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 松阳茶DB3311/T 240─2023.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地理标志产品 松阳茶DB3311/T 240─20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地理标志产品 松阳茶DB3311/T 240─202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地理标志产品 松阳茶DB3311/T 240─202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地理标志产品 松阳茶DB3311/T 240─202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地理标志产品 松阳茶DB3311/T 240─202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 7.1 4 0.1 0CCS X 5 5DB3311浙 江 省 丽 水 市 地 方 标 准D B 3 3 1 1/T 2 4 0 2 0 2 3地 理 标 志 产 品 松 阳 茶2 0 2 3-3-1 5 发 布 2 0 2 3-0 4-1 5 实 施丽 水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D B 3 3 1 1/T 2 4 0 2 0 2 3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保 护 范 围.25 产 地 环 境.26 种 植.27 鲜 叶 质 量 要 求.28 加 工.39 要 求.31 0 检 验 规 则.41 1 标 志 标 签、包 装、运 输、贮 存.5附 录 A(规 范 性)松 阳 茶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保 护 范 围 图.6附 录 B(规 范 性)茶 园 种 植 和 管 理.7附 录 C(规 范 性)松 阳 银 猴 加 工 技 术 要 求.9附 录 D(规 范 性)松 阳 香 茶 加 工 技 术 要 求.1 1参 考 文 献.1 3D B 3 3 1 1/T 2 4 0 2 0 2 3I 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起 草。本 文 件 根 据 原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2 0 0 5 年 第 7 8 号 令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保 护 规 定、G B/T 1 7 9 2 4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标 准 通 用 要 求 和 原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2 0 0 8 年 第 2 6 号 公 告 制 定。请 注 意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这 些 专 利 的 责 任。本 文 件 由 丽 水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松 阳 县 茶 叶 产 业 协 会、松 阳 县 茶 叶 产 业 发 展 中 心、松 阳 县 雪 峰 云 尖 茶 业 有 限 公 司、浙 江 振 通 宏 茶 业 有 限 公 司、丽 水 市 农 林 科 学 研 究 院、丽 水 市 茶 叶 产 业 协 会。