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三段式养殖技术规范DB3311/T 164─2023.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中华鳖三段式养殖技术规范DB3311/T 164─20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华鳖三段式养殖技术规范DB3311/T 164─202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华鳖三段式养殖技术规范DB3311/T 164─202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华鳖三段式养殖技术规范DB3311/T 164─202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华鳖三段式养殖技术规范DB3311/T 164─202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150 CCS B 52 DB3311 浙江省丽水市地方标准 DB3311/T 164 2023 代替 DB 3311/T 164-2021 中华鳖三 段式养殖 技术规范 2023-11-24 发布 2023-12-24 实施 丽水市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3311/T 164 2023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温 室培 育.1 4.1 温室 建 造.1 4.2 室内 鳖池.2 4.3 鳖池 配套 设施.2 4.4 稚鳖 放养.2 4.5 稚鳖 培育.3 5 池 塘培 育.3 5.1 场地 要求.3 5.2 放养.4 5.3 饲养 管理.4 5.4 水质 管理.4 6 稻 鳖共 生.4 6.1 场地 要求.4 6.2 水稻 种植.5 6.3 鳖种 放养.5 6.4 田间 管理.5 7 病 虫害 防治.6 7.1 鳖病 防治.6 7.2 农作 物防 治.6 8 收获.6 8.1 收稻.6 8.2 鳖起 捕.6 9 尾 水排 放.6 10 档 案管 理.6 附录A(资 料性)常见 病害防 治药 物使 用表.7 附录B(资 料性)中华 鳖三段 式养 殖技 术规 范模 式图.8 DB3311/T 164 2023 II 前 言 本 文件 按照GB/T 1.12020 标准 化工作 导则 第1部 分:标 准化 文件的 结构 和 起草规 则的 规定 起草。本文件 代替DB3311/T 164 2021 山 区梯 田稻 鳖共 生技术 规范。与DB3311/T 164 2021 相 比,除结构调 整 和 编辑 性改 动外,主要 技术 变化 如下:增 加了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NY/T 393”“NY/T 394”“SC/T 9001”“SC/T 1135.1”“DB33/T 721”“DB33/T 722”的引 用,删除了“SC/T 1009”“SC/T 1047”的引 用(见第2 章)。删除DB3311/T 164 2021“术语 和定 义”中“稻 鳖共生”(见3.1)、“沟 坑”(见3.2)、“养殖单元”(见3.3)、“稻 田鳖”(见3.4);增加“三段式 养殖”(见3.1)。增 加“温室 培育”(见第4 章)、“池塘 培育”(见第5章)、“尾 水排 放”(见 第9 章)。增 加“常见病 害防 治 药物使 用表”(见 附录 A);增加“中 华鳖 三段式 养殖技 术规范 模式 图”(见附录 B)。