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93.020 P 13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347 2016 a 地下管线周边土体病害评估防治规范 Code for 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 and cure of surrounding soil disease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b 2016-08-10发布 2016-12-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1347 2016 I 目 次 目 次.I 前 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检测原则.2 4.1 检测区域选择.2 4.2 常规检测.2 4.3 特殊检测.3 5 检测基本规定.3 5.1 一般规定.3 5.2 检测要求.4 6 检测过程.5 6.1 前期准备.5 6.2 现场检测.6 6.3 严重异常区域通报.8 7 土体病害属性判定及对地下管线的风险评估.8 7.1 一般规定.9 7.2 土体病害属性判定.9 7.3 土体病害对地下管线的风险评估.9 8 检测报告编写及成果评审.13 8.1 检测报告编写.13 8.2 成果评审.14 9 后期工作.14 9.1 工作内容.14 9.2 后期报告编写.14 9.3 工作期限.14 10 土体病害处置.15 10.1 处置原则.15 10.2 处置方式.15 10.3 处置措施.15 10.4 处置效果评定.16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地下管线调查附表.17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检测报告表达形式.18 附 录 C(规范性附录)地下管线平面 图格 式要求.19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信息卡片实例.20 DB11/T 1347 2016 II 附 录 E(规范性附录)评审程 序.21 E.1 评审原则.21 E.2 评审内容.21 E.3 成果评审表.22 参 考 文 献.25 DB11/T 1347 2016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 的规则 起草。本 标 准 由北京市城市 管 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 标 准 由北京市城市 管 理委员会组织实 施。本 标 准 起草单位:北京建业 通工程检测 技 术 有 限 公司、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 限 责任公司、北京市 自来水集团有 限 责任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 限 责任公司、北京市燃气集团有 限 责任公司、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 限 公司。本 标 准 主 要 起草人:曾新霞、吴宝玲、颜培岩、刘新娜、吴其伟、康凯、李伟、陈松洲、王金川、魏然、董洁、韩兴、李 东勇、张斌源、李 国良、李 雪华、王 卫君、宗海侠、马 则 忠、罗铮、王 炬炜、钟鎛、颜 丹 平、陈 昌彦、苏兆锋。DB11/T 1347 2016 1 地下管线周边土体病害评估防治规范 1 范围 本 标 准规定 了 地下管线 周边 土体病害检测的区域和 周 期、检测基本规定、检测过程、土体病害属性 判定及风险评估、检测报告编写和成果评审、后期工作及土体病害处置的 相关 要求。本 标 准 适 用 于 新建 及 既 有 地下管线 周边 土体病害的检测区域和 周 期的 确 定、现场检测、病害评估及防治等相关 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 列 文件对 于 本文件的 应 用 是必不可少 的。