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 C S备案 号: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D B 63D B 63 D B 63D B 63D B 6 3/0 2 3 1 9 8 8马铃薯下寨 6 5 品种标准1 9 8 8-0 2-2 6 发布 1 9 8 8-0 3-0 1 实施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 布 发 布 发 布 发 布D B 63/023 1988I前 言本标 准提 出单 位:青海 省种 子公 司。本标 准起 草单 位:互助 县农 业技 术推 广中 心,青海 省种 子公 司。本标 准主 要起 草人:贾 长盛 王祖 训 毛从 义D B 63/023 19881马铃薯下寨 6 5 品种标准1 适用 范围本标 准适 用于 青海 省各 级农 业科 研、推广、种 子部 门、原(良)种场 对本 品种 的鉴 定、繁育、收购、销售,并 适用 于各 级农 业院 校教 学参 考。2 品种 来源1971 年青 海省 互助 土族 自治 县农 技站 和红 崖子 沟乡 下寨 村农 科队 用高 原二 号作 母本,明 星(star,又译 为德 友四 号)作 父 本进 行有 性杂 交,1972 年在 实生 苗中 选择 单株,后 经 系统 选择 育成。原 代 号为 7 2 9-9、72065,曾 用名 为 65,属 solanum tuberosum ssp tuberosum。1984 年青 海省 农作 物品 种审 定委员会 审定 通过,品 种合 格证 书为 青种 合字 第 0055 号。3 特征 特性3.1 植株 性状:幼 芽 顶部 钝形、紫 色,基 部 椭圆 形、黄 绿 色、茸 毛 中等。幼 苗 直立,绿 色。株 型 直立,株高 87 4.25 厘米。茎 绿色,带 有少 量紫 色素,横 断面 三棱 形。茎粗 为 1.5 0.08 厘 米,茎 翼 微 波 状。分枝 部位 在主 茎的 中下 部,分枝 数在 5个以 上。叶深 绿色。顶 小叶 倒卵 形,顶端 尖锐,基 部呈 中间 形,叶柄 短。托叶 镰刀 型。侧小 叶 35 对,羽状 排列,对 生或 互生,排 列紧 密度 中等。小 叶叶 片边 缘平 展,深绿 色,大小 中等。复 叶大,椭 圆形,长 度为 22 1.14 厘米。次 生小 叶通 常 35 对,少数 对。3.2 花果 性状:花 蕾 椭圆 形,浅 紫色。花 序 聚伞 形,排 列紧 密度 中等。总 花 梗长度 95 0.46 厘米。花柄节 浅紫 色。萼片 绿色,披 针形。花 冠紫 色,大小 中等,五 星轮 纹色 为浅 黄色。雌 蕊花 柱长,柱 头三分裂、绿 色。子房 断面 浅黄 色。雄蕊 浅黄 色,5个,偶或 4 个或 6个,聚合 成圆 柱形,无 花粉。开 花繁茂,天然 不结 浆果。3.3 薯块 性状:薯 块 椭圆 形,较 扁。薯 皮淡 黄色,幼 壮 薯表 皮光 滑,老 龄薯 表皮 较粗 糙。薯 肉 浅黄 色,致密 度中 等。薯块 芽眼 11 14 个,无色,浅。芽 眉弧 形。脐部 凹陷,深 度中 等。结薯 集中,薯 块大,整齐。薯 块空 心率 小于。休 眠期 长,休眠 强度 小。3.4 经济 性状:整 薯 播种 的单 株产 1333 78.4 克,单 株 结薯 11 0.57 个,单 薯 重量 121 5.9 克。整薯播 种比 切薯 播种 增产 67.75 8.34。块 茎淀 粉含 量 19.85 0.85%,食 味品 质好。3.5 属性 及生 育期:属 中晚 熟品 种。播种 到出 苗期 天数为 38 2 天,期间 5 的积 温为 458.0 23.3;出 苗到 现蕾 期天 数为 25 1天,期间 的积 温为 346.5;现 蕾到 结薯 期天 数为 9 1天,期间 5的积 温为 141.5 6.5;结 薯 到成 熟的 天数 为 75 27 天,期 间 5 的积 温为 1132.6 56.。生育 期天 数为 109 4.6 天,期 间 5 的积 温为 1620.6 80.7,全 生 育期 天数 为 147 4.8 天,期 间 5 的积 温为 2078.6 87.8。3.6 抗逆 性:植株 耐旱,耐 寒。薯块 耐贮 藏。3.7 抗病 性:抗马 铃薯 卷叶 病毒,高 抗马 铃薯 晚疫 病。4 栽培 要点4.1 选地 选茬 选择 疏松、肥 沃、湿 润、耕 作 层深(25 厘米 以上)、排 水 性好 的土 壤,不 易 发生 霜 冻的地 势,前茬 最好 是麦 类作 物,轮作 三年 以上。4.2 施足 基肥,适 时播 种D B 63/023 198824.2.1 播种 期:适宜 的播 种期 是春 季气 温稳 定通 过 的时 期。通常 川水 地区是 4 月上 中旬 播种,高位水 地和 低位 山旱 地(浅山 地区)在 4月中 下旬 播种,中 位山 旱地(半 浅半 脑山 地区)在 4月下 旬播种,高位 山旱 地(脑山 地区)为 4月底 至 5 月上 旬播 种。