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薯系列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规程DB5307/T 50-2023.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丽薯系列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规程DB5307/T 50-20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丽薯系列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规程DB5307/T 50-202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丽薯系列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规程DB5307/T 50-202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丽薯系列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规程DB5307/T 50-202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丽薯系列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规程DB5307/T 50-202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 C S 6 5.0 2 0.2 0C C S B 2 1DB5307丽 江 市 地 方 标 准D B 5 3 0 7/T 5 0 2 0 2 3丽 薯 系 列 马 铃 薯 原 原 种 生 产 技 术 规 程T e c h n i c a l P r o c e d u r e s o f O r i g n a l S e e d P r o d u c t i o n o f P o t a t o L i s h u S e r i e s2 0 2 3-1 0-1 0 发 布 2 0 2 3-1 1-1 0 实 施丽 江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D B 5 3 0 7/T 5 0 2 0 2 3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起 草。本 文 件 由 丽 江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所 提 出。本 文 件 由 丽 江 市 农 业 农 村 局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丽 江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所。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和 习 琼、王 菊 英、和 晓 堂、方 子 松、李 朝 凤、夏 菊 香、石 涛、和 平 根、李 光 达、李 昊、和 立 宣。D B 5 3 0 7/T 5 0 2 0 2 3I I引 言丽 薯 系 列 马 铃 薯 是 丽 江 市 主 要 推 广 的 马 铃 薯 品 种,为 规 范 丽 江 市 马 铃 薯 原 原 种 生 产,打 造 最 干 净 种薯 基 地,丽 江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所 通 过 不 断 摸 索,整 理 出 一 套 适 合 本 地 条 件 的 马 铃 薯 丽 薯 系 列 原 原 种 规 范化 生 产 的 关 键 技 术,为 加 快 关 键 技 术 在 生 产 企 业 和 新 型 经 营 主 体 的 应 用,特 制 定 本 规 程。