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DB11/T 899-2012.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盆栽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DB11/T 899-201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盆栽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DB11/T 899-201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盆栽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DB11/T 899-201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盆栽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DB11/T 899-201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盆栽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DB11/T 899-201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62 备案号: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899 2012 盆栽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phalaenopsis cultivation as pot plants 2012-09-27发布 2013-01-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899 201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术语和定义.1 3 温室准备.1 4 基质准备.1 5 水质要求.2 6 营养钵及植架.2 7 生长阶段划分.2 8 营养生长期栽培养护要点.3 9 生殖生长期栽培养护要点.4 10 上市.5 11 病虫害防治.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蝴蝶兰主要病虫害名称及防治方法一览表.6 DB11/T 899 2012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温榆河花 卉有限公司、北京市 大东流苗圃。本标准主要起草 人:薛敦孟、司瑞新、黄庆祝、王瑛、杨洁、姜青樟、方 志军。DB11/T 899 2012 1 盆栽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 蝴蝶兰栽培养护 全过程,包括 温室准备、基质准备、水质要求、营养钵及植架、生长阶段划分、营养生长期栽培养护要点、生殖生长期栽培养护要点、上市、病虫害防治 等 栽培养护 技 术。本标准 适用于盆 栽蝴蝶兰的 设 施栽培。2 术语和定义 下列 术语和定义 适用于 本 文件。2.1 叶尖距 leaf span 蝴蝶兰植 株互 生的 两个成熟叶片叶尖之间 的 距离。2.2 植架 plant tray 硬 质 塑 料 带孔托 架。3 温室准备 3.1 清理 种 植前 清理 温室 内部 及 周边杂物杂 草。3.2 杀虫 应采用高效低毒杀 虫 剂,一 般可使用 40%辛硫磷乳油 1.25浓度液喷洒 地面、苗 床、排 水 沟 等,喷至 表 面布满 水 滴为宜。3.3 杀菌 种 植前一 周采用 广谱 性 杀 菌烟 剂,一 般可使用 45%的 百菌 清 烟 剂,密闭熏蒸 12h 24h,期 间 禁止 人 员进入,结束后开启 温室 天窗、侧窗 等 通风 6h 12h。