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麻黄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755-2012.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草麻黄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755-201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草麻黄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755-201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草麻黄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755-201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草麻黄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755-201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草麻黄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755-201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11.120.99 B 38 备案号:37439-2013 DB22 吉林省 地方标准 DB 22/T 1755 2012 草麻黄生产技术规程 Rules for Normalized Cultivation of Ephedra Sinica 2012-12-31发布 2013-01-31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1755 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春雁、宋志峰、李国华、牛红红、岳玉兰、李庆华、蔡玉红、武巍、何智勇、仇建飞。DB22/T 1755 2012 1 草麻黄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麻黄种子质量、产地环境、栽培技术、采收和初加工。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西部地区草麻黄规范化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对 于本文件的 应 用 是必不可少 的。凡是注日期 的 引 用文件,仅所注日期 的 版 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 的 引 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所有 的 修改 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1996 环境 空气 质量标准 GB/T 3543.1 农 作物 种子 检验 规 程 总 则 GB 5084-2005 农 田灌溉水 质标准 GB 5749-2006 生 活饮 用 水卫 生标准 GB 15618-1995 土壤 环境质量标准 中 华人 民共 和国农 药管理条例 中 华人 民共 和国国 务 院 令第 326号,自 2001年 11月 29日 起 施行 3 产地环境 3.1 气候条件 年均温度 2.7 4.7,大 于 等 于 10 的 年积温 2800 3300,年平均降水 350 mm 500 mm,年均日 照 时数 2800 h 3000 h,无霜期为 120 d 140 d。3.2 空气质量 应符合 GB 3095-2012中 的 二级 标准。