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这些 专利的 责任。本文件 由丽 水市 农业 农村 局提出。本文件 起草 单位:云和 县 清江生 态龟 鳖养 殖专 业合 作社、云 和县 山区 水产 养 殖技术 研究 所、云 和县金坞岭 家庭 农场。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卜 伟 绍、翦晓 红、武建 平、梅莉 军、梅海 燕、柳慧、李 旭敏、雷 海燕、雷 云仙、徐若烟。本文件 所代 替标 准的 历次 版本发 布情 况为:2021 年 首次 发布DB3311/T 164 2021。DB3311/T 164 2023 1 中华鳖三 段式养 殖技术规 范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中 华鳖 三段 式养殖 的 术 语和 定义、温 室培育、池 塘培育、稻鳖 共生、病虫 害防 治、收获、尾 水排 放、档案 等方 面的要 求。本文件 适用 于中 华鳖 三段 式养殖。茭 鳖共 生、莲鳖 共生可 参照 本标 准。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26876 2011 中华 鳖 池塘养 殖技 术规 范 NY/T 391 2021 绿 色食 品 产地 环境 质量 NY/T 3932020 绿 色食 品 农药 使用 准则 NY/T 394 2021 绿 色食 品 肥料 使用 准则 NY/T 755 2022 绿 色食 品 渔药 使用 准则 SC/T 1107 2010 中 华鳖 亲鳖和 苗种 SC/T 1135.1 2017 稻渔 综合种 养技 术规 范 通则 SC/T 9101 2007 淡 水池 塘养殖 水排 放要 求 DB33/T 986 2019 稻鳖 共 生轮作 技术 规范 DB33/T 721 2017 水产 养 殖消毒 剂使 用技 术规 范 DB33/T 722 2017 常用 水 产养殖 微生 物制 剂使 用技 术规范 农业农 村部 水 产养 殖用 药明白 纸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三段式 养殖 根据中 华鳖生 物学 习性,将中华 鳖稚鳖 在 温 室培育 到200 g 以上 的幼鳖,再 投 放到野外 池塘 中常温养殖到400 g以 上的 大规 格 鳖种,再将 大规 格鳖 种 投 放 到稻田 中养成600 g 以上 高 品质商 品鳖 的养 殖模 式。4 温室培 育 4.1 温室建 造 温室 的 大棚 宜采 用 钢 架结 构,配备 完 善的 进排 水、加热保温、水质 改良、增 氧等设 施,室内 气 温 保持在32 34,水温 稳定在30 32。DB3311/T 164 2023 2 4.2 室内鳖 池 温室鳖 池 宜 采用 砖混 结构 或帆布 池,温室 宽小 于12 m 的宜 建 鳖 池一 排,温室 宽12 m 及 以上 的宜 建 鳖池两排。鳖 池为 正方 形或 长方形,面 积50 m2200 m2,池 深1.2 m 1.5 m。池 角抹圆,池 底漏 斗形,坡降4%。每池 设独 立的 进排 水管,上进 水,池底 中间 设1 个 2个 排污 口。排污 口连接 排污 管到 污水 渠。4.3 鳖池配 套设 施 4.3.1 附着巢 将长宽0.8m 1 m,网孔 单边长5 mm 10 mm 的聚 乙 烯网片 对 角折 成锥 形,按 每 平方 米10个 均匀 吊挂水中,从 锥顶 在水 面上25 cm,椎体 在水 下45 cm 50 cm。4.3.2 食台 食台可 用石 棉瓦、石 板、塑料板 或80 目尼 龙筛 绢等 材料制 作,固定 在池 边水 面下5 cm 10 cm。食台面积 按池 面积 的6%7%设置。4.3.3 增氧设施 温室外 安装鼓风机,配置避雨保 温设施。鼓风 机动力标准 宜为0.6 kW/100 m2。