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 C S 6 5.0 2 0.2 0C C S B 0 5DB36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 B 3 6/T 5 5 1 2 0 2 4代 替 D B 3 6 T/8 0 0-2 0 1 4、D B 3 6 T/5 5 1-2 0 1 7 等油 茶 丰 产 栽 培 技 术 规 程T e c h n i c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f o r Y o u c h a H i g h-y i e l d C u l t i v a t i o n2 0 2 4-0 3-2 6 发 布 2 0 2 4-0 9-0 1 实 施江 西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3 6/T 5 5 1 2 0 2 4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新 造.35 低 产 林 改 造.76 有 害 生 物 防 治.87 档 案 管 理.8附 录 A(资 料 性)油 茶 成 林 不 同 生 育 期 水 肥 一 体 配 制 滴 灌 一 览 表.9附 录 B(资 料 性)油 茶 低 产 林 改 造 林 分 调 查 表.1 0I 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原 则 的 规 定 起草。本 文 件 全 部 代 替 D B 3 6/T 8 0 0-2 0 1 4 油 茶 园 艺 化 栽 培 技 术 规 程、D B 3 6/T 5 5 1-2 0 1 7 油 茶 无 性 系丰 产 林 培 育 技 术 规 程、D B 3 6/T 7 5 4-2 0 1 3 油 茶 树 整 形 修 剪 技 术 规 程、D B 3 6/T 1 3 0 8-2 0 2 0 油 茶软 腐 病 综 合 防 治 技 术 规 程、D B 3 6/T 1 5 6 4-2 0 2 1 油 茶 无 性 系“赣 无 2”栽 培 技 术 规 程、D B 3 6/T 1 3 8 2-2 0 2 1 油 茶 籽 富 硒 栽 培 技 术 规 程、D B 3 6/T 1 6 3 1-2 0 2 2 油 茶 林 施 用 沼 液 技 术 规 程、D B 3 6/T 1 5 6 0-2 0 2 1 油 茶 叶 片 营 养 诊 断 技 术 规 程、D B 3 6/T 1 3 0 7-2 0 2 0 油 茶 成 林 水 肥 一 体 化 滴 灌 技 术 规 程、D B 3 6/T 1 0 2 1-2 0 1 8 油 茶 丰 产 施 肥 技 术 规 程、D B 3 6/T 7 5 3-2 0 2 1 油 茶 低 产 林 改 造 技 术 规 程 油 茶 地 方 标 准 中 的 相关 内 容。与 被 代 替 标 准 相 比,除 结 构 调 整 与 编 辑 性 改 动 外,主 要 技 术 变 化 如 下:a)增 加 了 撩 壕 挖 穴(见 4.3)、“水 肥 一 体 化”章 节(见 4.8.5)及 喷 灌 技 术(见 4.7.6.1.4)等 相 关 内 容(见 第 4 章);b)更 改 了 新 造 一 节,主 要 是 竹 节 沟(见 5.3.1.7,D B 3 6/T 7 5 3-2 0 2 1 6.1.6)与 苗 木 规 格(见4.6.1,D B 3 6/T 8 0 0-2 0 1 4 5.3.1、D B 3 6/T 5 5 1-2 0 1 7 4.4.2、D B 3 6/T 1 5 6 4-2 0 2 1 7.1)、造 林 施 肥 类 型与 施 肥 等(见 4.5、4.7.5,D B 3 6/T 8 0 0-2 0 1 4 5.8、6.3.1、6.3.2;D B 3 6/T 5 5 1-2 0 1 7 4.4.2、6.3;D B 3 6/T1 0 2 1-2 0 1 8 5.1、5.2;D B 3 6/T 1 5 6 4-2 0 2 1 8.4、9.3);将 D B 3 6/T 8 0 0-2 0 1 4(5.1.1、5.1.2、5.1.3、5.5、5.1 1.2、6.1、6.2)、D B 3 6/T 5 5 1-2 0 1 7(4.1、4.4、5.1.3、5.2)、D