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 期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括所 有 的 修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50001 房屋 建 筑制 图 统 一 标 准 CJJ 1 城 镇道路 工程施工 与质量验收 规范 CJJ 7 城市 工程地 球物 理 探 测规范 CJJ 61 城市 地下管线 探 测 技 术规程 DB11/T 716 穿越既 有 交 通基 础 设 施工程 技 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 列 术语和定义 适 用 于 本文件。3.1 土体病害 soil disease 地下管线 周边 土体 中存在 的土 质疏 松、空洞、富 水 异常 等可能 对地下管线 产生不利影响 的 结构 性 缺 陷。3.2 天线中心频率 antenna center frequency 探 地 雷 达 天 线 有 效 带宽 范围内 发射 和 接 收 电磁波 单位 时间 内 完 成 周 期性 变化 次 数 的 中 间值。3.3 时窗 time window 采 用 探 地 雷 达 法进行 检测 时,采 集 电磁波 信 号旅行(或延迟)的 时间 范围。3.4 异常区域 anomaly area 能 够 在探 地 雷 达 图 谱显示 出 反射波振幅、同 相 轴 及 频谱变化 的地下 局部 区域。3.5 DB11/T 1347 2016 2 严重异常 severely abnormal 地下管线 周边存在 的 有 较大 影响 的土体异常现 象,通常 包括空洞、严重 疏 松 和严重 富 水 等。3.6 窨井内异常 anomaly inspection in the manhole 各种 管线 窨井 内 存在 的 积 水/土、井 体 破损、管线 破损 和 其 他 影响 管线 安全运行 的现 象。3.7 普查 general investigation 按照 一定测线 网 格,在 被 检测区域内 进行 的一次 全覆盖 的 探 地 雷 达检测工作。3.8 详查 detail investigation 普 查基 础 上,在 被 检测区域内 进行 的 多种频率天 线和 加密 测线 网 格 的 探 地 雷 达检测工作。3.9 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real time kinematic 全 球卫 星导航 定 位技 术 与 数据 通 信技 术 相结 合 的 载波 相 位实 时动态差分 定 位技 术。3.10 注浆 grouting method 将某些 能 固化 的 浆液 注 入 土体病害区域 中,通过 充填、挤压 等 方式 以 改 善 其 物 理力 学 性 质 的方 法。4 检测原则 4.1 检测区域选择 4.1.1 应 首先 选择检测 以 下区域:地下管线 交 叉点、分支 等关 键部 位 的 周边 区域;重要 带 水、带压 管线的 周边 区域;地下管线的 破损将导 致 严重后果的区域;地下管线 曾 发 生 严重 损 害 或 周边 土体 曾 多 次 塌 陷 的区域。4.1.2 应适 时 检测 以 下区域:受到 地下工程施工严重 影响 的 既 有 地下管线 周边 区域;环境条 件、特 别 是 地面 荷 载发 生 明 显变化 的地下管线 周边 区域;与 重 大 活 动 场 所 密 切 相关 的地下管线 周边 区域。4.1.3 其 他 地下管线 敷 设 区 上 方,可 根 据 养护 或 工程 需 要 进行 检测。4.2 常规检测 4.2.1 重要区域及 周边道路 范围内的 城市 地下管线 敷 设 区域,检测 时间间 隔宜为 3年 5年。4.2.2 城市 快速 路、主 干 路、一 级 公 路、二级 公 路 范围内的 城市 地下管线 敷 设 区域,检测 时间间 隔宜为 3年 5年。DB11/T 1347 2016 3 4.2.3 高速 公 路、城市 次 干 路、支 路、三级 公 路 及 四级 公 路 范围内的 城市 地下管线 敷 设 区域,检测 时 间间 隔宜为 5年 7年。4.2.4 开挖断 面面 积大 于 30m2的 隧 道、洞 室 等 地下工程 沿 线及 周边道路 范围内的 城市 地下管线 敷 设 区域,应 定期 进行 检测,首 次检测 时间 应 为竣 工 2年 后,后 续 检测 时间间 隔宜为 3年 7年。4.2.5 重 大 基 础 设 施 干 线,如输 水 管线及 油、气 输送 管线 等 地下管线 敷 设 区域,检测 时间间 隔宜为 5年 7年。