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行业研究 丨深度报告 丨环保 Table_Title 检测领域 之半导体 检测:国产 替代浪潮 下的守护者%1 请阅读最 后评级 说明和 重要声 明 2/21 丨证券研 究报告 丨 报告要点 Table_Summary检测分析伴生于半导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预计将受益于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转移、国产替代加速、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我们测算 2025 年国内半导体检测市场规模将达到 约 90 亿元,行业未来大有可为。中国台湾地区的闳康/宜特等率先发展,但大陆厂商 苏试宜特/胜科纳米/蔚思博(华测检测)/广电计量等 已经快速实现追赶,业务重心各有千秋,综合化布局是趋势。分析师及 联系人 Table_Author 徐科 任楠 贾少波 SAC:S0490517090001 SAC:S0490518070001 SAC:S0490520070003 李博文%21ZCXzQqNtQoPsMmPrMsNpO9PdN6MtRmMoMoNfQoPrRjMnPnR6MrQmRuOpMsOMYnOmP 请阅读最 后评级 说明和 重要声 明 丨证券研究报告丨 更多研报请访问 长江研究小程序 环保&检测 Table_Title2 检 测 领 域 之 半 导 体 检 测:国 产 替 代 浪 潮 下 的 守护者 行业研究 丨 深度 报告 Table_Rank 投资评 级 看好丨维 持 Table_Summary2 检测分 析贯 穿半 导体 全链 条,为 产品 质量 护航 检测分析 伴生于半导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原材料制备、生产设备制备 等),检测分析的主 要类别包括失效分析(FA)、材 料分析(MA)、可靠性分析(RA),有助于加速半导体新品研发进程、提升产品性能和良品率、提高经营效率与节约成本费用。国产替 代加 速行 业发 展,2025 年市 场规 模 约 90 亿元 国内半 导体 检测 行业 的发 展与 产业景 气度 息息 相关,国 内半 导体产 业的 发展 受益 于:1)全 球产业链转移带来的中国半导体规模扩张;2)自主可控战略引导下国产替代加速;3)智能汽车、先进制程、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其中,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具备经济和效率优势。测试费用在产业链整体营收中的占比并不高,2022 年约 0.38%,检测分析环节经济成本较 低但功能性极强,该特征可有效保障客户选择检测供应商时将品牌认可度和技术服务能力的优先级置于价格之上。我们测算 2025 年国内半导体检测市场规模将达到 90 亿元,2023-2025 年复合增速达到 13.6%,行业未 来仍然大有可为。格局:中国 台湾 地区 龙头 率先发 展,大陆 厂商 逐步 赶超 半导体检测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中国台湾的闳康(3587.TWO)和宜特(3289.TWO)、中国大陆的胜科纳米、苏试试验控股子公司苏试宜特、华测检测 2022 年底并购的蔚思博、广电计量等。1、财务指标:在中国 大陆苏试宜特的优势更 为明显。2022 年 闳康营收 9.17 亿元(除中国 台湾以外的亚洲地区占比 52.4%),宜特营收 8.75 亿元(其中在 中国大陆占比 仅约 5.4%);苏试宜特营收约 3 亿元,基本位于 大陆地区;胜科纳米营收 2.87 亿元(其中大陆营收约 2.36 亿 元,占比 82%)。典型公司整体净 利率在 15%-23%,ROE 也可 做到 14%-19%,盈利性出众。2、经 营 效率:2022 年底闳康/宜特/胜科纳米员工数量分别为 1193 人/1301 人/504 人,人均 产值分别为 85.6 万元/73.5 万元/69.4 万元,远高于检测行业整 体水平;三家公司以检测设备原值衡量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 0.66/0.90/0.83,半导体检测的设 备价值量较高,周转速度略慢。3、检测类别:业务重 心各有千秋,综合化布 局是趋势。闳康 在 FA/MA/RA 三大业务上较为均衡,材料分析(MA)占比最高(39%),为公司优势板块。胜科纳米初期聚焦失效分析(占比62%)和材料分析(34%),2021 年开始可靠性验证营收方才 突破千万元。