4.2.2 播种 技术:选 择芽 眼刚 萌动 或未 萌动,薯 皮新 鲜幼 嫩、重 30 150 克的 无病 幼壮 薯作 种薯。整薯播 种时 每亩 播种约 240 公斤,保苗 2500 3300 株,切薯 播种 时每 亩播 种约 150 公斤,保苗 3500 4000 株。4.2.3 合理 施肥,每 亩应 施家粪 2 立方 米以 上,炕灰 或其 他草 木灰 1 立方 米以 上,化肥 8.1 13.8公斤,2.4 3.5公斤,912 公斤,基 肥 用量 应不 少于 总施 肥量 80%。尿 素 等氮 肥必 须在 现蕾前 追施,磷 肥、钾肥 或草 木灰 应在 开花 前追 施。4.3 田间 管理:齐 苗时 除草 松土,松 土层 应深达 5 厘米 以上,避 免伤 根。开花 前培 土两 次以 上,做到垄高、沟 深、培土 层厚。水 地苗 高 15厘米 左右 时培 土浇 水,此后 浇水 时间 及次 数视 土壤 干湿 程度 而定,通常 生长 期间 浇 23 次水,每 次浇 水后 应及 时松 土整 垄。4.4 防治 病虫 草鼠 害:野 燕 麦严 重的 地块 施燕 麦畏 防治。鼢 鼠(瞎 老鼠)为害 的地 块,人 工 捕打 或 毒饵诱 杀。注意 防治 当地 的其 他重 要病 虫害。4.5 收获 和贮 藏:田间 植株 茎叶 90%以上 干枯 后收 获,防止 机械 损伤。收 获期 间土 壤过 湿,应在 通风透光 处阴凉 12 天后 入窖 贮藏。窖 藏期 间注 意防 冻、防热、防 湿,使薯 块始 终保 持休 眠状 态。4.6 按 青海 省马 铃薯 种薯 生产 技术 规程 生 产种 薯,保持 品种 纯度 和优 良种 性。5 适宜 地区 及生 产能 力5.1 适宜 地区:本 品 种适 应性 广,在 我省 海拔 高度 1650 3200 米,0 的积 温在 1100 以上 的温 暖川水 地区、高 位 水地、低 位 山旱 地、中 位 山旱 地和 高位 山早 地均 可种 植,特 别 适于 高位 水地,中 位 山 旱地和 高位 山旱 地种 植。5.2 生产 能力:大 面积 种植 时,通常 亩产为 1700 2200 公斤,最 高亩 产纪 录在 中位 山旱 地为 3563 公斤、水地 为 4769 公斤。D B 63/023 19883附 录 A(补充 件)品种 试验 观察 地点 基本 情况A.1 本品 种观 察地 点互助 县东 沟乡 龙一 村A.2 观察 时间1982 1987 年A.3 观察 地点 主要 生态 因素海拔高度 2730米,年降雨量 482.5毫米,年平均气温 3.3,日平均气温稳定 的初日为 4 月 3日,终 日 为 10月 28日,期 间 积温 为 2086.6,稳 定 5 的初 日为 5 月 4日,终 日 为 10月 5日,期 间 积温 为1912(以 上均 据互 助县 气象 站资 料推 算)。无 霜 期为 85 110 天。土 壤 类型 为暗 栗钙 土,土 种 为黑 白土和 黑鸡 粪土,质 地 疏松。土 壤 肥力 水平:有 机 质含 量为 2.29 2.40,全 氮 为 0.1044 0.1124,全磷为 0.074 0.097,全钾 为 3.29 4.32,碱解 氮为 98.2 104.1ppm,有 效磷 为 12 15ppm,有 效钾为 325 344ppm。地 区生 态类 型属 温凉 半湿 润的 中位 山旱 地,无灌 溉条 件。A.4 主要 栽培 措施种薯为株系选三年生产原种技术方案生产的种薯。整薯播种和切薯播种的密度分别为每亩 3300和4000 穴左 右。每亩 施家 粪 立方 米,尿素 20 25 公斤,三 料过 磷酸 钙 5公斤 左右,氯 化钾 15 公斤 左右,全作 基肥。4月下 旬播 种,齐苗 时除 草松 土,10 15天后 第一 次培 土,开花 初期 第二 次培 土,田间植株 茎叶 90 以 上干 枯后 收获。A.5 高产 纪录互助 县 1977 年威 远镇 下磨 村高 位水 地种 植 5.6 亩,亩产 2500 公斤,1979 年红 崖子 沟乡 下寨 村 15亩水旱地 亩产 2513 公 斤,1980 年东 山乡 阳坡 村低 位山 旱地 14.00亩亩 产 1684 公 斤,1983 年台 子、东 沟 两乡 五个村 1871.5 亩中 位山 旱地 平均 亩产 2249 公斤,1984 年东 沟乡 大庄 村 910亩中 位山 旱地 亩产 2437 公斤。共和县 1982 年东巴 乡索 尔加 村 1.58 亩山地 亩产 2562公斤,1985 年恰卜 恰乡 上塔 迈村 2.13 亩高位 水地 亩产3250 公 斤。1986 年湟 源县 农业 技术 推广 中心 在高 位山 旱地 种植 11.5 亩亩 产 1759 公 斤。1982 年门 源县 北 山乡大 泉村 李存 德 4.25 亩高 位山 旱地 亩产 2100 公 斤。1984 1986 年海 北州 对门 源、祁 连 和海 晏县 2699 亩 抽样调 查,平均 亩产 1750 公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