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刘 林 敏、叶 火 香、张 林 福、何 科 伟、钱 园 凤、姚 孟 超、秦 建 洋、兰 建 军、吴 林土、叶 艳 萍。D B 3 3 1 1/T 2 4 0 2 0 2 31地 理 标 志 产 品 松 阳 茶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松 阳 茶 的 术 语 和 定 义、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保 护 范 围、产 地 环 境、种 植、鲜 叶 质 量 要 求、加工、要 求、检 验 规 则 和 标 志 标 签、包 装、运 输、贮 存。本 文 件 适 用 于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松 阳 茶。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T 1 9 1 包 装 储 运 图 示 标 志G B 2 7 6 2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食 品 中 污 染 物 限 量G B 2 7 6 3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食 品 中 农 药 最 大 残 留 限 量G B 4 8 0 6.1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食 品 接 触 材 料 及 制 品 通 用 安 全 要 求G B 4 8 0 6.4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陶 瓷 制 品G B 4 8 0 6.5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玻 璃 制 品G B 4 8 0 6.6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食 品 接 触 用 塑 料 树 脂G B 4 8 0 6.7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食 品 接 触 用 塑 料 材 料 及 制 品G B 4 8 0 6.8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食 品 接 触 用 纸 和 纸 板 材 料 及 制 品G B 5 0 0 9.3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食 品 中 水 分 的 测 定G B 5 0 0 9.4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食 品 中 灰 分 的 测 定G B 5 0 8 4 农 田 灌 溉 水 质 标 准G B 7 7 1 8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预 包 装 食 品 标 签 通 则G B/T 8 3 0 2 茶 取 样G B/T 8 3 0 3 茶 磨 碎 试 样 的 制 备 及 其 干 物 质 含 量 测 定G B/T 8 3 0 5 茶 水 浸 出 物 测 定G B/T 8 3 1 1 茶 粉 末 和 碎 茶 含 量 测 定G B/T 8 3 1 4 茶 游 离 氨 基 酸 总 量 测 定G B 1 1 7 6 7 茶 树 种 苗G B/T 1 4 4 8 7 茶 叶 感 官 审 评 术 语G B/T 2 3 7 7 6 茶 叶 感 官 审 评 方 法G B/T 3 0 3 7 5 茶 叶 贮 存G H/T 1 0 7 0 茶 叶 包 装 通 则D B 3 3 1 1/T 2 2 8 2 0 2 2 茶 树 主 要 病 虫 害 绿 色 防 控 技 术 规 程J J F 1 0 7 0 定 量 包 装 商 品 净 含 量 计 量 检 验 规 则3 术 语 和 定 义D B 3 3 1 1/T 2 4 0 2 0 2 32G B/T 1 4 4 8 7 界 定 的 以 及 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 松 阳 茶在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保 护 范 围 内 种 植 的 茶 树 鲜 叶 原 料,按 松 阳 茶 加 工 工 艺 制 成 的 茶 叶。