苏试宜特和蔚思博在可靠性验证上规模较大,失效分析其次,材料分析尚处于能力加速扩充中。4、业务网点:泛长三 角珠三角为中国大陆网 点密集区。闳康 拥有 9 个实验室网点(中国台湾3 个/中国大陆 4 个/日本 2 个),宜特 9 个(中国台湾 6 个/中 国大陆 1 个/日本 1 个/美国 1 个),胜科纳米 6 个(新加坡/苏州/南京/深圳/厦门/青岛),苏试宜特 3 个(上海/苏州/深圳),蔚思博3 个(合肥/上海/深圳),广电计量 3 个(广州/上海/成都)。投资建 议:短期 调整 不改 中长期 投资 前景 检测服务板块近期调整较多,主要源于龙头公司业绩预告 Q3 业绩不及预期,引发市场对行业需求的担忧,且前期板块估值 中枢并不算低。今年检测服务 中涉及政府客户、行业反腐、房地产客户的业务迎来阶段性的低谷,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趋势下检测中长期需求预计持续向好。当前多数检测龙头估值已较高点大幅回落,关注近期的买点(苏试试验、华测检测、谱尼测试)。风险提 示 1、公信力和品牌受不利事件影响的风险;2、并购的决策风险及并购后的整合风险。Table_StockData 行业内重 点 公司推荐 公司代 码 公司名 称 投资评 级 300887 谱尼测 试 买入 300416 苏试试 验 买入 300012 华测检 测 买入 市场表现 对 比图(近 12 个月)资料来源:Wind 相关研究 Table_Report 从检测服务融资看 行业变化趋势 2023-09-17 检测服务“探新”:碳服务市 场知多少?2023-07-16 检测领域之汽车 检测:为转型 升级保驾 护航 2023-01-02-7%-1%6%12%2022-10 2023-2 2023-6 2023-10公用事业 沪深300指数上证综合指数2023-10-24%3 请阅读最 后评级 说明和 重要声 明 4/21 行业研究|深度报 告 目录 检测分析贯穿半导体全链条,为产品质量护航.6 国产替代加速行业发展,2025 年市场规模 90 亿元左右.8 全球产 业链 转移 及国 产替 代驱动 国产 半导 体高 速发 展.8 Labless 模 式 下第 三方 检 测兼具 经济 性和 效率 性.9 预计 2025 年 半导 体检 测 市场规 模达 到 90 亿 元左 右.10 格局:中国台湾地区龙头率先发展,大陆厂商逐步赶超.11 财务指 标:苏试 宜特 和胜 科纳米 在大 陆具 备领 先优 势.12 经营效 率:人均 产 值 70-80 万元,设 备投 入产 出比 约 0.6-0.9.14 检测类 别:业务 重心 各有 千秋,综合 化布 局是 趋势.15 业务网 点:泛长 三角 珠三 角为中 国大 陆网 点密 集区.16 投资建议:短期调整不改中长期投资前景.18 风险提示.20 图表目录 图 1:半导 体检测 客户类 型 及检测类 别.6 图 2:全球 半导体 产业转 移 进程.8 图 3:中国 IC 设计业 企业 数量(家).9 图 4:中国 IC 设计业 销售 规模(亿 元).9 图 5:半导 体代表 公司研 发 费用率.11 图 6:半导 体代表 公司测 试 费 用/研 发费用.11 图 7:半导 体产业 链的第 三 方后道检 测和第 三方实 验室 检测.12 图 8:半导 体检测 公司营 收(亿元).13 图 9:半导 体检测 公司净 利 润(亿元).13 图 10:闳 康科技 营收区 域 构成.13 图 11:宜 特科技 营收区 域 构成.13 图 12:半 导体检 测公司 净 利率比较.14 图 13:半 导体检 测公司 ROE 比较.14 图 14:胜 科纳米 员工数 量 结构(2022 年).14 图 15:胜 科纳米 员工学 历 构成(2022 年).14 图 16:半 导体检 测公司 人 员数量(人).15 图 17:半 导体检 测公司 人 均产值(万元).15 图 18:半 导体检 测公司 检 测设备投 入产出 比.15 图 19:中 国大陆 半导体 检 测公司总 资产(亿元).15 图 20:半 导体检 测公司 检 测类别比 较.16 图 21:胜 科纳米 分业务 板 块营收构 成.16 图 22:胜 科纳米 分业务 毛 利率.16 图 23:全 国检验 检测机 构 数量及同 比增速.18 图 24:全 国检验 检测机 构 营业收入 及同比 增速.18%4 请阅读最 后评级 说明和 重要声 明 5/21 行业研究|深度报 告 图 25:全 国检验 检测仪 器 设备原值 及同比 增速.18 图 26:全 国检验 检测实 验 室面积及 同比增 速.18 表 1:半导 体检测 的主要 类 别.6 表 2:半导 体检测 的应用 场 景.7 表 