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保温屋面瓦DB13/T 1336-2010.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SMC保温屋面瓦DB13/T 1336-201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SMC保温屋面瓦DB13/T 1336-201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SMC保温屋面瓦DB13/T 1336-201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SMC保温屋面瓦DB13/T 1336-201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SMC保温屋面瓦DB13/T 1336-201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91.100.40 Q 23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 1336 2010 SMC 保温屋 面瓦 2010-12-10 发布 2010-12-15 实施 河 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13/T1336 2010 I 前 言 本标准按 照 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 衡水市 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衡水金维钢结构安装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会生、谢强、陈晓丹。DB13/T1336 2010 1 SMC 保温屋面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SMC 保温屋面瓦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 准适 用于 以有 机 玻璃 钢 废料 为原 料 研磨 成 颗粒 加入 热 固性 树 脂做成SMC片 材经 热 固成 型的 外瓦,与聚苯乙烯材料制成的内瓦配合而成的SMC 保温屋面瓦(以下简称屋面瓦)。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036 2008 塑料 30 30 线膨胀系数的测定 石英膨胀计法 GB/T 1446 2005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GB/T 1449 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51 2005 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 GB/T 1462 2005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GB/T 1463 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GB/T 1865 2009 色漆和清漆 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 滤过的氙弧辐射 GB/T 6343 2009 泡沫塑料及橡胶 表观密度的测定 GB 8624 建筑 材料 及制 品燃 烧性 能分 级 GB/T 8811 2008 硬质泡沫塑料 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 GB/T 8814 2004 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 U)型材 GB/T 8924 2005 纤维增强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氧指数法 GB/T 9286 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10294 200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 GB/T 10297 1998 非金属固体材料导热系数 的 测定 热线法 JG 1492003 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JC/T 658.1 200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水箱 第1 部分:SMC 组合式水箱 3 产品分类 3.1 产品结构 屋面瓦 按产品用途分为主瓦、正脊瓦、斜脊瓦。主瓦 由 SMC 瓦(外瓦)、聚苯乙烯瓦(内瓦)组成。脊瓦没有内瓦。屋面瓦结构见图 1 图 5。图 1图 3 阴影部分为搭接部分,图中数字及字母符号含义如下:1 瓦头;DB13/T1336 2010 2 2 瓦尾;3 瓦脊;4 瓦槽;5 边筋;6 外槽;7 内槽;L(l)(有 效)长 度;B(b)(有效)宽度;h 厚度;c 谷深;D 峰宽;L1 内外槽搭接部分长度;H1 边筋高度。图1 主瓦 SMC 瓦正面图 图2 主瓦 纵截面图 图3 主瓦 横截面图 DB13/T1336 2010 3 图4 正脊瓦 图5 斜脊瓦 3.2 型号及含义 屋面瓦(主瓦)型 号由SMCW(屋面 瓦 代号)、外 形 尺寸(长 宽,单位 为毫 米)、质 量 等级 代号(A 代表优质品、B 代表合格品)。示例:SMCW 650 580 A 表示外形尺寸为650 mm 580 mm、质量等级为优等品的屋面瓦。4 要求 4.1 产品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技术文件和图纸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要求。4.2 规格尺寸及偏差 4.2.1 屋面瓦的规格尺寸见表 1。表1 屋面瓦规格尺寸 单位为毫米 产品名称 外形尺寸 基 本 尺 寸 度 厚 搭接长度 瓦槽深度 边筋高度 瓦峰高度 瓦峰宽度 首尾 内外槽 主瓦 650 580 53+2 50 80 25+2 25+2 55 160 主瓦 SMC 瓦 625 555 2+0.5 25 55 5+0.5 5+0.5 55 160 主瓦聚苯乙烯瓦 645 575 50+2 50 75 15+2 25+2 50 155 正 脊 瓦 3+0.5 同一规格应保证弧度一致 斜 脊 瓦 2+0.5 同一规格应保正弧度一致 DB13/T1336 2010 4 4.2.2 屋面瓦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2 的规定。