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山、脑山地春小麦栽培技术规程DB63/T301.4—1998.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浅山、脑山地春小麦栽培技术规程DB63/T301.4—199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山、脑山地春小麦栽培技术规程DB63/T301.4—199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山、脑山地春小麦栽培技术规程DB63/T301.4—199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山、脑山地春小麦栽培技术规程DB63/T301.4—199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山、脑山地春小麦栽培技术规程DB63/T301.4—199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 C S备案 号: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D B 63D B 63 D B 63D B 63D B 6 3/T 3 0 1.4 1 9 9 8浅山、脑山地春小麦栽培技术规程1 9 9 8-1 0-3 0 发布 1 9 9 8-1 1-1 5 实施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 布 发 布 发 布 发 布D B 63/T 301.4 1998I前 言本标 准由 大通 县农 业技 术推 广中 心负 责起 草。本标 准主 要起 草人:蒋 成爱、雷延 洪、雷延 庆、李宏 茹、郭得 志、车国 强、本标 准自 1998 年 11月 15日起 实施。D B 63/T 301.4 19981浅山、脑山地春小麦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 准规 定了 浅山 脑山 地春 小麦 的基 础条 件,品种 类型,产 量结 构和 栽培 技术 规程。本标 准适 用于 大通 县浅 山脑 山地 海拔 2500-2700 米及 类似 区春 小麦 栽培。2 引用 标准下列 标准 包含 的条 文,通 过 在本 标准 中引 用而 构成 为本 标准 的条 文,在 本 标准 出版 时,所 示 版本 均为有 效,所有 标准 部会 被修 订,使用 本标 准的 各方 应探 讨,使用 下列 标准 最新 版本 的可 能性。DB63/022-88 春小 麦互 助红 品种 标准DB63/002-80 青海 省主 要农 作物 种子 暂行 分级 标准DB/F210.7-95 春小 麦氮 磷配 方施 肥标 准3 基础 条件3.1 土壤 肥力活土 层在 20 厘米,土 壤 有机 质含 量在 1.0-2.0%,全 氮 含量 0.06-0.15%,碱 解 氮含 量 70-90ppm,速 效磷含 量 6-10ppm,速 效钾 含量 100-150ppm,耕 层土 壤容 重 1 一1.3.3.2 温度 条件春小 麦全 生育 期需 5的活 动积 温 1600-1800.4 品种 类型 及种 子质 量4.1 品种 类型浅山、脑 山地 主要 选用 高产、稳 产、优质 抗病 的互 助红,青 春 891春小 麦品 种。4.2 种子 质量选用 的种 子应 符合 DB63/002-80 青海 省主 要农 作物 种子 暂行 分级 标准,纯 度 96%,净 度 96%,发 芽率94%,含 水量 控制 在 13.5%以下。5 产量 指标 构成产量 指标 构成 见表 1.