B 3 6/T 7 5 4-2 0 1 3(第 5 章)、D B 3 6/T 1 5 6 4-2 0 2 1(第 5 章、第 6 章、第 7 章、8.2、9.1)、D B 3 6/T 1 3 0 7-2 0 2 0(第 4 章、第 5 章 与 第 6 章 及附 录 A)、D B 3 6/T 1 0 2 1-2 0 1 8(5.1、5.2.1、5.2.2、5.2.3、5.3)部 分 内 容 整 合 修 订 为 本 文 件 的 第 4 章;c)更 改 了 低 产 林 改 造 一 节,将 D B 3 6/T 7 5 3-2 0 2 1(第 4 章、5.1、5.2、6.1.3、6.1.4、6.1.5、6.1.7、6.1.8、6.1.9、6.2.2、6.2.3)、D B 3 6/T 7 5 4-2 0 1 3(第 5 章)部 分 内 容 整 合 修 订 为 本 文 件 的 第 5 章;d)删 除 油 茶 软 腐 病 防 治(见 D B 3 6/T 1 3 0 8-2 0 2 0)、油 茶 籽 富 硒 栽 培(见 D B 3 6/T 1 3 8 2-2 0 2 1)、油 茶 营 养 诊 断(见 D B 3 6/T 1 5 6 0-2 0 2 1)、油 茶 林 施 用 沼 液 肥(见 D B 3 6/T 1 6 3 1-2 0 2 2)技 术 的 内 容。请 注 意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专 利 的 责 任。本 文 件 由 江 西 省 林 业 局 提 出。本 文 件 由 江 西 省 林 业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J X/T C 0 1 6)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江 西 省 林 业 科 学 院、江 西 农 业 大 学、中 国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院 亚 热 带 林 业 实 验 中 心、新 余 市 林 业 局、宜 春 市 农 业 农 村 局。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龚 春、左 继 林、王 玉 娟、胡 冬 南、雷 小 林、钟 秋 平、高 伟、周 文 才、张 露、孙勇、尹 承 勇、喻 爱 林、万 细 瑞、刘 英、余 江 帆、吴 南 生、赵 松 子、黄 建 建、汪 雁 楠、占 志 勇、幸 伟 年、甘 然、舒 惠 利、熊 璐 瑶。本 文 件 及 其 所 代 替 的 文 件 历 次 发 布 情 况 为:-D B 3 6/T 8 0 0-2 0 1 4、D B 3 6/T 5 5 1-2 0 1 7、D B 3 6/T 7 5 4-2 0 1 3、D B 3 6/T 1 3 0 8-2 0 2 0、D B 3 6/T 1 5 6 4-2 0 2 1、D B 3 6/T 1 3 8 2-2 0 2 1、D B 3 6/T 1 6 3 1-2 0 2 2、D B 3 6/T 1 5 6 0-2 0 2 1、D B 3 6/T 1 3 0 7-2 0 2 0、D B 3 6/T 1 0 2 1-2 0 1 8、D B 3 6/T 7 5 3-2 0 2 1,均 为 发 布 年 首 次 发 布。本 次 为 第 一 次 修 订。D B 3 6/T 5 5 1 2 0 2 41油 茶 丰 产 栽 培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油 茶(C a m e l l i a o l e i f e r a A b e l)新 造、低 产 林 改 造 与 有 害 生 物 防 治 等 技 术 措 施。本 文 件 适 用 于 油 茶 丰 产 林 培 育。