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根结线虫病防治技术规程DB46/T 244-2013.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胡椒根结线虫病防治技术规程DB46/T 244-201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胡椒根结线虫病防治技术规程DB46/T 244-201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胡椒根结线虫病防治技术规程DB46/T 244-201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胡椒根结线虫病防治技术规程DB46/T 244-201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胡椒根结线虫病防治技术规程DB46/T 244-201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16 备案号:37145-2013 DB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 46/T 2442013 胡椒根结线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2013-02-27发布 2013-04-01实施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6/T 2442013 I 前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爱勤、孙世伟、邬华松、桑利伟、杨建峰、苟亚峰。DB46/T 2442013 1 胡椒根结线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胡椒(Piper nigrum L.)根结线虫的防治技术的推荐使用药剂、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本标准适用于海南胡椒种植区胡椒根结线虫的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60 胡椒 插条苗 DB46/T 24 胡椒栽培技术规程 3 推荐使用的药剂说明 3.1 本标准推荐的杀线虫剂是经国家农药管理部门登记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3.2 胡椒根结线虫病防治药剂的使用应按照 GB 4285、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4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胡椒根结线虫的形态特征(参见附录A)和病害症状(参见附录B),综合考虑影响胡椒根结线虫发生的各种因素,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应用化学防治等措施,实现对胡椒根结线虫的安全、有效控制。5 防治措施 5.1 培育壮苗 培育胡椒种苗的苗圃应选择远离严重发生根结线虫的胡椒园,苗圃四周应设有阻隔设施,以防止外界水源流入和土壤传入;不应从发生根结线虫的胡椒园取土育苗;苗床用土应在太阳下曝晒15天以上;应从长势良好的胡椒植株上剪取插条培育种苗;不应将感染线虫病的种苗出圃;插条苗质量应符合NY/T 360 的要求。5.2 胡椒种植地选择 不应选用前茬种植过花生、香蕉、蕃茄等作物的地块种植胡椒。DB46/T 2442013 2 5.3 园区土壤处理 选择干旱季节开垦胡椒园;深翻土壤40厘米以上,翻晒23次,以降低线虫虫口密度。5.4 加强栽培管理 适施磷钾肥,增施有机肥,以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增强胡椒抗性;定期清理园区杂草及周围野生寄主;冬季及高温干旱季节在椒头盖草,保持椒头湿度;日常栽培管理应按照 DB46/T 24的要求执行。5.5 定期巡查病害 每月巡查1次,根据植株长势、叶片颜色、根系产生根结等情况,综合判断是否有根结线虫为害(参见附录B)。如有根结线虫为害应及时做好标记并施药防治。5.6 化学防治 对发生根结线虫为害的植株,施10%噻唑膦颗粒剂10克/株15克/株或0.5%阿维菌素颗粒剂20克/株35克/株,每隔60天施药1次,连施2次。施药方法:沿胡椒植株冠幅下缘开挖环形施药沟,沟宽15厘米20厘米、深15厘米,药剂均匀撒施于沟内,施药后及时回土;或沿根盘四周松土5厘米10厘米深施药。DB46/T 2442013 3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胡椒根结线虫常见种类及形态特征 A.1 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1949 雌虫 身体膨大呈球形或梨形,有突出的颈部;会阴花纹近圆形,有明显高而方的背弓,背纹紧密,背纹和侧纹呈波浪形至锯齿形,且侧纹多有分叉,侧区不明显。雄虫 线形,温和热杀死后呈伸展状态,虫体向腹面稍有弯曲,略呈“C”型,头冠与头区分界明显,唇区平或凹,口针锥体部前端钝圆,基杆部圆柱形,口针基球圆形或扁圆形,后端逐渐加粗。二龄幼虫 线形,温和热杀死后虫体伸直或略有弯曲,中前部宽,向两端变细,尾部最细。头冠明显,前端平,头区与虫体不明显;口针纤细,锥体和基杆的界限不明显,口针基球小。尾比较长,尾端透明界限不明显,尖圆或钝圆。A.2 花生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arenaria Chitwood,1949 雌虫 梨形,头冠明显,中等高度,头区与颈部的分界不明显。口针粗大,口针锥体略向腹面弯曲,向后逐渐变粗。其典型的会阴花纹为:圆形至椭圆形,线纹细或较粗,背弓低,圆形,线纹平滑或略有波浪形,尾端明显,有线纹或光滑,侧线不明显,背纹和腹纹相交时背纹向尾部弯曲,在两侧形成肩状突起,侧区处会有一些不规则变化。雄虫 线形,头冠低,向后倾斜,与头区等宽或略窄。头区光滑或有 12 条不完整环纹。口针基杆圆柱形,接近基球处常加宽,基球彼此间不缢缩,向后倾斜,与基杆相连无明显界线。二龄幼虫 线形,体纤细,中前部粗,向两端逐渐变细。头冠明显,前端接近平,后端略比头区窄。尾细长,尾后端透明末端开始处常有缢缩,界限不明显,尾末端钝尖。DB46/T 2442013 4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胡椒根结线虫为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为害症状 线虫直接侵入胡椒根系,使受害根部形成许多不规则、大小不一的根瘤。根瘤初期乳白色,后期变淡褐色或深褐色,最后呈现暗黑色。雨季根瘤腐烂,旱季根瘤干枯开裂。被害植株地上部分叶片无光泽,叶片和枝条逐渐变黄,由下而上、由内而外逐渐变黄,生长停滞,节间变短。当中小苗割蔓后很难抽生新蔓,即使抽生新蔓也容易感染胡椒花叶病。结果枝容易落叶落枝、落花落果,严重影响胡椒生长和产量,甚至整株死亡。发生规律 根结线虫的分布广泛,寄主植物很多,寄主有1700多种。在海南,根结线虫除为害胡椒外,还侵害香蕉、菠萝、番木瓜、番石榴、甘蔗、茶树、咖啡、可可、香茅、西瓜、辣椒、茄瓜、丝瓜、苦瓜、花生和豆科等作物,因此在种植过根结线虫寄主植物的土地上种胡椒容易发生胡椒根结线虫病。在海南土壤中终年均可发现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因此,寄主植物的被侵染也是终年发生的。病原线虫多分布在10厘米30厘米深的土层内,以卵或幼虫随病体在土壤中存活,寄主存在时孵化出的二龄幼虫侵入为害。根结线虫的发生和流行与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等有关。通常在通气良好的砂质土中发生较严重,栽培管理差,缺乏肥料特别是缺乏有机肥,土壤干旱的椒园易发生,在旱季寄主地上部症状表现更明显、严重。68月份气温较高,降雨量偏少,土壤中二龄幼虫密度相对较大;910月份降雨量偏多,土壤温度较高,二龄幼虫密度开始降低;进入11月份后,降雨量减少,气温降低,二龄幼虫密度较前两个月又逐渐上升。雌成虫周年的寄生量基本均匀。初侵染源来自病根和土壤,病苗是重要的传播途径。由于根结线虫在土壤中的移动距离非常有限,再侵染主要是靠灌溉和流水,人员、畜禽的行走,以及肥料、农具运输等也能传播。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