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机械化起垄收获作业技术规程DB41/T 1010-2015.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甘薯机械化起垄收获作业技术规程DB41/T 1010-201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甘薯机械化起垄收获作业技术规程DB41/T 1010-201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甘薯机械化起垄收获作业技术规程DB41/T 1010-201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甘薯机械化起垄收获作业技术规程DB41/T 1010-201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甘薯机械化起垄收获作业技术规程DB41/T 1010-201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60.50 B 9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0102015 甘薯机械 化起垄收 获作业技 术规程 Working technique specification of sweet potato ridging and harvesting mechanizat 2015-03-02 发布 2015-06-01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10102015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起草 单位:河 南省 商丘市 农林 科学 院、农业 部南京农业 机械 化研 究所。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胡良 龙、杨 爱梅、田 立佳、计 福来、王冰、储 凤丽、胡 启国。DB41/T 10102015 1 甘 薯机械 化起垄收 获作业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甘 薯机 械化 起垄、切蔓、挖 掘收 获的 术语和 定义、作 业条 件、农机农 艺选 择、作 业 前准备与 机具 调试、作 业质 量指标、安 全注 意事 项和 机具保 养。本标准 适用 于配套动 力 18kW 以上的 甘薯 起垄、切 蔓、收获 机 械作业。2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2.1 甘薯起垄机 sweet potato ridger 可完成 甘薯 种植 时起 垄等 作业的 机具,一 般有 旋耕 起垄机 和非 旋耕 起垄 机两 大类。2.2 甘薯切 蔓机 sweet potato vine cutter 可完成 甘薯 收获 前的 薯蔓 去除作 业的 机具,一 般包 括粉碎 还田 型和 非粉 碎还 田型。2.3 甘薯收 获机 sweet potato harvester 可一次 性完 成甘 薯挖 掘、起薯、清土、铺 放作 业的 机具。2.4 垄距 ridger spacing 相邻两 垄垄 顶中心 线 的距 离。2.5 垄高 ridger height 垄沟底 到垄 顶端 的距 离。2.6 垄顶宽 top width of ridger 垄顶面 的宽 度。2.7 垄底宽 bottom width of ridger 垄底面 的宽 度。2.8 垄形一 致性 shape consistency of ridger 起垄成 型后,垄 体横 截面 尺寸的 一致 性。2.9 垄顶留 茬长 度 top stubble length of ridger 去蔓作 业后 垄顶 面 剩余的 薯块主 茎蔓 长度。