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生产技术规程DB36/T 715-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木薯生产技术规程DB36/T 715-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木薯生产技术规程DB36/T 715-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木薯生产技术规程DB36/T 715-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木薯生产技术规程DB36/T 715-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木薯生产技术规程DB36/T 715-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 C S 6 5.0 2 0.2 0C C S B 2 3DB36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 B 3 6/T 7 1 5 2 0 2 4代 替 D B 3 6/T 7 1 5-2 0 1 3木 薯 生 产 技 术 规 程T e c h n i c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f o r c a s s a v a p r o d u c t i o n2 0 2 4-0 3-2 6 发 布 2 0 2 4-0 9-0 1 实 施江 西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3 6/T 7 1 5 2 0 2 4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选 地 整 地.15 种 植.16 田 间 管 理.27 收 获.38 木 薯 秸 秆 利 用.3D B 3 6/T 7 1 5 2 0 2 4I 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第 1 部 分 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 起草。本 文 件 替 代 D B 3 6/T 7 1 5-2 0 1 3 木 薯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规 程,与 D B 3 6/T 7 1 5-2 0 1 3 相 比,主 要 变 化 如 下:a)修 改 了 标 准 名 称;b)修 改 了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c)调 整 了 段 落 顺 序 与 章 节 内 容;d)删 除 了 不 再 被 引 用 的 相 关 术 语,如 茎、净 种、间 作 等;(见 3.1)e)修 订 了 整 地 和 种 植 方 式,整 地 调 整 为 起 宽 垄,种 植 方 式 调 整 为 一 定 方 向 斜 插 或 平 放;(见 4.2和 5.5)f)调 整 了 品 种、种 茎 选 用、用 种 量、浸 种 等,增 加 了 覆 膜 技 术 和 后 期 破 膜 内 容;(见 5.1、5.2、5.3、5.7 和 6.1)g)删 除 了 所 有 间 作 部 分 的 内 容,如 间 作 冬 瓜、西 瓜、大 豆、花 生,种 植 密 度 调 整 为 木 薯 垄 面 净 作;(见 5.6)h)修 订 了 施 肥 章 节 中 的 内 容;(见 6.3)i)修 订 了 中 耕 除 草 内 容,合 并 了 病 害 防 治、虫 害 防 治 为 病 虫 害 防 治,并 删 除 推 荐 使 用 的 药 剂 名 称及 用 量 等;(见 6.5 和 6.6)j)删 除 了 喷 施 植 物 生 长 调 节 剂、水 分 管 理 相 关 内 容;(见 6.4)k)修 订 了 木 薯 采 收 时 期;(见 7.1)l)删 除 了 木 薯 种 茎 越 冬 贮 藏 相 关 内 容,增 加 了 木 薯 秸 秆 利 用 相 关 内 容。(见 第 8 章 节)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专 利 的 责 任。本 文 件 由 江 西 省 农 业 农 村 厅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江 西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土 壤 肥 料 与 资 源 环 境 研 究 所。