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提 请 注 意,声 明 符 合 本 文 件 时,可 能 涉 及 到 6.2 条“一 种 组 培 接 种 用 具 冷 却 及 摆 放支 座”(中 国 实 用 新 型 专 利,专 利 号 Z L 2 0 1 4 2 0 7 3 0 3 9 4.1)及 1 1.6 条“马 铃 薯 原 原 种 生 产 过 程 中 的 植 株调 控 方 法”(中 国 发 明 专 利,专 利 号 Z L 2 0 1 6 1 0 1 0 0 7 0 6.4)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对 于 该 专 利 的 的 真 实 性、有 效 性 和 范 围 无 任 何 立 场。该 专 利 持 有 人 已 经 向 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承 诺,他 愿 意 同 任 何 申 请 人 在 合 理 且 无 歧 视 的 条 款 和 条 件 下,就 专 利 授 权 许 可 进 行 谈 判,该 专 利 持 有 人 的 声 明 已 在 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备 案,相 关 信 息 可 通 过 以 下 联 系方 式 获 得:专 利 持 有 人 姓 名:丽 江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所地 址:丽 江 市 古 城 区 祥 和 路 2 2 9 号联 系 电 话:0 8 8 8-5 1 2 1 6 1 1请 注 意 除 上 述 专 利 外,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仍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这 些 专 利的 责 任。D B 5 3 0 7/T 5 0 2 0 2 31丽 薯 系 列 马 铃 薯 原 原 种 生 产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丽 薯 系 列 马 铃 薯 原 原 种 的 术 语 和 定 义、脱 毒 试 管 苗 组 培 室 建 设、培 养 基 制 作、接 种、试 管 苗 培 养、原 原 种 生 产 温 网 室 环 境 要 求、移 栽 前 的 准 备、移 栽、移 栽 后 管 理、收 获、种 薯 分 级 及 包 装、贮 藏 的 技 术 要 求。本 文 件 适 用 于 丽 薯 系 列 马 铃 薯 原 原 种 的 生 产。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 5 0 8 4 农 田 灌 溉 水 质 标 准G B 1 5 6 1 8 土 壤 环 境 质 量 农 用 地 土 壤 污 染 风 险 管 控 标 准(试 行)G B 1 8 1 3 3 马 铃 薯 种 薯G B 2 0 4 6 4 农 作 物 种 子 标 签 通 则G B/T 2 9 3 7 5 马 铃 薯 脱 毒 试 管 苗 繁 育 技 术 规 程G B/T 2 9 3 7 8 马 铃 薯 脱 毒 种 薯 生 产 技 术 规 程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马 铃 薯 丽 薯 系 列以 育 成 的 丽 薯 系 马 铃 薯 品 种 丽 1 号、丽 2 号、丽 6 号、丽 7 号、丽 1 0 号 等 1 4 个 品 种。原 原 种符 合 G B 1 8 1 3 3 马 铃 薯 种 薯 标 准,用 于 生 产 原 种 的 种 薯。二 次 培 养第 一 次 培 养 的 丽 薯 系 列 脱 毒 试 管 苗 剪 苗 时 留 下 最 底 部 的 腋 芽,在 原 瓶 加 入 营 养 液,再 次 放 入 培 养 室培 养 后,作 为 基 础 苗 再 次 扩 繁。免 扦 插 法即 不 用 扦 插,直 接 将 剪 好 的 基 础 苗 节 段 均 匀 地 撒 入 培 养 瓶 中,倒 入 已 灭 菌 营 养 液,盖 上 瓶 盖 放 入 培养 室 培 养。4 脱 毒 试 管 苗 组 培 室 建 设D B 5 3 0 7/T 5 0 2 0 2 32组 培 室 建 设 在 周 围 没 有 污 染 源,与 大 田 隔 离,具 备 向 阳、通 风、干 燥、清 洁 的 环 境。应 设 置 清 洗 室、更 衣 室、配 置 灭 菌 室、接 种 室、培 养 室 等 功 能 区,培 养 室 面 积 按 生 产 丽 薯 系 列 马 铃 薯 试 管 苗 3 0 0 0 株/m24 0 0 0 株/m2设 计,接 种 室、组 培 室 每 2 5 m2配 备 两 盏 紫 外 灯 或 一 台 臭 氧 发 生 机 和 一 台 除 湿 机。