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13.100 C 50 DB32 江苏省 地 方 标 准 DB 32/T 3761.10 2020 新型冠 状病毒肺 炎疫情防 控技术 规范 第 10 部分:公共厕 所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art 10:Public toilets 2020-02-24 发布 2020-02-25 实施 江 苏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32/T 3671.10 2020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1 4 基本 要求.1 5 防控 措施.2 DB32/T 3671.10 2020 II 前 言 DB32/T 3761 新型 冠状 病 毒肺炎 疫情 防控 技术 规范 目前 分为 以下 部分:第1部 分:医疗 机构;第2部 分:学校;第3部 分:农 贸 市场;第4部 分:工业 企业;第5部 分:社区;第6部 分:公共 场所;第7部 分:餐饮 服务 机 构;第8部 分:养老 机构;第9部 分:职业 健康 技 术服务 机构;第10部 分:公共 厕所。本部分 为DB32/T 3761 的第10部 分。本 部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 部分 由江 苏省 卫生 健康 委员会 提出。本 部分 由江 苏省 卫生 标准 化技术 委员 会归 口。本 部分 起草 单位:南 京医 科大学、江 苏省 疾病 预防 控制中 心、南京 资源 生态 科学研 究院、昆 山 市 疾病预防 控制 中心、扬 州市 疾病预 防控 制中 心、中国 石油化 工股 份有 限公 司金 陵分公 司。本 部分 主要 起草 人:朱宝 立、李 子富、朱 立新、罗 晓明、沈欢 喜、窦建 瑞、徐佳南、杜 鑫。DB32/T 3671.10 2020 1 新型冠 状病毒肺 炎疫情 防控技术 指南 第 10 部分:公共 厕所 1 范围 本 部分 规定 了 公 共厕 所 新 型冠状 病毒 肺炎 疫情 防控 的 基本 要求 和防 控措施。本 部分 适用 于 公 共厕 所 新 型冠状 病毒 肺炎 疫情 流行 期间 的 防控 和管 理,其他 传 染病流 行适 用时 也 可参照执 行。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17217 城 市公 共厕 所 卫生标 准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公共厕 所 public toilets 公共场 所独 立设 置或 者附 设于其 他建 筑物 设置,供 社会公 众使 用的 厕所。4 基本要求 4.1 应在公 共厕 所醒 目位 置公 示开放 时间、卫 生质 量标 准、管 理责 任人、监 督电 话等维 护管 理信 息,便于公 众监 督。4.2 应采取 积极 措施,加 强公 共厕所 清洁 和 维 护管 理,阻断新 型冠 状病 毒在 厕所、化粪 池及 下水 道的传播,保障 公众 身体 健康。4.3 应保证 人粪 界面 具有 隔断 措施,没有 隔断 的无 水冲 型旱厕 公厕 在疫 情防 控期 间停 止 使用。4.4 公共厕 所 的 卫生 和管 理基 本要求 应符 合 GB/T 17217 中的规 定。5 防控措 施 5.1 保洁维 护 5.1.1 应做好 厕所“通 水、通电、通风”等 工作,保 证洗 手设施 正常 运行,加 强公 厕空气 流通,必 要时使用 机械 通风,及 时配 置洗手 液等 卫生 用品。5.1.2 应加强 厕位(含 小便 斗)、水龙 头等 设施 的检 查维 修,地 漏需 要处 于水 封状 态,及 时疏 通粪 便管道,确保 正常 使用。DB32/T 3671.10 2020 2 5.2 杀菌消 毒 5.2.1 开放期 间对 如厕 人员 频繁 接触的 蹲便 器、小便 槽、坐便器 坐垫、按 钮、马桶 盖、洗 手 台 表面 及水龙头 和门 把手 等设 施设 备每日 上午、下 午各 进 行1 次消 毒。5.2.2 及时清 除污 物,对厕 所便 器以外 的污 物清 理清 理后,及时 使用 有效 氯 1000mg/L 的含 氯消 毒液 喷洒表面,消 毒30min 以上,做到“及 时、有效、全 覆盖”。5.2.3 对于重 点区 域、敏感 场所 的厕所 要增 加消 毒频 次,出现明 显污 物的 地方,及 时清理 污物 后,对污染处 喷洒 有效 氯1000mg/L 2000 mg/L 的含 氯消 毒液,作 用 30min,进行 消毒处 理。5.2.4 公共厕 所 每 日关 闭后 须进 行一次 全面 消毒。