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7.200.20 B 33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1762014 地膜覆盖花生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plastic film mulching peanut 2014-11-25发布 2014-12-25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2176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铁华、梁烜赫、任军、李刚、陈一昊、王洪君、安立平、于志臣、陈景华、边照伟。DB22/T 21762014 1 地膜覆盖花生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膜覆盖花生生产的经济技术指标、生产技术管理、收获、贮藏和副产品处理。本标准适用于地膜覆盖大粒花生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3-201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2401-2013 覆膜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大粒花生 Large-seeded Peanut 百仁重大于等于80 g 的花生。4 经济技术指标 4.1 生育期和有效积温 4.1.1 生育期:127 d130 d。4.1.2 有效积温(10):3000 左右。4.2 产量构成因素 4.2.1 保苗株数,按照种植方式不同确定:a)均匀垄垄距(65 cm)16 株每平方米20 株每平方米。b)大垄双行垄距(90 cm)24 株每平方米28 株每平方米。4.2.2 荚果数:320个每平方米360 个每平方米。4.2.3 仁粒数:460粒每平方米540 粒每平方米。4.2.4 百果重:160 g200 g。4.2.5 百仁重:80 g。4.2.6 荚果产量:5200 kg/hm2 6500 kg/hm2。DB22/T 21762014 2 4.2.7 出仁率:70%。4.3 生育过程 4.3.1 播种期:5月 10 日5月 18 日。4.3.2 出苗期:5月 18 日5月 25 日。4.3.3 幼苗期:出苗后6 月20 日左右。4.3.4 花针期:6月 20 日7月 20 日。4.3.5 结荚期:7月 20 日8月 20 日。4.3.6 饱果成熟期:9 月20 日9 月30 日。5 生产技术要求 5.1 品种选择 按照 NY/T 2401-2013 的相关规定选择品种。5.2 种子 5.2.1 种子质量 选择成熟度好,果实饱满,果型一致、两粒果的荚果做为种子。其质量四项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良种标准: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9%。5.2.2 种子处理 5.2.2.1 播前晒种:选晴天上午 9 时下午3时晒果 2 d4 d。晾晒场地不能选择在水泥地上。5.2.2.2 发芽试验:随机选取 100 粒花生种子进行砂培试验,重复 3次取平均值。5.2.2.3 脱粒选种:选用适宜的脱壳机机械脱壳,避免机械损伤,将种皮破损及不完整粒挑出,按种粒大小进行分级。5.2.2.4 药剂处理:见附录 A.1。5.3 选地 选择土壤肥力较高,土壤疏松,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5.4 整地、施肥 5.4.1 整地 分为秋整地和春整地两种方式,以秋整地为宜。应符合以下要求:a)秋整地:在秋收结束后土壤封冻前进行,机翻深度应达到 25 cm 以上,翻后视土壤水分状况及时耙地。如需秋打垄,要进行施肥。b)春整地:在 3 月下旬4 月中旬进行,采取机械旋耕、施肥、起垄一条龙作业。耕深 20 cm25 cm,按 5.5 条要求深施基肥,垄体结构达到“平、松、深”要求,以确保覆膜质量。5.4.2 施肥 DB22/T 21762014 3 5.4.2.1 以农化配合定量施肥和测土配方定性施肥为原则。农肥 30 m/hm2以上,化肥 N、P、K 总含量为 45%以上的 800 kg1600 kg/hm2。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指导单施肥。未测土的可按 N:P:K=1:1.5:1.5配比施用。5.4.2.2 应深施底肥,配施 Ca 肥或生物菌肥,种肥隔离 10 cm,避免使用高氮肥。5.5 投入品管理 5.5.1 肥料 5.5.1.1 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并索取购肥凭证,除国家规定的免于肥料登记的产品除外。不应采购下列肥料:a)无肥料登记证或肥料临时登记证的;b)无肥料生产许可证的;c)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的;d)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完整的;e)非法销售点销售的肥料;f)超过保质期的肥料;g)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5.5.1.2 贮藏 应贮藏于厂区专用仓库,避免烧伤和中毒,由专人负责保管;不应混杂堆放。5.5.1.3 包装物处理 肥料包装物应妥善处理、安全存放;不应重复使用。5.5.2 农药 5.5.2.1 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符合NY/T 393-2013要求的农药,并索取购药凭证或发票。不应采购下列农药:a)非法销售点销售的农药;b)无农药登记证或农药临时登记证的农药;c)无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药;d)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农药;e)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完整的农药;f)超过保质期的农药;g)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5.5.2.2 贮存 应贮藏于厂区专用仓库,由专人负责保管。仓库应符合防火、卫生、防腐、避光、通风等安全条件要求,应配有农药配制量具、急救药箱,出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5.5.2.3 包装物处理 DB22/T 21762014 4 农药包装物不应重复使用、乱扔。农药空包装物应清洗3次以上,清洗水妥善处理,将清洗后的包装物压坏或刺破,防止重复使用,必要时应贴上标签,以便回收。空的农药包装物在处置前应安全存放。5.5.3 农膜 5.5.3.1 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农膜,并索取购肥凭证。