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7.080 B 31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 12422010 糖料甜菜栽培技术规程 2010-07-20 发布 2010-08-10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1242201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为加快张家口市无公害糖用甜菜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促进甜菜加工产业的发展,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张家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博天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张北分公司、张家口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全军、黄文胜、徐景秀、牛忠悦、范云、杜连军、李龙江。DB13/T 12422010 1 糖料甜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糖料甜菜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育苗、大田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切削。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及其周边地区糖料甜菜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0496 糖料甜菜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9176 糖用甜菜种子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纸筒 甜菜育苗专用,展开单筒呈六边形,直径1.9 cm,高15 cm。每册纸筒由2070个单筒粘接成册,标准纸册展开后长116 cm,宽 29 cm。每公顷需要60册。3.2 叶丛快速生长期 从根的初生皮层脱落至叶丛日增长量达到最大值的时期(封垄阶段)。苗龄35 d65 d,植株9 片28 片叶。3.3 块根糖分增长期 从封垄到单株总叶面积由最大至开始下降的时期,苗龄70 d110 d。3.4 糖分积累期 8月中旬到甜菜收获前为糖分积累期。DB13/T 12422010 2 4 育苗 4.1 选用品种 选择由品种审定机构审认定的适合本地特点的抗病、抗逆性强的高产高糖型优良品种。种子质量按 GB 19176规定执行。4.2 选择场地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便于管理,距水源近的地块作为育苗场地。也可选择大棚进行育苗。种植1公顷甜菜需要育苗面积25 m235 m2。4.3 配制营养土 每 4册育苗田需取肥沃耕地表层2 cm以下的砂壤土220 kg,与腐熟的农家粪肥60 kg、磷酸二铵粉0.5 kg1 kg和硫酸钾0.5 kg,磨碎过30目筛后混拌均匀,配制成育苗营养土,土肥拌好后含水量为1520。4.4 做苗床 苗床应高出地面10 cm15 cm。将配制好的营养土放入纸筒墩实,置于苗床之上。苗床四周培土,培土厚15 cm20 cm、高于纸筒3 cm5 cm。4.5 浇水 每册纸筒用2530温水15 kg20 kg,分3次喷洒床面。4.6 防治立枯病 第 3次床面喷水时,每 5 kg水加入10克5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喷洒床面,防治立枯病。4.7 播种方法 机播单胚种每公顷 3 kg4 kg。每单个纸筒播种1粒。播种深度0.7 cm0.8 cm,保证深浅一致。播种后用育苗营养土覆盖苗床,清扫床面,漏出纸筒边缘。4.8 播种期 当土壤5 cm 处地温稳定通过5时既可开始播种。坝下地区4月 1日4 月15日;坝上地区4月10日4月 25日。4.9 苗期管理 4.9.1 温度控制 出苗前保持棚内温度白天2528、夜间8以上;子叶期棚内温度白天1520、夜间5以上;真叶期白天温度1218、夜间0以上。温度高于28时采用遮阴或通风等措施降温。4.9.2 喷施壮苗剂 播后 5 d10 d第一对真叶出露米粒大小时喷施壮苗剂。DB13/T 12422010 3 4.9.3 炼苗 适当控水蹲苗。移栽前7天选择无霜冻天气,逐渐昼夜敞棚炼苗。5 大田移栽 5.1 选地 5.1.1 环境要求 符合以下环境要求: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59的规定,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的规定。5.1.2 土壤条件 选择排水良好的二阴滩地,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耕层深厚、保肥蓄水能力强、通透性好、PH 6.5PH 8.5的壤土或砂壤土。5.2 轮作倒茬 忌连作,轮作倒茬3年以上,不重茬、不迎茬,建议采用以下轮作模式:胡麻(油菜)糖料甜菜燕麦(小麦)燕麦(小麦)糖料甜菜玉米 5.3 整地 早秋深耕,机耕、畜耕均可,耕深20 cm25 cm,4 月上中旬顶凌耙耱。要求土地平坦、上虚下实、田间无大土块和暗坷垃、无明显的残株残茬。5.4 施肥 每生产1 吨甜菜块根,需要吸收纯 N4.5 kg、P 2O5 1.5 kg、K 2O 5.5 kg,根据土壤肥力条件测土配方施肥。肥料的使用符合 NY/T 496的规定。5.5 密度 按地块肥力高低,移栽密度为每公顷50 000株66 000株。采用 40 cm或 50 cm行距,株距35 cm40 cm。机械移栽的行距应与收获机械配套。5.6 移栽时间 苗龄 25天左右、2/3的幼苗有2对3 对真叶时移栽。地表最低温度稳定在0以上,日平均气温10以上时为移栽适期。坝下地区4月 20日5 月5 日;坝上地区5 月1日5月 15日。6 田间管理 6.1 浇水 DB13/T 12422010 4 移栽前1 天浇透水,每册纸筒浇水15 kg。移栽后及时浇缓苗水,每穴浇水1 kg。叶丛快速生长期、块根糖分增长期和糖分积累期应根据降雨情况适时、适量浇水。在收获前20天左右严禁浇水。6.2 中耕锄草 甜菜生长期中耕3 次,拔草2次。第一次中耕在移栽灌水3次4次后及时浅锄,破除板结;成活后深锄一遍;封垄前进行一次松土除草。块根糖分增长期前后各进行一次田间拔草。6.3 培土 结合中耕在甜菜根头周围培土,同时形成垄沟便于排水、通风。培土的厚度以土不埋心叶为原则。6.4 追肥 15 片叶时追施尿素150 kg/hm2225 kg/hm2,离苗 5 cm穴施。6.5 化学除草 机械化种植可使用甜菜灵、甜安宁、拿捕净等除草剂。6.6 保护叶片 全生育期严禁擗摘甜菜叶片。7 病虫害防治 运用生物、农业、人工、物理措施,辅之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禁止使用国家禁用农药。喷施农药必须在无风无雨的天气下进行。使用农药应符合GB 4285、GB 8321的规定。7.1 病害防治 防治褐斑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500倍2 000倍液喷雾,每公顷用药液600 kg750 kg。发病严重地块间隔10 d15 d连续防治2次3 次。防治根腐病,用50菌必治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土菌消800倍液灌根,每株150 ml。防治丛根病,采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和增施有机肥等技术,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掩埋。7.2 虫害防治 7.2.1 防治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移栽前用50辛硫磷颗粒剂按110的比例配制毒土,与底肥混施。每公顷用药量7.515kg。7.2.2 田间发现甜菜象、甘蓝夜蛾、草地螟等害虫,在幼虫23 龄期,用用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600倍液、或 2.5敌杀死乳油2 500倍液、或 50辛硫磷乳油800倍1 000倍液喷雾防治2 次3次。每次用药液500 kg/hm2600 kg/hm2。8 收获与切削 DB13/T 12422010 5 8.1 收获时间 当甜菜多数叶片由绿变浅绿、外围叶片变黄枯萎、叶丛疏散匍匐时即可收获。在封冻前完成收获。8.2 收获方式 机械收获、畜力或人工挖掘。8.3 切削 按照 GB 10496的规定执行。8.4 块根的田间贮藏 甜菜切削后,可暂时在田间集堆保藏。圆堆直径1.5 m2 m、高1.5 m,每堆可贮藏块根1 t2 t;长堆底宽1.5 m2 m、顶宽 0.5 m1 m、堆高 1 m1.5 m,堆长5 m10 m可贮藏块根 5 t10 t。覆土厚度10 cm20 cm。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