4.2.6 其 他 地下管线 敷 设 区域,检测 时间间 隔 可 根 据 实 际情况 安 排。4.3 特殊检测 4.3.1 重 点 保障项 目、外 交、文体 活 动 举办 地及 周边道路 范围内的 敷 设 地下管线的区域,宜 在 大 型活动 举办 前 3个月 6个月 进行 检测。4.3.2 一 年 内 每万 平方 米 管线 敷 设 范围内 出 现 3次 以上(含 3次)发 生 塌 陷 的区域,宜 及 时 检测。4.3.3 地下管线 沿 线的 道路 发 生 突 然 沉降、塌 陷 等 异常现 象时,应 及 时进行 检测。4.3.4 采 用 浅埋暗挖 法、盾 构 法、顶 管 法 新建 的地下管 道 或 管 廊隧 道,施工 阶段 应 及 时 对 初衬背 后的土体 密 实 情况 进行 检测。4.3.5 新建 地下工程 穿越既 有 地下管线,施工前后及过程 中应 对施工 影响 范围内的 既 有 地下管线 周边土体病害 进行 检测。4.3.6 新建 管线 穿越既 有 道路 或 重要地 段 进行 施工 时,施工前及施工后 应 分 别 对 穿越 地 段 进行 工前和工后检测。4.3.7 新建 道路 或 对 既 有 道路 进行 拓 宽、改 建 及 大 修 后,应 对施工 影响 范围内的管线 周边 土体 进行 检 测。4.3.8 受洪 水 浸泡、地下 水位 变化、地 质 断层 变化 等 自然 环境 影响 的地下管线 埋 设 区域,宜根 据 自然环境 变化 造 成的 影响 安 排 检测。5 检测基本规定 5.1 一般规定 5.1.1 在 地下管线 周边 土体病害检测期 间,检测区域范围内 相关 地下管线的 产 权 单位 宜 同时安 排 对 其 地下管线 自 身状况 进行 检测。5.1.2 地下管线 周边 土体病害检测 可 采 用 探 地 雷 达 法、浅层 地 震 法、高 密 度 电法、波 速 法、钻孔 及 标准 贯 入法 等;应 根 据 环境条 件选择 适 用的检测方 法,在 城 区 或 干扰 较多 的地区 宜 选用 探 地 雷 达 法。5.1.3 应 根 据 探 测 深度 及 精度 的要求选择 不 同频率 的 探 地 雷 达 天 线,具 体 数据 参考 表 1所 示,当 多种频率 的 天 线 均 能 满足 探 测 深度 要求 时,宜 选择 频率 相 对 较 高 的 天 线。表 1 探地雷达天线中心频率、探测深度及精度 对应 表 格 序 号 天 线 中 心 频率 范围 探 测 深度 范围 探 测 精度 1 80MHz200MHz 05m 0.40m 2 200MHz400MHz 03m 0.25m 3 400MHz1.6GHz 01m 0.09m 5.1.4 在 检测 实 施前,应 根 据 需 求 进行 检测区域内地下管线调查,并 绘 制 检测区域地下管线 图。5.1.5 对检测范围内 全部 地下管线的 周边 土体病害 进行 探 地 雷 达检测后,应 对检测 出 的土体病害 位 置及范围 进行 确 定,并 根 据 需 求 进行 风险评估。DB11/T 1347 2016 4 5.2 检测 要求 5.2.1 基本 条 件 采 用 探 地 雷 达检测地下管线 周边 土体病害一般 具 有 以 下基本 条 件:a)土体病害的 纵、横向几何尺寸 与 其 埋 藏 深度 或 探 测 距离之比 不应 小 于 1/5;b)土体病害的 反射 信息 能 够 从 雷 达 探 测 剖 面 中 分 辨 出来。5.2.2 仪器要求 土体病害检测 项 目 使 用的 仪器 设 备 应 符 合 下 列 要求:a)地下管线 周边 土体病害检测 项 目 使 用的 仪器 设 备 应 满足精度 达 标、性 能 稳 定、结构 合 理、构 造 牢 固 可 靠、防 潮、抗 震 和 绝缘 性 能良 好 的要求,仪器 设 备 应 定期 进行 检查、校 准和 保养;b)在 对 隧 道 内 衬 砌 质量 进行 探 地 雷 达检测 时,探 地 雷 达 主 机 主 要性 能 和 技 术 指 标 应 符 合 系 统 增益 不 低 于 150dB、信 噪比 不 低 于 60dB、模/数 转换 不 低 于 16位、信 号 迭 加 次 数 可 选择、采 样 间隔 一般 不 大 于 0.5ns、实 时 滤 波 功 能可 选择、具 有 点 测 与 连 续 测 量 功 能、具 有 手 动或 自 动 位 置 标 记功 能、具 有 现场 数据 处 理 功 能,其 他 检测 应 符 合 CJJ 7的规定;c)探 地 雷 达 天 线的选择 应 符 合 5.1.2的 相关 规定。