3: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上 海宜特 主要的 机器 设备(部 分).9 表 4:我国 半导体 检测行 业 市场规模 测算.10 表 5:半导 体检测 公司实 验 室网点布 局.17 表 6:闳康 科技各 个实验 室 详细业务 分布.17 表 7:宜特 科技实 验室区 域 分布.17%5 请阅读最 后评级 说明和 重要声 明 6/21 行业研究|深度报 告 检测分析 贯穿半 导体全链 条,为 产品质量 护航 检测分析是半导体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加速半导体新品的研发进程、提升产品性能和产成品良品率、提高经营效率与节约成本费用。由于芯片的设计、晶圆代工、封装测试、原材料制备和生产设备制造等各个环节均有可能对半导体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因而,检测服务伴生于各个环节,检测分析的主要类别包括失效分析(Failure Analysis,FA)、材料分析(Material Analysis,MA)、可靠性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RA)。图 1:半导体 检测客 户类型 及检测 类别 资料来源:Wind,胜 科纳米 招股说 明书(申报稿),长 江证券 研究所 表 1:半导体 检测的 主要类 别 服 务 类 型 主要服 务 内 容 主 要检测项 目类别 典 型检测 项 目 失 效 分 析(Failure Analysis,FA)主 要指 通过 实 验分 析 手 段确 定 元 器 件既有的失效 现象 的原 因 及失 效 机 理,或 判 断 可能存在的失 效情 况。失效分析 的服务 过程包 含对失 效模 式的判定(即失效 的形式 与现象,如表 面污 染、裂纹、气泡、开 路、电 流超标 等)、对失 效机理的 分析与判断(即对 引起失 效的物 理或 化学过程 的无损检测 分析 超高分辨 率光学 检测分 析、超 声波 扫描检测 分析、常 规 X 射线无 损检测 分析、纳 米 CT 无损检测分析 等 电性检测 分析 电流-电压曲 线特性 测量、晶体管 级 电性参数测量、红 外热成 像显微 检测、微光 光电成像 分析、红外 激光故 障激发 失效定 位分 析等%6 请阅读最 后评级 说明和 重要声 明 7/21 行业研究|深度报 告 判断,如 水汽入 侵、金 属离子 污染 及电迁移、腐蚀、通 孔缺陷 等)以 及综合 分析 失效原因(即判断 失效机 理发生 的起因,如 产品设计 缺陷、工艺 参数漂 移、材 料设计 选型 缺陷、使 用条件不当)等环 节。失效分析 还包括 为发现 潜在失 效问 题、确保 工艺稳定实 施的破 坏性物 理分析(DPA)。物性检测 分析 样品制备 包括开 封制样、去层 制样、研磨制样、聚焦 离子束 制样加 工等;样品检测 分析包 括扫描 电子显 微形 貌成像分析、芯片 线路修 改、材 料分析 等 材 料 分 析(Material Analysis,MA)对样 品进 行 材 料成分 及结 构的 分析,包括化学 组分、元素、元 素价态、元 素百 分比、元素分布 结构、污染 物 情 况等 表面分析 X 光电子成 分及价态 分析、原子力 表面形貌 分析、飞行 时间二 次离子 质谱分 析、动态二次 离子质谱分 析、傅 里叶有 机物光 谱分 析等 微区结构 成分分 析 透射电镜 微观结 构表征 等 可 靠 性 分 析(Reliability Analysis,RA)考察 特定 实 验 条件下 产品 的寿 命特 征、环境适 应能力 等,确 定 特定条 件下 产品 的可 靠 性水平 环境测试 高低温冲 击试验、高加 速寿命 试验、高低温 湿热试验、高温存 储试验、高温 烘烤 实验等 老化测试 高温工作 寿命试 验、低 温工作 寿命 试验、高 温高湿反向 偏压老 化试验、高温 反向 偏压老化 试验、高温 栅极偏 压老化 试验等 静电测试 传输线脉 冲静电 测试、人体放 电模 式静电测试、组件 充电模 式静电 测试等 资料来源:Wind,胜 科纳米 招股说 明书(申报稿),长 江证券 研究所 表 2:半导体 检测的 应用场 景 半 导 体 产 业 链 各 环 节 应 用场 景 芯片设计 在研发设 计的过 程中,设计厂 商在 流片后,需要针 对失效 样品进 行 失 效原因分 析 或通 过检测 分析判 断样 品可能存 在的设计制 造缺陷,对相 关样品 进行 材料分析 以协助 进行选 材优化,并 通过老化 测试、静电测 试等验 证产 品设计的 可靠性,以 优化设 计方案。晶圆制造 晶圆制造 厂商在 产线调 试或运 行过 程中,需 对产品 进行质 量监控,可 能存在部 分产品 制造工 艺偏差 导致 晶圆功能 失效、性能 降低等,厂商 需对晶 圆进 行 材料分 析、可 靠性分 析 以进 行 工 艺监控,或通过 失效分 析探究 失效 机理,进 一步完善生 产工艺。