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05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15172012 抗虫棉防早衰栽培技术规程 2012-03-22 发布 2012-04-10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1517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农业大学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存东、张永江、孙红春、刘连涛、董合忠、刘贞贞。DB13/T 15172012 1 抗虫棉防早衰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抗虫棉防早衰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主要生育指标和产量结构、栽培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冀中南部中早熟抗虫棉品种种植区,其他同类型棉区亦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7.1-2008 经济作物种子 纤维类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671-2009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抗虫棉 抗虫棉是指棉花细胞染色体上整合有外源抗虫 Bt基因的棉花品种。3.2 早衰 早衰是指由于自身或外部原因使棉株在有效的生长季节内局部或整体提早结束生命而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现象。4 主要生育指标和产量结构 4.1 生育指标 4.1.1 株高 现蕾期 20 cm左右、初花期 60 cm左右、打顶时 85 cm左右、定型株高 105 cm左右。4.1.2 叶面积指数 苗期 0.10.3,蕾期 0.50.7,初花期 1.52.0,盛花期 3.54.0,收获期 3.02.5。4.1.3三桃比例 伏前桃 10%左右、伏桃 55%60%、秋桃 30%35%。4.2 产量结构指标 每亩产籽棉 250 kg300 kg,密度 2500 株3500株,单株成铃 16 个22 个,平均单铃重 4.5 g5.0 g。5 播前准备 5.1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性强、生育后期叶功能好、单株生产潜力大的中早熟抗虫棉品种。5.2 种子质量 DB13/T 15172012 2 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7.1-2008 规定,大粒饱满种子。5.3 种子处理 种子包衣按照 GB/T 15671-2009规定执行,药剂拌种按照 GB/T 8321.4-2006规定执行。5.4 浇底墒水 底墒不足的棉田,播种前 10天15 天,每亩灌溉 60 m370 m3。5.5 施用底肥 中等肥力棉田,每亩施氮(N)7 kg11 kg,磷(P2O5)6 kg8 kg、钾(K2O)7 kg10 kg,提倡施用缓控肥及农家肥。同时施用 1 kg硼砂和 1 kg硫酸锌。5.6 耕地 翻耕 20 cm以上,或每 3年于冬季深翻一次(30 cm以上)。6 栽培技术 6.1 播种 6.1.1 播种期 4月 20日30 日。6.1.2 播量 常规种 1.5 kg 2.0 kg,杂交种 0.7 kg1.0 kg。6.1.3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 3 cm4 cm。6.1.4 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为 2500株3500 株/亩。6.2 苗期和蕾期管理 6.2.1放苗、间苗、定苗 棉苗出土后由黄转绿时放苗,苗齐后间苗,3 片4 片真叶时定苗。6.2.2中耕 一般 2次3 次,苗期深度为 3 cm5 cm,蕾期深度为 10 cm14 cm。6.2.3 肥水管理 苗期一般不追施氮肥,不需灌水。蕾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55%时灌水。6.2.4 整枝 不去叶枝。6.2.5 防治病虫害 苗期防治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立枯、红腐、黑斑、茎枯等病,虫害主要有棉蚜、地老虎、蓟马等;蕾期主要害虫有棉蚜、棉铃虫、盲椿象、金刚钻、红蜘蛛等。防治方法按照 GB/T 8321.1-2000、GB/T 8321.2-2000、GB/T 8321.3-2000、GB/T 8321.4-2006、GB/T DB13/T 15172012 3 8321.5-2006、GB/T 8321.6-2000、GB/T 8321.7-2002等标准执行。6.3 花铃期管理 6.3.1 施肥与灌水 在初花至盛花期开沟追施尿素,每亩用量 12 kg15 kg。当 0 cm6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60%时要结合施肥及时灌足水。6.3.2 整枝 当主茎开花时,将叶枝顶尖一次打掉。在 7 月 15日20 日一次打完主茎顶尖,单株留果枝 12个14个。6.3.3 化控 有旺长趋势棉田,每亩初花期喷缩节胺 2 g 3 g,盛花期 3 g 5 g。有早衰趋势棉田盛铃期(7月下、8月上)喷施 30 mg/L赤霉素 2 次。6.3.4 防治病虫害 主要防治伏蚜、棉铃虫、红铃虫、红蜘蛛等害虫。防治方法参照 GB/T 8321.1-2000、GB/T 8321.5-2006等标准。6.4 吐絮期管理 6.4.1 灌水 0 cm6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55%时要进行灌水。6.4.2 化学催熟 在当地枯霜期之前 20天左右,喷浓度为 500 mg/L1000 mg/L的乙烯利。6.4.3 防治病虫害 主要防治棉铃虫、卷叶虫等的害虫。防治方法按照 GB/T 8321.1-2000、GB/T 8321.5-2006等标准。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