松 阳 茶 包 括 松 阳银 猴、松 阳 香 茶 等,其 中 松 阳 银 猴 仅 由 银 猴 茶 树 鲜 叶 加 工 制 成。4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保 护 范 围松 阳 茶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保 护 范 围 为 原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根 据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保 护 规 定 批 准的 范 围,即 浙 江 省 松 阳 县 现 辖 行 政 区 域。见 附 录 A。5 产 地 环 境5.1 地 理茶 园 主 要 分 布 在 盆 地、丘 陵 谷 地 和 低 中 山 地,海 拔 1 0 0 m 8 0 0 m 为 宜。5.2 气 候年 平 均 气 温 1 4.2 1 7.7,年 日 照 时 数 1 6 0 0 h 1 8 4 8 h,年 平 均 降 雨 量 1 5 1 1.6 m m 1 8 4 4.9 m m。漫射 光 充 足,冬 暖 春 早。5.3 土 壤土 壤 类 型 主 要 为 红 壤 土 类 和 黄 壤 土 类,p H 值 4.5 6.5,有 机 质 含 量 1.0%以 上。土 层 在 0.5 m 以 上,结 构 疏 松。5.4 植 被以 常 绿 阔 叶 林、常 绿 和 落 叶 阔 叶 林、针 阔 混 交 林、以 及 人 工 培 育 的 马 尾 松 林、杉 木 林、毛 竹、经 济林 等 为 主。5.5 水 质水 质 应 符 合 G B 5 0 8 4 的 要 求。6 种 植茶 园 种 植 和 管 理 见 附 录 B。7 鲜 叶 质 量 要 求7.1 松 阳 银 猴 茶 鲜 叶松 阳 银 猴 鲜 叶 采 摘 标 准 为 一 芽 一 叶 初 展。7.2 松 阳 香 茶 鲜 叶松 阳 香 茶 鲜 叶 采 摘 标 准 为 一 芽 一 至 二 叶。D B 3 3 1 1/T 2 4 0 2 0 2 337.3 鲜 叶 质 量 基 本 要 求 芽 叶 完 整,鲜 嫩 匀 净。用 于 同 批 次 加 工 的 鲜 叶,其 嫩 度、匀 度、净 度、新 鲜 度应 基 本 一 致。8 加 工8.1 加 工 设 备8.1.1 松 阳 银 猴 宜 用 电 炒 锅、焙 笼、提 香 机、滚 筒 杀 青 机、揉 捻 机 等 设 备。8.1.2 松 阳 香 茶 宜 用 滚 筒 杀 青 机、揉 捻 机、烘 干 机 等 设 备。8.2 加 工 工 艺8.2.1 松 阳 银 猴 加 工 工 艺 流 程:鲜 叶 摊 放 杀 青 揉 捻 造 型 初 烘 摊 凉 回 潮 复 烘 成 品。8.2.2 松 阳 香 茶 加 工 工 艺 流 程:鲜 叶 摊 放 杀 青 摊 凉 回 潮 控 温 揉 捻 解 块 循 环 滚 炒 二 青 摊 凉 复 炒(复 烘)提 香 色 选 整 理 成 品。8.3 加 工 技 术 要 求松 阳 银 猴 加 工 技 术 要 求 见 附 录 C,松 阳 香 茶 加 工 技 术 要 求 见 附 录 D。9 要 求9.1 产 品 分 级9.1.1 松 阳 银 猴 按 感 官 品 质 分 特 级、一 级、二 级。9.1.2 松 阳 香 茶 按 感 官 品 质 分 特 级、一 级、二 级。