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31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831 2020 非耕地(沙地)黄 瓜日光温 室 生产技术 规程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 of cucumber in solar greenhouse in non cultivated land(sandy land)2020-01-10 发布 2020-02-10 实施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15/T 1831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 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的附 录A、附 录B均 为资料 性附 录。本标准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农 牧厅提 出。本标准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果 蔬标准 化专 业技 术委 员会(SAM/TC 25)归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内蒙 古 自治区 经济 作物 工作 站、乌海市 农业 产业 化指 导服 务中心(乌海 市经 济作物工作 站)。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傅 晓 杰、程玉 琳、沈 传进、乌 朝鲁门、张称 心、李 振德、闫 云华、王相 恩、孙晶洁、高连 英、曹慧、温 波、刘 亚农、董 程明。DB15/T 1831 2020 1 非 耕地(沙地)黄 瓜日光 温室 生产 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内 蒙古 自治 区西部 区非 耕地(沙 地)日光温 室黄 瓜生 产的 术语 和定 义、产 地条 件、土壤改良、生态 型无 土栽 培、节水灌 溉、精 准施 肥技 术 及育苗、定植、田 间管 理、收获及 贮藏 等技 术要 求。本标准 适用 于内 蒙古 自治 区西部 区非 耕地(沙 地)日光温 室黄 瓜生 产。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5084 农田 灌溉 水质 标 准 GB/T 8321(所有 部分)农药合 理使 用准 则 GB 15618 土壤 环境 质量 农用地 土壤 污染 风险 管控 标准(试行)GB 16715.1 瓜 菜作 物种 子 第1部 分:瓜类 GB/T 18518 黄瓜 贮藏 和 冷藏运 输 GB/T 50363 节 水灌 溉工 程技术 规范 NY/T 496 肥料 合理 使用 准则 通则 SL 103 微 灌工 程技 术规 范 管 道冲 洗和 系统 试运 行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沙地 sandy land 戈壁和 沙漠 化土 地,蕴藏 有一定 数量 的水、土、动 植物、矿物 和热 能资 源可 供开发 利用。3.2 膜 下微 流灌 micr-irrigation under plastic film 在采用 滴灌 带上 有小 孔,灌溉水 以小 流量 供应 到作 物根区,实 现局 部灌 溉。3.3 蔬 菜计 划灌 溉润 湿层 wetted soil depth of vegetables 从节水 灌溉 和蔬 菜生 长发 育的需 求出 发,确定 占根 系吸水 量95%,占垂 直分 布层95%的 根系 的密 集层的深 度,为蔬 菜计 划灌 溉润湿 层(简称 灌溉 润湿 层)。