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01.040.65 B 20 DB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DB 4117/T 281 2020 珍珠豆型 花生品种 种子生产 技术规程 2020-08-31 发布 2020-08-15 实施 驻 马 店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4117/T 281 2020 I 前 言 为规范 珍珠 豆型 花生 种子 生产技 术,保持 品种 的纯 度和优 良种 性,使其 更大 限度地 发挥 提质 增效 作用,根 据豫 南花 生品 种利 用和生 产情 况,特制 定珍 珠豆型 花生 品种 种子 生产 技术规 程。本标准 按照GB/T 1.1 给出 的规则 进行 编写。本标准 由驻 马店 市农 业农 村局提 出并 归口。本标准 负责 起草 单位:驻 马店市 种子 服务 站、正阳 县种子 管理 站、汝南 县种 子管理 站、驿城 区植 保站。本标准 起草 人:王海 峰、王子君、赵 卫琴、王 芳、黄红旗、林 广顺、岳 金钟、刘贺 梅、孔子 明、陈淑娟、周 艳丽、王久 旺、张杰、陈 金涛、王欣、闫 泽东、柳 春雨、王慧 霞、周密、张 红、涂 心海、刘 果果、赵奇、徐华 峰、王瑰 红、樊书 允、程 志忠、王 付山、陈 兆伟、宋保 仓、罗三、王 小军、宋东 阳、李航、王 贞。DB4117/T 281 2020 1 珍 珠豆型 花生品种 种子生 产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珍 珠豆 型花 生品种 术语 和定 义、原种 生产、大田 用种、室 内烤 种、田 间管 理、种子 收获保管 和检 验。本标准 适用 于珍 珠豆 型花 生品种 原种、大 田用 种生 产。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3543.1 农作 物种 子 检验规 程 总则 GB/T 3543.2 农作 物种 子 检验规 程 扦样 GB/T 3543.3 农作 物种 子 检验规 程 净度 分析 GB/T 3543.4 农作 物种 子 检验规 程 发芽 试验 GB/T 3543.5 农作 物种 子 检验规 程 真实 性和 品种 纯 度鉴定 GB/T 3543.6 农作 物种 子 检验规 程 水分 测定 GB/T 3543.7 农作 物种 子 检验规 程 其他 项目 检测 GB 4407.2-2008 经 济作 物 种子 第2部 分:油料 类 GB 20464-2006 农作 物种 子标签 通则 GB/T 36210-2018 农 业良 种繁育 与推 广 种植 业良 种 繁育基 地建 设及 评价 指南 NY/T 2237-2012 植 物新 品种特 异性、一 致性 和稳 定性测 试指 南 花生 3 术语和 定义 本标 准采 用下 列定 义 3.1 原种 用 育 种 家种 子 繁殖 的 第一代 至 第 三代 或 按原 种 生产技 术 规 程生 产 的经 确 认达到 规 定 质量 要 求的 种子。3.2 大田用 种 用原 种繁 殖的 第一 代至 第 三代,经确 认达 到规 定质 量要求 的种 子。4 原种生 产 DB4117/T 281 2020 2 4.1 原种生 产方 法 4.1.1 利用育 种家 种子 直接 生产 原种。4.1.2 采用三 圃制 生产 原种,即 按株行 圃、株系 圃、原种 圃程序 生产 原种。