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港口淤泥与工业废渣资源复合固化利用技术规程DB3207/T 2012—2023.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沿海港口淤泥与工业废渣资源复合固化利用技术规程DB3207/T 2012—20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沿海港口淤泥与工业废渣资源复合固化利用技术规程DB3207/T 2012—202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沿海港口淤泥与工业废渣资源复合固化利用技术规程DB3207/T 2012—202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沿海港口淤泥与工业废渣资源复合固化利用技术规程DB3207/T 2012—202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沿海港口淤泥与工业废渣资源复合固化利用技术规程DB3207/T 2012—202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91.100.15 CCS Q13 DB3207 连云港市地方标准 DB3207/T 2012 2023 沿海港口 淤泥与工 业废渣资 源复合固 化利用技术规 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mposite solidific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dredged sediment and industrial waste resources at coastal ports 2023-10-24 发布 连 云 港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2023-12-01 实施 DB3207/T 2012 2023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2 4 原材 和配 比.2 5 性能 要求.5 6 试验 方法.5 7 施工.7 8 环境 安全.10 9 监测 与检 测.10 DB3207/T 2012 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2020 标准 化工作 导则 第1 部 分:标 准化文 件的 结构和 起草规 则的 规定 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连 云港 港口 集团 有限公 司提 出。本文件 由连 云港 市交 通运 输局归 口并 组织 实施 与监 督。本文件 起草 单位:连 云港 港口集 团有 限公 司、水利 部交通 运输 部国 家能 源局 南京水 利科 学研 究院、连云港 市交 通运 输综 合行 政执法 支队、江苏 筑港 建 设集团 有限 公司、南京 工 业大学、连云 港港 口工 程 设计研究 院有 限公 司、连 云 港港口 建筑 安装 工程 有限 公司、连 云港 建港 实业 有 限公司、连云 港港 口维 修 工程有限 公司。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胡 永 涛、付怀 合、关 云飞、周 玉喜、陈 兆坤、黄英 豪、高兆福、鲍尤 智、曹 依华、蒋凯 杰、徐锴、刘 强、程 明、杨华 东、王 美 玲、刘 冬、华苏 东、任义 扬、丛 建、程达、于 飞敏、李前元、魏 海滨、黄洋、陈 红洋、周 金学、陈海 波、吴志强、任杰、韩迅、何 洪升、卢 安全、赵浩 宇、金佳佳、傅明 洋、顾扬。DB3207/T 2012 2023 1 沿海港口 淤泥与 工业废渣 资源复 合固化利 用技术 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沿 海港 口淤 泥与工 业废 渣资 源复 合固 化利用 技术 的 原 材和 配比、性能要 求、试验 方法、施工、环境 安全 和监 测与 检测 的 要求。