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35.240.70 CCS L 70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1361 2024 2024-03-20 发布 2024-04-20 实施 浙 江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数字政府 公文标签 编码与应 用规范 Digital government Code and application specification for official documents data tags DB33/T 1361 2024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标 签分 类及 编码.1 基本 原则.1 4.1 标签 分类 方法.2 4.2 标签 体系.2 4.3 标签 编码 规则.4 4.4 5 标 签建 设及 应用.5 标签 体系 建设.5 5.1 标签 建库.5 5.2 标签 标注.5 5.3 标签 应用.5 5.4 附录A(规 范性)标签 类目及 代码 集.6 DB33/T 1361 2024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标 准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标 准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标准 由浙 江省 人民 政府 办公厅 提出、归 口并 组织 实施。本标准 起草 单位:浙 江省 大数据 发展 中心、数 字浙 江技术 运营 有限 公司、浙 江省标 准化 研究 院。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金 加 和、陈姿 涵、周文、施 筱玲、叶 红叶、黎 珊珊、金 永勤、孟 一丁、孙 雅和、胡瑞玉、蒋 迪、林丽 丝、张伟嘉、陈 涵宇、张 尚进。DB33/T 1361 2024 1 数 字政府 公 文标签 编码与 应用 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数 字政 府公 文标签 的标 签分类、编码、建设 和应 用 等 内容。本标准 适用 于数 字政 府公 文标签 体系 的建设 和 应用。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标准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标 准;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标准。GB/T 2260 2007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行 政区 划代 码 GB/T 4754 2017 国民 经 济行业 分类 GB/T 7027 2002 信息 分 类和编 码的 基本 原则 与方 法 DB33/T 2350 2022 数 字 化改革 术语 定义 DB33/T 2351 2021 数 字 化改革 公 共数 据分 类分 级指南 3 术语和 定义 DB33/T 2350 2022 界定 的 以及 下 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标 准。3.1 数字政 府 digital government 运用新 一代 信息 技术 所构 建的新 型政 府形 态,是以 数字化 理念、数 字化 思维、数字 化战 略、数 字 化资源、数字 化工 具和 数字 化规则 等为 手段,以 构建 新型生 产关 系、打造 新型 治理机 制、推动 生 产 方 式 和生活方 式变 革、破解 政府 运行难 题为 工作 核心,推 动公共 服务 普惠 便利 化、政府管 理透 明公 平 化、政 府治理精 准高 效化、政 府决 策智能 化的 一系 列活 动和 过程。来源:DB33/T 2350 2022,定 义3.1.1.3 3.2 公文 official document 法定机 关与 组织 在公 务活 动中形 成的 文件、演 示文 档或多 媒体 资料 等数 据。3.3 公文标签 official document data tag 对于法 定机 关与 组织 在公 务活动 中的 文件、演 示文 档 或多媒 体资 料等 进行 业务 实体特 征描 述的 特 征标识。4 标签分 类及 编码 基本要求 4.1 4.1.1 系统性 DB33/T 1361 2024 2 应按照 公共 数据 的多 维特 征及其 相互 间存 在的 逻辑 关联进 行科 学、系统 地分 类。4.1.2 延展性 应设置 收容 类目,确 保下 级信息 管理 系统 可在 本分 类体系 的基 础上 延拓 细化。4.1.3 综合实 用性 在满足 系统 总任 务、总 要 求的前 提下,采用 标签 多 维多级 分类,满足 数字 政 府系统 内相 关业 务的 实际需求。