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60.50 B9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2030-2012 气力式玉米精播机种肥监控系统 Seed and fertilizer monitoring system for pneumatic type corn precise seeder 2012-02-07发布 2012-03-01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2030-2012 I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制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山东大华机械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宁建、马良、孙宜田、段德刚、王永建、朱现忠。本标准为首次发布。DB37/T 2030-2012 1 气力式玉米精播机种肥监控系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力式玉米精播机种肥监控系统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气力式玉米精播机种肥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种肥监控系统),其他精播机种肥监控系统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588.3 印制板设计和使用 GB/T 6973-2005 单粒(精密)播种机试验方法 GB/T 9480 农业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 GB/T 13306 标牌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6973-200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气力式玉米精播机种肥监控系统 对气力式玉米精播机种子和化肥的施播情况能进行自动检测并能对检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的系统。3.2 重播数 玉米精播机正常作业时,在一定时间或距离内重播的种子数量。3.3 漏播数 玉米精播机正常作业时,在一定时间或距离内漏播的种子数量。3.4 已播数 在一定时间或距离内实际播种的种子数量。DB37/T 20302012 2 4 要求 4.1 基本要求 4.1.1 种肥监控系统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4.1.2 种肥监控系统应配备主、备电源转换装置。当主电源断电时,能自动转换到备用电源,当主电源恢复时,能自动转换到主电源;种肥监控系统应有过载保护措施,工作状态应有指示,当主、备电源在额定电压(12V/24V)的 85%110%范围变化时,种肥监控系统应能正常工作。4.1.3 种子监测传感器安装后的监控区域应无盲区存在。4.1.4 种子和化肥监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可调。4.1.5 种肥监控系统的指示灯应具备红、绿双色发光功能,红色表示故障报警,绿色表示正常。4.1.6 种子重播、漏播、堵塞、缺种故障均应能发出声、光警示,并能准确显示故障点位置。化肥堵塞、缺肥故障均应能发出声、光警示,双层化肥监控系统应能准确显示故障点所在的层数。4.1.7 种肥监控系统应能显示每行的重播数、漏播数、已播数,整机的重播数、漏播数、已播数。4.1.8 种肥监控系统应配有安装固定结构,其各部分可以方便地安装在播种机及拖拉机上。4.1.9 种肥监控系统使用说明书应符合 GB/T 9480 的规定。4.2 性能要求 种肥监控系统性能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1 种肥监控系统性能指标 序号 项 目 指 标 1 已播数测量误差率,%5 2 重播数测量误差率,%5 3 漏播数测量误差率,%5 4 种子堵塞报警误差率,%3 5 化肥堵塞报警误差率,%3 6 缺种报警误差率,%3 7 缺肥报警误差率,%3 4.3 零部件要求 4.3.1 种肥监控系统监测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 0.01s。4.3.2 种肥监控系统的接线端子应采取防水措施并能快捷插接,电源、信号接线端子应分开设置。4.3.3 种肥监控系统所使用的电路板的质量和性能应符合 GB/T 4588.3 的规定。4.4 可靠性要求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不应少于360h。DB37/T 2030-2012 3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前准备 5.1.1 气力式玉米精播机的选择 试验用精播机应选择具有气力式排种器和单(双)层肥料施播功能的玉米精播机。5.1.2 种肥监控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试验前应把种肥监控系统稳定、可靠地安装在试验用气力式玉米精播机上,并调试正常后方可进行试验。5.2 试验条件 5.2.1 气力式玉米精播机 气力式玉米精播机的试验条件应符合GB/T 6973-2005 4.1中关于播种机一般试验条件的规定。5.2.2 试验场地 根据气力式玉米精播机使用说明书要求选择试验用地,试验地长度不应小于 100m,两端预备区不小于 20m,宽幅应满足机具至少 2 个往返行程。5.3 已播数测量误差率的测定 5.3.1 已播数的测定 在已播种的试验地块内,以10m为一处统计区间,统计10m内的播种数,随机统计3处,则已播数按公式(1)计算:iB LBmii3 1031.(1)式中:m 已播数;iB 第 处的已播数;iL试验地块内播种的长度,单位为米(m)。5.3.2 已播数测量误差率的计算 已播数测量误差率按公式(2)计算:%100mm m.(2)式中:已播数测量误差率;DB37/T 20302012 4 m 种肥监控系统显示的已播数。5.4 重播数测量误差率的测定 5.4.1 重播数的测定 在已播种的试验地块内,以10m为一处统计区间,统计10m内的重播数,随机统计3处,则重播数按公式(3)计算:iC LCnii3 1031.(3)式中:n重播数;iC 第 处的重播数。i5.4.2 重播数测量误差率的计算 重播数测量误差率按公式(4)计算:%100nn n.