注:黄瓜苗期至开花结果初期灌溉润湿层为0 cm 25 cm,结瓜期0 cm 30 cm。DB15/T 1831 2020 2 3.4 控 漏灌 水量 irrigation amount per application to avoid leakage 使灌溉 水不 会渗 漏到 根层 外的蔬 菜灌 水量 为控 漏灌 水量。注:黄瓜每667 的控漏灌水量7 m3 14 m3。3.5 耐 候功 能膜 weather-resistant functional film 具有防 滴、防 雾、保 温、转 光等功 能的 棚膜。按功 能 的不同 分为 流滴 防老 化膜、流 滴保 温防 老化 膜、流滴转 光防 老化 膜、流滴 转光保 温防 老化 膜以 及上 述耐候 功能 膜的 消雾 类型。4 产地环 境条 件与 灌溉 水质 要求 4.1 产地环 境条 件 选择生 态条 件良 好,地 势 平坦,地 质条 件稳 定,地 下 水位低,远离 污染 源和 疫 病区,水 源供 给充 足,排灌方 便,电力 稳定,交 通便利 的地 块。4.2 土壤条 件 土层深 厚的 沙地,温 室内 进行土 壤改 良。每667 撒施农 家肥15 m318 m3,过磷酸 钙(含P2O5 15%下同)60 kg 80 kg,结合 耕地翻 入土 壤。经 过改 良 后的沙 地要 求平 整、土 质 疏松、富 含有 机质、保水、保 肥。土 层 浅薄、土质 沙化 严 重、肥 力贫 瘠 的荒 漠、戈 壁采 用 有机 生 态型 无土 栽 培。其 他条 件 应符合 GB 15618 的 规定。4.3 灌溉水 质要 求 应符合GB 5084 的规 定。PH 值为5.5 8.0,含盐 量小 于2000 mg/L、含铁 量小 于0.4 mg/L,总 硫化 物含量小 于0.2 mg/L。水质 不符合 要求 进行 过滤、净 化处理。4.4 节水灌 溉设 施 采取膜 下滴 灌、膜下 微流 灌,进 行蓄 水池 建造(蓄 水箱、罐安 装),蓄 水池 建在温 室的 一侧,下 挖1 m,外露0.5 m,宽1.5 m,长5.5 m,池 上覆 盖木 板 和棚膜,保 持水 温与 温室 内温度 一致,安 装功 率大于1 kw 的加 压水 泵、电 气 设备、过滤 器、肥 液注 入 装置、测量 仪表等。布 设 各级输 水管 道和 滴水 器符 合GB/T 50363 的规 定。5 生产管 理技 术 5.1 温室类 型 砂石地、荒 漠区 主要 推广 建造的 各种 类型 的日 光温 室。5.2 种植茬 口 5.2.1 长 季节 栽培 9月下 旬育 苗,10 月 下旬 定 植,12 月上 旬采 收上 市,翌年5 月结 束。DB15/T 1831 2020 3 5.2.2 秋冬茬 8月中 旬育 苗,9 月上 旬定 植,10 月中 旬采 收上 市,翌年1 月结 束。5.2.3 早春茬 12 月中 旬育 苗,翌年1 月 下 旬定植,3 月中 旬采 收上 市,6月 初结 束。5.3 育苗 5.3.1 品种选 择 选择抗 病、优质、高产、商品性 好、适合 市场 需求 的黄瓜 品种。冬 春、早 春、春提 早栽 培选 择耐 低温弱光、对 病害 多抗 的品 种;春 夏、夏秋、秋 冬、秋 延后栽 培选 择高 抗病 毒病、耐热 的品 种;长季 节栽 培选择高 抗、多抗 病害,抗 逆性好,连 续结 果能 力强 的品种。砧 木选 择云 南黑 籽南瓜、美 国黑 籽南 瓜、白籽南瓜、黄 籽南 瓜等,黑 籽南瓜 用隔 年旧 种子。种 子质量 应符 合GB 16715.1 的规定。5.3.2 育苗设 施 根据季 节不 同选 用温 室、塑料大 棚、阳畦、温 床等 育苗设 施,有条 件的 采用 工厂化 育苗,配 套催 芽室、育 苗床 架、肥 水供 给 系统,夏秋 季育 苗应 配有 防虫、遮阳 设施。并对 育 苗设施 进行 消毒 处理,创 造适合秧 苗生 长发 育的 环境 条件。5.3.3 营养土 及基 质配 制 5.3.3.1 营养土 配制 方法 因地制 宜地 选用 无病 虫源 的田园 土、腐熟 农家 肥、草炭、炉灰 渣、锯 末、菇 渣、复 合 肥 等,按 田园土三分 之一、草 炭(炉 灰 渣、锯 末、菇 渣)三 分之 一、腐 熟农 家肥 三分 之一 比例配 制,加入 适量 的广 普性杀菌 剂并 充分 搅拌 均匀,PH值 调至67。