5.3 厕纸处 置 5.3.1 为防止 新型 冠状 病毒 经粪 便传播,男 厕位 应取 消废 纸篓,女厕 位宜 采用 脚踏 式带盖 废纸 篓。废纸篓内 预先 套上 两层 塑料 垃圾袋,及 时清 理即 将盛 满的垃 圾袋。5.3.2 收集垃 圾袋 前,先向 垃圾 桶内厕 纸喷 洒有 效 氯 1000mg/L 2000mg/L 的 含氯 消 毒液,至垃 圾袋 内容物表 面湿 润,收集 的垃 圾扎紧 袋口,投 放时 用含 有效 氯 1000mg/L 2000mg/L 消 毒液 喷雾 消毒 垃 圾 袋及垃圾 桶表 面消 毒。5.3.3 除女性 卫生 用品 废弃 物投 放至废 纸篓 外,厕纸 等可 溶解废 弃物 可随 水冲 走。5.3.4 开放时 段保 洁员 应加 强对 各厕位 的巡 查,及时 清理 污物,防止 厕纸、垃 圾外 逸。5.4 粪池清 理 5.4.1 加强对 化粪 池维 护,定期 检查化 粪池 井盖、导 排管 等相关 设施,及 时对 破损 井盖进 行更 换。5.4.2 每天公 共厕 所开 放前 可以 通过便 器投 加一 定量 的 84 消毒液 进入 化粪 池,以灭 活 进入化 粪池 的病毒。5.4.3 各地要 配足 吸粪 车及 操作 人员,按要 求对 化粪 池进 行清掏 疏浚,杜 绝粪 水外 溢。5.4.4 粪池清理 前,工 作人 员做 好个人 防护,穿 工作 服、戴工作 帽,一次 性手 套和 长袖加 厚橡 胶手 套,戴颗粒 物防 护口 罩和 防护 面屏,穿防 水围 裙或 防水 隔离衣,穿 胶靴。5.4.5 清理粪 池后,对化 粪池口 附近有 污水 洒落 或污 染的 地面进 行清 洁,并 用有效 氯 1000mg/L 2000 mg/L 消毒 液喷 洒表 面至 湿 润,作 用 30min 以上。5.5 粪便收 运 5.5.1 出车前、每 座化 粪池 吸粪 后、粪 便处 理厂 卸粪 后、运输车 辆归 队后 第一 时间 对车辆 进行 全面 清洗,并 使用 有效 氯1000mg/L 消 毒液 喷洒 物体 表面,消毒30min 后,再用 清水 冲洗,降低 残留 消毒 剂对金属表 面的 腐蚀。5.5.2 对粪便 可能 污染 的场 所和 物体表 面也 要进 行全 面清 洗,并 使用 有效 氯 1000mg/L 消毒 液喷 洒物 体表面,消 毒30min 后,再 用清水 冲洗,降 低残 留消 毒剂对 金属 表面 的腐 蚀。5.6 粪污处 理 5.6.1 粪便收 运车 辆进 入粪 便处 理厂后,要 到指 定卸 料口 排放。5.6.2 粪便排 放后,对 吸粪 专管 内残留 的粪 便进 行冲 洗,对地面 遗撒 的污 水用 自来 水或中 水冲 入储 粪池后进 行无 害化 处理 并对 污染的 表面 清洗 后,喷洒 有效 氯 1000mg/L 消 毒液 消 毒 30min 以上。DB32/T 3671.10 2020 3 5.6.3 疫情防 控 期 间产 生的 粪水 不得用 于蔬 菜施 肥等 农作 物生产 活动;疫 情防 控应 急 响应解 除后,不得随意倾 倒或 直接 排放 粪污,未经处 理或 处理 后达 不到 无害化 要求 的粪 污不 得还 田。5.7 防疫宣 传 5.7.1 公厕入 口处、男 女厕 间、洗手台 等醒 目位 置要 设置 卫生防 疫温 馨提 示,内容 包括如 厕人 员正 确佩戴口 罩、不要 乱扔 垃圾、不要 随地 吐痰、粪 便及 尿液不 要遗 撒便 器外,以 及 公共 厕所 管理 方 对公厕消毒等相 关信 息。5.7.2 积极倡 导居 民尽 量少 去或 不去公 厕如 厕。5.8 物资配 备 5.8.1 公共厕 所管理 方 要落 实消 毒药水 等防 疫物 资保 障工 作。5.8.2 对公厕 保洁 人员 和粪 便清 运处置 作业 人员 发放 工作 服、工 作帽、一 次性 手套 和长袖 加厚 橡胶 手套、医用 防 护口 罩、防护 眼罩或 防护 面屏、防 水围 裙或防 水隔 离衣、胶 靴等 防护物 品,告知 其 使用方法和更换 频次,确 保防 护工 作有力 有序 开展。5.9 人员防 护 5.9.1 如厕人 员进 入公 共厕 所需 要做好 自身 护,保证 正确 佩戴口 罩,接触 公共 厕所 内物件 后不 要触 碰眼睛和 口鼻,便 后认 真洗 手。5.9.2 公厕保 洁人 员和 粪便 清运 处置作 业人 员须 佩戴 口罩、手套、护 目镜 或防 护面 屏个人 防护 用品。上岗前 和作 业完 毕后,要 及时洗 手消 毒、换洗 口罩;上岗时,未 清洁、消 毒双 手 的情况 下,不得 触摸 口、眼、鼻 部,保持 个人 卫生。5.9.3 公共厕 所管 理 方 要加 强作 业人员 身体 状况 监测,发 现 有发 烧、咳嗽 畏寒、乏 力、腹 泻、结膜 充血症状 的,要尽 快采 取隔 离等措 施,并及 时报 告疫 情防疫 部门。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