封装测试 封装测试 厂商在 前期封 测产线 调试 与量产过 程中均 需要运 用 失效 分析 或材料分 析 等检 测分析 针对产 线封 测芯片或 不合格产品 进行检 测,对 产品进 行质 量监控,进一步 提升封 测工艺 及制 造良率。IDM 厂商(研制测 一体化 厂商)IDM 厂 商的检 测分析 需求来 自于上 述芯片设 计、晶 圆制造、封装 测试 各环节的 检测需 求,需 运用 失 效分 析、材料 分析 及可靠 性分析 进一步 优化设 计及 生产工艺。材料与设 备 材料作为 半导体 产品的 初始起 点,材料的内 部组织 分布、元素构 成比 例等均会 对产品 的性能 起到决 定性 作用,通过材料 分析手 段 对样 品的化 学成 分、微量 元素等 进行全 面有效 的检 测,并对 样品的 结构组 织分布、元 素比例构成、污 染物情 况等实 施深入 的分 析判断;半导体制 造和封 装工艺 决定了 半导 体性能升 级、技 术更迭 能否顺 利落 地,而半 导体设 备是实 现制造 及封 装工艺的重要基 础,在 半导体 设备研 发与 调试的过 程中亦 需要对 样品进 行试 验,通过 检测分 析以判 断设备 运转 参数的可行性、设备运 行的稳 定性等。模组及终 端应用 模组产品 及消费 电子、汽车电 子、航天航空 等终端 应用环 节同样 需要 半导体的 检测与 分析服 务,在 相关 产品的研发、生产 或使用 环节,均需要 通过 各类检测 确定产 品质量 与性能,或 探究失效 原因,更好地 改进终 端产 品的设计 方案或生产 良率,此外,终端应 用环 节亦需通 过上述 检测分 析进行 产品 质量问题 溯源。资料来源:Wind,胜 科纳米 招股说 明书(申报稿),长 江证券 研究所%7 请阅读最 后评级 说明和 重要声 明 8/21 行业研究|深度报 告 国产替代 加速行 业发展,2025 年 市场规 模 90 亿元左右 全球产业 链转移 及 国产替代 驱动国 产 半导体高 速发展 半导体产品按产品应用可以划分为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光电子器件、传感器 等,其中集成电路在全球终端产品中占据 80%以上份额,是绝大多数 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检测分析服务是半导体产业链的伴生性行业,国内半导体检测行业的发展与产业景气度息息相关,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受益于全球产业链转移和国产替代加速。一方面,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分工带来的产业转移带动了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封测和晶圆制造环节,5G、智能驾驶、AI 等高智能产业的发展也加速了半导体行业需求的释放。根据 WSTS 世界半 导体贸易统计组织的数据,中国半导体市 场规模从 2015年的 984 亿美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1925 亿美元,六年复合增速为 11.8%,在全球市场规模的占比达到 34.6%,为全 球最大的单一区域市场。其中,集成电路(IC)设计环节企业数量和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速分别达到 25.0%和 22.7%,增速更为可观。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后国内产业链安全问题愈发突出,发展国内半导体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倒逼国内的国产替代进程,2020 年 7 月国 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将从财税 政策、投融资政策、研究开发政策、进出口政策、人才政策、知识产权政策、市场应用政策、国际合作政策 等八个方 面 出台 政 策,该文 件 为国 内集 成 电路 产 业发 展的 指 引性 文件,促进 行 业的 快速 发 展。