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07.040 CCS A78 3203 徐州市地方标准 DB 3203/T 1050 2024 地下管线 普查技术 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underground pipeline general survey 2024-04-19 发布 2024-05-01 实施 徐州市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 3203/T 1050 2024 I 目 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1 4 基本 要求.2 5 技术 准备.3 资 料收 集整 理.3 现 场踏 勘.4 仪 器校 验及 探查 方法 试验.4 技 术设 计书 编制.4 6 探查.4 实 地调 查.5 地 球物 理探 查.6 成 果要 求.7 7 测量.7 控 制测 量.7 管 线点 及带 状地 形测 量.8 8 数据 处理 与成 果编 绘.8 数 据处 理.8 成 果编 绘.9 9 成果 质量 检查.9 10 数 据库 建设.10 数据 库设 计.10 成果 数据 入库.10 11 总 结报 告编 写.10 12 成 果验 收与 移交.11 验收.11 移交.11 附录 A(规范 性)管线 种类、名称、代 码 与 颜色.12 附录 B(规范 性)管点、管线 线型 符号 图例.13 B.1 管 线点 符号 图例.13 B.2 管 线线 型符 号图 例.18 附录 C(规范 性)管点、管线 属性 数据 字典.20 C.1 管 线材 质数 据字 典.20 C.2 管 线连 线类 型数 据字 典.20 C.3 管 线埋 设类 型数 据字 典.21 DB 3203/T 1050 2024 II C.4 管 线使 用状 态数 据字 典.21 C.5 管 点、管线 数据 来源 数据字 典.22 C.6 特 征点 与附 属物 数据 字典.22 C.7 管 点位 置数 据字 典.23 C.8 辅 助线 名称 数据 字典.23 附录 D(规范 性)井室、井盖 属性 数据 字典.24 D.1 井 室代 码数 据字 典.24 D.2 井 盖材 质数 据字 典.24 D.3 井 盖形 状数 据字 典.25 附录 E(规范 性)管线 要素代 码.26 附录 F(规范 性)管线 数据结 构.34 F.1 管 线点 基本 属性 表结 构.34 F.2 管 线段 基本 属性 表结 构.35 F.3 管 线注 记属 性表 结构.36 F.4 管 点注 记属 性表 结构.37 F.5 辅 助线 基本 属性 表结 构.37 F.6 图 幅元 数据 表结 构.38 F.7 项 目元 数据 表结 构.38 附录 G(规范 性)管线 数据图 层命 名方 式.40 附录 H(资料 性)管线 成果表.41 附录 I(资料 性)地下 管线探 查及 质量 检查 记录 表.42 I.1 地 下管 线探 查记 录表.42 I.2 明 显管 线点 重复 测量 检查记 录表.43 I.3 隐 蔽管 线点 重 复 探测 检查记 录表.44 参考文 献.45 DB 3203/T 1050 2024 I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徐 州市 城市 管理 局提出 并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徐 州市 市政管 理中 心、徐州 市勘 察测绘 研究 院有 限公 司。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赵越、王世 超、任 可、孙爱 东、银志敏、陈 立志、李兵、唐 宁芳、张明、李冰、吕建国、孙炳 见、李倍倍、罗娇、张尊 岭、高培国、刘文 祥、曹 雨辰、许赛、李雪 纯、周 权、张瑞阳。DB 3203/T 1050 2024 1 地 下管线 普查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地 下管 线普 查中 基 本要 求、技术 准备、探查、测 量、数据 处理 与成果 编绘、成 果质 量检查、数据 库建设、总结 报告编 写、成果 验收 与移 交 的技术 要 求。