5.2.3 测线布 置要求 探 地 雷 达 法 的测线 布 设 应 符 合 下 列 要求:a)测线 布 设 应 覆盖 整 个 检测区域;b)检测 道路 下方地下管线 周边 土体病害 普 查 时,应 平 行 道路 方 向布 置测线;详 查 时,应 网 格 状 布置测线,宜根 据 探 测 深度 及 精度 要求 采 用 天 线 组 合 的形式 布 置 雷 达测线;c)在 对 单 一管线 进行 土体病害检测 时,应在 管线的 影响 范围内平 行 管线 走向 方 向布 置测线;d)隧 道 内 衬 砌 质量探 地 雷 达检测 应 以 平 行 隧 道 轴 线方 向布 线 为 主,垂直 隧 道 轴 线方 向布 线 为 辅。平 行 隧 道 布 线的 位 置 应在 隧 道 拱 顶、左右拱腰 和 左右 边 墙 各 布 1条,宜根 据 隧 道 断 面 尺寸 及 探测 深度 及 精度 要求 布 置 雷 达测线。5.2.4 验证 方 法要求 土体病害属性 验 证 可 采 用下 列 方 法:a)不 同(两 种 及 以上)频率 的 天 线 验 证 土体病害属性;b)其 他 物探 方 法 验 证 土体病害属性。5.2.5 定位精度 要求 5.2.5.1 管线 调 查定位精度 要求 管线调查 坐 标 定 位 宜满足 下 列 要求:a)测 网 的 控 制 基 点 应与 已知 的测 量 基 点 联 测,点 位 误 差 宜 符 合 II级 导 线测 量 要求,采 用 卫 星 定位 测 量 宜 符 合 D级 测 量 要求;b)地下管线 探 测定 位 精度 符 合 CJJ 61。5.2.5.2 土体病害定位精度 土体病害检测 项 目 中 病害平面 坐 标 在 1:1000平面 图 上 的 允许偏 差 为 0.2mm。DB11/T 1347 2016 5 6 检测 过程 6.1 前 期 准 备 6.1.1 人员 准 备 检测 单位 应 建 立健 全 的 组织 机 构,投 入 人员 应 为 专 业 性 技 术 人员,其 数 量应 满足 检测 任 务 需 求,在项 目 实 施过程 中,应 保 证 主 要 人员 的 相 对 稳 定。6.1.2 设备 准 备 根 据 项 目 复杂 程 度 及规 模,配 置 相应 的 仪器 设 备及 辅助 工 具。投 入 的 主 要 仪器 设 备 在 项 目 实 施前 应 进行 有 效性 试 验,选用 正 确、有 效的 装 置 系 统。6.1.3 资料搜集 资料 搜 集 内容 应包括:a)检测区域地形 图、坐 标 控 制 点;b)检测区域地下管线 图 及管线 相关 资料;c)检测区域 近 3年 内地面 塌 陷 及管线 破损 等相关 资料;d)检测区域内 近 3年 检测成果;e)与 检测工作 有 关 的 其 他 资料。6.1.4 现场踏勘 在 资料 搜 集 的基 础 上,对检测区域 进行 现场 踏 勘,踏 勘 内容 主 要 包括:a)校核 检测区域地形 图、坐 标 控 制 点;b)校核 检测区域地下管线 分 布 情况;c)校核 检测区域地面 塌 陷 位 置,并 记 录检测区域内 主 要下 沉 区、网 裂 及 拥 包等;d)记 录检测区域的工程 环境。6.1.5 方 案编制 在 资料 搜 集 和现场 踏 勘 的基 础 上 编 制 检测 实 施方 案,检测 实 施方 案 内容 应包括:a)工作目的和内容、检测范围、工期和 进 度 要求;b)检测 依 据 的 标 准规范;c)检测区域工程 环境条 件、地下管线 等 情况 和 分 析;d)检测 项 目的重 难 点 及对 策;e)现场工作 安 排 及工作 量 估 算;f)仪器、设 备和 配套 工 具 等 配 备 情况;g)检测工作 组织、人员 安 排;h)质量 保 证 措施;i)安全 作 业 保 证 措施;j)拟 提 交 的成果资料内容。6.1.6 启 动 程序 在 进行 现场检测前 应 完 成 以 下工作内容:a)检测方 案 通过 专 家 评审;b)建 立联系机 制;DB11/T 1347 2016 6 c)对检测 人员 进行 检测方 案 的 宣 贯;d)需 要 在道路 范围内 进 的 行 检测工作,应在 开 展 现场工作前 按照 相关 部 门 的规定 办 理 必 要的 手续。6.2 现场 检测 6.2.1 一般规定 地下管线 周边 土体病害现场检测工作 包括 地下管线调查、探 地 雷 达 探 测、坐 标 定 位、质量 管 控 和 安 全 管 理 五 部分。6.2.2 地下管线 调 查 地下管线调查 应 符 合 下 列 要求:a)明 显 管线 点 应 进行 实 地调查、核 查和测 量。