本文件 适用 于连 云港 市辖 区内港 口工 程填 料的 设计、施工 和质 量检 验,其它 地 区有类 似工 程时 可 参照使用。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 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 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1596 用 于水 泥和 混 凝土中 的粉 煤灰 GB 3095 环境 空气 质量 标 准 GB/T 12801 生 产过 程安 全卫生 要求 总则 GB 12348 工业 企业 厂界 环境噪 声排 放标 准 GB 14554 恶臭 污染 物排 放标准 GB 16297-1996 大 气污 染 物综合 排放 标准 GB/T 17141 土 壤质 量 铅、镉的 测定 石 墨炉 原子 吸 收分光 光度 法 GB/T 18046 用 于水 泥、砂浆和 混凝 土中 的粒 化高 炉矿渣 粉 GB/T 21372 硅 酸盐 水泥 熟料 GB/T 30760-2014 水泥 窑 协同处 置固 体废 物技 术规 范 GB/T 30810 水 泥胶 砂中 可浸出 重金 属的 测定 方法 GB 36600-2018 土 壤环 境 质量 建设 用地 土壤 污染 风 险管控 标准(试 行)GB/T 50279 岩 土工 程基 本术语 标准 GB/T 50123-2019 土工 试 验方法 标准 JTS 147 水运 工程 地基 设 计规范 JTS 168 港口 道路 与堆 场 设计规 范 HJ 680 土 壤和 沉积 物 汞、砷、硒、铋、锑的 测定 微波消 极/原子 荧光 法 DB3207/T 2012 2023 2 HJ 780 土 壤和 沉积 物 无 机元素 的测 定 波长 色散X 射线荧 光光 谱法 HJ 962 土壤 pH 值 的测 定 电 位法 3 术 语和 定义 GB/T 50279、JTS 168 界定 的以 及下 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于 本文 件。3.1 固化材 料 solidification material 用于 同 固废 材料 拌合,以 改善 淤 泥和 固废 材料 特性 的加固 材料。本 文件 中具 体指碱 渣、矿粉、粉 煤灰及 煤 电、冶金 固废 基无 机胶凝 材料、催 化剂 等 一 种或者 多种 复合。3.2 催化剂 catalyst 激发固化 材 料活 性的 添加 剂。3.3 复合固 化土 层 solidified soil layer 固废材 料与 固化 材料 经拌 和、摊 铺、碾压、养 护后 形成的 高强 度和 低压 缩性 的 回填 料。4 原 材和 配比 4.1 原料 4.1.1 淤泥 4.1.1 淤泥 开展设 计、施工 工作 之前,应针 对待 处理 的淤 泥场 地进行 调查 和取 样。综合 利用前,应 开展 固危 物特性鉴 别,排 除危 险废 物,并按照 属性 的环 境管 理要 求综合 利用,同时 污染 物 控制指 标及 限值 应 满 足表1 要求,理 化指 标及 限值 应满足 表 2 要求。表1 淤泥 污染 物控 制指 标 及限值 序号 必检 控制指标 总量 mg/kg 检测标准 1 砷 60 HJ 680 2 镉 65 GB/T 17141 3 铬(六价)5.7 HJ 780 4 铜 18000 HJ 780 DB3207/T 2012 2023 3 5 铅 800 HJ 680 6 汞 38 HJ 780 7 镍 900 HJ 780 表 2 淤 泥理 化指 标及 限值 序号 理化指标 限值 检测标准 1 PH 6.5 HJ 962 2 含水率/%120%GB/T 50123-2019 第5 章 4.1.2 铁 矿尾 泥 开展设 计、施工 工作 之前,应对铁 矿尾 泥的 来源、生 产 工艺 等进 行了 解,分 析 铁矿尾 泥的 相关 物理、力学和 环境 指标。综 合利 用前,应开 展固 危物 特性 鉴别,排除 危险 废物,并 按照属 性的 环境 管理 要 求 综合利用,同时 污染 物控制 指标及 限值 应满足 GB 36600-2018 规 定的 第二 类用 地 要求,理 化指 标及 限值应满足 表3 的 要求。