本文件 适用于 地下 管线普 查项目 各阶段 业务 的开展。部分 地面及 架空 管线的 普查参 照本文 件执 行。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50026 工程 测量 标准 GB/T 12898 国 家三 四等 水准测 量规 范 GB/T 13923 基 础地 理信 息要素 分类 与代 码 GB/T 20257.1 国家 基本 比例尺 地图 图式 第 1 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 图式 GB/T 24356 测 绘成 果质 量检查 与验 收 CH/T 1033 管 线测 量成 果 质量检 验技 术规 程 CH/T 4020 管 线制 图技 术 规范 CH/T 6009 管 线测 绘工 程 监理规 程 CJJ 61 城 市地 下管 线探 测技术 规程 CJJ/T 7 城市 工程 地球 物 理探测 标准 CJJ/T 8 城市 测量 规范 CJJ/T 73 卫星 定位 城市 测量技 术标 准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地下管 线 underground pipeline 敷设于 地下,用 于传 送能 源、信 息和 排泄 废物 等 的 管道(沟、廊)、线 缆等 及其附 属设 施。地下管 线普 查 general survey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根据城 市规 划、建设 和管 理的需 要,采用 适当 的技 术方法,查 明指 定区 域内 的地下 管线 现状,获 取准确的 管线 相关 数据,编 绘管线 成果 和建 立管 线数 据库的 过程。管线点 survey point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在普查 工作 中设 立的 描述 管线走 向、特征 和附 属设 施位置 的测 量点。DB 3203/T 1050 2024 2 注:管 线 点分 为 明显 管线 点 和隐 蔽管 线 点。明 显管 线点 是 实地 可见 的 管线 点,隐 蔽管 线 点是 实地 不 可见 的 管线 点。不明管 线 unknown pipeline 无法查 明类 别或 功能 的管 线。综合管 廊 utility tunnel 建于城 市地 下,用于 容纳 两种及 以上 工程 管线 的构 筑物及 附属 设施。管线数 据 underground pipeline data 按照一 定规 则采 集和 处理 的描述 管线 要素 的空 间特 征、连 接关 系、属性 特征 的基础 信息 数据。4 基本要 求 地下管 线普查 应查 明管线 的类别、走向、埋 深、规 格、材 质、埋 设方 式、载 体特征、权属 单位 等管线基 本信 息,测量 管线 平面坐 标和 高程,绘 制综 合管线 图、专业 管线 图,建立管 线数 据库。地下管 线普 查基 本程 序 应 包括:a)接收(委托)任 务;b)技术准 备;c)探查;d)测量;e)数据处 理与 成果 编绘;f)建立数 据库;g)编写总 结报 告;h)成果质 量检 查与 验收。地下管 线普 查应 采 用2000 国家大 地坐 标系 和1985 国 家高程 基准。管线图 成图 比例 尺 为1:500,管 线图 标准 分幅 采用50cm 50cm 正方 形分 幅。地下管 线普 查的 取舍 标准 应符合 表 1 的规 定。表1 地下管 线普 查取 舍标 准 管线类别 需探测的管线 给水 管径50mm 排水 管径200mm,方沟400mm 400mm 燃气 全测 热力 全测 电力 全测 通信 全测 工业 全测 其他 全测 注:探测给水、排水管线时,管线中段规格小于取舍标准要求的也应探测。用于 地 下管 线普 查的 仪器 设备符 合下 列规 定:a)测量仪 器应 计量 检定 合格 且在有 效期 内;DB 3203/T 1050 2024 3 b)探查仪 器使 用前 应进 行探 查方法 试验 和检 校,并符 合 CJJ/T 7 的规 定。地下管 线普 查精 度要 求:a)以中误 差作 为衡 量探 测精 度的标 准,2 倍 中误 差作 为极限 误差。b)测量地 下管 线的 控制 点相 对于起 算点 的平 面点 位中 误差和 高程 中误 差不 应大 于 50mm。c)管线点 探测 精度 应符 合下 列规定:1)明显管 线点 的埋 深量 测精 度应符 合 表 2 的 规定。