供气 管由主管道、分管道 连接到 每池 充气设 施。充 气设施 可采 用孔径1 mm 以下 钻孔 的PPR 管或30 目40 目的纳 米管 气盘 或气石。钻孔 的PPR 管 在池 内铺设2道 3道,孔 间隔15 cm 20 cm;每15 m220 m2设置 直径 50 cm 60 cm气盘1 个;每1.5 m22 m2设置气 石1 个;充气 设施 应 避开食 台、排污 口。4.3.4 供热设施 可 采用 天然 气、水 源热 泵、空 气能 或电 力 等 方式 加 热,温室 及池 内设 热交 换器,稳定控制室温和池水。4.3.5 供水设施 在温室 一侧 或中 间位 置按 养殖水 体的6%7%设置 蓄 水池,用于 预热 养殖 用水。用供 水管 从蓄 水 池串接到 各养 殖池 上端,并 设独立 阀门 控制。4.3.6 排水设施 单 排鳖 池时,在一 侧建 排 水渠;两 排鳖 池时,排 水 渠设在 两列 池中 间。排 水 渠宽0.5 m0.1 m,渠顶用预 制板 或其 他板 材覆 盖,作 为操 作通 道。采用 排污管 从鳖 池底 部排 污口 连通排 水渠。4.3.7 其他设 施 宜 配置 水质 在线 监测、自 动投喂、自 动监 控等 数字 化管理 设备 系统。4.4 稚鳖放 养 4.4.1 消毒 放养 前15 d,每平 方米 施 用7 kg 10 kg生石 灰对 鳖 池进行 带水消 毒;用氯制 剂喷雾 或紫外 线灯 照射对室 内消 毒,然 后通 风1 d 2 d。稚鳖 入池 前,应对 鳖池及 温室 进行 消毒,鳖池、温 室消 毒应 符合DB33/T 721-2017 中5.4 的规定。DB3311/T 164 2023 3 4.4.2 培水 放养前10 d,待用 鳖池 清 洗后开 始加 水30 cm,并 将 水温升 至30 1,按3 g/m35 g/m3 全池泼洒枯 草芽 孢杆 菌或EM菌 等有益 微生 物培 养水 质,微生物 制剂 的使 用应 符合DB33/T 722-2017 中第5章的规定。4.4.3 放养 放养的 稚鳖 应符 合 SC/T 1107-2010 中 第5 章的 规定。孵化出 的稚 鳖进 入温 室培 育,稚鳖 入池 前用50 mg/L的 聚维 酮碘 溶液 浸 浴 消毒5 min 10 min。6月9 月 放养,密度 每 平方 米40 只 60只。4.5 稚鳖培 育 4.5.1 饲料投喂 饲料 宜 采用中 华鳖 专用人 工配合 饲料。投喂 前按1 kg 干粉料 加0.5 kg 0.55 kg 的水制 成软 颗粒,粒径2 mm 5 mm,根据鳖 的规格 调整。稚鳖 阶段每 天投喂4 次;日投喂 量一 般 为鳖体 重的0.8%2%,并根据 鳖的 吃食 情况 进行 调整,以投 喂后30 min 吃 完为宜。每 天清 扫食 台残 饵。4.5.2 水质管 理 水温控 制在30 1,DO 3 mg/L,pH 值7.0 8.5,水 色茶 褐色 或褐 红色 为 宜。每7 d 排污 一次,每次排 污2 cm 5 cm。排 污后及 时补 充温 度相 近的 新水。每10 d 15 d 按2 g/m33 g/m3全池 泼洒 枯草芽孢杆 菌或EM菌 一次,同 时泼洒 红糖1 g/m32 g/m3。4.5.3 出池操 作 提前10 d通 过夜 间打 开温 室门、开 排风扇、加注 适 量新水 等措 施 降 低水 温,使 温室 和池 塘水 温差 宜在3 以内,且 停止 投喂2 d以上。5 池塘培育 5.1 场地要 求 5.1.1 场地环境 养殖场 地应 符 合NY/T 391-2021中6.2.2 的 规定,场 地 环境安 静、交通 方便。水 质清晰、无 污染。5.1.2 鳖池建造 以背风 向阳、东 西走 向的 长方形 为宜。可 用土 池或 水泥池,池 塘面 积以500 m25000 m2为宜。池 塘有独立 的进 排水 系统,四 周应建 有防 逃、晒 背、饲 料台等 设施,设施 的建 造 按照GB/T 26876-2011 中 第4章的规定。