明 显 管线 点 位 置 应 设 置 在 窨井(包括 检查 井、闸门井、阀门 井、消火栓 井、仪 表 井、人 孔 和 手 孔)井盖 中 心,记 录管线的 相关 信息 应包括:管线的平面 位 置、走向、埋深、规 格、性 质、材 料和 窨井 内异常 情况 等,明 显 管线 点 现场调查 记 录表 参 见 附录 A中 的表 A.1;b)隐蔽 管线 点 的调查 结 合 已 有 的管线资料 进行 现场 核 查和测 量,应 对 核 查 结 果 有出 入 的 隐蔽 管线 点进行 详 细 调查,隐蔽 管线 点 现场调查 记 录表 参 见 附录 A中 的表 A.2。6.2.3 探地雷达检测 6.2.3.1 参数设置 在 现场检测 数据采 集 前,应 选择 背 景 干扰 较 少 的场地 进行采 集 模 式、时 窗、采 样 点数、道 间 距 及 增益 等 参 数 的 设 置,探 地 雷 达 仪器 主 要 参 数 设 置 详 见 表 2。表 2 探地雷达 仪器主要参数设置 表 名称 参 数值 天 线 中 心 频率(MHz)80100 200400 6001600 采 集 模 式 手 动采 集、连 续 采 集、测 量 轮 采 集 时 窗 W(ns)100150 50100 2050 采 样 点数 n 512/1024 512/1024 512 道 间 距(cm)5 3 2 6.2.3.2 测线布 设 根 据 任 务 要求,测线 布 设 时 除 应 符 合 5.2.3的规定 外,还 应 符 合 下 列 规定:a)布 置测线 应 根 据 工程 环境条 件和 探 测要求 需 要 进行 布 设,测线 间 距 应 保 证 异常的 连 续、完 整 和 便 于 追踪;b)布 置测线 时,测线 应 尽 量 避 开 地形及 其 它 干扰 的 影响,应 垂直 于 或大 角 度 相交于探 测对 象或 已知 异常的 走向,测线 长 度 应 保 证 异常的 完 整 和 具 有 足 够 的异常 背 景;c)检测范围内,测线 应 通过 或 靠近已知 地 层 或 与 其 它 物探 方 法 测线重 复布 设;DB11/T 1347 2016 7 d)设计 的测线 如 果 受到 地形、临 时 停放 的 车辆 等物 体的 影响 而无 法 按 原 计 划执 行时,应 根 据 现场情况 对测线 位 置和工作 量 做 出 合 理 调 整,或 在 工期内,待 具 备测 试 条 件 时 再 对 其 进行 补 充 探 测;e)当 检测区域内 发 现 可 疑 异常区域 时,应 对 可 疑 异常区域的测线 加密,或采 用 不 同频率 的 天 线重复 和重 点 检测;当 可 疑 异常区域 位 于边 界 附 近 时,应 把 测线 适 当 扩展 到 测区 外 追踪 异常。6.2.3.3 探地雷达 现场 检测 探 地 雷 达现场检测 应 分 为 普 查和 详 查 两 种 工作方式,应 根 据 不 同 的检测区域 采 用 不 同 的检测方式。在 满足 对检测范围 全覆盖、无遗漏 的原则基 础 上,宜 将 检测区域 分 为 对 各 路 口 之 间普 通 路 段、重 点 检测区 段 和 详 查异常区域 进行 检测。具 体 情况如 下:a)各 路 口 之 间普 通 路 段:各 路 口 之 间 的 普 通 路 段宜 采 用 普 查方式 进行 检测,其 探 地 雷 达测线 布 置情况如 下:主 路、辅 路 机 动 车 道 及 非 机 动 车 道:雷 达测线平 行 于 车 道中 线,200MHz400MHz天 线测线 间 距 应不 大 于 2.0m,80MHz100MHz天 线测线 间 距 应不 大 于 4.0m;人 行 步 道:雷 达测线平 行 于路 缘 石,200MHz400MHz 天 线测线 间 距 应不 大 于 2.0m,80MHz100MHz天 线测线 间 距 应不 大 于 4.0m。b)重 点 检测区 段:路 口、桥 区 路 段、历 年塌 陷 区域和现 状 路 面 缺 陷 区域,上 述 重 点 检测区 段 须 采 用 详 查检测方式,测线 布 置 情况如 下:检测范围内的 路 口、桥 区 路 段(路 口 特 指 与 检测范围 交 叉 的 道路 且 一般 主 路路 宽 超 过 20m的 交 叉 路 口;桥 区 路 段 特 指 城市 立 交 桥桥 区下方 路 口):除 沿 路 方 向 的 主 测线 外,另 沿 垂直 路 行进 方 向布 设 辅助 测线,与 主 测线形成 网 格 状 布 置方式,200MHz400MHz天 线测线 间 隔 应不 大 于 2.0m,80MHz100MHz天 线测线 间 隔 应不 大 于 4.0m;现 状 路 面 缺 陷 区域和 近 3年 检测范围内 塌 陷 区域:在 上 述 区域范围内 宜根 据 现场 实 际情况 加密 测线。