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核心提示前言一、“冰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1、俄罗斯历史上的北极探险2、苏联时期的北极开发活动3、当代俄罗斯北极政策与行动二、支点港口的理论基础1、海权论与“交通线政治”2、地缘与空间经济学3、“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理论三、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的必要性1、中国角度2、俄罗斯角度3、航线角度4、港口角度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的可行性1、原有的港口建设基础2、萨别塔港建设经验3、俄罗斯开发北极的灵活性政策4、“中国制造”提供技术支持目录124456889911111113141515161718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五、支点港口的选择依据与结果1、五大要素评估分析2、评估总结3、五大支点港口详细分析六、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的困难1、气候恶劣风险2、地缘风险3、商业风险4、政治风险七、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的建议1、中俄协作至关重要2、“一港一策”的建设方案3、建设破冰、防冰设备4、制定优惠的人口迁移政策解决人口问题5、吸引更多参与方规避风险八、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对中国的意义1、促进东北振兴2、拉动北方港口发展3、保障“煤改气”与环境治理4、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结束语191925263737373838393939404142434344454651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1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核心提示研究“冰上丝绸之路”,首先要牢记“地球是球体”观念,“把世界地图竖起来”,打破思维定势。 与普通地图的观感不同,北冰洋才是连接中国北方和欧洲的最短通路。“冰上丝绸之路”有助于北方港口群建设,有助于促进东北振兴。 由于北极地区的特殊环境,港口建设无法形成“面”,只能精心选择“点”。这就是为什么要顶层设计先行,首先研究“支点港口”。 有历史上的建设基础,有萨别塔港的建设经验,有灵活优惠的外资政策,有中国企业的大力参与,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是可行的。 从地理位置、开发潜力、自然条件、人口因素、中俄合作基础这五个指标对俄罗斯北冰洋沿岸港口进行评析,我们从中选取了摩尔曼斯克港、萨别塔港、季克西港、乌厄连港、阿尔汉格尔斯克港为五大支点港口。 北冰洋距离中国并不遥远。发源于我国的额尔齐斯河最终汇入北冰洋,汇入点就是如今的萨别塔港附近。如今,新的“冰上丝绸之路”将中国与北冰洋、中国与欧洲的距离进一步拉进,也将“一带一路”推向新疆域。陈晓晨张婷婷 *陈晓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张婷婷,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实习研究员2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前言翻开世界地图,人们可能很容易有一个印象:去美国要往东走,去欧洲要往西走。然而,这种印象可能是错的,而且大错特错。原因是,这只是普通的横版世界地图的效果。其实,如果把地图“竖起来”,中美、中欧之间的最短距离是走俄罗斯和北冰洋。这如何解释?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基本常识:地球是一个近似的球体。根据大圆航线原理,地球表面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是两点之间的大圆劣弧。穿越北极的球体弧线正是中美、中欧之间的大圆劣弧,即最短距离。因此,连接中国和欧洲的最短海上航线不是习惯上的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而是通过北冰洋的“冰上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北极是重要的全球公域,而且重要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例如气候变化、海冰融化缩减)而提升。从这个角度看,北极距离中国并不遥远。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是参与北极治理的中国方案。“冰上丝绸之路”还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方向之一。作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方案,“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地域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扩宽,正在向“新疆域”迈进。“新疆域”之一,就是北极。目前,北冰洋方向已经成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三大主要走向之一,而“冰上丝绸之路”就是主要抓手。俄罗斯不仅是最大的北极国家,也是北上通向欧洲最短距离的必经国家。因此,研究“冰上丝绸之路”,首先要从中俄合作切入。