标签分 类方 法 4.2 标 签 分 类 的 基 本原 则 和 方法 应 遵 循GB/T 7027 2002中6.4 规 定 的面 分 类 法 和线分 类 法 相 结 合 的混合分类 方法、DB33/T 2351 2021 中4.2.2 规定 的数 据 分类维 度等 要求。标签体 系 4.3 公文标 签框 架包 括业 务、工作体 系、领域、行业、地域五 个分 面。每分 面下 设分级 标签,根 据业 务特征最 低到 五级,公 文标 签分面 及一 级类 标签 如图1 所示,标签 类目 及代 码集 按附录A:a)业务分 面包 括:文件 标签、会议 标签、政 务信 息 标 签、督 查问 题等 一级 类标 签;b)工 作 体系 分 面包 括:经 济建 设、政 治 建设、宣 传 思想 和 文化 建 设、社会 建 设和 社 会治 理、生态文明 建设、全 面深 化改 革、全 面依 法治 国、重点 工作等 一级 类标 签;c)领域分 面包 括:综合 政务、工业、交 通、国防 等 20 类一级 类标 签;d)地域分 面包 括:地域 分类 遵照国 标 GB/T 2260 2007 和国家 民政 主管 部门 发 布的中 华人 民 共和国行 政区 划代 码分 类;e)行业分 面包 括:行业 分类 遵照国 标 GB/T 4754 2017 分类。DB33/T 1361 2024 3 图1 公文标 签分面 及 一级 类标 签公文标 签体 系 综合政务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财政、金融、审计监管 国土资源、能源 农业、林业、水利管理 工业、交通 商贸、海关、旅游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科技、教育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卫生、体育 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工作 劳动、人事、监察 公安、安全、司法 民政、扶贫、救灾 民族、宗教 对外事务 港澳台侨工作 国防 业务标 签 会议 政务信息 督查问题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宣传思想和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重点工作 2260-2007分类 遵照国标GB/T 4754-2017分类 遵照国标GB/T 工作体 系标 签 领域分 类标 签 地域标 签 行业标 签 文件 一级类 分面 DB33/T 1361 2024 4 标签编 码规 则 4.4 4.4.1 标签编 码采 用混 合分 类法,业务、工 作体 系、领域 分面类 目的 标签 按 照 4.4.2 的要 求编 码,地域分面 类目 的标 签按 照GB/T 2260 2007 第3 章、第5 章的要 求编 码,行业 分面 类 目的标 签按 照GB/T 47542017 第4 章、第5 章 的 要求编 码。4.4.2 公文标 签分 类标 识由 字母 数字型 代码 标识 组成,采 用分段 式编 码规 则,由六 部分 10 位 字母 或 阿拉伯数 字字符 组成,从左 往右顺 序编码,当 某一级 类及其 下级类 为空 时,相 关部分 的赋码 均为“00”。详细编 码规 则如 图2 所示:a)第1 位 代码:1 位大 写英 文字符(A Z),表 示分 面,按 顺序 编码;b)第2 位 代码:1 位大 写英 文字符(A Z),表 示一 级类;c)第3-4 位代 码:2 位 阿拉 伯数字(00 99),在 一 级类下 按顺 序编 码,表示 二级类,没 有二 级类赋码“00”;d)第5-6 位代 码:2 位 阿拉 伯数字(00 99),在 二 级类下 按顺 序编 码,表示 三级类,没 有三 级类赋码“00”;e)第7-8 位代 码:2 位 阿拉 伯数字(00 99),在 三 级类下 按顺 序编 码,表示 四级类,没 有四 级类赋码“00”;f)第 9-10 位 代码:2 位阿 拉 伯数字(00 99),在四 级类按 顺序 编码,表 示五 级类,没有 五 级类赋码“00”。示例:“海洋资源保护管理”标签的编码为:BE0205000000,即“分面:工作体系-一级类:生态文明建设-二级类生态保护-三级类:海洋资源保护管理”的标签。图2 类目编 码规 则 4.4.3 地域标 签分 类标 识由 数字 型代码 标识 组成,由 6 位 阿拉伯 数字 字符 组成,按 照省级、设 区市、县(市、区)三 级从 左往 右顺序 编码。示例:“上城区”地域标签的编码为:330102,即“省级区划代码:浙江-设区市区划代码:杭州-县(市、区)区划代码:上城区”的标签。4.4.4 行业标 签分类 标识 采用线 分类法 和分层 次编 码方法,将国 民经济 行业 划分为 门类、大类、中 类和小类 四级。由 一位 拉丁 字母和 四位 阿拉 伯数 字组 成,从 左往 右顺 序编 码。示例:“职业技术培训”行业标签的编码为:P8391,即“门类:教 育-小类:职业技术培训”的标签。