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 C S 6 5.0 2 0.0 1C C S B 1 83411滁 州 市 地 方 标 准D B 3 4 1 1/T 0 0 2 5 2 0 2 3江 淮 分 水 岭 特 色 农 作 物 观 测 规 范 绿 豆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c r o p s o b s e r a v t i o n i n w a t e r s h e d a r e a o fy a n g t z e-h u a i h e r i v e r M u n g b e a n2 0 2 3-1 1-2 0 发 布 2 0 2 3-1 1-2 0 实 施滁 州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D B 3 4 1 1/T 0 0 2 5 2 0 2 3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基 本 要 求.15 发 育 期 观 测.26 生 长 状 况 测 定 与 评 定.37 产 量 因 素 分 析.58 农 业 气 象 灾 害 观 测.59 病 虫 害 观 测.61 0 田 间 工 作 记 载.61 1 观 测 簿/表 填 写.6附 录 A(资 料 性)观 测 地 段 选 择.7附 录 B(资 料 性)产 量 因 素 分 析.9附 录 C(资 料 性)绿 豆 农 业 气 象 灾 害 情 况.1 0附 录 D(资 料 性)绿 豆 常 见 病 虫 害.1 2附 录 E(资 料 性)绿 豆 农 业 气 象 观 测 簿 填 写.1 4附 录 F(资 料 性)绿 豆 农 业 气 象 观 测 簿/表 样 式.1 6参 考 文 献.3 2D B 3 4 1 1/T 0 0 2 5 2 0 2 3I 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起 草。请 注 意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专 利 的 责 任。本 文 件 由 滁 州 市 气 象 局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明 光 市 气 象 局、江 苏 理 工 学 院、明 光 市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 心、明 光 市 涧 溪 镇 长 城 家庭 农 场、滁 州 市 气 象 局、明 光 市 涧 溪 镇 农 业 技 术 服 务 站。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蒋 晓 武、周 文 鳞、王 田 虎、周 福 红、柏 长 城、张 辉、张 鑫 童、王 玉 杰、张 发 杰。D B 3 4 1 1/T 0 0 2 5 2 0 2 31江 淮 分 水 岭 特 色 农 作 物 观 测 规 范 绿 豆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江 淮 分 水 岭 特 色 农 作 物 绿 豆 观 测 的 基 本 要 求、发 育 期 观 测、生 长 状 况 测 定 与 评 定、产量 因 素 分 析、农 业 气 象 灾 害 和 病 虫 害 观 测、田 间 工 作 记 载。本 文 件 适 用 于 江 淮 分 水 岭 绿 豆 农 业 和 农 业 气 象 观 测 的 业 务、服 务、研 究。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本 文 件 没 有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发 育 期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a g e s绿 豆 植 株 从 播 种 到 停 止 生 长 各 出 现 外 部 形 态 变 化 的 日 期。植 株 高 度 p l a n t h e i g h t地 面 到 绿 豆 自 然 生 长 状 态 下 最 高 点 的 垂 直 距 离。植 株 密 度 p l a n t d e n s i t y单 位 土 地 面 积 上 绿 豆 植 株 的 数 量。