3.3 水质量 农 田灌溉 用 水应符合 GB 5084-2005中 的 二级 标准,初加工用 水应符合 GB 5749-2006。3.4 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条 件 应符合 GB 15618-1995中 的 二级 标准,pH 8.0。4 生产技术流程 生产技术 流程可 用 育苗移 栽和 直播两 种 方式进行,应 按 图 1进行:DB22/T 1755 2012 2 种子选地、整 地 播 种 移 栽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采收初加工 种 源 质量育苗 地 处 理 移 栽地 处 理 直播 地 处 理 直播 地 播 种 育苗 地 播 种 移 栽 时间 移 栽 方 法 幼 苗管理 成 苗管理 移 栽地 管理 直播 地 管理 农业 防治 药 剂防治 茎 的采收 种子采收 育苗移 栽 法 直播 法选 地 播 种 期 整 地 做畦土壤 处 理 选 地 整 地 土壤 处 理 种子 处 理 播 种 方 法 起 苗 定 植 灌溉除草追肥越冬 苗管理 水 肥 管理 除 草 灌水 排 水 追肥 施 肥 中 耕除 草 幼 苗管理 成 苗管理 种子选地、整 地 播 种 移 栽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采收初加工 种 源 质量育苗 地 处 理 移 栽地 处 理 直播 地 处 理 直播 地 播 种 育苗 地 播 种 移 栽 时间 移 栽 方 法 幼 苗管理 成 苗管理 移 栽地 管理 直播 地 管理 农业 防治 药 剂防治 茎 的采收 种子采收 育苗移 栽 法 直播 法选 地 播 种 期 整 地 做畦土壤 处 理 选 地 整 地 土壤 处 理 种子 处 理 播 种 方 法 起 苗 定 植 灌溉除草追肥越冬 苗管理 水 肥 管理 除 草 灌水 排 水 追肥 施 肥 中 耕除 草 幼 苗管理 成 苗管理 图 1 麻黄生产技术流程 5 生产技术要求 5.1 种子 5.1.1 种源 麻黄科麻黄 属 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野 生种。5.1.2 质量 为 前一 年 收 获 的 新 种子,外观棕褐色或棕色,有 光泽、鲜亮、饱满、无 病虫、无 霉变,种子 含 水 率 12%,千粒重 7 g,纯 度 98%,净 度 95%,发芽率 60%。DB22/T 1755 2012 3 5.2 选地、整地 5.2.1 育苗地处理 5.2.1.1 选地 选 择耕 作 层深厚、土壤 肥沃、没 有 种 植过 药 材 的地 块。土 质 为 沙 壤土 或沙 质 土等 结构疏松 的 土壤,土壤 pH 8.0。有灌溉条 件,可 与禾 本科 轮 作。5.2.1.2 整地 深翻 15 cm 20 cm、耙细、磨 平。同 时 每公顷深 施 充分腐熟 农 家肥 45000 kg作 基肥,另 施 磷酸 二 铵种 肥 150 kg 225 kg。5.2.1.3 做畦 做畦前 灌 足底 水,待 田间 持 水 量 达到 80%做畦。畦宽 1.2 m,选 择 平 畦或底床开沟 作 业,畦 面 大 小根 据 灌水 和 作 业 方 便具体确 定。5.2.1.4 土壤处理 用 旧 畦 土 做畦 育苗,或 用种 植过 作物 的 土 地 作移 栽 田 或 直播田时,要 换 用 无 病 新土 或 用 50%多菌灵可 湿性粉 剂,每 平方 米 用 药 8 g 10 g进行土壤 消毒以 防治 土 传 病害。畦做 好后,可 用 乙 磷 铝 800 1000倍液、多抗 霉 素 150 200倍液 或 甲 霜 灵 800 1000倍液 均 匀喷洒 于 畦 面,每公顷 用 药 量 1500 g,防治幼 苗 立枯 病 和 猝倒 病。5.2.2 移栽地处理 5.2.2.1 选地 可选 择沙 壤土、沙 质 土,耕层 大 于 30 cm,土 地 平整,浇 水不 拉 苗、淹 苗、淤 苗;有 机 质 含 量 0.7%,土壤 pH 8.0,理 化 性状好,团 粒结构 明显;有灌溉条 件。5.2.2.2 整地 沟 渠 灌溉 的 移 栽地 块 要 保 持 地 块 局 部 平整、灌水方 便;喷 灌 地 块 也需粗略 平整,便 于 作 业。