DB41/T 10102015 2 2.10 明薯 emergerd sweet potato 收获机 械作 业后,暴 露出 土层的 薯块。2.11 漏挖薯 sweet potato out of harvest 收获机 械作 业后,没 有被 挖掘出 土层 的薯 块。2.12 埋薯 buried sweet potato 收获机 械作 业后,又 被掩 埋的薯 块。2.13 伤薯 injuried sweet potato 收获机 械作 业损 伤薯 肉的薯块(由于 薯块 腐烂 引起 的损伤 除外)。2.14 破皮薯 skinned sweet potato 收获机 械作 业时 擦破 薯皮 单个破 皮点 面积 超过400mm2或累计破皮 总面 积超 过1000mm23 作业条 件 的甘薯。3.1 作业地 的土 壤应 为砂 壤土、轻质 粘土。3.2 作业地 土壤 适宜 的绝 对含 水率 为15%25%。3.3 作业 地块 内应 无影响作业 的 石块、长 秸秆 和长 茬等杂 物。4 农机农 艺选 择 4.1 根据配 套拖 拉机 动力、轮 距选择 适宜 机械 作业 的种 植垄距、作 业模 式、配套 机具、种植 品种、栽培模式。4.2 种植垄 距应 选择 较适 宜机 具作业 的800mm、900mm、1000mm 等几种 常见 规格。4.3 单垄起垄、切蔓、收 获作 业配套 的四 轮拖 拉机 动力 宜在 18 22kW,其 后轮 距尺寸 不大 于垄 距加150 mm。4.4 一次两 垄及 以上 的起 垄作 业配套 四轮 拖拉 机动 力不 小于18n kW(n 为垄数)。4.5 一次两 垄的 切蔓、收获作 业配套四 轮拖 拉机 动力 不小 于 55kW,其后 轮距 尺寸应 为垄距 的2 倍左右。4.6 甘薯种 植品 种应 选择 适宜 机具切 蔓、收获 作业 的品 种,如 藤蔓 较短(长不 宜 超过3m)、结 薯相 对集中,结薯 范围 不宜 超过300mm。4.7 大田种 植栽 培应 采用 适宜 机械作 业的 净作 模式,如 间作套 种必 须留 有机 具行 走的作 业道。5 作业前 准备 与机 具调 试 5.1 机器安 装 5.1.1 机器安 装前,应 认真 阅读 产品 使用 说明 书,按 其要求 选配 拖拉 机并 做好 安装前 的准 备。5.1.2 对照 产品 使用 说明 书,安装 完毕 后,检查 各个 部位的 防护 装置 是否 完善,各部 位是 否安 装准确,各紧 固件 的紧 固情 况及润 滑部 位的 润滑 情况 是否符 合要 求等。DB41/T 10102015 3 5.2 机具检 查 甘薯起 垄机、切蔓 机、收 获 机的调 试和 检查 应在 平坦 场地,在 拖拉 机不 启动 的 情况下 进行,按照 产品使用 说明 书 的要 求,对机具 进行 全面 检查。5.3 作业调 试 5.3.1 机具作 业前 应进 行空 运转 试验,在规 定运 行条 件下 应满足 下列 要求:a)各 连接 件和 紧固 件不 得有松动 现象;b)机 器运 转平 稳,无异 常声 响。5.3.2 起垄机 调试 根据垄 距、垄高 尺寸 调整 起垄机 左右 起垄 铲的 入土 深度、作业 宽度,使 垄距、垄高 达到 要求 后并固定。5.3.3 切蔓机 调试 根据作 业垄 体的 实际 大小,调整 切蔓 机后 端限 高装置的位 置,达到 适宜 的作 业高度,使 切刀 在不入土 伤薯 的条 件下 将切 蔓机固 定在 合适 高度(切 刀尖部 离垄 面 以20mm 左右为宜)。5.3.4 收获机 调试 调节挖 掘部 件的 入土 深度,达到 避免 伤薯 的适 宜挖 深,将 挖掘 部件 固定。5.3.5 机组进 入作 业地 块,经调 试后,应符合 表 1 要求。6 作业质 量 在符合 作业 条件 下,各机 具应达 到的 基本 作业 质量 指标见 表1,具体测 定方 法和测定 条件 见附 录A。