再者,从终端应用来看,虽然 PC/手机市场接近饱和,出货量增速放缓,但随着 5G 应用的普及,智能汽车、智能家居、云服务、物联网、AI 等新 兴产业蓬勃发展,预计将成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图 2:全球半 导体产 业转移 进程 资料来源:艾瑞 咨询 中国半 导体 IC 产 业研究报 告,长江证 券研究 所 第一次产业转移(1970s-1990s)第二 次产业转移(1990s-2010s)第三次产业转移(2010s 至今)转移成果转移动因 日本从装备起家,学习美国半导体技术,并应用于家电和DRAM需求催化家电市场兴起,DRAM需求爆发 日本DRAM产业迅速反超美国,实现半导体产业20年左右的高速增长地区转移 美国 日本美国、日本 韩国、中国台湾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 中国大陆个人电脑快速普及移动手机、智能汽车、人工智能等多元化半导体需求 PC崛起带动DRAM技术不断升级,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影响技术升级 半导体产业分工细化,专业晶圆代工厂出现,中国台湾产业崛起 我国具备劳动力成本优势,国家加强对外开放,承接全球半导体的组装和制造产业 韩国:三星、SK海力士崛起 中国台湾:台积电快速发展,成为全球半导体代工龙头企业 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1925亿美元,六年复合增速11.8%,在全球市场规模的占比达到34.6%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后国产替代加速推进%8 请阅读最 后评级 说明和 重要声 明 9/21 行业研究|深度报 告 图 3:中国 IC 设 计业企 业数量(家)图 4:中国 IC 设 计业销 售规模(亿元)资料来源:中国 半导体 协会,艾瑞咨 询,长江证 券研究 所 资料来源:中国 半导体 协会,艾瑞咨 询,长江证 券研究 所 半导体产业的中长期快速发展和国产化率的提升预计都将带动检测分析业务的成长,尤其是国产化必然伴随着反复研制和试验的过程,尤其是在智能汽车、AI、物联网等应用场景更加复杂化的背景下,中长期来看,半导体检测 仍大有可为。Labless 模式 下第三 方检测兼 具经济 性 和效率性 半导体检测服务可以分为厂商内部检测和第三方机构检测。半导体厂商内部通常也拥有检测分析实验室,承担诸多职能,包括产品纠错、工艺监控、仿真模拟、失效分析、辅助 研 发等,尤其 是设 计 到企 业机 密 的环 节。随 着半 导 体元 器件 的 尺寸 进 入到 纳米 时 代,且半导 体产品的功能愈加复杂、技术愈加精密,对检测分析仪器的种类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投资额必然水涨船高,例 如苏试试验并购的上海宜特所使用的穿透式扫描显微镜、聚焦离子束机、老化测试炉等设备的单台价值量在 700-1000 万元,中小型的半导体厂商无力承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入;另外,由于内部检测分析实验室只针对本厂内部需求,而产品研发和调试的周期性可能导致检测需求短期内的井喷式爆发或者阶段性的产能闲置,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表 3: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上海宜特 主要的 机器设 备(部 分)序 号 设备 名 称 数量 账面 原值(万 元)成新 率 1 穿透式扫 描显微 镜 1 992.49 74.67%2 聚焦离子 束机 1 922.14 65.96%3 双束聚焦 离子束 机 1 723.78 63.58%4 双束聚焦 离子束 机 1 722.61 57.25%5 老化测试 炉 1 719.19 58.04%6 超高分辨 率扫描 透射三 维显微 镜 1 637.55 66.75%资料来源:苏试 试验公 司公告,长江 证 券研究所 基于以上原因,Labless 模式 逐渐受到市场的认可,Labless 是 Lab(实验室)与 Less(无)的组合,是“无自建实验 室”的运作模式,与厂内自建 实验室的 In-House Lab 模式相对,也即第三方独立检测模式。第三方独立实验室的客户群体面向全市场,客户覆6817361362 138016981780221828108.1%85.1%1.3%23.0%4.8%24.6%26.7%0%10%20%30%40%50%60%70%80%9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IC设计企业数量(家)YoY1047132516442074251930643778451926.6%24.1%26.2%21.5%21.6%23.3%19.6%0%5%10%15%20%25%3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IC设计业销售规模(亿元)YoY%9 请阅读最 后评级 说明和 重要声 明 10/21 行业研究|深度报 告 盖面越广泛越能对冲单个实验室研发周期带来的波动性,提升设备产能利用率,具备经济优势;且第三方机构拥有的大量高精尖人才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可以帮助客户迅速发现半导体测试样本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具备效率优势。