表2 明显管 线点 埋深 量测 精度 管线埋深(m)埋深中误差(mm)d 2.50 25 d 2.50 10h 注:d 为管线埋深,单位:m。2)隐蔽管 线点 的探 查精 度 应 符合 表3 的 规定。表3 隐蔽管 线点 探查 精度 地下管线中心埋深(m)水平位置中误差(mm)埋深中误差(mm)h 1.00 50 75 1.00h 4.00 50h 75h 注1:h 为管线中心埋深,单位:m。注2:埋深h 4.00m 时,其探测方式 及精度 要求 应在技术设计书中另行规定。d)管线点 平面 位置 测量 中误 差不应 大 于 50mm(相对 于 该管线 点起 算点),高程 测量中 误差 不 应大于30mm(相 对于 该管 线 点起算 点)。e)带状地 形图 测绘 精度 应符 合以下 规定:1)平面精 度:地 物点 相对 于 邻近平 面控 制点 的点 位中 误差不 大于 图 上 0.5mm,相 对于邻 近 地物点的 间距 中误 差不 大于 图上 0.4mm;2)高程精 度:高程 注记 点相 对于邻 近高 程控 制点 的中 误差不 大 于 0.15m。f)架空管 线量 测精 度参 照带 状地形 图测 绘精 度。带状地 形图 分层、符 号、编码、属性、设 色、格式 等应符 合 GB/T 20257.1 的 规定。地下管 线普 查应 实行 工程 监理制,并 符 合CH/T 6009 的规 定。地下管 线普 查应 实行“两 级检查,一 级验 收”制度。地下管 线普 查应 针对 不同 类别管 线,制 定安 全预 案,采取安 全保 护措 施,并 符 合 CJJ 61 的规 定。5 技术准 备 资料收 集整 理 5.1.1 在地下 管线普 查工 作开展 前,应 全面搜 集和 整理测 区范围 内现有 地下 管线资 料和有 关的测 区 资料,包 括但 不限 于:各专业 管线 图、综合 管线 图数据;地下管 线报 批 图 件、管线 放线(定线)图 及成 果表;DB 3203/T 1050 2024 4 各种管 线的 设计 图、施工 图、竣 工图、技 术说 明资 料及成 果表;现有的 适用 比例 尺地 形图。5.1.2 应对所 搜集 的资 料进行 整 理、分 类,编绘 工作 底图。现场踏 勘 5.2.1 现场踏 勘的 主要 工作 内容 包括:a)评价 已 收集 资料 的可 信度 和可利 用程 度;b)核查工 作底 图上 明显 管线 点与实 地状况 的 一致 性;c)核查地 形图 的现 势性;d)察看测 区地 形、地貌、交 通情况,调 查地 球物 理条 件及各 种可 能产 生干 扰的 因素。5.2.2 现场踏 勘完 成后 应进 行下 列工作:a)在工作 底图 上标 注与 实地 不一致 的管 线点;b)判定地 形图 可用 性;c)拟定探 查方 法试 验场 地。仪器校 验及 探查 方法 试验 5.3.1 仪器校 验包 括稳 定性 校 验 和精度 校验:a)稳定性 校验 应采 用相 同的 工作参 数对 同一 位置 的地 下管线 进行 不少 于 2 次 的 重复探 查,重 复探查的 定位 及定 深结 果相 对误差 不应 大 于5%;b)精 度 校验 宜 在单 一已 知 地下 管 线或 管 线敷 设条 件 相对 简 单的 地 段进 行,通 过对 比 探查 结 果 与实际情 况评 价其 定位 精度 和定深 精度。定 位、定深 精度应 符 合4.7 的规 定。5.3.2 探查方 法试 验符 合下 列规 定:a)试验场 地和 试验 条件 应具 有代表 性和 针对 性;b)试验 应 在测 区范 围内 的已 知管线 上进 行;c)宜对不 同类 型、不同 埋深、不同 材质 的地 下管 线进 行试验;d)应 对拟 投入 使用 的不 同类 型、不 同型 号的 探查 仪器 进行试 验。5.3.3 探查方 法试 验完 成后 应编 写探查 方法 试验 报告,评 价、确 定有 效的 探查 方法 和技术 参数。技术设 计书 编制 5.4.1 技术设 计书 的内 容包 括:a)工程概 述;b)测区概 况;c)已有资 料及 其可 利用 情况;d)执行的 标准、规 范或 其他 技术文 件;e)作业方 法与 技术 措施 要求;f)施工组 织与 进度 计划;g)质量、安全 和保 密措 施;h)拟提交 的成 果资 料;i)有关的 设计 图表。5.4.2 技术设 计书 应 报 委托 方确 认 后实 施。6 探查 DB 3203/T 1050 2024 5 实地调 查 6.1.1 实地调 查应 按管 线类 别分 别调查 其相 应的 属性 项目。