移 栽 前一 年 秋 翻一 次,深 度 30 cm,播 前结 合 耕翻,每公顷深 施 充分腐熟 农 家肥 37500 kg左右,灌 足底 水,使 田间 持 水 量 达到 80%。进行土壤 消毒,方 法 参 照 5.2.1.4。5.2.3 直播地处理 同 5.2.2。5.3 播种 5.3.1 育苗地播种 5.3.1.1 播种期 春 播:5月 下 旬至 6月 上旬。秋 播:8月中 下 旬 气温 稍低 时,播 种 当 年 采 集 的 新 种子。秋 播育苗 当 年 越冬 需覆盖 一层腐熟 农 家肥。5.3.1.2 种子处理 DB22/T 1755 2012 4 层 积 处 理:种子 与 干 净 河 沙 按 1 3体 积 比混匀后 层 积,层 积温度 2 4 处 理 15 d。5.3.1.3 播种方法 畦 面 开深 2 cm、宽 10 cm浅 沟;将拌入 适量 细沙 的种子 均 匀撒 播 沟 内;行 距 30 cm,覆 土 1 cm,稍 加镇压;灌水 保 持畦 面 土壤 湿润,至 苗 出 齐;播 种量 20 kg/km2 25 kg/km2。或 采用 宽 窄 行 法,宽 行间 距40 cm 50 cm,窄 行间 距 18 cm 22 cm。5.3.2 直播地播种 采用 穴 播 或 条播。穴 播 每公顷 不 低 于 300000穴,每 穴 播 种 7 粒 8 粒,条播 采用 宽 窄 行 法,具体如 育苗移 栽 法。其 它 播 种要 点 与 育苗移 栽 法 相 同。播 后及 时灌水,灌水 次 数 与 培 育 一 年 实 生 苗 相 同。5.4 移栽 5.4.1 适宜苗龄与移栽时间 5.4.1.1 适宜苗龄 1.5 年 2 年 的 成 苗。5.4.1.2 移栽要求 移 栽 苗 要 求 达到:地 上 草质 茎 长 l0 cm 20 cm,地下 根长 10 cm,根 茎 直 径 0.25 cm 0.3 cm。5.4.1.3 移栽时间 春栽 在 4月中 下 旬 进行,伏 栽 在 7月 底 至 8月 下 旬 进行。以 春栽 为 好。5.4.2 移栽方法 5.4.2.1 起苗 起 苗 前 对苗 床 灌 透 水,趁 土壤 潮 湿 贴 苗 垄 开一沟,逐 行 顺垄全株 采 挖,保 全 苗,不 断 根。起 好 的 苗分 级 打捆。移 栽 前 先 田间 假 植,根 部 压 潮 湿 土 以 防 失 水。5.4.2.2 定植 株 距 10 cm 15 cm,行 距 30 cm 40 cm。也 可 采用 宽 窄 行,大行 距 50 cm,小 行 距 25 cm。植 入 深 度:沙 地 以 埋 入 草麻黄 根 茎 部 3 cm 5 cm,壤 质 土 以 埋 入 草麻黄 根 茎 部 1 cm 3 cm为 宜。苗 要 直 立,不 曲 根,不 卧 根、不 露 根,栽 后 踏 实。每公顷 定 植 150000 株 180000 株。栽 后及 时 浇 水 保 持 土壤 湿润。5.5 田间管理 5.5.1 幼苗管理 5.5.1.1 灌溉 苗期灌水 5 次 6 次,每 次保 持 湿润 即 可。忌 大水 冲 浇,禁止在 中 午高 温时灌溉。幼 苗 抽 出 第二 节后 减 少灌溉 次 数,大 雨 后及 时 排除 苗 畦 积水。5.5.1.2 除草 DB22/T 1755 2012 5 杂 草要 早 除、勤 除,行间 用 锄 除,株 间 用 手拔,并 结 合 松 土。在杂 草 盘 根 前 连续 除 草 3 次 5 次,不 许 有 任 何 杂 草 孽 生。5.5.1.3 追肥 分 别在 苗 出 齐后 第 1个 月 和 第 2个 月时,采用 根 灌 法 施 尿 素。第 一 次 施 尿 素 45 kg/km2 150 kg/km2。第二 次 施 尿 素 150 kg/km2左右。5.5.1.4 当年苗越冬管理 土壤 封冻 前 及 时灌 足 封冻 水。5.5.2 成苗管理 生 长 1.5 年 以上 草麻黄 苗为 成 苗。5.5.2.1 水肥管理 早 春 灌 足 解冻 水,以后 视 土壤 墒情 灌水,不 旱 为 宜。追肥 施 氮 肥 150 kg/km2,磷肥 75 kg/km2(以 P2O5计),钾 肥 45 kg/km2(以 K2O计)。5.5.2.2 除草 及 时 拔 除 杂 草。