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11.120.10 B 38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15332012 紫菀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2012-04-19 发布 2012-04-30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1533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农业大学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葛淑俊、孟义江、田汝美、李秀凤、代少山、李文燕。DB13/T 15332012 1 紫菀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紫菀的术语和定义、良种繁育过程中的选地整地、栽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关键性技术。本标准适用于紫菀种苗生产的全过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紫菀 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3.2 茎毛数 每段根状茎上着生的不定根总数。3.3 茎粗 根状茎两个芽眼中间部分的直径。3.4 节间距 根状茎上两个芽眼之间的距离。3.5 一级种苗 每段根状茎上茎毛数8个,茎粗0.3cm,节间距不大于2cm,无检疫性病虫害的紫菀种苗。3.6 DB13/T 15332012 2 二级种苗 每段根状茎上茎毛数4个,茎粗0.25cm,节间距不大于2cm,无检疫性病虫害的紫菀种苗。4 良种繁育技术 4.1 选地整地 选择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结合耕地,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好的农家肥1500 kg2000kg,深翻30cm左右,耙平,做成1.2m宽的平畦。4.2 栽种 在4月上旬栽种。按行距25cm30cm开6cm7cm深沟,把种苗按穴距20cm25cm平放于沟内,每穴摆放45根,盖土后轻轻踩压并浇水,每亩用种苗30 kg35kg。4.3 田间管理 齐苗后,适量浇水,但不宜过湿,及时浅耕除草。封垄期结合中耕追施有机肥2000 kg3000kg,深沟施肥。78月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烂根。本时期定期检查有无抽薹发生,如发现要及时拔除。910月进入根状茎发育期,此期结合浇水每亩施40 kg50kg碳铵。4.4 病虫害防治 紫菀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叶枯病和地老虎。化学防治应符合GB 4285、GB/T 8321的要求。注意轮换用药,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根腐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叶枯病用11120波尔多液,在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施,每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即可。地老虎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喷雾杀除或配成毒饵诱杀。5 种苗收获 种苗收获在来年3月中下旬进行。收获时将根刨出,去净泥土,取下根状茎,挑选靠近地面、粗壮节密、紫红色、具有休眠芽的根状茎,切去下端幼嫩部分及芦头,切成带有23个芽眼的茎段,按照质量分级标准进行分类和包装。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