实地 调查 的 属 性项 目应按 表4 选择。表4 地下管 线实 地调 查属 性项 目 管线类别 埋设方式 埋深 断面 孔(根)数 材质 附属物 偏距 载体特征 埋设年代 权属单位 内底 外顶 管径 宽高 压力 流向 电 压 给水 管道-沟道-排水 管道-沟道-燃气 管道-沟道-热力 管道-沟道-电力 管块-沟道-直埋-通信 管块-沟道-直埋-工业 管道-沟道-其他 综合管廊(沟)-不明管线-注:表示应查明的项目,表示宜查明的项目 6.1.2 明显管 线点 设置 应符 合下 列规定:a)检查井 应在 其中 心设 置管 线点,其 他附 属设 施(物)的管线 点应 设置 在其 地面 投影的 几何 中心;b)综合管 廊(沟)应在 其几 何中心 线上 设置 管线 点;c)高压双 杆、铁塔 在双 杆连 线中心 或铁 塔中 心定 点;d)当管线 附属 设施(物)的 管 线点偏 离管 线中 心线 在地 面的投 影位 置,偏 距大 于或 等于 0.4m 时,应量测 和记 录偏 距,并应 分别设 置管 线点。6.1.3 相关调 查要 求应 符合 CJJ 61 的 规定,并 应符 合下 列 规定:a)实地调 查应 查明 管线 的种 类,并符 合附 录A 的规 定;应 查明 管线 井井 盖形 状、井 盖材 质、井室类型,并符 合附 录 D 的规 定;应 查明 管线 的埋 设方 式和管 线点 所在 的位 置,并符合 附 录 C 的规定;当 检查 井井 室的 面积 大于 2m2时,应量 测检 查井 井室内 壁的 实际 投影 范围。DB 3203/T 1050 2024 6 b)各类管 线均 应调 查材 质。给水、燃气、热 力、工业 等 管线调 查管 道材 质;排水 管线为 管道 埋 设方式时 调 查 管道 材质,为 管沟埋 设方 式时 调查 管沟 侧墙材 质;电力、通 信管 线 调查线 缆材 质。c)电力和 通信 等线 缆类 管线 在直埋 和管 沟埋 设方 式时,调查 电缆 条数;在 管埋、管块埋 设方 式 时增加调 查总 孔数 和已 用孔 数。d)排水管 线应 按雨 水、污水 和雨污 合流 进行 区分,雨 水、污 水合 流处 的检 修井 用排水 小类 管点 分别表示。排 水管 线调 查中 应区分 是否 为压 力管 道,应区分 进水 口和 出水 口。e)综合管 廊(沟)内部 管线 作简况 描述,不做 调查;外部地 下管 线调 查至 综合 管廊(沟)出入 口处。f)架空电 力、架空 通信 管线,应查 明线 路名 称,墩、架可不 表示。g)当管线 井盖 被压 盖无 法打 开,或管 线井 内部 淤积 掩 埋导致 无法 直接 量测 时,应采用 其他 方法 查明其埋 深,并加 以备 注。6.1.4 相关量 测及 记录 应符 合下 列规定:a)明显管 线点 数据 应直 接采 用计量 器具 量测,埋 深计 量单位 为米,读 数至 厘米(cm)。b)架空的 管线,其 埋深 为地 面至管 线点 的高 度差,以 负值的 形式 进行 表示。c)各类管 线均 应量 测其 断面 尺寸,单位 用毫 米表 示。排水管 道应 量测 内径;给 水、燃 气、工业、等管道 应量 测外 径;热 力 管道应 同时 量测 内径 和外 径;管沟 和箱 涵断 面应 量 测其内 壁的 宽和 高;对于电 力、通 信等 线缆 类 管线,规 则管 块可 按单 根 管孔直 径根 据管 块组 合样 式计算 取得 管块 的断面尺 寸,不规 则管 块按 组合的 外包 最大 尺寸 量取。d)管沟埋 设的 管线,其平 面 位置为 管沟 的几 何中 心线。管 沟宽 度在2m 以 下的,用单线 表示;宽度大于 或等 于 2m 的 应实 测 管沟边 线,以辅 助线 表示。e)电力管 线电 压值 以千 伏(kV)为单 位,同 沟铺 设的 多 种电压 等级 的电 力电 缆宜 标注最 高电 压值,未穿线 缆的 不标 注电 压值。地球物 理探 查 6.2.1 地下管 线的 地球 物理 探查 应遵循 下列 原则:a)从已知 到未 知;b)从主干 管到 支次 管;c)从简单 到复 杂;d)方法有 效、快捷;e)复杂条 件下 宜采 用综 合探 查方法。6.2.2 地球物 理探查 应根 据管线 的材质、规格、埋 深、地 球物理 条件、环境 条件,采用合 理的探 查 方法。a)管径(相 对埋 深)较 大的 线缆、金 属管 道探 查,宜 选择夹 钳法、电磁 感应 法、直 接法、探地 雷达法、直 流电 阻率 法、磁 法或浅 层地 震法;埋深(相对管 径)较 大的 金属 管 道探查,宜选 择 综合物探 方法。