4.1.3 采用两 圃制 生产 原种,即 株行圃、原 种圃 程序 生产 原种。4.2 单株 选择 4.2.1 单株选 择的 材料 用点播 的方 法种 植选 择圃。从已决 选的 株系 圃中 选择 单株材 料。从原种 圃、原种 生产 田选 择单株 材料。4.2.2 单株 选择 的性 状 生育期、植 株开花 习性、植株生 长习性、株 高、叶 片特征、荚果 特征、籽仁 特征、抗病性 等主 要性状,并具 备原 品种 的典 型性和 丰产 性。4.2.3 田间选 择 4.2.3.1 株选 4.2.3.1.1 苗期根 据叶 色、叶形 剔除 不具所 繁品 种特 征的 杂株。4.2.3.1.2 花针期 根据 初花 时间、植 株开花 习性、植 株生 长习 性、生 长势、叶 片特 点、抗病性 等进 行初选,对初 选的 单株 做好 标记。4.2.3.1.3 成熟收 获时 对初 选的 单株 再根据 成熟 期、株高、抗 逆性、抗病 性、荚果 特征 等进行 复选。4.2.4 选择数 量 根据各 单位 所建 株行 圃的 面积确 定。4.2.5 保存 对入选 的单 株在 室内 考种、单株 编号 保存。4.3 株行圃 4.3.1 规划建 圃 制定田 间种 植方 案和 田间 种植图。入 选单 株 的 种子 按单株 分行 种植,建 立株 行圃。4.3.2 播种 4.3.2.1 播种方 式 采用人 工单 粒点 播。4.3.2.2 单株种 植 单株播 一行 区,行长4.5m,行距0.5m,株 距0.15m。4.3.2.3 设置对 照品 种 对照用 所繁 育种 家种 子做 标准品 种。株行 圃每19行 种植一 行对 照;对照 标牌 用彩色 的。DB4117/T 281 2020 3 4.3.2.4 隔离区、保 护行 及走 道设 置 株行圃 四周 应设20 m 保护 行或25 m 隔 离区。保 护行 或隔离 区均 应种 植所 繁同 一品种 的原 种。排间 及四周留1 m 的田 间走 道。4.3.3 田间观 测记 载、鉴定 依据附 录A 适时 开展 性状 观 测记载 及鉴 定。4.3.3.1 苗期根 据出 苗时 间、小叶 形状、初花 期及 抗病 性等 开展性 状观 测记 载及 鉴定,与 所 繁对 照品种表现 不同 的,苗期 田间 淘汰整 个株 行区。4.3.3.2 花针期 根据 生长 势、植株 开花习 性、植株 生长 习性、小叶 形状、叶 色和 抗病 性等进 行鉴 定,对鉴定 结果 做好 记载 及田 间标记。4.3.3.3 成熟收 获时 田间 对已 中选 的株行 再根 据株 高、荚果 性状、成熟 期和 抗病 性等 进行复 选并 做好观测记 载、标记。收 获前 进行综 合评 价。对选 中的 株行分 别收 获,进行 室内 考种,妥善 保管。4.4 株系圃 4.4.1 建圃 制定株 系圃 田间 种植 方案 和田间 种植 图。当选 的株 行种子,按 株行 分别 种植,建立 株系 圃。4.4.2 播种 4.4.2.1 播种方 式 采用机 械起 垄,一垄 双行;人工 单粒 点播。4.4.2.2 单株种 植 每个株 系播 一小 区。4.4.2.3 设置对 照品 种 对照用 育种 家种 子做 对照 品种。株系 圃每9个 小区 一 个对照;对 照标 牌用 彩色 的。4.4.2.4 隔离 区、保护 行及 走道 设 置 株系圃 四周应 设20 m 保护 行或25m 隔离 区。保 护行 或 隔离区 均应种 植所 繁同一 品种的 原种。系圃 间及四周 留1 m 的 田间 走道。4.4.3 田间观 测记 载、鉴定 依据附 录A 适时 开展 性状 观 测记载 及鉴 定。