9.2 感 官 品 质 要 求 及 检 测 方 法要 求 产 品 洁 净,不 夹 杂 非 茶 类 物 质,无 霉 变,无 劣 变,无 异 味。松 阳 银 猴 茶 的 感 官 品 质 及 检 测 方 法应 符 合 表 1 的 规 定,松 阳 香 茶 的 感 官 品 质 及 检 测 方 法 应 符 合 表 2 的 规 定。表 1 松 阳 银 猴 感 官 品 质 要 求等级 外形 汤色 香气 滋味 叶底 检测方法特级条索紧实肥壮、翠润、满披银毫嫩绿清澈明亮 花香持久 鲜醇甘爽 肥嫩成朵明亮,匀整G B/T 2 3 7 7 6 一级 条索紧实翠润、满披银毫 嫩绿清澈明亮 郁香持久 鲜 爽 嫩匀成朵明亮二级 条索紧结、翠绿、显毫 清澈绿亮 清 香 鲜 醇成朵绿明,尚匀整,有单片表 2 松 阳 香 茶 感 官 品 质 要 求茶类 等级 外形 汤色 香气 滋味 叶底 检测方法松阳香茶a特级条索紧细,弯曲,匀整,嫩绿油润,显锋苗浅绿清亮 嫩香高长 鲜爽回甘柔软,嫩绿明亮,匀齐G B/T 2 3 7 7 6一级条索较紧细,弯曲,匀整,翠绿,有锋苗绿清亮 清香持久 醇爽较柔软,黄绿明亮,匀齐D B 3 3 1 1/T 2 4 0 2 0 2 34表 2 续茶类 等级 外形 汤色 香气 滋味 叶底 检测方法松阳香茶a二级条索紧结,弯曲,较匀整,绿较润黄绿较亮 清香较持久 较醇爽尚软,绿亮,较匀,稍有单张、嫩茎G B/T 2 3 7 7 6松阳香茶b特级细嫩,弯曲,匀整,色泽嫩绿(嫩黄)油润,显锋毫浅绿清亮 嫩香持久 鲜甜甘爽 嫩软明亮,匀齐G B/T 2 3 7 7 6 一级较细嫩,弯曲,匀整,色泽翠绿(黄绿)尚油润,有锋毫绿明亮 清香持久 醇较鲜 较嫩软明亮,匀齐二级尚嫩,弯曲,尚匀整,(黄)绿,尚润黄绿明亮 清香尚持久 醇尚鲜 尚嫩较亮,较匀齐a由常规茶树品种加工而成松阳香茶。b由黄化、白化类变异茶树品种加工而成的松阳香茶。注:特异品种是特指黄化、白化类变异品种。9.3 理 化 指 标 及 检 测 方 法松 阳 银 猴 茶 的 理 化 指 标 及 检 测 方 法 应 符 合 表 3 的 规 定,松 阳 香 茶 的 理 化 指 标 及 检 测 方 法 应 符 合 表 4的 规 定。表 3 松 阳 银 猴 理 化 指 标项目 指标 检测方法水分,g/1 0 0 g 6.5 G B 5 0 0 9.3粉末,%1.0 G B/T 8 3 1 1总灰分(以干物质计),g/1 0 0 g 6.5 G B 5 0 0 9.4水浸出物,%3 8.0 G B/T 8 3 0 5游离氨基酸,%4.0 G B/T 8 3 1 4表 4 松 阳 香 茶 理 化 指 标项目指标检测方法特级 一级、二级水分,g/1 0 0 g 6.5 7.0 G B 5 0 0 9.3粉末,%1.0 1.0 G B/T 8 3 1 1总灰分(以干物质计),g/1 0 0 g 6.5 7.0 G B 5 0 0 9.4水浸出物,%3 8.0 3 8.0 G B/T 8 3 0 59.4 安 全 指 标 及 检 测 方 法松 阳 茶 的 污 染 物 限 量 及 检 测 方 法 执 行 G B 2 7 6 2 的 规 定,农 药 残 留 限 量 及 检 测 方 法 执 行 G B 2 7 6 3 的 规 定。9.5 净 含 量 及 检 测 方 法应 符 合 定 量 包 装 商 品 计 量 监 督 管 理 办 法 的 规 定,按 J J F 1 0 7 0 规 定 的 方 法 测 定。1 0 检 验 规 则1 0.1 取 样D B 3 3 1 1/T 2 4 0 2 0 2 35取 样 方 法 按 G B/T 8 3 0 2 的 规 定 执 行。1 0.2 检 验 分 类产 品 检 验 分 交 收 检 验 和 型 式 检 验。1 0.2.1 交 收 检 验每 批 产 品 交 收 前 应 进 行 交 收 检 验。交 收 检 验 项 目 为 感 官、水 分、粉 末 和 净 含 量。1 0.2.2 型 式 检 验型 式 检 验 项 目 为 本 文 件 规 定 的 全 部 项 目。