5.1.3 晒台食 台 在鳖池 向阳面 利用 池坡用 砖块或 水泥板 硬化 池边,做成与 池边等 长、宽约1 m 的斜坡;水泥 壁池 用木材或 竹板 等材 料做 成浮 排形或 棚式 拱形 晒台,固 定于池 中水 面。食台 可用 直径50 mm 的PVC 管做 成4 m4 m的正 方形 方框,每 亩(667m2)放2个。DB3311/T 164 2023 4 5.2 放养 5.2.1 池塘消 毒 放养前 应对 池塘 进行 清塘 消毒,消毒 方法 应符 合DB33/T 721-2017 中 第6 章的 规 定。5.2.2 鳖种消 毒 鳖种 个体 重 宜200 g 以上。鳖种 放入 池塘 前应 用50mg/L 的 聚维 酮碘 溶液 浸泡 消 毒 5 min 10 min。5.2.3 放养密 度 根据池 塘条 件,放养 密度 宜为每 平方 米3 只5 只。5.2.4 鱼类套 养 养鳖池 塘中 宜套 养鲢 鱼和 鳙鱼,放养 规格 为体 重50 g 100 g,放养 数量 宜为 每亩100尾120 尾。5.3 饲养管 理 宜选用 中华 鳖 膨 化专 用配 合饲料。每 天早、晚 各一 次,投 喂量 以1 小时 吃完 为 准。5.4 水质管 理 应保持 池塘水 质清 新,池 塘水位 宜保持1.0 m。宜 采 用微流 水养殖 方式,用光 合菌或EM 菌等 有益 微生物制 剂调 控水 质。微生 物制剂 的使 用应 符合DB33/T 722-2017 中第5章 的要 求。6 稻鳖共 生 6.1 场地要求 6.1.1 场地环 境 选择水源 充足、灌溉方 便、土壤层 较厚、保水性 好 的稻田。单块 面积宜200 m2 以上,多年 不干 的冷浸田 不宜。产 地海 拔宜1000 m 以 下,交通、电 力、通讯 便利。6.1.2 田间工 程 应对田 埂进 行加 高加 固。田埂截 面呈 梯形,埂 底宽50 cm60 cm,顶部 宽30 cm 40 cm,顶 部高出田块 平面30 cm 40 cm。在外部 田埂 的迎 水面,用 混凝土 浇灌 或砖 块、轻质 砖等材 料护 埂,最里 层 宜用PE 薄 膜覆 盖泥 土田 埂,外层表 面光 滑,不漏 水。在稻田 内部 田坎 下应 建田 埂,用 田泥 护坡,高 度 应 比水位高10 cm 以上,宽度30 cm 以 上。沟 坑的 位置宜 紧靠进 水口的 田角 处或一 侧,沟 坑占比 应不 超过 养殖单元 面积 的 10%,深度 30 cm 40 cm,四周 可 用条石、砖 等进 行护 边。田间工 程建 设应 符合SC/T 1135.1-2017 第4 章中 b)的 规定。6.1.3 防逃设 施 应符合GB/T 26876-2011 中4.4的 规定。防逃 设施 多采 用瓷砖、彩 钢板、砖墙、铝塑板、硬 质塑 料板等材质,埋 入土 下0.2 m 0.3 m,高0.5 m 0.6 m,四角转 吏处 成圆 弧形,略 微向田 块中 倾斜 或顶 部制成“”形压 口。应在 共生 区域四 周安 装金 属隔 离网 等防护 设施,高 度宜1.8 m 2.0 m。DB3311/T 164 2023 5 6.1.4 进排水 设施 进、排水 口设在 稻田对 角 两端的田 埂边,宜用PVC 等 管材。排 水管呈“L”型,应 根据田块 面积大 小安装多个,内径11 cm 16 cm,一头埋于田块底部,一头可取下,可进行转动或拔插来控制水位,应 在其四周 安置 半径 不小 于40 cm的防 堵设 施,宜选 用聚 乙烯网 布、不锈 钢丝 网等 材质,目大2 a 宜1 cm 2 cm。6.2 水稻种 植 水稻栽 培应 按照DB33/T 986-2019 中第6章 的规 定进行。6.3 鳖种放 养 6.3.1 鳖种 鳖种 个体 重宜400 g 以上,鳖种 放入 稻田 前应 用50mg/L 的 聚维 酮碘 溶液 浸泡 消 毒 5min 10min。6.3.2 放养前 工作 鳖种 放养 前3 d 5 d,沟坑水 体每m 用生 石灰200 g 300 g或 漂白 粉20 g 兑 水均匀 泼洒。