表 3 铁矿 尾泥 理化 指标 及 限值 序号 理化指标 限值 检测标准 1 最大颗粒粒径 5mm GB/T 50123-2019 第8 章 2 含水率/%80%GB/T 50123-2019 第5 章 4.2 固化 材料 4.2.1 碱渣 4.2.1.1 碱 渣主 要 来源 于 氨碱 法 生产纯 碱过 程中 排 放的废 渣。综 合利 用前,应开展 固危物 特性 鉴别,排除危 险废 物,并按 照属 性的环 境管 理要 求综 合利 用。4.2.1.2 碱渣 最大 粒径 宜 超 过300mm。4.2.2 矿粉 4.2.2.1 矿粉 主要 来源 于 高炉冶 炼生 铁时 所得 到的 熔融物 经水 淬成 粒研 磨后 所得的 工业 固体 废渣。4.2.2.2 矿 粉作 为固化 材料 时应 测定活 性成 份种类 及含量、比表 面积、粒度 分布等 指标,并测 定硫 化物等指 标。4.2.2.3 矿粉 宜参照 GB/T 18046 中 的技 术要 求,选用 应 不低 于S90 级 别。4.2.3 粉 煤灰 4.2.3.1 粉煤灰 主 要来 源 于燃煤 火力 发电 的副 产品。DB3207/T 2012 2023 4 4.2.3.2 粉 煤灰 作为固 化 材料时 应测定 活性 成份种 类及含 量、比 表面 积、粒 度分布 等指标,并 测定 重金属等 物质 的种 类和 含量。4.2.3.3 粉煤 灰 应 符合GB/T 1596 中的 要求,选 用 应 不低 于 II 级。4.3 催 化剂 4.3.1 催化 剂起 激发固 化 材料活 性的作 用,针对不 同的固 化材料 采用 不同型 号的催 化剂,催化 剂组 成成分中 不得 含有 有毒 物质。4.3.2 液 体催 化剂 溶液 的 固体含 量 应 不大 于 3%,应 不 出现 沉淀 或絮 凝现 象。4.4 拌和 水 4.4.1 当固 化材 料需要 制 成浆液 时,需 要首 先将固 化 材料 用水拌 和,并应根 据不同 固化材 料的 反应 特性,选 择合 理的 添加 顺序。4.4.2 根据 复合 固化土 使 用场景 的不同,拌 和水宜 使用淡 水,如 使用 海水作 为拌和 水,应 考虑 盐分 含量和 pH 值 对固 化效 果的 影 响。4.4.3 拌合 水pH 值 宜不 小于 6.5。4.5 配比 4.5.1 应 根据 复合 固化 土 的目标 用途 进行 室内 配合 比试验 设计,确 定固 化基 材与催 化剂 施工 配合 比。4.5.2 进行 室内 配合比 试 验时,应根据 复合 固化工 程设计 指标参 数,宜采用 单因素 试验、正交 试验 方案等综 合确 定固 化材 料配 合比。5 性 能要 求 5.1 物理、力 学性 能 复合 固化 土的 基本 物理、力学 性能 指标 要求见表1。表 4 物理、力 学性 能 序号 项目 指标 1 无侧限抗压强度(28d)150 kPa 2 压缩性(28 d)压缩系数 a100-200 0.5 MPa-1 3 渗透性(28 d)渗透系数 k 10-4 cm/s 4 重金属浸出 满足 GB/T 30760-2014 中第8 章规定 5 压实度 80%DB3207/T 2012 2023 5 5.2 应用 控制 指标 5.2.1 钢结 构、钢筋混 凝 土建(构)筑 物附 近不宜 直接回 填复合 固化 土,需 要回填 时,应 进行 研究 论证。5.2.2 复 合固 化土 作为 堆 场回填 料时 宜采 用承 载 力 和沉降 变形 作为 控制 指标;当采 用压 实度、承 载比、回弹模 量作 为指 标时,宜 通过现 场试 验确 定。5.2.3 复合 固化 土作为 堆 场回填 料时地 基承 载力特 征值和 沉降变 形应 满足设 计使用 要求。集装 箱重 箱堆场堆 五层 及以 上时 应 大 于等 于 150 kPa,其 他情 况时应 不小 于 80 kPa。5.2.4 复合 固化 土作为 路 基回填 使用时,宜 采用压 实度作 为控制 指标;当采 用无侧 限抗压 强度、承 载比、回 弹模 量作 为指 标 时,宜通 过现 场试 验确 定。6 试 验方 法 6.1 无侧 限抗 压强 度、压 缩性、渗透 性、抗剪 强度、耐久 性 等 试验 应按 照GB/T 50123 规定 执行。6.2 复合 固化 土 可 浸出 重 金属含 量测 定应按照 GB/T 30810 规定 的方 法进 行,其 中样品 制备 应按 照 GB/T 21372 规定 执行。6.4 承载 力计 算 6.4.1 淤 泥和 工业 废渣 复 合固化 场地 应计 算上 部硬 壳层承 载力 和下 卧层 承载 力。