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7.080.10 CCS B 31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4242020 代替DB42/T 4242007 鄂梨1号、鄂梨 2号生产技术规程 Regulations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for Pyrus pyrifolia Nakai Eli 1and Pyrus pyrifolia NakaiEli 2 2020-09-22发布 2020-11-22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2/T 424 2020 I 目 次 前言.III 引言.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园 地选 择与 规划.1 5 砧 木及 苗木 质量.2 6 栽植.2 7 土 肥水 管理.2 8 整 形修 剪与 棚架 改造.4 9 花 果管 理.6 10 病 虫害 防治.7 11 果 实采 收.8 DB42/T XXXXX 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2020 标准 化工作 导则 第1部 分:标 准化 文 件的结 构和 起草规 则的 规则 起草。本文件 代替DB42/T 424-2007 无 公害 食品 鄂梨1号、鄂梨2号 生产 技术 规程。与DB42/T 424-2007相比,除编 辑性 修改 外,主要技 术变 化如 下:a)修 改了 标准 名称;b)删 除了 部分 引用 标准(见2);c)调 整了 园地 选择 部分 引用标 准(见4.1)d)修 改了 有机 肥使 用量(见4.3);e)修改 了 株行 距(见6.1);f)增 加了 树盘 覆盖 材料(见7.1.2.2);g)调 整了 允许 使用 的肥 料种类 引用 标准(见7.2.1);h)修 改了 主要 使用 有机 肥种类(见7.2.2.1);i)调 整了 灌溉 水质 的引 用标准(见7.3.1);j)增 加了 水 肥一 体化 管 理(见7.4);k)调整 了 8 整形 修剪 与 棚架改 造(见8);l)调 整了“倒 伞形(见8.1.2);m)增 加了 纺 锤形(见8.1.3);n)增 加了 棚 架改 造(见8.3);o)修 改了 套袋 时期(见9.3.2);p)调 整了 农药 使用 准则 的引用 标准(见10.1);q)增 加了 10.2.3 草害(见10.2.3);r)增 加了 推 荐使 用的 农 药(见10.3);s)增 加了 农 药的 使用(见10.4)。本文件 由湖 北省 农业 科学 院果树 茶叶 研究 所提 出。本文件 由湖 北省 农业 农村 厅归口 管理。本文件 起草 单位:湖 北省 农业科 学院 果树 茶叶 研究 所、武 汉市 新洲 区果 茶技 术服务 站。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李 先 明、秦仲 麒、刘金 平、涂 俊 凡、施桂 萍、王晴 芳、杨 夫 臣、朱红 艳、伍涛、刘政、杨立、赵 广、程寅 胜、胡 柏松、潘 阳林、魏 华。本 文件 实 施 应 用 中 的 疑 问,可 咨 询 湖 北 省 农 业 农 村 厅,联 系 电 话:027-87665821,邮 箱:;湖 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果 树 茶 叶 研 究 所,联 系 电 话:027-87770721,邮 箱:。