事实上,“冰上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中俄两国外长在 2017 年 5 月举行会晤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3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时提出的。因此,本报告将主要分析中俄如何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当然,这并非意味其他国家不重要。本报告认为,“冰上丝绸之路”从广义上可以泛指与北极地区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从狭义上,是指途径北冰洋,连接东亚、西欧、北美的海上运输通道,特别是北极东北航线。本报告暂取狭义概念。航线上的支点港口作为在海外的固定补给提供点、休整点以及船舶航空器靠泊修理点,对维护海上运输安全、促进海上务实合作、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报告认为,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要规划先行,其中选择好支点港口尤为重要。这也是本报告的切入点。那么,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的历史源流与理论基础是什么,必要性与可行性如何?为何要提前进行支点港口的布局?应选择哪些港口作为支点港口,为何这样选择?如何规避支点港口建设中的风险?这些是本报告探讨的核心问题。4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2 曲探宙等:北极问题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 年版,第 28、29 页。3 金志霖:试论汉萨同盟的历史影响和衰亡原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J,2001 年第 5 期,第 91 页。4 同上,第 94 页。5 郭培清:北极航道国际问题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年 10 月版,第 27 页。一、“冰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1、俄罗斯历史上的北极探险北极航线开发最早源于 9 世纪。公元 870 年,一个叫奥特的古斯堪的纳维亚贵族驾船驶入白海,成为有记载的人类最早的北极探险活动。215世纪中叶以前,北欧地区的商贸活动基本被汉萨同盟垄断。3到了15世纪中叶,新兴的英国和荷兰开始寻求摆脱汉萨同盟的控制,向北寻找新的航线。415 年,英国“俄罗斯公司”成立,赴北极探索航线,但以失败告终。51594-7 年,荷兰探险家巴伦支三赴北极,后人将巴伦支走过的海域新地岛、斯瓦尔巴群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和熊岛之间的海域命名为巴伦支海,以纪念其贡献。俄罗斯历史上对探索北极航线并没有太大兴趣。直到彼得大帝执政后,俄罗斯开始北上寻找新的出海口,于 170 年开启了与瑞典长达 21年的战争,最终拿下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建立了圣彼得堡,并将首都迁移至此。从 172 年到 192 年,圣彼得堡一直是俄罗斯的政治中心,俄罗斯的主要贸易路线也从南下黑海转移到了通过圣彼得堡前出波罗的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5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6 同上,第 28 页。7 同上,第 29 页。8.: -I.: , J ,2011(11),p.49 徐广淼:二战前苏联的北极政策论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J,2015 年第 3 期,第 125 页。10. . : , J, 2011, narfu.ru/aan/books.php?ELEMENT_ID=7807海。1728 年,彼得大帝任命的丹麦人白令通过了今天的白令海峡,确认亚洲与美洲并不连在一起,之间存在通道。6然而,这一时期俄罗斯的北极活动仍以探险为主,还谈不上实质性的开发。1904-5 年,日俄战争以俄罗斯失败告终,沙皇意识到了北极航线的战略意义,开始对北极航线开发给予大力支持。194-5 年,俄罗斯著名极地探险家安德烈维利基茨基第一次实现了北冰洋自东向西航行,完成了北冰洋航线开辟,也第一次通过北极航线将俄罗斯“双头鹰”的东西两部分贯通。72、苏联时期的北极开发活动197 年苏维埃政权建立伊始就开始大规模考察开发北极,将北极地区的大量粮食、动物油脂、毛皮、亚麻等运送到欧洲地区,有效地支援了国内战争。81929 年,“谢多夫”号( )破冰船对北极航道进行科学考察。9193 年, “约瑟夫斯大林”号航道破冰船在一个通航期内完成了北极航道的双向航行。10二战期间,北极航线发挥了重大作用,6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11 倪海宁:二战中的冰海航线,解放军报N,2016 年 2 月,第 1 页。12 徐广淼:二战前苏联的北极政策论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J,2015 年第 3 期,第 127 页。同盟国船队共 41 次抵达苏联北极港口,36 次驶回,通过北极航线对苏联输送了 12755 辆坦克、22200 架飞机、375800 辆卡车、400 万吨弹药以及其他补给,占同盟国援苏物资的 1/4 以上。11港口建设是苏联开发北极的重要方面, 1933 年建立季克西、佩韦克,1940 年建立下扬斯克,1946 年建立普罗维杰尼亚等。苏联政府在这些地区修建了机场、港口以及卫星通讯设备(详见下文第三部分)。