5.3.3.2 营养基 质配 置 2 份 草 炭 加1 份 蛭 石,并 按 每 立 方 米 加5 kg 消 毒 干 羊 粪,加1.9 kg 2.4 kg 氮 磷 钾 复 合 肥(N:P:K=15:15:15)、尿素1 kg、磷酸 二氢 钾1 kg,加 入适 量广普 性杀 菌剂 并充 分搅 拌均匀,PH 值调 至67。5.3.4 种子处 理 用0.5%的 高锰 酸钾 溶液 浸 种2 h,或 温汤 浸种。5.3.5 催芽 将浸泡 后的 种子 捞出 洗净,黄瓜置28 30,黑 籽 南瓜置 于25 30 环 境催芽,每 天用30 清水冲 洗1 2次;70%种 子“露 白”时播 种。包衣 种子直 接播 种。5.3.6 播种期 黄瓜提 前20 d 30 d 播种。嫁接 育苗 接穗 要比 砧木 提前播 种3 d5 d。5.3.7 播种量 黄瓜每667 用 种量140 g 160 g;黑籽 南瓜 每667 用种 量1500 g。DB15/T 1831 2020 4 5.3.8 播种及 嫁接 前管 理 将混合 均匀 的基 质加 入适 量水分,含 水量 达到40%50%,将 基质 装入72 孔 穴盘中,装 满刮 平,压穴,播 入经 催芽 的黄 瓜种 子;用 插接 法时,在 营养 钵中播 种砧 木种 子;用靠 接法时,将 接穗 和砧 木 种 子先后播 于一 个营 养钵 里,砧 木播在 中央,接穗 播在 距砧 木1 cm 2 cm 处。播种 后覆 盖基质1.0 cm1.5 cm,喷水至 穴盘 底部 渗水 口看 到水滴。低 温期 覆盖 地膜 保温保 湿,高温 期覆 盖遮 阳网或 在地 膜上 覆盖 纸 被 遮光。幼 苗出 土前,控 制苗 床温度,白 天25 30,夜 间16 20。70%幼 苗出 土时,及 时揭去床面地 膜。出苗 后白 天床 温 25 28,夜间15 18。5.3.9 嫁接 5.3.9.1 嫁接时 间 靠接,在黄瓜 苗胚 轴达6 cm 7 cm 高,有真叶 显露时;砧木 苗胚轴 高达5 cm6 cm,第1 真叶 刚露心时嫁 接。插接,在 南瓜 子叶展 平有 第一 片真 叶,黄瓜两 子叶 一心 时嫁 接。5.3.9.2 嫁接后 的管 理 将嫁接 苗钵 整齐 地排 入苗 床中,用细 土填 充钵 间缝 隙,浇水,扣 小拱 棚,覆 盖草 帘等遮 荫,避光3 d,提高温 湿度,苗床 温度白 天保持 在25 28,夜间18 20;空气 相对湿 度保持90%95%。3 d 后 湿度 降低 到85%,7 d 10 d 伤口 愈合,接 穗长 出 新叶后 逐渐 揭去 草帘 等,床 温白天 22 26,夜间13 16。床温 低于13 加盖 草帘 保温。育苗期 内视 苗情 浇水12 次。靠 接法,在 接口 愈合后7 d 10 d,及时 剪断 接 穗的根;去 除嫁 接夹;及 时摘除 砧木 的萌 芽。5.3.10 炼苗 冬春育 苗,定植 前一 周,白天20 23,夜间10 12。夏秋 育苗 逐 渐撤去 遮阳 网,适当控制水 分。5.3.11 壮苗标 准 苗龄25 d 30 d,株高15 cm 左右,子 叶完 整,4 5 片真叶,叶 色浓 绿,茎粗 壮,根 系发 达,无病虫害。5.4 定植前 准备 5.4.1 整地施 肥 定植前 施基 肥,每667 施农家 肥料3000 kg 3500 kg,过 磷酸 钙(含P2O5 15%下同)60 kg 80 kg,结合耕 地翻入 土地。起垄,大小 行栽培,大 行距80 cm,小 行距50 cm60 cm,垄高20 cm 25 cm,垄宽50 cm 60 cm。5.4.2 无土栽 培 5.4.2.1 栽培槽 建造 在温室 内南北 走向,按中 线距离140 cm,挖 内径宽60 cm,深25 cm 30 cm的 槽,槽 边码一 层砖 或就地取 块石 做槽 边,内衬1 2 层 膜,做成 栽培 槽。每 个槽前 端外 侧下 挖略 低于 槽底的 坑,留排 水口,槽底设计 成宽10 cm,深5 cm 的U 形 沟,沟内 铺5 cm 厚 的 瓜子石,其 上铺 一层 编织 袋,排 水。