注:单位以株平方米(株/m2)表示。观 测 地 段 o b s e r v a t i o n p l o t进 行 绿 豆 农 业 观 测 的 地 块。农 业 气 象 灾 害 a g r o m 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d i s a s t e r在 生 产 过 程 中 所 发 生 导 致 绿 豆 生 长 受 限、减 产、品 质 下 降、种 植 地 块 受 损 的 不 利 天 气 或 气 候 条 件 的总 称。病 虫 害 d i s e a s e a n d i n s e c t绿 豆 在 生 长 发 育 过 程 中,受 到 有 害 病 原 物 的 侵 染 或 昆 虫 的 危 害,使 绿 豆 生 长 不 良,产 量 下 降,甚 至植 株 死 亡。4 基 本 要 求观 测 原 则4.1.1 平 行 观 测D B 3 4 1 1/T 0 0 2 5 2 0 2 32同 时 观 测 绿 豆 的 发 育 进 程、生 长 状 况、产 量 形 成,以 及 绿 豆 生 长 环 境 的 物 理 要 素(如 气 象 要 素 等)。气 象 台 站 的 基 本 气 候 观 测,可 作 为 平 行 观 测 中 的 气 象 观 测 部 分。4.1.2 点 面 结 合在 相 对 固 定 的 观 测 地 段 进 行 原 位 系 统 观 测;在 绿 豆 生 长 发 育 的 主 要 时 期 和 农 业 气 象 灾 害、病 虫 害 发生 时,应 根 据 当 地 服 务 需 求 进 行 较 大 范 围 的 农 业 气 象 调 查,增 强 观 测 的 代 表 性。地 段 选 择观 测 地 段 应 综 合 考 虑 当 地 气 候、土 壤、地 形、地 势、耕 作 制 度 及 产 量 水 平。地 段 一 旦 选 定 宜 保 持 长期 稳 定,如 确 需 调 整 应 选 择 邻 近 农 田,并 对 调 整 情 况 进 行 记 载。地 段 选 择 的 具 体 要 求 见 附 录 A。5 发 育 期 观 测观 测 内 容播 种 期、出 苗 期、幼 苗 期、分 枝 期、开 花 结 荚 期、鼓 粒 期 和 成 熟 期。观 测 时 间播 种 期 按 实 际 播 种 日 期 记 载,出 苗 期 通 过 目 测 确 定 并 记 载,其 他 发 育 期 两 天 观 测 一 次,隔 日 进 行,相 邻 两 个 发 育 期 间 隔 时 间 较 长,在 不 漏 测 的 前 提 下,可 逢 5 和 旬 末 巡 视 观 测,临 近 发 育 期 恢 复 隔 日 观 测,旬 末 进 行 巡 视 观 测。开 花 结 荚 期 宜 在 上 午 观 测,其 余 在 下 午 观 测。观 测 地 点 选 择在 观 测 地 段 4 个 分 区 内,各 选 择 一 个 测 点,做 上 标 记,作 为 发 育 期 观 测 点。各 测 点 位 置 两 行 交 错 排列。观 测 植 株 选 择每 个 测 点 连 续 选 取 1 0 株。发 育 期 划 分 和 确 定5.5.1 发 育 期 及 其 特 征绿 豆 发 育 期 划 分 如 下 表 1。表 1 绿 豆 农 业 气 象 发 育 期 观 测 内 容发育期 形态特征播种期 绿豆种子播种的日期出苗期 植株第一对真叶展开时的时期幼苗期 植株从出苗到分枝出现的时期分枝期 茎的分生组织不断形成叶原基和芽原基的时期开花结荚期当田块三分之一以上的植株出现两朵以上花朵到荚长、荚宽和荚厚达到最大值的时期鼓粒期 荚内豆粒开始鼓起,子粒达到最大的体积和重量的时期成熟期 荚果变成熟色的时期D B 3 4 1 1/T 0 0 2 5 2 0 2 335.5.2 发 育 期 确 定观 测 绿 豆 群 体 进 入 发 育 期,是 以 观 测 的 总 株 数 中 进 入 发 育 期 的 株 数 所 占 的 百 分 率 确 定。发 育 期 百 分率 统 计 公 式(1):=1 0 0%(1)式 中:f 发 育 期 百 分 率(%)。n 进 入 发 育 期 的 株 数。p 观 测 总 株 数。发 育 期 确 定 如 下 表 2。