c)隧 道 检测:当 地下管线的施工方式 为隧 道 时,宜 采 用 400MHz1600MHz天 线对 隧 道 的 初 支 和二衬 进行 检测,一般测线 布 设 5 条,分 别为 拱 顶、左右拱腰、左右 边 墙,开挖断 面面 积大 于30m2,应适 当 加密 测线 进行 检测。d)详 查异常区域:在探 地 雷 达检测 普 查 结 束 后,应 针 对 普 查 中 判 断 的 可 疑 异常区域 进行 详 查。详查 中 须 采 用 两 种 不 同频率天 线 进行网 格 状 加密 检测,200MHz400MHz天 线测线 网 格 间 距 应不 大 于 1.0m,80MHz100MHz天 线测线 网 格 间 距 应不 大 于 2.0m。6.2.3.4 数据采集 数据采 集 时 除 了 要 满足 表 2,还 应 满足 下 列 要求:a)测 量 轮 模 式 采 集 时,每 次 数据采 集 前要对测 量 轮 进行 校 准;b)测 量 轮 模 式 采 集 时,单 个 数据 记 录的 长 度 应不 大 于 500m,以 尽 量 减 少 距离 累 积 的 误 差;c)连 续 测 量 时 的 天 线 移 动 速度 应 均 匀,采 用 100MHz中 心 频率天 线检测 时,天 线 移 动 速度 不 大 于 10km/h,采 用 200MHz中 心 频率天 线检测 时,天 线 移 动 速度 不 大 于 20km/h;d)严 禁 在 雨、雪 天或 场地内 有 大 量 积 水 时进行 检测,若 测线 部分 地 段 有 积 水,应 对 其位 置 进行 描述。6.2.3.5 异常区域位 置的 标 记 根 据 异常区域 所在路 段 及 位 置 进行 统 一编 号 并 现场 标 识,并 对异常区域 周边 环境 进行 描述。(如:记 录异常区域附 近 标 志 性 建 筑物,采 用现场 拍 照 或 摄像 等 方式,对异常区域 周边 环境 进行 影 像 记 录)6.2.3.6 严重异常区域 验证 DB11/T 1347 2016 8 对判定的严重异常区域,应 采 用 其 他 方 法进行 验 证,如:钻 探 及 标 贯、浅层 地 震 法、高 密 度 电法 等,优 先 选用 能 定 量 反 映 土体 密 实 程 度 的 验 证 方 法。6.2.4 坐 标定位 应 对检测范围内管线 点、探 地 雷 达测线 位 置 进行 坐 标 定 位:a)坐 标 定 位 应在 满足 测 量 精度 要求的基 础 上,宜 优 先采 用 以 实 时动态 定 位技 术(RTK)为 主、全 站 仪 为 辅 的 综 合 方 法进行 坐 标 定 位。b)测线定 位 时 应 符 合 下 列 规定:探 地 雷 达检测工作测线 中 的 起 止 点、转 折 点、异常 点、地形 突 变点 和 其 它 重要的 点 位,应进行 测 量 定 位;可 根 据 地形 图 中与 实 际情况 一 致 的地形、地 物 进行 测 量 定 位;可利 用 探 测区域内 电磁波 的 已知 明 显反射(如 金 属 井盖、已知 金 属管线 等)对 应探 地 雷 达 测线 进行 定 位。6.2.5 质量管 理控制措 施 在 检测过程 中应 采 取 相关 的 质量 管 理 控 制 措施:a)在 检测过程 中,按照 工作 进 度 及 时进行 过程 质量 检查和资料审 核,并 应 遵循 内、外 业 同 步 进行 且 内 业 指 导 外 业 的原则,及 时 对资料 进行 初 步 整 理 和 解释,如 发 现原 始 资料 有 可 疑 之 处 或 论 证 不 够充分时,应 作 必 要的 补 充 检测;b)检测 单位 在 检测过程 中应 加 强 自 查、自 检工作,对 于质量不 合 格 的 数据,应 重 新 进行 检测,数据 复 检 比 例 应不 低 于 检测 总 工作 量 的 5%;c)检测 单位 在 检测过程 中 发 现 问题 应 及 时 处 理,密 切 配 合 委 托 单位 工作,对 相关 单位提出 的 问题 应 认真 进行 处 理,并 将 处 理 情况 和处 理 结 果及 时 报告 委 托 单位。6.2.6 交通安全措 施 在 现场检测 中应 采 取 交 通 安全 措施:a)在 现场检测工作 开 展 前 应 由 项 目 负 责人组织 安全 知 识 培 训,并 对检测 人员 进行安全 技 术 交 底;b)在 有 车辆 通 行 的 道路等 场地 上进行 管线调查、探 地 雷 达 普 查和 详 查 时,应 依 据 相关 规定 制 定安全 技 术方 案 或 措施,并 严 格 执 行。