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7.200.20 CCS B 33 2306 黑 龙 江 省 大 庆 市 地方标准 DB 2306/T 1902023 地理标志 产品 肇州 大瓜子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Zhaozhou Big Guazi 2023-12-31 发布 2024-01-31 实施 大庆市市 场 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 2306/T 1902023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2 5 自然生态环境.2 6 栽培管理.3 7 要求.3 8 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4 9 净含量.4 10 检验规则.4 11 包装、标签、储存和运输.5 附录A(规范性)肇州大瓜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6 附录B(规范性)栽培管理.7 DB 2306/T 190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大庆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肇州县老街基特色杂粮协会、大庆老街基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市肇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大庆市肇州县农业农村局、大庆市农业农村局、大庆市农产品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 威、陈 皓、张雪松、王若坤、魏永东、张有利、王广成、沙 倩、孙秀云 DB 2306/T 1902023 1 地 理标志 产品 肇州 大瓜子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肇州大瓜子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要求、产品质量、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储存和运输。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保护的肇州县域内大瓜子。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油料类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 50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5490 粮油检验 一般规则 GB/T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 抽样法 GB/T 5492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色泽、口味、气味鉴定 GB/T 5494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GB/T 5499 粮油检验 带壳油料纯仁率检验法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1764 葵花籽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7924 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 GB 19300 炒货食品卫生标准 GB/T 22165 坚果与籽类食品质量通则 GB/T 24904 粮食包装 麻袋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DB 2306/T 1902023 2 GB/T 29647 坚果和籽类炒货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GB/T 10670 坚果和籽类食品 术语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1889 绿色食品 烘炒食品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3 术语和 定义 GB/T 11764、SB/T 1067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肇州大瓜子 在本文件第4章规定范围内,使用“龙食葵 2 号(俗名:黑贝)”、“龙食葵 3 号”品种,以绿色栽培技术生产的葵花籽为原料,经加工精制而成,并符合本文件规定的大瓜子。4 地理标 志产 品保 护范 围 肇州大 瓜子 地理 标志 产品 保护范 围 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8年33号,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即肇州大瓜子产地范围为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辖区内的肇州镇、兴城镇、丰乐镇、永乐镇、二井子镇、朝阳沟镇、榆树乡、新福乡、永胜乡、双发乡、托古乡、朝阳乡现辖行政区域。辖区边 界 肇州县东部与肇东市比邻,西部与大同区交界,南部与肇源县接壤,北部与安达市相连。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地理坐标:东经12448121254803,北纬453502461608。海拔高度在134 m578 m之间,平均海拔150 m左右,农业区平均海拔167 m左右。见附录A.5 自然生 态环 境 气候 保护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温热雨量集中,秋季昼夜温差大,冬季漫长而寒冷,四季分明。地处黑龙江省第一季温带,年日照时数2090 h,年平均气温4.2,无霜期143 d,年降水量 475 mm,熟制为一年一熟。水源 pH为8.0左右。水质符合GB 5084规定。土壤 肇州县地处冲积平原,土壤类型主要为黑钙土、草甸土、风沙土,耕层土壤含盐量为 0.5 g/kg3 g/kg,平均 1.0 g/kg;有机质含量 18 g/kg29 g/kg,平均 23.5 g/kg;全氮含量 0.9 g/kgDB 2306/T 1902023 3 1.5 g/kg,平均含量 1.29 g/kg;碱解氮含量 80 mg/kg140 mg/kg,平均 110 mg/kg;有效磷含量 17 mg/kg54 mg/kg,平均含量 33 mg/kg;速效钾含量 155 mg/kg300 mg/kg,平均 180 mg/kg。空气质 量 本区域空气质量符合 GB 3095 规定。6 栽培管 理 见附录B。