因此,第三方独立检测模式未来将大有可为。预计 2025 年半 导体 检测市场 规模达到 90 亿元左右 我们通过国内半导体产业销售规模、研发支出比例、测试费用在研发支出中的比例 3 个数据来测算国内半导体检测的市场规模。2021 年我国半导体产业销售规 模达到 2118 亿美元,考虑到 华为 Mate 60 系列手机的超预期销售以及智能汽车、智能家居、AI、物联网等产业 的快速增长,我们预计半导体产业未来几年的营收增速约 5%-12%,2025 年将超 过 3000 亿美元。研 发 支 出 强 度根 据 长 江行 业 分类 中 半 导 体 板块 的 均 值,涵 盖半 导 体 材 料、半 导 体设备、分立器件、集成电路封装、集成电路设计 5 个方向,2017-2022 年整体呈现提升趋势,假设 2025 年该 比例达到 9.5%。测试费用占比根据典型 7 家公 司(韦尔股份、汇顶科技、兆易 创新、紫光国微、富瀚微、全志科技、中颖电子)披露数据采用平均值统计而来,2022 年测试费用/研发支出约 4.2%,考虑到半导体 产品类型和应用场景复杂度的提升和国产化验证的需求,预计测试比例将继续稳步提升,假设 2025 年达到 4.5%。值得一提的是,测试费用在产业链整体营收中的占比并不高,2022 年约 0.38%,检测分析环节经济 成 本 较 低 但功 能 性 极强,该特 征 可 有 效 保障 客 户 选择 检 测供 应 商 时 将 品牌 认 可度和技术服务能力的优先级置于价格之上。综上统计,预计 2025 年国内半导体检测市 场规模将达到 90 亿 元,2023-2025 年复合增速达到 13.6%;受消 费电子终端需求疲弱 影响,2022 年和 2023 年产 业增速可能放缓,但考虑到先进制程、第三代半导体、5G、高性能计 算(HPC)、智能 汽车、AI 等新兴领域的需求 逐 渐释放,行业未来仍然大有 可为。表 4:我国半 导体检 测行业 市场规 模测算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E 2024E 2025E 国内 半导 体产业 销售规 模(亿 美元)1582 1445 1517 1925 2329 2446 2690 3013 YoY 20.5%-8.7%5.0%26.9%21.0%5.0%10.0%12.0%研发 支出/营业 收入 7.2%7.8%9.7%9.8%9.0%9.0%9.3%9.5%测试费用/研发 支出 2.37%2.47%3.72%4.63%4.19%4.2%4.4%4.5%测试费用/营业 收入 0.17%0.19%0.36%0.45%0.38%0.38%0.41%0.43%国 内 半 导 体 检 测 分 析 市场 规模(亿 元)18.8 19.6 38.4 61.2 61.6 64.7 77.1 90.2 YoY-4.5%96.0%59.2%0.6%5.1%19.1%17.0%资料来 源:中国半 导体 协会,艾 瑞咨询,长江 证券 研究所(注:“研 发支 出/营 业收入”采 用长江 行业 分类 中半 导体板 块的均 值,涵盖半 导体 材料、半 导体设 备、分 立器件、集成 电路 封装、集成电 路设计 5 个 方向;“测试费 用/研 发支出”采用 韦尔 股份、汇 顶科 技、兆 易创新、紫光 国微、富瀚微、全 志科技、中颖 电子 7 家公 司的平均 值;表格中蓝色 字体 为假设 值。)%10 请阅读最 后评级 说明和 重要声 明 11/21 行业研究|深度报 告 图 5:半导体 代表公 司研发 费用率 图 6:半导体 代表公 司测试 费用/研 发费用 资料来源:Wind,长江证 券研究 所(注:半导体板 块包括 材料、设 备、分立 器 件、集成电路 封装、集成电 路设计。)资料来源:Wind,长 江证券 研究所 格局:中 国台湾 地区龙头 率先发 展,大陆 厂商逐步赶超 半导体的第三方检测分析包括后道检测分析和实验室检测分析。后道检测 分析主要面向封装前 的晶圆测试(CP,chip probing)、封装后的成品测试(FT,Final Test)等,晶圆 测试主要是 通过探针台和测试机 对晶片上的每个晶粒 进 行 针 测,测 试 其 电气 特 性;芯 片 成 品 测试 是 指 利用 分 选机 和 测 试 机 检验 产 品功能和电参数,目 的 是在 于 将有 结 构 缺 陷 以及 功 能、性 能 不符 合 要 求 的 芯片 筛 选出来。