表 2 绿 豆 发 育 期 判 定发育期 发育期百分率特征发育始期 第一次大于或等于1 0%时发育普遍期 大于或等于5 0%时发育末期 大于或等于8 0%时5.5.3 特 殊 情 况 处 理出 现 下 列 情 况 时 应 观 测 记 载:因 品 种 或 天 气 气 候 等 原 因 影 响,进 入 发 育 期 植 株 达 不 到 1 0 或 5 0 时,仍 应 观 测 记 载;发 育 期 未 出 现 或 发 育 期 出 现 异 常,应 予 记 载;固 定 观 测 植 株 或 观 测 点 失 去 代 表 性,应 重 新 选 择 固 定 植 株 或 观 测 点 进 行 观 测,并 相 应 记 载;在 规 定 观 测 时 间 段 内,因 遇 到 不 可 抗 力 而 无 法 进 行 观 测 时,可 推 迟 观 测,过 后 参 考 5.5.2 及时 进 行 补 测。6 生 长 状 况 测 定 与 评 定测 定 时 期 和 项 目在 开 花 结 荚 和 成 熟 普 遍 期,观 测 区 内 测 定 植 株 密 度、植 株 高 度、分 枝 数 和 荚 数。植 株 高 度 的 测 定6.2.1 在 发 育 期 观 测 点 附 近,选 择 植 株 生 长 高 度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地 方 进 行。6.2.2 每 个 测 点 连 续 取 1 0 株,4 个 测 点 共 4 0 株。由 土 壤 表 面 量 至 主 茎 顶,含 花 序。6.2.3 当 1 2 株 失 去 代 表 性 时,应 等 量 补 选。测 点 中 有 3 株 或 3 株 以 上 失 去 代 表 性 时,应 另 选 测 点,并 在 备 注 栏 注 明。6.2.4 植 株 高 度 测 量 以 厘 米(c m)为 单 位,小 数 四 舍 五 入,取 整 数 记 载。植 株 密 度 的 测 定6.3.1 观 测 地 点D B 3 4 1 1/T 0 0 2 5 2 0 2 34第 一 次 密 度 测 定,各 选 有 代 表 性 的 测 点,做 上 标 记,以 后 每 次 密 度 测 定 也 在 此 进 行。如 果 测 点 失 去代 表 性 时,应 另 选 测 定,并 注 明 原 因。6.3.2 观 测 数 据 记 载密 度 为 单 位 面 积 上 的 总 株 数,以 株 每 平 方 米(株/m2)表 示,密 度 计 算 初 始 值 及 计 算 结 果 均 以 m 为单 位,取 2 位 小 数。测 量 数 据 及 结 果 记 入 表 A.5。6.3.3 净 作单 位 面 积 的 株 数 测 算:a)1 m 内 行 数:分 别 连 续 量 出 4 个 观 测 点 中 每 个 观 测 点 1 0 个 行 距(1 1 1 行)的 宽 度,4 个 测 点 总行 距 数 除 以 所 量 总 宽 度。b)1 m 内 株 数:分 别 连 续 量 出 4 个 观 测 点 中 每 个 观 测 点 1 0 个 株 距(1 1 1 株 芯 间 距)的 长 度,4 个测 点 总 株 数 除 以 所 量 总 长 度。c)1 m2株 数:等 于 1 m 内 平 均 行 数 乘 以 1 m 内 平 均 株 数。6.3.4 带 状 复 种单 位 面 积 的 株 数 测 算:a)1 m 内 行 数:量 取 2 个 带 状 复 种 组 合 带 以 上 的 总 宽 度,用 绿 豆 的 行 数 除 以 总 宽 度。b)1 m 内 株 数:规 则 或 不 规 则 的 带 状 复 种,取 样 长 度 应 包 括 1 0 个 组 合 以 上(根 据 实 际 种 植 形 式 和比 例 而 定),计 算 平 均 1 m 内 株 数。c)1 m2的 株 数:同 6.3.1 c)。生 长 状 况 评 定6.4.1 评 定 时 间 和 方 法播 种 出 苗 期 不 作 评 定,其 他 发 育 期 普 遍 期 以 整 个 观 测 地 段 全 部 绿 豆 为 对 象,进 行 目 测 评 定。与 较 大范 围 对 比,当 年 与 历 年 对 比,综 合 评 定 绿 豆 生 长 状 况,按 6.4.2 划 分 苗 情 类 别 的 方 法 进 行 评 定。前 后 两次 的 评 定 结 果 出 现 变 化 时,应 注 明 原 因。6.4.2 评 定 标 准苗 情 可 划 分 为 下 列 3 个 等 级:一 类:生 长 状 况 优 良。植 株 健 壮、密 度 均 匀、高 度 整 齐、叶 色 正 常、花 序 发 育 良 好,荚 果 数 多 且 饱满;没 有 或 仅 有 轻 微 病 虫 害 和 气 象 灾 害,对 生 长 影 响 极 小;预 计 产 量 高 于 近 5 年 平 均 产 量 年 景 的 水 平。二 类:生 长 状 况 较 好 或 中 等。植 株 密 度 不 太 均 匀,高 度 欠 整 齐,有 少 量 缺 苗 现 象,荚 果 数 较 少;受病 虫 害 或 气 象 灾 害 较 轻;预 计 产 量 可 达 到 近 5 年 平 均 产 量 年 景 的 水 平。