7 要求 原料要 求 选用本文件第 3 章规定的品种,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7.2 要求,瓜籽质量符合 GB/T 11764 的要求。感官要 求 应符合表 1 的要求。表1 感官要 求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生瓜子 熟瓜子 色泽 果皮呈乌黑色,无霉变 果皮呈乌黑色,无霉变 GB/T 5492 气味 本地葵花籽香味,无其他气味 口感酥脆醇香,香而不腻,回味悠长 果实 果实饱满 果实饱满 粒形 长2.8 cm,宽0.9cm 长2.8 cm,宽0.9 mm 熟瓜子应符合 NY/T 1889 的要求。质量要 求 应符合表 2 的要求。DB 2306/T 1902023 4 表2 质量要 求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生瓜子 熟瓜子 杂质,%0.5 0.5 GB/T 5494 水分,%11.0 8.0 GB 5009.3 蛋白质,g/100g 29.0 29.0 GB 5009.5 脂肪,g/100g 40.0 35.0 GB 5009.6 纯仁率 50 60 GB/T 5499 不完善粒,%1.0 1.0 GB/T 5494 瘪籽,%3.0 0.5 GB/T 22165 微生物 限量 应符合 NY/T 1889 的规定。污染物、食 品添 加剂 和真 菌素限 量 应符合 GB 2760、GB 2762、NY/T 1889 的规定。8 生产加 工过 程卫 生要 求 加工工 艺 原料预处理筛选风选人工挑选炒制冷凉精拣包装。生产加 工过 程卫 生要 求 应符合 GB/T 14881 和 GB 29647、GB 19300的要求。9 净含量 应符合 JJF 1070 的规定。10 检验规 则 检验一 般规 则 按 GB/T 5490 规定执行。扦样、分样 按 GB/T 5491 规定执行。产品组 批 同原料、同工艺、同设备、同班次加工的产品为一批。DB 2306/T 1902023 5 出厂检 验 出厂检验项目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型式检 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型式检验:a)更换设备生产时;b)产品投产后,当工艺、装备的较大变动,可能影响产品性能;c)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判定规 则 在样品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a)感官要求有 2 项(含 2 项)以上不符本标准规定的;b)理化指标中有 1 项不符合规定的;c)微生物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规定。11 包装、标签、储 存和 运输 包装 按GB/T 6543、GB 7718、GB 9683、GB 9687、GB 4806.7、GB/T 24904的规定执行。标签 11.2.1 标签标识应符合 GB 7718和GB 28050、GB/T 17924的规定。产品名称应按本文件规定的名称和等级标注。11.2.2 外包装物包装储运标识应符合 GB/T 191的要求。11.2.3 产品包装上应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标志应符合关于发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比例图的公告规定。储存和 运输 11.3.1 袋装产品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防雨、防潮、防虫、防鼠、无异味的合格仓库内,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或水分较高的物质混存。11.3.2 应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运送瓜子产品,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雨淋和被污染。保质期 在满足上述包装、运输和储存条件下,保质期 6 个月。档案管 理 根据生产实际,建立可追溯生产记录,档案应保存 2 年以上。DB 2306/T 1902023 6 A A 附录A(规范 性)肇州大 瓜子 地理 标志 产品 保护范 围 DB 2306/T 1902023 7 B B 附录B(规范 性)栽培管 理 B.1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耕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地块。秋翻整地,深度为 20 cm22 cm。秋后深松整地,深度为 30 cm35 cm。B.2 种子精选 种子籽粒饱满,剔除残粒、杂粒,净度达到 99%,纯度达到 98%以上。种子发芽率达到 90%以上。B.3 种子处理 用 50%的多菌灵配成 0.6%的药水混全液喷雾拌种,预防向日葵病害。B.4 施肥 每公顷用羊粪或其他腐熟有机肥 30 t45 t做基肥,在翻地前抛洒施入。每公顷施用 375 公斤复合肥(151515)做种肥,在种子侧面 10 cm施入土壤,实行分层施肥。B.5 播种 在4月10日至4月25日播种,每穴 2 粒,播种深度为 4 cm5 cm,播种量为 15 kg/hm220 kg/hm2,垄宽 65 cm、株距 50 cm55 cm。B.6 田间管理 出苗后立即蔬苗,长出 2 对真叶时定苗,每穴留 1 棵壮苗。苗期喷施硫酸锌 300 g/hm2750 g/hm2,花前喷施硼肥 150 g/hm2,花后喷施钙肥 300 g/hm2。B.7 病虫害防治 B.7.1 向日葵螟防治方法 向日葵收获后及时耕翻,消灭越冬幼虫;适时提早播种;向日葵螟产卵初盛期开始每公顷释放赤眼蜂 22.5 万头,分 23 次施放,控制葵螟危害;药剂防治应符合 NY/T 393 的要求,如成虫盛发期用4%的高效氯氰菊酯 800 倍1200 倍液喷施,幼虫可用4%的高效氯氰菊酯或甲维盐 800 倍1200 倍液喷雾。B.7.2 菌核病防治 清除病株;深翻和及时中耕除草;药剂防治应符合 NY/T 393 的要求,如用 50%速克灵(或 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 750 g/hm2 1500 g/hm2对水喷雾。B.8 收获脱粒 在成熟率达 90%以上时开始进行葵花籽收割。收割后进行人工脱粒、晾晒。晾晒时要保证葵花籽不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确保产品卫生。B.9 包装储存 在保证水分达到 8%以下,可进行麻袋包装,储放在通风、干燥、卫生良好的仓房里,温度-18,进行风垛摆放。B.10 环境、安全要求 农药、化肥等使用必须符合 NY/T 391 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DB 2306/T 1902023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