DB15/T 1831 2020 5 5.4.2.2 栽培基 质配 置 将粉碎、高 温发 酵后 的有 机基质 与无 机基 质按 体积 比8:2 或7:3混 配,配方 见附录A。5.4.2.3 基质发 酵 5.4.2.3.1 玉米秸 秆发 酵工 艺流 程 粉碎玉 米秸秆(粒径 小于 等于1.5 cm)、尿 素、烘 干鸡粪、高温 放线菌 按重 量比1000:1:1:1 5搅拌混合 高 温发 酵杀 菌(65 发 酵12 h 24 h)中 温 发酵(加入1 5 份中 温放 线 菌,控 温45 50 发酵8 d 10 d)室温 下 自然发 酵15 d30 d 栽 培基质(C:N=35 45:1)。5.4.2.3.2 蘑菇渣(棉 籽壳)发 酵工 艺流程 蘑菇渣 去塑 料皮 碾 压 加水保 持含 水量80%堆 积3 m 宽、1.5 m 高的 垛,发 酵温度 不超 过65,发酵10 d 每立 方米 加2.5 kg过 磷酸 钙调 节PH 值78 自然 发酵20 d 30 d。5.4.2.4 基质消 毒 太阳能 消毒:在 装满 基质 的栽培 槽内 直接 浇水 后覆 膜,密 闭温 室,爆晒10 d 15 d,中间 摊晒1 次。5.4.2.5 基质添 加及 更换 每生产 一茬作 物,向栽培 槽补充 发酵腐 熟有 机原料,按原 配比装 满栽 培槽,并进行 消毒灭 菌处 理。5年后 更换 基质,更 换下 来 的基质 消毒 灭菌 后还 田。5.4.3 滴灌管 铺设 整平垄 面或 做好 栽培 槽后 铺设滴 灌管 道,覆盖 地膜。检 查滴 灌系 统,微灌 管(带)堵 塞操 作按SL 103执行。5.5 定植 5.5.1 定植密 度 冬春茬 定植 密度 每667 栽植2500 2800 株;秋冬 茬定植 密度 每667 栽植2200 2500 株;长 季节栽培定 植密 度每667 栽 植1800 2000株。5.5.2 定植方 法 采用丁 字形双 行交错 定植,株距35 cm 50 cm。植 株距垄(槽)边10 cm,定 植深度 低于原 栽培 面0.5 cm 1 cm。夏秋 季定 植选择 下午 进行,定 植时 覆盖遮 阳网,定 植后 逐步 去掉遮 阳网。5.6 田间管 理 5.6.1 温度 缓苗期:白天28 30,晚上 不低 于18。缓 苗后 室温采 用四 段变 温管 理:8 时至14 时,25 30;14时至17 时,25 20;17时至24 时,15 20;24时 至日 出,15 10。地 温保持15 25。DB15/T 1831 2020 6 5.6.2 光照 采用透 光性好 的耐 候功能 膜,保 持膜面 清洁,白天 揭开保 温覆盖 物,秋冬茬(12 月 至翌年2月)日光温室 后部 张挂 反光 幕,阴雨天、雪 后及 时拉 帘,尽量增 加光 照。夏秋 季节 适当遮 阳降 温。5.6.3 空气湿 度 空气相 对湿 度的 调控 指标 是缓苗 期80%90%,开 花结瓜 期70%85%。通 过地面 覆盖、滴 灌或 暗灌、通 风排 湿等 措施 控制 在指标 范围。5.6.4 二氧化 碳 补充二 氧化 碳,使设 施内 的浓度 达到800 mg/kg l 000 mg/kg。5.6.5 浇水 采 用膜 下微 流灌。定 植后及 时浇 水,667 用 水量15 m320 m3;3 d 5 d 后 浇缓 苗水,根 瓜坐住后,结束 蹲苗,浇水 追 肥,每 次灌 水参 照控 漏灌 水量,冬春 季节 不浇 明水,土壤(基质)灌溉 润湿 层相对湿 度保 持 60%70%,夏秋 季节 保持 在 75%85%。5.6.6 施肥 5.6.6.1 施肥原 则 肥料应 符合NY/T 496 的规 定。在 合理施 用有 机肥料 的基础 上,滴 灌条 件下温 室沙地 栽培黄 瓜的N、P2O5 和K2O适 宜用 量 范围 每667 分别 为30 kg35 kg、12 kg15 kg 和35 kg40 kg。N、P2O5 和K2O总量按照 黄瓜 生育 阶段 需肥 规律和 追肥 次数 进行 分配。