本文件 的有 关修 改意 见建 议可反 馈至 湖北 省农 业科 学院果 树茶 叶研 究所,联 系 电话:027-87770721,邮箱:。本部分 所代 替标 准的 历次 版本发 布情 况为:DB42/T 424-2007。DB42/T 424 2020 III 引 言 鄂梨1 号、鄂梨2 号为 湖北 省农业 科学 院果 树茶 叶研 究所选 育的 梨新 品种,2002 年通 过了 湖北 省农 作物品种 审定 委员 会审 定。鄂梨1 号品 种审(认)定 编 号鄂审 果002 2002。果实 近圆形,果 形指 数1.02。平均单 果重250g,最大果重490g,果 形较 整齐 一致。果皮 薄,绿色,具 少许蜡 质光 泽。果肉 白色,肉质 细嫩 松脆,汁 多,石细胞极 少,味甜,含 可溶 性固形 物10%11.5%,总 糖7.88%,总酸0.16%,品 质上。果成 熟期 为7 月初,果实发 育期90天。鄂梨2 号,品 种审(认)定 编号鄂 审果003 2002。2001年、2004、2018 年 获得“全国优 质早 熟奖”。果实倒 阔卵 圆形,果 形指 数1.17。平 均单 果重200g,最大 果重330g,果形 整 齐一致。果 皮薄,果实 底 色为绿色,果 面黄 绿色,具 蜡质光 泽,果面 平滑 光洁,外观 美。果肉 洁白,肉 质细、脆、嫩、汁多,石 细胞极少,味 甜,微 香,含 可溶性 固形 物12.0%14.7%,总糖7.76%,总 酸0.16%,品质 上,果 成熟 期为 7月中下 旬,果实 发育 期106 天。依据“良种+良 法”配 套 的 原则,修订 了 鄂梨1号、鄂梨2 号生 产技 术规 程,规定了 鄂梨1号、鄂梨2号生 产过 程中的 园地 选 择与规 划、砧 木及 苗木质 量、栽 植、土 肥水 管理、整形修 剪、花 果管 理、病虫害防 治和 果实 采收 等技 术,对 促进 鄂梨1号、鄂 梨2号在 湖北 省可 持续 发展 具 有重要 的指 导作 用。DB42/T 424 2020 1 鄂梨 1号、鄂梨2 号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 了鄂 梨1 号、鄂 梨2 号 生产 过程 中的 园地 选 择与规 划、砧木 及苗 木质 量、栽 植、土肥 水管理、整 形修 剪、花果 管理、病虫 害防 治和 果实 采收 的技术 要求。本 文件 适用 于鄂 梨1 号、鄂 梨2号 的生 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 件 中 的内 容通 过 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于 本文件。NY/T 391 绿 色食 品 产地 环境质 量 NY/T 393 绿色 食品 农药 使用准 则 NY/T 394 绿色 食品 肥料 使用准 则 NY/T 442 梨生 产技 术规 程 NY 475 梨 苗木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 没有 需要 界定 的术 语和定 义。4 园地选择与规划 4.1 园地选择 气候条 件为 年平 均温 度,生长 期平 均气 温,休眠 期 平均气温,年降雨 量800 mm 以上。砂土、壤土 和粘 土均 可栽 培,要 求土 壤质 地良 好,疏松肥 沃,透水 和保 水性 能较好,土 壤有 机质 含量1.5%以上,土 壤 pH 值5.5 8.5,以 pH 值5.6 7.2 为 最适,土壤 含盐 量控 制在0.14%以 下,地 下水 位1 m以下。其它按NY/T 391 的规 定执 行。4.2 园地规划 园地规 划包 括小 区划 分、道路及 排灌 系统 设置、防 护林营 造、附属 建筑 设施 建设等。