表 1 春小 麦产 量构 成因 素品种产量指标(公斤/公顷)基本苗(公斤/公顷)拔节期总茎数(公斤/公顷)穗数(公斤/公顷)穗粒数(粒)千粒重(克)互助红4 5 0 0-5 2 5 0(3 0 0-3 5 0/亩)5 4 0-5 5 5(3 6-3 7/亩)1 0 5 0-1 1 2 5(7 0-7 5/亩)5 4 0-5 5 5(3 6-3 7/亩)2 7-2 9 3 7-3 8青春 8 9 14 5 0 0-5 2 5 0(3 0 0-3 5 0/亩)4 5 0-4 8 0(3 0-3 2/亩)9 0 0-9 7 5(6 0-6 5/亩)4 5 0-4 8 0(3 0-3 2/亩)3 3-3 5 4 3-4 4D B 63/T 301.4 199826 栽培 技术 规程6.1 轮作 与培 肥土 壤6.1.1 轮作蚕豆、豌 豆作 物与 春小 麦轮 作,或马 铃薯、油 菜作 物与 春小 麦轮 作。6.1.2 培肥 土壤每年 增施 农家 肥、改善 好土 壤物 理结 构。6.2 整地6.2.1 前茬 作物 收获 后,及时 翻茬,深度 20 厘米。6.2.2 农田 要年 年平 整、建行 挖高 填低、搞 成水 平地。6.3 施基 肥6.3.1 施肥 量施肥 量见 表 2表 2 浅山 脑山 地施 肥用 量指 标6.3.2 施肥 方法6.3.2.1 常规 施肥结合 翻地,农 家肥 与磷 酸二 铵全 部基 施,海拔 2500-2600 米的 浅山 地区,尿 素总 用量 的 50%作 基 施,50%作苗 期追 肥,海 拔 2600-2700 米的 脑山 地区,尿 素 总用 量的 70-80%基施,30-20%作苗 期追 肥,或 全 部作基 肥。6.3.2.2 秋翻 深施 肥条件 具备 有农 户,在 前 茬收 获后,结 合 翻秋 茬同 时将 农家 肥深 入土 壤,可 提 高农 家肥 的熟 化和 当 年肥效,春 播时 免耕 分层 施肥 条播。6.3.2.3 沟播 施肥除农 家肥 基施 外,化肥 总用 量的 50-80%,结 合播 种进 行沟 播分 层施 肥,化肥 集中 沟施。6.4 拌种 及土 壤处 理6.4.1 拌种6.4.1.1 为防 止根 腐病,白 杆 病和 其它 病害 的发 生,播前 7-10 天,用 50%多菌 灵以 种子 量的 0.3-0.4%拌种,或用 72%的甲 基托 布津 以种 子量的 0.2%拌种。6.4.1.2 地下 如金 针虫,蛴 螬 等虫 害严 重的 地块,播前 7-10 天,用 75 的辛 硫磷 以种 子量的 0.2%拌种。6.4.2 土壤 处理海拔(米)品种产量指标(公斤/公顷)优质农家肥(公斤/公顷)无机化肥(公斤/公顷)尿素 磷酸二铵 氮磷比2 2 0 0 2 5 0 0互助红4 5 0 0-5 2 5 0(3 0 0-3 5 0/亩)3 7 5 0 0-4 5 0 0 0(2 5 0 0-3 0 0 0/亩)1 5 0-1 9 5(1 0-1 3/亩)1 0 5-1 5 0(7-1 0/亩)1:0.5-0.6青春 8 9 15 2 5 0-6 0 0 0(3 5 0-4 0 0/亩)4 5 0 0 0-5 2 5 0 0(3 0 0 0-3 5 0 0/亩)1 8 0-2 2 5(1 2-1 5/亩)1 3 5-1 6 5(9-1 1/亩)1:0.5-0.5 52 6 0 0 2 7 0 0互助红4 5 0 0-5 2 5 0(3 0 0-3 5 0/亩)3 7 5 0 0-4 5 0 0 0(2 5 0 0-3 0 0 0/亩)1 2 0-1 5 0(8-1 0/亩)1 2 0-1 5 0(8-1 0/亩)1:0.7-0.7 5青春 8 9 15 2 5 0-6 0 0 0(3 5 0-4 0 0/亩)4 5 0 0 0-5 2 5 0 0(3 0 0 0-3 5 0 0/亩)1 5 0-1 9 5(1 0-1 3/亩)1 2 0-1 6 5(8-1 1/亩)1:0.6-0.6 5D B 63/T 301.4 199836.4.2.1 野燕 麦草 害严 重的 地块,播 前结 合翻 地,每公 顷用 40%的燕 麦畏 3000 毫升(200 毫升/亩),兑清水 300-375 公斤(20-25 公斤/亩),搅 匀 后均 匀喷 施,或 每 公顷 拌细 砂土 375 公斤(25 公斤/亩),均匀 撒施 于地 面后 立即 浅翻 入土 壤。6.5 播种6.5.1 播种 期播种 期见 表 3表 3 浅山 脑山 地不 同海 拔高 度播 种期6.5.2 播种 量互助 红春 小麦 每公 顷播 种量 为 330-345 公斤(22-23 公斤/亩),青 春 891 春小 麦每 公顷 播种 量为 240-270 公斤(16-18 公斤/亩)。6.5.3 播种 方法6.5.3.1 实行 条播、沟 播6.5.3.1.1 一般 条播 采用 等行 距播 种。