4 基质准备 4.1 基质种类 盆 栽蝴蝶兰 宜选 用 长 度 8cm 30cm的水 苔作为 栽培基质,也 可 选 用 经 过 腐 熟 的 颗粒直径在 0.5cm 1.5cm的 松树或杉树皮 栽培。DB11/T 899 2012 2 4.2 水苔处理 用清 水 浸泡 水 苔 4h 6h后排掉多余 水分,再次注入 清 水 浸泡 水 苔 1h 2h,捞 出水 苔放入甩干机脱 水至排 水口水 流 呈滴状 流 出 为宜。除此 之 外,还 可 在甩干 水 苔 之 前 用 80以 上的 热 水 浸泡 水 苔 30min 45min,或在 清 水 浸泡 水 苔 的 过程 中充入臭氧对 水 苔进行消 毒。5 水质要求 栽培水质 pH值为 6.5 7.0,EC值小 于 0.15ms/cm。不达 标水质 在 使用 前 需 要 进行脱盐、酸 化 处 理。6 营养钵及植架 6.1 营养钵 蝴蝶兰 专 用 的 种 植 容器,由 白色透 明软 质 塑 料 制 成。尺寸 按营养钵口 径 大 小 分 为 1.5寸、1.7寸、2.5寸、2.8寸、3.5寸、3.5寸加 高等。6.2 植架 用 来 对 蝴蝶兰 种苗 直 立 生长起 依 托 作 用 的 硬 质 塑 料 带孔托 架。根据 孔 数 不 同 可 分 为 50孔、15孔、12孔等。7 生长阶段划分 蝴蝶兰 种苗 生长阶段划分 见 表 1。表 1 蝴蝶兰种苗生长阶段一览表 生长阶段 种 植 容器 植架 叶尖距 a/根系 种 植 周 期 摆 放密 度 营 养 生 长 期 穴盘 苗 128穴盘/叶尖距大于 4cm,根系少 于 2条 或 叶尖距 小 于 4cm,根系 2以 上(含)的组培 苗种 植 之 后。3个 月 4个 月 800株/m2 小 苗 1.5寸 或 1.7寸营养钵 50孔 叶尖距大于 4cm,根系 2条 以 上(含)的组培 苗 或 根系 长出 穴盘底 孔 的 穴盘 苗种 植 之 后。4个 月 5个 月 400 株/m2 170 株/m2 中 苗 2.5寸 或 2.8寸营养钵 15孔 小 苗叶尖距大于 10cm,根系盘绕 营养钵基 部 一 圈时换 盆种 植,进入中 苗 阶段。3个 月 4个 月 65株/m2 大苗 3.5寸 或 3.5寸加 高 营养钵 12孔 中 苗叶尖距大于 20cm,根系盘绕 营养钵基 部 一 圈时换 盆种 植,进入 大苗 阶段。3个 月 4个 月 42株/m2 生殖生长期 成熟苗 3.5寸 或 3.5寸加 高 营养钵 12孔 大苗叶尖距大于 30cm,根系盘绕 营养钵基 部 一 圈时 进行 催 花 处 理,进入 成熟苗 阶段。5个 月 6个 月 34株/m2 a本表 叶尖距 指 植 株 最 大叶尖距。DB11/T 899 2012 3 8 营养生长期栽培养护要点 8.1 组培苗移栽及栽后管理 8.1.1 移栽 移 栽 时先 在 组培 苗 根系 之间 添 充 适 量 水 苔,使 其根系 呈放 射 状 展 开,然 后在 根系 外 围 均匀 包 裹 一 层水 苔,将 种苗 分规 格 种 植 到相 应 的 容器中,水 苔松 紧 度应适 宜。8.1.2 栽后管理 最 适 夜 温 23 25,最 适 日 温 26 28。光 照 强 度 5000lx 10000lx。相 对 湿 度 60%80%。当 新 根 开 始 生长 时 进行 首 次 施 肥,此后 每 周 一 次。首 次 施 肥 宜 采用 氮 磷 钾比例 为 9:45:15的 复合速溶 液 态 肥;待根系 长出 2条 4条 新 的 根 尖之 后,改 用 氮 磷 钾比例 为 20:20:20的 复合速溶 液 态肥。肥 料 稀释倍数 为 3000倍 4000倍,EC值为 0.4 ms/cm 0.6 ms/cm。8.2 上盆 8.2.1 上盆时间 当穴盘 苗 长出 1片 2片新叶,根系从穴盘 的 底 孔 伸 出 时,需 要 移 栽 到 1.5寸 或 1.7寸 营养钵 中 养护。上 盆过程 中 应 将根系 生长 不 良,叶片 暗淡无光泽 的 种苗 淘汰。8.2.2 上盆方法 取穴盘 苗 1株,在 根系 外 围 均匀 包 裹 水 苔后,种 植 在 1.5寸 或 1.7寸 营养钵 中,用 双手 大 拇指沿 营养 钵 内 壁轻轻镇压 水 苔,使 水 苔 与 营养钵 下 环线持平。水 苔松 紧 度 以 从 外侧 轻轻挤压 有 弹 性 为宜,并 且做到 上 紧 下 松。