四级类,2 位阿 拉伯 数字(0099)二级类,2 位阿 拉伯 数字(00 99)一级类,1 位大 写英 文字 符(A Z)五级类,2 位阿 拉伯 数字(0099)分面,1 位 大写 英文 字符(AZ)三级类,2 位阿 拉伯 数字(0099)DB33/T 1361 2024 5 5 标签建 设及 应用 体系建设 和 管理 5.1 5.1.1 以业务 需求为 导向 选定目 标对象,按照“规 范化、精细化、标准 化”原则,进行业 务梳理 和 分类分级 标签 设计,公 文标 签体系 设计 使用 本标 准中 的标签 规范。5.1.2 省级人 民政府 及其 委托机 构管理 标签及 标签 编码,组织定 期开展 省级 标准更 新评估 和发布。设区市级 人民 政府 可在 省级 发布的 标签 基础 上,在本 行政区 域内 更新 和发 布本 级标签。5.1.3 各级标 签应用 单位 在根据 自身的 业务特 点及 实际情 况使用 相应标 签体 系,对 公文进 行标签 标 注和应用。标签建 库 5.2 标签应 用单位 通过 给数据 定义标 签,建 立标 签库,实现标 签分类 管理,参照4.4 标签 编码规 则开 发标签数 据接 口,对外 提供 完整标 签树。标签标注 5.3 业务 应 用系 统调 用现 有标 签体系 中的 标签 进行 数据 标签化,宜 采用 人工 智能 手段进 行标 签匹 配。标 签应 用 5.4 根据业 务特 征可 选择 某一 分面的 单一 下级 标签 或组 合标签 方式,或 者选 择单 一 分面或 组合 分面 方 式,对业务 对象 进行 标签 标注。DB33/T 1361 2024 6 附录A(规范 性)标签类 目及 代码 集 A.1 业务标 签 A.1.1 文件标 签 文件标 签类 目见 表A.1。表A.1 文件 标签 类目 表 分面 编码 一级类 编码 二级类 编码 三级 类 编码 四级类 编码 五级类 说明 A A 文件 01 文件综合 01 文种 01 请示 01 请示协调类 按照请示类型划分 02 活动安排 03 代拟稿发文 04 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事项 05 其他 02 议案 00 参考 电子公文文种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分类 03 报告 00 04 决议 00 05 决定 00 06 命令(令)00 07 公告 00 08 通告 00 09 意见 00 10 通知 00 11 通报 00 12 批复 00 13 函 00 14 纪要 00 15 公报 00 16 其他 00 02 文件 类型 01 领导讲话 00 按照文稿类型划分 02 指示批示 00 03 政策文件 00 04 规划方案 00 05 统计信息 00 06 调研报告 00 07 智库研究 00 DB33/T 1361 2024 7 表A.1 文 件标 签类 目表(续)分面 编码 一级类 编码 二级类 编码 三级 类 编码 四级类 编码 五级类 说明 A A 文件 01 文件综合 03 紧急 程度 01 特提 00 按照紧急程度划分 02 特急 00 03 加急 00 04 平急 00 04 密级 01 绝密 00 按照保密等级划分 02 机密 00 03 秘密 00 04 内部 00 05 敏感 00 06 普通 00 05 公开 属性 01 主动公开 00 参考 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 02 依申请公开 00 03 不予公开 00 06 期限 01 1 年 00 按照规定期限划分 02 3 年 00 03 5 年 00 04 10 年 00 05 20 年 00 06 30 年 00 07 正式公布前 00 08 长期 00 09 其他 00 02 收文标识 01 来文 单位 00 00 02 来文单位层级 01 国家层面 01 党中央、国务院(含中办、国办)文件 按照来文单位来划分来文层级 02 全国人大、政协和中纪委国家监委机关文件 02 省部级 01 国家部委、外省政府 03 省内 01 省委、省政府 02 省级单位 03 市委、市政府 04 市级单位 05 县委、县政府 06 县级单位 DB33/T 1361 2024 8 表A.1 文 件标 签类 目表(续)分面 编码 一级类 编码 二级类 编码 三级 类 编码 四级类 编码 五级类 说明 A A 文件 02 收文标识 03 收文 类型 01 阅件 00 按照阅办件事务类型划分 02 办件 01 发文类 02 请示协调类 03 活动类 04 征求意见及反馈类 05 其他事务类 04 来文状态管理(全周期)01 来文时间标签 01 签收时间 按照文件处理时间划分 02 审核时间 03 分发时间 04 承办时间 05 办结时间 02 来文单位标签 01 主办处室 文件牵头办理处室 02 承办处室 办理文件相关处室 03 主办单位 文件牵头办理单位 04 承办单位 办理文件相关单位 03 状态标签 01 签收 按照来文办件状态划分,其中催办主要针对重要事项的公文 02 退回 03 分办 04 承办 05 催办 05 重要且紧急文件 