6.4.2 上 部硬 壳层 承载 力 特征值 应通 过静 载荷 试验 确定。初步 设计 时可 按 照 式(6.1)估算:a cuff=(6.1)式中:af 上 部硬 壳 层 承载 力特 征 值(kPa);强 度折 减系 数,取 0.600.85,当 土体 与固 化剂 搅拌均 匀性 好时 取高 值,具体可 根据 试验 确定;cuf 在 标准 养护 条件 下,按设计 配合 比得 到 的 90 d 龄期试 块无 侧限 抗压 强度 平均值(kPa)。6.4.3 对 于存 在软 弱下 卧 层的场 地,应按 式(6.2)进行下 卧层 承载 力验 算:z cz azp p f+(6.2)式中:zp 相 应于 荷载 效应 标准 组合时,软 弱下 卧层 顶面 处的 附 加压 力值(kPa);DB3207/T 2012 2023 6 czp 软 弱下 卧层 顶面 处土 的自重 压 力 值(kPa);azf 软 弱下 卧层 顶面 处经 深度修 正后 的地 基承 载力 特 征值(kPa)。6.4.4 固化 场 地 为矩形 基 础或条 形基础 时,其附加 应 力应 按式(6.3)和(6.4)进行 计算,并进 行下部土体 的承 载力 验算。()()()2 tan 2 tankczbl p ppb z l z=+(6.3)()2 tankczb p ppbz=+(6.4)式中:b 堆 场地 基底 面宽 度(m);l 堆 场地 基底 面长 度(m);kp 相 应于 荷载 效应 标准 组合时,堆 场地 基底 面处 的平均 压力 设计 值(kPa);cp 路 基或 基础 底面 处的 自重应 力(kPa);z 固 化层 的厚 度(m);固 化层 压力 扩散 角(),取 28 45,无 试验资 料时 取值 宜通 过试 验确定。6.5 变形 计算 6.5.1 场 地变 形量 应包 括 复合固 化土 层的 压缩 变形 和下卧 土层 的压 缩变 形。6.5.2 复合 固 化土 层的 压 缩变形 可 按 式(6.5)计 算:()122zzpp p zsE+=(6.5)式中:s 复 合固 化土 层变 形量(m);1 zp 复 合固 化土 层顶 部附 加应力(kPa);2 zp 复 合固 化土 层底 部附 加应力(kPa);pE 复 合固 化土 层压 缩模 量(kPa)。6.5.3 下 卧软 土层 的压 缩 变 形可 参照 JTS 147 分层 总和法 进行 计算。DB3207/T 2012 2023 7 6.5.4 计 算深 度 应 满足 式(6.6)的 要求。0.1zc=(6.6)式中:z 计 算深 度处 地基 垂直 附加应 力设 计值(kPa);c 计 算深 度处 地基 自重 压力设 计值(kPa)。6.6 稳 定性 计算 堆场应 进行 整体 稳定 性验 算。稳 定性 计算 可采 用圆 弧滑动 法进 行计 算,复合 固化土 的抗 剪强 度可 采用现场 试验 固化 土90d 原 状试件 测得 的无 侧限 抗压 强度值 的 1/2,也可 采用 按 照设计 配合 比由 室内 制 备的90d 复合 固化 土试 件测 得的无 侧限 抗压 强度 的 30%。7 施工 7.1 一般 规定 7.1.1 复 合固 化施 工应 具 备下列 资料:a)岩土 工程 勘察 报告;b)复合 固化 工程 设计 施工 图;c)复合 固化 工程 施工 组织 方案或 专项 施工 方案;d)施工 区域 和邻 近区 域的 环境条 件等 调查 资料。7.1.2 施 工中 固化 基材 用 量、出 料时 间和 场地 高程、范围 等数 据应 及时 记录。7.1.3 施工 前应 清除场 地 杂物、排干积 水、挖除软 弱夹层、整平 场地,应做 好固化 设备检 查和 调试 工作,并 应准 备好 固化 基材、催化 剂、拌合 水、淤泥 等材料。7.2 工艺 性试 验 7.2.1 港 口淤 泥与 工业 废 渣复合 固化 在无 工程 经验 的地区 使用 时,应开 展工 艺性试 验。7.2.2 根 据室 内配 合比 试 验成果,开 展现 场工 艺性 试验,确定 淤泥 与工 业废 渣复合 固化 的最 佳配 合比、施工方 法、施工 参数 和施 工工艺。7.2.3 应 充分 总结 试验 段 成果,确定 最终 施工 配合 比和施 工工 艺,为大 面积 施工提 供技 术依 据。