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 5 0 8 4 农 田 灌 溉 水 质 标 准G B/T 1 0 0 0 2.1 给 水 用 硬 聚 氯 乙 烯(P V C-U)管 材G B/T 1 0 0 0 2.2 给 水 用 硬 聚 氯 乙 烯(P V C-U)管 件G B/T 2 6 9 0 7 油 茶 苗 木 质 量 分 级L Y/T 1 6 8 1 林 业 有 害 生 物 发 生 及 成 灾 标 准L Y/T 3 0 4 6 油 茶 林 下 经 济 作 物 种 植 技 术 规 程L Y/T 3 3 5 5 油 茶N Y 5 2 5 有 机 肥 料N Y 1 1 0 7 大 量 元 素 水 溶 肥 料N Y 1 4 2 8 微 量 元 素 水 溶 肥 料S L 1 0 3-9 5 微 灌 工 程 技 术 规 范S L 2 0 7-9 8 节 水 灌 溉 技 术 规 范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授 粉 树 P o l l i n a t i o n t r e e与 主 栽 油 茶 品 种 花 期 一 致 或 基 本 一 致、花 粉 多、授 粉 亲 和 力 高、丰 产 优 质 的 非 主 栽 油 茶 品 种。3.2修 剪 P r u n i n g对 树 体 进 行 抹 芽、截 干、剪 枝 等。3.3整 形 S h a p i n g采 取 剪 枝、截 梢、抹 芽 等 措 施,调 控 骨 干 枝 数 量、位 置 和 生 长 方 向 及 角 度,形 成 合 理 的 丰 产 树 形。D B 3 6/T 5 5 1 2 0 2 423.4疏 枝 T h i n n i n g从 枝 条 基 部 剪 除 交 叉 枝、平 行 枝、内 膛 枝、病 虫 枝、衰 老 枝 等。3.5幼 林 Y o u n g s t a n d o f Y o u c h a进 入 盛 果 期 前 的 油 茶 林。(注:一 般 指 造 林 后 1 a 5 a 的 油 茶 林)3.6成 林 G r o w n s t a n d o f Y o u c h a进 入 盛 果 期 的 油 茶 林。3.7圆 头 形 N a t u r a l r o u n d h e a d s h a p e油 茶 树 干 分 枝 点 较 高,分 枝 开 张 角 度 小 于 4 5,树 冠 外 观 近 球 形 或 卵 圆 形。3.8开 心 形 N a t u r a l o p e n c e n t r e s h a p e油 茶 树 干 分 枝 点 较 低,分 枝 开 张 角 度 大 于 4 5,树 冠 外 观 近 伞 形。3.9主 干 M a i n p o l e整 个 树 体 中 最 粗 壮 的 那 一 根 枝 干,它 是 整 株 树 的 架 构 性 支 撑。3.1 0主 枝 L e a d e r b r a n c h从 主 干 上 分 生 出 的 大 枝。3.1 1副 主 枝 S e c o n d a r y l e a d e r b r a n c h从 主 枝 上 分 生 出 的 大 枝。3.1 2辅 养 枝 A u x i l i a r y b r a n c h在 整 形 初 期 保 留 的 除 主 枝 及 副 主 枝 以 外 的 其 他 枝 条,其 主 要 作 用 是 抚 养 树 体 生 长 和 增 加 前 期 产 量。3.1 3D B 3 6/T 5 5 1 2 0 2 43水 肥 一 体 化 滴 灌 技 术 I n t e g r a t e d d r i p i r r i g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w i t h w a t e r a n d f e r t i l i z e r根 据 油 茶 不 同 生 长 期 的 水 肥 需 求 规 律 及 土 壤 水 肥 状 况,把 可 溶 性 肥 料 配 兑 成 水 溶 液,通 过 管 道、滴头 等 设 施,定 时、定 量、均 匀 地 输 送 于 根 部。4 新 造4.1 林 地 选 择要 求 排 水 良 好,海 拔 5 0 0 m 以 下,坡 度 2 5 以 下,土 壤 疏 松,较 肥 沃,土 层 厚 度 6 0 c m 以 上,石 砾 含量 不 超 过 3 0%,p H 值 4.5 6.0 的 酸 性 红 壤。4.2 整 地执 行 L Y/T 3 3 5 5 的 规 定。4.3 撩 壕 挖 穴撩 壕 规 格:8 0 c m 8 0 c m 以 上;挖 穴 规 格:8 0 c m 8 0 c m 8 0 c m 以 上。4.4 挖 竹 节 沟在 种 植 水 平 条 带 内 侧 顺 自 然 地 势 开 挖 水 平 竹 节 型 蓄 水 沟,竹 节 沟 底 宽 3 0 c m,深 3 0 c m;竹 节 沟 长 1.5m 2.0 m;坡 度 陡、地 形 破 碎 不 便 于 开 挖 竹 节 沟 的,可 开 挖 鱼 鳞 坑。