表1 主要 作业 质量 指标 机具类型 作业质量考核项目 计量单位 指标 起垄机 垄距 mm 农艺要求50 垄高 mm 符合产品设计值 垄距合格率%80 垄形一致性%95 纯工作小时生产率 hm2应不低于产品设计值90%/h 切蔓机 垄面薯蔓粉碎长度合格率%90 垄顶留茬长度 mm 100 纯工作小时生产率 hm2应不低于产品设计值90%/h 收获机 明薯率%96 伤薯率%5 破皮率%4 纯工作小时生产率 hm2应不低于产品设计值90%/h DB41/T 10102015 4 7 安全要 求 7.1 使用机 器前,应 详细 阅读 产品 使用 说明 书,明 确其中 安全 操作 规程 和危 险部位 安全 标志 所提示的内 容。7.2 应严格 按照 产 品使 用说 明书 要求 进行 操作,以 免因操 作不 当引 起意 外。机器贴 有安 全警 示标志的部 位,操作 时应 注意 标志的 警示 内容。7.3 在作业 前,应检 查各 个危 险部位 的防 护装 置是 否牢 固。7.4 作业过 程中 如出 现堵 塞或 其他异 常状 况,应将 拖拉 机熄火 以后 进行 检查,禁 止在机 器运 转中 进行检查或 清理。7.5 作业机 组的 作业 速度 不得 超过额 定工 作速 度。7.6 作业时 如遇 到石 块等 障碍 物时,应清 除后 才能 继续 作业。7.7 机组作 业时 严禁 倒退。7.8 机组爬 埂过 坎或 田间 调头 转弯时,应 将作 业机 具提 起。7.9 各危险 部位 的防 护装 置严 禁改装。7.10 切蔓机 作业 时严 禁机 具后 端站人,以 防切 刀或 碎石 飞出伤 人。8 机具保 养 8.1 每次作 业后,应 及时 清除 各个部 件上 的杂 物、并按 照产 品使 用说 明书 要 求进行 维护 保养。8.2 每季作 业完 成后 应及 时清 理机具,主 要作 业部 件表 面涂抹 润滑 油防锈蚀;各传动部 件加 注润 滑油,放在通 风遮 阳干 燥处 保存;甘薯 收获 机存 放时 不准 将杂物 特别 是重 物放 置杆 条升运 链上。各机具的随机工具及 备件 应妥善保 管。DB41/T 10102015 5 附录 A(资料 性附 录)主要作 业质 量技 术指 标测 定方法 A.1 甘薯起 垄机 主要 作业 质量技 术指 标测 定 A.1.1 垄形 一致 性测 定 在测定 区内,每 个行 程各 垄分别 取5 点进 行测 定,分 别测量 垄的 横截 面尺 寸,包括垄 顶宽 度b1、垄底宽度b2 计算各 测量 尺寸 平均 值以 及各横 截面 面积,并按 公式(A.1)、(A.2)、(A.3)计算 垄形 一致 性。、垄高h。()22 1 i i iih b bA+=(A.1)()112=nA ASniiA(A.2)ASWAA=100(A.3)式中:I 测点 数,1、2n;b1ib 每个 测点 垄顶 宽度,cm;2ih 每个 测点 垄底 宽度,cm;iA 每个 测点 垄高,cm;i 每测 点垄 横截 面面 积,cm2A;垄横截 面面 积平 均值,cm2S;A 垄横 截面 面积 标准 差,cm2W;AA.1.2 邻接 垄垄 距合 格率 测定 垄形 一致 性,%。测量邻 接两 垄垄 顶面 中心 线之间 的距 离,至少测 量三个行 程,每行程 每隔1m 等间隔 测量10点,求垄距平均 值。同时 统计 所测 垄距中 合格 垄距(农 艺要 求50mm),按公 式(A.4)计算 邻接 垄垄 距合 格率。1001=NNL(A.4)式中:L 邻接 垄垄 距合 格率,%;N1 合格 垄距 点数,个;DB41/T 10102015 6 N 测量 垄距 总数,个。A.1.3 纯工 作小 时生 产率 测定 起垄机 在规 定工 况下 进行 作业。测区 长度 应不 少于20m,前后稳 定区 不应 少于 10m(地块 长度 不足50m 的除外)。检测 时,往返 行程 各不 少于 三次,结果 取平 均值。按公式(A.5)、(A.6)计算生 产率。TLV=6.3(A.5)式中:V 作业速 度,km/h;L 测区 长度,m;T 作业 时间,s。10C VH=(A.6)式中:H 纯工作 小时 生产 率,hm2C 最 大作 业垄 距 一次 作业垄 数,m。