三 类:生 长 状 况 不 好 或 较 差。植 株 矮 小,密 度 不 均 匀,生 长 不 整 齐,缺 苗 严 重,荚 果 数 少、籽 粒 不饱 满;病 虫 害 或 气 象 灾 害 对 植 株 有 明 显 抑 制 或 产 生 严 重 危 害;预 计 产 量 低 于 近 5 年 平 均 产 量 年 景 的 水 平。大 田 生 育 状 况 调 查6.5.1 调 查 地 点在 所 属 区 域(县、市、区),选 择 有 代 表 性 的 高、中、低 产 量 水 平 的 三 类 绿 豆 地 块。也 可 结 合 农 业部 门 苗 情 调 查 需 要 进 行。D B 3 4 1 1/T 0 0 2 5 2 0 2 356.5.2 调 查 时 间 和 项 目在 开 花 结 荚 和 成 熟 普 遍 期,调 查 项 目 为 发 育 期、植 株 密 度、植 株 高 度、一 次 分 枝 数 和 荚 数,按 6.4.2开 展 生 长 状 况 评 定。6.5.3 调 查 方 法具 体 调 查 方 法 如 下:每 个 调 查 点 取 2 个 重 复。绿 豆 发 育 期 按“未 进 入 某 发 育 期”“发 育 始 期”“普 遍 期”“发 育 期 已 过”,目 测 记 载。播 种 期、成 熟 期、产 量 等 可 直 接 向 绿 豆 种 植 单 位 或 个 人 调 查 补 记。7 产 量 因 素 分 析测 定 和 分 析 内 容植 株 高 度、主 茎 节 数、主 茎 分 枝 数、单 株 荚 数、单 荚 粒 数、百 粒 重 和 实 际 产 量 等 产 量 构 成 因 素。测 定 时 间成 熟 期 全 过 程。观 测 地 段 理 论 产 量 和 实 际 产 量理 论 产 量 为 绿 豆 单 株 粒 总 鲜 重 与 每 平 方 米 株 数 之 积,实 际 产 量 为 观 测 地 段 单 独 收 获 产 量,或 取 4 m2(每 区 1 m2)单 收、称 量,计 算 每 平 方 米 产 量。测 定 和 分 析 方 法自 成 熟 期 开 始,在 有 代 表 性 的 4 个 观 测 区 分 别 连 续 固 定 1 0 株,共 4 0 株,具 体 方 法 见 附 录 B。8 农 业 气 象 灾 害 观 测观 测 内 容主 要 包 括 渍 害、连 阴 雨、高 温 热 害、干 旱,各 类 农 业 气 象 灾 害 判 定 指 标 和 气 候 记 载 内 容 见 表 C.1。观 测 时 间 和 地 点规 定 如 下:观 测 时 间:从 绿 豆 受 害 开 始 到 受 害 症 状 不 再 加 重 为 止;观 测 地 点:在 绿 豆 观 测 地 段 上 进 行;若 重 大 农 业 气 象 灾 害 发 生 时,应 做 好 所 在 区 域(县、市、区)范 围 内 调 查。观 测 和 记 载 项 目内 容 包 括:灾 害 名 称、受 害 期;受 害 症 状、程 度;天 气、气 候 情 况;D B 3 4 1 1/T 0 0 2 5 2 0 2 36 预 计 对 产 量 的 影 响,见 附 录 C。9 病 虫 害 观 测观 测 内 容主 要 包 括 绿 豆 立 枯 病、枯 萎 病、病 毒 病、叶 斑 病、白 粉 病;豆 蚜、豆 荚 螟、红 蜘 蛛、小 地 老 虎、豆银 纹 夜 蛾、斜 纹 夜 蛾,各 类 病 虫 害 的 症 状 见 D.1 和 D.2。观 测 时 间 和 地 点规 定 如 下:观 测 时 间:从 发 生 至 不 再 发 展 或 加 重 为 止;观 测 地 点:在 绿 豆 观 测 地 段 上 进 行;若 重 大 病 虫 害 发 生 时,应 做 好 所 在 区 域(县、市、区)范 围 内 调 查。观 测 和 记 载 项 目内 容 包 括:病 虫 害 名 称、受 害 期;受 害 症 状、程 度;预 计 对 产 量 的 影 响,见 附 录 D.3。1 0 田 间 工 作 记 载记 载 时 间在 发 育 期 观 测 的 同 时,应 记 载 观 测 地 段 上 的 栽 培 管 理 项 目、起 止 日 期、方 法 和 工 具、数 量、质 量 及效 果。记 载 项 目主 要 记 载 整 地、播 种、灌 溉、施 肥、病 虫 害 防 治、采 收 等。质 量 和 效 果 评 定按“优 良”“中 等”“较 差”三 级 评 定 记 载。1 1 观 测 簿/表 填 写所 有 观 测 和 分 析 内 容 按 规 定 填 写 绿 豆 农 气 观 测 簿(简 称 农 气 簿)和 农 气 观 测 表(简 称 农 气 表),填写 要 求 见 附 录 F.1,簿 表 样 式 见 附 录 F.2。