4.5 施 基 肥每 栽 植 穴 施 入 有 机 肥(参 照 N Y 5 2 5)5 k g 1 0 k g、钙 镁 磷 肥 0.5 k g 1.0 k g、硼 肥 1 0 g 2 0 g,与 表 土 充 分 拌 匀。4.6 栽 植4.6.1 苗 木 选 择采 用 2 年 生 3 年 生 的 容 器 苗,2 年 生 苗 木 质 量 执 行 G B/T 2 6 9 0 7 和 L Y/T 3 3 5 5 的 规 定;3 年 生 容 器 苗 要求 苗 高 6 0 c m,地 径 0.6 c m,3 个 以 上 分 枝,容 器 口 径 不 小 于 8 c m,苗 木 根 团 完 整,侧 根 须 根 发 达并 与 基 质 紧 密 结 合,生 长 健 壮,无 检 疫 对 象。4.6.2 栽 植 密 度坡 度 1 0 以 下 的 宜 栽 5 5 株/亩,株 行 距 3.0 m 4.0 m;坡 度 1 0 2 5 的 宜 栽 6 3 株/亩 7 4 株/亩,水 平 条 间 距(行 距)3.0 m,株 距 3.0 m 3.5 m;“四 旁”栽 植 株 间 距 不 小 于 3.0 m。4.6.3 栽 植 品 种赣 无 系 列 主 栽 品 种 为 赣 无 2、赣 兴 4 8,授 粉 树 品 种(配 栽 品 种)为 赣 石 8 3-4、赣 石 8 4-8、赣 无 1;长林 系 列 主 栽 品 种 为 长 林 5 3 号、长 林 4 号、长 林 4 0 号,授 粉 树 品 种 为 长 林 3、长 林 1 8 号;赣 州 油 系 列 主 栽 品种 为 赣 州 油 1 号、G L S 赣 州 油 1 号,授 粉 树 品 种 为 G L S 赣 州 油 4 号、赣 州 油 7 号、赣 州 油 1 0 号。4.6.4 品 种 比 例主 栽 品 种 占 8 0%9 0%,授 粉 树 品 种 占 2 0%1 0%。D B 3 6/T 5 5 1 2 0 2 444.6.5 定 植将 苗 木 放 入 穴 中 央、扶 正,填 土 四 周 侧 挤 压 实,再 覆 盖 表 土 5 c m 左 右,栽 后 宜 浇 定 根 水。栽 植 时 应避 免 伤 根 和 基 质 散 落。4.7 幼 林 管 理4.7.1 套 种执 行 L Y/T 3 0 4 6 的 规 定。4.7.2 除 草栽 植 当 年 6 月 下 旬 7 月 上 旬 进 行 培 蔸,第 二 年 开 始 每 年 除 草 2 次,第 一 次 在 5 月 7 月 份,第 二 次 在 9月 1 0 月 份)。4.7.3 补 植造 林 后 2 年 及 时 补 植,2 年 后 保 存 率 应 达 到 9 5%以 上。4.7.4 修 剪 整 形4.7.4.1 原 则通 过 逐 年 修 剪,保 留 空 间 分 布 均 衡 且 不 重 叠 交 叉 的 主 枝、副 主 枝 和 辅 养 枝。4.7.4.2 时 间1 2 月 下 旬 至 翌 年 2 月 底。4.7.4.3 方 法4.7.4.3.1 定 植 时,在 干 高 4 0 c m 5 0 c m 进 行 短 截,剪 去 树 干 离 地 面 2 0 c m 以 下 的 下 脚 枝 并 抹 除 萌 芽条。4.7.4.3.2 第 2 年 冬 季 选 留 3 枝 4 枝 生 长 健 壮、分 布 均 匀、枝 间 距 5 c m 1 0 c m 的 枝 条 作 主 枝,将 上述 主 枝 外 其 余 枝 均 截 除。在 主 枝 上 距 主 干 3 0 c m 4 0 c m 处 选 留 一 强 枝 培 养 成 第 一 副 主 枝,在 每 个 副 主枝 上 均 匀 保 留 2 枝 3 枝 作 辅 养 枝。4.7.4.3.3 第 3 年 至 第 5 年 在 第 一 副 主 枝 上 每 隔 3 0 c m 4 0 c m 处 选 留 第 二、第 三 副 主 枝,副 主 枝 生 长方 向 相 互 错 开。4.7.4.3.4 栽 植 后 2 年 内 应 及 时 除 去 花 蕾,促 进 树 体 营 养 生 长。第 3 年 可 适 度 保 留 少 量 花,以 吸 引 传 粉昆 虫。4.7.5 常 规 施 肥造 林 后 第 2 年 起 每 年 2 月 3 月 施 氮 肥 为 主 的 复 合 肥 0.1 k g/株 0.2 k g/株;1 1 月 1 2 月 施 有 机 肥 5.0k g/株 1 0.0 k g/株,每 3 年 施 一 次;栽 后 2 年 3 年,在 距 树 干 基 部 3 0 c m 处 沟 施 或 穴 施,之 后 沿 树 冠 投影 线 外 缘 沟 施,沟 深 度 1 5 c m 2 0 c m,每 年 更 换 施 肥 方 位。