此外,苏联时期有大量居民迁移到北极地区从事政府管理、经商、教育等工作。12这些成为今天“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建设的基础。3、当代俄罗斯北极政策与行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缺乏足够资金用于北极开发和基础设施维护。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北极开发开始恢复。201 年,俄罗斯颁布了俄罗斯联邦至 20 年期间的海洋政策,这是普京签署的首份涉及北极开发战略的政策文件。2007年,俄罗斯于“北极 207”科考活动期间在北极点海底插上了国旗,试图在北极地区宣誓主权。但是,这一行为引起了强烈争议,并激发了国际社会争夺北极的新一轮热潮。208 年,俄罗斯颁布了20 年前及更长期的俄罗斯联邦北极地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7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区国家政策基本原则(以下简称原则)。这是俄罗斯制定的首份北极开发纲要。时隔两年,俄罗斯又颁布了201- 年俄罗斯联邦北极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纲要,将原则细化。201 年,俄罗斯开始专项拨款用于北极地区科研与开发。201 年,俄罗斯北极科研中心成立,这标志着俄罗斯开始对北极开发提供智力支持。2013 年 1 月17 日,俄罗斯交通部门批准了北方海航道水域航行规则,为俄罗斯北极航道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2013 年,俄罗斯颁布了俄罗斯联邦北极地区法,完善了对北极地区的立法工作。然而,俄罗斯虽然完成了上述一系列政策安排,但是由于缺乏资金,这些蓝图难以转化为有效的行动,开发成果十分有限。如何解决缺乏资金的“阿喀琉斯之踵”?俄罗斯将目光转向了有资金、有需求、但缺乏地理区位优势的中国。8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13 李红梅:地缘政治理论演变的新特点及对中国地缘战略的思考,国际展望J,2017 年第 6 期,第 106 页。14 马汉(著). 欧阳瑾(译):海权论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6 年 1 月版,第 39 页。二、支点港口的理论基础1、海权论与“交通线政治”本报告将港口作为研究对象。支点港口与地缘政治上的海权论有一定关联。其中,马汉的海权论最有代表性。当然,这里我们必须指出,马汉的海权论产生于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背景下。与西方国家崛起模式不同,中国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132018 年 1 月 26 日,中国发布的首份北极白皮书中国的北极政策指出,中国北极开发坚持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四个原则。不过,海权论中对港口经济作用的表述直到今天仍有理论价值。在马汉看来,“港口是连结海洋以及河流的重要节点,可以将附近的货物聚集到港口,并运往其他地方,同时也发挥着将其他地区货物运送到港口,并分散到港口辐射地区的作用。”14在这里,马汉提出了港口的“节点”性质和两个功能连接与辐射。这对今天探讨支点港口仍有意义。更具体地,支点港口体现了“交通政治”,即通过交通线路拓展沿线国家的地缘政治发展空间,表现为由交通线路产生经济战略作用、军事战略作用、能源战略作用及文化战略作用等,最终引发沿线国家及相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9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15 李振福:交通政治视角下“一带一路”及北极航线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东疆学刊J,2016 年第 1 期,第 55 页。16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研究,北京:中信出版社M,2015 年 12 月,第 76 页。关国家政治关系变动,实现各国地缘政治地位演变。15可以说,从交通政治的角度来讲,支点港口是海上交通线上的“节点”、“驿站”。没有这些支点港口,交通线很难实现连通。2、地缘与空间经济学相对于地缘政治学,地缘经济学更重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倾向于建立世界性的网络关系。空间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解释地理空间中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理论基础是规模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之间的权衡关系。16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的本质是在“冰上丝绸之路”沿线构建一个货物集散和船只补给、维修网络,一方面保障航线的畅通,另一方面可以辐射沿线经济发展。选择恰当的港口建设点,建设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对于发挥“冰上丝绸之路”的经济价值意义重大。