b)有 高 阻接 头 的金 属管 道 探查 宜 选择 高 频电 磁感 应 法或 探 地雷 达 法,具备 铁 磁性 的 管道 且 干 扰较小时,宜 选择 地面 磁法 探查。c)热力金 属管 道或 高温 输油 管道探 查宜 选择 主动 源电 磁感应 法或 红外 辐射 测温 法。d)电力电 缆宜 先采 用被 动源 工频法 进行 搜索,初 步定 位后再 用主 动源 法精 确 定 位、定 深;当电 缆有出露 端时,宜 采用 电磁 感应夹 钳法 探查。e)在盲区 探查 金属 管线 时,宜先采 用主 动源 感应 法或 被动源 法进 行搜 索。被 动 源法搜 索可 采取 平行搜索 法或 圆形 搜索 法,发现异 常后 宜采 用主 动源 法进行 追踪,精 确定 位、定深。DB 3203/T 1050 2024 7 f)非金属 管道 探查 可根 据现 场条件,采 用探 地雷 达法、直流电 阻率 法或 浅层 地震 法;钢 筋混 凝 土或 带 金属 骨 架的 非金 属 管道 探 查宜 采 用磁 偶极 感 应法;有出 入 口的 非金 属 管道 探 查宜 采 用 示踪电磁 法。g)水下管 道探 查宜 使用 旁侧 声纳法,或 采用 地震 映像 法、高 精度 磁法 和浅 地层 剖面法。h)采用现 行的 探查 技术 手段 不能查 明地 下管 线的 空间 位置 时,宜进 行开 挖或 钎 探探查。现场 条 件不允许 开挖 或钎 探时,应 在调查 记录 上注 明原 因。成果要 求 6.3.1 地下管 线探 查应 在作 业现 场记录 探查 结果,填 写的 探查记 录表 宜符 合附 录 I 的规定,记 录方 式为纸质 记录 或电 子记 录。原始记 录不 应随 意更 改,确需更 改时,应在 纸质 记 录表上 注记 原因 或在 电子 记录手簿 上经 核对 后修 订。6.3.2 地下管 线探 查成 果质 量检 查应符 合 第 9 章的 规 定。7 测量 控制测 量 7.1.1 控制测 量宜 以已 有的 等级 控制点 为起 算依 据,并符 合 CJJ 61 的规 定。7.1.2 利用图 根等级 以上 已有控 制点测 量管线 点时,应校 核边长、角度 和高 差并记 录。控 制点的 校 核限差应 符合 表5 的规 定。边长小 于 50m 的,实 测边 长与条 件边 长较 差应 在20mm 之 内。表5 控制点 的校 核限 差 检测角与条件角较差()实测边长与条件边长较差的相对误差 高差较差(mm)30 1/4000 n 10 注:n 为测站数。7.1.3 采用GNSS RTK 加密 图根 控 制点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利用 GNSS RTK 加 密图 根 控制点 时,有效 的观 测卫 星数不 应少 于 5 颗;卫星 高度角 不应 小 于15;PDOP 值 不应 大于 6;并且 持续 显示 固定 解时,方可 进行 定位 测量。b)GNSS RTK 测量 图根 控制 点 可采用 单基 站 RTK 或网络RTK 的 方式,应 布设 成不 少于 3 个或 不少于2 对 相互 通视 的点,应 采用三 角支 架方 式架 设天 线进行 作业,天 线高 应量 测至毫 米,测前、测后各 量取 一次,两 次较 差不应 大 于 3mm,取 平均 值作为 最终 结果。c)GNSS RTK 测量 应符 合下 列 要求:1)采用单 基 站 RTK 测量 时,基准站 宜选 择在 观测 条件 好、距 离测 区近 的地方,起 算点应 选 用三级(含)以上 高等 级控 制点;2)对于使 用不 同等 级的 控制 点,其作 业半 径应 满足 起 算点等 级四 等及 以上 的不 大于 6km,起算点等 级一、二、三 级的 不大 于 3km;3)作业前 应使 用同 等级(或 以上)的不 同控 制点 进行 校核,平面 位置 较差 不应 大于 50mm;4)每项工 程不 应少 于 3 个均 匀分布 的已 知点 作为 基准 点;5)应持续 显示 固定 解后 开始 观测,每 点均 应独 立初 始 化两次,每组 采集 的数 据 采样时 间间 隔应不少 于10s;测回 间的 时 间间隔 应超 过60s,测回 间 的平面 坐标 分量 较差 不应 超过20mm,垂直分 量较 差不 应超 过 30mm。取 各测 回结 果 的 平均 值作为 最终 观测 成果。DB 3203/T 1050 2024 8 d)GNSS RTK 布设 图根 控制点 应采用 常规 的方 法进 行边 长、角 度或 导线 联测 检核。