D B 3 4 1 1/T 0 0 2 5 2 0 2 37附 录 A(资 料 性)观 测 地 段 选 择A.1 观 测 地 段 选 择 要 求A.1.1 地 段 品 种:当 地 的 主 栽 品 种。A.1.2 地 段 面 积:一 般 为 1 h m,特 殊 情 况 不 小 于 0.1 h m。A.1.3 地 段 位 置:距 林 缘、建 筑 物、道 路(公 路 和 铁 路)、水 塘 等 应 在 2 0 m 以 上,不 存 在 对 平 行 观 测 气象 要 素 有 明 显 不 利 影 响 因 素。A.1.4 绿 豆 生 育 状 况 调 查 地 点:能 反 映 当 地 绿 豆 生 长 状 况 和 产 量 水 平 的 不 同 类 型 的 田 块。农 业 气 象 灾害 和 病 虫 害 的 调 查 应 在 能 反 映 不 同 受 灾 程 度 的 田 块 上 进 行,不 限 于 观 测 绿 豆 的 品 种。A.2 观 测 地 段 分 区将 观 测 地 段 按 其 地 块 形 状 分 成 相 等 的 4 个 区,作 为 4 个 重 复,按 顺 序 编 号,各 项 观 测 在 4 个 区 内 进 行。绘 制 观 测 地 段 分 区 和 各 类 观 测 的 分 布 示 意 图。A.3 观 测 地 段 资 料 记 载A.3.1 观 测 地 段 综 合 平 面 示 意 图A.3.1.1 绿 豆 观 测 地 段 的 位 置、编 号。A.3.1.2 气 象 观 测 场 的 位 置。A.3.1.3 观 测 地 段 的 环 境 条 件。如 村 庄、树 林、果 园、山 坡、河 流、渠 道、湖 泊、水 库 及 铁 路、公 路和 田 间 大 道 的 位 置。A.3.1.4 其 他 建 筑 物 和 障 碍 物 的 方 位 和 高 度。A.3.2 观 测 地 段 说 明 内 容A.3.2.1 地 段 编 号。A.3.2.2 地 段 土 地 使 用 单 位 名 称 或 个 人 姓 名。A.3.2.3 地 段 所 在 地 的 地 形(山 地、丘 陵、平 原、盆 地)、地 势(坡 地 的 坡 向、坡 度 等)及 面 积(h m)。A.3.2.4 地 段 距 气 候 观 测 场 的 直 线 距 离、方 位 和 海 拔 高 度 差。A.3.2.5 地 段 环 境 条 件,如 房 屋、树 林、水 体、道 路 等 的 方 位 和 距 离。A.3.2.6 地 段 种 植 制 度,包 括 绿 豆 品 种、播 种 时 间、种 植 密 度、熟 制、轮 作 作 物 和 前 茬 作 物 等。A.3.2.7 地 段 灌 溉 条 件,包 括 有 无 灌 溉 条 件、保 证 程 度 及 水 源 和 灌 溉 设 施。A.3.2.8 地 段 地 下 水 位 深 度,记“大 于 2 m”或“小 于 2 m”。A.3.2.9 地 段 土 壤 状 况,包 括 土 壤 质 地(砂 土、壤 土、黏 土、砂 壤 土 等)、土 壤 酸 碱 度(酸、中、碱)D B 3 4 1 1/T 0 0 2 5 2 0 2 38和 肥 力(上、中、下)情 况 等。A.3.2.1 0 地 段 的 产 量 水 平,分“上”“中 上”“中”“中 下”“下”五 级 记 载:约 高 于 当 地 近 5 年 平 均 产量(k g/h m2)的 2 0%为“上”,高 于 平 均 产 量 1 0%1 0%为“中 上”,相 当 于 平 均 产 量 为“中”,低 于 平 均产 量 1 0%2 0%为“中 下”,低 于 平 均 产 量 2 0%为“下”。D B 3 4 1 1/T 0 0 2 5 2 0 2 39附 录 B(资 料 性)产 量 因 素 分 析B.1 仪 器 与 用 具B.1.1 电 子 天 平:感 量 0.1 g、载 重 1 0 0 0 g 和 感 量 0.5 1 g、载 重 1 0 k g 各 一 台。B.1.2 电 子 台 秤:感 量 5 0 g、载 重 1 0 0 k g 一 台。B.2 取 样 要 求在 成 熟 期 后,在 各 观 测 区 分 别 连 续 固 定 1 0 株,共 4 0 株,挂 牌 标 记。记 录 采 收 的 单 荚 粒 数、单 株 荚 数、百 粒 重 和 实 际 产 量。B.3 分 析 步 骤 和 精 度B.3.1 单 荚 粒 数(粒/荚):统 计 每 个 豆 荚 内 所 有 发 育 正 常 的 成 熟 籽 粒 数,求 其 平 均 数,取 1 位 小 数。B.3.2 单 株 荚 数(荚/株):统 计 每 株 上 所 有 的 成 熟 荚 数,计 数 绿 豆 单 株 上 的 成 熟 豆 荚 数,求 其 平 均 数,取 1 位 小 数。