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DB41/T 769 2012红掌组培苗繁育技术2012-12-18 发布 2013-02-18 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 B 4 1/T 76 9-20 12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 0 0 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花卉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梅、陈丽、刘星明、李铭、尹国红、牛立平、郝浩浩。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成东梅、张庆社、牛小沛、李冰、汤曙光、田瑞昌、原维梓。D B 4 1/T 76 9-20 121红掌组培苗繁育技术1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红掌组培苗的培养基准备、外植体选择、接种与培养、炼苗、移栽及成苗标准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境内红掌组培苗繁育技术。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 2 8 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1 7 3 2 3-1 9 9 8 瓶装饮用纯净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199 号(2002)3 培养基准备3.1 培养容器准备3.1.1 培养容器的清洗3.1.1.1 新的培养容器直接放入洗洁精或洗衣粉溶液中浸泡;用过且无污染培养容器先倒掉容器中的残留物再浸泡;污染的培养容器先按照4.3的要求灭菌后倒掉污染物再浸泡;浸泡时间不低于6 h。3.1.1.2 洗刷瓶内外残留物,用清水再冲洗 3 遍5 遍,放入专用框中晾干。3.1.2 接种器械的清洗3.1.2.1 清除接种器械上的残留物,在洗洁精溶液中浸泡数分钟。3.1.2.2 洗刷干净后用清水冲洗 3 遍5 遍并晾干。3.1.2.3 用棉布或纸包好,按 3.3 的要求灭菌。3.2 培养基配制3.2.1 母液配制3.2.1.1 M S 培养基母液的配制见附录 A。3.2.1.2 植物生长物质 KT、6-BA 用少量 0.1 m o l/L 的 H C I 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IBA、N A A 用少量的95%的酒精或 0.1mol/L N a O H 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3.2.2 培养基制作3.2.2.1 依据培养基成分准备好蒸馏水、蔗糖、琼脂和各类母液。3.2.2.2 加定容总量 2/3 左右的水(水符合 GB 1 7 3 2 3-1 9 9 8),再加琼脂粉放入锅中加热搅拌使其融化。D B 4 1/T 76 9-20 1223.2.2.3 琼脂粉融化后,加入蔗糖,搅拌使蔗糖溶解。3.2.2.4 蔗糖溶解后,停止加热,放入吸取的各类母液,并充分搅拌。3.2.2.5 搅拌均匀后,加入蒸馏水混合定容并搅拌均匀。3.2.2.6 定容后,用 pH 计或 p H 试纸测 pH 值,用 0.1 m o l/L 的 N aOH 或 0.1 m o l/L 的 H C l 调节 p H 值至5.86.0。3.2.2.7 根据不同定量分装,每瓶 30ml40ml,盖好瓶盖或用封口膜封口,3.3 灭 菌将分装好的培养基、蒸馏水、接种器械、无菌纸、工作服、口罩、帽子等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内,采用湿热空气灭菌法(灭菌压力0.11 M P a 0.14MPa、温度1 2 0 126、时间1 5 m i n 20min)进行灭菌。培养基高压灭菌取出后,置于室温至培养基凝固后即可使用。4 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4.1 外植体的选择选择观赏性状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花期长的优良盆栽红掌品种,并选用带芽茎段为外植体。4.2 外植体处理选择生长健壮的带芽茎段,在自来水下冲洗20min。在无菌室内把嫩茎放入7 5 的酒精中浸泡2 0 s,用无菌水冲洗一遍,再用10的次氯酸钠浸泡8min1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6遍7遍。