RTK 平 面控 制 点检核应 符合 表6 的规 定。表6 RTK 平 面控 制点 检核 测量 技术要 求 等级 边长检核 角度检核 导线联测检核 测距中误差(mm)边长较差的相对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角度较差限差绝对值()角度闭合差绝对值()边长相对闭合差 图根 20 1/2500 20 60 60 1/2000 注:n 为测 站数。7.1.4 采用GNSS RTK 方法 测定 图 根点高 程,应符 合 7.1.3 的规定。每 点均 应独 立初 始化三 次,并测 出待测点 的 2000 国家 大地 坐 标系坐 标,选择 利用 城市 似大地 水准 面模 型的 方法 获取待 测点 正常 高。管线点 及带 状地 形测 量 7.2.1 管线点 测量 包括 平面 位置 测量和 高程 测量,计 算管 线点的 坐标 和高 程。7.2.2 管线点 的平 面位 置测 量宜 采用解 析法 或 GNSS RTK 法进行,管 线点 的高 程测 量宜采 用水 准测 量方法,或采 用电 磁波 三角 高程测 量方 法,其精 度应 符合 4.7 的 规定。7.2.3 管线点 的平 面坐 标和 高程 均应精确 至 毫米(mm)。7.2.4 管线建(构)筑物 应实地 测绘其 边线拐 点,绘制辅 助线,并在辅 助线 属性表 中填写 对应名 称,名称应 符合 附 录 C 的 规定。7.2.5 综合管 廊(沟)应测 量廊 体最外 侧范 围线,以 辅助 线表示。7.2.6 管线点 测量中 使用 和产生 的外业 测量资 料应 及时整 理并签 注齐全,包 括已有 控制点 资料、平 面控制 测 量手 簿、高程 控制 测量手 簿和 管线 点测 量手 簿等。7.2.7 带状地 形图 测量 范围 应符 合下列 规定:a)管线外 侧有 建(构)筑物,则完 整测 出第 一排 建(构)筑 物;b)管线外 侧无 建(构)筑物,则完 整测 出道 路外 侧石 或河流 边线 外扩 至 少30m 的地形、地 物。7.2.8 地下管 线测 量成 果质 量检 查应符 合 第 9 章 的规 定。8 数据处 理与 成果 编绘 数据处 理 8.1.1 管线名 称、代号、代码、颜 色应符 合附 录 A 的规 定;管点、管线 符号 图例 应符 合附 录 B 的 规定;管点、管 线属 性数 据字 典 应符合 附 录 C 的 规定;管 线数据 结构 应符 合附 录F 的规定;管线 数据 图层 命 名方式应 符合 附 录 G 的 规定。8.1.2 管线点 的物 探点 号编 号规 则:物 探点号 要求 全库 内 唯一,物探点 号编 号宜 由 项目编 号(8 位)+小组号(2 位)+管线 小类 代号(2 位)+管 点顺 序号(4 位)组 成。管 线小 类代 号应符 合附 录 A 的规 定。8.1.3 管线点 的图 上点 号编 号规 则:图 上点号 由管 线小 类 代号(2 位)+数字 组成,以图幅 为单 位按 自然序号 独立 编号,并在 该 图幅内 不重 号。管 线小 类 代号应 符合 附 录 A 的 规定,图 上点 号编 号顺 序宜 由 西到东,由北 到南。8.1.4 图边点 及编 号规 则:当成 果 数据按 图幅 提交 时,图幅 分 幅接边 处管 线断 开,断点 类 型为图 边点。图边点 的编 号与 该管 段两 端的点 名不 存在 关联。图 边点的 属性(包 括平 面坐 标、高 程、埋深 等)均 为 内插值,应根 据实 际管 线的 起点和 终点 的属 性、空间 关系计 算得 到。增加 图边 点后,相应 跨图 幅管 线 分 为DB 3203/T 1050 2024 9 两段,各段 的连 接关 系(管线起 点、终点)应更 新 为管线 起点 与图 边点、图 边点与 管线 终点。图 边点 的物探点 号编 号规 则宜 由 BD+项目 编号(8 位)+管 线小 类代号(2 位)+顺 序号(4 位)组成。图边 点的 图上点号 编号 规则 应符 合8.1.3 的 规定。8.1.5 管线要 素代 码编 码规 则:管线要 素代 码由 国家 基础 地理信 息要 素代 码(1 位)+管线 大类 代码(1位)+管线 小类 代码(2 位)+要 素类 型码(1 位)+管 线点类 型码(1 位)+要 素 序号(2 位)组 成。