6.3 严重异常区域 通报 查 明为 严重异常的区域,检测 单位 应在 2小 时 内及 时 通报 委 托 单位,最 终 以 书 面形式 在 24小 时 内 形成 书 面报告,书 面报告 宜 包括 以 下内容:a)工程 概 况:检测区域、检测 单位、严重异常 涉 及的 相关 管线 单位、委 托 单位、道路 管 理 部 门 的单位 名称、联系 人、联系 电 话 及 邮箱 等 内容;b)严重异常区域 汇 总:对严重异常区域 所在道路 名称、病害区域 位 置、中 心 点 坐 标、病害区域 长度、宽 度、面 积、距 地面 深度、土体病害属性、土体病害 周边 管线 种 类 及风险评估的 等 级 进行列 表 说 明;将各 处严重异常区域 位 置 示 意 图、周边 管线 图 及现场 照片 以 图片 的形式 列 出;c)严重异常区域 验 证 结 果:将 严重异常区域 其 他 方 法 的 验 证 结 果 列 出;d)建 议:针 对严重异常的处置方 法 提出建 议。7 土体病害 属 性 判 定及 对 地下管线 的风险 评估 DB11/T 1347 2016 9 7.1 一般规定 7.1.1 土体病害属性 分 为 空洞、严重 疏 松、中等疏 松、轻微 疏 松、严重 富 水、一般 富 水 六类。7.1.2 在 进行 土体病害对地下管线风险评估前 应 得 到 地下管线 自 身状况、管线 外 部 环境、土体病害区域 情况 及土体病害区域和管线 关 系 等相关 信息 7.1.3 在 对 既 有 地下管线 周边 土体病害 进行 检测 时,可 进行 土体病害对地下管线的风险评估。7.1.4 应 对检测范围内 与 土体病害 边 缘距离小 于 5m的管线 逐 条 进行 风险评估。7.2 土体病害 属 性 判 定 7.2.1 空洞 雷 达 图 谱反射 信 号 能量 强,反射 信 号 的 频率、振幅、相 位 变化 异常 明 显,下 部多 次 反射波 明 显,边界 可能 伴随绕 射 现 象,应 判定 为 空洞。7.2.2 严重 疏松 雷 达 图 谱反射波反射 信 号 能量 变化大,同 相 轴 不 连 续,波 形 杂 乱、不 规则,应 判定 为 严重 疏 松。7.2.3 中 等疏松 雷 达 图 谱反射 信 号 能量 变化较大,同 相 轴较 不 连 续,波 形 较 为 杂 乱、不 规则,应 判定 为 中等疏 松。7.2.4 轻微疏松 雷 达 图 谱反射 信 号 能量 有 变化,同 相 轴较 不 连 续,波 形 结构 较 为 杂 乱、不 规则,应 判定 为 轻微 疏 松。7.2.5 严重 富水 雷 达 图 谱同 相 轴较 连 续,频率变化 不 明 显,顶 面 反射 信 号 能量 较 强,下 部 信 号 衰 减 较 明 显,应 判定为 严重 富 水。7.2.6 一般 富水 雷 达 图 谱同 相 轴较 连 续,频率变化 不 明 显,顶 面 反射 信 号 能量 强,下 部 信 号 衰 减 明 显,应 判定 为 一般 富 水。7.3 土体病害 对 地下管线 的风险 评估 7.3.1 风险 评估 指 标体 系 土体病害对地下管线的风险评估内容 应包括 地下管线 自 身状况、管线 外 部 环境、土体病害区域 情 况 及土体病害区域和管线 关 系 等 4项,相应 的评估 指 标 为 地下管线 自 身状况 指 数(GX)、管线 外 部 环境 指 数(HJ)、土体病害区域 情况 指 数(BH)、土体病害区域和管线 关 系指 数(WZ)及 根 据上 述 4项 指 标 所 得 到 的 综 合 评估 指 标(ZDJ)。土体病害对地下管线的风险评估 指 标 体 系 如 图 1所 示。DB11/T 1347 2016 10 图 1 土体病害 对 地下管线 风险 评估 指 标体 系 7.3.2 风险 评估方 法 7.3.2.1 土体病害对地下管线的风险评估 采 用 层 次 分 析 法 对 各 级 评估 指 标 权 重 进行分 析,根 据 层 次 分 析 法 计 算 结 果及 各 评估 指 标 分值 利 用 加 权 求和的方 法 评定风险 等 级。7.3.2.2 土体病害对地下管线风险评估 宜 采 用 加 权 求和方 法,按照公 式 1公 式 5计 算:)(1004 3 2 1WZ w BH w HJ w GX w ZDJ+-=(1)=611 1jj js w GX(2)=312 2jj js w HJ(3)=513 3jj js w BH(4)=414 4jj js w WZ(5)式 中:1w、2w、3w、4w 各 评估 指 标 的 权 重;jw1、jw2、jw3、jw4 地下管线 自 身状况、管线 外 部 环境、土体病害区域 情况 及土体病害区域 和管线 关 系 对 应 的 第 j个 单 项 指 标 的 权 重;js1、js2、js3、js4 地下管线 自 身状况、管线 外 部 环境、土体病害区域 情况 及土体病害区域和管线 关 系 对 应 的 第 j个 单 项 指 标 的 分值。