4.7.6 水 肥 一 体4.7.6.1 滳 灌4.7.6.1.1 设 施 安 装D B 3 6/T 5 5 1 2 0 2 45设 施 安 装 要 求 如 下:灌 溉 材 料 按 G B/T 1 0 0 0 2.1 和 G B/T 1 0 0 0 2.2 的 规 定 执 行。每 6.6 7 h a2油 茶 林 地 上 需 安 装 水 泵 及配 套 的 恒 压 变 频 器 一 台。过 滤 器 要 求 滤 掉 大 于 灌 水 器 流 道 尺 寸 1/1 0 1/7 粒 径 的 杂 质,进 出 水处 压 力 差 不 超 过 5 m 1 0 m,超 过 时 应 及 时 冲 洗;依 据 S L 1 0 3-9 5 和 S L 2 0 7-9 8 标 准 铺 设 管 网。采 用 主 干 管、支 管 和 毛 管“丰”字 形 布 设。主 管口 径 9 0 m m 1 1 0 m m,支 管 口 径 5 0 m m 6 3 m m,毛 管 口 径 1 6 m m 2 0 m m,每 6.6 7 h a2油 茶 林地 上 主 管 铺 设 3 0 0 m、支 管 5 0 0 m、毛 管 5,0 0 0 m;P E 毛 管 距 油 茶 树 兜 部 2 0 c m 内 铺 设 连 接;要 求 依 地 形、水 源 建 设 灌 溉 池。每 6.6 7 h a2油 茶 林 地 布 设 灌 溉 池 3 个,每 座 蓄 水 量 约 6 0 T;池 壁 内 外 分 别 标 定 计 量 刻 度。4.7.6.1.2 水 肥 要 求灌 溉 水 应 符 合 G B 5 0 8 4 的 规 定,未 达 到 时 需 用 叠 片 式 过 滤 器 过 滤;水 溶 性 肥 料 应 符 合 N Y 1 1 0 7、N Y 1 4 2 8的 规 定。4.7.6.1.3 灌 溉 管 理灌 溉 管 理 要 求 如 下:开 启 水 泵,检 查 滴 灌 系 统 工 作 是 否 正 常,若 有 漏 水 现 象 或 其 它 问 题 应 及 时 处 理,逐 级 冲 洗 各 级管 道,使 滴 灌 系 统 处 于 正 常 状 态;灌 溉 视 土 壤 干 旱 及 油 茶 生 育 需 水 程 度 而 定。当 土 壤 田 间 持 水 量 7 5%时 应 及 时 灌 水;春 梢 期、花 芽 分 化、幼 果 膨 大 与 开 花 座 果 期 保 持 田 间 持 水 量 达 8 0%8 5%,油 脂 转 化 期 保 持 田 间 持 水 量7 5%8 0%,摘 果 前 7 d 应 停 止 灌 溉。灌 溉 宜 少 量 多 次,土 壤 干 燥 时 及 时 灌 溉;灌 溉 时 按 照 面 积、不 同 生 育 期 设 定 用 水 量,依 据 附 录 A 中 配 备 水 肥 溶 液。按 照 滴 灌 系 统 设 计 进行 轮 灌,每 小 区 2.0 h a2,当 一 个 小 区 灌 溉 即 将 结 束 时,先 开 启 下 一 个,再 关 闭 当 前 灌 区;定 期 对 蓄 水 池 进 行 清 洗。清 洗 时,彻 底 排 空 污 水,并 对 水 池 及 连 接 管 道 进 行 药 水 清 毒,清 毒 浸泡 时 间 不 少 于 2 h,然 后 用 清 水 冲 洗,要 求 清 洗 后 的 池 壁、底 部 没 有 污 渍,手 摸 无 腻 滑 感;经 常 检 查 水 泵 电 路 电 压,调 节 水 泵 转 速;矫 正 泵 与 电 机 相 对 位 置,清 理 泵 内 泥 沙 或 堵 塞,润 滑或 更 换 电 机 的 滚 珠 轴 承;每 次 滴 灌 前 检 查 管 道 接 头,防 止 管 道 漏 水;滴 肥 前 要 先 灌 清 水,肥 液滴 完 后 再 滴 清 水 l 0 m i n 1 5 m i n 将 肥 液 冲 出 滴 灌 管 道,防 止 肥 液 结 晶 堵 塞 灌 孔;发 现 堵 塞 需打 开 滴 灌 带 末 端 的 封 口,用 水 流 冲 刷 滴 灌 管 内 杂 物 使 滴 灌 孔、管 畅 通;定 期 监 测 水 泵 运 行 情 况,一 般 过 滤 器 前 后 压 力 差 1 0 K P a 6 0 K P a,超 过 8 0 K P a 表 明 过 滤 器 堵塞,需 对 过 滤 器 的 滤 盘 进 行 清 洗,并 排 空 离 心 过 滤 器 集 沙 罐 中 的 泥 沙。