地形地 势要 求坡 度在25 以下,坡度6 25 的山 地、丘 陵,建园 时宜 修筑 水平 梯地,水 平走 向有 的 比降。平地及 坡度 在6 以下 的缓 坡地,栽植 行为 南北 向。坡度6 25 的山 地、丘陵,栽植 行沿 等高 线延 长。DB42/T XXXXX 2020 2 其它按 照NY/T 442 的 规定 执行。4.3 土壤改良 抽槽改 土,挖大 槽,抽通 槽。挖 深宽 各80 cm 100 cm 的定植槽,取 土时 将表 土和心 土分 别堆 放两侧,每667 m2施入4000 kg 5000 kg 腐熟 的有 机肥,混入500 kg 过磷 酸钙。回填时 先将 表土 填入 下层,将 心土 和有 机肥 混合 填 入。在行 间取 土起 垄,垄 宽约为100 cm 120 cm,大于施 肥沟。土 壤下 沉后,垄面 高于 地面30 cm 50 cm。5 砧木及苗木质量 砧木为 杜梨 或豆 梨。苗木 质量按 照NY 475 的规 定执 行。6 栽植 6.1 栽植密度 根据园 地的 立地 条件(包 括气候、土 壤和 地势 等)、品种、整形 修剪 方式 和 管理水 平等 而定,合 理密植,株行 距为(1.2 m 3 m)(3 m 4 m)。6.2 时期 秋季落 叶后 至翌 年春 季萌 芽前均 可栽 植,以秋 栽最 为适宜。6.3 方法 栽植前 将苗 木过 长的 根系 短截,伤根 剪平 伤口,用Be 5 石硫合 剂消 毒,并用 稀泥浆 蘸根。栽植时 定准 栽植 点,挖一 小坑,将根 系舒 展开、苗 木扶正,嫁 接口 朝迎 风方 向,边 填土 边轻 轻向 上提苗、踏实,使 根系 与土 壤密接。填土后 在树 苗周 围做 直径1 m 的树 盘,浇 足定 根水,上 面覆一 层细 土。栽 植深 度以 根茎露 出地 面5 cm 10 cm 为宜。6.4 授粉树配置 鄂梨1 号授 粉树 为西 子绿、早酥,鄂梨2号 授粉 树为 金 水2 号、翠 冠、翠 玉、苏翠1 号,配 置比 例为341。7 土肥水管理 7.1 土壤管理 7.1.1 幼树期管理 定植后 于每 年秋 季在 行间 轮换进 行深 翻扩 穴,结 合 重施有 机肥,以改 良培 肥 土壤,增 加根 系活 动范围,深 翻深 度约 为60 cm 80 cm。间作 的豆 科绿 肥,每 年刈割2 3 次,将其 覆盖 于树盘,秋 季翻 耕入 土。7.1.2 成年树管理 7.1.2.1 行间管理 DB42/T 424 2020 3 行间实 行间 作、种植 绿肥 或生草。间 作物 或草 类与 梨树无 共性 病 虫 害的 浅根、矮杆 植物,以 豆科 和禾本科 植物 为宜,如 白三 叶、苕 子、鼠茅 草、野豌 豆 等,每 年刈 割2 3次,覆 盖于树 盘,秋季 翻耕 入土,45年 后春 季翻 压,再休 闲12 年后 重新 生草。7.1.2.2 树盘管理 覆盖材 料可 选用 麦秸、麦 糠、玉 米秸、稻草、稻壳、山青 及田 间杂 草等,覆 盖厚度10cm 15cm,上面零星 压土,连续 覆盖3 4年后 结合 秋施 基肥 浅翻 一 次;也可 结合 深翻 开大 沟 埋草,提 高土 壤地 力和 蓄水能力。也 可覆 盖园 艺地 布。7.2 施肥 7.2.1 肥料种类与质量要求 允许使 用的 肥料 种类 按照NY/T 394 的 规定 执行。7.2.2 施肥数量及方法 施肥 量 按照 每生 产100kg 果 实,施 入氮(N)约 为1.0 kg,氮(N)、磷(P2 O 5)、钾(K2O)比 例为10.5 1。7.2.2.1 基肥 基肥深 施、重施。秋 季(10 月中 下旬)在 树冠 滴水 线 处挖宽、深30 cm 50 cm 的 环状沟 或条 沟施 入,施用量 占全年 用肥 量的70%以上,以腐熟 的猪 粪、鸡 粪、羊 粪等有 机肥 为主,混入全 年的磷 肥用 量和适量的钾 肥。