5 接种与培养5.1 培养条件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每天1 2 h,温度252。5.2 接 种5.2.1 初代培养在无菌纸上,将带芽茎段切成1 c m 2cm小段,转接到初代培养基上诱导:MS+K T2.0mg/L+I BA5mg/L+蔗糖30mg/L+琼脂7 m g/L。5.2.2 继代培养初代培养55d6 5 d后,可将诱导形成的幼芽转接到MS+6-BA 0.2mg/L+NAA 0.1 m g/L+蔗糖30g/L+琼脂7g/L增殖培养基上,35d4 5 d转接1次,继代次数为1 0 次1 2 次。5.2.3 生根培养具有3片 4片叶,高2 c m 3cm的无 根幼苗转 接到生根 培养基1/2MS+IBA0.3mg/L+NAA0.5mg/L+蔗糖20 g/L+琼脂7g/L。D B 4 1/T 76 9-20 1236炼 苗6.1 环境消毒炼苗半月前,用4g6g/m硫磺对温室进行熏蒸消毒,用高锰酸钾8 0 0 1000倍溶液对工具浸泡30分钟后,晾干备用。6.2 环境条件白天温度以2532,夜温以2124为宜,最高温度不能高于3 2,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 5,空气湿度为7585,光照以1000lux4 0 0 0 l u x为宜。6.3 方 法幼苗基部长出3条以上长1.5 c m 3cm的新根即可进行炼苗。炼苗时将瓶苗从培养室移到炼苗温室中,放置7d10d后,然后打开瓶口放置2 d 3 d,然后再出瓶。7 移栽与管理7.1 环境条件最适温度为2026,最高温度不能高于33,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 5,空气湿度为7 5 8 5,遮光率为5060,光照逐步提高到10000lux。7.2 基质要求7.2.1 要求排水透气、保水保肥、不易分解、不含有害物质、能固定植物,主要成分是草炭。7.2.2 消毒基质符合 GB 4 2 8 5 标准。用前用 40甲醛稀释 50 倍液均匀洒于基质上充分搅拌后用薄膜密封,堆置 5 d 后揭开薄膜摊开基质,每日翻动 1 次,让甲醛气体充分发挥,7 d 后使用。7.3 移栽方法移栽前用镊子小心从瓶中取出苗,放入清水中把琼脂洗净,用800倍1 0 0 倍的50多菌灵药液浸苗5min后移栽,移栽时用小木棍将穴盘的基质挖个小洞,然后轻轻地把苗放入,再覆上基质将根部盖住。7.4 管 理7.4.1 幼苗阶段基质含水量 7080,用水符合 GB 1 7 3 2 3-1 9 9 8。7.4.2 当新根开始生长、新叶出现时进行首次施肥,以后每隔 23 周追肥 1 次,施用 N:P:K=20:1 0:2 0的复合肥速溶液态肥。7.4.3 隔 1 5d2 5 d 喷洒杀菌、杀虫剂一次,施用 5 0 多菌灵 1 0 0 0 倍或 50甲维盐 1 0 0 0 倍。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按照 GB 4 2 8 5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 199 号(2 0 0 2)公告规定,优先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的结合化学防治,农药使用采用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8 成苗标准小苗规格为5cm1 4 c m,中苗规格为1 5 c m 2 0 c m,大苗规格为2 1 c m 2 7 c m。D B 4 1/T 76 9-20 124附录 A(资料性附录)M S 培养基母液配制用量表表 A.1 给出了 M S 培养基母液配制用量。表A.1种类 成分配 1L 母液称取量(mg)使用浓度(mg/L)配 1L 培养基吸取母液量(ml)大量元素硝酸钾 KNO319000 1900100硝酸铵 NH4NO316500 1650磷酸二氢钾 KH2PO41700 170硫酸镁 MgSO4.7H2O 3700 370氯化钙 CaCl2.2H2O 4400 440微量元素碘化钾 KI 83 0.8310硼酸 H3BO3620 6.2硫酸锰 MnSO4.4H2O 2230 22.3硫酸锌 ZnSO4.7H2O 860 8.6钼酸钠 Na2MoO4.2H2O 25 0.25硫酸铜 CuSO4.5H2O 2.5 0.025氯化钴 CoCl22.5 0.025铁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2H2O3730 37.310硫酸亚铁 FeSO4.7H2O 2780 27.8有机物肌醇 10000 10010甘氨酸 200 2盐酸硫胺素/VB140 0.4盐酸吡哆醇/VB650 0.5烟酸 VB5或 VPP 50 0.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