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标准园建设与管理规范DB37/T 3555-2019.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茶叶标准园建设与管理规范DB37/T 3555-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茶叶标准园建设与管理规范DB37/T 3555-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茶叶标准园建设与管理规范DB37/T 3555-201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茶叶标准园建设与管理规范DB37/T 3555-201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茶叶标准园建设与管理规范DB37/T 3555-201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40 P 85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555 2019 茶叶标准 园建设与 管理规范 The Standards for Tea Plantati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2019-05-29 发布 2019-06-29 实施 山 东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37/T 3555 2019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建设 规模 与内 容.1 3.1 建 设规 模.1 3.2 建 设内 容.1 4 园地 要求.1 4.1 立 地条 件及 环境 要求.1 4.2 基 础设 施.2 4.3 茶 园越 冬防 护.2 5 栽培 管理.2 5.1 栽植.2 5.2 土 壤管 理.2 5.3 品 种选 择与 搭配.2 5.4 树 冠管 理.2 5.5 水 肥管 理.2 5.6 病 虫草 害防 治.3 5.7 采摘.3 6 管理 体系.3 6.1 档 案记 录.3 6.2 追 溯体 系.3 6.3 产 品准 出.3 6.4 人 力资 源.3 DB37/T 3555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 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山 东省 农业 农村 厅提出 并监 督实 施。本标准 由山 东省 农业 标准 化技术 委员 会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青 岛农 业大学。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丁 兆 堂、王玉、马德 新、李玉 胜、胡 建辉、宋鲁 彬、丁德 恩、毕 彩虹、孙海 伟、王林军。DB37/T 3555 2019 1 茶 叶标准 园建设与 管理规 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茶 叶标 准园 术语与 定义:建 设的 规模 与内容、园 地要 求、栽培 管理和 管理 体系 等。本标准 适用 于山 东省 茶叶 标准园 建设 及管 理。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2762 食品 中污 染物 限 量 GB 2763 食品 中农 药最 大 残留限 量 GB 3095 环境 空气 质量 标 准 GB 5084 灌溉 水环 境质 量 标准 GB 5749 生活 饮用 水卫 生 标准 GB 7718 食品 安全 国家 标 准 预 包装 食品 标签 通则 GB 9687 食品 包装 用聚 乙 烯成型 品卫 生标 准 GB 9693 食品 包装 用聚 丙 烯树脂 卫生 标准 GB 11680 食品 包装 用原 纸卫生 标准 GB 16798 食品 机械 安全 卫生 GB 26130 食品 中百 草枯 等54种 农药 最大 残留 限量 NY 5020-2001 无 公害 食品 茶叶 产地 环境 条件 NY 5244-2004 无公 害食 品 茶叶 国家质 量监 督检 验检 疫总 局令2005年第79 号 食 品生产 加工 企业 质量 安全 监督管 理实 施细 则(试用)3 建设规 模与 内容 3.1 建设规 模 集中连 片,面积 达到1 hm2以上。