B.3.3 百 粒 重(g):随 机 取 样,重 复 称 重 2 次,每 个 重 复 称 取 1 0 0 粒 干 籽 粒 的 重 量,求 其 平 均 数,取 1位 小 数。B.3.4 理 论 产 量(g/m2):绿 豆 单 株 粒 总 鲜 重 与 每 平 方 米 株 数 之 积,取 1 位 小 数。B.3.5 实 际 产 量(g/m2):观 测 地 段 单 独 收 获 产 量,或 取 4 m2(每 区 1 m2)单 收、称 量,取 1 位 小 数。D B 3 4 1 1/T 0 0 2 5 2 0 2 31 0附 录 C(资 料 性)绿 豆 农 业 气 象 灾 害 情 况C.1 主 要 农 业 气 象 灾 害表 C.1 给 出 绿 豆 易 受 农 业 气 象 灾 害 情 况。表 C.1 绿 豆 农 业 气 象 灾 害 情 况灾害名称 主要判定指标 天气气候记载内容受害症状轻 中 重渍害过程降水量、连续降水日数、土壤相对湿度(%)及日期降水、连降水日数、土壤湿度苗根部轻微浸水或受淹,轻微影响苗生长,个别引起死苗。苗根部浸水或受淹,部分影响苗生长,导致苗情差,部分引起死苗。苗根部严重浸水或受淹,引起大面积死苗。连阴雨期间逐日降水量及持续阴雨日数、期间日照时数降水、阴雨日数、日照发育期推迟,根系未腐烂,轻微影响开花、授粉。发育期推迟1 0 天以上,部分根系腐烂,部分影响开花、授粉。发育期推迟1 5 天以上,根系严重腐烂,严重影响开花、授粉。高温热害3 6 温度持续日数及期间日平均气温、0 积温、极端最高气温及日期日平均气温、最高温度、极端最高温度轻微影响苗成活、生长、引起烧苗、死苗;轻微影响开花、结果。部分影响苗成活、生长、引起烧苗、死苗;部分影响开花、结果。严重影响苗成活、生长、引起烧苗、死苗;严重影响开花、结果。干旱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d)、干旱期间的降水量(m m)和降水日数(d)、地段干土层厚度(c m)、土壤相对湿度(%)降水日数、连续无降水日数、降水量、土壤湿度旱象露头。2 0 c m 深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小于6 0%;对播种、出苗不利。旱象发展。2 0 c m 深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5 0%左右;播种困难,缺苗严重,叶子白天凋萎。旱情严重。2 0 c m 深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小于4 0%;不能播种、出苗;植株死亡。C.2 受 害 症 状主 要 描 述 绿 豆 受 害 的 器 官(根、茎、叶、花、果 实),受 害 部 位,并 指 出 其 外 部 形 态 变 化。按 实 际出 现 情 况 记 载。C.3 受 害 程 度分 植 株 和 器 官 受 害,观 测 记 载 方 法 如 下:植 株 受 害 程 度:反 映 绿 豆 植 株 受 害 的 数 量。在 受 害 有 代 表 性 的 观 测 区 内,每 区 数 出 一 定 数 量的 株 数,统 计 受 害、死 亡 株 数,分 别 求 出 百 分 率。大 范 围 灾 害 不 统 计 植 株 受 害 百 分 率,记 载“全 田 受 害”。器 官 受 害 程 度:目 测 估 计 器 官 受 害 百 分 率。C.4 预 计 对 产 量 影 响D B 3 4 1 1/T 0 0 2 5 2 0 2 31 1按 无 影 响、轻、中、重 等 估 计 减 产 成 数。D B 3 4 1 1/T 0 0 2 5 2 0 2 31 2附 录 D(资 料 性)绿 豆 常 见 病 虫 害D.1 常 见 病 害D.1.1 立 枯 病病 害 在 绿 豆 出 苗 后 1 0 2 0 天 发 生 较 重,可 一 直 延 续 到 花 荚 期。发 病 初 期,幼 苗 下 胚 轴(茎 基 部)产生 红 褐 色 到 暗 褐 色 病 斑,皮 层 裂 开,呈 溃 烂 状。严 重 时 病 斑 逐 渐 扩 展 并 环 绕 全 茎,导 致 茎 基 部 变 褐,凹陷、溢 缩,折 倒。枯 萎,叶 片 凋 萎,植 株 死 亡。发 病 较 轻 时,植 株 变 黄,生 长 迟 缓,比 健 株 明 显 矮 小。D.1.2 枯 萎 病病 害 在 整 个 生 育 期 间 均 可 发 病。绿 豆 染 病 后,植 株 发 育 不 良,较 健 株 矮 小,地 上 部 萎 蔫。