正 常 情 况 下 每 年 进 行 一 次,有 下 列 情 况 之 一 时,也 应 进 行进 行 型 式 检 验:a)因 人 或 自 然 因 素 使 生 产 环 境 发 生 较 大 变 化 时;b)生 产 工 艺 技 术 发 生 较 大 变 化 时;c)行 政 监 管 部 门 提 出 进 行 型 式 检 验 要 求 时。1 0.3 判 定 规 则1 0.3.1 交 收 检 验 项 目 全 部 合 格,判 定 该 批 产 品 交 收 检 验 合 格。1 0.3.2 型 式 检 验 项 目 全 部 合 格,判 定 该 批 产 品 型 式 检 验 合 格。1 0.3.3 检 验 结 果 如 有 指 标 出 现 不 符 合 本 文 件 要 求,允 许 对 留 样 进 行 复 检 或 在 同 批 次 产 品 中 加 倍 取 样 进行 复 检。如 复 检 结 果 仍 为 不 符 合,则 判 该 批 产 品 不 合 格。1 1 标 志 标 签、包 装、运 输、贮 存1 1.1 标 志 标 签1 1.1.1 获 准 使 用 后,可 在 松 阳 茶 产 品 包 装 上 使 用 松 阳 茶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专 用 标 志。1 1.1.2 产 品 包 装 标 签 应 符 合 G B 7 7 1 8 和 食 品 安 全 法 的 规 定。标 签 应 完 整、醒 目、整 齐、规 范、清晰、持 久。1 1.1.3 产 品 的 包 装 储 运 图 示 标 志 应 符 合 G B/T 1 9 1 的 规 定。1 1.2 包 装1 1.2.1 内 包 装 材 料 应 符 合 G B 4 8 0 6.1、G B 4 8 0 6.4 G B 4 8 0 6.8 和 G H/T 1 0 7 0 的 规 定。1 1.2.2 外 包 装 应 牢 固、洁 净、防 潮、无 毒、无 害、无 异 味。1 1.3 运 输运 输 工 具 应 清 洁 卫 生、干 燥、无 异 味、无 污 染;运 输 中 应 稳 固;运 输 时 应 防 暴 晒、防 潮、防 雨;装卸 时 应 轻 装 轻 卸,防 止 挤 压、碰 撞;不 应 与 有 毒、有 害、有 异 味、易 污 染 的 物 品 混 装 和 混 运。1 1.4 贮 存应 符 合 G B/T 3 0 3 7 5 的 规 定。D B 3 3 1 1/T 2 4 0 2 0 2 36A A附 录 A(规 范 性)松 阳 茶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保 护 范 围 图松 阳 茶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保 护 范 围 见 A.1。图 A.1 松 阳 茶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保 护 范 围D B 3 3 1 1/T 2 4 0 2 0 2 37B B附 录 B(规 范 性)茶 园 种 植 和 管 理B.1 茶 树 种 植B.1.1 品 种B.1.1.1 适 制 松 阳 银 猴 的 品 种 为 银 猴。B.1.1.2 适 制 松 阳 香 茶 的 品 种 为 银 猴、迎 霜、嘉 茗 1 号、龙 井 4 3、白 叶 1 号 等 无 性 系 品 种 及 鸠 坑 群 体种。B.1.2 苗 木苗 木 插 穗 应 来 自 于 适 制 松 阳 银 猴、松 阳 香 茶 的 茶 树 半 木 质 化 枝 条,苗 木 质 量 要 求 按 G B 1 1 7 6 7 茶 树 种苗 规 定 执 行。B.1.3 园 地 选 择茶 园 宜 选 择 远 离 污 染 源,在 符 合“5”产 地 环 境 的 规 定 的 自 然 环 境 的 地 块。B.1.4 茶 树 种 植B.1.4.1 坡 度 1 5 以 下 平 缓 地 直 接 开 垦,翻 垦 深 度 5 0 c m 以 上。坡 度 1 5 至 2 5 坡 地,按 等 高 水 平线 筑 梯 地,梯 面 宽 应 在 1.5 m 以 上,然 后 开 垦。B.1.4.2 定 植 时 间 分 别 为 早 春 和 初 冬 季 节。