3.2 建设内 容 基建工 程包 括:茶园 基础 设施、生产 资料 仓库 和管 理用房 等;配套 设施 设备 包括:灌溉 设备、修 剪机、采 茶机、耕 作机 械、植保器 械、农残 检测 仪等 质检设 备及 农用 车辆 等。4 园地要 求 4.1 立地条 件及 环境 要求 DB37/T 3555 2019 2 4.1.1 应建于 平地、缓 坡地,其 中坡度 在 15 25 的 园 地建成 等高 梯级 园地,有 效土层 厚度 应不 低于50 cm。4.1.2 远离污 染源,离 公路 干 线200 m 以上;土 壤质 量和 空气质 量符 合NY 5020 2001 的 规定,灌 溉水水质 符 合GB 5084 的规 定。4.1.3 将茶园 划分 为若 干容 易区 分的区 块,以道 路、沟渠、防护 林带 等作 为分 隔。4.1.4 茶园应 配置 防护 林带,防 护林以 乔木、灌 木相 结合,外层 防护 林按 三行 设置,外行 黑松,中 间侧柏,内行 球形 蜀桧,东 西走向,每 隔 50 m 栽植 一 行内层 防护 林带。大 块地 块,应 在南 北方 向建 设一行防护 林带。防 护林 高度 到5 m,进 行定 型修 剪,抑制顶 端生 长。4.2 基础设 施 4.2.1 具有完 备的 排水、蓄 水和 茶园微 喷(滴)灌系 统,有条件 应配 套水 肥一 体化 设施。4.2.2 茶园配 置主 干道、支 道、操作道,主 干道 宽度 不低 于 3 m,支 道宽 度不 低于2 m,操 作道 宽度 不低于1.5 m,能 适应 机 械 化生产 要求。4.3 茶园越 冬防 护 茶树越 冬防 护应 采用 小拱 棚、大 拱棚 或连 栋温 室大 棚等辅 助设 施。5 栽培管 理 5.1 栽植 5.1.1 采用双 行条 栽种 植,大行 距 1.5 m1.8 m,小行 距30 cm,株 距30 cm。5.1.2 茶行两 头预 留1 m 的 回车 余地,以适 应机 械化 生产 要求。5.2 土壤管 理 5.2.1 茶树初 始栽 种,以小 行距 为中距 划线 开挖 宽、深分 别为 80 cm、60 cm 的施 肥 沟,在 沟内 施入 底肥,每 亩施 用腐 熟农 家 肥3 000 kg 以上,配 施豆 粕 等200 kg,沟上 20 cm 以 下用土 肥拌 匀回 填,沟上10 cm 以下 用熟 土回 填,浇水沉 实。5.2.2 茶园日 常管 理应 合理 安排 浅耕、中耕 和深 耕,并与 除草、施肥、间 作及 茶园 铺草等 作业 结合。5.2.3 幼龄茶 园可 间作 绿肥、大 豆或花 生等,园 中可 套种 银杏、玉兰、桂 花等 较大 的乔木。5.3 品种选 择与 搭配 5.3.1 根据品 种的 适制 性和 适应 性,选 用国 家或 省级 审(认、鉴)定 的优 良品 种,优先选 择无 性系 苗木。5.3.2 合理配 置早、中、晚 生品 种,不 同适 制性 和不 同抗 逆性品 种。5.4 树冠管 理 运用定 型修 剪、轻修 剪、重修剪 和台 刈等 技术 措施,培养 结构 合理、长 势健 壮的树 冠,投产 茶 园 树冠高度50 cm 70 cm,覆 盖度不 低于80%。5.5 水肥管 理 5.5.1 采用叶 片营 养诊 断施 肥技 术,基 肥与 追肥 配合 施用,有机 肥、化肥 配合 施用,有机 肥年 施用 量不低 于6 000 kg/hm2。追 肥采用 水肥 一体 化技 术。DB37/T 3555 2019 3 5.5.2 茶园采 用节 水灌 溉技 术。5.6 病虫草 害防 治 茶园实 施预 防为 主,综合 防治的 植保 方针;开 展茶 树病虫 测报,运 用茶 园绿 色防控 技术,实 施 统 防统治。茶园 中配 有粘 虫板、虫情 测报、杀 虫灯 等设 施。5.7 采摘 遵守农 药安 全间 隔期,适 时采摘。6 管理体 系 6.1 档案记 录 建立并 保持 记录2年 以上,记录应 清晰、完 整、详细,至少 包括 但不 限于 以下 内容:投入品 档案,包括 购买、存放、出 库及 包装 容器 回 收处理 的记 录和 投入 品成 分、来源、使用 方法、使 用量、使 用日 期等;农事操 作管 理档 案,包括 植保措 施、土地 管理、采 摘记录 等;产品检 测报 告,包括 自检 记录和 由具 备法 定资 质的 检测机 构出 具的 产品 检验 检测报 告。6.2 追溯体 系 生产、贮藏、销 售有 连续 的、可 跟踪 的生 产批 号系 统,根 据批 号系 统能 查询 到完整 的档 案记 录。6.3 产品准 出 建立产 品检测 制度,每批 产品都 进行自 检,每年还 应至少 对2个 批次的 产品 进 行送检,委托 具备 法定资质 的检 测机 构进 行检 测并出 具检 测报 告。6.4 人力资 源 至少具 有一 名栽 培技 术人 员,负 责茶 园管 理技 术指 导 和培训;至 少配 备一 名植 保 员,负 责统 防统 治;至少配 备一 名质 量管 理人 员,负 责产 品检 验和 认证。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