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 B16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2152011 捕食螨生产技术规程 Technological regulations of mass production of predatory mites 2011-12-31发布 2012-03-15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12152011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术语和定义.1 3 捕食螨生产场地要求.2 3.1 场地选择.2 3.2 车间划分.2 3.3 车间设施.2 3.3.1 控温、控湿.2 3.3.2 原料仓库与原料处理车间.2 3.3.3 种螨室、接种车间、饲料螨生产车间、捕食螨生产车间.2 3.3.4 包装车间.2 3.3.5 产品冷藏车间.3 4 捕食螨与饲料螨种源采集与选择.3 4.1 捕食螨种螨.3 4.2 饲料螨种螨.3 5 饲养基质的选择与消毒.3 5.1 基质的选择.3 5.2 基质的消毒.3 5.3 车间、容器的消毒.3 6 捕食螨生产.3 6.1 接种.3 6.2 饲养条件.3 7 成品螨的要求与检测.4 7.1 要求.4 7.2 螨态检测.4 7.2.1 取样.4 7.2.2 检测.4 8 包装.4 9 贮存与运输.4 9.1 贮存.4 9.2 运输.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适于生产的捕食螨种类.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适于生产的饲料螨种类.6DB35/T 1215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进行编写。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艳璇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张艳璇、林坚贞、季洁、陈霞。DB35/T 12152011 1 捕食螨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捕食螨工厂化生产的定义、生产规程和产品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粉螨为饲料进行捕食螨的生产。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捕食螨 Predatory mite 能够自主攻击和捕食叶螨、瘿螨、跗线螨、蓟马、粉虱、蚜虫、介壳虫、线虫等一类捕食性的螨类。2.2 饲料螨 Feeding mite 可以作为食物用以饲养捕食螨的螨类。2.3 植物饲养基质 Plant culture medium 用以饲养饲料螨和提供捕食螨栖息、活动、取食、繁衍场所的植物基质,如麦麸、米糠、谷壳等。2.4 捕食螨种源 Natural resource of predatory mite 从自然界采集或室内饲养并经过人工提纯复壮的用于生产的捕食螨种类。(见附录A)2.5 饲料螨种源 Natural resource of feeding mite 从自然界采集或室内饲养并经过人工提纯复壮的用于生产的饲料螨种类。(见附录B)2.6 捕食螨的活动螨态 Activity stage of predatory mite 处于存活状态的幼螨、若螨和成螨。2.7 DB35/T 12152011 2 捕食螨生殖力 Fertility of predatory mite 捕食螨繁衍后代的能力。2.8 捕食螨性比 Sex rate of predatory mite 捕食螨自然种群中的雌、雄螨比例。2.9 病螨 Ailing mite 腹部肠道呈白色、排泄孔粘有排泄物的捕食螨。2.10 捕食螨发病率 Disease rate of predatory mite 产品中的病螨数量与成品螨总量的比例。3 捕食螨生产场地要求 3.1 场地选择 捕食螨生产场地应远离居民生活区、禽畜饲养区。宜建在果园、农田、林区附近。以框架水泥结构、独立建筑为宜,要求通风、透光、水、电、交通便利。3.2 车间划分 应设有原料仓库、原料处理车间、种螨室(应区分捕食螨室、饲料螨室)、接种车间、饲料螨生产车间、捕食螨生产车间、产品包装车间、产品冷藏库、检验室。3.3 车间设施 3.3.1 控温、控湿 下述仓库或车间应设有控温、控湿设备。3.3.2 原料仓库与原料处理车间 与其他车间相隔 1.5 m以上。四周设立宽度为 10 cm15 cm、深度为 15 cm20 cm 隔离水槽。槽内放置质量分数 10%的氧化钙水溶液或质量分数 10%的氯化钠水溶液,每 7 d 更换放置物一次。每 15 d在水槽周边喷洒低毒杀虫剂。3.3.3 种螨室、接种车间、饲料螨生产车间、捕食螨生产车间 种螨室、接种车间、饲料螨生产车间、捕食螨生产车间之间应间隔2 m以上。各车间四周设宽度为20 cm、深度为20 cm的水槽,水槽内放置质量分数20%的氧化钙水溶液或质量分数20%的氯化钠水溶液。每7 d更换放置物一次。每15天在水槽周边喷洒低毒杀虫剂。3.3.4 包装车间 DB35/T 12152011 3 应保持洁净、干燥。3.3.5 产品冷藏车间 温度应控制在815之间。4 捕食螨与饲料螨种源采集与选择 4.1 捕食螨种螨 将种螨放入含有叶螨的容器中单独配对连续饲养。每代挑出能捕食叶螨、产卵40粒50粒的雌螨的后代,饲养10代后进行群体混养。