B.1.4.3 种 植 密 度 为 单 条 植 苗 数 7 5 0 0 0 株/h m2;双 条 植 苗 数 9 0 0 0 0 株/h m2,每 丛 2 株。B.2 茶 园 管 理B.2.1 耕 作茶 园 应 定 期 耕 作。B.2.2 施 肥B.2.2.1 施 肥 时 期春 季 茶 树 萌 芽 前 施 催 芽 肥,夏 秋 季 前 前 追 肥,秋 冬 季 结 合 深 耕 施 基 肥。B.2.2.2 施 肥 量幼 龄 茶 园:一 年 生 的 幼 龄 茶 园,当 年 初 夏 第 一 次 施 肥,结 合 松 土,尿 素 3 0 k g/h m2 4 5 k g/h m2兑 水稀 释 后 浇 施,夏 秋 季 再 追 肥 1 次 2 次。第 二 年 开 始 每 年 分 春 夏 秋 三 季 追 肥 3 次 5 次,用 量 应 随 树 龄 增长 逐 年 增 加。生 产 茶 园:每 生 产 1 0 0 k g 干 茶 施 纯 氮 2 0 k g 3 0 k g,氮、磷、钾 肥 按 3:1:1 比 例 配 施,其 中 6 0%的 量以 基 肥 方 式 施 入,4 0%的 量 以 追 肥 方 式 施 入。春 夏 秋 追 肥 用 量 比 为 5 0:2 0:2 0。基 肥 施 有 机 肥 为 主,每 年 2 5 0 0 k g/h m2。D B 3 3 1 1/T 2 4 0 2 0 2 38B.2.3 病 虫 害 防 治以 农 业 防 治、生 物 防 治、物 理 防 治 为 主,必 要 时 采 用 适 量 适 度 的 化 学 防 治,使 用 高 效、低 毒、低 残留 农 药 品 种,严 格 执 行 农 药 安 全 间 隔 期。使 用 农 药 品 种 及 其 安 全 标 准 执 行 D B 3 3 1 1/T 2 2 8 2 0 2 2 的 规 定。B.2.4 茶 树 修 剪幼 龄 茶 园 进 行 3 次 4 次 定 型 修 剪;成 龄 投 产 茶 园 通 过 轻 修 剪 保 持 树 势,一 般 每 年 或 隔 年 进 行 一 次;视 树 势 情 况 确 定 重 修 剪 或 台 刈 重 新 培 养 树 冠,复 壮 茶 树。B.2.5 鲜 叶 采 摘、运 输B.2.5.1 采 用 提 手 采 摘,有 条 件 的 可 采 用 机 采。B.2.5.2 采 摘 应 用 清 洁、透 气 良 好 的 篮、篓 进 行 盛 装,不 应 紧 压,不 应 用 布 袋、塑 料 袋 等 软 包 装 材 料。B.2.5.3 运 输 工 具 应 清 洁 卫 生,运 输 时 避 免 日 晒 雨 淋,不 应 与 有 异 味、有 毒 的 物 品 混 装。B.2.5.4 鲜 叶 采 摘 后 及 时 送 至 加 工 厂,不 能 及 时 运 送 茶 厂 的 应 注 意 保 质 保 鲜,合 理 贮 存。D B 3 3 1 1/T 2 4 0 2 0 2 39C C附 录 C(规 范 性)松 阳 银 猴 加 工 技 术 要 求C.1 工 艺 流 程:鲜 叶 摊 放 杀 青 揉 捻 造 型 初 烘 摊 凉 回 潮 复 烘 成 品。C.2 摊 放C.2.1 摊 放 场 地 应 清 洁 卫 生、空 气 流 通、无 异 味。C.2.2 鲜 叶 采 摘 后 应 及 时 摊 放,不 同 品 种、不 同 等 级、不 同 采 摘 批 次 鲜 叶 分 开 摊 放,分 别 付 制。摊 放应 使 用 竹 匾 或 篾 簟,厚 度 1.5 c m 2 c m。C.2.3 摊 放 时 间 8 h 1 0 h,摊 放 过 程 中 适 当 翻 叶,应 轻 翻、匀 翻,减 少 机 械 损 伤。C.3 杀 青C.3.1 可 用 平 锅 手 工 杀 青 或 滚 筒 杀 青 机 杀 青。平 锅 投 叶 锅 温 1 5 0 1 6 0,滚 筒 杀 青 机 筒 体 前 端 温度 2 8 0 3 0 0。C.3.2 口 径 6 0 c m 平 锅 投 叶 量 每 锅 0.4 k g 0.5 k g,4 0 型 滚 筒 杀 青 机 投 叶 量 3 5 k g/h 摊 青 叶。C.3.3 平 锅 杀 青 每 锅 5 m i n 8 m i n。