4.4.3.1 苗期 根据 出苗 时间、叶 色、小叶 形状、初 花期 及抗 病性等 开展 性状 观测 记载 及鉴定,与 所繁对照品 种表 现不 同的 植株 杂株率 大 于0.1%时,做 好记载 最终 整个 株系 剔除。杂株 率小 于 0.1%时,及时剔除 杂株。4.4.3.2 花针期 根据 生长 势、植株 开花 习 性、植株 生长 习性、叶色、花 色和 抗病 性等 进行鉴 定,对鉴定结果 做好 记载 及田 间做 好标记。植 株杂 株率 大 于0.1%时,做 好记 载最 终整 个株系 剔除。杂 株率 小于0.1%时,及时 剔除 杂株。DB4117/T 281 2020 4 4.4.3.3 成熟收 获时 田间 对已 选取 的株行 再根 据株 高、荚果 性状、成熟 期和 抗病 性等 进行复 选并 做好观测记 载、标记。植 株杂 株率大 于 0.1%时,做好 记载最 终整 个株 系剔 除。杂株率 小 于0.1%时,及 时拔除杂 株。收获 前进 行综 合评价,选 优汰 劣。4.4.3.4 成熟后,对 选中 的株 行分 别收获,脱 粒晾 晒后 及时 入库,妥善 保管。4.5 原种圃 4.5.1 三圃制 生产 原种,是 将当 选株系 圃的 种子 混合 单粒 稀播,进行 扩大 繁殖;在 花针期 及成 熟阶 段分别进 行纯 度鉴 定,拔除 杂株、弱株。4.5.2 两圃制 生产 原种,是 将当 选株行 圃的 种子 混合 单粒 稀播。进行 扩大 繁殖;在 花针期 及成 熟阶 段分别进 行纯 度鉴 定,拔除 杂株、弱株。4.5.3 用育 种家 种子 生产 原种,可直接 单粒 稀播,进行 扩 大繁殖;在花 针期 及成 熟 阶段分 别进 行纯 度鉴定,严格 拔除 杂株、弱 株。4.5.4 根据GB 20464 要求 加工 销 售。5 大田用 种 建立固 定繁 殖基 地,集中 连片种 植。轮作 倒茬,避免 重茬,2 年以 上未 种过 花生。基地 建设 符合GB/T 36210 的规 定。制定并 落实 种子 繁育 规划。严格种 子质 量管 理,落实 田间检 验、室内 检验 措施。根据GB20464 要 求加 工销 售。6 室内考 种 对田间 入选 的单 株材 料,考查主 茎高、侧 枝长、分 枝数、荚果 特征、单株 结 果数、单株 饱果 数、单株秕果 数、籽仁 形状、粒 色、出 米率 等项 目。选择 符合对 照品 种标 准的 单株。对田间 入选 的单 株行 材料,考查 内容 及选 择标 准同 上。对田间 入选 的单 株系 材料,分别 摘果、称 重、取样 进行考 种;考查 内容 及选 择标准 同上。对高油 酸花 生品 种的 繁育,在 株系 圃、原种 圃及 大 田用种 生产 的种 子应 取样 进行品 质检 测,并 将检测结果 与对 照标 准品 种进 行指标 比对,进 行综 合评 价。7 田间管 理 种子生 产应 建立 固定 繁殖 基地,种子 基地 应地 势平 坦、土 质良 好、排 灌方 便、地力均 匀、前茬 一致。原 种 及 大 田用 种 繁育 田 应选 择 适 宜 的播 种 机械 和 收获 机 械,提高 机 械化 率。基 地 建 设 符合GB/T 36210的规定。播种前 做好 种子 精选、晾 晒、包 衣或 药剂 处理 工作。精细 整地;合 理施 肥,补施钙 肥;适时 播种,播时墒 情适 宜,提高 播种 质量,确保 苗全、齐、匀、壮。8 种子收 获、保管 和检 验 入选 的株 行、株系、原 种和大 田用 种收 获后,及 时晾晒。严 防机 械混 杂。种子生 产单 位应 获得 种 子生产许 可,并依 规进 行种 子质量 检验;配 合有 关部 门搞好 种子 质量 监督 抽检;检验 合格 种子 方可 销 售。