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张 志 华、林 洪 鑫、吕 茹 洁、袁 展 汽、吕 丰 娟、肖 运 萍、汪 瑞 清、魏 林 根。本 文 件 所 代 替 标 准 的 历 次 版 本 发 布 情 况 为:D B 3 6/T 7 1 5-2 0 1 3。D B 3 6/T 7 1 5 2 0 2 41木 薯 生 产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木 薯 生 产 技 术 规 程 中 的 术 语 和 定 义、选 地 与 整 地、种 植、田 间 管 理、收 获 及 木 薯 秸 秆利 用 等。本 文 件 适 用 于 江 西 省 区 域 内 木 薯 生 产。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对 于 本 文 件 的 应 用 是 必 不 可 少 的。凡 是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所 注 日 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 文 件。G B 1 3 7 3 5 聚 乙 烯 吹 塑 农 用 地 面 覆 盖 薄 膜G B 1 5 6 1 8 土 壤 环 境 质 量 农 用 地 土 壤 污 染 风 险 管 控 标 准N Y/T 4 9 6 肥 料 合 理 使 用 准 则 通 则N Y/T 2 0 4 6 木 薯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 技 术 规 范D B 3 6/T 1 8 4 9 木 薯 种 茎 越 冬 贮 藏 技 术 规 程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种 茎 S e e d s t e m成 熟 健 康、具 有 品 种 特 征 特 性、用 作 繁 殖 材 料 的 木 薯 主 茎。4 选 地 与 整 地4.1 选 地产 地 环 境 应 符 合 G B 1 5 6 1 8 的 规 定,选 择 土 层 深 厚、排 水 良 好、肥 力 中 上 的 平 地 或 缓 坡 地。4.2 整 地在 1 2 月 底 前 深 翻 越 冬,次 年 3 月 上 中 旬,选 择 晴 天 进 行 旋 耕 整 平 或 起 垄,起 垄 垄 面 宽 约 1 2 0 c m、垄沟 宽 约 6 0 c m、垄 沟 深 约 3 0 c m。5 种 植5.1 品 种 选 择D B 3 6/T 7 1 5 2 0 2 42选 择 直 立 型、分 枝 少 的 早、中 熟 耐 寒 高 产 高 淀 粉 品 种。江 西 中 北 部 选 择 早 熟 品 种,江 西 南 部 选 择 中、早 熟 品 种。5.2 种 茎 选 用种 植 时,选 择 粗 壮 密 节、髓 部 充 实、芽 点 完 整 的 种 茎,用 刀 将 种 茎 砍 成 长 1 5 c m 2 0 c m 的 小 段(约5 个 完 整 有 效 芽 点),种 茎 小 段 要 求 切 口 平 滑、无 破 裂、芽 点 完 好。5.3 种 茎 浸 种将 砍 好 的 种 茎 用 杀 菌 消 毒 溶 液 浸 泡 1 0 m i n 1 5 m i n。每 6 6 7 m2的 用 种 量 为 1 3 0 条 1 7 0 条 完 整 种 茎,每 条 种 茎 砍 成 5 7 段。5.4 种 植 时 间江 西 南 部 在 3 月 中 旬 至 4 月 上 旬 种 植,中 北 部 在 3 月 下 旬 至 4 月 上 旬 种 植。采 用 地 膜 覆 盖 栽 培 可 提 前 1 0d 种 植。5.5 种 植 方 式木 薯 种 植 通 常 采 用 种 茎 平 放 或 斜 插 方 式。平 放 种 植,平 作 地 块 的 种 茎 朝 同 一 方 向 平 放,且 芽 点 朝 向保 持 一 致;垄 作 地 块 的 种 茎 垂 直 垄 向,芽 点 朝 外,平 插 于 垄 中,然 后 种 茎 上 盖 土 3 c m 4 c m,坡 地 盖 土可 稍 深 些。斜 插 种 植,平 作 地 块 的 种 茎 保 持 同 一 朝 向,并 与 地 面 成 3 0 左 右 进 行 斜 插,垄 作 地 块 的 种 茎垂 直 垄 向,并 与 垄 面 成 3 0 左 右 进 行 斜 插,芽 点 朝 外,四 分 之 三 的 种 茎 入 土。5.6 种 植 密 度根 据 土 壤 肥 力 高 低 确 定 种 植 密 度,土 壤 肥 力 高 则 种 植 密 度 疏,反 之 则 密。木 薯 种 植 密 度 为 8 3 3 株/6 6 7m2 9 5 2 株/6 6 7 m2,平 作 的 行 株 距 为 1.0 m(0.7 m 0.8 m);垄 作 采 用 一 垄 双 行 种 植,垄 面 行 株 距 为1.0 m(0.8 m 0.9 m),两 垄 间 木 薯 行 距 为 0.8 m。预 留 少 量 种 茎 集 中 地 边 育 苗,以 备 补 苗 之 用。