5.5.3 移栽地管理 5.5.3.1 灌水和排水 缓 苗期 每 隔 5 d 10 d灌水 1 次、保 证 灌水 4 次 5 次。转绿 成 活 后,当 年 再 灌水 2 次 3 次。移栽 两年 后,在 春、夏 生 长 期 保 证 4 次 6 次 灌溉。每 年 早 春要 灌 足 解冻 水,封冻 前 灌 足 封冻 水。采收 田 则 封冻 水 要 灌 在 采收 前,解冻 水可 推迟 至 再 生 植 株萌 发 后 灌溉。移 栽 田积水 要 及 时 排 出。5.5.3.2 追肥与施肥 定 植 后 第 4年 开 始,隔 年施有 机 肥一 次,每公顷 施 优 质 腐熟 农 家肥 30000 kg 45000 kg。移 栽 后 第三 年 开 始在 生 长 期 配 合施 氮、磷、钾 及 微 量 元 素 复 合 肥。第 三 年 每公顷 施 入 450 kg,三 年 后 每公顷 施 入600 kg 750 kg,严禁滥 用化 肥。5.5.3.3 中耕除草 每 年中 耕除 草 2 次 4 次,不 允许 有 杂 草 滋 生。对 于 土壤 团 粒结构 差、地 表易板 结 的地 块每 年中 耕 1 次。定 植 后 第 三 年不 能再 中 耕,以后 有 草要人工 拔 除。中 耕 时 要 严 防 草麻黄 根 茎 受破坏。5.5.4 直播地管理 幼 苗期管理 与 育苗田间管理 措 施 相 同,1年 半 大苗 的 管理 与 移 栽 苗管理 措 施 相 同。5.6 病 虫害防治 应 按照 GB/T 3543.1进行检 疫。5.6.1 农业防治 DB22/T 1755 2012 6 5.6.1.1 合 理 轮作 草麻黄 可 与禾 本科 作物 轮 作。5.6.1.2 整地 耙 地 深翻 地,平整 地。5.6.1.3 施肥 多 施有 机 肥,不 偏 施 氮 肥,增 施 磷、钾 肥。农 家肥 要 充分发 酵 腐熟。5.6.1.4 清洁 田地 及 时 除 草和 清 除 田间 杂 物。5.6.2 药剂防治 5.6.2.1 虫害药剂防治 蚜 虫 的 防治:3月中 上旬 和 10月中 下 旬,清 理 地 块 周围树枝、枯 草、落叶,集 中 烧毁,消 灭 虫源,降低 虫 口 密 度;4月 8月,若 虫 口 密 度 达到 2000 头/百 株 3000 头/百 株 时,用 0.3%苦 参 碱 水 剂 100倍液、10%吡 虫 啉 可 湿性粉 剂 3000倍液 或 20%杀灭菊酯乳油 600 倍 1200 倍液,喷 雾 3 次 4 次。或用 40%乐果乳油 1000 倍 1500 倍液喷 雾,生 长 期 内 最 多喷 6次,收 获前 7 d停 止 使 用。也 可 以 用 50%抗 蚜威 可 湿性粉 剂 2500 倍液喷 雾,生 长 期最 多喷 3 次,收 获前 7 d停 止 使 用。5.6.2.2 病 害药剂防治 5.6.2.2.1 立枯 病 Rhizoctonia solani Kuhn 土壤 消毒:方 法 参 照 5.2.1.4。种子 消毒:用 50%多菌灵 可 湿性粉 剂 500倍液 浸 种 24 h 36 h,或 用 2%3%石灰 水 浸 种 24h,或 用 70%甲 基 托布津 可 湿性粉 剂 1000倍液 浸 种 32 h。幼 苗 发病,可 用 64杀 毒 矾 可 湿性粉 剂 1000倍液喷 雾,生 长 期 内 最 多喷 4次,收 获前 3d停 止 使 用。5.6.2.2.2 猝倒 病 Pythium aphanidermatum Fitzp 土壤 消毒:方 法 参 照 5.2.1.4。幼 苗 发病,应 立 即拔 除病 苗,并 喷 施 75%百 菌 清 可 湿性粉 剂 600 倍液,或 25%瑞 毒 霉 可 湿性粉 剂 800倍液、64%杀 毒 矾 可 湿性粉 剂 500 倍液、72.2%普力克 水 剂 500 倍液,每 隔 7 d 10 d喷 1 次,连 喷 2 次 3 次。5.6.2.2.3 根腐 病 Fusarium solani f.sp pisi 预 防 措 施:(1)选 择 地下 水 位 在 3 m以 下的地 块;(2)4月 上旬 用 95%绿 亨 1号 3000 倍 4000 倍液 灌 根 1 次,间 隔 期 7 d 10 d再连续 喷 雾 2次 预 防。也 可 采 取 25%咪 鲜 胺乳油 500 倍 1000 倍 或 50%多菌灵 可 湿性粉 剂 500 倍液 灌 根 2 次 预 防。