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0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5172019 代替 DB34/T 1517-2011 池塘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技术规程 The operating rules for breeding of freshwater crayfish larvae in pood 文稿版次选择 2019-07-01发布 2019-08-01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1517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 DB34/T 1517-2011 池塘仿生态克氏原螯虾大规格苗种繁育技术操作规程。与 DB34/T 1517-2011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池塘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技术规程;将原标准3.1“面积20003335”改为本标准3.1“面积3667 10667,宽边20 m30 m,长边不限”。将原标准 3.5“每 667 施用量 200 kg300 kg”改为本标准 3.5“施用量为 50 kg/667 100 kg/667”。删除原标准 3.7“隐蔽物”内容。增加本标准 3.8“进排水口设施”。将原标准 4.1“8 月中旬9 月初”改为本标准 4.1“6 月8 月份”。将原标准 4.2“或省级以上克氏原螯虾良种场”改为本标准 4.2“雌雄虾亲本来自不同水系”。删除原标准 4.4“暂养”内容。将原标准 4.5“运输时间在 2 h 内”改为本标准 4.4“运输时间控制在 5小时内为宜”。增加本标准 5.1“水体解毒”内容。将原标准 5.2“用将浓度为 10 g/m320 g/m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 10 min30 min”改为本标准 5.3“将虾筐带虾浸入浓度为 10 g/m320 g/m3的高锰酸钾溶液中 1 分钟2 分钟”。将原标准 5.3“每 667 投放量为 100 kg”改为本标准 5.5“25 kg/667m240 kg/667m2,雌雄比例(34)1”。增加本标准 7“诱导繁殖”内容。将原标准 7“水位保持 50 cm 左右”改为本标准 8“1.0 m1.2 m”。增加标准 10.1“水位调控”内容。将原标准 10“4 月中下旬,使用大网目虾笼诱捕体长达 4 cm5 cm 的大规格虾苗”改为本标准 12“3 月下旬,开始使用网目尺寸为 1.0 cm左右的虾笼诱捕体长达 2 cm 以上的虾苗”。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宣城国盛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宣城市中博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滁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东至县水产局、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国市金鼎家庭农场、太湖县水产局、宣城市阿太特种水产养殖公司、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绩溪县农业农村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静、宋光同、凌武海、何吉祥、周建桥、程文平、任信林、王国平、檀基良、汪翔、周作友、吴本丽、吴敏、叶韵、吴昊、明晶。