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 C S 1 3.0 2 0.1 0C C S Z 0 4DB4403深 圳 市 地 方 标 准D B 4 4 0 3/T 3 6 9 2 0 2 3大 型 活 动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核 算 和 报 告 指 南G u i d a n c e f o r a c c o u n t i n g a n d r e p o r t i n g f o r g r e e n h o u s e g a s e m i s s i o n s o fe v e n t2 0 2 3-0 9-1 9 发 布 2 0 2 3-1 0-0 1 实 施深 圳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4 4 0 3/T 3 6 9 2 0 2 3I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核算原则.25 核算程序.26 核算边界.37 排放源类型.38 核算方法.39 数据质量.610 报告内容.7附录 A(资料性)排放因子推荐值表.8附录 B(资料性)大型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参考文本).11参考文献.15D B 4 4 0 3/T 3 6 9 2 0 2 3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品牌建设促进中心、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畅、许立杰、陈秉楠、张艺玮、吴薇群、戴知友、唐云鹭、薛天、郑剑娇、王琼、黄祥燕、王静、刘彦君、张茜、刘俊朗、陈泳铮、王璟睿。D B 4 4 0 3/T 3 6 9 2 0 2 31大 型 活 动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核 算 和 报 告 指 南1 范 围本文件规定了大型活动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原则、核算程序、核算边界、排放源类型、核算方法、数据质量和报告内容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开展大型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其他规模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可参照使用。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ZDB/Z 69 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指南3 术 语 和 定 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大 型 活 动 e v e n t在一定时间和场所开展的参加人数在1000人及以上的创造某种体验和(或)传递某种信息的大型聚集活动。注:本文件中的大型活动包括演出、赛事、会议、论坛、展览、宣传等各类大型活动。来源:GB/T 315982015,3.8,有修改3.2大 型 活 动 组 织 者 e v e n t o r g a n i z e r发起和(或)管理整个大型活动(3.1)或大型活动某方面的实体。来源:GB/T 315982015,3.103.3温 室 气 体 g r e e n h o u s e g a s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分。注: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件中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0)、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与三氟化氮(NF3)。来源:GB/T 321502015,3.13.4温 室 气 体 排 放 g r e e n h o u s e g a s e m i s s i o n在特定时段内释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3.3)总量(以质量单位计算)。D B 4 4 0 3/T 3 6 9 2 0 2 32来源:GB/T 321502015,3.63.5活 动 数 据 a c t i v i t y d a t a导致温室气体排放(3.4)的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表征值。注:如各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原材料的使用量、购入的电量、购入的热量等。来源:GB/T 321502015,3.123.6排 放 因 子 e m i s s i o n f a c t o r表征单位生产和消费活动量的温室气体(3.3)排放系数。来源:GB/T 321502015,3.134 核 算 原 则4.1 完 整 性应包括核算边界内大型活动排放的所有可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温室气体,避免重复计算或漏算。4.2 准 确 性应准确识别核算边界,规范性选择适宜大型活动相关的排放源、活动数据、排放因子与核算方法,减少偏差。4.3 透 明 性应发布充分、适用的温室气体排放信息,使目标用户能够在合理的置信度内做出决策与评估。5 核 算 程 序大型活动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的工作程序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大型活动温室气体核算边界;b)识别大型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源;c)选择核算方法;d)选择与收集活动数据;e)选择或测算排放因子;f)计算与汇总温室气体排放;g)发布温室气体核算报告。6 核 算 边 界核算边界包括以下内容:a)时间边界应至少包括举办阶段,宜包括筹备阶段和收尾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b)地理边界应包括活动筹备、举办及收尾场地的地理范围、大型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为参会发生交通活动涉及的地理范围、住宿餐饮活动涉及的地理范围、废弃物焚烧处理涉及的地理范围。注1:筹备阶段是从大型活动组委会成立到开幕式之间的时间段。