3、“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理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独创的“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支点城市是开拓全球市场的重要平台和渠道,也10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17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R,2015 年 5 月。18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研究,北京:中信出版社M,2015 年 12 月,第 4 页。是获取全球资源的战略前哨,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布局。17从外延性来看,国际贸易支点城市不仅强调由点到面的辐射作用,更强调城市之间的串联与贯通。其次,国际贸易支点城市通常是国际贸易通道的节点,城市之间的串联确保了贸易走廊的贯通。18推动“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关键就在于发挥支点城市的“串联”与“贯通”作用。海上贸易通道上的支点城市往往也是重要的港口,因此,确保“冰上丝绸之路”贸易畅通的关键也在于支点港口的“贯通”与“串联”。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11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三、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的必要性无论是从中国角度,还是从俄罗斯角度,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意义都十分重大。1、中国角度站在中国角度看,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意义非常重大,尤其是对东北振兴、港口建设、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等。此外,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本文在此不再阐述,详见第八章。2、俄罗斯角度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对俄罗斯也意义重大。首先,北极航线对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意义重大。“双头鹰战略”是俄罗斯一直秉承的基本外交方略,通过北极航线连接东西是这一战略的题中之义。不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内经济陷入低迷,对远东的支持力度下降。普京上台后,非常关注远东地区发展,201 年签署了205 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远东发展再次被提上优先日程。2014 年克里米亚事件发生后,在西方制裁压力下,俄罗斯加快了远东开发步伐,并于 2015 年 9 月召开了第一届“东方经济论坛”,旨在扩大远东开放,吸引外国资金。2016 年第二届“东方经济论坛”吸引了来自中、日、韩等56个国家的代表参加,其中日俄签署了20项合作协议,中俄也在能源、12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19 根 据“ ” 公 布 的 数 据 总 结 得 出,forumvostok.ru/news/?PAGEN_1=12,2017 年 12 月 13 日20 北 极 能 源 真 能 实 现 和 平 开 发 吗?, 人 民 网,energy.people/GB/12848145.html,2010 年 9 月 29 日21M.Ershov,Global FinancialSituation:mainrisksandpossiblesolutions, - ,2017 年 11 月 22 日22 每日财经网,mrcjcn/n/237819.html,2017 年 8 月 7 日金融等领域实现了合作。19其次,无论是从人口还是面积计,俄罗斯都是最大的北极国家。北极地区对俄罗斯意义重大,该地区贡献了俄罗斯 1% 的 GDP 和 2% 的出口额。20但是,自苏联解体后,由于国力下降,俄罗斯对北极的开发和支持力度不够,对北极地区事务的影响力有所降低。为了维持世界大国地位,俄罗斯迫切需要开发北极,但迫于资金瓶颈,开发成果有限。最后,乌克兰危机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制裁,俄罗斯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中,至今尚未完全恢复。2017 年俄罗斯的货币基础只有 2230 亿美元,不足中国的 1/5(中国有 12000 亿美元);俄罗斯的国际储备有 4250 亿美元,不足中国的 1/7(中国有 30000 亿美元)。212017 年2 月,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为 3973 亿美元,排在中国台湾(4342 亿美元)之后,接近于中国香港(3915 亿美元),不足中国大陆的 1/9(中国大陆为30051.24亿美元)。22在此情况下,俄方急需中方对俄提供经济支持,而北极地区可以作为中俄合作的重点领域。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13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3、航线角度从航线角度讲,北极航线是未来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航线之一。首先,北极航线大大缩短了从东亚到西欧的距离。例如,从大连港出发到荷兰鹿特丹港,如果经由绕道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的传统航线,需要航行 36 天,如果经由北极东北航线,只需要 27 天,节省了 9 天。