8.3 换盆 8.3.1 换盆时间 8.3.1.1 第一次换盆 当 小 苗 最 大叶尖距大于 10cm,同时根系盘绕 营养钵基 部 一 圈时 进行 第 一 次 换 盆,种 植 容器为 2.5寸 或 2.8寸 营养钵。8.3.1.2 第二次换盆 当 中 苗 最 大叶尖距大于 20cm,同时根系盘绕 营养钵基 部 一 圈时 进行 第二 次 换 盆,种 植 容器为 3.5寸 或 3.5寸加 高 营养钵。8.3.2 换盆方法 在 营养钵 底 部 放 2 3粒 聚苯乙烯 泡 沫,或 陶 粒、煤渣、木炭 等 排 水 透 气材 料,大 小以不 漏 出 底 孔 为 宜;退去原 有 营养钵,在 根系 外 围 均匀 包 裹 一 层 水 苔后,种 植 在 相 应 的营养钵 中,种 植方法 同 9.2.2。8.4 湿度 空气 相 对 湿 度 保 持 在 60%80%,可 通 过 地面 洒 水、开启 水 帘、微 喷等 方法 增 加。8.5 温度 DB11/T 899 2012 4 营养生长期生长温 度 15 32。最 适 昼 温 为 26 28,最 适 夜 温 为 23 25。8.6 光照 穴盘 苗 及 小 苗:5000Lx 10000 Lx;中 苗:10000Lx 15000Lx;大苗:15000Lx 20000lx。8.7 水肥管理 结 合 浇 水 进行 施 肥,施 用 氮 磷 钾比例 为 20:20:20的 复合速溶肥。施 肥 过程 保 持“见 干 见湿,少 浇 勤浇”的 原 则。每 周 施 肥 一 次。穴盘 苗 和 小 苗 施 用 稀释倍数 为 3000倍 4000倍 的 液 态肥,EC值为 0.4 ms/cm 0.6 ms/cm;中 苗 施 肥 液浓度 2000倍 3000倍,EC值为 0.6 ms/cm 0.8 ms/cm;大苗 施 肥 液浓度 1500倍 2000倍,EC值为 0.8 ms/cm 1.0ms/cm。养护 过程 中 应 定期 观察 根系 生长 情况,当根 尖 由 锐角 状 变 成 圆钝 状 时,应 及 时 停 止 施 肥,改 由 清 水浇灌,待根系 生长 恢 复 正常 时 再 恢 复 施 肥。8.8 植株摆放 养护 过程 中 应 根据 植 株 生长 状 况 及 时 调整 合 理 的 株 行 距,避免 植 株叶片互 相 叠 压。9 生 殖 生长期栽培养护要点 9.1 花 期 调控 9.1.1 高 温处理 上市前 5个 月 6个 月 开 始 对 蝴蝶兰 种苗 进行 高 温 处 理,处 理 时 间 20天 30天。最 适 昼 温 2830,最 适 夜 温 25 27。同时 增 强光 照,保 持光 照 在 20000Lx 25000 Lx之间 为宜。期 间 施 用 氮 磷钾比例 为 9:45:15的 复合速溶肥 1次 2次,肥 液浓度 1500倍 2000倍,EC值为 0.8 ms/cm 1.0 ms/cm。9.1.2 低 温处理 高 温 处 理 结束后进行 低 温 催 花,处 理 时 间 30天 45天,当 花 箭 长 到 10cm左右 时 停 止 低 温 处 理。最 适昼 温 26 28,最 适 夜 温 16 18,昼 夜 温 差保 持 在 8以 上 为宜。光 照 20000 Lx 25000 Lx。结 合 浇 水 进行 施 肥,每 7天 10天 施 肥 1次,交替 施 用 氮 磷 钾比例 为 20:20:20与 10:30:20的 复合速溶肥2000倍 3000倍,EC值为 0.6 ms/cm 0.8 ms/cm。9.2 花 期管理 9.2.1 环境控制 低 温 处 理 结束后进入 花期 管 理,期 间应 避免 温 度、湿 度 的 骤升骤降。最 适 昼 温 24 26,最 适 夜 温 18 20。光 照 15000 Lx 20000 Lx。相 对 湿 度 保 持 在 60%80%为宜。9.2.2 水肥管理 每 7天 10天 施 肥 1次,交替 施 用 氮 磷 钾比例 为 20:20:20与 10:30:20的 复合速溶肥 2000倍 3000倍,EC值为 0.6 ms/cm 0.8 ms/cm。9.2.3 花箭 管理 DB11/T 899 2012 5 当 花 箭 高度 20cm时 插 包塑 铁丝,并 用塑 料花 夹 将 花 箭固 定 到 铁丝 上,每 个 花 箭 使用 花 夹 2个 3个,以 保 持其 直 立 生长。