杀 青 程 度 掌 握 杀 透 杀 匀,青 草 气 散 失,杀 青 叶 失 重 1 3%1 6%。C.4 揉 捻C.4.1 杀 青 叶 经 摊 凉 后 揉 捻。揉 捻 可 用 手 工 或 3 0 型、4 5 型 揉 捻 机。C.4.2 手 工 揉 捻 在 竹 匾 上 进 行,每 次 1 锅 2 锅 杀 青 叶,双 手 握 住 茶 团,以 一 致 方 向 轻 揉 成 条,中 途 抖散 2 次 3 次,直 到 稍 有 茶 汁 溢 出,成 条 率 达 9 5%以 上 即 可。机 揉 投 叶 量 以 揉 桶 九 成 满 为 宜,时 间 1 0 m i n 1 5 m i n。揉 捻 出 叶 后 应 及 时 解 块。C.5 造 型在 平 锅 内 进 行,锅 温 8 0 1 0 0,运 用 抓、抖、揉、搓 等 手 法,边 炒 制 边 整 型,至 芽 叶 成 条、银 毫 显 露、稍 有 触 手 感 时 出 锅 摊 凉 回 潮。C.6 初 烘可 在 焙 笼 上 或 在 烘 干 机 上 进 行。C.6.1 焙 笼 初 烘焙 笼 茶 叶 温 度 8 0 8 5,中 途 端 出 烘 笼 轻 翻 茶 叶 3 次 4 次,九 成 干 为 宜,时 间 1 5 m i n 2 0 m i n。C.6.2 烘 干 机 初 烘茶 叶 均 匀 薄 摊,以 不 见 筛 网 为 宜。温 度 1 0 0 1 1 0,时 间 8 m i n 1 0 m i n。C.7 摊 凉 回 潮茶 坯 经 充 分 摊 凉 后 堆 放 回 潮,时 间 9 0 m i n 1 2 0 m i n。D B 3 3 1 1/T 2 4 0 2 0 2 31 0C.8 复 烘同 初 烘。C.8.1 焙 笼 复 烘茶 坯 厚 度 3 c m 4 c m 左 右,叶 温 6 0 6 5,时 间 9 0 m i n 1 0 0 m i n 左 右。中 途 揣 出 烘 笼 轻 翻 茶叶 2 次 3 次,烘 至 手 捏 茶 叶 成 粉,香 气 盛 发,即 起 烘 摊 凉,装 箱 入 库。C.8.2 烘 干 机 复 烘茶 叶 均 匀 摊 放 在 烘 干 机 专 用 筛 子 上,厚 度 2.5 c m 3 c m,温 度 8 0 8 5,时 间 6 0 m i n 9 0 m i n,烘 至 手 捏 茶 叶 成 粉,香 气 盛 发,下 烘 摊 凉。C.9 成 品待 干 茶 充 分 冷 却 后 装 袋、标 识、入 库。D B 3 3 1 1/T 2 4 0 2 0 2 31 1D D附 录 D(规 范 性)松 阳 香 茶 加 工 技 术 要 求D.1 工 艺 流 程:鲜 叶 摊 放 杀 青 摊 凉 回 潮 控 温 揉 捻 解 块 循 环 滚 炒 二 青 摊 凉 复 炒(复 烘)提 香 色 选 整 理 成 品。D.2 鲜 叶 摊 放D.2.1 摊 放 场 地 应 清 洁 卫 生、阴 凉、无 异 味、空 气 流 通、不 受 阳 光 直 射。D.2.2 鲜 叶 到 厂 后 及 时 摊 放 在 竹 匾、篾 簟 等 专 用 工 具 或 摊 青 槽、摊 青 机 等 专 用 摊 青 设 施 上。不 同 等 级,不 同 品 种,上 午 下 午 鲜 叶,雨 水 叶 与 晴 天 叶 分 开 摊 放,分 别 加 工。D.2.3 摊 放 厚 度 6 c m 1 0 c m,时 间 6 h 8 h,以 叶 色 变 暗,叶 质 柔 软,折 梗 不 断 为 宜。摊 放 过 程 中 要适 当 翻 叶,应 轻 翻、匀 翻,减 少 机 械 损 伤。D.3 杀 青D.3.1 使 用 8 0 型、9 0 型 滚 筒 杀 青 机 杀 青。滚 筒 杀 青 机 前 端 温 度 2 8 0 3 2 0 时 投 叶,8 0 型 投 叶 量 8 0k g/h 1 0 0 k g/h,9 0 型 投 叶 量 1 5 0 k g/h 2 0 0 k g/h。D.3.2 杀 青 程 度 以 杀 透 杀 匀,青 草 气 散 失,至 手 捏 不 粘、茶 香 显 露、含 水 量 4 5%5 0%为 适 度。D.3.3 在 杀 青 过 程 中,应 使 用 风 扇 和 鼓 风 机 辅 助 排 湿,出 叶 后 及 时 摊 凉,防 止 堆 积 渥 黄。