5 培 养 基 制 作5.1 配 制 培 养 基母 液:配 方 参 见 附 录 A,硫 酸 亚 铁 储 备 液 配 制 浓 度 为 2 0 0 倍,其 余 成 分 配 制 浓 度 为 1 0 0 倍。培 养 基:M S+白 糖 3 0 g/L+卡 拉 胶(琼 脂)6 g/L+活 性 碳 粉 1 g/L+植 物 激 素 B 9,p H 5.8。调 制 过 程:先 加 入 除 C a C l2外 的 其 他 母 液,依 次 加 入 白 糖、卡 拉 胶、活 性 炭 粉、植 物 激 素 B 9,用 冷 水 调 成 糊 状,再加 入 烧 开 的 自 来 水 调 制,加 至 2/3 后,加 入 C a C l2母 液,定 容,用 H C l(H N O3)或 N a O H 将 p H 值 调 至 5.8。营 养 液:无 固 化 剂 3 倍-4 倍 M S 配 方 加 适 当 植 物 激 素 B 9,配 制 过 程 同 上。5.2 培 养 基 分 装、灭 菌 和 保 存配 制 好 的 培 养 基 分 装 在 组 培 瓶 中,封 装 后,在 1 2 1、压 强 1 0 3.4 k P a 条 件 下 高 压 蒸 汽 灭 菌 3 0 m i n,冷 却 后 移 入 接 种 室 或 无 菌 室 保 存,培 养 基 最 好 在 灭 菌 后 1 4 d 内 用 完,最 多 不 超 过 3 0 d。营 养 液 分 装、灭 菌 和 保 存 过 程 同 上。6 接 种6.1 接 种 前 准 备a)接 种 用 具 消 毒:剪 刀、镊 子 用 牛 皮 纸 包 好、扎 紧,与 培 养 基 共 同 灭 菌。b)接 种 室 日 常 消 毒:使 用 紫 外 灯 或 臭 氧 发 生 机 消 毒,干 季 每 7 d 开 一 次,湿 季 每 3 d 5 d 开 一 次,紫 外 灯 每 次 1 0 h 1 2 h,臭 氧 发 生 机 每 次 0.5 h 1 h。每 周 用 3.8%5.1%8 4 消 毒 液 稀 释 5 0 倍 清 洁 地 板,接 种 室 保 持 门 窗 紧 闭。空 气 湿 度 超 过 6 0%时,用 除 湿 器 除 湿 8 h-2 4 h。c)工 作 人 员 准 备:用 肥 皂 洗 手,换 上 已 消 毒 的 工 作 服,戴 医 用 乳 胶 手 套,操 作 前 用 7 5%酒 精 消毒。d)设 备 消 毒:接 种 前 用 7 5%酒 精 擦 拭 超 净 工 作 台 及 所 有 工 具,准 备 两 套 镊 子、剪 刀,酒 精 浸 泡3 0 s 后 备 用。启 动 超 净 工 作 台 及 接 种 室 紫 外 灯,2 0 m i n 3 0 m i n 后 关 闭 所 有 紫 外 灯。e)接 种 准 备 阶 段:从 培 养 室 取 出 已 培 养 2 5 d 以 上,无 污 染 的 丽 薯 系 列 基 础 苗 瓶,用 7 5%酒 精擦 拭 培 养 基 瓶 周 身,方 可 放 入 工 作 台。6.2 接 种将 准 备 好 的 两 套 灭 菌 后 接 种 用 具,交 替 插 入 高 温 消 毒 器 3 0 0,1 0 s 后 拿 出 倒 插 在 组 培 接 种 用 具 冷却 及 摆 放 支 座(专 利 号 Z L 2 0 1 4 2 0 7 3 0 3 9 4.1)上 冷 却 备 用。打 开 基 础 苗 瓶 进 行 瓶 內 剪 苗,一 芽 一 段,剪苗 部 位 选 择 在 腋 芽 往 下 茎 杆 2/3 处,剪 完 后 用 镊 子 分 装 至 新 培 养 基 瓶 中,无 需 扦 插,按 0.6 段/c m2-0.8段/c m2,计 算 单 瓶 接 苗 数,均 匀 平 铺 在 培 养 基 上,添 加 5 m l 1 0 m l 营 养 液 后 进 行 培 养;剪 苗 后 的 原 苗 瓶添 加 5 m l 1 0 m l 营 养 液,二 次 培 养;接 种 完 成 后,所 有 的 培 养 基 瓶 标 注 编 码 转 移 至 培 养 架 上 培 养。7 试 管 苗 的 培 养D B 5 3 0 7/T 5 0 2 0 2 33苗 瓶 均 匀 整 齐 排 放 在 培 养 架 上,行 间 距 留 有 3 c m 5 c m 间 隙。培 养 条 件:白 天 温 度 2 0 2 4,夜 晚 温 度 1 6 1 8,光 照 时 间 1 0 h/d 1 2 h/d,光 照 强 度 2 0 0 0 L u x 3 0 0 0 L u x。