6.5.3.1.2 沟播 为宽 窄行 和开 沟播 种法。宽 行距为 18 厘米,窄 行为 12 厘米。开沟 播种,水 平线 起垄 开沟,同 时在 沟里 播种。6.5.4 播种 质量条播 深度 3-4 厘米,沟 播 深度 4-5 厘米,输 种 管畅 通,种 子流 动一 致,要 求不 重播,不 漏 播,地 边 地角专 人负 责补 种,播后 不打 耱。6.6 田间 管理6.6.1 前期 管理(出 苗一 拔节)6.6.1.1 春小 麦出 苗后 逐块 进行 查苗,对 缺苗 断垄 的要 及时 补种 或移 栽。6.6.1.2 春小 麦苗期 2-3 叶期,结 合松 土除 头草,增 加地 温和 蓄水 保墒。6.6.1.3 将苗 期追 施的 部分 尿素 结合 苗期 松土 除草,随 撒 随翻 入土 壤,或 松 土除 草后,待 降 雨前 撒施,随雨 水渗 入土 壤。6.6.1.4 春小 麦拔 节期 待大 部分 阔叶 杂草 出齐 后,每 公 顷用 72%的 2.4-0 丁酯 乳油 750 毫 升(50 毫升/亩),兑 清水 300-375 公斤(20-25 公斤/亩),搅 匀后 均匀 喷施。6.6.2 中期 管理(拔 节一 灌浆)6.6.2.1 春小 麦拔 节期 间人 工铲 除第 二遍 草。6.6.2.2 防治 麦茎 蜂6.6.2.2.1 前作 物收 获后 及时 深翻,将 麦茬 深埋于 20 厘米 以下 土中,减 少出 土羽 化率。6.6.2.2.2 浅山、脑 山地 6 月上 旬至 6 月中 下旬(拔 节至 孕穗 期)为麦 茎蜂 羽化 盛期,每 公顷用 80%敌敌 畏,40%乐果 或氧 化乐果 750 毫升(50 毫升/亩),或用 2.5%溴氰 菊酯 225-300 毫升(15-20 毫升/亩),兑 清水 195-225 公斤(13-15 公斤/亩),搅 匀后 均匀 喷施、共 喷两 次,间隔 时间 7-10 天。6.6.2.3 春小 麦拔 节,灌浆 期各 喷一 次叶 肥,每公 顷用 磷酸 二氢钾 1500-2250 克(100-150 克/亩),加尿素 3-6 公斤(0.2-0.4 公斤/亩),兑 清水 300-375 公斤(20-25 公斤/亩),搅 匀后 均匀 喷施。6.6.3 后期 管理(灌 浆一 成熟)6.6.3.1 春小 麦抽 穗期 用人 工拔 除第 三遍 高草。6.6.3.2 防治 麦穗 夜蛾海拔高度(米)2 5 0 0-2 6 0 0 2 6 0 0-2 7 0 0适宜播种日期(日/月)2 5/3-3 0/3 3 0/3-5/4D B 63/T 301.4 19984浅山、脑山地 7 月上旬至 7月中下旬(乳熟期)是麦穗夜蛾羽化盛期,每公顷用 80%的敌敌畏,40%的乐 果或 氧化 乐果 或 75%的辛 硫磷 750 毫升(50毫升/亩),或 用 2.5%的溴 氰菊 酯(敌 杀死)225-300 毫 升(15-20 毫升/亩),兑 水 195-225 公斤(13-15 公斤/亩),搅 匀后 均匀 喷施,晴 天傍 晚喷 施效 果最 佳。6.6.3.3 锈病 防治每公 顷用 国产 15%粉锈 宁可 湿性 粉剂 750 克(50 克/亩),兑 清水 195-225 公斤(13-15 公斤/亩),搅匀后 均匀 喷施,共 喷两 次,间隔 时间 为 7-10 天。7 收获 与贮 藏7.1 收获春小 麦植 株旗 叶和 茎叶 微绿,穗 变金 黄,籽粒 变硬,呈 显麦 粒固 有色 泽为 适宜 收获 期。7.2 及时 脱粒春小 麦收 获后,在 田间 堆放 麦捆 10-15 天,待麦 捆风 干后 及时 打碾 脱粒,扬 净晒 干,按标 准要 求精选入 仓。7.3 贮藏储存 小麦 的仓 库应 当做 到库 内四 无,周 围 六无,即 库 内无 病虫,无 鼠 害,无 霉 变,无 事 故周 围无 杂草,无 垃 圾,无 污 泥、无 积 水、无 家 禽,无 鼠 洞,仓 库 要求 上下 漏、下 不 潮、通 风 密闭 保持 干燥。仓 库内不 能堆 放农 药、易燃、易 爆、易腐 蚀,有异 味药 品。入库 的小 麦含 水量 控制 在 13.5%以下。小 麦包 用麻袋、布 袋、不宜 用塑 料袋。执 行一 月一 小查,一 季一 大查,风 雨前 后随 时查 的制 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