表2 尺寸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产品名称 外形尺寸 偏 差 优等品 合格品 主瓦 L=650 2 4 B=580 2 4 主瓦 SMC 瓦 L=625 2 3 B=555 2 3 主瓦聚苯乙烯瓦 L=645 3 5 B=575 3 5 4.3 外观质量 4.3.1 外观缺陷 外观缺陷应符合表 3 的规定。表3 外观 缺陷 产品名称 缺陷项目 指 标 优等品 合格品 SMC 瓦 砂眼、起包、斑点、针孔 无肉眼 直观 可见缺陷 每块缺陷不多于 3 处 聚苯乙烯瓦 坑洼、缺材、无肉眼 直观 可见缺陷 每块缺陷不多于 3 处 4.3.2 SMC 瓦涂漆质量 4.3.2.1 涂层附着力达到 GB/T 9286 1998 中规定的 1 级。4.3.2.2 耐老化性能按 GB/T 1865 2009 规定的试验方法作 1 000 h 老化试验后,涂层不得出现气泡、裂纹、斑点、条纹、分离等明显缺陷,颜色没有明显变化。4.4 变形 最大允许变形应不大于表 4 的规定。表4 最大允许变形 单位为毫米 产品类别 变形量 优等品 合格品 SMC 瓦 2 3 聚苯乙烯瓦 3 5 4.5 搭接 使用时应保证搭接合适、搭接紧密,搭接间隙应不大于表 5 的规定。DB13/T1336 2010 5 表5 表搭接间隙允许范围 单位为毫米 搭接部位 间隙量 优等品 合格品 SMC 瓦与聚苯乙烯瓦复合周边间隙 3 35 瓦头与瓦尾内外槽插接间隙 3 35 瓦边内外槽插接间隙 3 35 瓦头瓦尾搭接间隙 2 24 瓦边相互搭接间隙 2 24 4.6 物理性能 4.6.1 SMC 瓦的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6 的规定。表6 SMC 瓦物理性能指标 项目 指标 玻璃纤维含量,27 30 密度,g/m3 1.80 1.85 氧指数,27 弯曲强度,MPa,170 弯曲模量,Gpa,10.0 冲击韧性,kJ/m2,50 导热系数,W/(m.K),0.5 线膨胀系数,-1,5.0 10-4 落锤冲击(落锤高度为 1 500 mm)无破裂 吸水率,0.5 耐冻融 10 次无变化 4.6.2 聚苯乙烯瓦的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7 的规定。表7 聚苯乙烯瓦物理性能指标 项目 指标 导热系数,W/(m.K),0.05 表观密度,Kg/m3,20.0 尺寸稳定性,0.30 阻燃性,(燃烧分级)达到 B2级 5 试验方法 5.1 规格尺寸 用钢板尺在屋面瓦的长、宽中轴线上分别测量长度和宽度,其他尺寸用直尺、钢板尺、卡尺测量。DB13/T1336 2010 6 5.2 外观质量 5.2.1 外观缺陷 将试样按长度方向 4 件、宽度方向5 件整齐排列在平坦地面上,在自然光照下目测检验。5.2.2 涂漆质量 5.2.2.1 涂层附着力 按 GB/T 9286 1998 规定进行。5.2.2.2 耐老化性能 按 GB/T 1865 2009 规定进行。5.3 变形 将屋面瓦的基准平面放置在平板上,用直尺、赛规测量瓦边、角翘离平板的最大距离。测量结果以每件试样的变形最大值表示。5.4 搭接间隙 取相同规格屋面瓦 6 块按使用要求进行搭接,然后用直尺、赛规检测搭接间隙。5.5 SMC 瓦物理性能 5.5.1 样品制备 按GB/T 1446 2005 规定进行。5.5.2 玻璃纤维含量 按 JC 658.1 2007 中相关规定进行。5.5.3 密度 按GB/T 1463 2005 规定进行。5.5.4 氧指数 按GB/T 8924 2005 规定进行。5.5.5 弯曲强度、弯曲模量 按GB/T 1449 2005 规定进行。5.5.6 冲击韧性 按GB/T 1451 2005 规定进行。5.5.7 导热系数 按 GB/T 10297 1998 规定进行。5.5.8 线膨胀系数 DB13/T1336 2010 7 按 GB/T 1036 1989 规定进行。5.5.9 落锤冲击 按 GB/T 8814 2004 中 6.7 规定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5.5.10 吸水率 按 GB/T 1462 2005 规定进行。5.5.11 耐冻融 按 JG 149 2003 中 6.2.4 规定的耐冻融测定方法进行测试。5.6 聚苯乙烯瓦物理性能 5.6.1 导热系数 按 GB/T 10294 2008 规定进行。5.6.2 表观密度 按 GB/T 6343 2009 规定进行。5.6.3 尺寸稳定性 按 GB/T 8811 2008 规定进行。5.6.4 阻燃性 按 GB 8624 规定进行。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 验。6.1.1 出厂检验 屋面瓦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尺寸偏差、外观缺陷、变形、搭接。6.1.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包括本标准技术要求的全部项目,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每次更换原材料或更换模具时亦应进行型式检验。6.2 批量 同类 别、同规 格、同色 号、同等 级的 屋面 瓦,每 10 000 件35 000 件为 一检 验批。不足 该数 量时,也按一批计。6.3 抽样 DB13/T1336 2010 8 6.3.1 出厂检验抽样数量不小于检验批数量的百分之二十,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样品。6.3.2 型式检验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每个类别、质量等级随 机抽取 6 件。6.4 判定规则 6.4.1 单件试样质量等级的判定,检测结果指标全部达到优等品质量要求的,判为优等品,否则判为合格品,有任意一项指标达不到合格品要求的,判为不合格品。6.4.2 批量质量等级判定 6.4.2.1 出厂检验批量判定 检测结果样品质量全部达到 优等品质量要求的判为该批产品为优等品,7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7.1 标志 屋面瓦应在瓦面的右上角位置进行标识。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执行标准编号、生产日期、厂名厂址、色号。7.2 包装 产品按品种、规格、尺寸等级、色号分别用专用周转箱包装。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7.3 运输 产品在装卸运输过程 中要轻拿轻放,严禁摔扔,应避免与尖锐的棱角磕碰以避免划伤漆面。7.4 贮存 产品 应按 品种、规格、质 量 等级、色 号分 别整 齐堆 放。长 期存 放 应竖 直码 放,并 且码 高不 超过 5码。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