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16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19442013 辣椒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ontrol of the pepper phytophthora blight 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 2013-08-29 发布 2013-09-29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1944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科院植保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所提出,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科院植保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所。本标准起草参加单位:安徽省植保总站、无为县植保站、宿州市植保站、蒙城县植保站、宣城市植保站、寿县农技推广中心、霍山县植保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戚仁德、赵伟、汪涛、孙善教、吴向辉、蒋婧婧、王娥梅、钱国华、戚士胜、刘浪。DB34/T 19442013 1 辣椒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辣椒疫病的防控原则和防控措施。本标准适用于辣椒疫病的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防控原则 3.1 总体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体现“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的理念,协调运用综合防治技术,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辅助以安全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达到有效、安全、经济和生态的目的。3.2 农药使用原则 加强田间疫病调查,掌握病害动态,适时进行药剂防治。农药的使用按 GB 4285、GB/T 8321(所有部分)规定执行,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优先使用生物源农药,限制使用矿物源农药。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不使用未核准登记的农药。4 防控措施 4.1 选用抗病品种 应选用对辣椒疫病抗(耐)性较好的品种,一般情况下辣味强烈的线椒、牛角椒或羊角椒对疫病的抗性较强。4.2 种子处理 用 55温水浸种 30 min,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催芽播种;或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 10 h20 h,再用 1硫酸铜溶液或 1000 倍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5 min10 min;或用 72.2霜霉威水剂 800 倍液浸种 30 min,洗净后晒干催芽。DB34/T 19442013 2 4.3 苗床处理 4.3.1 育苗土配制 选用近 3 y5 y 内未种过茄科蔬菜的园土或塘泥与腐熟的农家肥(猪、牛、鸡、鸭粪等堆积而成)按 11 混合成粪土,再在每 1000 kg 粪土中掺入尿素 1 kg、磷酸二氢钾 1 kg、草木灰 10 kg、2.5的晶体敌百虫 0.1 kg,充分拌匀配制成营养土。4.3.2 苗床消毒 可选用以下任一种方法进行苗床消毒:a)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 30 ml50 ml,加水 3 L 喷洒床上,用薄膜密封苗床 5 d,揭膜后 15 d后再播种。b)用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与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 11 混合,或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 91 混合,每平方米苗床用药 8 gl0 g 与约 2 倍的细沙(土)混合,播种时 1/3 铺苗床中,2/3 盖在种子上。c)做垄前或移栽前用 25嘧菌酯 1000 倍1200 倍液均匀喷施土壤表面,进行土壤表面消毒。d)大棚或日光温室等可以用石灰氮高温闷棚:在夏季设施休闲时,在每平方米地表撒上撒 1 kg碎稻草或秸秆(麦秸或玉米秸、或畜禽粪便、喂牛剩下的草渣等)与 0.1 kg 石灰氮,用旋耕犁旋二遍,使之与土壤充分混合,起垄(垄宽 60 cm,高 40 cm),并盖上地膜,沟内灌水,将设施、大棚密闭,持续 20 d30 d。4.4 高垄栽培 宜采用地膜深沟高垄栽培,定植前先起垄后覆膜,一般垄宽 50 cm60 cm、高 30 cm40 cm、垄距 70 cm80 cm,垄上种 2 行辣椒,行距 40 cm、株穴距 30 cm,开穴栽苗。4.5 严格控水 要严格控制灌水量,雨季加强排水。应用清洁的水源早晚小水勤灌,严禁大水漫灌。滴灌时每次不宜超过 15 min,防止水量过大。4.6 清洁田园 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带出田间统一处理(焚烧、堆沤或深埋等),严禁将病残体随意丢弃在田边地头或水源地。4.7 施药防治 4.7.1 用药策略 根据防治指标,适期用药,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施用;准确掌握用药剂量和施药次数,选择适宜药械和施药方法,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注意农药合理混用或轮换交替使用,优先选用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4.7.2 用药方法 定植时可选用具保护作用的药剂结合浇定根水进行药剂灌根 1 次;发病初期或田间病株率达 3时,选用具保护作用或治疗作用的药剂进行喷雾或灌根,连续施药 2 次3 次,每次间隔 7 d10 d;DB34/T 19442013 3 田间病害普遍发生时,可选用具治疗、铲除或保护作用的药剂进行喷雾或灌根,连续施药 3 次,每次间隔 7 d。防治辣椒疫病常用药剂的使用方法参见附录A。DB34/T 19442013 4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防治辣椒疫病常用药剂的使用方法 表A.1 防治辣椒疫病常用药剂的使用方法 中文通用名 含量及剂型 每亩每次制剂施用量或稀释倍数及施药方法 作用方式 安 全 间隔期(d)每季最多 使用次数 嘧菌酯 25悬浮剂 50 ml70 ml兑水 4060 kg,喷雾或灌根 保护、治疗、铲除 1014 3 甲霜灵霜霉威 25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喷雾或灌根 保护、治疗 7 2 烯酰吗啉 25悬浮剂 80130 ml 兑水 4060 kg,喷雾或喷淋 保护、治疗 7 2 精甲霜灵锰锌 68水分散粒剂 600800 倍液,喷雾或灌根 保护、治疗 1 3 甲霜锰锌 58可湿性粉剂 100120 g 兑水 4060 kg喷雾或灌根 保护、治疗 1 3 霜脲氰锰锌 72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雾 保护、治疗 7 3 双炔酰菌胺 25悬浮剂 3040 ml 兑水 4060 kg 喷雾 治疗、铲除 1 4 霜霉威 72.2水剂 400600 倍,喷雾、灌根 保护兼治疗 3 3 氟菌霜霉威 687.5g/L悬浮剂 800 倍,喷雾或灌根 保护、治疗、铲除 3 3 丙森锌 70可湿性粉剂 400600 倍,喷雾 保护 7 23 氢氧化铜 77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发病初期喷雾 保护 5 3 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