铁丝插 在 花 箭 的北 侧,插 的 过程 中 应 尽 量 靠近 植 株 和花 箭,一 直 插 入 到 营养钵 底 部,保 持 铁丝 直 立 不 倾斜。在 花 箭 生长 过程 中,应 经 常巡视,随着 花 箭 的 不 断 生长及 时 调整 花 夹 高度。10 上市 当 蝴蝶兰植 株 的花 苞 开放 比例 达 到 50%时 即 可 上市 销售。11 病 虫 害防治 蝴蝶兰主要病害 有 细 菌 性病害和 真 菌 性病害;主要虫害 有 介壳 虫、红蜘蛛 等。蝴蝶兰主要病虫害及 防治方法 参 见 附录 A。DB11/T 899 2012 6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蝴蝶兰 主 要 病 虫 害名称 及 防治 方法一览表 表 A.1给出 了 蝴蝶兰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表 A.1 蝴蝶兰 主 要 病 虫 害名称 及 防治 方法一览表 病虫害名称 症 状 防治方法 软 腐 病 通 常 从 叶尖 开 始 发 病,初 期 为 黑褐 色 斑 点,透 光 可 见 病 斑 边 缘 有黄 色 晕 圈。感 染 后 迅 速 扩 展 至 整 个叶片。叶 肉 组织分 解 为 水 状,触 之 即 破,恶 臭 味。1、加强 通风;并 保 持 空气 湿 度 相 对 稳 定。2、发 病 初 期 可用 刀具 在 距 病 斑 1cm处 切 除 感 病 叶片,并 用 75%酒精涂抹切 口。3、对 扩 展 至 整 个叶片 的病 株 及 时 销 毁。4、注 意工具 和 人 员消 毒。5、定期 用硫 酸 链霉素 或 土霉素 消 毒 能 明 显抑 制 病 状。炭 疽 病 叶 背 出 现 小 型 褐 色 斑 点,或 叶尖叶 缘 出 现 的 大 型 褐 色 斑。病 健界 明 显,干 型,无 或 少 水 渍。1、多菌 灵(a.i.50%)150g/100L水防治。2、百菌 清(a.i.75%)200g/100L水防治。3、代森锌(a.i.70%)300g/100L水防治。叶 枯 病 发 病 初 期 叶尖 开 始 变 色,逐渐漫延 至 全叶 及 全株,最 后 整 株 兰 苗 呈 红褐 色,苗株 呈 现僵 化 现象。1、加强 通风,适 当 降 低 基质水分。2、剪 掉 发 病 部 位,并 在 剪 口 涂抹糊 状多菌 灵 或 75%酒精,防治 病害 进 一 步扩散。3、叶 面 喷 施 杀毒 矾(a.i.64%)125 g/100L水 预 防。茎 腐 病 茎 部 出 现 黑 色 病 斑,影响 植 株 养分 吸收,导致 叶片黄 化 脱 落,严重者会向 内部 侵染,最 终导致 整 个 植 株 与根系 断 裂 分 离。换 盆 初 期 极易 发 生。1、换 盆 时 尽 量 避免 手 握茎 部,减 少 伤 口的出 现。2、叶 面 喷 施 杀毒 矾(a.i.64%)125 g/100L水 预 防。3、发 病 初 期 喷洒 多菌 灵(a.i.50%)150g/100L水 进行 防治。介壳 虫 常 见 有 粉蚧、盾蚧,刺吸式危 害。多 寄 生 在 植 株 茎 部、叶 背、花 柄 等 处 危 害,导致 叶片黄 化、花 蕾早谢。介壳 虫 侵 害 后 的 伤口 极易 感 染 病 毒,其 分 泌 物 还 会导致 煤 污 病的 发 生。1、及 时 清理 花 盆内 的 杂 草和 脱 落 叶。2、用 纸巾 手 工擦 除。3、毒 死蜱(a.i.30%)25ml 50ml/100L水防治。4、氧 化 乐果 乳油(a.i.40%)100ml/100L水防治。5、溴氰菊酯 乳油(a.i.25%)40ml 50ml/100L水防治。叶 螨(红蜘 蛛)蜘蛛 纲 壁 虱目 叶 螨科,以 红蜘蛛 较 为 常 见,其 体 型 小 于 1mm,红褐 色或 橘 黄 色,常 成 群 聚 集 于叶片 背 面,刺吸式危 害。症 状:叶 被 白色密布小 黑 点,叶 面密布 黄 色小 斑 点。1、保 持 空气 湿 度 稳 定 在 60%80%。2、阿维 菌 素(a.i.18g/L)25ml 50ml/100L水防治。3、三氯 杀 螨醇(a.i.18.5%)150g/100L水防治。4、天 敌:钝 绥螨、智力 小 植 绥螨 防治。A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