其次,途径俄罗斯的东北航道是一条没有被美国控制的航线,而且航线途经地区较为稳定,恐怖主义等极端势力很少存在,航线安全有保障。最后,运输潜力可观。如下图所示,2014 年北极航线的运货量为3982 千吨,2015 年为 5432 千吨,2016 年为 7266 千吨,增长可观。有估计认为,到 20 年,北海航线的货运量将会达到 310 千吨,203年将会达到 51100 千吨。2323 北 极 航 线 运 输 状 况, 俄 罗 斯 卫 星 网,sputniknews/infographics/201709081023556172/,2017 年 11 月 3 日航线 北极航线 传统航线 走北极航线节省时间俄罗斯: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摩尔曼斯克7070 海里 20 天 12840 海里 40 天 5770 海里 20 天日本:从横滨到鹿特丹7300 海里 20 天 12500 海里 33 天 5200 海里 13 天中国:从大连到鹿特丹7800 多海里 27 天 10730 海里 36 天 2930 海里 9天数据来源:根据俄罗斯卫星网、人民网、俄罗斯网站整理得出14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图为北方航线货运图数据来源:根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整理4、港口角度不同于其他地区,北极地区的港口建设很难形成港口群的“面”,只能精心选择几个“点”。首先,恶劣的自然环境不仅会影响建设效率,还会影响港口设施的使用期限,使得港口建设无法“一拥而上”。其次,俄罗斯经济低迷,可以投入的资金有限,也使得港口建设无法大规模铺开。最后,北极航线港口建设对技术、设备、人力等要求较高,需要逐步积累建设经验。因此,“冰上丝绸之路”港口建设应规划先行,精准选择支点。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15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24 普罗维杰尼亚港面积是 12.7 公顷,有 3 个码头,码头长度是 321.4 米,2014 年码头的吞吐能力是 34.54 万吨,其中包括 2.5 万吨液体和 30 万吨干货以及 0.17 吨集装箱。室内仓库面积是 3630 平方米,露天仓库面积为 11200 平方米,石油储备库可以储备 25000 吨石油以及石油产品。普罗维杰尼亚的飞机场建于二战期间,机场跑道长 2000 米,宽 50 米。可以飞的机型有:运输机安 2、安 12、安 24、安 26、安 28、安 72、安 74、L 410、雅克 410(1950 年雅克 14 成为第一个飞越北极的运输机)。参见 29.04.2014 . -167-,pma.ru/providenia/about/rasporyjeniy.php. 和 ,pma.ru/providenia/,2017 年 11 月23 日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的可行性从港口建设经验、外资进入政策和中国企业参与等方面看,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都是可行的。1、原有的港口建设基础俄罗斯对北极地区开发历史悠久。摩尔曼斯克港在沙俄时期就已初步成形。本报告第一部分已对此作了回顾,在此不再赘述。在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原有基础上,苏联在北冰洋沿岸建设了一批军用港口,如普罗维杰尼亚、乌厄连、佩韦克、季克西、下扬斯克等。这些港口今天虽然年久失修,运输能力有限,但基本都有居民点、码头和机场,存在一定的建设基础。24普京上台后,北极开发再次得到推动,并取得了一定建设成果,例如萨别塔港。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可以将上述港口作为考察对象。16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2、萨别塔港建设经验201 年,为了服务亚马尔 LNG 项目,俄罗斯开始建立萨别塔港。建设初期,萨别塔港人口尚不足百人。现在,萨别塔港已经是一个现代化港口,建有能够容纳三万名建设者的营地。萨别塔港采用了防冰和保温装置,如下图所示。此外,港口建有现代化国际机场,并采用了防冻、防冰、防暴风雪技术,如下图所示。服务于 LNG 项目,港口配备有原子能破冰船和具备破冰功能的 LNG 运输船。目前港口仍在规划扩建中。俄罗斯在萨别塔港的建设活动为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提供了建设经验。图为萨别塔港的防冰装备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17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25 俄罗斯开发北极资源与西方下一盘大棋,人民网,hn.people/n2/2016/0425/c338398-28213943.html,2016 年 4 月 25 日。图为萨别塔港机场(采用了防冰、防冻技术)3、俄罗斯开发北极的灵活性政策为了开发北极,俄罗斯采取了灵活政策,放宽了对外国资本参与到俄罗斯能源项目中的限制。原本俄罗斯法律规定,只允许国有股份超过50% 且拥有不少于 5 年海洋勘探经验的公司进行大陆架资源勘探,并且对股权变动进行严格限制。25但是,在亚马尔开发中,基于融资需求,俄罗斯“特事特办”。2015 年诺瓦泰克作为大股东将持股从 60% 降低到 50.1%,新增持股方丝路基金,持股 9.%。