/h;A.2 甘薯切 蔓机 主要 作业 质量技 术指 标测 定 A.2.1 垄面 薯蔓 粉碎 长度 合格率测 定 作业前 每个 行程 在测 区长 度方向 垄面(包 含垄 顶、垄侧、垄沟)等 间距 测定 三点,每点 随机 测定a1 m 面积(a为垄距),从薯块顶 部处 留 100mm 长茎 管茬外,将 测区 所有 的蔓、茎、叶收 集、称重,平均值作 为总 重量Mzo;作业 后重新 划定 三个 测区,分 别从中 挑出 粉碎 长度 不合 格的薯 蔓(薯蔓 粉碎 长度不含其 两端 韧皮 纤维,薯 蔓粉碎 合格 长度 不大 于150 mm)称重,取 平均 值作 为不合 格的 薯蔓Mzb%100=zozbbMMF。按公式(A.7)、(A.8)计 算薯 蔓粉碎 长度 合格 率值。(A.7)b hF F=1(A.8)式中:Fb M 测点薯 蔓粉 碎长 度不合格 率,%;zbM 作业 后测 点不 合格 碎薯蔓 质量,kg;zoF 作业 前测 点薯 蔓总 质量,kg;h A.2.2 垄顶 留茬 长度 测定 测点薯 蔓粉 碎长 度合格率,%。作业后 每个 行程 在测 区长 度方向 上垄 顶随 机测 定十 株,测 量留 茬长 度值(薯 块 顶部主 茎蔓 剩余 的长DB41/T 10102015 7 度),取其 平均 值作 为垄 顶 留茬长 度。NLLN=(A.9)式中:L 垄顶 留茬 长度 平均 值,mm;LNN 测定 的株 数。测定 株数 的剩 余主 茎蔓长 度总 和,mm;A.2.3 纯工 作小 时生 产率 测定 切蔓机 在规 定工 况下 进行 作业。测区 长度 应不 少于20m,前 后稳 定区 不应 少于 10m(地块 长度 不足50m的除外)。检测 时,往返行程 各不 少于 三次,结 果取平 均值。按公式(A.10)、(A.11)计算 生产 率。TLV=6.3(A.10)式中:V 作业 速度,km/h;L 测区 长度,m;T 作业 时间,s。10C VH=(A.11)式中:H 纯工 作小 时生 产率,hm2C 垄距 一 次作 业垄 数,m。/h;A.3 甘薯收 获机 主要 作业 质量技 术指 标测 定 A.3.1 测定 试验 地选 择和 试验方 法 测定试 验地应 具有 代表性(地势 平坦、沙壤 土、机 械起垄、土壤 绝对 含水率 应不大 于 25%),试验地测区 长度 应不 少于 30m(丘陵 山地 可为 20m),两端预备 区不 少于 10m(丘 陵山地 可为 5m),宽 度应不小于作 业幅 宽的 8 倍。在 测区内 随机 取 3 个小 区,每个小 区长 度为 3m,宽 度为机器 作业 幅宽。测定试 验区 由稳 定区、测 定区、停车 区组 成。稳定 区长度 为10 m,测定 区长 度为10 m,测定 区后应有停车 区。性能 测定 在测 定区内 进行。A.3.2 收获 明薯 率、伤薯 率、破皮率 测定 机器作 业一 个行 程后,收集测定 区内 的明 薯,用人 工方法 挖出 埋薯 和漏 挖薯,分别 称重;再从中挑出所有 伤薯 和破 皮薯(单 个破皮 点面 积超 过400mm2或累计 破皮 总面 积超 过1000mm2的视 为破 皮薯),分 别称重(以 上各类薯称重均不含小薯)。按公式(A.12)、(A.13)、(A.14)计算明薯率To、伤薯率Ts、破皮率Tp。DB41/T 10102015 8 100=WWToo(A.12)100=WWTss(A.13)100p=WWTp(A.14)o w mW W W W+=(A.15)式中:ToW 明薯 率,%;oW 总薯 质量,kg;明薯 质量,kg;TsW 伤薯 率,%;sT 伤薯 质量,kg;pW 破皮 率,%;pW 破皮 薯质 量,kg;mW 埋薯 质量,kg;w以上试 验测 4 个行程,每 行程 测 3 个小区,共 测 12 个小区,将 计算 结果 取平 均值。漏挖 薯质 量,kg。A.3.3 纯工 作小 时生 产率 测定 收获机 在规 定工 况下 进行 作业。测区 长度 应不 少于30m,前 后稳 定区 应不 少于 10m。检测 时,往返行程不 少于 三次,结 果取 平均值。按公式(A.16)、(A.17)计算 生产 率。TLV=6.3(A.16)式中:V 作业 速度,km/h;L 测区 长度,m;T 作业 时间,s。10C VH=(A.17)式中:H 纯工 作小 时生 产率,hm2C 垄距 作业垄 数,m。/h;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