(4)式中:重播数测量误差率;n 种肥监控系统显示的重播数。5.5 漏播数测量误差率的测定 5.5.1 漏播数的测定 在已播种的试验地块内,以10m为一处统计区间,统计10m内的漏播数,随机统计3处,则漏播数按公式(5)计算:iD LDpii3 1031.(5)式中:p 漏播数;iD 第 处的漏播数。i5.5.2 漏播数测量误差率的计算 DB37/T 2030-2012 5 漏播数测量误差率按公式(6)计算:%100pp p.(6)式中:漏播数测量误差率;p 种肥监控系统显示的漏播数。5.6 种子堵塞报警误差率、化肥堵塞报警误差率的测定 5.6.1 种子堵塞报警误差率的测定 把所有的输种管堵住,当种子因堵塞堆积到监测传感器部位时,种肥监控系统开始报警,如果出现误报警,记录误报警的个数Fi,如果出现未报警,未报警的个数同样计入Fi,每次测量结束后清除报警指示继续测量,反复测量 50 次,则种子堵塞报警误差率按公式(7)计算:%10050501hFii.(7)式中:种子堵塞报警误差率;h玉米精播机的播种行数;iF 统计的第i次误报警和未报警的个数。5.6.2 化肥堵塞报警误差率的测定 把所有的输肥管堵住,当化肥因堵塞堆积到监测传感器部位时,种肥监控系统开始报警,如果出现误报警,记录误报警的个数Ki,如果出现未报警,未报警的个数同样计入Ki,每次测量结束后清除报警指示继续测量,反复测量 50 次,则化肥堵塞报警误差率按公式(8)计算:%10050501 j hKii.(8)式中:化肥堵塞报警误差率;j 玉米精播机的施肥层数,单层取值为1,双层取值为2;iK 统计的第i次误报警和未报警的个数。5.7 缺种报警误差率、缺肥报警误差率的测定 5.7.1 缺种报警误差率的测定 DB37/T 20302012 6 在每一个种箱中加入适量种子,使玉米精播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当种箱排空时,种肥监控系统开始报警,如果出现误报警,记录下误报警的个数Qi,如果出现未报警,未报警的个数同样计入Qi,每次测量结束后清除报警指示继续测量,反复测量 50 次,则缺种报警误差率按公式(9)计算:%10050501hQii.(9)式中:缺种报警误差率;iQ 统计的第i次误报警和未报警的个数。5.7.2 缺肥报警误差率的测定 在肥箱中加入适量化肥,使玉米精播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当肥箱排空时,种肥监控系统开始报警,如果出现误报警,记录下误报警的个数Ri,如果出现未报警,未报警的个数同样计入Ri,每次测量结束后清除报警指示继续测量,反复测量50次,则缺肥报警误差率按公式(10)计算:%10050501 j hRii.(10)式中:缺肥报警误差率;iR 统计的第i次误报警和未报警的个数。5.8 可靠性评价 采取定时截尾试验方法,在正常作业条件下种肥监控系统的总工作时间不少于 720h。试验期间记录样品的工作情况、故障情况和修复情况等,考核计算样品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rtMTBFi.(11)式中:MTBF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单位为小时(h);it 试样总工作时间,单位为小时(h);r生产考核期间种肥监控系统发生的故障总数。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DB37/T 2030-2012 7 6.2 出厂检验 种肥监控系统在出厂前应逐台按表 2 中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进行检验。检验项目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6.3 型式检验 6.3.1 种肥监控系统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元器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停产半年或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d)产品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6.3.2 型式检验项目按表 2 的规定。表 2 检验项目分类表 项目分类 类 项 检验项目 对应本标准条款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1 电源转换装置 4.1.2 2 种子重播、漏播、堵塞、缺种报警;化肥堵塞、缺肥报警 4.1.6 A 3 传感器 4.3.1 1 指示灯 4.1.5 2 已播数测量误差率 4.2 3 重播数测量误差率 4.2 4 漏播数测量误差率 4.2 5 种子堵塞报警误差率 4.2 6 化肥堵塞报警误差率 4.2 7 缺种报警误差率 4.2 8 缺肥报警误差率 4.2 9 接线端子、电源线、信号线 4.3.2 10 可靠性 4.4 B 11 标牌 7.1 6.3.3 型式检验样品,由委托方或制造商提供近半年内生产的合格产品,由检验单位(或委托相关部门)在委托方或制造商明示的合格产品存放处随机抽取,抽样基数不少于 5 套(市场抽样不受此限),抽样数量为 2 套,其中1套用于检验,另 1 套备用。在检验过程中由于非产品质量原因造成检验无法继续进行时,启用备用样品。6.4 判定规则 6.4.1 出厂检验项目应全部达到要求,方为合格。6.4.2 型式检验 A类检验项目不允许不合格,B 类检验项目允许 2项不合格,否则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DB37/T 20302012 8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每套种肥监控系统应有产品标牌。标牌应符合 GB/T 13306 的规定,其内容包括:a)制造厂名称、地址;b)产品型号与名称;c)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d)产品出厂编号;e)产品制造日期;f)产品执行标准。7.2 随同产品供应的附件、备件应齐全。7.3 随同产品供应的文件:a)装箱清单;b)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c)产品使用说明书;d)产品三包服务凭证;e)用户意见调查表。7.4 种肥监控系统出厂装运时应进行包装,包装应符合 GB/T 13384 的规定,保证在正常运输中不损伤或丢失零件。7.5 种肥监控系统应贮存在干燥、通风和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