5.6.6.2 定植至 结瓜 前期 定植后10 d第 一次 追肥,以后间 隔7 d 8 d滴 灌追 肥1次,每次 每667 施 用 大量元 素水溶 肥(N:P:K=15:5:40)3 kg 4 kg、尿 素(含N46%)2.0 kg 2.5 kg,或65%大量 元素 水 溶肥(N:P:K=5:24:36)2.0 kg 3.0 kg、有机水 溶肥(有机质30%,N:P:K=2:0:7,微 量元素2.6%)1 kg、尿素(含N46%)2.0 kg 3.0 kg。5.6.6.3 结瓜前 期至 拉秧 期 间隔7 d左 右滴 灌追 肥1 次,每次 每667 施大 量元 素水溶 肥5 kg6 kg、尿 素1.5 kg2.0 kg。或施用65%大 量元 素水 溶肥3.0 kg、有 机水 溶肥1 kg、尿素2.0 kg。5.6.6.4 施肥 方法 肥料加 入施 肥罐,在 一次 滴灌延 续时 间的 中间 时段 施入,球阀 开启 先小 后大,注入 量要 少,保持 均匀。不 可快 速注 入,施 肥 不匀。肥水 同进,少量 多 次,以 满足 黄瓜 的生 长需 要,根 据黄 瓜不 同生 育阶 段的长势 调节 灌水 量和 施肥 量 5.6.7 吊蔓 当黄瓜 长到4 5 片 真叶时,开始 牵蔓。用尼 龙绳或 麻绳吊 蔓,扎 在子 叶与第 一叶间,随着 瓜蔓 的伸长,每节 在绳 上缠 绕半 圈,生 长旺 季每 周进 行2 3 次,在下 午进 行。DB15/T 1831 2020 7 5.6.8 整枝 采用单 干坐秧 整枝,及早 抹去侧 枝摘掉 所有 卷须,摘除5节 以下 的雌花。适时 进行落 蔓,落 蔓前 适度控水,落 蔓量 根据 架的 高度而 定,在0.5 m1.0 m 左右,尽量 避免 幼瓜 接触 地面。落蔓 时,将瓜 蔓顺着同一 方向 放在 畦上,或 将瓜蔓 盘在 畦上。摘 除底 部老叶。5.6.9 清洁田 园 将残枝 败叶 和杂 草清 理干 净,集 中进 行无 害化 处理。5.7 病虫害 防治 5.7.1 农业措 施防 治 选 用高 抗多 抗品 种,与非瓜 类作 物轮 作三 年以 上,有 条件 的地 区实 行水 旱轮作,及 时清 洁田 园,棚室在夏 季利用 太阳 能进行 土壤高 温消毒 处理。高温 闷棚防 治黄瓜 霜霉 病:选 晴 天上午,灌一 次大 水后封闭棚室,将棚 温提 高到46 48 持 续2 h,然后 从顶部 慢慢加 大放 风口,缓慢使 室温下 降。以后如需要每 隔15 d闷棚1 次。闷棚后 加强 肥水 管理。5.7.2 物理防 治 用40 60目 防虫 网封 闭放 风口,阻隔 蚜虫、白 粉虱、潜叶蝇、夜 蛾等 多种 害虫 侵入减 轻病 虫害 的发生。悬挂 黄板防 治蚜 虫、白粉虱,悬挂蓝 板防 治蓟 马。色板 规格25 cm40 cm,每667 悬挂3040块。铺银灰 色地 膜或 张挂 银灰 膜条避 蚜。性 诱剂 防虫,根据标 靶害 虫种 类选 用不 同诱芯,每667 悬挂2 个诱捕器,30 d40 d 更换1 次诱 芯。利用 频振 杀虫 灯、黑光 灯、高压 汞灯、双 波灯诱 杀害 虫。5.7.3 生物防 治 用丽蚜 小蜂 防治 白粉 虱,每亩每 次放 蜂1500 2000 头,隔7 d 10 d 释放 1 次,连 续释 放5 6次。捕食 螨 防 治红 蜘蛛,按每平 方 米 10 12 头均 匀 释放到 植株 上。采 用新 植 霉素、DT 杀 菌剂和 植物 源农药防 治病 虫害。5.7.4 主要病 虫害 的药 剂防 治 使用药 剂防 治执 行GB/T 8321 的规 定。(见 附录B)6 采收 达到商 品成 熟时 及时 采收。根瓜 早收,结 果初 期每 隔3 d 4 d 采收1 次,盛果 期1 d 2 d 采收1 次。7 运输、贮藏 7.1 运输 运输工 具清 洁、卫 生、无污 染;装运 时做 到轻 装、轻卸、严 防机 械损 伤。在运 输中 严防日 晒、雨 淋,不得与 有毒 有害 物质 混装。长 途运 输时 应冷 藏,采 用加冰 制冷 或机 械制 冷方 法冷却 到规 定的 温度,冷 藏按GB/T 18518执行。DB15/T 1831 2020 8 7.2 贮藏 黄瓜不 适宜 长期 贮藏。短 期贮藏,温 度为12 13,相对 湿度 为90%95%。