6.3.3 鳖种放 养 鳖 种的 放养 时间 为6月 7月,水 体温度 达到20 以上 后进 行。雌雄鳖种分开放养,一个养殖单元内只放养雌鳖或雄鳖。放养规格和密度见表1。表1 综合种养鳖种放 养密 度 个 体重 量(克/只)400 500 500600 600 稻 鳖共 生(只/亩)200 170 170150 150 6.4 田间管 理 6.4.1 施肥 施肥应 符合NY/T 394-2021 中第7 章 的规定。基 肥每 亩 施有机 肥500 kg800 kg。追肥 每 亩前 期使用尿素15 kg,后期 使用 氯 化钾15 kg。6.4.2 水位调 控 水位控 制按 照“浅-深-浅”的原 则进 行。插秧 后保 持田间 浅水 位,秧苗 返青 后灌深 水,保持 水 位10 cm20 cm 深水。6.4.3 水质管 理 高温季 节,每月 用10 g/m315 g/m3生石 灰环 沟泼 洒,使水 体pH 值保 持在7.0 7.5。6.4.4 投喂 生 长 季 节,可 投 放 适 量 中 华 鳖 专 用 配 合 饲 料 及 瓜 果 蔬 菜、螺 蛳 等 鲜 活 饵 料。每 个 月每亩 投 放 螺 蛳50 kg 为 宜,投 放 前,用50 mg/L 的 聚 维 酮 碘 溶 液 浸 泡 消 毒5 min 10 min。DB3311/T 164 2023 6 6.4.5 日常巡田 a)堤埂 泥 土是 否夯 实,堤埂是 否开 裂、松垮、漏 水等;b)防逃设施 防 逃 设 施 是 否 破 损,是 否 疏 漏 等;c)水位水 位 控 制 是 否 合 理,有 无 异 常;d)投饲观 察 鳖 的 吃 食 生 长 情 况,投 饲 量 是 否 合 理;e)虫害检 查 水 稻 等 是 否 出 现 病 虫 害;f)病害 检 查鳖 生长 及吃 食情况,是 否有 病、死情 况;g)敌害 检 查是 否有 蛇、鼠、鸟 类、野猪 等敌 害生 物。6.4.6 冬季管 理 中华鳖 留田 越冬,水 位应 保持在20 cm 以上。出 现 冰封时,在 冰面 上间 隔3 m 5 m 打洞。鳖全部捕获 后,宜 水 旱 轮 作,可 选 播 油 菜、小 麦、紫 云 英 等 冬 种 作 物。7 病虫害 防治 7.1 鳖病防 治 坚持以 防为 主,防治 结合 的 原则。以提 高免 疫力 和水 体 消毒为 主进 行预 防;用药、休药期 严格 按NY/T 755、DB33/T 721 和 农业 农村部 最新 版 水产 养殖 用药明 白纸 执 行。常见 病害治 疗用 药见 附录A。7.2 农作物 防治 通过鳖 的捕 食、钻泥 等活 动减轻 虫害。田 埂上 种植 蜜源植 物等 进行 生 物 防控;选 用生 物制 剂防 治病害;可安装杀虫灯、诱虫板等进行物理防治。药物使用应符合NY/T 393-2020 中附录A 的 规定。8 收获 8.1 收稻 水稻成 熟后,应 及时 收割。秸秆 还田 或移 出稻 田。8.2 鳖起捕 在10月 中下 旬至11月 开始 捕捞成 鳖。未达 到上 市规 格 的集中 到暂 养池 中作 为第 二年中 华鳖 鳖种 继 续养殖。可采 用手 捉、地笼 或清底 翻挖 等方 式。9 尾水排 放 温室、池塘 应建 尾水 处理 设施,可采 用固 液分 离、沉淀、曝气 氧化、微生 物 降解、植物 吸收 联合 处理,按SC/T 9101-2007中第4章 的规 定执行。10 档案管 理 三段式 养殖 过程 中 应 做好 生产、用药 和销 售等 三项 记录并 建档 保存,留 存2 年。DB3311/T 164 2023 7 A A 附录A(资料 性)常见病 害防 治药 物使 用表 中华鳖 常见 病害 防治 药物 使用见 表A.1。表A.1 中华鳖 常见 病害 防治 药物 使用表 药 物名 称 用途 用 法与 用 量 休 药期(度日)注 意事 项 生 石灰 改 良水 质、杀 菌、杀 毒。30 mg/L 35 mg/L 全池泼 洒。不 能与 漂 白 粉 混 用。