该领域的典型公司为中国台湾地区的京元电子、矽格、欣铨 以及中国大陆的利扬芯片、华岭股份、伟测科技等。实验室检测 为 我们 分 析 的重 点,实 验 室 分 析面 向 半 导体 生 产的 全 产 业 链,包 括 原材料、设备、芯片设计、晶圆制造、产品应用等,重点做失效分析、材料分析、可靠性分析等。代表公司包括台湾宜特、台湾宏康科技等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大陆较 早 涉 及 半 导体 失 效 分析 的 为中国赛宝实验室(即 工业 和 信息 化 部 电 子 第五 研 究所),近年国内专业检测服务龙 头公司陆续通过自主建设、外延并购方式强化半导体检测领域的能力,例如苏试试验 2019 年并购台湾宜特的 子公司上海宜特、华测检测 2022 年并购蔚思博、广 电计量在上海/成都/广州等地自建集成电路检测实验室、胜科纳米正在 IPO 中。6.2%6.7%8.5%8.6%10.1%0%10%20%30%40%50%2018 2019 2020 2021 2022半导体板块均值 韦尔股份 汇顶科技兆易创新 紫光国微 富瀚微全志科技 中颖电子2.4%2.5%3.7%4.6%4.2%0%2%4%6%8%10%12%14%16%2018 2019 2020 2021 2022均值 韦尔股份 汇顶科技 兆易创新紫光国微 富瀚微 全志科技 中颖电子%11 请阅读最 后评级 说明和 重要声 明 12/21 行业研究|深度报 告 图 7:半导体 产业链 的第三 方后道 检测和第 三方实 验室检 测 资料来源:胜科 纳米招 股说明 书,华 宇 电子招股 说明书,长江 证券研 究所 财务指标:苏试 宜 特和胜科 纳米在 大 陆具备领 先优势 半 导 体 检 测 的 主 要 参 与 者 包 括 中 国 台 湾 的 闳 康 科技(3587.TWO)和宜特科技(3289.TWO)、中国大陆的胜 科纳米、苏试试验控股子公司 苏试宜特、华测检测 2022年底并购的蔚思博、广电计量等。(1)苏试 宜特 在中 国 大 陆的营 收 具备 领先 优势。从营收体量上来 看,闳康科 技和 宜特科技遥遥领先于其他公司,2022 年整体营收规模分别为 9.17 亿元和 8.75 亿元,2016-2022 年的复合增速分别 为 33.0%和 17.1%。但是,从区域构 成来看:闳康科技 42.7%的营收来自中 国 台湾,亚洲(除中国台湾以外 地区)营收占比 52.4%(约 4.81 亿元)。宜特科技来自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营收分别为 73.5%和 5.4%,其在中国大陆的营收仅有 0.4 亿元1,在 2018 年 中美贸易摩擦后营收大幅萎缩,并于 2019 年出售上海宜特 100%股权给苏试试 验。胜科纳米和苏试宜特去年营收均在 3 亿元左右,但苏试宜特 营收基本来自中国大陆,胜科纳米来自中国大陆的营收约 2.36 亿元(占比 82.2%),可见在中国大陆苏试宜特的优势更为明显。蔚思博未披露去年营收数据。我们测算广电计量营收约 1.5-1.6 亿元。1 宜特科技的区域营收构成数据为 2021 年,2022 年口径有变 化。芯片设计 晶圆制造 晶圆测试 芯片封装 成品测试原材料生产半导体设备通信PC/平板消费电子汽车 电子工业控制等第三方后道检测分析数字编译版图设计仿真模拟等蚀刻、光刻、扩散、粒子注入等电气特性等功能检测减薄划片、键合、塑封、电镀、切筋等产品电性等功能检测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胜科纳米台湾宜特(监控前道工艺 良率,测 试电性 等 功 能 检 测)(全 流程 覆盖,检 测类 别 包括 失效 分析、材 料分 析、可 靠性 分析 等)%12 请阅读最 后评级 说明和 重要声 明 13/21 行业研究|深度报 告(2)净 利润:从 2022 年净利润来看,闳康科技(1.43 亿元)大幅领先于宜特科技(0.92亿元);苏试宜特去年受到上海 疫情封控影响,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0.55 亿元),被胜科纳米反超(0.66 亿元),推 测蔚思博和广电计量的半导体检测仍处于亏损中。图 8:半导体 检测公 司营收(亿元)图 9:半导体 检测公 司净利 润(亿 元)资料来源:Wind,长江 证券研 究所(注:部分 公司数 据未披 露;广电计量 2022 年数据为参考 2023H1 的营收 占比略 做调 整测算而 来。)资料来源:Wind,长 江证券 研究所(注:部分公 司数据 未披露。)