01 上级批示 01 中央批示 按照来文业务处理重要紧急程度划分 02 国务院批示 03 其他国家级批示 04 国家部委批示 05 省级批示 06 厅级批示 07 市级批示 02 活动 01 上级领导来浙调研陪同 02 赴省外出席会议、活动 03 省级部门邀请出席会议、活动 DB33/T 1361 2024 9 表A.1 文 件标 签类 目表(续)分面 编码 一级类 编码 二级类 编码 三级 类 编码 四级类 编码 五级类 说明 A A 文件 02 收文标识 06 紧急 文件 01 突发性事件 01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02 安全生产事件 03 重大舆情事件 04 自然灾害事件 05 其他突发性事件 02 会议通知 01 国办、国家部委会议通知 02 全省会议通知 03 全市会议通知 04 县级会议通知 03 来浙考察调研 01 国办、国家部委来浙 02 外省(区、市)来浙 04 有时效性的办件 01 征求意见类 02 商请提供材料 05 文中已标注紧急程度的来文 00 07 重要 文件 01 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性文件 00 02 国家部委点对点印送浙江的文件 00 03 省内重要政策性文件 01 省委办公厅、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委等印发的政策性文件 02 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发涉及“三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03 省政协报送的综合性调研报告 04 设区市重要政策文件 00 05 县(市、区)重要政策文件 00 DB33/T 1361 2024 10 表A.1 文 件标 签类 目表(续)分面 编码 一级类 编码 二级类 编码 三级 类 编码 四级类 编码 五级类 说明 A A 文件 03 发文标识 01 发文状态管理(全周期)01 发文时间标签 01 签收时间 按照文件处理时间划分 02 审核时间 03 分发时间 04 承办时间 02 发文单位标签 01 起草单位 按照文件处理单位划分 02 主办处室 03 会办处室 04 主送单位 05 抄送单位 02 发文重点类型 01 三类文件 00 按照业务关注类型划分 02 行政规范性文件 00 03 议事协调机构文件 00 04 其他发文 00 DB33/T 1361 2024 11 A.1.2 会议标 签 会议标 签类 目见 表A.2。表A.2 会议 标签 类目 表 分面 编码 一级类 编码 二级类 编码 三级类 编码 四级类 编码 五级类 说明 A B 会议 01 会议类别 01 会议所属系统 01 党委系统 00 按照会议召开单位划分所属系统 02 人大系统 00 03 政府系统 00 04 政协系统 00 02 会议层级 01 国际 00 按照会议召开单位划分会议层级 02 国家 01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 02 国家部委召开 03 省 01 省委、省政府召开 02 省政府部门召开 04 市 01 市委、市政府召开 02 市政府部门召开 05 县 01 县委、县政府召开 02 县政府部门召开 06 县级以下 00 03 会议类型 01 纳入指标管理会议类型 01 一类会议 按照纳入指标的会议三类划分 02 二类会议 03 三类会议 02 不纳入指标管理会议类型 01 党组会议 按照不纳入指标的其他类型划分 02 党组民主生活会 03 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 04 政府常务会议 05 学习会 06 务虚会 07 全体会议 08 廉政会议 09 联席会议 10 专题会议 11 座谈会 12 其他 DB33/T 1361 2024 12 表A.2 会 议标 签类 目表(续)分面 编码 一级类 编码 二级类 编码 三级类 编码 四级类 编码 五级类 说明 A B 会议 02 会议时间 01 会议召开日期 01 年月日信息 00 按照会议日程相关时间划分 02 星期信息 00 03 上、下、晚信息 00 02 会议时长 01 会议开始时间 00 02 会议结束时间 00 03 参会报名时间 01 会议要求时间 00 02 实际报名时间 00 04 提交材料时间 01 材料要求时间 00 02 实际提交时间 00 03 会议地点 01 地理位置属性 01 省 00 按照会议召开单位的地理位置划分 02 市 00 03 县 00 04 乡 00 02 会议室信息 00 00 04 有关单位 01 主办单位 00 00 按照会议主办方、承办方及参会方来区分 02 承办单位 00 00 03 参会单位 00 00 04 新闻媒体 00 00 05 责任落实单位 00 00 05 会议人员 01 人员类别 01 参会人员 00 按照会议人员职责划分 02 主持人 00 03 