恩 诺沙 星 用 于防 治 鳖 细 菌 性皮 肤 病 和 肠炎病。拌 饵投 喂:10 mg/kg 20 mg/kg 体 重,连 用 5 d 7 d。5 0 0 勿 与氟 苯 尼 考 合 用。氟 苯尼 考 用 于防 治 鳖 细 菌 性腐 皮 病 和 赤斑病、疖 疮 病 等。拌 饵投 喂:10 mg/kg 体重,连 用 5 d 7 d。3 7 5 第 一次 用 药 量 加 倍;勿与 恩诺 沙 星 合 用。聚 维酮 碘(有 效碘 1%)用 于防 治 鳖 出 血 病、白 底 板 病等。0.3 mg/L0.5 mg/L 全池 泼洒。500 勿 用金 属 容 器 盛 装。戊 二醛 用 于防 治 鳖 细 菌 性腐 皮 病 和 赤斑病、疖 疮 病 等。0.2 mg/m3全 池 泼洒,间隔 2 d 使用一次,连用 3 次。勿 与强 碱 类 物 质 混 用;勿 用 金 属 容 器 盛装;避免接触皮 肤和黏 膜。苯 扎溴 銨 用 于防 治 鳖 细 菌 性腐 皮 病 和 赤斑病、疖 疮 病 等。0.5 g/m3全 池 泼洒,间 隔 2 d 使用一次,连用 3次。DB3311/T 164 2023 8 B B 附录B(资料 性)中华鳖 三段 式养 殖技 术规 范模式 图 中华鳖 三段 式养 殖技 术规 范模式 图见 表B.1。表B.1 中华鳖 三段 式养 殖技 术规 范模式 图 主 要 技 术 要 点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稚鳖培 育 池塘培育 稻鳖共生 1.温室建造:温室的大棚采用 钢架结构,配备完善的进排水、加热保温、水质改良、增氧等设施,室内气温保持在 32 34,水温稳定 在 30 32。2.稚鳖放养:每年 6 月9 月,密度 40 只/m250 只/m2。孵化出的稚鳖进入温室培育,稚鳖入池前用 50 mg/L 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消毒 5 min 10 min。3.饲料投喂:投喂前按 1 kg 干粉料加 0.5 kg 0.55 kg 的水制成软颗粒,以饲料干重计算,日投喂量一般为鳖体重的 0.8%2%,并根据鳖的 吃食情况进行调整,以投喂后 30 min 吃完为宜。每天清 扫食台残饵。1.场 地 要 求:场 地 环 境 安 静、交 通 方 便,以 背风 向 阳、东 西 走向 的 长 方 形为宜。可 用 土 池 或水泥池,池塘面积以 500 m2 5000 m2为宜。2.晒 台:在 鳖 池 向 阳 面 利 用 池 坡 用 砖 块 或 水 泥板硬化池边,做成与池边等长、宽约 1 m 的斜坡;水 泥 壁 池 用木 材 或 竹 板等材 料 做 成 浮 排 形或棚式拱形晒台,固定于池中水面。3.水质管理:应保持池塘水质 清新,池塘水位宜保持 1.0 m。宜采用微流水养殖方式,用光合菌或 EM 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 调控水质。1.场地及环境要求:选择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土壤层较厚、保水性好的稻田。单块面积宜 200 m2以上,交通、电力、通讯便利。2.田间工程:田 埂截面 呈梯形,埂底宽 50 cm 60 cm,顶部宽 30 cm 40 cm,顶部高出田块平面30 cm 40 cm。在稻田内部田 坎下应建田埂,用田泥护坡,高度应比水位高 10 cm 以上,宽度 30 cm 以上。四周可用条石、砖等进行护边。3.投喂:生长季节,可投放瓜果蔬菜、螺蛳等鲜活饵料。示 例 图 例 1:稚鳖外观无伤,有光泽,翻身迅速,爬行能力强。例 2:池塘培育大规格鳖放养。例 3:稻田田埂加固和防逃设 施。DB3311/T 164 2023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