这种灵活性政策将会有利于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18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26 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投产,央视记者独家探秘亚马尔,央视网,tvtv/2017/12/09/VIDEFjij6v0wp0UAQRzPjzlR171209.shtml,2017年12月9日。4、“中国制造”提供技术支持北极广阔的市场可以调动起中国企业的动力,为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提供技术支持。在亚马尔项目中,中国宏华集团生产的北极钻机能够抵抗零下 45 度的严寒和 12 级以上风力。中国企业还承担了 6 艘运输船的建造以及 15 艘 LNG 运输船中 14 艘的运营等。26详见文章第八部分。 “中国制造”为两国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提供了支撑。此外,在参与形式方面,中国企业也可以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例如“公私合营”(PPP)。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19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五、支点港口的选择依据与结果那么,具体应该怎样选取支点港口?本文选取了普罗维杰尼亚、乌厄连、佩韦克、下扬斯克、季克西、迪克森、萨别塔、阿尔汉格尔斯克、梅津、摩尔曼斯克这 10 个比较典型的北极港口,从地理位置、人口状况、开发潜力、中俄合作基础这几个角度对港口进行评析,从中选取摩尔曼斯克港、萨别塔港、季克西港、乌厄连港和阿尔汉格尔斯克港为支点港口。1、五大要素评估分析(1)、地理位置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如下图所示,乌厄连、季克西、萨别塔、摩尔曼斯克四个港口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乌厄连位于北纬 6 度 09 西经 169 度 48 的楚科奇半岛最东端的俄美交界处,扼守白令海峡,是东亚地区北上走北极航线的必经要道,同时也是北极东北航线的东部起点,在未来的通航中,乌厄连将会扮演“咽喉要道”的角色。季克西港的位置也十分特殊,位于北纬 71 度 38 东经 128 度 52。从横向长度上来看,基本处于二分之一航线处和勒拿河入海口。从纵向分布来看,季克西位于勒拿河入海口,有海、河、江汇聚效应,区位优势明显,比较适合发挥支点作用,在途径船只的补给、维修、集散货物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萨别塔港位于北纬 71 度 15 东经 72 度 06,处于鄂毕河入海口鄂毕湾处。鄂毕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境内被称为额20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尔齐斯河,是中国直接由南向北通过河运进入北冰洋的唯一航道,这条河流早在 193 年河运量就达到 150 万吨,上世纪 60 年代甚至达到 1850万吨,苏联解体后,该航运通道逐渐被废弃。但是,海河汇聚效应有可能伴随着萨别塔港口的开发重新焕发生机。摩尔曼斯克位于北纬 68 度 58 东经 3 度 05北极航线俄罗斯部分的最西端,是通过北极航线俄罗斯部分进入欧洲的西部“咽喉要道”。以经度计算位置,位于两端的乌厄连和摩尔曼斯克相距 158 度,乌厄连与季克西相差 80 度,季克西与萨别塔相差 57 度,看直线距离,季克西大约位于航线的 1/2 处;萨别塔大约位于航线的 4/5 处。然而,从地形图上来看,季克西与乌厄连的航线基本上是直线,无需绕行;季克西到萨别塔要绕过泰梅尔半岛,航线较长;萨别塔港也需要绕过亚马尔半岛,四个港口之间的实际航行距离不会差太多。因此,在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中,乌厄连、季克西、萨别塔、摩尔曼斯克在地理位置上占据优势。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21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图为作者根据俄罗斯地图自制的北极十大港口分布图(2)、开发潜力从开发潜力上来看,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梅津开发历史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沙俄时期,港口、机场运输设施已经比较完善,进行大规模重建的必要性不大,但是可以对港口进行现代化升级。萨别塔港目前建成了一部分,但是还有大部分处于规划当中,随着亚马尔项目的不断扩大生产,萨别塔港的扩建也会继续进行。乌厄连建于 17 世纪末、18 世纪初,苏联时期虽然是美苏对抗的前沿阵地,但是并没有机场,需要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而季克西、佩韦克、普罗维杰尼亚这几个港口无论是规模,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都需要重新建设。普罗维杰尼亚、迪克森、下扬斯克虽然有机场,但跑道十分简陋,如下图所示。22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27 ,aeroportix.ru/strana/rossiya,21,12,2017.28 ,mapm.ru/Port,15,12,2017.