注2:举办阶段是从大型活动开幕式到闭幕式之间的时间段。注3:收尾阶段是从闭幕式到组委会解散之间的时间段。D B 4 4 0 3/T 3 6 9 2 0 2 337 排 放 源 类 型排放源应包括以下类型:a)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服务于大型活动的固定和移动设施(如柴油发电机、搬运叉车、接送公务车等)消耗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b)外部输入电力排放:大型活动消耗的外部输入电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c)交通排放:大型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为参会发生交通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d)住宿排放:大型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住宿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应至少包括大型活动组织者提供住宿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e)餐饮排放:大型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餐饮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应至少包括大型活动组织者提供餐饮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f)活动耗材隐含的排放:大型活动消耗活动耗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g)废弃物焚烧处理排放:大型活动产生的废弃物焚烧处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8 核 算 方 法8.1 排 放 总 量 计 算大型活动产生的化石燃料燃烧、电力消耗、交通、住宿、餐饮、活动耗材隐含、废弃物焚烧处理等温室气体总排放应按式(1)计算。废弃物焚烧 活动耗材 餐饮 住宿 交通 电力 燃烧 总E E E E E E E E.(1)式中:E总大型活动期间的温室气体总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燃烧设施消耗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电力电力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交通交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住宿住宿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餐饮餐饮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活动耗材活动耗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废弃物焚烧废弃物焚烧处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8.2 化 石 燃 料 燃 烧 排 放8.2.1 计 算 公 式服务大型活动的设施消耗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应按式(2)计算。GWP)EF(AD Ein1 ii 燃烧.(2)式中:E燃烧设施消耗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i 化石燃料类型;ADi第i种燃料的活动数据,固体和液体燃料单位为吨(t),气体燃料单位为立方米(m3);EFi第 i 种燃料的排放因子,固体和液体燃料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吨(tCO2/t);气体燃料单位为吨二氧化碳/立方米(tCO2/m3);D B 4 4 0 3/T 3 6 9 2 0 2 34GWP全球变暖潜势,数值可参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数据。8.2.2 活 动 数 据化石燃料的活动数据可根据购买发票、燃料消耗记录等方式获取,若无准确统计的相关数据应给出合理的估算依据和方法。8.2.3 排 放 因 子常见化石燃料的排放因子宜采用SZDB/Z 69中的推荐值。8.3 外 部 输 入 电 力 排 放8.3.1 计 算 公 式大型活动消耗的外部输入电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应按式(3)计算。GWP EF ADe e 电力E.(3)式中:E电力电力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ADe外部输入电量,单位为兆瓦时(MWh);EFe大型活动举办场地所在区域电力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兆瓦时(tCO2/MWh);GWP全球变暖潜势,数值可参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数据。注:可再生能源发电未并入市政电网、直供大型活动使用的电量不计入用电总量。8.3.2 活 动 数 据外部输入电力的活动数据优先采用连续测量数据,若无准确测量的相关数据应给出合理的估算依据和方法。8.3.3 排 放 因 子电力排放因子推荐值见表A.1。8.4 交 通 排 放8.4.1 计 算 公 式大型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为参会发生交通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应按式(4)计算。)N L(EFn1 ii i i 交通E.(4)式中:E交通交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i 交通工具类型;EFi第i类交通工具的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人每公里(tCO2e/pkm);Li第i类交通工具的行驶里程,单位为公里(km);Ni乘坐第i类交通工具的人数,单位为个。8.4.2 活 动 数 据D B 4 4 0 3/T 3 6 9 2 0 2 35交通活动数据采用信息软件统计、现场抽样调研等方式获取,统计人数、往返里程、起始地及目的地、交通工具类型等信息,若无准确统计的相关数据应给出合理的估算依据和方法。