污 染 瓶 及 时 移 出 处理,室 内 消 毒 方 法 同 6.1 接 种 室 消 毒8 原 原 种 生 产 温 网 室 环 境 要 求8.1 温 网 室 外 部 环 境 要 求宜 选 择 在 丽 江 地 区 海 拔 2 2 0 0 m 3 2 0 0 m 之 间,气 候 冷 凉、给 排 水 条 件 好 的 区 域;周 围 无 大 面 积 种植 茄 科 植 物 或 易 吸 引 蚜 虫 的 作 物;土 壤 质 量 应 符 合 G B 1 5 6 1 8 要 求,水 源 符 合 农 田 灌 溉 水 质 标 准 G B 5 0 8 4要 求。8.2 消 毒缓 冲 间 地 面 每 隔 1 0 d 撒 石 灰 粉 0.1 c m 0.2 c m 消 毒;大 棚 生 产 工 具 专 棚 专 用,防 止 病 害 交 叉 感 染。9 移 栽 前 准 备9.1 大 棚 和 苗 床(基 质)消 毒大 棚 和 苗 床 使 用 前 1 个 月,使 用 9 8%棉 隆 微 粒 剂 熏 蒸 2 0 d,通 风 1 0 d 以 上,详 细 参 见 附 录 B。9.2 基 质苗 床 铺 经 灭 菌 的 基 质 1 0 c m 1 2 c m,移 栽 前 1 d 浇 透 苗 床,对 畦 面 进 行 耙 松 处 理。1 0 移 栽1 0.1 移 栽 时 间移 栽 时 间 为 3 月 底 8 月 上 旬。1 0.2 移 栽 密 度移 栽 密 度 为 1 2 0 株/m2 1 4 0 株/m2。1 0.3 移 栽 试 管 苗 标 准培 养 1 5 d 2 0 d、苗 高 5 c m 7 c m、健 壮 无 污 染 的 脱 毒 试 管 苗。1 0.4 移 栽 方 法在 苗 床 上 横 向 开 4 c m 5 c m 左 右 小 沟,放 入 试 管 苗,由 沟 的 两 边 往 中 间 轻 轻 培 土,尽 量 保 证 苗 直 立,定 植 深 度 3 c m 4 c m,移 栽 后 及 时 以 喷 雾 方 式 浇 透 定 根 水。1 1 移 栽 后 管 理1 1.1 遮 阳D B 5 3 0 7/T 5 0 2 0 2 34移 栽 试 管 苗 5 d 7 d 内,拉 遮 光 率 6 5%的 遮 阳 网。1 1.2 水 份 管 理移 栽 试 管 苗 5 d 7 d 内,土 壤 含 水 量 保 持 在 8 0%以 上,苗 长 新 根 后 至 开 花 期 逐 渐 控 水 至 土 壤 含 水 量6 0%,结 薯 期 须 增 加 土 壤 含 水 量 至 7 0%8 0%,成 熟 期 逐 渐 减 少 到 5 0%6 0%,收 挖 前 适 时 停 止 浇 水,土 壤 含 水 量 低 于 4 0%后 收 挖。1 1.3 环 境 温 度 控 制日 间 棚 内 温 度 超 过 2 5 时,需 及 时 开 窗 通 风 散 热;后 期 如 遇 气 温 骤 降 需 关 棚 保 温。1 1.4 施 肥根 据 苗 情 进 行 合 理 追 肥 1 次 3 次,每 次 施 复 合 肥(1 7-1 7-1 7)3 k g 8 k g。1 1.5 主 要 病、虫 害 及 草 害 防 治马 铃 薯 主 要 病、虫 害 及 草 害 防 治 方 法 参 见 附 录 B1 1.6 植 株 高 度 调 控移 栽 后 4 0 d 5 0 d,植 株 高 度 3 0 c m 4 0 c m 时,采 用“马 铃 薯 原 原 种 生 产 过 程 中 的 植 株 调 控 方 法(Z L2 0 1 6 1 0 1 0 0 7 0 6.4)进 行 调 控,喷 施 1 次 2 次。1 2 收 获完 全 成 熟 前 两 周,选 择 晴 天 进 行 收 挖。当 日 晾 晒 待 表 皮 干 燥 后 剔 除 带 病、带 虫 及 损 伤 块 茎 再 装 袋,每 袋 做 好 标 记。1 3 种 薯 分 级 及 包 装分 装 时 按 马 铃 薯 原 原 种 单 薯 重 量 进 行 分 级,分 级 方 法 参 见 附 录 C(马 铃 薯 原 原 种 重 量 分 级 表),分 级 包 装 后,内 外 悬 挂 品 种、等 级、收 获 日 期 等 标 签。1 4 贮 藏使 用 冷 库 储 藏,温 度 调 至 2 7,种 薯 堆 放 高 度 不 超 过 1.5 m,行 与 行 间 留 3 0 c m 通 气 道。