7.2.4 工 艺性 试验 步骤 为:a)根 据 设计 确 定的 复 合固化 土 配 合比 要 求,选 取典型 地 段 进行 试 验,单 个配合 比 试 验地 段 不小 于100 m2;DB3207/T 2012 2023 8 b)对复 合固 化土 进行 相应 的试验 检测,各 项技 术指 标应符 合设 计的 要求;c)通过 试验 段的 总结,确 定最终 施工 配合 比和 施工 工艺,为大 面积 施工 提供 技术依 据;d)根据 试验 工程 调整 施工 组织设 计或 施工 方案。7.3 工序 工序流 程见图 1。图 1 工序 流程 图 7.4 材料 准备 7.4.1 碱 渣应 通过 搅拌 设 备和粉 碎设 备进 行破 碎和 制浆。7.4.2 碱 渣粉 碎设 备应 具 备粉碎 小块 碱渣 和石 子的 功能,宜 采用 卧式 设备,直径宜 选 用 0.5 m 0.8 m、转速 为800 r/min 1000 r/min。碱 渣粉 碎后 粒径 宜 为 1 mm 2 mm。7.4.3 碱 渣搅 拌设 备应 具 备初步 破碎、滤 除较 大石 块的功 能,宜采 用立 式设 备,直径 宜选 用 1 m 2 m、转速60 r/min 100 r/min。7.4.4 碱渣 浆液 与矿粉、粉煤灰 等其他 固化 基材通 过固化 剂搅拌 设备 进行拌 和,直 径宜选 用 1.5 m 2.5 m、转 速60 r/min 80 r/min。7.4.5 淤 泥与 工业 废渣 复 合固化 应通 过初 拌设 备和 精拌设 备分 级进 行。7.4.6 初 拌设 备宜 选为 1 m33 m3双 卧轴 强制 式搅 拌机,具备 固化 剂喷 浆功 能,并 应配 有电 子称 量 系统,称 量精 度为 5%。7.4.7 精 拌设 备由 接料 漏 斗、搅 拌桶、搅 拌装 置、卸料口 等组 成,搅拌 桶直 径宜 为 0.8 m 1.5 m,搅拌装置 宜选 用3 4 层倾 斜 铰刀,切割 拌合 料的 平均 厚度应 小 于 2 mm。7.4.8 复 合固 化拌 合料 可 通过皮 带机 输送,固 化材 料生产 与拌 合设 备宜 配备 智能控 制系 统。DB3207/T 2012 2023 9 7.5 拌和 7.5.1 按 设计 要求 的配 合 比,宜 采用 集中 厂拌 法进 行拌和。7.5.2 淤 泥与 工业 废渣 初 拌时 间 宜不 低 于20 s,精 拌时间 宜不 低 于 20 s,搅 拌至均 匀状 态。7.5.3 当 采用 粉状 固化 剂 或原位 拌和 工艺 时,应采 取抑尘 措施。7.6 闷料 7.6.1 复合 固化 土应在 指 定区域 进行闷 料,闷料时 应覆盖 土工布 等透 气透 水 材料,雨天应 做好 防雨 措施。7.6.2 夏 季闷 料时 间一 般 为 2d 4d,冬 季闷 料时 间 宜延长 为 7d 10d。7.7 摊铺 7.7.1 复合 固化 料宜采 用 摊铺机 或平地 机等 机械设 备进行 摊铺,对无 法使用 摊铺设 备摊铺 的,宜采 用人工配 合挖 掘机 同步 进行 摊铺,并同 时碾 压成 型。7.7.2 复 合固 化料 摊铺 应 分层进 行摊 铺,碾压 成型 后每层 的摊 铺厚 度宜 不少 于 250 mm,宜 不大 于 400 mm。7.8 碾压 7.8.1 摊铺 完成 后宜选 用 合适的 振动压 路机、三轮 光碾胶 轮压路 机、胶轮压 路机进 行碾压,安 排专 人指挥,不能 漏压。7.8.2 先 采用 振动 压路 机 稳压 1 遍2 遍,然 后再 振 动碾 压3 遍 4 遍,再用 三 轮光碾 碾 压 1 遍 2 遍,最后由 胶轮 压路 机碾 压1 遍 2 遍。7.8.3 稳 压阶 段碾 压速 率 应控制 在 1.5 km/h 左右,振动碾 压速 率应 控制 在 2 km/h 左右,光 面阶 段碾压速率 应控 制 在2.5 km/h 左右。碾压 机械 起步 和制 动应做 到慢 速启 动,慢速 刹车。7.8.4 碾压 时应 先通过 洒 水方式 处理横 向硬 接头,横向硬 接头应 通过 横压来 保证平 整度。横压 可通 过稳压和 微振 实现,稳 压和 微振前 后要 错开 半米。7.8.5 碾 压搭 接应 符合 设 计要求,并 应遵 循从 一端 向另一 端蛇 形循 环往 复规 则。7.8.6 碾 压的 平整 度应在 20 mm 以 内,在碾 压过 程中应 及时 检查 及时 处理。7.8.7 严禁 压路 机在 已完 成或正 在碾 压的 路段 上调 头和急 刹车,压 路机 不可 以 停放 在未 压实 的路 段上。7.9 养护 7.9.1 碾 压完 成后 应进 行 表面养 护,养护 期一 般 为5d 7d。