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35.240.01 L 79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6082020 儿童类智能设备内容库分类分级 Childrens intelligent device content library classification specification 文稿版次选择 2020-06-22发布 2020-07-22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监管局 发布 DB34/T 3608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淘云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淘云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城关第二小学、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城关第三小学、安徽省合肥高新创新实验小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庆升、王晓斐、吕途、盛守卓、叶娟、马万钟、孙艳、方明、陈连花、吴娟、卫小根。DB34/T 36082020 1 儿童类智能设备内容库分类分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儿童类智能设备内容库分类分级的术语和定义、分级、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儿童类智能设备内容库的分类分级。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儿童类智能设备 Smart device for children 面向儿童设计的具有感知、计算、反馈能力的设备、器械或者机器。2.2 儿童类内容库 Content for children 受保护的优质内容存储库,在本标准中指儿童智能设备的资源内容。3 分类 按照儿童类智能设备与儿童交互的特点,把内容库中的内容分为以下 5 种:a)音频内容;b)图片内容;c)视频内容;d)文字内容;e)交互类内容。4 分级 按照使用对象的年龄,把内容库中内容分为以下 4 级:1 级内容 适合所有儿童使用,尤其适合 03周岁(婴幼儿期)。2 级内容 适合 3 岁及以上儿童使用,尤其是 46 周岁(学龄前期)。3 级内容 适合 7 岁及以上儿童使用,尤其是 712 周岁(学龄初期)。4 级内容 DB34/T 36082020 2 适合 13 周岁以上(学龄后期)儿童使用。5 要求 儿童类智能设备内容库分类、分级要求见表1。表1 童类智能设备内容库分类、分级要求 分类 分级 1级 2级 3级 4级 音频内容 占比为 85,主要为儿童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启蒙国学,培养好习惯的故事 主要包含情绪类、认知类、科普探究性故事,及浅近的古诗词等。句子形态多样,涉及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反问句等,句子长度增加。难度较 1 级增加,句子增加副词、连词、量词等。主要包含历史文化类、寓言类、情绪管理类内容,同时加大科学探究性内容比重,能帮助儿童加深对世界、宇宙等宏观认知,并能刺激儿童动手操作科学实验的意愿。音频内容篇幅增加,富有哲学辩证思维;涵盖一定量的浅易文言文内容。图片内容 少量跟故事内容配合的图片,无特殊要求。涉及习惯培养、生活认知、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等方面,图片色彩符合明亮、大色块等儿童视觉认知,以绘本为主。动物、植物、昆虫、宇宙等自然科学类能激发儿童探索欲的内容。配合音频进行内容呈现,无特殊要求。视频内容 少量视频内容,以儿歌、童谣、启蒙国学、好习惯故事为主。不包含暴力信息,无任何脏话、粗话,无任何其他成人不良语言或场景,无任何悲观消极内容。主要涉及启发儿童想象力、加深生活认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视频内容色彩符合明亮、大色块等儿童视觉认知特点。不包含暴力信息,无任何脏话、粗话,无任何其他成人不良语言或场景,无任何悲观消极内容。主要包含历史文化类、寓言类、情绪管理类内容,同时加大科学探究性内容比重,能帮助儿童加深对世界、宇宙等宏观认知,并能刺激儿童动手操作科学实验的意愿。可能包含极少的暴力信息但无血腥,不宣扬暴力行为,可能有极少的脏话、粗话及其他成人不良语言或场景,无悲观消极内容。围绕课文的知识讲解视频匹配度较高,概念陈述清晰、语言不晦涩。可能包含少量暴力信息但无血腥,不宣扬暴力行为,可能含有少量的脏话、粗话及其他成人不良语言或场景,可能有少量的悲观消极但主题积极的内容。文字内容 极少,不宜脱离音频、图片、视频单独存在,无其他特殊要求。文字占比很少,以带拼音注释内容为主,涉及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反问句等形式。大部分都是绘本内容。文字占比很少,无特殊要求。文字占比很少,无特殊要求。DB34/T 36082020 3 表 1(续)分类 分级 1级 2级 3级 4级 交互类内容 少量,配合音频、图片、视频使用,促进儿童手眼协调能力。占比不少于 40,通过调动儿童肢体、眼睛、脑部等协作完成评价性练习,促进儿童手眼协调能力发展。能启发儿童思考,与设备交互环节占交互类内容占比不少于50。设置评价反馈环节,能对儿童语言能力进行评测、纠错及提供指导性改进意见。针对课程提供的交互性内容,能对儿童知识点掌握能力进行考察、评价、分析,并提供指导性改进意见。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