发言人员 00 02 人员信息 01 职务(职级)00 参会人员属性包含姓名、职务及单位 02 所在单位 00 03 请假、代会情况 01 是否请假 按照参会人员请假信息划分 02 是否代会 03 请假是否批准 04 代会是否批准 06 会议形式 01 视频会议 01 电信线路 00 按照视频会议线路划分 02 移动线路 00 03 视联网会议系统 00 04 保密线路 00 DB33/T 1361 2024 13 表A.2 会 议标 签类 目表(续)分面 编码 一级类 编码 二级类 编码 三级类 编码 四级类 编码 五级类 说明 A B 会议 06 会议形式 02 非视频会议 01 现场会 00 按照是否为现场会划分 02 非现场会 00 07 会议组织与保障 01 会议承办单位(处室)00 00 按照会议组织与保障详情 02 会务人员信息 00 00 03 用车信息 00 00 04 住宿信息 00 00 05 会场设备保障信息 00 00 06 会场一般服务保障信息 00 00 07 会议经费 01 经费预算金额 00 按照会议经费详情 02 经费执行金额 00 03 经费执行率 00 08 会议资料 01 会议方案 00 00 按照会议资料类型划分 02 会议审批(备案)表 00 00 03 会议通知 00 00 04 主持词 00 00 05 讲话材料 00 00 06 政办通报 00 00 07 发言材料 00 00 08 会议记录 00 00 09 会议纪要 00 00 10 视频(含音频)资料 00 00 11 会议指南 00 00 12 座位表 00 00 13 签到表 00 00 14 财务资料 00 00 15 其他 00 00 09 会议落实 01 任务清单 01 事项 00 按照任务清单信息详情 02 责任单位 00 03 办理时限 00 02 办理情况 01 办理进度 00 按照办理情况进展划分 02 办理结果 00 DB33/T 1361 2024 14 A.1.3 政务信 息标 签 政务信 息标 签类 目见 表A.3。表A.3 政务 信息 标签 类目 表 分面 编码 一级类 编码 二级类 编码 三级类 说明 A C 政务信息 01 政务信息来源 01 国办约稿信息 按照政务信息来源渠道划分 02 领导点题信息 03 自主选题信息 04 部门报送信息 05 市县报送信息 06 高校院所报送信息 02 政务信息状态 01 领导批示 按照政务信息刊被采用、批示状态划分 02 上级采用 03 本级采用 03 刊物类型 01 参阅件 按照政务信息采用刊物类型划分 02 专报国办信息 03 每日要情 04 专报信息 05 信息摘编 06 政务工作交流 07 汇编 04 刊物内容 01 问题反映 按照政务信息内容划分 02 经验做法 03 数据分析 04 调查建议 DB33/T 1361 2024 15 A.1.4 督查问 题标 签 督查问 题标 签类 目见 表A.4。表A.4 督查 问题 标签 类目 表 分面 编码 一级类 编码 二级类 编码 三级类 编码 四级类 编码 五级类 说明 A D 督查问题 01 问题来源 01 中央指出 01 中央指示批示 01 总书记指示批示 按照指出问题来源于中央层面的类型划分 02 总理指示批示 03 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指示批示 02 党中央、国务院会议及文件要求 00 03 中央巡视 01 常规巡视 02 专项巡视 03 巡视“回头看”04“机动”巡视 04 中央审计 01 直接对浙江的审计 02 延伸到浙江的审计 05 中央及中办督查 00 06 国务院及国办督查 00 07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01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 02 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 08 国务院安委会(办)督查检查 01 国务院安委会巡查考核 02 国务院安委会(办)督查暗访 09 中央联席办交督办 00 10 国家信访局交督办 00 11 人大监督发现 01 全国人大代表日常监督 02 人大代表联络站收集 12 政协监督发现 01 全国政协委员日常监督 02 政协民生论坛 13 中央和国家层面其他督查检查 01 部委督查暗访、交办督办 DB33/T 1361 2024 16 表A.4 督 查问 题标 签类 目表(续)分面 编码 一级类 编码 二级类 编码 三级 类 编码 四级类 编码 五级类 说明 A D 督查问题 01 问题来源 02 省委、省政府领导要求 01 省委、省政府会议要求 00 按照指出问题来源于省级决策层面的类型划分 02 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批示要求 01 省委书记指示批示 02 省长指示批示 03 其他省领导指示批示 03 省级巡视、审计、督查等日常发现 01 省级巡视 01 省级常规巡视 按照问题来源于 省级层面日常发现的类型划分 