D B 5 3 0 7/T 5 0 2 0 2 35A A附 录 A(资 料 性)M S 培 养 基 配 方表 A.1 M S 培 养 基 配 方类 别 试 剂 分 子 量 用 量大量元素(单独分装)硝酸钾(K N O3)1 0 1.1 1 1 9 0 0 m g/L硝酸铵(N H4N O3)3 8 0.0 4 1 6 5 0 m g/L磷酸二氢钾(K H2P O4)1 3 6.0 9 1 7 0 m g/L硫酸镁(M g S O47 H2O)2 4 6.4 7 3 7 0 m g/L氯化钙(C a C l22 H2O)1 4 7.0 2 4 4 0 m g/L铁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 a2E D T A)3 7 2.2 5 3 7.3 m g/L硫酸亚铁(F e S O27 H2O)2 7 8.0 3 2 7.8 m g/L微量元素(混合装)碘化钾(K I)1 6 6.0 1 0.8 3 m g/L硼酸(H3B O3)6 1.8 3 6.2 m g/L硫酸锰(M n S O44 H2O)2 2 3.0 6 2 2.3 m g/L硫酸锌(Z n S O47 H2O)2 8 7.5 4 8.6 m g/L钼酸钠(N a2M o O42 H2O)2 4 1.9 5 0.2 5 m g/L硫酸铜(C u S O45 H2O)2 4 9.6 8 0.0 2 5 m g/L氯化钴(C o C l26 H2O)2 3 7.9 3 0.0 2 5 m g/L有机成分(混合装)肌醇 1 0 0 m g/L甘氨酸 2 m g/L盐酸硫胺素(V B 1)0.1 m g/L盐酸吡哆醇(V B 6)0.5 m g/L烟酸 0.5 m g/L糖 白糖(s u c r o s e)3 0 g/L其他B 9 0.0 0 3 g-0.0 1 g/L卡拉胶(a g a r)6 g/L活性炭粉(C)1 g/LD B 5 3 0 7/T 5 0 2 0 2 36B B附 录 B(资 料 性)马 铃 薯 原 原 种 生 产 主 要 病 害 及 药 剂 防 治表 B.1 马 铃 薯 原 原 种 生 产 主 要 病 害 及 药 剂 防 治病害名称 防治时期 使用药品 使用方式疮痂病粉痂病等土传病害种植前 9 8%棉隆微粒剂熏蒸前先浇透苗床,深翻 2 5 c m 3 0 c m,药剂用量 为 4 5 g/m2,施 药 后 混 匀 土 壤,深 度 为 2 0 c m 2 5 c m,混 土 后 再 次 浇 水,覆 膜 熏 蒸,密 闭 大 棚 2 0 d以上。熏蒸完成后开窗透气 1 d,再揭开塑料膜通风 1 0 d。早疫病病害发生前或初见病斑时7 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 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 5%嘧菌酯悬浮剂按 使 用 说 明 推 荐 剂 量 进 行 喷 雾,交 替 用 药,避 免 产生抗药性。晚疫病病害发生前或初见病斑时8 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 8 7.5 g/L 氟菌霜霉威悬浮剂、2 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按 使 用 说 明 推 荐 剂 量 进 行 喷 雾,交 替 用 药,避 免 产生抗药性。斑潜蝇菜青虫飞虱蚜虫害虫初现时1 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不同虫害按使用说明推荐剂量用药。蜗牛初现蜗牛爬行印迹6%四聚乙醛颗粒剂 5 0 0 g/6 6 6.7 m26 0 0 g/6 6 6.7 m2撒施一年生杂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1 3 叶期,一年生阔叶杂草 2 4 叶期。2 3.2%砜 喹 嗪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7 0 m l/6 6 6.7 m28 5 m l/6 6 6.7 m2,均匀喷雾。D B 5 3 0 7/T 5 0 2 0 2 37C C附 录 C(资 料 性)马 铃 薯 原 原 种 重 量 分 级 表表 C.1 马 铃 薯 原 原 种 重 量 分 级 表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单薯重量(g)2 0.0 1 0.0 2 0.0 5.0 1 0.0 2.0 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