4.7.6.2 喷 灌4.7.6.2.1 设 施 安 装设 施 安 装 要 求 如 下:灌 溉 材 料 按 G B/T 1 0 0 0 2.1 和 G B/T 1 0 0 0 2.2 的 规 定 执 行。首 先,采 用 管 道 配 合 加 压 泵 建 立 喷 灌系 统,主 要 材 料 为 1 6 0 m m、1 1 0 m m、5 0 m m P E 管 材、2 5 m m 镀 锌 管 及 连 接 管 件、闸 阀、自 吸式 增 压 水 泵、电 机、喷 头 等;其 次,建 设 2 0 0 m 3 螯 合 池 一 个,配 置 搅 拌 泵 一 台,增 氧 泵 一 台;1 0 0 m 3 发 酵 池 两 个,各 配 置 1 台 增 氧 泵、1 台 切 割 泵、1 台 抽 水 泵,1 3 K W 的 恒 压 水 泵 1 台 与3 0 m 3 净 水 池。安 装 时 要 求 喷 灌 系 统 的 喷 头 密 封 严 实 连 接 到 泵,蓄 水 池 进 水 管 使 用 1 1 0 m m P E 管,出 水 管 主 管道 使 用 1 6 0 m m P E 管,次 出 水 管 使 用 5 0 m m P E 管,立 管 采 用 2 5 m m 渡 锌 管。立 管 接 在 次 出 水D B 3 6/T 5 5 1 2 0 2 46管 道 上,喷 头 安 装 在 立 管 顶 端,立 管 高 度 1 m 1.5 m(根 据 油 茶 树 高 度 选 择 适 宜 的 高 度),按 5 m 6 m 的 间 距 进 行 布 设。4.7.6.2.2 水 肥 要 求执 行 本 文 件 4.7.6.1.2 节 方 法。4.7.6.2.3 灌 溉 管 理灌 溉 视 土 壤 干 旱 及 油 茶 生 育 需 水 程 度 而 定。当 土 壤 田 间 持 水 量 7 5%时 应 及 时 灌 水;春 梢 期、花 芽分 化、幼 果 膨 大 与 开 花 座 果 期 保 持 田 间 持 水 量 达 8 0%8 5%,油 脂 转 化 期 保 持 田 间 持 水 量 7 5%8 0%,摘 果前 7 d 应 停 止 灌 溉。灌 溉 宜 少 量 多 次,土 壤 干 燥 时 及 时 灌 溉。用 水 量 为 每 次、每 株 使 用 灌 溉 水 1 0 2 5 L。4.8 成 林 管 理4.8.1 垦 复每 年 至 少 浅 锄 1 次,每 3 年 深 挖 1 次。秋 季 浅 锄 深 约 1 0 c m,冬 季 深 挖 约 2 0 c m。4.8.2 修 剪4.8.2.1 原 则4.8.2.1.1 以 疏 剪 为 主,且 大 年 重 剪、小 年 轻 剪。冬 季 对 枯 枝、病 虫 枝、交 叉 重 叠 枝、细 弱 内 膛 枝、脚枝、徒 长 枝 等 疏 枝。要 求 剪 密 留 疏、去 弱 留 强、弱 树 重 剪、强 树 轻 剪。修 剪 树 型 为 圆 头 形 或 开 心 形。4.8.2.1.2 始 果 期 油 茶 树 的 1 年 2 年 生 枝 条 要 控 制 挂 果,保 证 树 冠 向 外 扩 展。4.8.2.1.3 盛 果 期 油 茶 树 的 修 剪 主 要 是 促 进 树 体 立 体 结 果,要 求 内 膛 和 树 冠 下 部 有 充 足 的 光 照,不 使 结果 部 位 年 年 外 移,大 年 树 修 剪 程 度 宜 重,可 疏 删 和 短 截 部 分 结 果 枝 或 疏 删 部 分 花 蕾 或 花 朵,减 少 结 果 量,促 发 新 梢,剪 除 夏 梢。4.8.2.1.4 小 年 树 尽 可 能 保 留 上 年 抽 生 的 一 年 生 枝,或 推 迟 修 剪,尽 量 保 留 结 果 枝,仅 疏 除 细 弱、密 生枝、病 虫 枝、徒 长 枝。4.8.2.1.5 衰 老 树 的 更 新 修 剪 为 加 强 水 肥 管 理,防 治 病 虫 害,并 根 据 树 势 进 行 截 干 或 截 枝 更 新,促 使 隐芽 和 不 定 芽 萌 发,抽 生 新 的 枝 梢,恢 复 树 势 和 产 量。4.8.2.1.6 对 受 冻 害 树 的 修 剪,应 及 时 摘 除 冻 死 叶 片,萌 芽 后 剪 去 冻 害 枝 梢,保 留 新 发 枝 梢,保 护 树 干和 其 他 骨 干 枝。对 受 台 风 危 害 的,应 在 新 梢 萌 发 后 修 剪 被 害 树 枝,保 留 树 上 幼 果,多 留 小 枝 保 护 骨 干 枝。4.8.2.2 时 间1 1 月 下 旬 至 翌 年 2 月 底。