每生产1 kg 果实 施入1.5 kg 2.0 kg 有 机肥,盛 果期 梨 园每667 m2施入有 机肥3000 kg 4500 kg。7.2.2.2 土壤追肥 追肥宜 勤 施、薄施,主要 集中在3 个时 期。第 一次在 萌芽前,以氮 肥为 主;第 二次在 花芽分 化及 果实膨大 期,以磷 钾肥 为主,氮磷 钾混 合使 用;第三 次在果 实生 长后 期,以钾 肥为主。看树施 肥,旺树 减少 施肥 次数和 肥量,老 树、弱树、挂果 多的 树增 加追 肥次 数和肥 量,根据 土壤 条件和施 肥习 惯确 定.每生 产100 kg 果实 追施 氮(N)约 为0.3 kg、钾(K 2O)0.3 kg。于树冠 下开 环状 沟或 放射 状沟,沟深15 cm 20 cm,追肥后 及时 灌水。最后 一 次追肥 在距 果实 采收期20 d 以前 进行。高 温干 旱期按 肥料 使用 范围 的下 限施用。7.2.2.3 叶面追肥 结合喷 施农药 进行 叶面喷 肥,全 年45 次。生 长前 期2次,以氮 肥为主;后 期23 次,以磷、钾 肥为主。叶面喷 施肥 料,尿素 浓度 为0.3%0.5%、磷 酸二 氢 钾0.2%0.3%、硼 砂0.1%0.3%、硫酸 锌0.3%0.5%、氨基 酸钙300倍500 倍。叶面追 肥避 开高 温时 间,距果实 采收 期20 d 内 停止 叶面追 肥。7.3 水分管理 7.3.1 水质及要求 在生长 季的 需水 临界 期,如萌芽 期、新梢 旺盛 生长 期、果 实迅 速膨 大期 和采 果后,如遇 土壤 干旱 及时灌水,花 芽分 化前、果 实成熟 前适 当控 制水 分。DB42/T XXXXX 2020 4 灌溉水 质符 合NY/T 391 的 要求。7.3.2 灌水量 灌水量 根据 土壤 水分 含量、保水 能力、对 最适 土壤 水分含 量的 要求 及主 要根 系分布 层的 厚度 确定,以根系 密集 分布 层,即地 表下40 cm 土层充 分浸 透为 度。7.3.3 灌水方法 采用树 盘灌 溉、沟灌、穴 贮灌水 等常 规灌 溉方 法。7.3.4 排水 雨季要 及时 疏通 果园 排水 沟渠,避免 渍水、积 水。7.4 肥水一体化管理 使用滴 灌、喷灌 等节 水灌 溉设施 进行 肥水 一体 化管 理。8 整形修剪与棚架改造 8.1 整形 8.1.1 小冠疏层形 当年苗 木定 植后,离 地面60 cm 70 cm 剪截 定干,剪 口处留 饱满 芽,剪口 以下 第二芽 抹去,第 三至第六芽 于芽 的上 部进 行刻 伤。生长 期对 生长 势强 旺枝 条进行 拉枝 或用 竹签 开角,主枝基 角达 到60 70。第二年 对剪 口第 一芽 抽生 的枝条 继续 培养 中心 干,剪去1/4 1/3;选留 下部 抽生的34 根枝 条培 养第一层 主枝,剪 口芽 外向 或侧向,或 者里 芽外 蹬,剪截的 长短 根椐 枝条 的长 短粗细 确定;如 第一 层候 选枝条的 数量 不足,则 对中 心干重 截或 对主 干进 行刻 伤,促 发长 枝。第三、四年 对中 心干 延长 枝继续 短截,注 意剪 除竞 争枝;对主 枝延 长枝 的修 剪参考 第二 年,同时 每个主枝 培养12 个侧 枝,疏除主 枝上 骑马 枝或 背上 直立旺 长枝 条。第五年 树体 结构 已基 本形 成,进 入初 果期,此期 重点 是调整 骨干 枝的 生长 角度、生长方 向及 生长 势,平衡第 一层 与第 二层 主枝、主枝 及侧 枝、辅养 枝和 结果母 枝以 及枝 组之 间的 主从 关系,防 止局 部旺 长,树上 长树;合 理运 用回 缩、短 截,长放、疏 枝等 修剪技 术,调节 营养 生长 与结果 的关 系。