02 省级专项巡视 03 省级巡视“回头看”04 省级“机动”巡视 02 省级审计 01 省厅直接审计 02 省厅组织审计 03 省级督查检查 01 省委、省政府重大督查 02 省政府重大督查 03 其他全省性督查 04 其他全省性检查 05 省直单位日常检查 06 其他督查检查 04 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00 05 省级安全生产检查 01 省安委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巡查 02 省安委办、省防指办、省减灾办明察暗访 03 省级相关部门专项明察暗访 04 省级综合性和专项性整治 05 省级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综合性安全形势分析 06 省级各专委会和相关部门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分析 07 省级文件部署 DB33/T 1361 2024 17 表A.4 督 查问 题标 签类 目表(续)分面 编码 一级类 编码 二级类 编码 三级 类 编码 四级类 编码 五级类 说明 A D 督查问题 01 问题来源 03 省级巡视、审计、督查等日常发现 06 省级网络舆情 01 专项督查 按照问题来源于省级层面日常发现的类型划分 02 平台预警 07 省级信访 01 大数据平台提供 02 重复信访事项治理 03 其他信访事项 08 无感监测发现 01 重大任务量化监测 02 关键环节在线监测 03 关联数据比对监测 04“互联网+督查”监测 09 人大监督发现 01 省市县人大代表日常监督 02 人大代表联络站收集 10 政协监督发现 01 省市县政协委员日常监督 02 政协民生论坛 04 市委、市政府领导要求 01 市委、市政府会议及文件要求 00 按照问题来源于市级决策层面的类型划分 02 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批示要求 01 市委书记指示批示 02 市长指示批示 03 其他市领导指示批示 05 市级巡察、审计、督查等日常发现 01 市级巡察 01 市级常规巡察 按照问题来源于市级层面日常发现的类型划分 02 市级专项巡察 03 市级巡视“回头看”04 市级“机动”巡察 02 市级审计 01 市级直接审计 02 市级组织审计 03 市级督查检查 01 市委、市政府重大督查 02 市政府重大督查 03 其他全市性督查 04 其他全市性检查 05 市直单位日常检查 06 其他督查检查 04 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00 DB33/T 1361 2024 18 表A.4 督 查问 题标 签类 目表(续)分面 编码 一级类 编码 二级类 编码 三级 类 编码 四级类 编码 五级类 说明 A D 督查问题 01 问题来源 05 市级巡察、审计、督查等日常发现 05 市级安全生产检查 01 市安委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巡查 按照问题来源于市级层面日常发现的类型划分 02 市安委办、市防指办、市减灾办明察暗访 03 市级相关部门专项明察暗访 04 市级综合性和专项性整治 05 市级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综合性安全形势分析 06 市级各专委会和相关部门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分析 07 市级文件部署 06 市级网络舆情 01 专项督查 02 平台预警 07 市级信访 01 大数据平台提供 02 重复信访事项治理 03 其他信访事项 08 市级无感监测发现 01 重大目标量化监测 02 关键环节在线监测 03 关联数据比对监测 04“互联网+督查”监测 09 市级人大监督发现 01 市县人大代表日常监督 02 人大代表联络站收集 10 市级政协监督发现 01 市县政协委员日常监督 02 政协民生论坛 06 县级党委、政府领导要求 01 县级党委、政府会议及文件要求 00 按照问题来源于县级决策层面的类型划分 02 县级党委、政府领导指示批示要求 01 县级党委主要领导指示批示 02 县级政府主要领导指示批示 03 其他县级领导指示批示 DB33/T 1361 2024 19 表A.4 督 查问 题标 签类 目表(续)分面 编码 一级类 编码 二级类 编码 三级 类 编码 四级类 编码 五级类 说明 A D 督查问题 01 问题来源 07 县级巡察、审计、督查等日常发现 01 县级巡察 01 县级常规巡察 按照问题来源于县级层面日常发现的类型划分 02 县级专项巡察 03 县级巡视“回头看”04 县级“机动”巡察 02 县级审计 01 县级直接审计 02 县级组织审计 03 县级督查检查 01 县级党委、政府重大督查 02 县级政府重大督查 03 其他全县级督查 04 其他全县级检查 05 