4.8.2.3 方 法先 剪 下 部,后 剪 中 上 部,先 修 冠 内,后 修 冠 外,做 到 内 膛 通 而 不 空,内 饱 外 满,左 右 不 重,枝 叶 繁茂,通 风 透 光。修 枝 切 口 要 光 滑 且 有 一 定 角 度,用 锯 时 要 防 止 树 枝 开 裂、撕 皮,禁 止 用 手 直 接 折 断 枝 梢。生 长 期 不 要 随 意 短 截 当 年 新 梢。兼 用 采 穗 圃 在 采 穗 时 要 用 枝 剪,从 根 部 截 剪;要 注 意 将 最 上 部 的 芽 朝 向新 枝 发 育 的 目 的 方 向。整 形 修 剪 要 与 垦 覆、施 肥、间 作 和 防 治 病 虫 害 等 技 术 配 合 进 行,剪 下 病 虫 枝 尽 快搬 出 林 外 处 理 或 烧 毁。平 时 要 及 时 除 萌 抹 芽,出 现“菊 花 状”丛 生 枝 要 及 时 取 舍,做 疏 删 修 剪。4.8.3 保 护 授 粉 昆 虫适 当 保 护 和 配 置 蜜 源 植 物,花 期 及 洞 穴 周 围 区 域 禁 止 喷 施 农 药。D B 3 6/T 5 5 1 2 0 2 474.8.4 常 规 施 肥每 年 春 季 沟 施 复 合 肥 0.5 k g 1.0 k g/株,冬 季 沟 施 有 机 肥(有 机 质 含 量 在 4 5%以 上)1 0 k g/株,每2 年 施 一 次。大 年 以 磷 钾 肥、有 机 肥 为 主,小 年 以 磷 氮 肥 为 主。4.8.5 水 肥 一 体执 行 本 文 件 4.7.6 节 方 法。喷 灌 立 管 高 度 为 1.5 m 3.0 m(根 据 油 茶 树 高 度 选 择 适 宜 的 高 度)。5 低 产 林 改 造5.1 改 造 目 标林 分 郁 闭 度 0.6 0.7,树 势 旺 盛,林 分 结 构 合 理,产 油 量 达 到 2 7 0 k g/h m2以 上。5.2 低 产 林 类 型 划 分 与 评 判 标 准5.2.1 类 型 划 分在 外 业 调 查 的 基 础 上 对 林 分 划 分 成 四 类,依 次 为 类 林、类 林、类 林、类 林。林 分 调 查 表 见附 录 B。5.2.2 评 判 标 准5.2.2.1 类 林:林 龄 在 2 0 年 以 内,林 相 比 较 整 齐 的 无 性 系 林 分,树 势 比 较 旺 盛,林 分 郁 闭 度 在 0.8 以上,常 年 产 油 量 在 1 5 0 k g/h m2以 下。5.2.2.2 类 林:林 龄 在 2 0 年 5 0 年,林 相 比 较 整 齐,树 势 比 较 旺 盛,林 分 结 构 合 理,品 种 6 0%以 上 优良,常 年 产 油 量 在 7 5 k g/h m 2 1 5 0 k g/h m2。5.2.2.3 类 林:林 龄 在 2 0 年 5 0 年,林 相 相 对 整 齐,大 部 分 树 势 比 较 旺 盛,但 林 分 结 构 不 太 合 理,稀密 不 匀,或 老、残、病、劣 株 占 全 林 的 1/3 左 右,常 年 产 油 量 在 3 0 k g/h m2 7 5 k g/h m2之 间。5.2.2.4 类 林:林 龄 在 5 0 年 以 上,林 相 不 整 齐,树 势 较 弱,林 分 结 构 不 合 理,老、劣、病、残 植 株 占全 林 2/3 以 上,常 年 产 油 量 在 3 0 k g/h m2以 下。5.3 改 造 技 术5.3.1 抚 育 改 造5.3.1.1 适 用 范 围 类 林、类 林 及 类 林 选 择 使 用。5.3.1.2 林 地 清 理将 油 茶 林 中 老、劣、病、残 油 茶 树、其 它 乔 木 树 种 及 灌 木 连 根 挖 除。5.3.1.3 林 分 密 度 调 整对 过 密 的 油 茶 林 进 行 疏 伐,每 亩 保 留 6 0 株 1 0 0 株。对 行 内 缺 株 和 需 淘 汰 的 劣 株,用 3 年 生 良 种 大 苗进 行 大 穴 补 植。油 茶 树 株 行 距 尽 量 保 持 3 m 4 m。5.3.1.4 修 剪D B 3 6/T 5 5 1 2 0 2 48执 行 本 文 件 4.8.2 节 方 法。5.3.1.5 垦 复每 年 夏 季 浅 耕 一 次,深 度 不 超 过 1 0 c m。3 年 进 行 一 深 挖,冬 季 深 垦,深 度 在 2 0 c m 以 上;坡 度 1 5 以 下 的 梯 带 平 地 和 缓 坡 地 进 行 全 垦,深 度 2 0 c m 以 上。