DB4117/T 281 2020 5 A A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花生种 子生 产调 查记 载标 准 A.1 生长时 期 A.1.1 出苗期(日/月)全区 有50%以上 单株 幼苗 露出地 面并 展开 第一 片真 叶的日 期。A.1.2 初花 期(日/月)全区有50%植株 开花 的日 期。A.1.3 花针 期(天)从初 花至 盛花(全 区有50%以上 的植 株出 现鸡 头状 幼 果)时 期。A.1.4 结荚期(天)从盛花 到50%以 上植 株出 现 饱果时 期。A.1.5 成熟 期(日/月)全区饱 果有60%以上,叶 片 变黄的 日期。A.2 植物学 特征 A.2.1 植株开 花习 性 分交替 开花、连 续开 花二 类。花 针期 调查。A.2.2 小叶形 状 分长椭 圆形、椭 圆形、倒 卵形、宽倒 卵形 四类,花 针期调 查。A.2.3 叶片绿 色程 度 分浅、中、深三 类,花针 期调查。A.2.4 植株生 长习 性 分直立、半 直立、匍 匐三 类,花 针期 调查。A.2.5 主茎高 度 第一对 侧枝 基部 到主 茎顶 端未展 开叶 片基 部的 长度,用cm 表示,结 荚期 调查。A.2.6 侧枝长 度 第一对 侧枝 最长 一条 的长 度,即 由主 茎连 接处 到侧 枝顶叶 节的 长度,用cm表 示,结 荚期 调查。DB4117/T 281 2020 6 A.2.7 荚果形 状 分普通 型、斧头 形、茧形、曲棍 形、蜂腰 形和 串珠 形六类;成 熟期 调查。A.2.8 籽仁形 状 分三角 形、桃形、圆 锥形 和椭圆 形四 类,成熟 期调 查。A.3 生物学 特性 A.3.1 生长势 根据 植株 生长 的健 壮程 度,在 主要 生长 阶段 观察 记载;分强、中、弱 三级。A.3.2 倒伏性 分四级。未倒 伏或 与地面 夹角大 于75(0);轻微 倒伏,与地面 夹角 在6075 之 间(1);中度倒伏,与 地面 夹角 在30 60 之 间(2);重度 倒伏,与地 面夹 角在30 以下(3)。A.3.3 抗病性 A.3.3.1 抗锈病 分5级。免 疫(1)、高抗(3)、中 抗(5)、中感(7)、高 感(9),结荚 期观察 记载。A.3.3.2 抗叶斑 病 分5级。免 疫(1)、高抗(3)、中 抗(5)、中感(7)、高 感(9),结荚 期观察 记载。A.3.3.3 抗青枯 病 分5级。免 疫(1)、高抗(3)、中 抗(5)、中感(7)、高 感(9),结荚 期观察 记载。A.3.3.4 高油酸 花生 品质 检 测 品质检 测 内 容主 要有 籽粒 蛋白质 含量、籽 粒含 油量、油酸 含量 和亚 油酸 含量 等。A.4 经济性 状 A.4.1 单株结 果数 单穗实 际结 荚果 数。A.4.2 公斤果 数 每千克 荚果 的数 量。A.4.3 百果重 100个 正常 荚果 的重 量,以g 表示。200g 以 上的 为大 型 果,150-200g 为 中型 果,150g 以下 的为 小型 果。A.4.4 百仁重 100粒 正常 饱满 种子 重量,以g表 示。80g 以 上为 大粒 种,50-80g 为中 粒种,50g 以下为 小粒 种。DB4117/T 281 2020 7 A.4.5 出米率 单位荚 果含 籽仁 重量 的百 分率,用%表示。A.4.6 实际荚 果产 量 按实收 面积 和产 量折 算成 公顷产 量。单位:kg/hm。A.4.7 实际籽 仁产 量 单位荚 果产量X 出米 率,单 位:kg/hm。A.4.8 荚果理 论产 量 根据产 量构 成要 素公 顷果 数、百 果重 推算。单 位:kg/hm。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