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40 B 93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6572012 棉花堆垛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cotton stacking 2012-05-28发布 2012-06-28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 16572012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纤维检验局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纤维检验局、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阜阳直属库、安徽省棉麻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幸运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博、潘哲、何惠敏、柏伟、储飞、袁桂洪、徐向东、李孝昕、王一民、徐艺、陈林茂。DB34/T 16572012 1 棉花堆垛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棉花堆垛的术语和定义、堆垛分类、堆场要求、堆垛要求和堆垛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棉花收购站、加工厂、承储单位以及棉纺企业堆放棉花的场所。代收点、代储点等临时储存棉花的场所应当参照本标准执行。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籽棉 seed cotton 带籽的棉花。2.2 苫布 tarpaulin 遮盖物体用的阻燃篷布。2.3 型棉包 type cotton bale 基本尺寸为 1400 530 700 毫米,标准重量 227 kg+10 kg 的棉包。2.4 型棉包 type cotton bale 基本尺寸为 800 mm 400 mm 600 mm,标准重量 85 kg5 kg 的棉包。2.5 垛头卡 stacking-card 放置在仓库棉垛上的,记录棉垛详细信息的卡片。3 堆垛分类 棉花堆垛按照棉花种类分为籽棉堆垛和成包棉花堆垛;按堆垛场所分为露天(包括半露天)堆垛和库内堆垛。DB34/T 16572012 2 4 堆场要求 4.1 棉花堆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 6000 平方米,每 1500 平方米要设防火墙。4.2 露天棉花堆场内的棉垛与场区围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 10 米。4.3 露天籽棉堆垛与成包棉花堆垛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 30 米。4.4 露天堆场棉花总储量超过 5000 吨的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分设堆场,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 30米。堆场之间相邻的棉花堆垛应当分别用苫布进行苫盖。4.5 棉花堆场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4.6 棉花堆场应安装防雷设施。5 堆垛要求 5.1 籽棉堆垛 5.1.1 一般要求 5.1.1.1 籽棉应当分类别、等级置放,并应有标示。5.1.1.2 籽棉回潮率超过 12或籽棉垛表层向内 30 厘米处温度超过 38时,应及时采取通风、倒垛、摊晒等措施或者采取烘干设备立即加工。5.1.2 堆垛面积和防火间距 5.1.2.1 库内籽棉堆垛每垛占地面积不大于 280 平方米,垛与垛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 4 米。5.1.2.2 露天籽棉堆垛每垛占地面积不大于 340 平方米、垛高不高于 6 米,垛与垛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 5 米。5.1.3 籽棉堆垛要求 各籽棉垛应堆成中间高四周低的形状,垛底应便于排水。5.2 成包棉花堆垛 5.2.1 一般要求 5.2.1.1 应做到堆码整齐,每层件数相同,做到单独码位、相邻码位、相邻垛位均处于同一个平面上,正看成面,横看成线,整齐划一。5.2.1.2 断丝包及经处理后的炸包、散包,应置于堆垛上层,不得置于堆垛下层。5.2.1.3 塑料包装的棉花,必须存放在室内。5.2.1.4 堆码原则 5.2.1.5 库内堆码应单批成垛,不混批不压垛;多批成垛的每个码位不宜超过三批次。垛高不宜超过8 米。5.2.1.6 露天堆码一个垛位不得超过 6 个码位;一批棉花一个码位,不得压批堆码;每批棉花都要独立出入;堆码高度不得超过 6 米。5.2.1.7 垫基要求 DB34/T 16572012 3 5.2.1.7.1 库内堆垛垛底应垫好垫基,垛底应通风,不得有散花等。垫基宜采用坚硬石材,使用木制垫材前应保证其干燥且未发生腐烂;垫基不得低于 20 厘米。5.2.1.7.2 露天堆垛垛底应以坚硬石材或固定的水泥石墩做为垫基,不得使用木制材料,垫基高度不得低于 30 厘米。5.2.2 堆垛面积和防火间距 5.2.2.1 库内堆垛货位设置应根据库房面积合理布局,每个堆垛面积不应超过 150 平方米,垛与垛的之间防火间距不小于 2 米。垛顶距房梁应不小于 1 米,对于平顶库房,垛顶距房顶不小于 2 米。垛与垛之间应留出必要的通道,通道宽度应不小于 2 米,垛距墙应不小于 0.5 米,距柱应不小于 0.5 米。5.2.2.2 露天堆垛每垛占地面积不应超过 100 平方米,垛与垛的之间防火间距不小于 6 米,每组不应超过 6 个棉垛,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 15 米。5.2.3 成包棉花堆垛要求 5.2.3.1 型棉包堆垛要求 堆码方式可根据一批棉包数量采用“井”字型,或一横两直的“丌”型。成包棉花堆码时应逐层堆码,交叉压缝。使用夹包机堆码作业的仓库,棉垛 6 层以下最多可 3 层一并堆码,交叉压缝,6 层以上最多可 2 层一并堆码,交叉压缝,顶层要逐层堆码,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人工使用堆垛机成垛的逐层堆码,每两层一变,交叉压缝。5.2.3.2 型棉包堆垛要求 堆码时应逐层堆码,逐层变向,交叉压缝,严禁竖包排放。5.2.3.3 其他类型棉包堆垛要求 其他类型棉包堆垛时以堆垛的稳定性为重,要逐层堆码、变向,采用向内收缩或向外延伸的方式交叉压缝,必要时进行加固。5.2.4 其他要求 5.2.4.1 堆码完毕后,应对棉垛四周露白和散花棉包进行缝补和清理。5.2.4.2 露天堆垛应垛型合理,起脊时应逐层递减件数,脊面有坡度,无高低处,呈人字形。5.2.4.3 露天堆垛应用苫布对垛顶和四周进行苫盖,苫布不得封盖住垫基,苫盖要求裙布压缝合理,苫布充分拉抻,拴牢。苫布等不能用铁丝等金属绑扎。5.3 堆垛管理要求 5.3.1 应建立垛头卡、仓库平面图,记录棉花出入库情况,以便于管理。5.3.2 垛头卡要求 5.3.2.1 入库棉花应分批存放和挂卡(垛头卡)管理。垛头卡的内容包括:储货性质(如:交易棉、期货棉、国储棉等)、仓库编号、垛位号、批号(车号)、原唛头等级、公检等级、件数、原唛头重量、公检重量、生产年份、入库时间、产地、层数和每层件数。5.3.2.2 垛头卡填写的内容必须与入库验收情况完全一致,悬挂高度一般在离地面 1.5 米左右。露天堆放的棉花,垛头卡还要采取防水措施。5.3.3 仓库平面图要求 DB34/T 16572012 4 每个仓库内应分建立仓库垛位分布平面图,平面图按照实际面积按比例缩小绘制,按照垛位在仓库实际位置进行标记。每个垛位、每个码位,每个批次的棉花件数和重量必须正确标识在平面图上。5.3.4 其他要求 5.3.4.1 棉花经营者应分别建立明细帐和总帐。5.3.4.2 出入库期间做到每天对出入库棉花的帐、货、卡进行核对,当天发生的业务当天记帐,做到日清;5.3.4.3 每月末对全部库存棉花进行一次帐、货、卡、图、表核对,记录核对情况,做到帐、货、卡、图、表五相符,做到月结。网络版台帐和手工台帐必须每月进行核对,做到帐帐相符;5.3.4.4 每年年终对在库所有棉花进行全面盘点,做到帐、货、卡、图、表五相符,做好盘点记录;5.3.4.5 棉花入库堆码结束后和棉花出库后及时调整垛头卡和平面图。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