重 病 株 叶片 从 下 向 上 逐 渐 变 黄,由 黄 变 枯,最 后 干 枯 脱 落。后 期,病 株 在 茎 基 部 出 现 暗 褐 色 乃 至 黑 褐 色 的 坏 死 斑,并 有 粉 红 色 霉 状 物,在 气 候 潮 湿 的 条 件 下,病 部 可 产 生 白 色 棉 絮 状 菌 丝 体,病 株 茎 维 管 束 变 褐,重 者 常死 亡。D.1.3 病 毒 病绿 豆 从 苗 期 至 成 株 期 均 可 被 害,以 苗 期 发 病 较 多。发 病 较 轻 时,在 幼 苗 期 出 现 花 叶 和 斑 驳 症 状 的 植株,叶 片 外 形 基 本 正 常,叶 面 仅 呈 现 浓 绿、淡 绿 相 间 的 斑 驳、花 叶。此 类 症 状 到 开 花 以 后,随 着 气 温 升高 自 行 减 轻,对 产 量 影 响 不 大;而 发 病 较 重 时,在 幼 苗 期 则 出 现 皱 缩 花 叶 和 皱 缩 小 叶 丛 生 花 叶 的 植 株,叶 片 畸 形、皱 缩、叶 肉 隆 起,形 成 疱 斑,有 明 显 的 黄、绿 相 间 皱 缩 花 叶。此 类 症 状 一 般 不 能 随 生 育 期 进程 而 减 轻,病 株 发 育 迟 缓,植 株 明 显 矮 化,开 花、结 荚 数 减 少,结 实 率 降 低,甚 至 颗 粒 无 收。D.1.4 叶 斑 病病 害 在 绿 豆 开 花 前(4 5 片 复 叶 时)就 可 发 生,并 在 田 间 多 次 反 复 侵 染,到 花 荚 期,如 遇 高 温 多 湿 气候 常 造 成 病 害 流 行。发 病 初 期,在 叶 片 上 出 现 小 水 浸 斑,以 后 扩 大 成 圆 形 或 不 规 则 黄 褐 色 至 暗 红 褐 色 枯斑。病 斑 中 心 灰 色,边 缘 红 褐 到 暗 褐 色,整 个 病 斑 外 围 有 一 圈 黄 色 晕 圈。到 后 期 多 个 病 斑 彼 此 连 接 形 成大 的 坏 死 斑,导 致 植 株 叶 片 穿 孔 脱 落、早 衰 枯 死。D.1.5 白 粉 病病 害 主 要 为 害 叶 片。发 病 初 期,首 先 在 下 部 叶 片 出 现 白 色 小 斑 点,以 后 逐 渐 扩 大,并 向 上 部 叶 片 发展。严 重 时,整 个 叶 子 布 满 白 粉,使 叶 片 由 绿 变 黄,失 去 光 合 能 力,最 后 干 枯 脱 落。在 发 病 后 期,粉 层加 厚 颜 色 逐 渐 变 深,呈 灰 白 色,并 产 生 黑 色 小 斑 点。D.2 常 见 虫 害D.2.1 豆 蚜蚜 虫 为 害 绿 豆 时,成、若 蚜 群 聚 在 嫩 茎、幼 芽、顶 端 心 叶 和 嫩 叶 叶 背、花 器 及 嫩 荚 等 处 吸 取 汁 液。绿 豆 受 害 后,叶 片 卷 缩,植 株 矮 小,影 响 开 花 结 实。蚜 虫 在 绿 豆 幼 苗 期 开 始 迁 入,多 集 中 在 植 株 的 生 长点。蚜 虫 繁 殖 的 快 慢 与 绿 豆 苗 龄 和 温、湿 度 密 切 相 关,一 般 苗 期 重,中 后 期 较 轻。温 度 高 于 2 5、相 对湿 度 6 0%8 0%时 发 生 严 重。D B 3 4 1 1/T 0 0 2 5 2 0 2 31 3D.2.2 豆 荚 螟幼 虫 为 害 叶、蕾、花 及 豆 荚,卷 叶 为 害 或 蛀 入 荚 内 取 食 幼 嫩 籽 粒,荚 内 及 蛀 孔 外 常 堆 积 粪 便,轻 则把 豆 粒 蛀 成 缺 刻、孔 洞,重 则 把 整 个 豆 荚 蛀 空,受 害 豆 荚 味 苦,造 成 落 蕾、落 花、落 荚 和 枯 梢。豆 荚 螟在 高 温 干 旱 的 情 况 下 发 生 严 重。D.2.3 红 蜘 蛛红 蜘 蛛 以 成 虫 和 若 虫 在 叶 片 背 面 吸 食 植 物 汁 液,一 般 先 从 下 部 叶 片 发 生,逐 渐 向 上 蔓 延。受 害 叶 片表 面 呈 黄 白 色 斑 点,严 重 时 整 个 叶 片 变 黄,干 枯,田 间 呈 现 火 烧 状,植 株 提 早 落 叶。红 蜘 蛛 发 生 后,叶绿 素 被 破 坏,叶 面 光 合 作 用 受 阻,影 响 植 物 生 长 及 籽 粒 形 成,进 而 影 响 绿 豆 产 量。红 蜘 蛛 发 生 的 最 适 温度 为 2 9 3 1,相 对 湿 度 是 3 5%5 5%;当 温 度 超 过 3 1,相 对 湿 度 大 于 7 0%时,生 长 繁 殖 受 到 抑 制。一般 常 在 5 月 底 到 7 月 上 旬 发 生,高 温 低 湿 时 危 害 严 重,特 别 是 少 雨、干 旱 年 份 危 害 更 重。