7.3.3 土体病害 对 地下管线 的风险 评估 7.3.3.1 土体病害对地下管线的风险评估的地下管线 自 身状况 评估 指 标 分值 及 其 权 重 宜 按 表 3取 值,按 7.3.2条 规定 进行 计 算;表 3 地下管线 自身状况 评估 指 标 分值 及 权 重 评估 指 标 单 项 指 标 分 类 分值 单 项 指 标 权 重 jw1 评估 指 标 权 重 1w 地下管线 自 身状况 管线 类 别 电 力 10 0.35 0.26 电 信 10 评估内容 评估 指 标 管线 自 身状况 管线 外 部 环境 土体病害区域 情况 土体病害区域和管线 关 系 GX HJ BH WZ 综 合 评估 指 标 ZDJ DB11/T 1347 2016 11 表 3 地下管线 自身状况 评估 指 标 分值 及 权 重(续)评估 指 标 单 项 指 标 分 类 分值 单 项 指 标 权 重 jw1 评估 指 标 权 重 1w 地下管线 自 身状况 管线 类 别 高 压 燃气 10 0.35 0.26 中 压 燃气 20 热力 20 低 压 燃气 40 其 它 40 给水 60 再 生 水 60 雨 水 80 污 水 90 雨 污 合 流 100 管 材 钢 10 0.12 钢筋混凝 土 10 镀锌 管 10 球 墨铸铁 50 其 它 50 普 通 铸铁 100 塑 料 100 埋 设 方式 隧 道 10 0.05 管 沟 或 管 块 40 直 埋 100 管 径 或 断 面尺寸 小 管 径(D 300mm)010 0.15 中 管 径(3001500mm)50100 埋 置 深度 深埋(H2m)010 0.03 一般 深埋(1m H2m)1030 浅埋(H1m)30100 服役 年 限 Y 10年 010 0.3 10Y 30年 1020 3050年 50100 注 1:当 地下管线 周边 5m范围内 不存在 土体病害区域 时,各 单 项 指 标 均 取 0分。注 2:表 格 中 D表 示 管线(或 管 道)的管 径(或 断 面 中 较 长 的一 边),H表 示 管线的管 顶埋深,Y表 示 管线的 服役 年 限。7.3.3.2 土体病害对地下管线的风险评估的管线 外 部 环境 评估 指 标 分值 及 其 权 重 宜 按 表 4取 值,按 7.3.2条 规定 进行 计 算;表 4 管线 外部环境 评估 指 标 分值 及 权 重 评估 指 标 单 项 指 标 分 类 分值 单 项 指 标 权 重 jw2 评估 指 标 权 重 2w 管线 所在 外 部 环境 道路 级别 支 路、四级 公 路 10 0.06 0.24 次 干 路、三级 公 路 20 主 干 路、二级 公 路 50 快速 路、一 级 公 路 100 管线 位 置 绿 化带、广 场 10 0.12 人 行 道 20 非 机 动 车 道 50 DB11/T 1347 2016 12 表 4 管线 外部环境 评估 指 标 分值 及 权 重(续)评估 指 标 单 项 指 标 分 类 分值 单 项 指 标 权 重 jw2 评估 指 标 权 重 2w 管线 所在 外 部 环境 管线 位 置 机 动 车 道 100 0.12 0.24 是 否 处 于 施工 影响 范围 内 否 0 0.4 完 工 3年(含 3年)以上 025 完 工 3年 以 内 2575 在 建 75100 周边 土体性 质 粘 性土 025 0.42 密 实 填 土、粉 土 2575 杂 填 土、沙 土、卵砾 石 75100 注 1:当 地下管线 周边 5m范围内 不存在 土体病害区域 时,各 单 项 指 标 均 取 0分。7.3.3.3 土体病害对地下管线的风险评估的土体病害区域 情况 评估 指 标 分值 及 其 权 重 宜 按 表 取 值,5按 条 规定 进行 计 算 7.3.2;表 5 土体病害区域 情况 评估 指 标 分值 及 权 重 评估 指 标 单 项 指 标 分 类 分值 单 项 指 标 权 重 jw3 评估 指 标 权 重 3w 土体病害 区域 情况 病害程 度 轻微 疏 松 10 0.4 0.30 中等疏 松 40 一般 富 水 60 严重 疏 松 80 严重 富 水 80 空洞 100 病害区域 覆 土 深度 H4m 010 0.25 2mH 4m 1025 1mH 2m 2530 0.5mH 1m 3060 H 0.5m 60100 病害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