不应采购下列农膜:a)非法销售点销售的农膜;b)无农膜登记证或农膜临时登记证的农膜;c)无农膜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膜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膜;d)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农膜;e)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完整的农膜;f)超过保质期的农膜;g)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膜。5.5.3.2 贮存 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室内,应防止机械碰撞及日晒雨淋,距热源要大于1 m。贮存期限,从生产日起,有效质量保证期为1年。5.5.3.3 包装物处理 农膜包装物应妥善处理、不乱扔。5.6 播种 5.6.1 时期 以5 cm土层地温稳定通过12 以上;时间一般在5月10日5月18日。5.6.2 方法 采用先覆膜后扎孔播种或先播种后覆膜方式。最佳播法应采用机械施肥、播种、喷除草剂、覆膜一条龙播种法。5.6.3 要求 做到抢(造)墒播种,播种深浅一致,播深3 cm,穴播每穴2粒、穴距15 cm18 cm,覆土均匀,适当镇压。5.6.4 覆膜 5.6.4.1 规格 选用厚度0.005 mm0.008 mm 的地膜。5.6.4.2 质量要求 应趁墒覆膜,喷药覆膜,铺平、拉紧、贴实,压好苗带土和防风护膜土带。5.7 田间管理 DB22/T 21762014 5 5.7.1 苗期管理 5.7.1.1 护膜补苗 覆膜花生播后应进行两查:一是查田护膜。要做到三防:防鼓泡,防风抽,防破损。二是查苗补种。要做到三不:不空穴,不缺苗,不断垄。5.7.1.2 开孔引苗 花生幼苗拱土时要开孔引苗,膜孔直径5 cm左右,用湿土盖住膜孔,并进行查苗补苗。5.7.1.3 清棵蹲苗 在幼苗2片真叶时,将苗根土扒开,露出子叶,解放第一对侧枝。幼苗主茎4片真叶时,将压在膜下的侧枝引出膜外,进行清棵蹲苗。5.7.2 水分管理 花生下针期和结荚期若发现叶片开始泛白,应采取喷灌、滴灌补足下针水或饱果水。后期应搞好田间灌溉排水,防旱防渍涝。5.7.3 施肥管理 在初花期、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叶面喷施N、P、K等大量元素及Mo、B等必需的微量元素肥料。5.7.4 化控管理 对于植株生长过旺且株高达到40 cm时,应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进行调控。见附录A.1。5.8 病虫害防治 5.8.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合理实施化学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GB/T 8321要求。5.8.2 防治对象 花生的主要防治对象为:a)“三腐”病(根腐病、茎腐病、冠腐病);b)叶部“三斑”病(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c)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蝼蛄)、蚜虫、储藏害虫、鼠害、杂草等。5.8.3 防治方案 见附录A.1。6 收获 6.1 收获时期 当花生壳内着色呈深棕色时即可收获。一般在9月25日以后收获为宜。留种花生应在霜前收获。DB22/T 21762014 6 6.2 降水 6.2.1 田间晾晒 将起收后植株应及时在田间摊开晾晒7 d10 d,荚果含水量应降至20%25%。6.2.2 场地摊晒 花生摘果后,在场地上摊开6 cm10 cm厚,并使其形成波浪状,使含水量降到10%以内。留种用的花生要降到9%以下。6.2.3 回收残膜 花生收获后清除残膜。6.3 贮藏、运输 花生荚果的安全贮藏应做到充分晒干,去净小果、瘪果、破损果及其它杂质。然后露天囤贮和仓储,保持通风,注意防潮。贮藏设施应保持清洁、干燥、无虫害、无鼠害。严禁与有毒、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等物品混放混存,防虫防鼠用药见附录A.1。6.4 副产品利用 收获后的花生秧棵、荚壳可晒干贮藏或入窖青贮。在花生集中的产区,还可替代烧柴用。7 包装、标识 7.1 包装 包装物应密实牢固,不应产生撒漏,包装材料应清洁、干燥、无异味,不应对花生造成污染。7.2 标识 认证产品应有标识。8 生产记录 整个生产过程应有及时、详尽的记录,记录档案保存3年以上。DB22/T 21762014 7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花生主要病虫草害及生长过旺防治 表A.1给出了花生根腐病、地下害虫、叶斑病、蚜虫、储藏害虫、鼠害、生长过旺、杂草等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治时期及方案。表A.1 花生主要病虫草害及生长过旺防治方案 防治对象 防治适期 防治方法 根腐病 地下害虫 种子处理 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 300 ml/100kg700 ml/100kg种子进行种子包衣;或用18%辛硫福美双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1:4060(药种比)种子包衣。叶斑病 发病前 发病初期 发病前和发病初期用 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300 ml/hm2 450 ml/hm2 喷雾,安全间隔期 21天,每季最多施药次数 3 次;或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 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900 g/hm2 1500 g/hm2喷雾,安全间隔期 14 d,每季最多施药次数3次,施药间隔期 10 d14 d。蚜虫 始发期 25溴氰菊酯g/L乳油300 ml/hm2375 ml/hm2喷雾,安全间隔期14 d,每季最多施药次数 2次。储藏害虫 入库前 80%敌敌畏乳油400500倍液喷雾。鼠害 发生期 0.005%溴敌隆毒饵 1.6 g/m22.4 g/m2堆施;或用 0.005%溴鼠灵毒饵10 g/15 m215 g/15 m2堆施,饱和投饵。调节生长、增产 盛花末期 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400800倍液喷雾。杂草 播后苗前 40%扑乙悬乳剂2700 ml/hm23300 ml/hm2土壤喷雾;或用55%扑乙滴丁酯乳油 3000 ml/hm23750 ml/hm2土壤喷雾;或用51%异丙异噁松乳油1500 ml/hm2 2250 ml/hm2 土壤喷雾。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