管线要素代 码按 附 录E 执 行,并符合 下列 规定:a)第1 位 为国 家基 础地 理信 息要素 代码,为5;b)第2 位 为大 类代 码;c)第3、4 位 为小 类代 码;d)第5 位 为要 素类 型代 码,约定如 下:1-线,2-点,3-面,4-注 记;e)第6 位 为管 线点 类型 码,约定如 下:0-线,1-特征 点,2-附属 物,3-其 他特 征;f)第7、8 位 为要 素序 号,约 定如下:管 线 从00 开始 编 号,管 点 从01 开始 编号;g)注记无 管线 点类 型码,第6、7、8 位为 注记 要 素序 号,从001 开始 编号。8.1.6 管线数 据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图层无 丢漏,数 据范 围覆 盖工作 区,属性 项完 整、正确,必填 项属 性值 无遗 漏;b)管线要 素分 类与 代码、数 据分层 及命 名、数 据结 构 应符合 要求;要素 间的 拓 扑关系 应正 确;数据项的 取值 应在 阈值 范围 内。成果编绘 8.2.1 管线图 包括 综合 管线 图、专业管 线图、管 线横 断面 图,管 线图 编绘 应符 合 CJJ 61 的规 定。8.2.2 管线图 中各种 文字、数字 注记不 应压盖 管线 及附属 物、建(构)筑物 的符号,带状 地形图 与 管线矛盾 或重 合的 地物 符号、道路 名称、注 记等 应删 除、移 位或 恰当 处理。管 线段上 文字、数 字注 记 应 平行于管 线走 向,字头 向上 并应垂 直于 管线 走向,跨 图幅的 管线 和附 属物、建(构)筑物 应在 两幅 图 内 分别注记。8.2.3 管线图 应进 行接 边检 查和 处理,消除 数据 矛盾。8.2.4 管线成 果表 编制 的内 容及 格式应 符合 附 录H 的 规定。8.2.5 管线成 果表 以图 幅为 单位,分专 业进 行整 理,并编 制制表 说明。8.2.6 管线成 果表 应经 过全数 检 查合格,相 关信 息应 与原 始记录 一致。8.2.7 地下管 线普 查成 果数 据格 式应采 用下 列两 种格 式:a)基于ArcGIS 的 文件 格式(*.mdb);b)基于CAD 的 dwg 格式 的图 形+基于 MS Access 的 mdb 格式的 属性 表。8.2.8 地下管 线普 查成 果数 据的 内容应 包括:a)管线点 空间 和属 性信 息表;b)管线线 空间 和属 性信 息表;c)管线注 记空 间和 属性 信息 表;d)管线辅 助线 空间 和属 性信 息表;e)项目元 数据 及管 线图 幅元 数据信 息表;f)地下管 线二 维建 库数 据(图属一 体 mdb 文 件);g)带状地 形二 维建 库数 据(图属一 体 mdb 文 件)。9 成果质 量检 查 DB 3203/T 10502024 10 地下管 线探查、测 量的成 果质量 检查应 采用 同精度 或高精 度的方 法,数据成 果检查 宜采用 检查 软件进行,管 线图 检查 应采 用图面 检查 与实 地对 照检 查相结 合的 方式。质量检 查应 侧重 检查 疑难 管线、复杂 条件 管线 和危 险管线。测量成 果质 量检 查包 括控 制点、管线 点和 带状 地形 测量成 果质 量检 查,并符 合 4.7 的规 定。地下管 线探查 质量 检查应 采用明 显管线 点重 复调查、隐蔽 管线点 重复 探查方 式,必 要时,应对 隐蔽管线 点进 行开 挖验 证。质量检 查应 在隐 蔽管 线点 和明显 管线 点中 分别 随机 抽取不 少于 各自 总点 数的 5%且不 少于 20 个点进行同 精度 质量 检查。检 查的管 线点 应均 匀分 布,具有代 表性。明显管 线点 应检 查埋 深,隐蔽管 线点 应检 查探 查平 面位置 和埋 深,依据 CJJ 61 的相 关规 定,分 别计算明 显管 线点 的埋 深中 误差,隐蔽 管线 点平 面位 置中误 差、限差 和埋 深中 误差、限差。管 线点 探测精度应符 合 4.7 的 规定。质量检 查不合 格时 应分析 原因,并进行 补充 探查或 重新探 查。补 充探 查或重 新探查 应按本 文件 的规定重 新进 行质 量检 查。检查工 作结 束后,应 编写 管线成 果质 量检 查报 告,报告内 容包 括工 程概 况、技术依 据、抽样 情况、检查内 容及 方法、精 度统 计与质 量评 价、主要 质量 问题及 处理 情况、附 件等。10 数据库建 设 数据库 设计 10.1.1 管线数 据库 设计 应符 合下 列规定:a)管线数 据应 按分 类、分层 的方式 存储,分 类、分层 应符合 附 录A 的 规定;b)管线数 据结 构应 符合 附 录F 的规 定;c)管线符 号设 计应 符合 附 录B 的规 定。