盛果期 树体 结构 为主 干高50 cm 60 cm,树高3.0 m 3.5 m,冠 幅2.5 m 3.0 m,具 有中 心干。第一层3 个 主枝,第二 层12 个主枝。各层 主枝 在主干 上分布 错落有 致,主枝分 枝角为500 700;每个 主枝配置23 个侧 枝,呈顺 向 排列;侧枝 开张 角度700 左 右,第 一层 与第 二层 的主 干 层间距 为0.8 m 1.0 m,第二 层 以上 的中 心干 落头 开心。行间 留0.8 m 1.0 m 宽的作 业道,株 间允 许10%15%交接,树 冠覆 盖率75%80%。8.1.2 倒伞形 苗木离 地面70 cm 80 cm 定干,第二 年继 续培 养主 枝及中 心干,方 法同7.1.1。第三年 主要 对中 心干 上强 旺的枝 组,通过 疏枝 和回 缩等修 剪方 法控 制,防止 旺长成 主枝。第 四、五年继续 培养 主枝 及其 侧枝、中心 干上 的结 果枝 组。中心干 的延 长枝 不进 行短 截,甩 放结 果。夏季采 用压 平、曲别、摘 心等方 法控 制直 立新 梢旺 长。盛果期 树体 结构 为主 干高60 cm 70 cm,树 高约3.0 m。具有 中心 干,高约2.5 m。第一 层主 枝3 4个,基角60 70,相邻2个主枝在中心干上的间距为15 cm 20 cm。第一层主枝以上的中心干弱化 为DB42/T 424 2020 5 主枝,直接着 生810个 中、小型 结果枝 组,不配置 主枝。每个主 枝配 置12 个侧枝,侧枝 与主 枝的 夹角70 左右。行间 留约0.8 m 宽的 作业 道,株间 允许10%20%交接,树 冠覆 盖率80%85%。8.1.3 纺锤形 主干高50 cm 60 cm,具 有中心 干,干 高为3.0 m,树冠高 度3.5 m 4.0 m。主干上 没有主 侧枝,在主干 上直 接着 生15 20 个单轴 延伸 的结 果枝 组,相邻枝 组垂 直距 离为15 cm 20 cm,呈螺 旋形 分布。叶面积 指数为4.5,树冠覆 盖率为75%85%,株间允 许交接15%20%;树篱宽 度1.2 m 1.5 m,行间留出1.5 m 以 上的 机械 作 业道。8.2 修剪 主从分 明,结构 合理;因 树制宜,随 枝修 剪;冬剪 和夏剪 相结 合。8.2.1 幼树修剪 幼树生 长旺 盛,主要 以整 形为主,宜 轻剪 长放,早 成形、早扩 冠,培 养牢 固 的骨架。生 长季 节主 要采用抹 芽、拉枝、剪 梢等 控势修 剪措 施。春季抹 除萌 发过 多、位置 不当的 芽,对生 长直 立、强旺的 新梢 采用 拿枝、扭 梢等方 法缓 和生 长势;夏季则 行剪 梢,疏除 过多、剪除 过长 的营 养枝,秋 季疏除 位置 不当、扰 乱树 形、密 挤郁 闭的 大枝。对骨干 枝、延长 枝适 度短 截,对 非骨 干枝 甩放,提 早形成 花芽 结果,逐 渐培 养成不 同类 型的 结果 枝组。8.2.2 盛果树树修剪 主要保 持树 势平 衡,解决 生长与 结果 之间 的矛 盾,培养各 种类 型的 结果 枝组。对中心 干、主枝、侧枝 的 延长枝 中度 短截,维 持生 长势,注意 剪口 芽的 方位。结果 枝组 培养 时,采用先放 后缩 或者 先放 后截,切忌 短截 过多,造 成生 长势强 旺,成花 困难。过多的 辅养 枝、营养 枝及 时疏除。结果后 期要 抑前 促后,回 缩更新,培 养新 的枝 组,防止早 衰和 结果 部位 外移。8.3 棚架改造 8.3.1 平棚架搭建 角柱、边柱 和 支 柱为 水泥 柱,垂 直埋 设于 地面,深 度50 cm 60 cm。角 柱埋 设 在四角,水 泥柱 截面积12 cm12 cm 以上。边 柱埋 设于 田块 的4条 边上,间距5.0 m,边 柱截 面积10 cm12 cm。