DB34/T 15172019 1 池塘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以下简称小龙虾)苗种繁育的池塘条件、亲虾选择、亲虾投放、亲虾培育、诱导繁殖、苗种培育、水质调控、疾病防治、捕捞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池塘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3 池塘条件 3.1 池塘 池塘呈长方形,面积 366710667,宽边 20 m30 m,长边不限,坡比 1(2.53),池深 1.2 m1.5 m,池底平坦,土质以粘壤土为宜,淤泥深 10 cm15 cm。环境应符合 NY/T 5361 的规定。3.2 水质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养殖用水应符合 NY 5051 的规定。3.3 底质曝晒 6 月8 月,彻底排干池水,曝晒池底 15 天以上,使得池底呈龟裂状。3.4 清塘消毒 底质晒好后,进水 10 cm15 cm,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用量为 75 kg/667100 kg/667。3.5 施肥 消毒后 7 天,加水至 20 cm30 cm,全池泼洒经发酵的有机粪肥作为底肥,用量为 50 kg/667100 kg/667。亲虾放养前 7 天,若水质仍较瘦,可追施速溶性生物肥料,培肥水质,做到亲虾肥水下塘。DB34/T 15172019 2 3.6 移栽水草 3.6.1 搭配种植 根据季节及水位,移栽不同的水草,做到沉性水草与浮性水草搭配种植。3.6.2 轮叶黑藻 施底肥后 3 天,注水 20 cm30cm,在池塘中央移栽一行轮叶黑藻,每隔 8 m10 m 移栽 1 团,每团水草直径 20 cm40 cm,随着水草活棵,逐渐加深水位至 0.8 m1.0 m。3.6.3 水花生 当水位加至 50 cm60 cm,沿池塘四周、离岸 2 m 处,移栽水花生,每隔 7 m10 m 移栽一簇,利用竹棍及绳子固定,移栽的水花生呈团状,每团直径约 2 m3 m。3.6.4 水草消毒 移植的水草营养体需用 10 g/m3 的漂白粉浸泡消毒 10 分钟,洗净后移栽。3.6.5 水草追肥 水草移栽后,全池泼洒速溶性生物肥料 1 次,促进水草长根发芽,快速生长。3.7 防逃设施 亲虾投放前,需要沿池塘四周围埂设置防逃设施,防逃材料可选用塑料薄膜、彩钢瓦、钙塑板、水泥板、钢化玻璃等,基部入土 10 cm15 cm,顶端高出埂面 40 cm50 cm,防逃设施与塘埂垂直。3.8 进排水口设施 进水口套设一个长 5 m8 m、网目为 80 目100 目及直径 30 cm 左右的筛绢网袋,防止野杂鱼及敌害进入选育池;排水口 PVC 管上套设一个网目为 20 目40 目的密眼虾罩。4 亲虾选择 4.1 时间 6 月8 月份。4.2 来源 亲虾可从生态环境优良的湖泊等大水面选择,雌雄虾亲本来自不同水系;亲虾不易相对封闭的池塘中选择,防止种质退化。4.3 质量 肢体完整,活力强,硬壳艳红,体重 30 g50 g,起捕后立即装载起运。4.4 运输 DB34/T 15172019 3 选用箱式空调车运输亲虾,采用规格为 60 cm40 cm(1015)cm 的专用虾筐装载亲虾,遵循“轻装快运”原则,每筐装虾 5 kg7.5 kg,最上面放置一个空筐。夜间起运,提前将车厢温度调至1520,利用平衡水温后的井水冲洗亲虾一遍,运输时间控制在 5 小时内。5 亲虾投放 5.1 水体解毒 亲虾投放前 1 天,全池泼洒有机酸解毒剂 1 次,解除水体毒素。5.2 温差控制 亲虾运至培育池,将虾筐带虾浸入繁育池水中 1 分钟,提起放置 4 分钟5 分钟,连续 3 次,平衡水温时间 12 分钟15 分钟。5.3 消毒 平衡水温后,将虾筐带虾浸入浓度为 10 g/m320 g/m3 的高锰酸钾溶液中 1 分钟2 分钟。5.4 抗应激处理 亲虾投放前 0.5 小时1 小时,全池泼洒 Vc 应激灵 1 次。5.5 投放 沿池塘四周,将亲虾轻轻分散倒在池塘斜坡水边,让其自行爬入水中,投放量为 25 kg/667m240 kg/667m2,雌雄比例(34)1。