从中挑出健壮的捕食螨作为生产种螨。种螨应定期提纯复壮,每年应将室内种螨与大田或室外盆栽保种的种群进行交配,雌雄配比为1.51.0。4.2 饲料螨种螨 将种螨放入经消毒好的植物基质培养 20 代,每代挑出生长健壮、活动敏捷的粉螨作继续繁殖的种螨。饲养 20代后进行群体混养。5 饲养基质的选择与消毒 5.1 基质的选择 以无霉变、无粘结的新鲜麸皮为基质,直径3 mm左右的麸皮颗粒质量分数应占70%以上,细粉状麸皮颗粒的质量分应在10%以下。pH值在6.57.5之间,水分质量分数含量小于10%。5.2 基质的消毒 基质的消毒温度为90100,消毒时间为4 h6 h,消毒后pH值为6.57.5。消毒后基质应在隔离的情况下装入原料贮存器中备用。5.3 车间、容器的消毒 车间、容器须经消毒后方能使用。使用常规的杀虫剂、杀菌剂消毒后密闭3 d5 d,使用前应用清水冲洗。6 捕食螨生产 6.1 接种 将饲养基质装入500 mL的饲养容器中,加入纯净水使饲养基质含水量达5%20%,按捕食螨饲料螨=12030的比例加入种螨,每个容器中接入3000只(头)5000只(头)捕食螨,用牛皮纸或约300目的布封口后放入捕食螨生产车间。6.2 饲养条件 生产车间温度保持在2030,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早晚定期开窗约10 min通风。饲养25 d35 d。异常情况及处理办法:a)出现氨味时应把饲养基质倒掉并集中烧毁;DB35/T 12152011 4 b)出现酸霉味时应向容器内添加新鲜干燥、消毒过麸皮,降低含水量;车间的温度调至 20并通风抽湿。c)饲养基质板结时应用注射器往饲养容器中注入 10 mL 20 mL 纯净水。7 成品螨的要求与检测 7.1 要求 10倍手提放大镜下每个视野有5只(头)15只(头)活的捕食螨、发病率低于10%,螨态比卵幼若螨成螨=403030,捕食螨饲料螨=1:520,每克饲养基质中杂螨及小型昆虫的数量在2只(头)以下。7.2 螨态检测 7.2.1 取样 随机抽取10个容器,将容器中的饲养基质摇匀后各取出5 g10 g,混匀。7.2.2 检测 称取样品0.1 g,置于解剖镜下,用毛笔挑动基质,记录捕食螨各螨态的数量、成螨雌雄比、饲料螨的数量、病螨数量,每批检测20个30个样品。8 包装 包装车间温度应控制在2030,并保持通风。包装袋应能够透气、防水、防逃逸。包装袋上注明产品名称、捕食螨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说明、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等。外包装箱应在四周打上通气圆孔,箱面上应注明捕食螨产品及防雨、防热、防压及快捷转运的标识。9 贮存与运输 9.1 贮存 捕食螨产品应贮存于温度1015、相对湿度60%80%的冷藏库中,捕食螨与饲料螨比例为1810时,可贮存5 d10 d;11020时,可贮存10 d 20 d;12025时,可贮存20 d 30 d。9.2 运输 气温在1525时,应在3 d内运达目的地;气温超过25时,应在815冷藏条件下3 d内运达。DB35/T 12152011 5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适于生产的捕食螨种类 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 Oudemans)又称胡瓜钝绥螨、斯氏钝绥螨(Typhlodromips swirskii AthiasHenrio)又称斯氏小盲绥螨、巴氏新小绥螨(N.barkeri Hughes)又称巴氏钝绥螨、加利福尼亚新小绥螨(N.californicus Mc Gregor)加利福尼亚钝绥螨、拉哥钝绥螨(Amblyseius.largoensis Muma)、南非钝绥螨(N.take Pritchard)、尖狭下盾螨(Hypoaspis aculeifer Canestrini)、兵狭下盾螨(Hypoaspis miles Berlese)、具瘤神蕊螨(Agistemus exsertus Gonzalez)及肉食螨科(Cheyletidae)的种类。DB35/T 12152011 6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适于生产的饲料螨种类 B.1 粉螨科 Acaridae 椭圆食粉螨 Aleuroglyphus ovatus(Troupeau)腐食酪螨 Tyrophagus putrescentiae(Schrank)粗脚粉螨 Acarus siro(Linnaeus)褐足粉螨 Acarus farris(Oudemans)热带食酪螨 Tyrophagus tropicus(Roberston)B.2 食甜螨科 Glycyphagidae 家食甜螨 Glycyphagus domeslicus(DeGeer)害嗜鳞螨 Lepidoglyphus destructor(Schrank)B.3 麦食螨科Pyroglyphidae 长嗜霉螨 Euroglyphus longior(Trouessart)梅氏嗜霉螨 Euroglyphus maymei(Cooreman)B.4 果螨科 Carpoglyphidae 乳果螨 Carpoglyphus lactis(Linnaeus)_ DB35/T 12152011 福建省地方标准 捕食螨生产技术规程 DB35/T 12152011*2012年 2 月第一版 2012年 2月第一次印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