港口 建立历史普罗维杰尼亚 1946 年;有小型机场和港口,跑道简陋乌厄连 17 世纪末 18 世纪初;沙俄贸易港,苏联军事基地佩韦克 1933 年;有机场和港口下扬斯克 1940 年;港口季克西 1933 年;有机场港口迪克森 1915 年;有机场港口萨别塔 2011 年;有机场港口梅津 1856 年;有机场港口阿尔汉格尔斯克 1811 年;有机场港口摩尔曼斯克 1870 年;有机场港口表 1 为北极十大港口开发潜力总结图数据来源:根据俄罗斯网站整理27、28图为迪克森机场(3)、自然条件从通航期来看,如下图所示,摩尔曼斯克是终年不冻港,是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最佳港口选择。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梅津港通航期为 6-10 月份,在支点港口建设中也是可选对象。其它港口通航期基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23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本是 7-10 月份,但需要借助破冰船来航行。所以,单从港口的通航期来看,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梅津占据优势。港口 通航期普罗维杰尼亚 7-10 月份乌厄连 7-10 月份佩韦克 7-10 月份下扬斯克 7-10 月份季克西 7-10 月份迪克森 7-10 月份萨别塔 7-10 月份梅津 6-10 月份阿尔汉格尔斯克 6-10 月份摩尔曼斯克 全年表 2 为北极十大港口通航期 29数据来源:根据俄罗斯网站整理 30(4)、人口因素人口也是港口建设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充足的人口可以为港口建设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如下图所示,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摩尔曼斯克是几十万规模型的城市,占据优势。萨别塔港建设有可以容纳三万人的营地,可以解决人口不足劣势。29 北极港口的通航期会根据当年的天气状况调整。30 ,pogodaiklimat.ru/climate/22113.htm,09,11,2017.24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31 萨别塔的人口基本都是港口和亚马尔项目的建设者,表中的数据是 2017 夏天建设者最多时的人数。32 , -./sity_id.php?id=50, 12,12,2017.33 , mapm.ru/Port, 21,11,2017.34 29.04.2014 . -167-, pma.ru/providenia/about/rasporyjeniy.php, 13,12,2017.35 , gks.ru/wps/wcm/connect/rosstat_main/rosstat/ru/statistics/population/demography/#,15,12,2017.城市普罗维杰尼亚乌厄连 佩韦克下扬斯克季克西 迪克森 萨别塔 梅津阿尔汉格尔斯克摩尔曼斯克人口(2017年;单位:个 )2109 632 4547 233 3380 609 33750313287 351488 298096表 3 为北极十大港口的人口分布图数据来源:根据俄罗斯网站整理32、33、34、35(5)、中俄合作基础从中俄合作基础来看,萨别塔港基础较好。萨别塔港 201 年建设的初衷就是服务于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目前中俄在该项目的合作已经投产,存在较好的合作基础。此外,萨别塔港是中国新疆、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鄂毕河沿岸货物到达北极的集散港,对中俄未来合作意义重大。此外,阿尔汉格尔斯克也有着较好的中俄合作基础,据俄新网报道,2013 年,阿尔汉格尔斯克政府向中方推介深水港项目,中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打算就港口建设、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投资,初步规划建设周期为 8 年。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25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36地理位置评价标准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优:关键节点位置;2、优:临近节点位置且适合港口建设;3、良:临近节点位置;4、中:并无特殊优势;5、差:条件差37开发潜力评价标准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优:未来交通咽喉要道;2、优:区域交通枢纽;3、良:存在一定建设基础;4、中:发展比较成熟,但可以完善;5、差:无大的建设意义38通航期评价标准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优:终年不冻港;2、优:通航期 6-10月份;3、良:通航期 7-10 月份;4、中:8-10 月份;5、差:更少39 人口评价标准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优:几十万;2、优:万;3、良:4000;4、中:2000;5、差:1000 以下40中俄合作基础评价标准:1、优:有成功的港口合作项目;2、优:有成功的非港口合作项目;3、良:港口合作处于规划中;4、中:目前没有合作项目;5、差:与中国合作无望2、评估总结通过对影响支点港口建设的地理位置、开发潜力、通航因素、人口因素、中俄合作基础进行分析,对十大港口的优略有了初步认识。下文将围绕以上五种因素,设置五个评估等级标准,优:5 分;优:4 分;良:3 分;中:2 分;差:1 分。港口 地理位置36开发潜力37通航期38人口39中俄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