县级部门单位日常检查 06 其他督查检查 04 县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00 05 县级安全生产检查 01 县级安委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巡查 02 县级安委办、县防指办、县减灾办明察暗访 03 县级相关部门专项明查暗访 04 县级综合性和专项性整治 05 县级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综合性安全形势分析 06 县级各专委会和相关部门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分析 07 县级文件部署 06 县级网络舆情 01 专项督查 02 平台预警 07 县级信访 01 大数据平台提供 02 重复信访事项治理 03 其他信访事项 08 县级无感监测发现 01 重大目标量化监测 02 关键环节在线监测 03 关联数据比对监测 04“互联网+督查”监测 09 县级人大监督发现 01 人大代表日常监督 02 人大代表联络站收集 10 县级政协监督发现 01 政协委员日常监督 02 政协民生论坛 DB33/T 1361 2024 20 表A.4 督 查问 题标 签类 目表(续)分面 编码 一级类 编码 二级类 编码 三级类 编码 四级类 编码 五级类 说明 A D 督查问题 01 问题来源 08 突发事件暴露 01 事故 01 重大涉险事故 按照问题来源于突发事件的类型划分 02 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03 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04 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05 较大自然灾害事故 06 重大自然灾害事故 07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事故 02 重大隐患挂牌 00 03 其他突发事件 00 09 社会监督 01 中央媒体 00 按照社会媒体、网络平台、群众监督类型划分 02 省级媒体 00 03 市级媒体 00 04 县级媒体 00 05 主要网络平台和新媒体 01 地方新媒体 02 商业媒体 03 自媒体(平台、号)04 即时通讯工具 05 互动式论坛 06 短视频平台 07 境外媒体网站 06 群众监督 01 投诉举报 02 其他群众监督 10 省直属单位和市县上报 01 省直属单位上报 00 按照主动上报单位划分 02 设区市上报 00 03 县(市、区)、开发区(集聚区)上报 00 11 其他问题来源 00 00 以上分类未涵括内容 02 问题提出性质 01 主动发现 00 00 02 被动发现 00 00 DB33/T 1361 2024 21 表A.4 督 查问 题标 签类 目表(续)分面 编码 一级类 编码 二级类 编码 三级类 编码 四级类 编码 五级类 说明 A D 督查问题 03 问题相关单位层级 01 国家层面 00 00 按照问题相关单位层级划分 02 省级 00 00 03 市级 00 00 04 县级 00 00 04 问题上报时间 01 年月日格式 00 00 说明问题上报、来文等接收时间 05 问题所在地域 01 省级层面 01 全省面上 00 按照在省级层面覆盖范围划分 02 省直机关 00 03 省属国企 00 04 省属高校 00 05 其他省级事业单位 00 02 设区市层面 01 全市面上 00 按照在地市层面覆盖范围划分 02 市直机关 00 03 市属国企 00 04 市属高校 00 05 其他市级事业单位 00 03 县(市、区)层面 01 全县面上 00 按照在县(市、区)层面覆盖范围划分 02 县属国企 00 03 县级事业单位 00 04 乡镇(街道)00 06 发生原因 01 党建弱化原因 01 党的领导弱化 01“四个意识”不强,“两个维护”不力,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没有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按照因不同层面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划分 02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偏差和失误 DB33/T 1361 2024 22 表A.4 督 查问 题标 签类 目表(续)分面 编码 一级类 编码 二级类 编码 三级类 编码 四级类 编码 五级类 说明 A D 督查问题 06 发生原因 01 党建弱化原因 02 政治建设原因 01 重大原则问题上未能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按照因不同层面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划分 