库 内堆 码保 持气流均匀 流通。DB15/T 1831 2020 9 A A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有机生 态型 无土 栽培 基质 配方 表A.1 有机生 态型 无土 栽培 基质 配方 基 质 体积比 草炭:炉渣 4:6 草炭:玉米秸秆:炉渣 2:6:2 玉米秸秆:蛭石:菇渣 3:3:4 玉米秸秆:菇渣:煤矸石 3:4:3 玉米秸秆:菇渣:风化煤 4:3:3 玉米秸秆:菇渣:牛粪:炉渣 3:2:2:3 DB15/T 1831 2020 10 B B 附 录 B(资料 性附 录)主要病 虫害 防治 表B.1 主要病 虫害 防治 病虫害种类 防治方法 霜霉病 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 粉剂500 倍液喷雾,发病较重时 用58%甲霜 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 粉剂 800 倍液喷雾,每667 用药液量45 kg 60 kg,每 隔7 d用药 1 次,连续用药2 3 次。细菌病角斑病 发病初期用 3%中生菌素可湿性 粉剂 1000 1200 倍药液喷雾,或 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 77%氢氧化铜可湿性 粉剂 500 倍液,每667 用药 液量 45 kg 60 kg,隔7 d 10 d用药 1 次,连续防治2 3 次。白粉病 发病初期用 40%乙嘧酚可湿性 粉剂1200 倍液,或40%福兴 乳油8000 倍液,或25%阿米 西达悬浮剂 1500 倍液,或 15%粉 锈宁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5%己唑醇悬浮剂 2000 倍液,每667 用药液量45 kg 60 kg,每隔 7 d 用药1 次,连续防 治 2 3 次。灰霉病 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 剂 600 800 倍液,或 56%嘧菌酯百 菌清水剂 600 倍液,或41%聚 砹嘧霉胺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粉剂1000 倍液、或 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800 900 倍液,或 50%扑海因可湿 性粉剂 1000 倍液于晴天上午喷 雾,每 667 用药液 量 45 kg 60 kg,每 隔 7 d 用药 1 次,连续防治 2 3 次。用 45%百 菌清烟熏剂,或 20%百霉速克 烟熏剂,每 667 m2用 250 g 300 g,棚内放置 8 10 个点,于 傍晚用暗火点燃后立即密闭烟熏 1夜,次日开门通风。黑星病 发病初期,用 10%苯醚甲环唑 水分散粒剂 1500 倍液,或 25%嘧菌酯悬浮剂 1500 2000 倍液喷雾,或用 40%氟硅唑乳油8000 倍液,每隔7 d 用药1 次,连续防治 2 3 次。蚜虫、白粉虱 用 25%噻虫嗪 水分散粒 剂 1500 2000 倍液、或 10%吡虫啉可 湿性粉剂 1500 3000 倍液,或1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1500 2000 倍液,或 50%抗蚜威可湿 性粉剂 2500 倍液,每 667 用药液量45 kg 60 kg,隔7 d 用药 1 次,连续防治2 3 次。斑潜蝇 用5%卡死克乳油2000 倍液,或 0.2%阿维菌素乳油2000 倍 液,或 2.5%吡虫啉乳油2000 倍液,或 25%斑潜净乳油 1500 倍 液,或 5%来福灵乳油 3000 倍 液,交替使用,隔 7 d 喷 1 次,连续防治 3 4 次。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