坡 度 1 5 以 上 山 地,宜 采 取 环 山 带 状 轮 流 垦 复。5.3.1.6 施 肥执 行 本 文 件 4.8.4 或 4.8.5 节 方 法。5.3.1.7 挖 竹 节 沟执 行 本 文 件 4.4 节 方 法。5.3.1.8 截 枝 复 壮1 2 月 翌 年 2 月 在 离 地 面 高 1.5 m 处,选 择 有 侧 枝 的 位 置 截 除 枝 干,并 剪 除 内 膛 中 的 枯 枝、病 枝、寄生 枝、重 叠 交 叉 枝、徒 长 枝、下 垂 枝 等,使 油 茶 树 通 风 透 光。春 季 萌 芽 后 疏 剪,保 留 均 匀 分 布 的 3 个 5个 枝 条 培 养 为 副 主 枝 或 结 果 侧 枝。2 年 可 恢 复 形 成 树 冠。5.3.1.9 授 粉 树 配 置对 品 种 结 构 不 合 理 的 林 分,采 用 3 年 生 以 上 大 苗 按 1 5 0 株/h m2 3 0 0 株/h m2配 置 花 期 一 致 的 不 同 优 良 品种 作 授 粉 树。5.3.2 更 新 改 造5.3.2.1 轮 替 带 状 更 新针 对 类 林 及 类 林,依 据 林 分 实 际 状 况,选 择 油 茶 植 株 稀 疏 的 林 分,采 取 等 距 离 带 状 砍 伐 作 业 方式(带 宽 6 m 8 m),于 采 伐 当 年 或 次 年 人 工 更 新 3 年 生 以 上 油 茶 优 质 容 器 大 苗,逐 年 更 替,建 议 连续 3 年 作 业 完 成 全 面 更 新。新 造 林 和 幼 林 管 理 按 照 L Y/T 3 3 5 5 的 规 定 执 行。5.3.2.2 全 面 更 新针 对 类 林 采 取 皆 伐 重 造 方 式。新 造 林 和 幼 林 管 理 按 照 L Y/T 3 3 5 5 的 规 定 执 行。6 有 害 生 物 防 治按 照 L Y/T 1 6 8 1、L Y/T 3 3 5 5 的 规 定 执 行。7 档 案 管 理主 要 内 容 包 括:基 本 情 况、造 林 时 间、实 施 方 案、作 业 设 计 文 件 及 相 关 图 表、品 种 及 其 来 源、地 形图、定 植 图 和 检 查 验 收 等 资 料,要 求 记 录 生 产 过 程 中 的 主 要 技 术 措 施,并 制 作 电 子 档 案。做 到 专 人 保 管、资 料 齐 全、记 录 准 确。D B 3 6/T 5 5 1 2 0 2 49附 录 A(资 料 性)油 茶 成 林 不 同 生 育 期 水 肥 一 体 配 制 滴 灌 一 览 表表 A.1 油 茶 成 林 不 同 生 育 期 水 肥 一 体 配 制 滴 灌 一 览 表生育期配方肥灌溉周期(d)灌溉次数(次)灌水额(m3/h a2次)灌水量(k g/株次)每次混合肥总量(k g/h a2次)混合肥用量(k g/株次)春梢期N、P、K、B、Z n、M g元素比例2:2:1:0.0 2:0.0 3:0.0 11 0 1 5 2 4.5 5.4 5尿素(4 6.0%)4 9.1 k g、磷酸二铵(含磷4 2%、氮1 5%)5 5.3 0 k g、硫酸钾(5 2%)2 2.5 3 k g、硼肥(9 9.5%)2.6 1 k g、硫酸锌(5 6.1%)3.5 8 k g、硫酸镁1.4 0 k g0.1 6花芽分化期N、P、K、B、Z n、M g元素比例1:2:1:0.0 2:0.0 4:0.0 11 0 1 5 3 4.5 5.4 5尿素(4 6.0%)3 1.6 4 k g、磷酸二铵(含磷4 2%、氮1 5%)7 1.4 3 k g、硫酸钾(5 2%)2 8.8 5 k g、硼肥(9 9.5%)2.6 1 k g、硫酸锌(5 6.1%)4.7 7 k g、硫酸镁1.4 0 k g0.1 7果实膨大高峰期N、P、K、B、Z n、M g元素比例2:3:5:0.0 2:0.0 3:0.0 17 1 0 2 9.0 1 0.0 04 6%尿素7 7.8 2 k g、磷酸二铵(含磷4 2%、氮1 5%)1 3 3.9 3 k g、硫酸钾(5 2%)1 8 0.2 8 k g、硼肥(9 9.5%)2.6 1 k g、硫酸锌(5 6.1%)3.5 8 k g、硫酸镁1.4 0 k g0.4 8油脂转化期N、P、K、B、Z n、M g元素比例0:3:5:0.0 1:0.0 2:0.0 11 0 1 5 3 9.0 1 0.9 0磷酸二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