6 亲虾培育 6.1 饲料种类 以专用配合颗粒饲料为主,粗蛋白含量 3032,粒径 3 mm5 mm,搭配投喂小杂鱼、黄豆、玉米、小麦等,其中小杂鱼需要切成块状,黄豆、玉米、小麦等可煮熟投喂。饲料质量应符合 NY 5072 的规定。6.2 投喂方法 亲虾投放后第 2 天,开始投喂饲料,如下:6 月、7 月份,日投饲率 21,每天 17:0018:00 投喂 1 次专用饲料;8 月、9 月份,日投饲率为 23,每天投喂 2 次,每天 7:008:00 投喂黄豆、玉米、小麦,17:0018:00 投喂专用饲料,下午占 70;10 月上中旬,日投饲率为 1,每天 17:0018:00 投喂 1 次专用饲料;每隔 3 天,下午 17:0018:00 投喂 1 次小杂鱼;沿池边浅水处均匀投喂。7 诱导繁殖 7.1 诱导亲虾进洞 DB34/T 15172019 4 选择 8 月中旬,逐渐降低水位,每隔 5 天7 天排水 1 次,每次降低水位 30 cm40 cm,直至池水深 50 cm 左右为止,诱导亲虾掘洞繁殖。若野杂鱼较多,需要清除野杂鱼 1 次。7.2 诱导亲虾出穴 9 月中旬,逐渐加深水位,国庆前后水位达 1.0 m1.2 m,诱导亲虾出洞穴,抱卵(仔)虾进入水中孵化。11 月、12 月份不宜随意抬高水位,防止诱导大量抱卵虾出洞穴,遭遇气温急剧下降,导致受精卵霉变脱落。8 越冬管理 8.1 整个冬季维持池塘水深 1.0 m1.2 m,保持水位稳定,对于消耗的水位,及时补充;冬季视水体的肥度,选择晴好天气,泼洒豆浆,追施速溶性生物肥料,保持繁育池肥度,培育丰富的天然饵料,防治滋生青苔;遇到极寒天气,在坡埂洞穴上铺设保暖干草。8.2 选择晴好天气,适量投喂专用破碎料和颗粒饲料。9 苗种培育 9.1 抱卵虾或抱仔虾培育 加水第 2 天,开始投喂小龙虾颗粒饲料,日投饲率为 1,每天 17:0018:00 投喂 1 次,10中下旬,利用网目尺寸为 3 cm 的虾笼诱捕雄虾及残次的雌虾上市,健康的雌虾放回原池,继续培育。9.2 苗种培育 9.2.1 培育天然饵料 加注新水后,利用速溶性生物肥料培肥水质,每天下午 16:0017:00,沿池塘四周泼洒豆浆 1 次,每 667 黄豆用量 0.5 kg2 kg,视水体肥度,可适当增减黄豆的投喂量。9.2.2 虾苗投喂 当大部分虾苗体长达到 1.5 cm2 cm,投喂小龙虾破碎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在 32以上,日投饲率为 35;当小龙虾苗种规格达到 3 cm 以上时,投喂 1#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在 3032,粒径 1.1 mm,日投饲率 12;每天 17:0018:00 投喂 1 次;具体日投喂量可视天气、水质、虾苗摄食状况等酌情增减。沿繁育池四周浅水处均匀泼洒。10 水质调控 10.1 水位调控 保持 20 cm30 cm 的浅水位移栽轮叶黑藻,并逐渐加水至 0.8 m1.0 m;8 月中旬至 9 月初,逐渐排水至水深 50 cm 左右;9 月中旬至国庆前后,逐渐加水至 1.0 m1.2 m;整个冬季保持此水位。10.2 水质调节 DB34/T 15172019 5 亲虾培育期间,每隔 7 天10 天,交替使用 1 次增氧改底和生物改底;入冬前,每隔 7 天10天,加或换新鲜水 1 次,每次换水 10 cm15 cm,换水后第 2 天全池泼洒一次 EM 菌等微生态制剂;具体使用量依据产品说明书。11 疾病防治 11.1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防治用药应符合 NY 5071 的要求。11.2 亲虾投放后,每天下午拌饲应激 VC+乳酸菌,连喂 5 天7 天;再拌饲免疫多糖+乳酸菌 5 天7 天,降低应激;8 月底或 9 月上旬,分别使用 1 次硫酸锌粉和复合碘,防治纤毛虫和细菌性疾病发生;繁育期间,交替拌饲 Vc、Ve、免疫蛋白、乳酸菌、离子钙等功能性添加剂,提高虾苗的抗病力;具体使用量依据产品说明书。12 捕捞 3 月下旬,开始使用网目尺寸为 1.0 cm 左右的虾笼诱捕体长达 2 cm 以上的虾苗出售或分塘进行成虾养殖,小规格虾苗可以自由出入虾笼,继续培育,至 5 月上旬,将剩余的虾苗直接进行商品虾养殖。_
展开阅读全文