支柱 埋设于田块内,截 面积8 cm10 cm,间 距10 m10 m。网面平 行于 地面,距 地面 高度175 cm 185 cm,由 主线、支线 和子 线构 成。主线连 接4 条边 上角 柱和边柱,用 镀锌钢 绞线;支线 分别 在南 北和 东西方 向上 连接 边柱 和支 柱,用 镀锌钢绞 线;子线连 接主 线和 支线,用8 号或者10号 镀锌 铁丝,组 成 50 cm 50 cm 正方形 网 格。8.3.2 树形改造及上架 疏散分 层形 进行 开心 改造,选留 棚架 树形 的3 4个 主枝,提高 主干 高度 至60 cm 80 cm,最后 一 个主枝以 上的 中心 干及 上层 枝干全 部去 除。骨干枝 改造 最大 限度 保留 原有骨 干枝,缩短 改造 时 间,加快 恢复 树冠。保 留 的骨干 枝调 整垂 直延 伸方向,减小 基角,加 大其 腰角和 梢角 的角 度,防止 骨干枝 过多 偏离 架面。DB42/T XXXXX 2020 6 对棚面 以下且 中部 枝段距 棚面50 cm 及 以上的 骨干 枝,从基 部锯除,原 位更新 留桩,促进抽 生分 生角度小 的强 枝,重新 培养 贴近架 面延 伸的 骨干 枝。9 花果管理 9.1 保花保果 9.1.1 花期放蜂 每667 m2放1箱 蜜蜂,开 花 前2 d 3 d 置 于梨 园中,或 于开花 前7 d 8 d 放置500 750 头壁 蜂,花期禁止喷 施农 药。9.1.2 人工授粉 花蕾灯 笼状 时采 摘,去掉 花瓣,取出 花药,置于 温 度、相 对湿 度60%70%的培 养箱 中36 h 40 h 即可 散出 花粉。选择毛 笔、橡皮 头等 授粉 器具,每花 序点 授2 3朵 边花。9.2 疏花疏果 9.2.1 原则 迟疏不 如早 疏,疏果 不如 疏花,疏花 不如 疏芽。通过冬 季熟 剪、疏花、疏 果等措 施调 节产 量,合理 负载,每667 m2产量控 制 在2000 kg 2500 kg。9.2.2 花前复剪 结合整 形修 剪,控制 留枝 量和花 芽数 量,旺树、旺 枝少疏 多留,弱 树、弱枝 多疏少 留。在花蕾 分离 期疏 去过 密、过弱的 花枝 或花 序,每667 m2保留花枝数2.02.5 万 枝。9.2.3 疏花 在花序 伸出 至初 花期 进行,疏去 花序 的中 心花,保 留边花,每 花序 留2 3朵 花。过 密的 花序 则摘 除花朵,保留 果台 芽。9.2.4 疏果 分两次 进行,第 一次 粗疏,于谢 花后10天 进行;第 二次定 果,于5 月上 中旬 进 行。疏 果 时 先里 后 外,先上 后下,疏 除小 果、畸 形果、病 虫 果、叶 磨 果、锈果、朝 天 果。选 留 第2 3序位果,每 果台 留1 2个 果,定 果后 每667 m2留果 数为1.5 1.8 万 个。定果后 适宜 叶果 比为201,树体 内每 隔20 cm 间距留1个果。9.3 果实套袋 9.3.1 纸袋选择及处理 选择通 透性 好、耐磨 性强、原木 浆纸 为原 料制 作的 优质梨 专用 纸袋。纸 袋使 用前2d 进行 湿口 处理,将袋口 朝下 浸水 约4cm,持 续30 秒,袋 口朝 上放 置于 纸箱中,上 面覆 盖几 层湿 报纸,纸箱 外被 塑料 薄膜,捂实包 严。9.3.2 套袋时期 DB42/T 424 2020 7 谢花后15 d 20 d 套 小蜡 袋,30 d 40 d 后 不解 除小 蜡 袋,直 接在 小蜡 袋外 面加 套不同 类型 的纸 袋。9.3.3 套袋方法 套袋前1 d 2 d 全园 喷施1 次杀虫 剂和 杀菌 剂,选用 粉剂,忌用 乳油。喷 雾时 仔细彻 底,防止 漏叶、漏果。套袋 时 先上 后下,先 里后 外。撑 开纸 袋如 灯笼 状,张开底 角的 出水 气口,幼 果悬空 纸袋 中,以免 纸袋摩擦 幼果 果面。