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山羊豆牧草生产技术规程DB52/T 1471-2019.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东方山羊豆牧草生产技术规程DB52/T 1471-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东方山羊豆牧草生产技术规程DB52/T 1471-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东方山羊豆牧草生产技术规程DB52/T 1471-201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东方山羊豆牧草生产技术规程DB52/T 1471-201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东方山羊豆牧草生产技术规程DB52/T 1471-201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01 B 05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4712019 东方山羊豆牧草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forage production of Galega Orientalis L.2019-12-31发布 2020-06-01实施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2/T 14712019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栽培技术.1 5 田间管理.2 6 利用.3 DB52/T 1471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贵州省草业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草业研究所、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省草地技术试验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天琼、张瑜、莫本田、龙忠富、张明均、李富祥。DB52/T 14712019 1 东方山羊豆牧草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东方山羊豆牧草生产的栽培、田间管理及利用等技术。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行政区内划海拔800 m2200 m、年降雨量600 mm以上地区东方山羊豆牧草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917.1 饲料粉碎粒度测定 两层筛筛分法 GB/T 6141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东方山羊豆 Gagela Orientalis L.又称饲用山羊豆,为豆科山羊豆属多年生根蘖型草本植物,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利用年限长。具有产草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家畜食用后不臌胀的特点。4 栽培技术 4.1 选地 选择中等及以上肥力、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性好、pH值5.07.5、地形平坦的地块。4.2 整地 4.2.1 除杂 播种前一周,清除地面杂物及杂草、深翻土壤25 cm以上,精耕细作,耕层均匀。4.2.2 杀菌 粘性土壤用生石灰杀菌,用量750 kg/hm2。DB52/T 14712019 2 4.2.3 施底肥 施农家肥30 t/hm245 t/hm2。4.2.4 种子选择 按GB/T 6141要求选择颗粒饱满、无病菌、纯度95%、净度90%、发芽率85%的种子。4.3 播种 4.3.1 播种期 地温10 以上即可播种,一般春播3月4月,秋播9月10月。4.3.2 播种方式 条播或穴播。条播行距40 cm45 cm,穴播窝距40 cm50 cm。4.3.3 播种量 单播草地播量18 kg/hm224 kg/hm2;混播草地播量8 kg/hm210 kg/hm2(与禾本科牧草间作,行数比1:2);改良草地播量9 kg/hm212 kg/hm2。4.3.4 拌种 用磷肥120 kg/hm2150 kg/hm2拌种。4.3.5 播种深度 沙性土壤3 cm4 cm,粘性土壤2 cm3 cm。5 田间管理 5.1 施肥管理 5.1.1 期施肥 苗高6 cm8 cm时,施尿素75 kg/hm2。5.1.2 刈割后施肥 每次刈割后追施磷肥120 kg/hm2150 kg/hm2;初霜期及早春追施磷肥150 kg/hm2180 kg/hm2、硫酸钾120 kg/hm2150 kg/hm2。5.2 灌溉 严重干旱时,适时浇水。5.3 杂草防除 苗期及时人工除杂;每次刈割后中耕除杂。DB52/T 14712019 3 5.4 病虫害防治 5.4.1 病虫害类型 主要病害是白绢病和根腐病,虫害是菜青虫和地老虎,其防治方法按GB/T 8321.10 和NY/T 1276执行。5.4.2 白娟病防治 发病初期,挖开根茎土壤,撒生石灰消毒。发病中期,每亩用25%萎锈灵可湿性粉剂50 g+20%甲基立枯磷乳油50 ml,兑水50 kg,浇灌根部。5.4.3 根腐病防治 发病中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噁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 倍液喷施或灌根。5.4.4 菜青虫和地老虎防治 用45%丙溴辛硫磷1000 倍液防治。6 利用 6.1 刈割利用 首茬草刈割高度60 cm70 cm,再生草刈割高度45 cm50 cm,留茬高度6 cm8 cm。末茬不晚于11月中下旬。6.2 放牧利用 草层高45 cm60 cm时开始放牧,留茬高度6 cm8 cm。一般35 天40 天轮牧1 次。6.3 加工调制 6.3.1 收获期 东方山羊豆现蕾至初花期收获;禾本科抽穗前收获。6.3.2 青贮 可单独青贮或与禾本科牧草按重量1:3混合青贮。青贮时将原料晾晒至含水量60%75%,切碎(长度3 cm4 cm)、装填、压实,立即密封并覆盖,35 天40 天后取用。6.3.3 青干草与草粉 将东方山羊豆刈割、摊晒至含水量低于18%,堆垛贮藏作青干草。也可用粉碎机粉碎青干草,制成草粉。粉碎细度按照GB/T 5917.1测定。DB52/T 14712019 4 参 考 文 献 1 刘法涛.东方山羊豆J.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94,(1):26.2 张自和.俄罗斯中部黑土带的东方山羊豆J.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96,(2):7-11.3 曾彦军.饲用山羊豆J.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98,(1):40-42.4 张清斌,杨志忠,贾纳提,等.东方山羊豆引种研究初报J.中国草地,2001,23(1):17-20.5 王香文,王嘉凡.东方山羊豆的栽培技术与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12):113-114.6 何世炜,常生华,武得礼.饲用山羊豆引种研究初报J.草业科学,2003,20(11):28-29.7 沈禹颖,张自和,谢田玲.优良豆科牧草-东方山羊豆的研究与利用J.草业学报,2003,(6):105-109.8 李淑娟,李长慧,张英,等.西宁地区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试验J.草业科学,2015,32(8):12891295.9 朱成强,张希永,田聪,等.温泉县引种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栽培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5):302307.10 田聪,韩青,朱忠艳,穆尼热.东方山羊豆栽培与应用J.技术.花卉,2017,(6):40.11 张清斌,朱忠艳,杨志忠,等.东方山羊豆栽培技术规程初探J.草食家畜,2003,119(2):61-62.12 罗天琼,莫本田,张瑜,龙忠富,张明均,等.东方山羊豆研究综述J.湖北农业科学,2019.增刊.40-46._ DB52/T 1471-20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