距 2 m2 m,造林密度 1806 株/hm2。与华东楠、青冈栎等阔叶树混交,混交比例以 11 为宜,株行距 3 m3 m,造林密度 1111 株/hm2。7 幼林抚育 7.1 13 年幼林,每年需抚育两次,5 月6 月和 9 月份各 1 次。7.2 抚育时需除草松土,扩穴埋青培蔸,要防止损伤根蔸和幼树。8 常见病虫害防治 8.1 农药使用按照 LY/T 2648、LY/T 2842 的规定执行。8.2 常见病害有猝倒病、生理性枯萎、茎腐病和溃疡病;常见虫害有蝼蛄和小地老虎,具体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9 技术档案 档案建立和管理按照 LY/T 2289 的规定执行。DB34/T 35402019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香果树常见病虫害防治 表A.1 香果树常见病虫害防治 名称 主要症状 防治方法 苗木猝倒病 发生在幼苗出土至苗茎木质化时期,病菌自根颈处侵入,产生褐色斑点,渐扩大成水渍状病斑,病菌在幼苗根茎组织内蔓延,使组织坏死,幼苗迅速倒伏枯死。1、防止圃地积水;2、苗木出土揭草后,及时喷洒 0.5:0.5:100 的波尔多液;3、发病时在苗木发病的中心点撒施石灰,并喷洒 70百菌清 500 倍800 倍液,每 10 d 喷洒 1 次,连续 3 次。生理性枯萎 因高温、强日照、干旱引起的苗木枯萎。及时遮荫、浇水或灌溉。茎腐病 发病初期,茎基部变褐色,叶片失去绿色而发黄,稍下垂,顶梢和叶片逐渐枯萎,以后病斑包围茎基部并迅速向上扩展,全株枯死,叶片下垂,不脱落。1、防止造林地积水;2、用百菌清等广谱杀菌剂 500800 倍液浇施;3、撒施石灰防止茎腐病蔓延。溃疡病 幼树受害,发生于主干的中下部,树干上形成近圆形溃疡病斑,小枝受害往往枯死。溃疡病表现有水泡型和枯斑型。-水泡型是最具有特征的病斑,即在皮层表面形成约 l cm 大小的圆形水泡,水泡失水干瘪后,形成圆形稍下陷的枯斑,灰褐色;-枯斑型先是树皮上出现小的水浸状圆斑稍隆起,手压有柔软感,后干缩成微陷的圆斑,黑褐色。1、适地适树;2、起苗、运输、定植、抚育时注意不要碰伤树干;3、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涂抹病部;4、病重时,截干、平茬。蝼蛄 1、咬食苗木根部;2、潜行土中,形成隧道,使苗根与土壤分离,苗木枯死。1、黑光灯诱杀;2、毒饵诱杀。小地老虎 咬断苗木。1、用糖、醋、酒诱杀液诱杀成虫;2、可在清晨到田间检查,发现有断苗,拨开附近的土块,捕杀幼虫;3、可选用 2.5溴氰菊酯乳油 90100 mL 加水适量,喷拌细土,撒施于幼苗根际附近。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