D.2.4 小 地 老 虎小 地 老 虎 在 3 龄 期 以 前 群 集 危 害 绿 豆 幼 苗 的 生 长 点 和 嫩 叶,4 龄 以 后 的 幼 虫 分 散 为 害,白 天 潜 伏 于 土中 或 杂 草 根 系 附 近,夜 间 出 来 啮 食 幼 茎,造 成 缺 苗。成 熟 幼 虫 一 般 潜 伏 于 6 厘 米 左 右 深 的 土 中 化 蛹。幼虫 行 动 敏 捷,有 迁 移 为 害 习 性。成 虫 有 强 大 的 迁 飞 能 力,常 在 傍 晚 活 动,对 甜、酸、酒 味 和 黑 光 灯 趋 性较 强。D.2.5 豆 银 纹 夜 蛾以 幼 虫 食 叶 成 孔 洞 或 缺 刻,严 重 时 将 叶 片 吃 光,引 起 绿 豆 植 株 大 量 落 花 落 荚,严 重 影 响 产 量。成 虫具 趋 光 性,卵 散 产 或 成 块 产 于 叶 背,老 熟 幼 虫 在 植 株 上 结 薄 茧 化 蛹。豆 银 纹 夜 蛾 生 长 发 育 适 宜 温 度 为 1 5 3 5,最 适 温 度 2 0 3 0,相 对 湿 度 6 0%8 0%。夏 秋 季 节 少 雨 的 年 份 一 般 发 生 严 重。D.2.6 斜 纹 夜 蛾成 虫 对 黑 光 灯 趋 性 强,喜 食 糖、醋 及 发 酵 物,飞 翔 力 强。初 孵 幼 虫 群 集 叶 背,取 食 下 表 皮 及 叶 肉,并 能 吐 丝 下 坠。3 龄 后 幼 虫 有 假 死 性,且 分 散 活 动。平 时 怕 光 照 射。幼 虫 共 6 龄,老 熟 后 入 土 作 室 化 蛹。各 虫 态 的 发 育 最 适 温 度 为 2 8 3 0,幼 虫 为 2 3 2 9。相 对 湿 度 7 3 8 7%,表 层 土 壤 含 水 量 2 0 3 0%时 繁 殖最 快。生 长 旺 盛 的 田 块 发 生 严 重,反 之,干 燥 及 生 长 不 良 的 田 块 较 轻。D.3 观 测 和 记 载 项 目内 容 包 括:病 虫 害 名 称、受 害 期:记 录 实 际 发 生 的 病 虫 害 名 称。按 先 后 次 序 记 载,出 现 两 种 或 两 种 以 上灾 害,按 病 虫 害 轻 重 次 序 记 载;若 分 不 清 楚,可 综 合 记 载;记 载 学 名,俗 名 可 备 注 栏 记 载。发 现 受 害 时,记 为 发 生 期;病 虫 害 发 生 率 高,记 为 猖 獗 期;病 虫 害 不 再 发 展 时,记 为 停 止 期。受 害 症 状、受 害 程 度:记 录 绿 豆 受 病 虫 为 害 的 器 官 及 部 位;少 数 茎 叶 受 害 为 轻 度,花 荚 受 害为 中 度,全 株 受 害,植 株 死 亡 为 重 度。预 计 对 产 量 的 影 响:同 C.4。D B 3 4 1 1/T 0 0 2 5 2 0 2 31 4附 录 E(资 料 性)绿 豆 农 业 气 象 观 测 簿 填 写E.1 绿 豆 农 气 观 测 簿(农 气 簿-1-1)的 填 写E.1.1 一 般 要 求填 写 绿 豆 生 育 期 状 况 观 测 原 始 记 录 用,随 身 携 带 观 测 同 时 展 开 记 录。E.1.2 封 面E.1.2.1 台 站 名 称:应 按 上 级 业 务 主 管 部 门 命 名 的 台 站 名 称 填 写。E.1.2.2 品 种 名 称:按 照 实 际 观 测 的 绿 豆 品 种 名 称 填 写。E.1.2.3 品 种 类 型、熟 性:按 品 种 实 际 熟 性 填 写,如 早 熟、中 熟、中 晚 熟。E.1.2.4 栽 培 方 式:净 作、带 状 复 种。E.1.2.5 起 止 时 间:第 一 次 使 用 簿 的 日 期 为 起 始 日 期,最 后 一 次 使 用 簿 的 日 期 为 终 止 日 期。E.1.3 观 测 地 段 说 明 和 测 点 分 布 图E.1.3.1 观 测 地 段 说 明:按 照 附 录 A 规 定 的 观 测 地 段 说 明 内 容 逐 项 填 入。E.1.3.2 地 段 分 区 和 测 点 分 布 图:将 地 段 的 形 状、分 区 及 观 测 点 标 在 图 上,便 于 观 测。E.1.4 发 育 期 观 测 记 录E.1.4.1 发 育 期:记 载 发 育 期 名 称,观 测 时 未 出 现 下 一 发 育 期 记“未”。E.1.4.2 观 测 总 株 数:需 记 载 4 个 测 点 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