图 10:闳 康科技 营收区 域构成 图 11:宜 特科技 营收区 域构成 资料来源:闳康 科技公 司公告,长江 证 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宜特 科技公 司公告,长江 证 券研究所(3)盈利 能力:半导体检测由 于其高技术含量、高资本投入、高人才需求,行业整体参与者较环境检测、食品检测、工程检测等少,行业利润率水平较高,2022 年闳康科技、胜科纳米、苏试宜特的整体净利率在 15%-23%,ROE 也可 做到 14%-19%,宜特科技略低于上述 3 家公司。另外,闳康科技 2013-2019 年净利率 持续下降,可能与这段时间行业需求周期性放缓以及中美贸易冲突影响,以及闳康自身仍在加速实验室产能扩张有关。012345678910闳康科技 宜特科技 胜科纳米 苏试宜特 蔚思博 广电计量-0.50.00.51.01.52.0闳康科技 宜特科技 胜科纳米 苏试宜特 蔚思博 广电计量27.0%27.6%27.6%36.7%38.5%47.3%53.3%53.3%52.4%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中国台湾 亚洲(除中国台湾)欧洲 美洲24.2%24.2%23.4%26.4%3.1%5.9%4.8%5.4%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中国台湾 美国 中国大陆 其他%13 请阅读最 后评级 说明和 重要声 明 14/21 行业研究|深度报 告 图 12:半 导体检 测公司 净利率 比 较 图 13:半 导体检 测公 司 ROE 比较 资料来源:Wind,长 江证券 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长 江证券 研究所 经营效率:人均 产 值 70-80 万元,设 备投入产 出比约0.6-0.9 由于 苏试宜特、蔚思博、广电计量的集成电路检测数据不可得,我们通过观察闳康科技、宜特科技、胜科纳米来看行业趋势。员工数量:2022 年闳康科技和宜特科技的员工数量分别为 1193 人和 1301 人,2016-2022 年的复合增速 为 24.7%和 7.2%,均低于同期营收复合 增速;胜科纳米 2022 年员工数量达到 504 人,两年复合增速 55%,处于快速扩张阶段。以胜科纳米为例,2022年员工总数中研发人员占比 13.7%,本科及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超过 50%,具备高技术密集型特征。图 14:胜 科纳米 员工数 量结构(2022 年)图 15:胜 科纳米 员工学 历构成(2022 年)资料来源:胜科 纳米招 股说明 书,长 江 证券研究 所 资料来源:胜科 纳米招 股说明 书,长 江 证券研究 所 人均产值:2022 年闳康/宜特/胜科纳米的人均产值分别为 85.6 万元/73.5 万元/69.4 万元。与行业比较而言,华测检测和广电计量的整体人均产值在 44 万元左右,行业平均值为 28 万元,半导体检测多为物理性能测试,对人员数量要求并不高,与军工检测类似,因而人效较高。-10%-5%0%5%10%15%20%25%闳康科技 宜特科技 胜科纳米 苏试宜特-10%-5%0%5%10%15%20%25%2016A 2017A 2018A 2019A 2020A 2021A 2022A 2022H1 2023H1闳康科技 宜特科技 胜科纳米 苏试宜特13.66%15.25%63.17%7.92%管理人员 研发人员 生产人员 销售人员11.68%48.51%39.80%硕士及以上 本科 专科及以下%14 请阅读最 后评级 说明和 重要声 明 15/21 行业研究|深度报 告 图 16:半 导体检 测公司 人员数 量(人)图 17:半 导体检 测公司 人均产 值(万元)资料来源:胜科纳 米招股 说明 书,宏康 公司公告,宜特公 司公告,长江 证券研 究所 资料来源:胜科纳 米招股 说明 书,宏康 公司公告,宜特公 司公告,长江 证券研 究所 投入产出:我们使用营收/检测 设备原值来衡量投入产出比,闳康科技近年投入产出比稳定在 0.6-0.7 之间;宜特科技 经过 2018-2019 年营收增速放 缓甚至下降带来的低谷后,投入产出比缓慢提升至 2022 年的 0.90,保持较高水平;胜 科纳米 2022 年的检测设备投入产出比为 0.83,设备使用 率同样较高。与其他检测公司相比,华测检测和广电计量的整体水平为 2.18 和 1.26,半 导体检测的设备价值量较高,周转速度略慢。图 18:半 导体检 测公司 检测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