5.7 覆 膜木 薯 种 植 覆 土 后,按 木 薯 种 植 行 或 垄 面 方 向 进 行 覆 膜,膜 边 缘 用 土 压 实,塑 料 膜 应 符 合 G B 1 3 7 3 5的 要 求。6 田 间 管 理6.1 破 膜木 薯 出 苗 后,应 及 时 破 膜 露 苗,注 意 不 要 触 伤 幼 苗。6.2 补 苗 间 苗缺 苗 时 应 及 时 补 苗。在 木 薯 种 植 后 2 0 d 3 0 d,选 择 阴 雨 天,用 预 留 的 种 苗 集 中 补 苗,带 土 移 栽 易成 活。当 苗 高 2 0 c m 3 0 c m 时 进 行 间 苗,每 穴 木 薯 留 1 条 2 条 生 长 旺 盛、粗 壮 的 苗,去 弱 留 强。6.3 施 肥6.3.1 施 肥 原 则D B 3 6/T 7 1 5 2 0 2 43施 用 的 肥 料 应 符 合 N Y/T 4 9 6 的 要 求。木 薯 喜 氮 钾,苗 期 以 氮 肥 为 主,结 薯 期 以 钾 肥 为 主。施 足 基肥,合 理 追 肥,氮、磷、钾 配 合 施 用,施 用 比 例 为 N P 2 O 5 K 2 O 1 0.5 1.2,施 用 总 量 N 为 1 0 k g/6 6 7m2 1 2 k g/6 6 7 m2、P 2 O 5 为 5 k g/6 6 7 m2 6 k g/6 6 7 m2、K 2 O 为 1 2 k g/6 6 7 m2 1 4 k g/6 6 7 m2。6.3.2 基 肥基 肥 以 有 机 肥 为 主,每 6 6 7 m2施 用 有 机 肥 3 0 0 k g 5 0 0 k g 和 三 元 复 合 肥(1 5 1 5 1 5)2 0 k g 3 0 k g或 每 6 6 7 m2纯 施 三 元 复 合 肥(1 5 1 5 1 5)3 0 k g 4 0 k g,折 合 N 为 4.5 k g 6.0 k g、P 2 O 5 为 4.5 k g 6.0 k g、K 2 O 为 4.5 k g 6.0 k g,于 整 地 种 植 前 全 田 撒 施,施 后 再 进 行 旋 耕 整 地。6.3.3 壮 苗 肥当 苗 高 1 5 c m 2 0 c m 时,每 6 6 7 m2穴 施 8 k g 1 2 k g 尿 素 促 进 薯 苗 生 长,折 合 纯 N 3.7 k g 4.6 k g。6.3.4 结 薯 肥种 植 后 7 0 d,每 6 6 7 m2穴 施 5 k g 6 k g 尿 素、6 k g 8 k g 氯 化 钾 促 进 薯 苗 生 长 和 木 薯 块 根 的 形 成,折合 纯 N 1.8 k g 2.3 k g,K 2 O 3.6 k g 4.8 k g。6.3.5 壮 薯 肥种 植 后 1 0 0 d,每 6 6 7 m2穴 施 6 k g 8 k g 氯 化 钾 促 进 木 薯 块 根 的 伸 长 与 膨 大,折 合 K 2 O 3.6 k g 4.8 k g。6.4 水 分 管 理遇 强 降 雨 天 气,应 及 时 排 渍。遇 持 续 干 旱 天 气 1 5 d 2 0 d,应 及 时 灌 水。6.5 中 耕 除 草揭 膜 前,木 薯 无 需 进 行 中 耕 除 草;种 植 后 7 0 d 左 右,将 膜 全 部 揭 开,结 合 结 薯 肥 进 行 一 次 中 耕;种植 后 1 0 0 d,结 合 壮 薯 肥 进 行 一 次 中 耕 松 土 除 草。木 薯 出 苗 后,如 需 进 行 化 学 除 草,应 在 做 好 防 护 情 况下,近 距 离 对 杂 草 进 行 喷 药,以 免 药 液 溅 到 薯 苗,造 成 药 害。6.6 病 虫 害 防 治木 薯 病 害 主 要 有 细 菌 性 枯 萎 病、细 菌 性 角 斑 病、褐 斑 病、炭 疽 病 和 枯 萎 叶 斑 病 等;虫 害 主 要 有 朱 砂叶 螨、地 老 虎 和 蛴 螬 等。防 治 的 化 学 农 药 及 使 用 方 法 应 符 合 N Y/T 2 0 4 6 要 求。7 收 获7.1 采 收 期1 1 月 初 开 始 收 获,1 2 月 中 旬 完 成 收 获。7.2 采 收 方 法收 获 时,可 直 接 用 手 或 拔 薯 器 拔 起 木 薯,也 可 用 木 薯 收 获 机 收 获。机 收 前,先 将 地 面 1 0 c m 以 上 的木 薯 茎 叶 全 部 砍 除。8 木 薯 秸 秆 利 用D B 3 6/T 7 1 5 2 0 2 448.1 留 种选 择 成 熟 健 康、节 密 粗 壮 的 木 薯 主 茎,去 除 嫩 茎 和 叶 片,打 捆 留 作 次 年 所 需 种 茎。种 茎 贮 藏 方 法 参考 D B 3 6/T 1 8 4 9。8.2 饲 料 用木 薯 茎 叶 可 采 收 后 用 揉 丝 机 切 碎 直 接 饲 喂 牛 羊 等 草 食 动 物,也 可 青 贮 发 酵 后 用 作 养 殖 饲 料。8.3 肥 料 用将 木 薯 茎 叶 直 接 粉 碎 还 田 作 为 肥 料。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