10.1.2 管线数 据库 宜满 足下 列要 求:a)图形与 属性 关联 并存;b)具有规 划、现状、历 史的 信息;c)具有可 修改、更 新与 扩充 性;d)应使用 常用 的数 据格 式进 行存储,以 利于 应用 与交 换。成果 数 据入 库 10.2.1 管线普 查工 作完 成后,应 进行地 下管 线数 据入 库。10.2.2 数据入 库应 采用 导入 或录 入的方 式,并建 立入 库日 志。10.2.3 地下管 线入 库前 应进 行质 量检查,并 符 合8.1.6 的 规定。11 总结报 告编 写 总结报 告应 包括 下列 内容:a)工程概 况;b)技术措 施;c)应说明 的问 题及 处理 措施;d)质量评 定;e)结论与 建议;f)提交的 成果 清单;DB 3203/T 1050 2024 11 g)有关附 图与 附表。总结报 告中 质量 评定 的结 论应以 各工 序质 量检 查报 告为依 据。总结报 告应 突出 重点、文 理通顺、表 达清 楚、结论 明确。12 成果验 收与 移交 验收 12.1.1 验收时 提交 的成 果资 料 应 包括:a)任务合 同书;b)经批准 的技 术设 计书;c)所利用 的已 有成 果资 料、起算数 据、仪器 检校 资料;d)管线探 查记 录表、控 制点 成果表、管 线点 成果 表、综合管 线图 及电 子数 据文 件;e)各种观 测记 录、计算 资料;各种 检查 和开 挖验 证记 录等;f)质量检 查报 告;g)总结报 告。12.1.2 验收时 提交 的监 理资 料 应 包括:a)监理任 务合 同书;b)各种监 理记 录;c)监理报 告。12.1.3 验收报 告宜 包括 下列 内容:a)验收组 织单位;b)验收时 间及 地点;c)发现的 问题 及处 理;d)验收结 论;e)验收组 织成 员签 名表。移交 12.2.1 验收合 格后 的管 线普 查成 果资料,应 及时 移交 归档。12.2.2 成果资 料的 移交 应列 出清 单或目 录逐 项清 点,并办 理交接 手续。DB 3203/T 1050 2024 12 A A 附录A(规范 性)管线种 类、名称、代 码与 颜色 表 规定 了管 线名 称、种类、代码 和颜 色。表A.1 管线 种 类、名称、代 码与 颜色 大类 小类 图层颜色(RGB)备注 名称 代号 代码 名称 代号 代码 给水 JS 1 原水 JY 01 天蓝(0,255,255)输水 SS 02 中水 ZS 03 配水 JP 04 直饮水 JZ 05 消防水 XS 06 绿化水 LS 07 循环水 JH 08 排水 PS 2 雨水 YS 01 褐(76,57,38)污水 WS 02 雨污合流 HS 03 河道 HD 04 燃气 RQ 3 煤气 MQ 01 粉红(255,0,255)液化气 YQ 02 天然气 TR 03 热力 RL 4 热水 RS 01 橘黄(255,128,0)蒸汽 ZQ 02 电力 DL 5 供电 GD 01 红(255,0,0)路灯 LD 02 交通信号 XH 03 电车 DC 04 广告 GG 05 架空电力 KD 06 地面输配电线 通信 TX 6 有线电视 DS 01 绿(0,255,0)信息网络 XX 02 监控 JK 03 国防 GF 04 电通 DT 05 架空通信 KX 06 地面通信线 工业 GY 7 工业 GY 00 黑(0,0,0)其他 QT 8 综合管廊 ZH 01 黑(0,0,0)不明 BM 02 紫(102,0,204)地形 灰(128,128,128)注:管线图上各种管线符号,包括 管点、管线及注记,均应采用 与本表相应的颜色。B B DB 3203/T 1050 2024 13 附录B(规范 性)管点、管线 线型 符号 图例 B.1 管线点 符号 图 例 表B.1 管线点 符号 图例 序号 符号名称 符号 符号尺寸(mm)定位基准 适用管线类别 01 图边点 1.0 几何中心 JS/PS/RQ/RL/DL/TX/GY/QT 02 一般管线点 1.0 几何中心 JS/PS/RQ/RL/DL/TX/GY/QT 03 直线点 1.0 几何中心 JS/PS/RQ/RL/DL/TX/GY/QT 04 非普查 1.0+6.0 圆心 JS/PS/RQ/RL/DL/TX/GY/QT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