8.4.3 排 放 因 子交通排放因子推荐值如下:a)航空、铁路、轮渡、城市交通的排放因子推荐值见表 A.2;b)城际间私家车、大巴车的活动数据通过百公里油耗或电耗转化为燃油量或电量。常见化石燃料的排放因子宜采用 SZDB/Z 69 中的推荐值,电力排因子推荐值见表 A.1。8.5 住 宿 排 放8.5.1 计 算 公 式大型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住宿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应按式(5)计算。r rEF N E 住宿.(5)式中:E住宿住宿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Nr活动期间每晚住宿的房间加和总数量,单位为间晚;EFr住宿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间每晚tCO2e/(间晚)。8.5.2 活 动 数 据住宿活动数据采用信息软件统计、现场抽样调研等方式获取,统计房间数量等信息,若无准确统计的相关数据应给出合理的估算依据和方法。8.5.3 排 放 因 子住宿排放因子推荐值见表A.3。8.6 餐 饮 排 放8.6.1 计 算 公 式大型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餐饮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应按式(6)计算。f fEF M 餐饮E.(6)式中:E餐饮餐饮产生的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Mf餐饮中食物饮料的总质量,单位为吨(t);EFf餐饮中食物饮料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吨(tCO2e/t)。8.6.2 活 动 数 据餐饮活动数据根据购买发票、相关台账、消耗记录表等方式获取,若无准确统计的相关数据应给出合理的估算依据和方法。8.6.3 排 放 因 子餐饮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推荐值见表A.4。D B 4 4 0 3/T 3 6 9 2 0 2 368.7 活 动 耗 材 隐 含 排 放8.7.1 计 算 公 式大型活动消耗的活动耗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应按式(7)计算。n1 ii i)EF(M活动耗材E.(7)式中:E活动耗材活动耗材隐含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i 活动耗材类型,如金属、木材、玻璃等;Mi第 i 种活动耗材质量,单位为吨(t);EFi活动期间第i 种活动耗材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吨(tCO2e/t)。8.7.2 活 动 数 据活动耗材的活动数据根据购买发票、相关台账、消耗记录表等方式获取,若无准确统计的相关数据应给出合理的估算依据和方法。8.7.3 排 放 因 子活动耗材的排放因子推荐值见表A.5。8.8 废 弃 物 焚 烧 处 理 产 生 的 排 放8.8.1 计 算 公 式废弃物焚烧处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应按式(8)计算。GWP 44/12)F FCF CCW(IWii i i i 废弃物焚烧E.(8)式中:E废弃物焚烧废弃物焚烧处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i 废弃物类型,如城市生活垃圾、危险废弃物等;IWi第 i 种废弃物质量,单位为吨(t);CCWi第 i 种废弃物中的碳含量比例,%;FCFi第 i 种废弃物中矿物碳在碳总量中比例,%;Fi第 i 种废弃物焚烧炉的焚烧效率,%。GWP 全球变暖潜势,数值可参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数据。8.8.2 活 动 数 据废弃物焚烧处理的活动数据根据处理记录表等方式获取,若无准确统计的相关数据应给出合理的估算依据和方法。8.8.3 排 放 因 子废弃物焚烧处理的排放因子推荐值见表A.6。9 数 据 质 量D B 4 4 0 3/T 3 6 9 2 0 2 37大型活动组织者应规划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活动,用于指导排放数据收集、记录、核算和报告工作的执行,并按照表1中的措施开展数据质量管理。表 1 数 据 质 量 管 理 方 案检查项 检查内容活动数据检查确保活动数据统计的完整性;核对活动数据计算的正确性。排放因子检查核对排放因子的单位及转换;确认排放因子的合理性;确保排放因子的时效性。排放量核算过程检查 核对核算方法的正确性。1 0 报 告 内 容大型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核算报告的格式见附录B:a)大型活动名称、组织单位、核算单位、活动规模、举办时间等基本信息;b)核算准则;c)核算边界;d)排放源类型;e)核算方法;f)温室气体总排放;g)核算结论。AD B 4 4 0 3/T 3 6 9 2 0 2 38A附 录 A(资 料 性)排 放 因 子 推 荐 值 表A.1 电 力 排 放 因 子电力排放因子见表A.1。表 A.1 电 力 排 放 因 子名称 排放因子a单位电力 0.4512 tCO2/MWh注:以上排放因子数值根据来源文件的最新版本适时更新。a来源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广东省市县(区)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2020)。A.2 交 通 排 放 因 子交通排放因子见表A.2。表 A.2 交 通 排 放 因 子类别 排放因子(tCO2e/pkm)航空a0.1758010-3铁路b0.0354610-3轮渡c0.1127010-3城市交通d0.0812010-3注:以上排放因子数值根据来源文件的最新版本适时更新。a来源于英国能源安全和净零排放部 2023 年发布的关于企业报告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指南(UK Government GHGConversion Factors for Company Reporting)中航空的排放因子。b来源于英国能源安全和净零排放部2023年发布的关于企业报告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指南中铁路的排放因子。c来源于英国能源安全和净零排放部2023年发布的关于企业报告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指南中渡轮的排放因子。