纸袋直 接捆 扎在 尽量 靠近 果台的 果柄 上,勿 将枝 叶 套入。扎 口时 宜松 紧适 度,以 纸袋 不在 果柄 上上下滑动 为度,铁 丝成 形。套小 蜡袋 时清 除幼 果尚 未脱落 干净 的雄 蕊和 柱头。套袋后 全园 喷施1次 杀菌 剂 和杀虫 剂,6月 上中 旬防 止 梨木虱、黄 粉蚜 等入 袋害 虫危害。套袋梨 果实 采摘 前不 需解 袋,连 袋采 下,装箱 时除 袋后包 好果 实。10 病虫害防治 10.1 防治原则 积极贯 彻 预防 为主,综合 防治 的植 保方 针。以 农业 防治和 物理 防治 为基 础,提倡生 物防 治,按 照病 虫害 的发 生规 律和 经济 阀值,科学 使用 化学 防治 技术,有效 控制 病虫 害。农药使 用准 则按 照NY/T 393 的规 定执 行。10.2 主要病虫害 10.2.1 病害 梨黑斑 病、梨轮 纹病、梨 锈病、梨干 腐病、白 粉病。10.2.2 虫害 梨瘿蚊、梨 小食 心虫、梨 蚜、梨 木虱、梨 冠网 蝽、梨黄粉 蚜、梨茎 蜂、蝽蟓 类、梨 实蜂、梨 瘿螨、金龟子 等。10.2.3 草害 空心莲 子草、鹅 绒藤、蒿 以及白 茅、芦苇 等禾 本科 恶性杂 草。10.3 推荐使用的农药 10.3.1 杀菌剂 石硫合 剂、硫 磺、菌毒 清、代森锰 锌、丙 森锌、多 菌 灵、甲基 硫菌 灵、异菌 脲、多抗霉 素、三 唑酮、烯唑醇、腈菌 唑、氟 硅唑、恶醚唑、施纳 宁;铜 制剂 主要为 波尔 多液、碱性 硫 酸铜、乙 酸铜、松脂 酸铜、腐殖酸 铜等。10.3.2 杀虫剂 机油乳 剂、阿维 菌素、毒 死蜱、吡虫 啉、啶虫 脒、噻虫啉、高 效氯 氰菊 酯、甲氰菊 酯、高效 氯氟 氰菊酯、甲氧 虫酰 肼;灭幼 脲类主 要为 灭幼 脲、杀铃 脲等。10.3.3 杀螨剂 DB42/T XXXXX 2020 8 阿维菌 素、三唑 锡、四嗪 螨、噻 螨酮、哒 螨灵、唑 螨酯、喹螨 特。10.3.4 除草剂 草甘膦。10.3.5 植物生长调节剂 赤霉素(九 二)。10.4 农药的使用 10.4.1 使用量 依据防 治对 象、时期 及标 签 说明确 定农 药的 使用 量;注 意不同 作用 机理 农药 的交 替使用 和合 理混 用,以延缓 病菌 和害 虫产 生抗 药性。允许使 用的 农药 每种 每年 最多使 用2 次,最后 一次 施 药距采 收期 间隔 应在20 d 以上。10.4.2 使用方法 严格按 照规 定的 浓度 及标 签说明 进行 配药,注 意人 身 安全,不得 污染 环境。遵守 农药的 安全 间隔 期,对于在 梨树 上没 有使 用登 记的农 药,其安 全间 隔期 应由农 药生 产厂 家或 相关 专家来 确定。在病虫 害预 测预 报基 础上,适时 对症 下药,未 达到 防治指 标不 得用 药。11 果实采收 11.1 采收时期 根据不 同用 途(鲜食、加 工、贮 藏)和运 输距 离的 远近,确定 适宜 的采 收期。果实初 熟期 为7 月上 中旬,此期大 小趋 于固 定,果面 初步转 色,可采 收用 于外 销或者 贮藏。果实生 理成 熟期 为7 月中 下 旬,此期 果面 色泽 和风 味 达到最 佳,种 子为 褐色,可采收 就近 供应 市场。11.2 采前准备 采收前 对贮 藏库 和临 时存 放场所 进行 全面 清洁 和消 毒,果 箱内 部清 洗干 净,光滑、无突 出物,果 篓内有纸 花、泡沫 等软 衬垫。采收人 员剪 短指 甲,戴好 手套。避免 在露 水、雨水 及高温 时采 收。11.3 采收方法 果实采 收时 轻拿 轻放,避 免机械 损伤,果 柄保 留完 整。采收后 的果 实堆 放在 阴凉 干燥处 预贮,忌 日晒 雨淋。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