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07.060 A 47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3162015 冬小麦灌浆期连阴雨等级 Grade of cloudy-rainy weather for several days during the winter wheat at grain-filling stage 文稿版次选择 2015-03-27 发布 2015-04-27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316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宿州市气象局、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德、张浩。DB34/T 23162015 1 冬小麦灌浆期连阴雨等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冬小麦灌浆期连阴雨等级。本标准适用于冬小麦种植区开展灌浆期连阴雨的监测、预报、预警和评估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QX/T 81 小麦干旱灾害等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灌浆期 grain-filling stage 冬小麦自开花始日至成熟当日的历程,以日(d)为单位。注:冬小麦灌浆期分为 3 个时段,即开花始日至开花后第 10 日、开花后第 11 日至第 20 日、开花后第 21 日至成熟日当日。3.2 连阴雨过程 process of cloudy-rainy weather for several days 冬小麦开花始日至成熟当日期间出现的连续 3 日或以上的降雨天气过程,且应符合满足下列要求:a)在3 d 的连阴雨过程中,允许有 1 d 无降雨,但当日的日照时数2.0 h;或有微量降雨(即日降雨量为 0.0 mm),但当日日照时数4.0 h。b)当阴雨期间出现连续 2 日降雨量为 0.0 mm 时,即为连阴雨过程结束。c)当一次连阴雨过程处于灌浆期间的两个时段时,以连阴雨过程日数在一个时段内出现的日数占阴雨过程总日数的 51时所在的时段为连阴雨实际发生的时段。示例:某年冬小麦开花后第9日至第13日发生了一次总日数为 5 日的连阴雨过程,其中有第11日、第12日和第13 日的3日发生在开花后第11日至第20日之内,且占这次连阴雨过程发生的总日数5日的 60,故计本次连阴雨过程为开花后第11日至第20日的连阴雨过程。3.3 过程降雨日数 process precipitation days 连阴雨天气过程期间每日日降雨量0.1 mm 的累计日数,以日(d)为单位。DB34/T 23162015 2 4 灌浆期连阴雨等级 4.1 连阴雨等级 冬小麦灌浆期连阴雨等级以过程降雨日数、过程累计日照时数为综合指标,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3 个等级,且应符合表1 的规定。表1 冬小麦灌浆期连阴雨等级 等级 指标 发生时段 始花日至第 10 日 开花后第 11 日-20 日 开花后第 21 日-成熟日 要素 过程累计 降雨日数(d)过程累计 日照时数(h)过程累计 降雨日数(d)过程累计 日照时数(h)过程累计 降雨日数(d)过程累计 日照时数(h)轻度 3-4 2.0h8.0 3-5 3.0h10.0 3-4 2.0h8.0 中度 3-4 2.0 3-5 3.0 3-4 2.0 5 3.0h10.0 6 5.0h12.0 5 4.0h10.0 重度 5 3.0 6 5.0 5 4.0 4.2 区域连阴雨等级 4.2.1 总则 区域连阴雨等级的划分,以区域内所发生的不同等级连阴雨的国家气象观测站站数,占区域内国家气象观测站总站数的百分率为指标,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3 个等级。注:站数是指区域内国家气象观测站的个数。4.2.2 区域轻度连阴雨 区域内出现轻度等级连阴雨的站数达到该区域总站数的 35以上,但区域内未出现中度等级或重度等级连阴雨站点。4.2.3 区域中度连阴雨 区域内出现某等级连阴雨的站数超过区域轻度连阴雨等级标准,但未达到区域重度等级连阴雨时。4.2.4 区域重度连阴雨 区域内出现重度等级连阴雨的站数达到该区域总站数的 35以上;或达到轻度和重度等级连阴雨的站数达该区域总站数的 60以上,且其中达到重度等级连阴雨标准的站数占该区域总站数的 20以上。4.3 连阴雨年型等级指标 根据冬小麦灌浆期内不同等级连阴雨过程发生次数确定连阴雨年型等级,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 个等级,且应符合表2 的规定。DB34/T 23162015 3 表2 冬小麦灌浆期连阴雨年型等级 等级 连阴雨年型指标 轻 灌浆期间仅出现 1 次轻度或中度连阴雨过程。中 灌浆期间出现 2 次轻度连阴雨过程,或中度与轻度连阴雨过程各有 1 次,或仅出现 1 次重度连阴雨过程。重 灌浆期间出现 3 次及以上的轻度连阴雨过程,或 2 次及以上中度连阴雨过程,或 1 次及以上重度连阴雨过程且有 1 次轻度或中度连阴雨过程。注:划分年型等级时,重度优先于中度、中度优先于轻度。DB34/T 23162015 4 参 考 文 献 1 大气科学辞典委员会.大气科学辞典.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2 张养才,何维勋,李世奎.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概论.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3 中国农业科学院主编.中国农业气象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9.4 龚绍先.粮食作物与气象.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5 国家气象局.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上卷).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6 梁邦云,王效瑞,郭秀云,等.安徽春季(低温)连阴雨气候特征分析.安徽气象,2003,(4).7 于波.安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手册.北京:气象出版社,2013.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