D.4 摊 凉 回 潮D.4.1 杀 青 叶 及 时 摊 凉。摊 凉 时 间 2 0 m i n 3 0 m i n。摊 凉 使 用 竹 匾、篾 簟 或 摊 凉 平 台 专 用 工 具。D.4.2 充 分 摊 凉 后 堆 放 回 潮,回 潮 时 间 6 0 m i n 1 2 0 m i n。D.4.3 摊 凉 回 潮 程 度 以 手 捏 茶 叶 柔 软 为 宜。D.5 控 温 揉 捻D.5.1 宜 在 车 间 内 设 置 空 调 揉 捻 房,将 揉 捻 房 温 度 控 制 在 2 3 2 5 左 右。D.5.2 投 叶 量 4 5 型 揉 捻 机 每 筒 3 0 k g 3 2 k g,5 5 型 揉 捻 机 每 筒 3 5 k g 3 7 k g 杀 青 叶,以 手 压 紧 实 为 宜。D.5.3 揉 捻 时 间 1 h 3 h,压 力 掌 握“先 轻 后 重、逐 步 加 压、轻 重 交 替、最 后 松 压”的 原 则,揉 捻 至成 条 率 达 到 8 5%9 5%为 宜。揉 捻 期 间 加 压 1 次 2 次,出 叶 前 不 加 压 空 揉 3 m i n 5 m i n。D.6 解 决揉 捻 出 叶 后 及 时 解 块,解 块 宜 在 解 块 机 上 进 行,以 茶 叶 散 开 成 条 为 宜。D.7 循 环 滚 炒 二 青D.7.1 使 用 7 0 型、8 0 型、9 0 型 滚 筒 杀 青 机 连 续 循 环 滚 炒,滚 筒 杀 青 机 前 端 筒 体 温 度 达 到 2 5 0 2 8 0 时 投 叶。7 0 型 投 揉 捻 叶 3 0 k g/h 3 5 k g/h,8 0 型 投 揉 捻 叶 5 0 k g/h 5 5 k g/h,9 0 型 投 揉 捻 叶 7 0 k g/h 7 5 k g/h。D B 3 3 1 1/T 2 4 0 2 0 2 31 2D.7.2 连 续 滚 炒 5 次 6 次,滚 炒 时 间 4 0 m i n 4 5 m i n。D.7.3 在 循 环 滚 炒 过 程 中 应 使 用 风 扇 和 鼓 风 机 辅 助 排 湿。D.8 摊 凉摊 放 在 篾 簟 或 摊 凉 平 台 等 专 用 工 具 上,时 间 4 0 m i n 6 0 m i n。D.9 复 炒(复 烘)提 香D.9.1 使 用 滚 筒 杀 青 机 连 续 复 炒 提 香,或 在 提 香 机 上 烘 干 提 香。滚 筒 杀 青 机 型 号 为 7 0 型、8 0 型、9 0 型。D.9.2 复 炒 提 香初 始 叶 温 控 制 6 0 6 5,随 着 在 制 茶 叶 逐 渐 变 干 燥,叶 温 提 高 到 7 5 8 0,7 0 型 二 青 投 叶 量2 8 k g/h 3 0 k g/h,8 0 型 二 青 投 叶 量 4 6 k g/h 4 8 k g/h,9 0 型 二 青 投 叶 量 6 4 k g/h 6 6 k g/h,连 续 滚 炒1 5 m i n 2 0 m i n。D.9.3 烘 干 提 香茶 叶 均 匀 摊 放 在 烘 干 机 专 用 筛 子 上 烘 干 提 香,摊 放 厚 度 2.5 c m 3 c m,温 度 8 0 1 2 0,时 间 9 0m i n 1 0 0 m i n。D.9.4 手 捏 茶 叶 成 粉 末 时 出 叶,出 叶 后 迅 速 摊 开,散 热。D.1 0 色 选 整 理用 茶 叶 色 选 机 去 除 茶 片,拣 梗 剔 杂,分 级 归 堆。D.1 1 成 品及 时 装 袋、标 识、入 库。D B 3 3 1 1/T 2 4 0 2 0 2 31 3参 考 文 献 1 关 于 批 准 对 松 阳 茶 实 施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保 护 的 公 告(原 国 家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2 0 0 8 年 第2 6 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