治 疗 方 法:发病 严 重 的 病 株 及 时 连 根 挖 除,集 中 烧毁,并 喷 施 30%恶 霉 灵 水 剂 800 倍液、25%咪 鲜 胺乳油 500 倍液,或 50%多菌灵 可 湿性粉 剂 500 倍液喷 施 病 区 进行土壤 灭 菌消毒。5.6.2.2.4 根线虫 病 Meloidogyne hapla Chifuwood DB22/T 1755 2012 7 预 防 措 施:3月 下 旬,每公顷 用 50%棉隆(必 速灭)微 粒剂 45 kg拌 150 kg细 土,沟 施药土 覆 土 耙 平。治 疗 方 法:受 害 严 重 的 植 株 及 时 挖 除 烧毁,并 控制 灌水,以 缩 小 虫源 扩散 范 围。5.6.2.2.5 褐斑 病 Cercospora insulana Sacc 用 50%甲 基 托布津 1000倍 1200倍液喷 雾,或 50%多菌灵 1000倍 1200倍液喷 雾,阴 雨 天 气,隔 7 d再 喷 1次。农 药 使 用 符合中 华人 民共 和国农 药管理条例 的规定,禁 用农 药 参 见附录 A。6 采收 与 初加工 6.1 采收 6.1.1 茎的采收 人工种 植 草麻黄 3年 后 可进行 首 次 采收,以后 2年 轮 采 1次。最 佳 采收 时间 在 10月 份。刈割 后 留茬 高 度为 根 茎 以上 1 cm 2 cm。6.1.2 种子 的采收 人工种 植 草麻黄 3年 后 可进行 首 次 采种,隔 年 采种 1次。7月 下 旬 到 8月 上旬及 时 采 摘果 实以 免脱落。果 实 采 摘 后 要 脱去果肉、分 离 出 籽 粒、洗 净、阴 干,种子 含 水 量 在 12%左右 为 宜。封 装 后 置 于 凉爽、干燥、通风 地 方 储存。6.2 初加工 收 获 后 的草麻黄,去 除 杂 草和 泥 土,在 通风 处 阴 干,切 忌 暴晒 或 雨 淋,当 药 材 的 含 水 量 低 于 9.0%可进行 贮藏。DB22/T 1755 2012 8 A A 附 录 A(规范性 附录)麻黄 禁 用 农药品 种 表 A.1 麻黄 禁 用 农药品 种 种 类 名 称 原 因 砷(arsena)、铅(acetate)类 高毒 有机汞杀菌剂 汞制剂(Mercurycompounds)高 残 留、剧 毒 有 机 杂 环 类 敌 枯 双 致畸 氟 制 剂 氟 乙 酸 钠(sodiumfluoroacetate)、毒 鼠强(tetramine)、氟 乙 酰 胺(fluoroacetamide)、甘氟(gliftor)剧 毒、高 毒、药 害 有 机 氯 杀 虫剂 滴滴涕(DDT)、六六六(HCH)、艾氏 剂(aldrin)、狄 氏 剂(dieldrin)、毒 杀 芬(camphechlor)高 残 留 卤代烷 类 熏蒸 杀 虫剂 二 溴氯丙烷(dibromochloropane)、二 溴 乙 烷(EDB)致畸、致癌 有 机 磷 杀 虫剂 甲拌 磷(phorate)(3911)、磷 胺(phosphamidon)、久 效 磷(monocrotophos)、对 硫 磷(parathion)(1605)、甲 基 硫 环 磷(phosfolan-methyl)、硫 环 磷(phosfolan)、甲 基 对 硫 磷(parathion-methyl)(甲 基 1605)、内 吸 磷(demeton)(1095)、甲 胺 磷(methamidophos)、甲 基 异柳 磷(isofenphos-methyl)、治 螟 磷(sulfotep)(苏 化 203)、特丁硫 磷(terbufos)、灭 线 磷(ethoprophos)、蝇 毒 磷(coumaphos)、地 虫 硫 磷(fonofos)、氯唑 磷(isazofos)、毒 鼠硅(silatrane)、涕 灭威(aldicarb)、苯线 磷(fenamiphos)剧 毒 氨 基 甲 酸 酯杀 虫剂 克百威(carbofuran)(呋喃丹)高 毒 二 甲 基 甲 眯 类杀 虫、螨 剂 杀 虫 脒(chlordimeform)慢 性毒性、致癌 二 苯醚 类 除 草 剂 除 草 醚(nitrofen)慢 性毒性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