d城市交通包括公共汽车、地铁、出租车及私家小汽车等,其排放因子来源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 2021年发布的深圳市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方法学(试行)中城市交通出行的排放因子。A.3 住 宿 排 放 因 子住宿排放因子见表A.3。表 A.3 住 宿 排 放 因 子名称 排放因子atCO2e/(间晚)住宿 53.510-3注:以上排放因子数值根据来源文件的最新版本适时更新。D B 4 4 0 3/T 3 6 9 2 0 2 39表 A.3 住 宿 排 放 因 子(续)名称 排放因子atCO2e/(间晚)a来源于英国能源安全和净零排放部 2023 年发布的关于企业报告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指南中酒店住宿(中国)排放因子。A.4 餐 饮 排 放 因 子餐饮排放因子见表A.4。表 A.4 餐 饮 排 放 因 子名称 排放因子a(tCO2e/t)食物饮料 3701.4010-3注:以上排放因子数值根据来源文件的最新版本适时更新。a来源于英国能源安全和净零排放部2023年发布的关于企业报告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指南中用材类排放因子。A.5 活 动 耗 材 排 放 因 子活动耗材排放因子见表A.5。表 A.5 活 动 耗 材 的 排 放 因 子类别 排放因子a(tCO2e/t)金属 4005.1410-3木材 312.6110-3玻璃 1402.7710-3纸类 910.4810-3塑料 3102.4510-3衣物 22310.0010-3注:以上排放因子数值根据来源文件的最新版本适时更新。a来源于英国能源安全和净零排放部 2023年发布的关于企业报告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指南中用材类排放因子。A.6 废 弃 物 焚 烧 处 理 排 放 因 子废弃物焚烧处理排放因子见表A.6。表 A.6 废 弃 物 焚 烧 处 理 排 放 因 子排放因子 简写 范围 推荐值a废弃物碳含量 CCWi城市生活垃圾(湿)33%35%20%危险废弃物(湿)95%100%100%矿物碳在碳总量中的百分比FCFi城市生活垃圾 30%50%39%危险废弃物 90%100%90%D B 4 4 0 3/T 3 6 9 2 0 2 310表 A.6 废 弃 物 焚 烧 处 理 排 放 因 子(续)排放因子 简写 范围 推荐值a焚烧效率 Fi城市生活垃圾 95%99%95%危险废弃物 95%99.5%97%注:以上排放因子数值根据来源文件的最新版本适时更新。a来源于广东省市县(区)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2020)表 5.5。BD B 4 4 0 3/T 3 6 9 2 0 2 311B附 录 B(资 料 性)大 型 活 动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核 算 报 告(参 考 文 本)大型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的相关示例见图 B.1。图 B.1 大 型 活 动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核 算 报 告(第 1页/共 4页)D B 4 4 0 3/T 3 6 9 2 0 2 312图 B.1(第 2 页/共 4页)D B 4 4 0 3/T 3 6 9 2 0 2 313图 B.1(第 3 页/共 4页)D B 4 4 0 3/T 3 6 9 2 0 2 314图 B.1(第 4 页/共 4页)D B 4 4 0 3/T 3 6 9 2 0 2 315参 考 文 献1 GB/T 31598 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2 GB/T 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3 DB5101/T 412018 成都市会展活动碳足迹核算与碳中和实施指南4 DB11/T 18622021 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5 DB4430/T 1512021 公交、出租车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指南6 SZDB/Z 702018 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规范及指南7 ISO 14064-1:2018 Greenhouse gasesPart 1:Specification with guidance at theorganization level for quantification and reporting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removals8 ISO 14067:2018 Greenhouse gasesCarbon footprint of productRequirements andguidelines for quantification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7505号.200710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公共建筑运营单位(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发改办气候20151722号.201511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陆上交通运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发改办气候20151722号.201512 广东省生态办公厅.广东省市县(区)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202013 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深圳市安全管理条例:深人常2020200号.202014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方法学(试行).202115 Department for Business,Energy&Industrial Strategy of UK.UK Government GHGConversion Factors for Company Reporting.2023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