02 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执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力 03 不遵守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 04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05 阳奉阴违、欺上瞒下 06 团团伙伙、拉帮结派 07 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健康 08 党的政治建设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03 思想建设原因 01 党性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宗旨教育流于形式 02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04 组织建设原因 01 党建工作责任制不落实 02 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 03 不执行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 04 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不到位 05 作风建设原因 01 不作为 02 乱作为 03 慢作为 04 假作为 06 纪律建设原因 01 政治纪律 02 组织纪律 03 廉洁纪律 04 群众纪律 05 工作纪律 06 生活纪律 07 制度建设原因 01 制度机制缺失 02 制度机制冲突 03 制度机制缺陷 04 制度机制滞后 08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坚决、不扎实 00 DB33/T 1361 2024 23 表A.4 督 查问 题标 签类 目表(续)分面 编码 一级类 编码 二级类 编码 三级类 编码 四级类 编码 五级类 说明 A D 督查问题 06 发生原因 02 责任原因 01 领导责任 00 按照因不同责任类型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划分 02 主体责任 00 03 属地责任 00 04 监管责任 01 监督乏力,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 02 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 05 企业(事业单位)责任 00 03 制度原因 01 制度机制缺失 00 按照因制度机制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划分 02 制度机制冲突 00 03 制度机制缺陷 00 04 制度机制滞后 00 04 工作原因 01 落实不力 00 按照因工作执行不力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划分 02 量化不够 00 03 协同不够 00 04 预判不够 00 05 研判不够 00 05 组织保障原因 01 组织架构不健全 00 按照因组织保障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划分 02 人员力量不足 00 03 宣传教育不足 00 04 装备设施不足 00 05 财政投入不足 00 06 安全投入不足 00 06 其他原因 00 00 以上分类未涵括内容 DB33/T 1361 2024 24 表A.4 督 查问 题标 签类 目表(续)分面 编码 一级类 编码 二级类 编码 三级类 编码 四级类 编码 五级 类 说明 A D 督查问题 07 问题性质 01 复发再发 01 同地再发 00 按照督查问题性质划分 02 异地再发 00 02 历史遗留 00 00 03 多跨疑难 01 跨层级 00 02 跨部门 00 03 跨地域 00 04 跨业务 00 05 跨系统 00 04 突发事件 00 00 05 初发偶发 00 00 06 结构性素质性问题 00 00 08 问题关注情况 01 中央指示批示关注 00 00 按照中央问题关注情况划分 02 中央媒体关注 00 00 09 警示层级 01 省级层面警示 00 00 按照问题警示覆盖面划分 02 市级层面警示 00 00 03 县级层面警示 00 00 10 风险类型 01 党的建设方面影响 00 00 按照问题对党政机关、社会群众造成影响类型划分 02“重要窗口”形象受损 00 00 03 地方政府形象受损 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