7.9.2 养护 时如 遇雨天 宜 在场地 表面铺 设塑 料薄膜。干燥 天气条 件时,应进 行洒水 养护,保持 表面 湿DB3207/T 2012 2023 10 润。气 温低 于零 度时,应 覆盖草 包进 行保 温养 护,并延长 养生 期 至 7d 10d。7.10 施工 过程 检测 7.10.1 施 工单 位应 对进 场的材 料抽 样检 验,形成 检验报 告。7.10.2 施 工单 位和 监理 单位应 检查 试验 资料 和施 工记录。复合 固 化土 层的 强度应 满足 设计 要求。施 工单位按 施工 段抽 样检 验,监理单 位见 证取 样并 按规 定抽样 平行 检验,形 成检 验报告。7.10.3 复合 固 化土 层允 许偏差、检 验数 量和 方法 应符合 表 3 的规 定。表3 复合 固化 土层 允许 偏 差、检 验数 量和 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平整度 20 每 100 m2一处 用 2 m 靠尺和塞尺测量 2 厚度 10 钻孔测量 3 标高+5-15 用水准仪按 10 m 方格网测量 8 环 境安 全 8.1 复合 固化 土生 产过 程安 全卫 生管 理应 符 合GB/T 12801 的规 定。8.2 作业 区 应 有良 好的 通 风条件。8.3 作业 区环 境噪 声排 放 应符 合 GB 12348 的 规定,恶臭排 放应 符 合 GB 14554 的规定,总 悬浮 颗粒 物应符 合GB 16297 和GB 3095 规 定。8.4 工作 人员 应进 行劳 动 安全与 职业 卫生 培训,应 穿戴必 需防 护用 品,定期 进行健 康检 查。8.5 复合 固化 土重 金属 浸 出液检 测应 满 足 GB 30760-2014 中第8 章 规定。8.6 依法 应当 编制 环境 评价 报告 书或 环境 评价 报告 表时,建设 单位 应在 开工 建 设前将 环境 评价 报告 书、环境评价 报 告表 报有 审批 权的环 境保 护行 政主 管部 门审批。9 监 测与 检测 9.1 监测 9.1.1 复 合固 化工 程监 测 主要进 行变 形监 测,包括 地表沉 降监 测、表层 水平 位移监 测。9.1.2 地 表沉 降监 测点 宜 布置在 堆场 内,并随 堆 场 填筑而 加高,每 10000 m2布置 5 点 10 点。9.1.3 复合 固化 土施工 区 域存在 土体或 构筑 物水平 方向位 移时,需进 行表层 水平位 移监测。表 层水 平位移监 测宜 布置 在堆 场周 边,间 距 50 m 100 m。DB3207/T 2012 2023 11 9.1.4 堆场 堆 载后 每半 年 观 测1 次,沉降 及 水 平位 移变形 稳定 后可 停止 观测。9.2 工艺 性试 验效 果检 测 9.2.1 复 合固 化土 层厚 度 检测可 采用 钻孔 法,单个 试验地 段不少于 3 点。9.2.2 复合 固化 土强度 检 测可通 过现场 取芯、静力 触探或 标准贯 入试 验,现 场取芯 试验宜 进行 抗压 强度等试 验。现场 取芯 宜在 固化施 工 后28 d 进行,试 件制备 宜在 取芯 后 48 h 内 完成,然后 养护 至设 计龄期开展 抗压 强度 等试 验。现场取 芯试 验单 个试 验地 段不少 于 3 组,静力 触探 或标准 贯入 试验 单个 试 验 地段不少 于3 点,试验 方法 应满 足 GB/T 50123 的相 关 规定。9.2.3 复 合固 化土 承载 力 可通过 现场 载荷 板试 验确 定,单 个试 验地 段应 不少 于1 点。9.3 工程 检测 9.3.1 复合 固化 土强度 采 用现场 取 芯试 验、静力触 探或标 准贯入 试验 进行。现场取 芯宜在 固化 施工 结束后 28 d 进行,试 件制 备宜在 取芯 后 48 h 内完 成。养 护至 设计 龄期 后,进行抗 压强 度试 验检 测。每20000 m2不少 于3 点。9.3.2 复 合固 化土 承载 力 采用静 载荷 板试 验进 行。静 载荷试 验宜 在固 化施 工结 束后 28 d 进行。每 50000 m2不少于1 点,单 个评 价 单元不 少 于 3 点。9.4 布点 原则 布点应 符合 规范 要求,具 有代表 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